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無崖子先前所說,長春穀正位於善巨郡以北、吐蕃以南的高山中。


    此處人跡罕至,澗密林深,高峰擋道,沿著山道越行越高,道路也越來越陡峭,途中更是不乏毒蟲猛獸,旁人就算知道具體位置,也萬難入穀。


    不過,這種地勢自然攔不住徐行、天絕這兩大強者。


    兩人一路長驅直入,在山林中走出二百裏,便來到一處深穀,地形橫空斷絕。


    風聲激蕩,唿嘯如大潮拍岸,鬆濤聲不絕於耳,深穀中株株盤虯錯節的巨樹枝繁葉茂,粗如兒臂的枝丫交錯縱橫,亭亭如蓋,遮蔽天日。


    從此處起,南北都是這般,一片青碧翠色,前方更似永無盡頭,仿佛地裂一線青。


    看著處山穀,徐行和天絕都有些訝然神色。


    到了他們這種層次,哪怕是周遊天地,對尋常高手來說虛無縹緲的靈力,也可以捕捉得很清晰。


    兩人一路追尋至此,除了無崖子的交代外,也是憑著冥冥中對靈力的感應。


    可是到了此處後,原本越發濃鬱、甚至已有凝聚成形之態的靈力,竟忽地消失,並且消失得極為突兀,像是被某種存在悉數截取。


    天絕俯瞰深穀,運足目力,卻也無甚發現。


    徐行閉目冥思,眉心躍出一輪小巧袖珍的金陽,明光普照,遍布四麵八方。


    縱然是天絕這等級數的強者,被明光一照,也不由得升起些灼痛之感,血液流動加快,內力亦是越發洶湧。


    隻一眼,天絕便意識到,這位自重逢以來,便始終不顯山不露水的徐掌門,經過一年多的修行,武功竟然比之以往又大有進境。


    但是,其實徐行的“探測”還沒有真正開始。


    大日普照之後,他手印一變,燦然金陽倏然轉紅,化作一枚豎瞳,熾盛明光更是變為一道道劇烈波動,彷如血海波濤的黑紅神光。


    他整個人就像是分成了兩半,黑紅和燦金神光不斷交織、糾纏、變化。


    仿佛這具皮囊下,隱藏了一佛一魔兩大莫名存在,此時正為了搶奪身體的控製權而劇烈鬥爭。


    兩種性質相反的神念,在徐行身前劇烈衝擊、好似兩股浪潮,一重疊一重地對撞,再相互簇擁著往更高處攀升,無休無止、甚至是無窮無盡!


    若是在天地靈氣濃鬱的中原地帶,徐行這一次出手,就足以攪得長空破碎、山搖地動。


    可即便沒有靈力可以借力,天絕仍是感覺天穹傾倒、雲海垂流。


    當然,這並不是天真的坍塌崩毀,而是因為這兩股神意相互碰撞得太過兇猛,才會令天絕生出這般錯覺。


    他也從中察覺到,一種自己以前從未接觸過的,運用精神念力的法門。


    此界以往的心功念法,雖是旨在練出一身強橫的念力、神意,以便更好地操縱天地靈力,無論是“屏風四扇門大法”亦或是密宗的觀想法,皆是如此。


    可徐行展露出來的手段,路數卻與之完全截然相反,是用最純粹的質量和數量,來撼動物質世界。


    天絕甚至感覺,現在的徐行哪怕不借助靈力這種介質,也可以強行改易物質結構。


    雖然這種改變或許是微乎其微,但物質結構的組成本就無比精巧,哪怕一絲一毫的改動,都可能造成極大的變化。


    這便是徐行將真形法體之道的最新成果。


    他的念力改造,已不隻是局限於肉體,而是能夠延伸出去,改變天地間的萬事萬物。


    這條道路最開始的試驗品,便是趙烈留下來的五大神兵。


    除了交給嶽飛的瀝泉槍,以及自己用作武器的蟠龍棒外,徐行還把其他三塊殘片,和無崖子所贈送的雪蠶絲青衫融為一體,煉製成了一件寶衣。


    有了這件寶衣,徐行在戰鬥之時,就基本不用再顧忌衣物損毀。


    並且當這件寶衣煉製完成之時,徐行對念力的應用,也更上了一個台階。


    雖然現在看來,這種能力還需要聚精會神才能真正發動,無法作用於實戰,但至少說明他已經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


