黃恩照四人當即明白秋羲的用意,立刻低聲應下,一邊高興地談論著喝酒的事,一邊戒備著周圍是否有人窺視。
秋羲走到酒鋪前,抬手扣了扣關閉的店門,出聲道:“店家可在,來些酒喝。”
他的聲音落下,就聽見店內傳來些許動靜,不一會兒,一名老者的聲音從門後傳出。
“客官要點什麽酒?”老者小心翼翼地問道。
秋羲笑問道:“老人家,店裏可有杏花酒?我聽說這杏花酒要好喝,得用蒸熟的糯米來拌酒曲,這杏花還得是雨後剛摘的,不然沒有那杏花微雨的韻味。不知你家可有這樣的杏花酒?”
“有、有!”老人家聲音有些激動地應道,“我家的杏花酒保管公子喜歡,是早就做好的陳釀,公子等著,小老兒這就去給公子拿酒。”
秋羲點頭道:“好,要三壇。”
“杏花酒,”黃恩照道,“我好些年都沒嚐過了,沒想到今天還有機會在這兒嚐到。”
另外幾名羽林衛也紛紛應和,隻有寧無畏覺得有些怪異,秋大人買個酒的事,怎麽還跟店家掰扯那許多。
秋羲對黃恩照幾人笑道:“你們要是喜歡和杏花酒,等迴了京城,我讓桃花源明年杏花開時釀一些,到時候都能喝上。”
這時,酒鋪的門從裏麵開了一個小口,一名老者從裏麵探出頭。
老人家眼角不滿褶皺,一雙眼睛卻滿是神采地與秋羲對視一眼,道:“公子要的杏花酒備好了。”這位老人說著便抱了一隻酒壇遞到秋羲手上。
秋羲雙手接過酒壇,摸到酒壇低下多出來一隻小本子,立刻不著痕跡地將其收進係統儲物格裏,又將酒壇遞給身後的羽林衛。
三壇酒搬完,秋羲付了錢,朝老者道:“多謝店家的杏花酒,這段時間曲河縣受災,大家日子不好過,多的錢便不用找了。”
老者連忙謝過,秋羲這才帶著幾人抱著酒壇繼續沿著街道往前走。
不一會兒,一名穿著普通的男子滿臉惡煞地敲開酒鋪的門,朝老人家問道:“剛才那幾人跟你說了什麽?”
老人家連忙拱手討饒道:“差爺別誤會,小老兒什麽也不敢說,那名公子什麽也沒問,隻是買了些杏花酒,又看小老兒生意慘淡,所以多給了酒錢。”老人家說著便把秋羲剛才多給的錢雙手遞到那名滿臉惡煞的男子手中。
這人接過碎銀看了一眼,兇神惡煞地道:“算你識相,要是敢說什麽不該說的話,讓你另一隻腳也進棺材。”
秋羲一行人繼續往前走,黃恩照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眼身後,見暫時無人跟上來,才小聲對秋羲道:“大人,方才確實有人跟蹤,那人在我等離開後,又去了那家酒鋪。”
“嗯。”秋羲微微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而是又敲開了下一家店鋪的門。
秋羲帶著一隊人在蕭瑟的街道上沿路走走停停,又買了些糖果蜜餞下酒菜,最後快中午了,他這才道:“走,迴府給你們煮古董羹。”
寧無畏幾人可都是從京城跟過來,誰沒聽說過秋羲有一手好廚藝,連京城現在最受歡迎的酒樓桃花源都是他一手扶持出來的,裏麵不少菜色也是他交給那些大廚的。
幾人當即不再多想,立刻跟著秋羲迴府。
等著秋羲帶著寧無畏等人拎著大包小包的吃食進府,一路遠遠墜在後麵的惡煞男子這才轉頭朝縣衙走去。
“來,”秋羲把幾人帶到後廚,放下手裏的東西,說,“都來幫忙打個下手,爭取一會兒早點吃上古董羹。”
寧無畏幾人平時也沒什麽機會進廚房,這會兒都興致勃勃地聽著秋羲指揮,四個羽林衛刀法好,直接換上菜刀切菜,寧無畏和換崗過來的護院刀則去洗菜。
秋羲迴了一趟自己的房間,拿著一袋火鍋底料進廚房熬湯底。
不一會兒,火鍋的香辣味便從廚房飄散出去,勾得眾人直咽口水。
黃恩照嘿嘿笑道:“楊大人他們中午不迴府,豈不是趕不上今天的美味了?”
