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一戰定乾坤,重開九空 (萬字章節)
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 作者:何人奏我長河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於身處“九空無界”,徐行的神念感知範圍被大幅度壓製,所以他並不知道,遠處有幾位同行者,已將目光投注到自己身上。
但就算知道,徐行也不會去在意,因為他已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戰中。
自徐行出道以來,一對二、一對三是再正常不過,一對四、一對五是司空見慣,甚至麵對人數十倍、百倍於己的敵手,他都曾戰而勝之。
但是,徐行也從來沒有經曆過,被這麽多強者圍攻的激烈戰事。
總計超過三十餘位青史留名的高手,最次也是諸葛正我這種級別的絕世高手,如逍遙子這等武道巔峰,滿打滿算也有五六個。
這樣強大的一股勢力,若是出現在現實中,完全可以傾覆天下。
甚至可以說,就算是遍數千古武道史,隻怕也找不到哪一個時代,有如此多高手並存於世。
自從取得了全新突破,練成“虛相”後,徐行就一直想要知道,自己的武功究竟到了一種什麽樣的地步。
但現世中,哪怕是天絕這個僅次於他的“天下第二人”,也難以令徐行全力以赴。
更何況,以兩人的關係,根本就不可能走到真正生死相搏那一步。
但在“九空無界”中,卻有這麽多強者,並且眼前所見,也隻是冰山一角!
念及此處,徐行心中大為振奮,隻覺得神魂都燃燒了起來,心意更顯崢嶸。
他掌中棍影滾蕩連綿,肆意揮灑,仿若龍蛇起陸,一棍過去,除了幾大至強者外,更無一人可直攖其鋒。
幾棍之後,徐行也發現一件事:
——除了那幾位有資格競爭最強之名的絕代豪雄,其餘高手雖是在九空無界中留有烙印,卻隻能說是凝實,還遠遠稱不上堅固。
是以,在一不小心打碎幾具烙印投影後,徐行幹脆也不去針對這些次一級的強者。
他將精力都用在對付那幾位巔峰強者身上,任由其餘人施展平生所學,最終將之容納為自己武道底蘊的一部分。
率先出手且攻得最為猛烈的,自然便是燕狂徒這位冠絕一世,曾以一己之力獨戰整個中原武林的楚狂人。
縱然隻是一道九空無界中的曆史投影,但這位“天下第一狂人”的掌力仍是剛猛無儔,剛猛中還挾有一股雄渾厚重、源源不斷的後勁。
一般來說,這種掌力都極其容易讓人聯想到洶湧澎湃的驚濤駭浪,但燕狂徒的掌功卻像是連綿起伏,接連飛撞而來的群山。
不是巨浪如山,而是山疊如浪!
麵對這樣的掌功,徐行也是見獵心喜,寸步不讓地與之正麵硬悍。
即便是在黑暗空曠的九空無界中,也激起一陣陣劇烈震蕩,令曆史迷霧翻滾得越發洶湧。
除了燕狂徒之外,出手次數最多,變化最為多端也最難以琢磨的,便是劍魔獨孤求敗。
這位劍魔曾經留下利劍、軟劍、重劍、木劍四重劍境,仿佛是要後來者按照順序,次第修行,最終成就“無劍”之至境。
可是到了他自己手中,這所謂的四重劍境卻全然顛倒、混淆了過來。
他手中雖是握著木劍,攻勢卻並非全由木劍而出,反倒是來自四方八極。
獨孤求敗的劍法堪稱無所不包、無所不化,演繹出動靜、快慢、巧拙、剛柔、虛實……等一係列武學中常見的核心對比,可謂是十八般兵刃皆在其中。
如此劍法,完全可以說是已經用劍術演化出天地自然的陰陽變化之道,堪稱逼近此界武道的技之極點,與徐行先前所見的那種“大招流”打法,更是截然相反的思路。
若說有什麽武功與之類似,徐行也隻能想到逍遙派的“天山折梅手”,不過思路雖相同,“獨孤九劍”的完成度比之“天山折梅手”還要更強上一個檔次。
這兩種武功都是徐行不曾見過的絕學,是以,一拚之下,他雖是以一敵眾,也忍不住喜上眉梢,更是在戰鬥中,饒有興致地品味起來其中精妙處。
比起這兩人的一簡一繁的神功絕學,慕容龍城的鬥轉星移、段思平的六脈神劍,就不免有些無趣,甚至是乏味了。
雖然,這兩大創功者都已將之演繹出自己獨有的意境,譬如慕容龍城的“鬥轉星移”乃是以絕強力量斡旋北鬥、注生定死。
段思平的“六脈神劍”則是從根植於內力體係的六大脈絡,衍生成劍氣、劍芒、劍意、劍罡、劍煞、劍靈六種獨特存在。
但在徐行眼中,這兩門自己早已見過,甚至是頗有研究的武功,終究稱不上麻煩,自然也算不上威脅。
更何況,參與圍攻的強者中,還有一位曾經力壓這兩人,“一條杆棒等身齊,打天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的宋太祖!
