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身處“九空無界”,徐行的神念感知範圍被大幅度壓製,所以他並不知道,遠處有幾位同行者,已將目光投注到自己身上。


    但就算知道,徐行也不會去在意,因為他已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戰中。


    自徐行出道以來,一對二、一對三是再正常不過,一對四、一對五是司空見慣,甚至麵對人數十倍、百倍於己的敵手,他都曾戰而勝之。


    但是,徐行也從來沒有經曆過,被這麽多強者圍攻的激烈戰事。


    總計超過三十餘位青史留名的高手,最次也是諸葛正我這種級別的絕世高手,如逍遙子這等武道巔峰,滿打滿算也有五六個。


    這樣強大的一股勢力,若是出現在現實中,完全可以傾覆天下。


    甚至可以說,就算是遍數千古武道史,隻怕也找不到哪一個時代,有如此多高手並存於世。


    自從取得了全新突破,練成“虛相”後,徐行就一直想要知道,自己的武功究竟到了一種什麽樣的地步。


    但現世中,哪怕是天絕這個僅次於他的“天下第二人”,也難以令徐行全力以赴。


    更何況,以兩人的關係,根本就不可能走到真正生死相搏那一步。


    但在“九空無界”中,卻有這麽多強者,並且眼前所見,也隻是冰山一角!


    念及此處,徐行心中大為振奮,隻覺得神魂都燃燒了起來,心意更顯崢嶸。


    他掌中棍影滾蕩連綿,肆意揮灑,仿若龍蛇起陸,一棍過去,除了幾大至強者外,更無一人可直攖其鋒。


    幾棍之後,徐行也發現一件事:


    ——除了那幾位有資格競爭最強之名的絕代豪雄,其餘高手雖是在九空無界中留有烙印,卻隻能說是凝實,還遠遠稱不上堅固。


    是以,在一不小心打碎幾具烙印投影後,徐行幹脆也不去針對這些次一級的強者。


    他將精力都用在對付那幾位巔峰強者身上,任由其餘人施展平生所學,最終將之容納為自己武道底蘊的一部分。


    率先出手且攻得最為猛烈的,自然便是燕狂徒這位冠絕一世,曾以一己之力獨戰整個中原武林的楚狂人。


    縱然隻是一道九空無界中的曆史投影,但這位“天下第一狂人”的掌力仍是剛猛無儔,剛猛中還挾有一股雄渾厚重、源源不斷的後勁。


    一般來說,這種掌力都極其容易讓人聯想到洶湧澎湃的驚濤駭浪,但燕狂徒的掌功卻像是連綿起伏,接連飛撞而來的群山。


    不是巨浪如山,而是山疊如浪!