    足足十個唿吸的時間裏,就算是以天絕的感知力,也難以判斷兩道神意究竟互擊了多少次。


    但十個唿吸之後,他卻聽到了一聲無比清晰的破碎聲,就像是玻璃被砸爛,發出的連環爆破之音。


    從這破碎之聲中,天絕更是察覺到了一股極其紛亂的氣機,隱約看到了一個光怪陸離、變化萬千的世界。


    當天絕察覺到這股氣機時,更有一痕凜冽寒銳之光,自虛空中生出,朝他脖頸刺來。


    天絕白眉一動,身形佇立,身後泛起重重波紋,如湖水漣漪,悄然蕩開,化作一個晦暗難明的幽深洞口。


    利嘯聲乍起便消,寒銳之氣亦被天絕的“地獄道”的輪盤吞沒。


    這次攻擊的強度對天絕來說,自然算不上危險,甚至都稱不得麻煩。


    但這一劍卻是全無來處,極為莫測,令老和尚都不禁心生訝然,更是有了個猜測。


    直到此時,徐行才睜開眼,笑道:


    “看來,那四位雖然已經走出去很遠,也畢竟還沒有到盡頭,咱們來得正是時候。”


    天絕品味著剛才那股莫名而生的勁力,不由得問道:


    “徐掌門,那四位莫非已經……不在這方天地中?”


    雖然是天絕自己的猜測,但是這話說到最後,他的臉上也顯出不可思議和興奮並存的神色。


    這個世界雖然沒有黃係世界觀中“破碎虛空”的說法,但是也有白日飛升,成佛作祖的傳說。


    天絕本就是個武癡,意識到這以往覺得虛無縹緲的神話仙說,或許當真有可能實現之時,饒是心境再沉穩,也不免有些雀躍。


    其實,當天絕完成六道輪迴大陣的重塑後,就隱隱有種感悟,自此以後,哪怕是千古武道史中的傳說人物,也不會再有人能夠超越他。


    他和以前那些先輩們,已經站在了武學之道的頂峰,往前便是萬丈深淵、往上更是無路可尋。


    這種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絕望感覺,甚至衝淡了天絕因突破而產生的喜悅。


    他從不懼怕高峰,隻怕眼前無峰可攀。


    這也是為何,天絕剛剛見到徐行的手段,會那般震動。


    因為在他看來,徐行正是於絕處中辟出了一條新路,甚至是再造了一片新天。


    現在又聽聞“白日飛升”或許為真,天絕的興奮喜悅自是更加難以抑製。


    徐行聽到這番話,卻不置可否,隻是問道:


    “天地這個概念,又當如何界定呢。常人眼中的天地、武者眼中的天地,以及高手眼中的天地,本就非是同樣。


    哪怕是我們所見的天地,或許也未必就是這個世界的全貌……”


    聽到徐行這番話,天絕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當然知道徐行的意思,常人以五感作為觀察世界的手段,練了武功的武者,五感敏銳,自然就能察覺到天地間更細微處的變化。


    真正的高手,則是慣用靈覺,亦或者說是“第六感”來觀察這個世界,也隻有到了這個層次,他們才能意識到靈力的存在。


    而到了天絕、徐行這樣的修為境界,對靈力的觀察就更加細致入微。


    甚至於整個世界的色彩,以及事物的存在方式,在兩人眼中和常人,甚至是武林高手們,都截然不同。


    那是隻有躋身他們這個境界,才能有的體會,無論用什麽方式,哪怕是以心傳心,都無法將這種感悟傳遞出去。


    所謂佛觀一瓢水,四萬八千蟲,也正是此理。


    按這個道理來說,若世間當真有納須彌於芥子的大神通,以天絕的目力又如何能分辨得出?