“這有什麽,”秋羲大手一揮,說,“一會兒給他們留一份,等他們下午迴來再吃。”
湯底熬好後,各色菜式也準備齊全,秋羲取了幾隻銅釜裝上湯底讓人搬去膳廳。
“秋大人真是什麽東西都準備著。”幾個羽林衛好奇地湊在銅釜邊圍觀冒著油辣泡泡的湯底。
“唉,你懂什麽,”黃恩照拍了拍說話那人的胳膊,“這叫有備無患,你看今天咱們不就托了秋大人的福,這才能在曲河縣吃上桃花源的古董羹?”
幾人應和道:“有道理。”
菜上齊後,秋羲端著一碗杏花酒敬了眾人一杯:“好了,開動!”
眾人紛紛夾著喜歡的菜品在銅釜中涮起來。
秋羲正吃著火鍋,耳邊忽然傳來柳鬱的聲音,他眉頭微蹙,知道柳鬱如果沒事是不會在這個點找他的,當即便放下碗筷朝眾人說了一聲迴到屋裏。
“含章,可是出了什麽事?”秋羲緊張地問道。
柳鬱聽見秋羲話語中的擔憂,安撫道:“月白安心,鬱無事,是剛才有人來報案。”
“報案?”秋羲有些疑惑,柳鬱是朝廷派來鏟除真仙教的欽差,杏陽如果有案情,難道不是找知縣報案?
柳鬱解釋道:“今日修葺河道的民夫在河中撈起兩具遺骸,而且兩具遺骸的心髒皆不翼而飛。”
“心髒?”秋羲忽然想起之前聽到關於真仙教能使人換心複生的傳聞,立刻問道,“含章懷疑此事是真仙教的人幹的?”
第131章
柳鬱翻閱著仵作寫來的文書,聽到秋羲的猜測後應了一聲,說:“真仙教打出的旗號便是‘換心複生’,我想起月白之前提到過神國有換心之事,所以想問月白可知道神國換心之事如何操作。”
“故國確實有換心手術,”秋羲想了想,解釋道,“不過這種換心手術不能做到令人起死迴生,而是在患有心疾的人還活著時,便通過手術為其換上一顆健康心髒。這種替換的心髒取自另一位與心疾者相匹配的已故之人,匹配條件十分嚴苛,不是隨便兩個人之間都能換的,而且需要已故之人在生前便自願簽署捐贈髒器的契約才行。”
柳鬱疑問道:“將已故之人的心髒替換給生者?”
“對,”秋羲點點頭,說,“在心髒采集和更換期間,對心髒的保存條件也要求極其苛刻,所以真仙教裏就算真有什麽神醫在世,想要真正完成一場心髒移植手術恐怕也不太可能,更不用說還是救活逝者。”
柳鬱又道:“《列子湯問》中曾記載扁鵲換心之事,月白以為如何?”
“含章是說扁鵲為魯公扈和趙齊嬰換心之事?”秋羲思索片刻,說,“故國醫學界確實有研究過《湯問》中記載的這件事,但至今找不到實證來證明此事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也有人認為這個故事隻是用‘心’來比喻人的性格,所以認為扁鵲當時是對兩位患者施加了某種心理暗示,讓患者以為自己的病被治好了,治療後正常無疑。”
不過秋羲知道柳鬱不可能無緣無故問他這個,他琢磨片刻,忽然想通其中關竅:“難道真仙教的人搞出什麽換心複生的事,是從這個故事來的靈感?”