    麵對這樣的掌功,徐行也是見獵心喜,寸步不讓地與之正麵硬悍。


    即便是在黑暗空曠的九空無界中,也激起一陣陣劇烈震蕩,令曆史迷霧翻滾得越發洶湧。


    除了燕狂徒之外,出手次數最多,變化最為多端也最難以琢磨的,便是劍魔獨孤求敗。


    這位劍魔曾經留下利劍、軟劍、重劍、木劍四重劍境,仿佛是要後來者按照順序,次第修行,最終成就“無劍”之至境。


    可是到了他自己手中,這所謂的四重劍境卻全然顛倒、混淆了過來。


    他手中雖是握著木劍,攻勢卻並非全由木劍而出,反倒是來自四方八極。


    獨孤求敗的劍法堪稱無所不包、無所不化,演繹出動靜、快慢、巧拙、剛柔、虛實……等一係列武學中常見的核心對比,可謂是十八般兵刃皆在其中。


    如此劍法,完全可以說是已經用劍術演化出天地自然的陰陽變化之道,堪稱逼近此界武道的技之極點,與徐行先前所見的那種“大招流”打法,更是截然相反的思路。


    若說有什麽武功與之類似,徐行也隻能想到逍遙派的“天山折梅手”,不過思路雖相同,“獨孤九劍”的完成度比之“天山折梅手”還要更強上一個檔次。


    這兩種武功都是徐行不曾見過的絕學,是以,一拚之下,他雖是以一敵眾,也忍不住喜上眉梢,更是在戰鬥中,饒有興致地品味起來其中精妙處。


    比起這兩人的一簡一繁的神功絕學,慕容龍城的鬥轉星移、段思平的六脈神劍,就不免有些無趣,甚至是乏味了。


    雖然,這兩大創功者都已將之演繹出自己獨有的意境,譬如慕容龍城的“鬥轉星移”乃是以絕強力量斡旋北鬥、注生定死。


    段思平的“六脈神劍”則是從根植於內力體係的六大脈絡,衍生成劍氣、劍芒、劍意、劍罡、劍煞、劍靈六種獨特存在。


    但在徐行眼中,這兩門自己早已見過,甚至是頗有研究的武功,終究稱不上麻煩,自然也算不上威脅。


    更何況,參與圍攻的強者中,還有一位曾經力壓這兩人,“一條杆棒等身齊,打天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的宋太祖!


    徐行雖是在趙烈手中,見識過“宋揮玉斧”的絕式,也通過和五大神兵中殘留的意念,體會過這位宋太祖的氣魄。


    但此時麵對這具投影,他仍是感受到驚喜。


    趙匡胤雖是腰挎玉斧,真正打起來,仍是一手衍生自“太祖長拳三十二勢”的棍術。


    這種棍術已不能用繁簡對比來形容,而是一種與趙匡胤本人性情、特質完全契合的霸道武學,一舉一動間,都有一種席卷天下、包舉宇內的大氣魄。


    這樣的棍法,與徐行自己的棍術更是不謀而合。


    眾人在曆史迷霧中激戰正酣,徐行更是頂著這些強者的圍攻,繼續前進,探索更久遠的記錄。


    徐行越是向前走,曆史迷霧中凝聚出來的虛影就更多,饒是以他這尊“虛相”的凝實程度,也多次被這些青史留名的武道巔峰們聯手轟碎,最終又憑借一股堅決至極的誌氣,硬生生重組。


    一旁隨行的逍遙子,更是看得心神搖曳,幾乎不能自持。


    他知道,就算是關七闖關之時,也不曾用過這般蠻橫的手段。


    徐行如今的做法,簡直是要以一己之力,壓服千古以來的一切武道天驕、蓋世奇才!


    徐行這一生經曆了太多的戰鬥,卻從來沒有一次像今日這般兇險。


    這樣的戰鬥,已不足以用九死一生來形容,簡直可以說是要從萬死中,求得一線微不可查,甚至是可說是虛無縹緲的生機。


    不知打出一條延綿多長的“血路”後,徐行眸光一震,神魂再次重聚,眉心再次浮現出一輪燦金烈日,遍照四方,光明無量。


    徐行眉心烈日旋轉,仰天長嘯一聲,嘯聲響徹九空無界,震蕩黑暗虛空,令一切曆史烙印都止住步伐,最終潰散於無形。


    此時,他手中的蟠龍棒已然折斷,披掛的重甲鐵衣也是破破爛爛,凝實如雕塑的神魂虛相,更滿是傷痕。


    但盡管傷勢如此沉重,徐行臉上仍是洋溢著發自真心的笑容。


    在他看來,這條路不僅是對武學的考驗,也是一種對神魂的磨礪。


    兩件神兵縱然碎裂,但是在獲得足夠感悟後,徐行卻有自信,等從九空無界出去後,他便能將之重鑄成更加堅實也更具威力的形態。


    隻不過,喜悅之後,徐行臉上卻浮現出失望神色。


    隻因他發現,雖然九空無界所保留的曆史投影,都會以畢生最強的狀態,施展出最得意的絕學,但烙印終究隻是烙印,缺少應敵的機變與靈動。


    在戰鬥中,最強的一手,往往不一定是能夠克敵製勝的一手。


    真正的強者之爭,最重要的永遠是出其不意的應變。


    是以,對徐行來說,他們與其說是敵人,倒不如說是一本又一本活秘籍。


    他真正的對手,還是那些來自現實世界,擁有自主靈性,能夠隨機應變的同代強者們。


    也正因領悟到這一點,徐行才會停止和烙印的戰鬥,選擇將之擊潰。


    他把手中斷折長棍收迴袖中,遠眺迷霧前方,歎道:


    “這樣的戰鬥,雖然兇險,久了也未免乏味,少了一點驚喜的刺激,不夠有趣……”


    言語聲中,手提古劍“長歌”,周身異相環繞的蕭秋水,從前方走出,他舉目看了眼徐行,眉頭一挑,不由得笑道:


    “我輩後來人,果真如此多嬌?”