    徐行方才此言,隻是根據自己橫渡虛空的經曆有感而發,見天絕陷入沉思,他也不再這個問題上多說,隻是摸出蟠龍棒,麵向深穀。


    徐行輕輕挽了個棍花,微笑道:


    “天地之秘,以你我之能尚且難以洞悉,不過他們四人的去處,我倒是看得分明。


    他們也不算是脫離了此方天地,隻是進入了一處常人不可得見,高手難以進入的所在,但這樣的關隘,還攔不住我,道兄且看我手段便是。”


    言畢,徐行向前踏出一步。


    他眉心豪光大放,一條影子,從那具挺拔身軀中飄蕩升騰出來。


    由於此地並無靈力,是以這條影子顯得格外虛幻,就像是由縷縷青煙凝聚而成,並且好似隨時都會灰飛煙滅。


    可即便如此,這條影子一現身,天絕仍是聽到一連串的破碎聲,仿佛就連虛空也無法承載它的存在,出現一條條若有若無的細密裂痕。


    這根植於魂魄的存在,徐行最終將之命名為法相,亦即是種種不可思議之神通的外相。


    不過,他如今功行還未足夠,這具本該和法體可以互相配合的法相,並沒有真正凝聚出來。


    一旦沒有靈力為依憑,法相便也隻有憑借強悍的精神念力壓人,難以造成物理上的殺傷。


    所以,徐行將這個境界命名為虛相,也類似道門說法中的夜遊陰神。


    徐行的肉身長吸一口氣,將手中長棍拋飛,巨大法相右手五指大張,將之攝入掌心。


    緊接著,寶衣飛起,披於法相之身,化作一件神光熠熠,威武厚重的甲胄。


    法相向前邁出一步,看似緩慢的步伐,卻蘊含極大的威勢,空間碎裂,宛如碎玻璃,周身更炸裂出無數雷鳴閃電,仿佛踩在一條無形卻切實存在的天路上。


    天絕雖然知道,眼前這一切都是來自精神層麵的幻象,並非是物質世界中切實發生的事件,仍是不禁為此心神搖曳。


    一步走出,法相的氣勢加強了不止一籌。


    它看向身前某處,手中蟠龍棒迎風便長,化作一根長達十五六丈的巨柱,帶著絢爛奪目,好似要遮蔽天日的鎏金光芒,轟然砸落!


    一個響徹靈魂的無形巨響,震蕩四方虛空,方圓一裏之地,無論飛禽走獸,皆是頭腦一震,口吐白沫,暈了過去。


    就連天絕也生出立足不穩之感,六道輪迴大陣應機而動,渾身遍布繁複而華貴的曼陀羅紋,才將這股源於神魂深處的震動,給平息下去。


    接著,就在他驚訝的目光中,天空竟然真的在這一棍下,裂開一個再明顯不過的洞口。


    洞口中瀉出一團團混沌難明的迷霧,又隱隱透出萬丈霞光、如雨星輝,好似通往一個奇異世界。


    天絕不禁問道:


    “這,莫非是天界?”