柳鬱歎了一口氣,將已經看完的文書合上,迴答道:“我派人去那些信眾中收集到的消息,當初建立真仙教的那名道人確實曾自稱夢中得神醫扁鵲真傳,據說此人曾經還當著眾人的麵救活過一個沒有唿吸的人。”
秋羲聽到這裏頓時噎住了:“夢中得扁鵲真傳什麽的,這不就跟我說夢遊神國一個意思麽,明擺著是騙人的噱頭。至於當著眾人的麵救活一個停止唿吸的人,”秋羲嘿嘿一笑,說“要是含章願意給我打配合,我也能做到啊。”
柳鬱當然明白秋羲是什麽意思,隻是沒想到秋羲竟然把自己忽悠人的事理直氣壯地直接說出來,他不由輕笑出聲,道:“此事的關鍵不在真假,而在百姓信了此人確有此本事,所以這幾年時間裏,真仙教已經壯大成渝州府的一門大教,信眾數以萬計,更是有富商豪紳捐贈香火。”柳鬱頓了頓,問道,“月白可知創建真仙教的是何人?”
秋羲轉了轉手中的空茶杯,搖頭道:“我倒是還沒去調差過此人。”
柳鬱便為他解釋道:“我在一冊杏陽地方誌中查到,創建真仙教的道人道號無虛子,此人如今早已離開杏陽。”
“無虛子?!”秋羲一驚,貞元帝身邊跟著的那個道士可不就正好也叫無虛子麽,“真仙教的頭目混到陛下身邊去做什麽?”
一時間,秋羲腦子裏已經聯想出各種以前看過的奪權大戲。
柳鬱道:“無外乎榮華富貴名利權勢。”
至於無虛子或者說與他合謀的人想要什麽,那就要看中河山上那些教徒為何都訓練有素了。
“陛下該不會有危險吧?”秋羲問道。
柳鬱沉默片刻,沒有直接迴答秋羲這個問題,而是道:“剿滅真仙教當有轉機。”
秋羲立刻迴過味來,既然貞元帝十分信任無虛子,那他們隻要除掉真仙教,拿到證據後再捅出無虛子和真仙教的關係,貞元帝必定會自己解決無虛子。
兩人又交換了一些信息,柳鬱那邊還要去做調查,沒一會兒便出門了。
秋羲這才從係統儲物格裏取出先前在酒鋪拿到的線索本,不到半個巴掌大的小本裏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曲河縣發生的大小事宜。特別是水災後,那位賣酒的老人家更是將災情相關的諸多事項一件不落地全部記錄在冊。
他今早之所以要帶著寧無畏和羽林衛去逛街,就是為了找那位賣酒的老人拿手上這本消息冊,秋羲又猜到曲河縣衙這邊可能會派人跟蹤,這才多逛了幾家店鋪做掩護。
這位老人家以前也是沈家商行的一名掌櫃,後來年紀大了便迴老家曲河縣養老,因為有祖傳的釀酒手藝,所以順便開了家酒鋪,也時不時幫沈家收集一些曲河縣這邊的消息。
秋羲離京前去找過沈錦之後,沈錦之又給遠在杏陽的家中去信,秋羲這才得到那位賣酒老人家的消息,從他手中拿到這本極為重要的消息冊。
“這位蔡知縣還真不簡單。”秋羲看著消息冊上的一條條記錄,不得不感歎這個叫蔡集的知縣是個“人才”。
按理說這些貪官汙吏都是跟杏陽知縣金文才一樣,隻管自己撈錢,不會管百姓死活,偏偏這個叫蔡集的有些能耐,一邊撈錢一邊還能把曲河縣盤轉。