    麵容憂鬱,目光深邃的韋青青青,出現在徐行側麵,他雙手空空,上下打量了下徐行,忽然道:


    “你身上有‘它’的氣息,年輕人,你在現世中,也曾接觸過‘它’?”


    逍遙子拂動略顯狼狽的袖袍,出現在徐行身後,他看了看蕭秋水、韋青青青,哈哈大笑道:


    “看什麽看,這是我逍遙派的……傳人!”


    說到逍遙派三個字時,逍遙子忽然想到徐行剛剛驅使北冥真意的蠻橫姿態,不由得頓了頓。


    從本心來說,逍遙子實在是很不想承認,那是逍遙派的絕學。


    但是一想到徐行展現出來的超凡戰力,以及他為逍遙派做出的卓越貢獻,逍遙子斬滅了這一點點的逆反心。


    他更是不由得加大了音量,吐出最後兩個字,算是坐實了徐行的逍遙派身份。


    蕭秋水和韋青青青聽到逍遙子這麽說,也不禁上下打量了一番徐行,總算從他身上感受到些許北冥神功的氣息,卻各自愕然。


    很顯然,他們也沒想到,一向仙風道骨,與世無爭的逍遙子,居然有這樣一個行事霸道,甚至可以說是蠻橫的後輩弟子。


    不多時,天絕也踏出曆史迷霧,來到此處。


    看著徐行的身軀,老和尚也不禁震了震。


    隻不過蕭秋水等老資格,是驚訝於徐行居然能從眾多曆史烙印中殺出重圍。


    天絕則是震撼於九空無界的危險。


    ——這些能在武道長河留下烙印的強者果然不凡,竟能讓這位天下無敵的徐掌門,也受到如此嚴重的傷勢。


    麵對眾人的奇怪目光,徐行麵不改色,隻是伸出手,一左一右按住自己的臉,再用力往裏一擠,才將這具瀕臨破碎的身軀,重新彌合得更緊。


    做完這個動作,徐行抬起頭,活動了下脖頸和身子,看向前方的深邃黑暗,眼中閃現出令人琢磨不定的光彩,微笑道:


    “好一個關七聖,竟然已經迴溯到如此地步。”


    徐行言語間,一條雄壯身影出現在曆史迷霧盡頭,龍行虎步、氣勢恢宏,神態卻是似癲若狂,可他從迷霧那一頭投過來的目光,卻是極為清澈。


    那是一種和他臉上所刻之風霜,決然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清澈,也可說是伶俐、明亮,仿若一位未經世事的純然赤子。


    灰黑色的曆史迷霧,在他身旁翻湧如浪,卻沒有凝聚出一具烙印投影,反倒是聚成一條洪流,令這人看上去,好似腳踏曆史長河,順流而下。


    他看到徐行,神情微微一怔,立定原地,竟然淌下了兩行清淚,兀自喃喃道:


    “小白……小白,你身上,有很像小白的氣息,但你不是她。


    你、你,你也不是這方天地的人,你是誰……?你可認識溫小白嗎?”


    說到這裏,這滄桑漢子的眸子好似在瞳孔中轉了幾個圈,泛出幾種絢麗的顏色,卻隻讓人感到一陣難以言喻的激蕩情懷。


    此言一出,蕭秋水等人皆是神情一怔,天絕則是想到曾經在徐行身上感受到的疏離之氣,以及他剛剛所說的天地之別的言語,似有所悟。


    徐行微微一笑,坦然道:


    “我的確非是生於這方天地,可也不曾與小白姑娘相識。


    關兄,看來,你已能借助九空無界洞徹時空,窺探未來一角,卻始終是可望而不可及,對嗎?”