    徐行的法相並未止住動作,隻是用心念向天絕傳過去一段信息。


    原來,這是一個與現實世界緊密聯係,又有深切隔閡,根植於純粹精神的奇異世界。


    其實,武人在身死後,那一點純粹靈性並不是直接形成逸散天地的靈力,而是要在這個世界再流轉,亦或者說是輪迴一遭,才會變得更堅韌,得以延續更多時間,最終形成靈力洪流。


    如果將這個世界,比作一頭遨遊天地的巨鯨,那所謂的“靈力洪流”,就更像是它在汪洋中留下的軌跡。


    不過,這個世界並不能容納物質意義上的實體,隻能以純粹精神進入。


    彼方世界的兇險難以預料,若是遭遇不測,隻怕頃刻間便是魂飛魄散、灰飛煙滅的結局。


    若是所料不差,那四位消失於人間的至強者,隻怕正是被困於此處,甚至已然身死於此。


    得知這一點後,天絕卻反倒是露出略帶興奮的笑容,出於對未知事物的好奇,以及對武道本源的探究精神,他沒有半分遲疑,立刻閉上眼。


    隨即,一個仿佛由六道輪盤,以及一條燦白光芒組成的模糊人形,從體內升騰而起,以一種堪稱決絕的態度,衝進了那一處洞口中。


    徐行雖然好奇這個世界的形成原因,但也知道此時不是耽擱的時候,畢竟,他打出的這個裂隙隻會短暫存在。


    等天絕進去後,他的法相也沉聲一喝,縮小成常人大小,扛起蟠龍棒,衝進了那處光怪陸離的界域中。


    進入此界後,徐行首先感覺到的就是一片混沌無光的迷霧,他的靈覺和感知,都被這迷霧限製在一個相當狹小的範圍內,不分東西南北,周身更是幻象叢生。


    徐行試著往前走出幾步,短暫離開迷霧籠罩的區域後,卻見腳下是一片空曠廣闊的黑暗。


    雖然沒有安忍不動的大地,魂魄卻也沒有絲毫失墜感,仿佛被無形力量所托舉。


    不過,徐行此時卻有更深的感悟,或許並非是有什麽力量拖住了他,而是這裏根本就不存在所謂上下左右的概念。


    忽地,徐行感受到遠方亮起一道隱約星火,這火光雖是微弱,在這黑暗迷霧中,卻如燈塔般顯眼。


    他感受得很清楚,那分明是強者交戰,進行精神對抗之時,才會爆發出的劇烈氣機摩擦。


    徐行心念一動,以蟠龍棒開路,向前邁步推進而去,他能夠感受得到,手中這條蟠龍棒,以及身上穿戴的甲胄,似乎對四周迷霧有天然的排斥力和抵抗性。


    所以,徐行在推進過程中,雖然能夠感受到從迷霧中傳來的阻力,卻並沒有受太多影響,他也因此有了種猜測。


    會不會,這所謂的五大神兵,最根本的用途,本就是為了方便武者在這個世界,長途跋涉?


    走出兩步後,徐行又發現,這個世界好似不僅沒有上下左右的概念,就連空間也不存遠近高低之別,甚至時間仿佛也混淆了過去未來。


    他隻走出幾步,就在迷霧中看見許許多多的景象:


    有一名肌膚白淨,麵如滿月的天竺老僧自西邊而來,正欲一葦渡江,卻突然麵目一凝,抬頭望天,見到了一個攜六道輪盤而降的身影。


    兩人目光一碰,便毫不猶豫地展開了一場拚鬥。


    徐行看得很清楚,那從天空墜落的身影,赫然便是天絕,而那天竺老僧,顯然便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


    眼見此情此景,徐行剛想出手,襄助天絕,那景象就已被更厚重也更濃鬱的迷霧所掩去。


    他向前再走出幾步,又見到一名麵如冠玉、寫意風流的俊美男子正揮動大袖,與一名手持木劍的威武漢子激戰。


    隻是看到那俊美男子,徐行心中就升起一種無比熟悉的感覺,那人也轉過頭來,看了眼徐行的容貌,麵露訝然神色,笑道:


    “沒想到,我逍遙派後輩弟子中,竟然還出了你這樣的謫仙人物,你是第幾代?”


    俊美男子言語間,向後倒退幾步,那與他激戰的木劍漢子立時潰散於無形,重新融入迷霧中。


    他注意到徐行的目光,又笑了笑,解釋道:


    “此界中並無時空之別,就連過去未來也可以混淆,隻不過未來莫測,難以琢磨,強行窺伺必有天塹,但迴溯過去就要簡單許多。


    整個世界在時光長河中發生的一切,此處都會留下烙印,生前越是強大的武者,留下的烙印就越是清晰凝實。


    如你我這樣的人,甚至可以看到數百上千年的強者交鋒,甚至和這些留名武道史冊的人物交流、切磋。


    剛剛與我戰鬥那位前輩,乃是五代時期的一位劍術高人,自稱劍魔獨孤求敗。”


    這俊美男子顯然是很久沒有和外人接觸,此時就顯得格外興奮,甚至有些滔滔不絕。


    不過說到交流、切磋這四個字後,他卻皺起眉頭,沉吟片刻,又補充道:


    “隻不過,這樣的交流切磋,究竟是虛妄還是真實,實在是難言。”