徐行雖是在趙烈手中,見識過“宋揮玉斧”的絕式,也通過和五大神兵中殘留的意念,體會過這位宋太祖的氣魄。
但此時麵對這具投影,他仍是感受到驚喜。
趙匡胤雖是腰挎玉斧,真正打起來,仍是一手衍生自“太祖長拳三十二勢”的棍術。
這種棍術已不能用繁簡對比來形容,而是一種與趙匡胤本人性情、特質完全契合的霸道武學,一舉一動間,都有一種席卷天下、包舉宇內的大氣魄。
這樣的棍法,與徐行自己的棍術更是不謀而合。
眾人在曆史迷霧中激戰正酣,徐行更是頂著這些強者的圍攻,繼續前進,探索更久遠的記錄。
徐行越是向前走,曆史迷霧中凝聚出來的虛影就更多,饒是以他這尊“虛相”的凝實程度,也多次被這些青史留名的武道巔峰們聯手轟碎,最終又憑借一股堅決至極的誌氣,硬生生重組。
一旁隨行的逍遙子,更是看得心神搖曳,幾乎不能自持。
他知道,就算是關七闖關之時,也不曾用過這般蠻橫的手段。
徐行如今的做法,簡直是要以一己之力,壓服千古以來的一切武道天驕、蓋世奇才!
徐行這一生經曆了太多的戰鬥,卻從來沒有一次像今日這般兇險。
這樣的戰鬥,已不足以用九死一生來形容,簡直可以說是要從萬死中,求得一線微不可查,甚至是可說是虛無縹緲的生機。
不知打出一條延綿多長的“血路”後,徐行眸光一震,神魂再次重聚,眉心再次浮現出一輪燦金烈日,遍照四方,光明無量。
徐行眉心烈日旋轉,仰天長嘯一聲,嘯聲響徹九空無界,震蕩黑暗虛空,令一切曆史烙印都止住步伐,最終潰散於無形。
此時,他手中的蟠龍棒已然折斷,披掛的重甲鐵衣也是破破爛爛,凝實如雕塑的神魂虛相,更滿是傷痕。
但盡管傷勢如此沉重,徐行臉上仍是洋溢著發自真心的笑容。
在他看來,這條路不僅是對武學的考驗,也是一種對神魂的磨礪。
兩件神兵縱然碎裂,但是在獲得足夠感悟後,徐行卻有自信,等從九空無界出去後,他便能將之重鑄成更加堅實也更具威力的形態。
隻不過,喜悅之後,徐行臉上卻浮現出失望神色。
隻因他發現,雖然九空無界所保留的曆史投影,都會以畢生最強的狀態,施展出最得意的絕學,但烙印終究隻是烙印,缺少應敵的機變與靈動。
在戰鬥中,最強的一手,往往不一定是能夠克敵製勝的一手。
真正的強者之爭,最重要的永遠是出其不意的應變。
是以,對徐行來說,他們與其說是敵人,倒不如說是一本又一本活秘籍。
他真正的對手,還是那些來自現實世界,擁有自主靈性,能夠隨機應變的同代強者們。
也正因領悟到這一點,徐行才會停止和烙印的戰鬥,選擇將之擊潰。
他把手中斷折長棍收迴袖中,遠眺迷霧前方,歎道:
“這樣的戰鬥,雖然兇險,久了也未免乏味,少了一點驚喜的刺激,不夠有趣……”
言語聲中,手提古劍“長歌”,周身異相環繞的蕭秋水,從前方走出,他舉目看了眼徐行,眉頭一挑,不由得笑道:
“我輩後來人,果真如此多嬌?”
麵容憂鬱,目光深邃的韋青青青,出現在徐行側麵,他雙手空空,上下打量了下徐行,忽然道:
“你身上有‘它’的氣息,年輕人,你在現世中,也曾接觸過‘它’?”