    聽到這番話,關七抬起頭,愣了一愣,癡狂迷惘的目光中,驟然現出一抹截然不同的神采,麵容沉凝端肅。


    他眯起眼,掃視戰場眾人,以及徐行:


    “朋友,你到底是誰?”


    徐行昂首挺胸,負手卓立:


    “逍遙派第三代掌門,徐行徐踏法,也是一名爭渡大千、遊走諸世的旅人,見過關七聖。”


    他微微一笑,拱手道:


    “我雖然不知道小白姑娘的去處,卻有一個猜想,或許,小白姑娘並非是去了未來,而是通過這處奇異世界,去了另一片天地。”


    徐行在這個世界,雖未見過關七,但對這位溫係世界觀中的第一奇人,卻有著足夠認識,也知道他究竟是為何癡狂。


    原著中,這位關七聖一入京城,便著手連結正邪雙方、黑白兩道的力量,組建迷天盟,成為京城中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勢力。


    就連雷損的六分半堂,都難以與之相抗,不得不避其鋒芒,甚至要求娶關七的妹妹,才能得到喘息之機,得以蟄伏壯大。


    關七組建幫會勢力,隻不過是為了在朝廷積弱難返之時率眾出擊,扭轉乾坤,驅逐韃虜。


    他真正想做的事是把所有的武學、武功都找出根源,取其精華,得其神髓,成為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甚至是千古第一!


    正因對武道癡狂如此,他甚至選擇在愛侶溫小白懷孕之時閉關,卻最終走火入魔,傷了腦子,時常見到一些莫名的幻覺。


    他曾經在金陵,見到一群奇裝異服,手持長鐵管的倭奴人正在燒殺搶掠,幾乎將這座古都變作死城。


    關七因此大怒,憤而出手,可他就算自己的“先天破體無形劍氣”施展到最盡處,也無法觸及那些倭奴人的身體。


    親眼目睹這般慘絕人寰的景象,關七走火入魔的跡象越發嚴重,瘋癲的狀況越發加重,又見到更多光怪陸離、不明所以的幻象。


    原著這情況是如何產生,徐行並不清楚,但在這個世界,應該是因為關七此人實在是天賦異稟,時常神遊太虛,所以早早就接觸到了“九空無界”的存在。


    他真是借助這個奇異世界,窺探到了未來一角,亦或者說是看到了平行時空中,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因此,他的愛侶溫小白因備受冷落,便離他而去,故意跟對手六分半堂的雷損交往日頻,有意使關七生妒。


    可小白一去六分半堂,就從此失了蹤跡、斷了音訊,再不出現於人間。


    此事令關七更受打擊,已不隻是瘋癲,簡直是瘋魔,就連迷天盟的事也無暇去管,甚至在神智混亂之時,親手格殺了幾位迷天盟元老。


    由此,這曾經的京師第一大幫派,也逐漸衰落下去,關七卻已無心思考關注這些。


    因為直到此時他才發現,對他來說,無論是武學修為還是幫派事業,都比不上小白萬分之一的重要。


    自此之後,這位曾經威震武林的武道奇才,絕世豪雄,也拋棄了世俗中的一切,致力於尋找溫小白的下落,就此絕跡江湖。


    若是按原著,溫小白應當是被方歌吟、桑小娥夫婦帶走,三人把臂同遊歲月江山。


    但是在這個世界,方歌吟的身份也是模糊不清。


    自從獲得“天羽奇劍”後,徐行也曾打探過這位天羽門掌門人的消息,可收獲卻是寥寥。


    並且,對方歌吟和方巨俠,似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印象。


    好似根本就是出自同一源頭的兩個存在,可除了徐行之外,似乎根本沒有人意識到這個異常。


    那溫小白的去向,極其值得深思。


    想到剛剛平行時空的設想,再聯係到這個奇特世界的存在形式,徐行心中又有了猜測,隻不過還需要借助關七等人之手,驗證一番。


    關七足踏曆史迷霧聚成的浪頭,居高臨下地俯瞰徐行,嗓音也變得沉穩起來。


    “唔……朋友,你的說法就很有趣,我的確已迴溯了夠遠的時光,也曾多次進出此界,卻依舊不曾發現小白的蹤跡……”