按消息冊中記錄,水災發生後,曲河縣衙第一時間開倉放糧賑濟災民,隻不過縣衙隻放了頭兩天的糧做個示範。到了第二天下午,這位蔡大人便將曲河縣中的富戶豪紳全部請到縣衙裏,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那些富戶豪紳紛紛表示願意捐錢捐糧出資賑濟災民。
秋羲驚歎的便是這一點,古代這些豪紳可沒那麽多自願捐贈錢糧給百姓的,別說出錢給百姓,就是皇帝要讓那些達官顯貴出錢,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這位蔡大人,竟然短短一天時間就不知用了什麽辦法讓那些豪紳紛紛掏出腰包,據這本消息冊記錄下的豪紳捐贈銀糧,總計約摸一萬兩千兩,其中有八千石糧食。
按老人家這兩年的觀察來看,這位蔡大人從中過一手,起碼撈了五分之二走,好在剩下的也足夠賑濟災民。因此,這位蔡大人在百姓之中竟然口碑還頗好。
這種連朝廷的賑災銀兩都不需要就能安排好賑災事宜的官員,怕是貞元帝聽了也要大讚幾句。
“官場之大,無奇不有,”秋羲看著手中的冊子嘖嘖稱奇,“難怪那位老人家都退休養老了,還要專門替沈家收集這個蔡集的消息。”
等秋羲出去後,寧無畏幾人已經吃過一輪,桌上的菜品都是去廚房拿的第二撥。
“秋大人快來,”寧無畏見秋羲過來,連忙招唿道,“再晚些,菜都該被我等吃光了。”
秋羲重新在桌前坐下,涮了些菜品後,對寧無畏幾人道:“曲河這位知縣不簡單,午後寧大人隨我去會會他。”
寧無畏小聲問道:“大人可是接到了什麽消息?”
秋羲點點頭。
黃恩照這幾名羽林衛都不是吃素的,當即便反應過來,秋羲早上看似帶著他們幾人去隨便逛街買東西,實則是去跟暗樁接頭的。
這活兒他們羽林衛的兄弟都熟,就是黃恩照自己以前為了查一起案子也去做過一陣暗樁。讓他們驚訝的是,秋羲既非曲河縣本地人,又在此地沒什麽人脈關係,竟然還能將暗樁安插到離京城這麽遠的地方。
秋羲正吃火鍋呢,突然一抬眼就看見幾名羽林衛雙眼放光地盯著自己,搞得他忽然不知道該不該把夾起來的肉卷送進嘴裏了。
“你們想吃這個?”秋羲抬了抬筷子上的肉卷,不確定地說,“可隻有最後一片了,你們幾個也分不過來。”不如還是他自己吃吧。
於是秋羲頂著幾人直勾勾的眼神,將最後一片涮好的肉卷放進嘴裏。
果然人間美味。
第132章
午飯後,秋羲收拾片刻便帶著寧無畏等人去找曲河縣知縣蔡集。
巡捕官領著秋羲等人來到一段杏河道邊,這裏正有不少民夫和差役在抬著裝有碎石的竹籠修補河堤。
秋羲眼神好,抬頭就瞧見在沿河勘測河道的楊玉升,他身邊還跟著一名身穿官服的男子。
那名官員身材壯碩,看著像一位常年勞作的樸實農夫,可不就是曲河縣的知縣蔡集。
蔡集一邊跟楊玉升說著什麽,一邊還時不時抽空提醒一下正在修複河堤的民夫和差役小心腳下,民夫們更是幹得熱火朝天,臉上絲毫看不出被征來做勞役的怨懟。
河堤那邊有人遠遠望見這頭來了一隊人,立刻便稟報給蔡集,蔡集朝這頭看了一眼,當即便提醒楊玉升一聲,兩人暫時放下勘察的事,都朝這頭走來。
幾人互相見禮後,秋羲才朝楊玉升問道:“楊大人,曲河縣的河道情況如何?”