    徐行一路走來,所見景象已是不少,但這俊美男子還是第一個,能夠主動從迷霧中掙脫出來,與他交流的人。


    徐行也能夠從他身上感受到相當活躍的精神波動。


    顯然此人並非是迷霧中的幻象,而是如他一般,闖入此界的當代人物。


    聽完俊美男子的分析,徐行忽然想到自己以前曾經看過的一部漫畫,感慨道:


    “天、地、人、神、佛、日、月、星,時,九大皆空,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真可謂是九空無界。”


    那俊美男子愣了一愣,又仔細揣摩了一番這個說法,隻覺頗為玄妙,不由得眉開眼笑,撫掌讚歎:


    “小友此言倒是頗為貼切,既如此,倒不如便稱其為九空無界。在下逍遙子,幸會了。”


    其實,徐行早就從他身上那股仿佛無窮無盡、汪洋恣意的雄渾氣機中,意識到他的真實身份。


    所以,聽到逍遙子的自稱後,徐行也並沒有多少驚訝,隻是收了蟠龍棒,朝他拱手抱拳,沉聲道:


    “逍遙派後輩弟子,徐行徐踏法,見過逍遙子前輩,我乃無崖子師兄代師收徒的二代弟子。”


    逍遙子聽到無崖子這個名字,目光微微一震。


    在這個世界,兩人並不需要通過言語這種效率低下的交流方式。


    所以,徐行看出他眼中的疑惑,便幹脆將這段時間發生的事,一並用神念傳輸了過去。


    逍遙子接收完畢後,不禁一歎,搖頭不語,默然良久,過了好半晌,他苦笑道:


    “原來如此……若非有小友之助,隻怕我逍遙派早已是星流雲散,便為此事,我也要謝過小友。


    我不過一介山野村夫,又有什麽資格教導徐小友這般人物,從今日起,你我平輩論交便是。”


    言畢,他再次長歎一聲,主動說起自己這些年來的經曆。


    原來,當初他和自在門始祖韋青青青、神州第一大俠蕭秋水,聯手共探長春穀,就是因為他們曾經都是或直接或間接,從此地獲得過機緣。


    逍遙子是親身來到長春穀,見到了一本好似天造地設的奇書。


    其上並無文字,隻有五色流精凝成的紋路,通取雲物星辰之勢,摹畫天地陰陽之律。


    逍遙子身為道家門人,深知天地運轉無常,若是齊聚為一,隻怕將有禍患。


    所以,他便幹脆將這書中道理拆分為三,分別創出“無相神功”、“北冥神功”,以及“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這三門逍遙派鎮山寶典。


    而韋青青青則是在此處,神思遊走八極,短暫進入過九空無界,學到了一種充滿玄奧力量、奇特韻律,甚至可以引發天地之變的功法,或者說真言咒語。


    此物到日後,便演變成自在門神功中的“一喝神功”、“六合青龍大陣”,最後又成為“傷心小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這種存在卻是眾生怨念之所聚,甚至已經接近活化,將要真正誕生屬於自己的意識,成為全新生命。


    如今被韋青青青截取,打斷了誕生之路,它也對韋青青青,以及學了他一身武功的自在門中人降下詛咒。


    因此,自在門也就有了“一入自在門,終生孤枕眠”,以及“已授徒弟門人的絕技,自身不可再用”的規矩。


    聽到這裏,徐行才知道,自己先前在“元”身上捏碎的究竟是什麽。


    其實,他在臨走之前,本是想要依葫蘆畫瓢,為諸葛正我等人也拔除詛咒。


    但“元”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本就已死過一次,用的也是自己開創的武學,更無心情愛。


    而這詛咒和諸葛正我等人卻是聯係緊密,就算以徐行的能力,也難以去除。


    所以,他才想到來長春穀,為自在門中人徹底解決這個隱患,如今聽到這裏,更是聚精會神,無比認真,心中更想起那部漫畫中的幾個類似存在。


    啊,這個我熟啊,什麽玄陰十二劍、大邪王之類的,不都是這樣嘛……


    迴想起這些熟悉的存在,徐行的麵色也有些古怪,這個世界若再發展下去,不會真成為風雲吧?