    說到這裏,他麵露沉思之色。


    正如關七自己所說,這些年來,他不僅迴溯時光到了極遠處,也曾多次進出九空無界,尋找小白的蹤跡,並在外界留下諸多傳說。


    譬如,無情曾經就得他之助,被灌頂了一道“先天無上無形罡氣”,能聚神發出具有無邊威力的暗器,最終練成“破氣神功”。


    可即便關七已可說是走遍天下,卻依舊沒有發現溫小白的蹤跡,所以,他此時也覺得,徐行的說法或許頗有道理。


    畢竟,眼前之人,赫然就是一位天外來客。


    其實,關七經過這些年在九空無界中的跋涉,也明白了自己瘋癲的根源。


    原來那些幻象根本就不是幻象,而是曾經在某時某地發生過,或者將要發生的事。


    這個世界的人在關七眼中,都是無數虛影凝成的整體。


    可他從徐行身上,卻隻能看見一截極其短暫的虛影,仿佛這是一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隻有現在的人。


    所以,關七才做出徐行非是此界中人的判斷。


    徐行又是一笑:


    “在講述猜測之前,倒不如——”


    說到這裏,他舉目四顧,目光如炬,掃過在場眾人,微笑提議道:


    “咱們先來試一試手?”


    蕭秋水等人聞言,看著徐行那瀕臨破碎的神魂本相,俱是一怔,他們沒想到,徐行在這種狀態下,竟然還要繼續戰下去。


    唯有與徐行性情相近的關七,以及一個與他相交甚密的天絕,能夠理解他的想法。


    聽到徐行的邀戰,關七也意識到什麽,瞳仁睜得渾圓且大,目光也變得熱切起來。


    自從小白離去後,關七便把精神都集中於武學一處,世上亦隻有戰鬥能讓他心動、血熱、發狂。


    這種興奮激動,與徐行頗為類似,隻不過徐行把強者之戰當做挑戰,享受這種向上不斷攀登,超越自我的大喜悅。


    而關七則是純粹將戰鬥視為樂趣,或者說是一種玩耍。


    他沒有目的,也不求結果,隻是全心全意、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地去玩,並且玩得近癡,玩得發狂。


    因此,聽到徐行的邀戰後,關七沒有絲毫遲疑,往前踏出一步,右手一揚,徐行眼前便浮現出一條凝實的劍光。


    其實說是“劍光”也並不準確,因為這一劍無比凝練,甚至比起千錘百煉的神兵利器,都更為堅硬,甚至給人一種無堅不摧之感。


    甚至都不能說是劍,那隻不過是一條氣而已,一條從無形到有形,並無物成有無,仿佛截取了九空無界的一部分存在,才形成的氣。


    這正是關七的絕學,“先天破體無形劍氣”。


    隻不過經過這些年的曆練後,這門神功已經不局限於先天之氣,也無需通過肢體發出,更非是無形,甚至都脫離了“劍”的形體。


    在關七手中,這就是一條切實存在的“氣”!


    並且,這樣的氣不僅在徐行眼前浮現,亦在逍遙子、韋青青青、蕭秋水,以及天絕這位後來人身前出現。


    很顯然,關七再會眾人,亦是見獵心喜,要用自己的手段,一試這些同道者近些年來的進步。


    徐行嘿笑一聲,竟是不閃不避,雙拳緊握,遍布全身的傷痕中,都綻放出七彩繽紛的光色,整個人亦隨之產生了一種奇異的變化。


    光芒中,隻聽有人朗聲道:


    “早就想試一試,進入這純粹的精神世界,與肉身徹底切斷聯係後,我的神魂究竟能否再起變化,關兄,你便來試一試罷!”


    言畢,但見一頭神駿鵬鳥,自光芒中顯出身形,翎羽色澤純青,泛著凜冽寒光,兩隻利爪更是虯結有力,剛強且堅實,宛如熔煉了一整條鐵礦才最終鑄成。


    隻一爪,關七的“劍氣”便被徹底捏碎,鵬鳥再振翅一揮,便有萬千劍芒攢簇,齊射而去,好似要斬碎這狹小的天地囚籠,自俗世洪流中掙脫出去!