楊玉升迴答道:“曲河縣的河堤每年都有及時加固,暫時還不用太擔心,隻是這邊的河道曲折處太多,導致泥沙堆積河床抬高,如果不加以疏通,再過十來年恐怕這一段河道就會徹底成為懸河。”
再過十來年蔡集這個現任知縣早就調走了,但疏通這種經年累月沉積的河床泥沙也不是個小工程,一般得過且過的地方官可不會願意在自己任上花這麽大功夫為後來者“種樹”。
秋羲走到酒鋪前,抬手扣了扣關閉的店門,出聲道:“店家可在,來些酒喝。”
他的聲音落下,就聽見店內傳來些許動靜,不一會兒,一名老者的聲音從門後傳出。
“客官要點什麽酒?”老者小心翼翼地問道。
秋羲笑問道:“老人家,店裏可有杏花酒?我聽說這杏花酒要好喝,得用蒸熟的糯米來拌酒曲,這杏花還得是雨後剛摘的,不然沒有那杏花微雨的韻味。不知你家可有這樣的杏花酒?”
“有、有!”老人家聲音有些激動地應道,“我家的杏花酒保管公子喜歡,是早就做好的陳釀,公子等著,小老兒這就去給公子拿酒。”
秋羲點頭道:“好,要三壇。”
“杏花酒,”黃恩照道,“我好些年都沒嚐過了,沒想到今天還有機會在這兒嚐到。”
另外幾名羽林衛也紛紛應和,隻有寧無畏覺得有些怪異,秋大人買個酒的事,怎麽還跟店家掰扯那許多。
秋羲對黃恩照幾人笑道:“你們要是喜歡和杏花酒,等迴了京城,我讓桃花源明年杏花開時釀一些,到時候都能喝上。”
這時,酒鋪的門從裏麵開了一個小口,一名老者從裏麵探出頭。
老人家眼角不滿褶皺,一雙眼睛卻滿是神采地與秋羲對視一眼,道:“公子要的杏花酒備好了。”這位老人說著便抱了一隻酒壇遞到秋羲手上。
秋羲雙手接過酒壇,摸到酒壇低下多出來一隻小本子,立刻不著痕跡地將其收進係統儲物格裏,又將酒壇遞給身後的羽林衛。
三壇酒搬完,秋羲付了錢,朝老者道:“多謝店家的杏花酒,這段時間曲河縣受災,大家日子不好過,多的錢便不用找了。”
老者連忙謝過,秋羲這才帶著幾人抱著酒壇繼續沿著街道往前走。
不一會兒,一名穿著普通的男子滿臉惡煞地敲開酒鋪的門,朝老人家問道:“剛才那幾人跟你說了什麽?”
老人家連忙拱手討饒道:“差爺別誤會,小老兒什麽也不敢說,那名公子什麽也沒問,隻是買了些杏花酒,又看小老兒生意慘淡,所以多給了酒錢。”老人家說著便把秋羲剛才多給的錢雙手遞到那名滿臉惡煞的男子手中。
這人接過碎銀看了一眼,兇神惡煞地道:“算你識相,要是敢說什麽不該說的話,讓你另一隻腳也進棺材。”
秋羲一行人繼續往前走,黃恩照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眼身後,見暫時無人跟上來,才小聲對秋羲道:“大人,方才確實有人跟蹤,那人在我等離開後,又去了那家酒鋪。”
“嗯。”秋羲微微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而是又敲開了下一家店鋪的門。
秋羲帶著一隊人在蕭瑟的街道上沿路走走停停,又買了些糖果蜜餞下酒菜,最後快中午了,他這才道:“走,迴府給你們煮古董羹。”
寧無畏幾人可都是從京城跟過來,誰沒聽說過秋羲有一手好廚藝,連京城現在最受歡迎的酒樓桃花源都是他一手扶持出來的,裏麵不少菜色也是他交給那些大廚的。
幾人當即不再多想,立刻跟著秋羲迴府。
等著秋羲帶著寧無畏等人拎著大包小包的吃食進府,一路遠遠墜在後麵的惡煞男子這才轉頭朝縣衙走去。
“來,”秋羲把幾人帶到後廚,放下手裏的東西,說,“都來幫忙打個下手,爭取一會兒早點吃上古董羹。”
寧無畏幾人平時也沒什麽機會進廚房,這會兒都興致勃勃地聽著秋羲指揮,四個羽林衛刀法好,直接換上菜刀切菜,寧無畏和換崗過來的護院刀則去洗菜。
秋羲迴了一趟自己的房間,拿著一袋火鍋底料進廚房熬湯底。
不一會兒,火鍋的香辣味便從廚房飄散出去,勾得眾人直咽口水。
黃恩照嘿嘿笑道:“楊大人他們中午不迴府,豈不是趕不上今天的美味了?”