    逍遙子卻沒有在乎徐行的表情變化,而是自顧自地講到了最後一人,也就是“神州第一大俠”蕭秋水。


    蕭秋水本人雖是不曾從長春穀中攫取造化,但他所學的“忘情天書”,亦是從那本天書演化而來。


    甚至於,這本被冠以“天書”之名的神功,比逍遙派三大神功,還要更加貼合天地陰陽的流轉變化,威力更大之餘,所受之劫也就更為深重。


    以至於他這一生經曆,反倒是比韋青青青還要更加悲苦,臨到老年仍是不得安穩。


    因此,三人便欲要聯起手來,一探長春穀中的奧秘。


    不過他們卻在穀外,遇見了一個瘋瘋癲癲、滿口胡言亂語,好似精神失常的漢子。


    這漢子自稱關七,告訴他們,長春穀這所謂的天地造物,其實也不過是由千百年來的武學前輩遺念凝成。


    真正的源頭,還在某個不可知之地,他正是來自於那個地方,若要返迴,就需要武道再進一步。


    而以他的境界,想要進步,必須有同級強者給予生死間的壓力。


    所以,關七便在此邀請逍遙子等人,來一場亂戰。


    到了三人這個地步,對關七所言都有一種冥冥中的感覺,知道這瘋漢子所言不虛。


    為了解決自己身上的隱患,也為了後輩弟子,三人皆是欣然應允。


    可就連關七都沒有想到,這個世界遠比他想象得要更為貼近現實世界。


    以至於四人的激戰還沒有分出勝負,激蕩四射的神意和由此引發的靈力亂流,已然打破界限。


    是以,四人都齊齊踏入了這個如今被徐行命名為“九空無界”的奇特界域,欲出不得。


    說到這裏,逍遙子也是一歎,自述來到此界後,他就不曾見過蕭秋水、韋青青青兩人。


    也不知道,兩人究竟被這其中充斥的亂流,衝刷到了此界何處。


    徐行卻有些意外。


    “既然這麽說,難道前輩還見過那位關七聖?”


    逍遙子點點頭,抬袖指向遠方,用一種感慨中略帶佩服的語氣,緩緩道:


    “自從來到此界後,關小友就似如魚得水一般,時常會鬧出些大動靜,讓我有所察覺。


    我相信,老韋,蕭大俠他們也能感覺得到。


    此界雖是沒有遠近高低、上下左右之分,且混淆了時間尺度,但若是選擇迴溯曆史長河,仍是能夠有一個較為明顯的標準。


    我上一次見,關小友應該已經去到了東漢時期。


    或許,他是準備找到這九空無界的起源,從根源上解決他的問題。


    又或者……”


    說到這裏,逍遙子目中也閃過一抹戒懼神色,顯然是想到了某種可怕的事件。


    徐行則是接口道:


    “您是想說,他不是想要迴溯曆史,而是想直接去到未來?”


    逍遙子沉重頷首,長聲一歎,感慨道:


    “隻盼關七聖莫要如此行事才好,以人力妄自窺探天意流轉,無論成與不成,隻怕都要橫遭劫數。”


    徐行本就熟知關七的事跡,知道這位以天為敵,甚至是讓天也懼怕的絕代豪雄、武道戰神,曾經甚至用神意穿越過時空,窺探到了未來一角。


    所以,對關七的選擇他也不意外,甚至感到有幾分振奮。


    聽到逍遙子這般說法,徐行也笑了笑:


    “我輩中人,路到盡頭,想要再進一步,就是要挑戰這所謂的天理定數。


    天譴、天譴,嘿……我倒也想試試,冥冥之中,究竟是什麽存在,用什麽力量能夠罰我。


    與天數相爭,天人交感,也未嚐不是一條正路。”


    聽到徐行這番話,逍遙子不由得睜大了眼睛,從上到下地仔細打量了他一番,最終才搖頭失笑道:


    “不曾想,我這一生順天應人,與世無爭,到頭來,逍遙派竟然出了小友這麽個性子剛強,意欲翻天覆地的掌門,當真有趣。”


    徐行也笑了笑,語聲鏗鏘。


    “我一直相信,唯有大妄念,才能得大自在,享大逍遙!”