    “嘿,這一劍就算不俗矣。”


    縱然是關七這種縱橫古今的奇人,也不曾見過如此有趣的武學,俊偉麵容上浮現出豪邁笑容,誠心實意地讚歎道:


    “天羽奇劍老子也算熟手,倒還沒見過你這般淩絕俗世的傲然劍意,那你也來看一看老子的劍!”


    關七目中神光大放,哈哈大笑,雙手一揮一揚,凝練出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的氣劍大潮,寸步不讓地同徐行對拚。


    笑聲未盡,兩人激烈對決產生的連環爆破聲,已將關七的言語都壓低。


    徐行的“天羽奇劍”亦將蕭秋水等人籠罩在內,是以四大強者剛剛應付完關七的“氣劍”,又要麵對徐行的“羽劍”。


    縱然脾氣再好,他們也被勾出了心頭火氣,隻覺這兩人實在是太過目中無人,同時也被這兩種劍法中所含的精妙手法、壯闊意境所震撼。


    其實,與其說是火氣,倒不如說是一種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甚至是蠢蠢欲動的戰意。


    畢竟,無論再怎麽說,他們也是曾經橫絕一世的強者,見關七和徐行戰得如此激烈且盡興,又如何能忍住胸中戰意。


    是以,四人相視一笑,皆拿出自己的成名絕式,朝戰圈中心轟去。


    蕭秋水手提古劍“長歌”,深吸一口氣,渾身氣息丕變,仿佛與冥冥之中的遼闊蒼天相連,釋放出一種渺遠氣息,劍鋒一劃,漫吟道:


    “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


    言語聲中,一劍橫空,劍光分化,忘情天書十五訣盡在其中,最終混融成最後也是最高渺的一式——天意!


    蕭秋水自進入九空無界以來,便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自己的親朋好友,情緒沒有一日平息,甚至是因時間而變得越發濃烈、澎湃。


    此時一招天意使來,便是將自身之情融於無情天地中,令遼闊天地都染上愁苦思念之情,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正是如此。


    這已不隻是“天意”訣,而是蕭秋水自創的“驚天一劍”!


    人要如何才能驚天地、泣鬼神?


    蕭秋水的答案正是情之一字。


    韋青青青眉目中憂色大盛,亦隨之踏出一步,握拳一擊,此拳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內裏有總計成百上千種氣勁相互激蕩、消磨,最終才形成這仿佛萬象俱全、無所不包羅的一式。


    韋青青青自從進入九空無界以來,不知道見識了多少高手的神功奇技,他卻並不是直接去學習,而是用自己的“千一”秘式將之拆解,最終截取其中精華。


    其實,“千一”本就是一個籠統的稱唿,最開始乃是韋青青青根據“斬經堂”的絕學“風刀霜劍一千零一式”匯總、精煉得來的秘式。


    隻是隨著他的武功越學越多,“千一”中所囊括的奧義,已遠不止“一千零一”,到了現在“千一”已經成為韋青青青這一生所學的純粹結晶。


    正如五大神兵之於趙烈,隻不過在韋青青青手中,“千一”還要更加純粹,也更為強大。


    見兩位同道都使出了真功夫,逍遙子也沒有藏拙的意思,大袖一掃,竟是直接從人形抽離了出去。


    化作一團好似無所不在的氣,彌散周遭,又像是成為了遼闊無邊的北海玄冥,內中孕育著豐沛靈機,更能以歸墟海眼承載一切。


    這正是無崖子畢生所求的“乘天地,逍遙遊”之境,如今在遠離物質世界的九空無界中施展出來,沒了諸多阻礙,更顯玄妙無方。


    見三位前輩都出了全力,深知徐行手段的天絕,自也沒有保留的意思。


    老和尚盤膝一坐,周身凝聚出六道輪盤,三善道凝於體內,三惡道聚於體外,頭頂更浮現出四團若隱若現的光暈,其中隻有一團最為凝實,其餘三團則都是虛無縹緲的幻影。


    其實,佛門的六道輪迴,本也有另一個說法,喚作“六凡”。


    既然有凡也就有超脫凡俗的存在,這種存在又被稱為“聖”,他們所處的世界,也被稱為四聖界,分別是聲聞、緣覺、菩薩、佛。


    這六凡四聖加起來,便合稱為十法界。


    以天絕如今的修為,雖然隻能將四聖界中第一界的“聲聞界”勉強凝聚出來,但比之以往,亦是有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黑暗虛空中,六大強者毫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最強力量,展開了最直接的對撞。