逍遙子拂動略顯狼狽的袖袍,出現在徐行身後,他看了看蕭秋水、韋青青青,哈哈大笑道:
“看什麽看,這是我逍遙派的……傳人!”
說到逍遙派三個字時,逍遙子忽然想到徐行剛剛驅使北冥真意的蠻橫姿態,不由得頓了頓。
從本心來說,逍遙子實在是很不想承認,那是逍遙派的絕學。
但是一想到徐行展現出來的超凡戰力,以及他為逍遙派做出的卓越貢獻,逍遙子斬滅了這一點點的逆反心。
他更是不由得加大了音量,吐出最後兩個字,算是坐實了徐行的逍遙派身份。
蕭秋水和韋青青青聽到逍遙子這麽說,也不禁上下打量了一番徐行,總算從他身上感受到些許北冥神功的氣息,卻各自愕然。
很顯然,他們也沒想到,一向仙風道骨,與世無爭的逍遙子,居然有這樣一個行事霸道,甚至可以說是蠻橫的後輩弟子。
不多時,天絕也踏出曆史迷霧,來到此處。
看著徐行的身軀,老和尚也不禁震了震。
隻不過蕭秋水等老資格,是驚訝於徐行居然能從眾多曆史烙印中殺出重圍。
天絕則是震撼於九空無界的危險。
——這些能在武道長河留下烙印的強者果然不凡,竟能讓這位天下無敵的徐掌門,也受到如此嚴重的傷勢。
麵對眾人的奇怪目光,徐行麵不改色,隻是伸出手,一左一右按住自己的臉,再用力往裏一擠,才將這具瀕臨破碎的身軀,重新彌合得更緊。
做完這個動作,徐行抬起頭,活動了下脖頸和身子,看向前方的深邃黑暗,眼中閃現出令人琢磨不定的光彩,微笑道:
“好一個關七聖,竟然已經迴溯到如此地步。”
徐行言語間,一條雄壯身影出現在曆史迷霧盡頭,龍行虎步、氣勢恢宏,神態卻是似癲若狂,可他從迷霧那一頭投過來的目光,卻是極為清澈。
那是一種和他臉上所刻之風霜,決然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清澈,也可說是伶俐、明亮,仿若一位未經世事的純然赤子。
灰黑色的曆史迷霧,在他身旁翻湧如浪,卻沒有凝聚出一具烙印投影,反倒是聚成一條洪流,令這人看上去,好似腳踏曆史長河,順流而下。
他看到徐行,神情微微一怔,立定原地,竟然淌下了兩行清淚,兀自喃喃道:
“小白……小白,你身上,有很像小白的氣息,但你不是她。
你、你,你也不是這方天地的人,你是誰……?你可認識溫小白嗎?”
說到這裏,這滄桑漢子的眸子好似在瞳孔中轉了幾個圈,泛出幾種絢麗的顏色,卻隻讓人感到一陣難以言喻的激蕩情懷。
此言一出,蕭秋水等人皆是神情一怔,天絕則是想到曾經在徐行身上感受到的疏離之氣,以及他剛剛所說的天地之別的言語,似有所悟。
徐行微微一笑,坦然道:
“我的確非是生於這方天地,可也不曾與小白姑娘相識。
關兄,看來,你已能借助九空無界洞徹時空,窺探未來一角,卻始終是可望而不可及,對嗎?”
聽到這番話,關七抬起頭,愣了一愣,癡狂迷惘的目光中,驟然現出一抹截然不同的神采,麵容沉凝端肅。
他眯起眼,掃視戰場眾人,以及徐行:
“朋友,你到底是誰?”
徐行昂首挺胸,負手卓立:
“逍遙派第三代掌門,徐行徐踏法,也是一名爭渡大千、遊走諸世的旅人,見過關七聖。”
他微微一笑,拱手道:
“我雖然不知道小白姑娘的去處,卻有一個猜想,或許,小白姑娘並非是去了未來,而是通過這處奇異世界,去了另一片天地。”
徐行在這個世界,雖未見過關七,但對這位溫係世界觀中的第一奇人,卻有著足夠認識,也知道他究竟是為何癡狂。
原著中,這位關七聖一入京城,便著手連結正邪雙方、黑白兩道的力量,組建迷天盟,成為京城中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勢力。
就連雷損的六分半堂,都難以與之相抗,不得不避其鋒芒,甚至要求娶關七的妹妹,才能得到喘息之機,得以蟄伏壯大。
關七組建幫會勢力,隻不過是為了在朝廷積弱難返之時率眾出擊,扭轉乾坤,驅逐韃虜。
他真正想做的事是把所有的武學、武功都找出根源,取其精華,得其神髓,成為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甚至是千古第一!