“這有什麽,”秋羲大手一揮,說,“一會兒給他們留一份,等他們下午迴來再吃。”
湯底熬好後,各色菜式也準備齊全,秋羲取了幾隻銅釜裝上湯底讓人搬去膳廳。
“秋大人真是什麽東西都準備著。”幾個羽林衛好奇地湊在銅釜邊圍觀冒著油辣泡泡的湯底。
“唉,你懂什麽,”黃恩照拍了拍說話那人的胳膊,“這叫有備無患,你看今天咱們不就托了秋大人的福,這才能在曲河縣吃上桃花源的古董羹?”
幾人應和道:“有道理。”
菜上齊後,秋羲端著一碗杏花酒敬了眾人一杯:“好了,開動!”
眾人紛紛夾著喜歡的菜品在銅釜中涮起來。
秋羲正吃著火鍋,耳邊忽然傳來柳鬱的聲音,他眉頭微蹙,知道柳鬱如果沒事是不會在這個點找他的,當即便放下碗筷朝眾人說了一聲迴到屋裏。
“含章,可是出了什麽事?”秋羲緊張地問道。
柳鬱聽見秋羲話語中的擔憂,安撫道:“月白安心,鬱無事,是剛才有人來報案。”
“報案?”秋羲有些疑惑,柳鬱是朝廷派來鏟除真仙教的欽差,杏陽如果有案情,難道不是找知縣報案?
柳鬱解釋道:“今日修葺河道的民夫在河中撈起兩具遺骸,而且兩具遺骸的心髒皆不翼而飛。”
“心髒?”秋羲忽然想起之前聽到關於真仙教能使人換心複生的傳聞,立刻問道,“含章懷疑此事是真仙教的人幹的?”
第131章
柳鬱翻閱著仵作寫來的文書,聽到秋羲的猜測後應了一聲,說:“真仙教打出的旗號便是‘換心複生’,我想起月白之前提到過神國有換心之事,所以想問月白可知道神國換心之事如何操作。”
“故國確實有換心手術,”秋羲想了想,解釋道,“不過這種換心手術不能做到令人起死迴生,而是在患有心疾的人還活著時,便通過手術為其換上一顆健康心髒。這種替換的心髒取自另一位與心疾者相匹配的已故之人,匹配條件十分嚴苛,不是隨便兩個人之間都能換的,而且需要已故之人在生前便自願簽署捐贈髒器的契約才行。”
柳鬱疑問道:“將已故之人的心髒替換給生者?”
“對,”秋羲點點頭,說,“在心髒采集和更換期間,對心髒的保存條件也要求極其苛刻,所以真仙教裏就算真有什麽神醫在世,想要真正完成一場心髒移植手術恐怕也不太可能,更不用說還是救活逝者。”
柳鬱又道:“《列子湯問》中曾記載扁鵲換心之事,月白以為如何?”
“含章是說扁鵲為魯公扈和趙齊嬰換心之事?”秋羲思索片刻,說,“故國醫學界確實有研究過《湯問》中記載的這件事,但至今找不到實證來證明此事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也有人認為這個故事隻是用‘心’來比喻人的性格,所以認為扁鵲當時是對兩位患者施加了某種心理暗示,讓患者以為自己的病被治好了,治療後正常無疑。”
不過秋羲知道柳鬱不可能無緣無故問他這個,他琢磨片刻,忽然想通其中關竅:“難道真仙教的人搞出什麽換心複生的事,是從這個故事來的靈感?”