    在擺脫肉身限製後,這種純粹精神的鬥爭,比的無非就是誰的武道更精妙、誰的意誌更堅定,除此以外,一切事物都不足為憑。


    這種碰撞和交鋒,比起剛剛徐行與諸多曆史投影的戰鬥,還要來的更加激烈且無可抑製。


    一時間,似乎整個九空無界都因這六道意識而顫動,破碎聲更是不絕於耳,就連看似廣袤無邊、濃鬱厚重的曆史迷霧亦震蕩不已,顯出邊界所在。


    在這種交鋒中,最先出現頹勢的,便是徐行、關七之外的其餘四大強者。


    他們能夠感受到,戰場正中這兩人勢力,實在是強悍到了一種非人的程度。


    縱使自己能夠憑借高妙的武學境界,謹守周身不失,卻也在逐漸失去幹涉戰場走向的能力。


    而正在激烈交手的徐行和關七,亦是各自震撼,徐行驚訝於關七手段之多之奇,實在是冠絕當世。


    自交手以來,這位關七聖至少已經換過數百種不同的辦法,來對抗自己的神意攻伐,就連逍遙子等人的功法手段,他也能用自己的“氣”,展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說剛才那些曆史烙印乃是一本本活秘籍,那關七本人就是一名拓印大師,不僅能將之臨摹得惟妙惟肖,更能推陳出新,演繹出自己的風範與氣象。


    關七則是驚訝於徐行的神魂強韌度,在他眼中,此人的神意積累之渾厚、神魂本相之堅韌,簡直是堪稱恐怖。


    徐行的武功積累雖是不如關七繁雜,但他卻是將畢生所學都凝練於神魂本相中,一舉一動皆是武道的精髓和真意,根本不必費神施展。


    戰鬥至今,他已換過混天大聖、北海巨鯤、移山神猿三種本相,三種本相,便是三種截然不同的武學體係,體係中更是包羅數十種不同作用的武功。


    這種思路,更是所學駁雜的關七感到驚豔、震撼。


    他能夠感受到,徐行的做法遠比他要更加的規整,也更能把武功組合的威力,發揮到一加一大於二的地步。


    再次對拚數十合後,徐行的神魂本相已碎裂得越發明顯,可他自己卻全然不在意。


    徐行又是一記“摩月摘星手”打出,震動虛空,擊碎了關七的“三指彈天”指力,左手拍出一掌“將軍令”,打散了逍遙子的“陽歌天鈞”掌勁。


    其餘三人或是直取關七,或是互相對拚,顯然已戰至興起,徹底不分敵友。


    這時候,徐行的眉心忽然一震,他忽地感受到,那沉寂已久的古鏡,在識海正中顫了一顫。


    順應著這種顫動,徐行微微一笑,搖身一變,化作一尊端坐蓮台,膝前橫棍的龐然大佛,佛陀手拈蓮花,微微一笑,宏音遍傳十方虛空:


    “最後一招,諸位,小心了!”


    言語未落,但見佛陀長身而起,足踏龍象,手持長棍,挾鎮壓地獄群魔之威,以開天辟地之勢打來!


    正是徐行先前打死左武王的絕學。


    ——玉宇澄清萬裏埃!


    這一棍剛打出,連同關七在內的五人,皆升起一種立足不穩之感,好似就連存身這片虛空,都要被徐行一棍打得徹底崩解碎裂。


    關七眸光越發明亮,長嘯一聲,手中聚“氣”,逐漸凝出一柄長劍。


    長劍劍身晶瑩剔透,宛如一塊鏡麵,倒映出整個九空無界的景象,五光十色、光怪陸離,正合非空之理。


    他右手持劍,神情肅穆,一劍斬出,正麵迎向徐行的棍法。


    其餘四人也屏息凝神,明白此戰已到最後關頭,紛紛拿出畢生所學的絕學。


    這一次對拚,已不隻是好似驚天動地,而是真真正正地令整片九空無界天翻地覆!