正因對武道癡狂如此,他甚至選擇在愛侶溫小白懷孕之時閉關,卻最終走火入魔,傷了腦子,時常見到一些莫名的幻覺。
他曾經在金陵,見到一群奇裝異服,手持長鐵管的倭奴人正在燒殺搶掠,幾乎將這座古都變作死城。
關七因此大怒,憤而出手,可他就算自己的“先天破體無形劍氣”施展到最盡處,也無法觸及那些倭奴人的身體。
親眼目睹這般慘絕人寰的景象,關七走火入魔的跡象越發嚴重,瘋癲的狀況越發加重,又見到更多光怪陸離、不明所以的幻象。
原著這情況是如何產生,徐行並不清楚,但在這個世界,應該是因為關七此人實在是天賦異稟,時常神遊太虛,所以早早就接觸到了“九空無界”的存在。
他真是借助這個奇異世界,窺探到了未來一角,亦或者說是看到了平行時空中,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因此,他的愛侶溫小白因備受冷落,便離他而去,故意跟對手六分半堂的雷損交往日頻,有意使關七生妒。
可小白一去六分半堂,就從此失了蹤跡、斷了音訊,再不出現於人間。
此事令關七更受打擊,已不隻是瘋癲,簡直是瘋魔,就連迷天盟的事也無暇去管,甚至在神智混亂之時,親手格殺了幾位迷天盟元老。
由此,這曾經的京師第一大幫派,也逐漸衰落下去,關七卻已無心思考關注這些。
因為直到此時他才發現,對他來說,無論是武學修為還是幫派事業,都比不上小白萬分之一的重要。
自此之後,這位曾經威震武林的武道奇才,絕世豪雄,也拋棄了世俗中的一切,致力於尋找溫小白的下落,就此絕跡江湖。
若是按原著,溫小白應當是被方歌吟、桑小娥夫婦帶走,三人把臂同遊歲月江山。
但是在這個世界,方歌吟的身份也是模糊不清。
自從獲得“天羽奇劍”後,徐行也曾打探過這位天羽門掌門人的消息,可收獲卻是寥寥。
並且,對方歌吟和方巨俠,似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印象。
好似根本就是出自同一源頭的兩個存在,可除了徐行之外,似乎根本沒有人意識到這個異常。
那溫小白的去向,極其值得深思。
想到剛剛平行時空的設想,再聯係到這個奇特世界的存在形式,徐行心中又有了猜測,隻不過還需要借助關七等人之手,驗證一番。
關七足踏曆史迷霧聚成的浪頭,居高臨下地俯瞰徐行,嗓音也變得沉穩起來。
“唔……朋友,你的說法就很有趣,我的確已迴溯了夠遠的時光,也曾多次進出此界,卻依舊不曾發現小白的蹤跡……”
說到這裏,他麵露沉思之色。
正如關七自己所說,這些年來,他不僅迴溯時光到了極遠處,也曾多次進出九空無界,尋找小白的蹤跡,並在外界留下諸多傳說。
譬如,無情曾經就得他之助,被灌頂了一道“先天無上無形罡氣”,能聚神發出具有無邊威力的暗器,最終練成“破氣神功”。
可即便關七已可說是走遍天下,卻依舊沒有發現溫小白的蹤跡,所以,他此時也覺得,徐行的說法或許頗有道理。
畢竟,眼前之人,赫然就是一位天外來客。
其實,關七經過這些年在九空無界中的跋涉,也明白了自己瘋癲的根源。
原來那些幻象根本就不是幻象,而是曾經在某時某地發生過,或者將要發生的事。
這個世界的人在關七眼中,都是無數虛影凝成的整體。
可他從徐行身上,卻隻能看見一截極其短暫的虛影,仿佛這是一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隻有現在的人。
所以,關七才做出徐行非是此界中人的判斷。
徐行又是一笑:
“在講述猜測之前,倒不如——”
說到這裏,他舉目四顧,目光如炬,掃過在場眾人,微笑提議道:
“咱們先來試一試手?”