    逍遙子摸著下頜,沉吟片刻,忽又道:


    “既然想法不同,不若你我試一試手?”


    徐行先是點點頭,微笑道:


    “既然有幸與前輩相逢,咱們又都是武人,自然是要試一試手的,不過……”


    說到此處,徐行抬起頭,麵向逍遙子,眉梢挑動,嘴角咧開,露出一個肆意且桀驁的笑容。


    “就前輩一人,未免無趣了些。”


    此時此刻,他臉上全然沒有了麵對前輩的尊敬和謙和,唯有一股難以言喻的霸道威嚴。


    逍遙子甚至感覺,自己麵對的乃是一名乾綱獨斷、金口玉言的帝王天子,一言既出,莫敢不從。


    那種氣質明明白白地告訴他一件事,眼前之人,曾經天下無敵!


    徐行手中長棍一掃,周遭迷霧立時被排開數十丈,呈現出一個圓形的黑暗空間,迷霧更是堆積成潮水一般的存在。


    逍遙子久在九空無界,自然知道,若是一個一個去迎戰這迷霧中的曆史幻象,縱使不敵,也能安然退走。


    ——就像他剛剛對決獨孤求敗那樣。


    可若是如徐行這般,排開一切阻礙,卻會迎來迷霧最洶湧也最兇猛的反噬。


    就在這時,如潮水般的迷霧中,已然顯出數個身影,其中一人赫然是方才手持木劍的“劍魔”獨孤求敗。


    還有一人容貌清俊,錦衣玉帶,頭頂劍冠,周身六條劍光縱橫來去。


    他身旁又有一人,雙手負後,身形雄偉如山,鋼箍環額,仿佛一尊提挈天地、斡旋北鬥的星君。


    這兩人的氣勢極為強悍,並且爭鋒相對,可在他們身前,還有一條氣魄更為恢弘,勢若吞天的豪雄漢子。


    這漢子眉濃眼銳,麵方額闊,身材極為壯碩,身披戎裝重甲,手持一根等身齊的杆棒,腰懸一柄小巧袖珍的玉斧。


    他一出現,目光便直接落到徐行身上那副重甲、以及手中的蟠龍棒上。


    徐行看了看他們三人,一個一個地點名。


    “段思平、慕容龍城、趙匡胤,嘿……”


    每念到一個名字,徐行眼中神光就高漲一分。


    他本就是一個極其熱衷於挑戰強者的武人,如今能夠與這些留名青史、威震千古的傳說強者交手,自是情難自抑。


    何況,這三位君主還不是全部!


    徐行過頭去,看向那影影綽綽的人影,身形最為凝實,氣勢也最盛的一名中年男子。


    那人脊背挺直,麵容端肅,須發怒張,身材魁梧不輸給身為燕人的慕容龍城,一身氣魄更加威嚴深重。


    這個中年男子,就是徐行除了趙匡胤之外,最為期待的對手。


    “還有……全盛時期的燕狂徒!”


    燕狂徒何許人也,五成功力世間絕頂,三成功力亦是天下第一。


    全盛時期的他,究竟強到什麽地步?


    這個問題的答案,曾經困擾了一代又一代人,可現如今,徐行卻有機會,用自己的雙手,來親自驗證!


    被這些強者的曆史烙印團團圍困,哪怕是逍遙子,也不由得麵色凝重,心弦緊繃。


    他固然也是當世屈指可數的至強者,心中更有麵對任何敵手,也能戰而勝之的自信。


    但看著這麽多足以和自己相提並論、留名青史的強者,逍遙子就算再自信,也不會認為自己能夠從他們的圍攻下活下來。


    可徐行看著他們,臉上笑容卻是越發明顯,渾身更蕩開一重重燦爛明光,像是一團熾盛灼熱、熊熊燃燒的火焰,將黑暗虛空都照得一片亮堂。


    他一步踏出,大笑一聲:


    “前輩,既是以寡淩眾,我就不客氣!”