柳鬱歎了一口氣,將已經看完的文書合上,迴答道:“我派人去那些信眾中收集到的消息,當初建立真仙教的那名道人確實曾自稱夢中得神醫扁鵲真傳,據說此人曾經還當著眾人的麵救活過一個沒有唿吸的人。”
秋羲聽到這裏頓時噎住了:“夢中得扁鵲真傳什麽的,這不就跟我說夢遊神國一個意思麽,明擺著是騙人的噱頭。至於當著眾人的麵救活一個停止唿吸的人,”秋羲嘿嘿一笑,說“要是含章願意給我打配合,我也能做到啊。”
柳鬱當然明白秋羲是什麽意思,隻是沒想到秋羲竟然把自己忽悠人的事理直氣壯地直接說出來,他不由輕笑出聲,道:“此事的關鍵不在真假,而在百姓信了此人確有此本事,所以這幾年時間裏,真仙教已經壯大成渝州府的一門大教,信眾數以萬計,更是有富商豪紳捐贈香火。”柳鬱頓了頓,問道,“月白可知創建真仙教的是何人?”
秋羲轉了轉手中的空茶杯,搖頭道:“我倒是還沒去調差過此人。”
柳鬱便為他解釋道:“我在一冊杏陽地方誌中查到,創建真仙教的道人道號無虛子,此人如今早已離開杏陽。”
“無虛子?!”秋羲一驚,貞元帝身邊跟著的那個道士可不就正好也叫無虛子麽,“真仙教的頭目混到陛下身邊去做什麽?”
一時間,秋羲腦子裏已經聯想出各種以前看過的奪權大戲。
柳鬱道:“無外乎榮華富貴名利權勢。”
至於無虛子或者說與他合謀的人想要什麽,那就要看中河山上那些教徒為何都訓練有素了。
“陛下該不會有危險吧?”秋羲問道。
柳鬱沉默片刻,沒有直接迴答秋羲這個問題,而是道:“剿滅真仙教當有轉機。”
秋羲立刻迴過味來,既然貞元帝十分信任無虛子,那他們隻要除掉真仙教,拿到證據後再捅出無虛子和真仙教的關係,貞元帝必定會自己解決無虛子。
兩人又交換了一些信息,柳鬱那邊還要去做調查,沒一會兒便出門了。
秋羲這才從係統儲物格裏取出先前在酒鋪拿到的線索本,不到半個巴掌大的小本裏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曲河縣發生的大小事宜。特別是水災後,那位賣酒的老人家更是將災情相關的諸多事項一件不落地全部記錄在冊。
他今早之所以要帶著寧無畏和羽林衛去逛街,就是為了找那位賣酒的老人拿手上這本消息冊,秋羲又猜到曲河縣衙這邊可能會派人跟蹤,這才多逛了幾家店鋪做掩護。
這位老人家以前也是沈家商行的一名掌櫃,後來年紀大了便迴老家曲河縣養老,因為有祖傳的釀酒手藝,所以順便開了家酒鋪,也時不時幫沈家收集一些曲河縣這邊的消息。
秋羲離京前去找過沈錦之後,沈錦之又給遠在杏陽的家中去信,秋羲這才得到那位賣酒老人家的消息,從他手中拿到這本極為重要的消息冊。
“這位蔡知縣還真不簡單。”秋羲看著消息冊上的一條條記錄,不得不感歎這個叫蔡集的知縣是個“人才”。
按理說這些貪官汙吏都是跟杏陽知縣金文才一樣,隻管自己撈錢,不會管百姓死活,偏偏這個叫蔡集的有些能耐,一邊撈錢一邊還能把曲河縣盤轉。
按消息冊中記錄,水災發生後,曲河縣衙第一時間開倉放糧賑濟災民,隻不過縣衙隻放了頭兩天的糧做個示範。到了第二天下午,這位蔡大人便將曲河縣中的富戶豪紳全部請到縣衙裏,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那些富戶豪紳紛紛表示願意捐錢捐糧出資賑濟災民。