蕭秋水等人聞言,看著徐行那瀕臨破碎的神魂本相,俱是一怔,他們沒想到,徐行在這種狀態下,竟然還要繼續戰下去。
唯有與徐行性情相近的關七,以及一個與他相交甚密的天絕,能夠理解他的想法。
聽到徐行的邀戰,關七也意識到什麽,瞳仁睜得渾圓且大,目光也變得熱切起來。
自從小白離去後,關七便把精神都集中於武學一處,世上亦隻有戰鬥能讓他心動、血熱、發狂。
這種興奮激動,與徐行頗為類似,隻不過徐行把強者之戰當做挑戰,享受這種向上不斷攀登,超越自我的大喜悅。
而關七則是純粹將戰鬥視為樂趣,或者說是一種玩耍。
他沒有目的,也不求結果,隻是全心全意、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地去玩,並且玩得近癡,玩得發狂。
因此,聽到徐行的邀戰後,關七沒有絲毫遲疑,往前踏出一步,右手一揚,徐行眼前便浮現出一條凝實的劍光。
其實說是“劍光”也並不準確,因為這一劍無比凝練,甚至比起千錘百煉的神兵利器,都更為堅硬,甚至給人一種無堅不摧之感。
甚至都不能說是劍,那隻不過是一條氣而已,一條從無形到有形,並無物成有無,仿佛截取了九空無界的一部分存在,才形成的氣。
這正是關七的絕學,“先天破體無形劍氣”。
隻不過經過這些年的曆練後,這門神功已經不局限於先天之氣,也無需通過肢體發出,更非是無形,甚至都脫離了“劍”的形體。
在關七手中,這就是一條切實存在的“氣”!
並且,這樣的氣不僅在徐行眼前浮現,亦在逍遙子、韋青青青、蕭秋水,以及天絕這位後來人身前出現。
很顯然,關七再會眾人,亦是見獵心喜,要用自己的手段,一試這些同道者近些年來的進步。
徐行嘿笑一聲,竟是不閃不避,雙拳緊握,遍布全身的傷痕中,都綻放出七彩繽紛的光色,整個人亦隨之產生了一種奇異的變化。
光芒中,隻聽有人朗聲道:
“早就想試一試,進入這純粹的精神世界,與肉身徹底切斷聯係後,我的神魂究竟能否再起變化,關兄,你便來試一試罷!”
言畢,但見一頭神駿鵬鳥,自光芒中顯出身形,翎羽色澤純青,泛著凜冽寒光,兩隻利爪更是虯結有力,剛強且堅實,宛如熔煉了一整條鐵礦才最終鑄成。
隻一爪,關七的“劍氣”便被徹底捏碎,鵬鳥再振翅一揮,便有萬千劍芒攢簇,齊射而去,好似要斬碎這狹小的天地囚籠,自俗世洪流中掙脫出去!
“嘿,這一劍就算不俗矣。”
縱然是關七這種縱橫古今的奇人,也不曾見過如此有趣的武學,俊偉麵容上浮現出豪邁笑容,誠心實意地讚歎道:
“天羽奇劍老子也算熟手,倒還沒見過你這般淩絕俗世的傲然劍意,那你也來看一看老子的劍!”
關七目中神光大放,哈哈大笑,雙手一揮一揚,凝練出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的氣劍大潮,寸步不讓地同徐行對拚。
笑聲未盡,兩人激烈對決產生的連環爆破聲,已將關七的言語都壓低。
徐行的“天羽奇劍”亦將蕭秋水等人籠罩在內,是以四大強者剛剛應付完關七的“氣劍”,又要麵對徐行的“羽劍”。
縱然脾氣再好,他們也被勾出了心頭火氣,隻覺這兩人實在是太過目中無人,同時也被這兩種劍法中所含的精妙手法、壯闊意境所震撼。
其實,與其說是火氣,倒不如說是一種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甚至是蠢蠢欲動的戰意。
畢竟,無論再怎麽說,他們也是曾經橫絕一世的強者,見關七和徐行戰得如此激烈且盡興,又如何能忍住胸中戰意。
是以,四人相視一笑,皆拿出自己的成名絕式,朝戰圈中心轟去。
蕭秋水手提古劍“長歌”,深吸一口氣,渾身氣息丕變,仿佛與冥冥之中的遼闊蒼天相連,釋放出一種渺遠氣息,劍鋒一劃,漫吟道:
“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
言語聲中,一劍橫空,劍光分化,忘情天書十五訣盡在其中,最終混融成最後也是最高渺的一式——天意!