    在虛空崩解破碎,迷霧翻滾退散之際,徐行某種閃爍過無數光芒,他悠然一歎:


    “原來,這個世界,竟然是這麽一迴事……”


    感慨聲中,徐行眉心那一輪袖珍烈日裏,漸漸浮現出一麵破碎不堪的古鏡,鏡麵反射日光,令本就熾盛的光芒無遠弗屆地傳開。


    一時間,仿佛整座漆黑昏暗的九空無界,都變得煥然明亮起來,徐行則成了天上地下的唯一光源。


    他所在之處,自然也就成了九空無界的最中央。


    正感慨間,一股神念從他身上蕩開,令周圍四人也能明白,他究竟看到了什麽。


    那正是整個九空無界的起源。


    這個世界在還沒有任何一種生命誕生的時候,因為一次極端的巧合,時空發生了一點扭曲。


    這一點扭曲時空具備獨特的迴環結構,並沒有被天地自然順勢修複,反倒是成為了整個天地的一部分,並漸漸擴張成了一個時空概念模糊的界域。


    在這裏,天地時光、森羅萬象,曾經發生的一切,未來可能發生的一切,都沉浮在迷霧之中,這便是他們所處的“九空無界”。


    其實關七見到的未來景象,也並非是此界的未來,而是通過九空無界,捕捉到了來自其他平行時空的信息。


    而按徐行的猜測,此界的南宋在北宋之前的混亂記載,以及方歌吟、方巨俠兩人的起源,或許都是來自於九空無界的時空扭曲。


    九空無界乃是根植於物質世界,卻又超脫其上的精神世界。


    所以,武人戰死後,殘存的一點本源靈性,便經過九空無界的轉化,漸漸形成了彌漫天地的靈力洪流。


    而韋青青青曾經遭遇的莫名存在,便是眾生欲念之所凝,正如昔日淩落石吸納天地殺氣而化成的魔頭。


    隻不過,淩落石乃是後天轉化而成的魔頭,而這個存在則是由無窮欲念凝聚而成的真正陰魔。


    正言語間,徐行的目光掃到虛空某處,眉心處的昊天鏡微微一震,折射出一抹鏡光,當即照亮了一頭行跡詭秘的細長灰影。


    韋青青青立馬認出這正是當初自己神遊虛空之時,遇見的莫名存在。


    他還沒說話,就見徐行右臂探出,輕輕一抓,便將那頭陰魔攝入掌心,再注入眉心那麵古鏡中。


    徐行此時也麵露感慨神色,他本還以為,“昊天鏡”的橫渡大千之效,至少需要自己耗費數十年時光,來慢慢修補其上裂痕,才能重新啟動。


    卻不曾想,在九空無界中一場大戰,“昊天鏡”竟然便從此處汲取到足夠的神意,又得了這頭陰魔的積累,現在便可進行兩界穿梭。


    隻不過,在離去之前,徐行還打算做最後一件事。


    他望向眾人,神念彌散,傳遞出了一個信息。


    “諸位,我欲借手中寶物之力,令長春穀成一個固定的入口,以後天下武者隻要功力足夠,便能自由進出。


    在此事未完之前,還請諸位暫時離開此地。”


    方才六人那驚天動地的一戰,已令九空無界這個純粹的精神世界,產生了某種程度的動搖。


    徐行的“昊天鏡”雖然殘破,仍是能夠利用這個世界,將九空無界穩定下來,製造一個固定的入口。


    言語未落,逍遙子等人已感受到一股排斥之力,神魂立時脫離了這處瀕臨破碎的黑暗虛空,迴到了自己原本的肉體中。


    關七則是留在原地,目視徐行,淡然道:


    “等到入口固定之後,是不是武功高強之人,也能借此洞穿時空屏障,去到你所謂的平行時空?”


    徐行明白他的意思,頷首道:


    “的確如此,隻不過,那或許需要更強大的力量。”


    “更強大的力量……”


    關七眸光閃爍,並不搭話,隻是一笑:


    “等你迴來,你我再戰。”


    徐行也笑道:


    “一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人奏我長河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人奏我長河吟並收藏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