    笑聲中,徐行一棒橫掃,將段思平、慕容龍城、趙匡胤、逍遙子,乃至燕狂徒在內的一眾強者都給囊括在內,打出了要以一己之力,圍剿全部敵手的氣勢!


    逍遙子這才明白過來,他口中的以寡淩眾,竟是沒有半分虛言矯飾!


    逍遙子雖然從徐行的言語和挑釁行為中,就看出這位後輩弟子乃是與關七如出一轍的狂悖之人,卻也沒想到,他的膽子竟然大到了這種地步。


    可若是有與這膽子相匹配的力量,那這行為就不能被稱之為狂妄無知,就隻能說氣壯山河!


    感慨中,逍遙子唇邊也蕩開笑容,雙手化圓,周身赫然響起千重浪濤拍岸聲,仿佛將黑暗虛空化作一片波濤洶湧的遼闊海麵。


    以純粹精神交手,沒有了肉體的限製,他更能將自己這一身所學的精髓盡數發揮出來!


    逍遙子已經打定主意,要借此機會,考較一番徐行在北冥神功上的造詣,比一比兩人吞勁、化勁、納勁的功夫。


    可與徐行的蟠龍棒一接觸,逍遙子就察覺到不對,此人身上雖也湧動著北冥真意的氣息,可用法卻絲毫不是海納千川、承載萬物。


    他完全是舉著一整座北海,轟然砸了過來!


    一碰之下,逍遙子心中頓時生出以上感想,純粹精神凝成的形體,更是直接被打得橫飛出去,衝進一團曆史迷霧中。


    除了他之外,其餘諸多從曆史長河中凝聚出的幻象亦是應機而動,各展手段,以應對徐行這一棍。


    那些如逍遙子一般,精擅化勁之道的高手們,皆是被打飛出去更多距離。


    而其他那些不閃不避,擅長正麵強攻的強者,則是在身形一震,流瀉出諸多煙塵後,再次殺上。


    他們紛紛拿出自己的成名絕式,前赴後繼、爭先恐後地朝徐行攻來。


    在沒有上下左右之分的九空無界中,強者的圍攻比之現實世界,還要恐怖數倍不止。


    因為在這裏,他們不會受到空間的限製,可以肆意地從每一處發動攻擊。


    一時間,天上地下、四麵八方,可以說到處都是險情,真個是強者如雲,豪傑似雨!


    徐行傲立於戰圈正中,豪笑道:


    “痛快,痛快!”


    又一次對碰,戰圈四周的曆史迷霧則是退開更多,而徐行頂著如此多強者帶來的壓力,仍是在堅持向前!


    縱使速度緩慢,縱使磕磕碰碰,但他的前進道路,仍是在不斷向前延伸,好似以一己之力,在這個廣闊世界中,進行這一場近似蚍蜉撼樹,甚至是撼天的逆行!


    激戰中,徐行沒有注意到,自己腦中那麵破碎不堪的古鏡,正在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彌合其上的第一條破碎裂痕。


    在迷霧正中,還有幾位正在向前跋涉的強者,也注意到這裏的動靜,紛紛抬起頭,朝此處望來。


    其中一人赫然便是剛與祖師爺菩提達摩激鬥了一場,正在閉目冥思,盤點收獲的天絕。


    還有一個麵容悲苦,手提一柄古劍,一舉一動皆能令虛空呈現諸多天象變化的男子。


    離他不遠,是一個平平無奇,帶著些憂鬱氣質,舉手投足,都給人以自然之感的中年漢子。


    兩人都同時站在原地,迴首望向那劇烈動蕩的所在。


    而在曆史迷霧的最前方,則是一名身穿月白布衣的俊朗男人,麵容雖是年輕,卻是滿麵風霜,皺紋遍布,好似曆經滄桑。


    他一邊前行,一邊曼聲吟誦:


    “富貴浮雲兩無定,殘山剩水總無情,秋風吹醒英雄夢,成敗起落不關心……”


    忽然間,這漢子轉過頭,看向身後,喃喃自語,語聲悲切卻又激動:


    “是你?真的是你?我終於找到你了嗎,還是我被你找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人奏我長河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人奏我長河吟並收藏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