蕭秋水自進入九空無界以來,便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自己的親朋好友,情緒沒有一日平息,甚至是因時間而變得越發濃烈、澎湃。
此時一招天意使來,便是將自身之情融於無情天地中,令遼闊天地都染上愁苦思念之情,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正是如此。
這已不隻是“天意”訣,而是蕭秋水自創的“驚天一劍”!
人要如何才能驚天地、泣鬼神?
蕭秋水的答案正是情之一字。
韋青青青眉目中憂色大盛,亦隨之踏出一步,握拳一擊,此拳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內裏有總計成百上千種氣勁相互激蕩、消磨,最終才形成這仿佛萬象俱全、無所不包羅的一式。
韋青青青自從進入九空無界以來,不知道見識了多少高手的神功奇技,他卻並不是直接去學習,而是用自己的“千一”秘式將之拆解,最終截取其中精華。
其實,“千一”本就是一個籠統的稱唿,最開始乃是韋青青青根據“斬經堂”的絕學“風刀霜劍一千零一式”匯總、精煉得來的秘式。
隻是隨著他的武功越學越多,“千一”中所囊括的奧義,已遠不止“一千零一”,到了現在“千一”已經成為韋青青青這一生所學的純粹結晶。
正如五大神兵之於趙烈,隻不過在韋青青青手中,“千一”還要更加純粹,也更為強大。
見兩位同道都使出了真功夫,逍遙子也沒有藏拙的意思,大袖一掃,竟是直接從人形抽離了出去。
化作一團好似無所不在的氣,彌散周遭,又像是成為了遼闊無邊的北海玄冥,內中孕育著豐沛靈機,更能以歸墟海眼承載一切。
這正是無崖子畢生所求的“乘天地,逍遙遊”之境,如今在遠離物質世界的九空無界中施展出來,沒了諸多阻礙,更顯玄妙無方。
見三位前輩都出了全力,深知徐行手段的天絕,自也沒有保留的意思。
老和尚盤膝一坐,周身凝聚出六道輪盤,三善道凝於體內,三惡道聚於體外,頭頂更浮現出四團若隱若現的光暈,其中隻有一團最為凝實,其餘三團則都是虛無縹緲的幻影。
其實,佛門的六道輪迴,本也有另一個說法,喚作“六凡”。
既然有凡也就有超脫凡俗的存在,這種存在又被稱為“聖”,他們所處的世界,也被稱為四聖界,分別是聲聞、緣覺、菩薩、佛。
這六凡四聖加起來,便合稱為十法界。
以天絕如今的修為,雖然隻能將四聖界中第一界的“聲聞界”勉強凝聚出來,但比之以往,亦是有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黑暗虛空中,六大強者毫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最強力量,展開了最直接的對撞。
在擺脫肉身限製後,這種純粹精神的鬥爭,比的無非就是誰的武道更精妙、誰的意誌更堅定,除此以外,一切事物都不足為憑。
這種碰撞和交鋒,比起剛剛徐行與諸多曆史投影的戰鬥,還要來的更加激烈且無可抑製。
一時間,似乎整個九空無界都因這六道意識而顫動,破碎聲更是不絕於耳,就連看似廣袤無邊、濃鬱厚重的曆史迷霧亦震蕩不已,顯出邊界所在。
在這種交鋒中,最先出現頹勢的,便是徐行、關七之外的其餘四大強者。
他們能夠感受到,戰場正中這兩人勢力,實在是強悍到了一種非人的程度。
縱使自己能夠憑借高妙的武學境界,謹守周身不失,卻也在逐漸失去幹涉戰場走向的能力。
而正在激烈交手的徐行和關七,亦是各自震撼,徐行驚訝於關七手段之多之奇,實在是冠絕當世。
自交手以來,這位關七聖至少已經換過數百種不同的辦法,來對抗自己的神意攻伐,就連逍遙子等人的功法手段,他也能用自己的“氣”,展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說剛才那些曆史烙印乃是一本本活秘籍,那關七本人就是一名拓印大師,不僅能將之臨摹得惟妙惟肖,更能推陳出新,演繹出自己的風範與氣象。
關七則是驚訝於徐行的神魂強韌度,在他眼中,此人的神意積累之渾厚、神魂本相之堅韌,簡直是堪稱恐怖。
徐行的武功積累雖是不如關七繁雜,但他卻是將畢生所學都凝練於神魂本相中,一舉一動皆是武道的精髓和真意,根本不必費神施展。
戰鬥至今,他已換過混天大聖、北海巨鯤、移山神猿三種本相,三種本相,便是三種截然不同的武學體係,體係中更是包羅數十種不同作用的武功。
這種思路,更是所學駁雜的關七感到驚豔、震撼。
他能夠感受到,徐行的做法遠比他要更加的規整,也更能把武功組合的威力,發揮到一加一大於二的地步。
再次對拚數十合後,徐行的神魂本相已碎裂得越發明顯,可他自己卻全然不在意。
徐行又是一記“摩月摘星手”打出,震動虛空,擊碎了關七的“三指彈天”指力,左手拍出一掌“將軍令”,打散了逍遙子的“陽歌天鈞”掌勁。
其餘三人或是直取關七,或是互相對拚,顯然已戰至興起,徹底不分敵友。
這時候,徐行的眉心忽然一震,他忽地感受到,那沉寂已久的古鏡,在識海正中顫了一顫。
順應著這種顫動,徐行微微一笑,搖身一變,化作一尊端坐蓮台,膝前橫棍的龐然大佛,佛陀手拈蓮花,微微一笑,宏音遍傳十方虛空:
“最後一招,諸位,小心了!”