秋羲驚歎的便是這一點,古代這些豪紳可沒那麽多自願捐贈錢糧給百姓的,別說出錢給百姓,就是皇帝要讓那些達官顯貴出錢,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這位蔡大人,竟然短短一天時間就不知用了什麽辦法讓那些豪紳紛紛掏出腰包,據這本消息冊記錄下的豪紳捐贈銀糧,總計約摸一萬兩千兩,其中有八千石糧食。
按老人家這兩年的觀察來看,這位蔡大人從中過一手,起碼撈了五分之二走,好在剩下的也足夠賑濟災民。因此,這位蔡大人在百姓之中竟然口碑還頗好。
這種連朝廷的賑災銀兩都不需要就能安排好賑災事宜的官員,怕是貞元帝聽了也要大讚幾句。
“官場之大,無奇不有,”秋羲看著手中的冊子嘖嘖稱奇,“難怪那位老人家都退休養老了,還要專門替沈家收集這個蔡集的消息。”
等秋羲出去後,寧無畏幾人已經吃過一輪,桌上的菜品都是去廚房拿的第二撥。
“秋大人快來,”寧無畏見秋羲過來,連忙招唿道,“再晚些,菜都該被我等吃光了。”
秋羲重新在桌前坐下,涮了些菜品後,對寧無畏幾人道:“曲河這位知縣不簡單,午後寧大人隨我去會會他。”
寧無畏小聲問道:“大人可是接到了什麽消息?”
秋羲點點頭。
黃恩照這幾名羽林衛都不是吃素的,當即便反應過來,秋羲早上看似帶著他們幾人去隨便逛街買東西,實則是去跟暗樁接頭的。
這活兒他們羽林衛的兄弟都熟,就是黃恩照自己以前為了查一起案子也去做過一陣暗樁。讓他們驚訝的是,秋羲既非曲河縣本地人,又在此地沒什麽人脈關係,竟然還能將暗樁安插到離京城這麽遠的地方。
秋羲正吃火鍋呢,突然一抬眼就看見幾名羽林衛雙眼放光地盯著自己,搞得他忽然不知道該不該把夾起來的肉卷送進嘴裏了。
“你們想吃這個?”秋羲抬了抬筷子上的肉卷,不確定地說,“可隻有最後一片了,你們幾個也分不過來。”不如還是他自己吃吧。
於是秋羲頂著幾人直勾勾的眼神,將最後一片涮好的肉卷放進嘴裏。
果然人間美味。
第132章
午飯後,秋羲收拾片刻便帶著寧無畏等人去找曲河縣知縣蔡集。
巡捕官領著秋羲等人來到一段杏河道邊,這裏正有不少民夫和差役在抬著裝有碎石的竹籠修補河堤。
秋羲眼神好,抬頭就瞧見在沿河勘測河道的楊玉升,他身邊還跟著一名身穿官服的男子。
那名官員身材壯碩,看著像一位常年勞作的樸實農夫,可不就是曲河縣的知縣蔡集。
蔡集一邊跟楊玉升說著什麽,一邊還時不時抽空提醒一下正在修複河堤的民夫和差役小心腳下,民夫們更是幹得熱火朝天,臉上絲毫看不出被征來做勞役的怨懟。
河堤那邊有人遠遠望見這頭來了一隊人,立刻便稟報給蔡集,蔡集朝這頭看了一眼,當即便提醒楊玉升一聲,兩人暫時放下勘察的事,都朝這頭走來。
幾人互相見禮後,秋羲才朝楊玉升問道:“楊大人,曲河縣的河道情況如何?”
楊玉升迴答道:“曲河縣的河堤每年都有及時加固,暫時還不用太擔心,隻是這邊的河道曲折處太多,導致泥沙堆積河床抬高,如果不加以疏通,再過十來年恐怕這一段河道就會徹底成為懸河。”
再過十來年蔡集這個現任知縣早就調走了,但疏通這種經年累月沉積的河床泥沙也不是個小工程,一般得過且過的地方官可不會願意在自己任上花這麽大功夫為後來者“種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