言語未落,但見佛陀長身而起,足踏龍象,手持長棍,挾鎮壓地獄群魔之威,以開天辟地之勢打來!
正是徐行先前打死左武王的絕學。
——玉宇澄清萬裏埃!
這一棍剛打出,連同關七在內的五人,皆升起一種立足不穩之感,好似就連存身這片虛空,都要被徐行一棍打得徹底崩解碎裂。
關七眸光越發明亮,長嘯一聲,手中聚“氣”,逐漸凝出一柄長劍。
長劍劍身晶瑩剔透,宛如一塊鏡麵,倒映出整個九空無界的景象,五光十色、光怪陸離,正合非空之理。
他右手持劍,神情肅穆,一劍斬出,正麵迎向徐行的棍法。
其餘四人也屏息凝神,明白此戰已到最後關頭,紛紛拿出畢生所學的絕學。
這一次對拚,已不隻是好似驚天動地,而是真真正正地令整片九空無界天翻地覆!
在虛空崩解破碎,迷霧翻滾退散之際,徐行某種閃爍過無數光芒,他悠然一歎:
“原來,這個世界,竟然是這麽一迴事……”
感慨聲中,徐行眉心那一輪袖珍烈日裏,漸漸浮現出一麵破碎不堪的古鏡,鏡麵反射日光,令本就熾盛的光芒無遠弗屆地傳開。
一時間,仿佛整座漆黑昏暗的九空無界,都變得煥然明亮起來,徐行則成了天上地下的唯一光源。
他所在之處,自然也就成了九空無界的最中央。
正感慨間,一股神念從他身上蕩開,令周圍四人也能明白,他究竟看到了什麽。
那正是整個九空無界的起源。
這個世界在還沒有任何一種生命誕生的時候,因為一次極端的巧合,時空發生了一點扭曲。
這一點扭曲時空具備獨特的迴環結構,並沒有被天地自然順勢修複,反倒是成為了整個天地的一部分,並漸漸擴張成了一個時空概念模糊的界域。
在這裏,天地時光、森羅萬象,曾經發生的一切,未來可能發生的一切,都沉浮在迷霧之中,這便是他們所處的“九空無界”。
其實關七見到的未來景象,也並非是此界的未來,而是通過九空無界,捕捉到了來自其他平行時空的信息。
而按徐行的猜測,此界的南宋在北宋之前的混亂記載,以及方歌吟、方巨俠兩人的起源,或許都是來自於九空無界的時空扭曲。
九空無界乃是根植於物質世界,卻又超脫其上的精神世界。
所以,武人戰死後,殘存的一點本源靈性,便經過九空無界的轉化,漸漸形成了彌漫天地的靈力洪流。
而韋青青青曾經遭遇的莫名存在,便是眾生欲念之所凝,正如昔日淩落石吸納天地殺氣而化成的魔頭。
隻不過,淩落石乃是後天轉化而成的魔頭,而這個存在則是由無窮欲念凝聚而成的真正陰魔。
正言語間,徐行的目光掃到虛空某處,眉心處的昊天鏡微微一震,折射出一抹鏡光,當即照亮了一頭行跡詭秘的細長灰影。
韋青青青立馬認出這正是當初自己神遊虛空之時,遇見的莫名存在。
他還沒說話,就見徐行右臂探出,輕輕一抓,便將那頭陰魔攝入掌心,再注入眉心那麵古鏡中。
徐行此時也麵露感慨神色,他本還以為,“昊天鏡”的橫渡大千之效,至少需要自己耗費數十年時光,來慢慢修補其上裂痕,才能重新啟動。
卻不曾想,在九空無界中一場大戰,“昊天鏡”竟然便從此處汲取到足夠的神意,又得了這頭陰魔的積累,現在便可進行兩界穿梭。
隻不過,在離去之前,徐行還打算做最後一件事。
他望向眾人,神念彌散,傳遞出了一個信息。
“諸位,我欲借手中寶物之力,令長春穀成一個固定的入口,以後天下武者隻要功力足夠,便能自由進出。
在此事未完之前,還請諸位暫時離開此地。”
方才六人那驚天動地的一戰,已令九空無界這個純粹的精神世界,產生了某種程度的動搖。
徐行的“昊天鏡”雖然殘破,仍是能夠利用這個世界,將九空無界穩定下來,製造一個固定的入口。
言語未落,逍遙子等人已感受到一股排斥之力,神魂立時脫離了這處瀕臨破碎的黑暗虛空,迴到了自己原本的肉體中。
關七則是留在原地,目視徐行,淡然道:
“等到入口固定之後,是不是武功高強之人,也能借此洞穿時空屏障,去到你所謂的平行時空?”
徐行明白他的意思,頷首道:
“的確如此,隻不過,那或許需要更強大的力量。”
“更強大的力量……”
關七眸光閃爍,並不搭話,隻是一笑:
“等你迴來,你我再戰。”
徐行也笑道:
“一定!”
但就算知道,徐行也不會去在意,因為他已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戰中。
自徐行出道以來,一對二、一對三是再正常不過,一對四、一對五是司空見慣,甚至麵對人數十倍、百倍於己的敵手,他都曾戰而勝之。
但是,徐行也從來沒有經曆過,被這麽多強者圍攻的激烈戰事。
總計超過三十餘位青史留名的高手,最次也是諸葛正我這種級別的絕世高手,如逍遙子這等武道巔峰,滿打滿算也有五六個。
這樣強大的一股勢力,若是出現在現實中,完全可以傾覆天下。
甚至可以說,就算是遍數千古武道史,隻怕也找不到哪一個時代,有如此多高手並存於世。
自從取得了全新突破,練成“虛相”後,徐行就一直想要知道,自己的武功究竟到了一種什麽樣的地步。
但現世中,哪怕是天絕這個僅次於他的“天下第二人”,也難以令徐行全力以赴。
更何況,以兩人的關係,根本就不可能走到真正生死相搏那一步。
但在“九空無界”中,卻有這麽多強者,並且眼前所見,也隻是冰山一角!
念及此處,徐行心中大為振奮,隻覺得神魂都燃燒了起來,心意更顯崢嶸。
他掌中棍影滾蕩連綿,肆意揮灑,仿若龍蛇起陸,一棍過去,除了幾大至強者外,更無一人可直攖其鋒。
幾棍之後,徐行也發現一件事:
——除了那幾位有資格競爭最強之名的絕代豪雄,其餘高手雖是在九空無界中留有烙印,卻隻能說是凝實,還遠遠稱不上堅固。
是以,在一不小心打碎幾具烙印投影後,徐行幹脆也不去針對這些次一級的強者。
他將精力都用在對付那幾位巔峰強者身上,任由其餘人施展平生所學,最終將之容納為自己武道底蘊的一部分。
率先出手且攻得最為猛烈的,自然便是燕狂徒這位冠絕一世,曾以一己之力獨戰整個中原武林的楚狂人。
縱然隻是一道九空無界中的曆史投影,但這位“天下第一狂人”的掌力仍是剛猛無儔,剛猛中還挾有一股雄渾厚重、源源不斷的後勁。
一般來說,這種掌力都極其容易讓人聯想到洶湧澎湃的驚濤駭浪,但燕狂徒的掌功卻像是連綿起伏,接連飛撞而來的群山。
不是巨浪如山,而是山疊如浪!
麵對這樣的掌功,徐行也是見獵心喜,寸步不讓地與之正麵硬悍。
即便是在黑暗空曠的九空無界中,也激起一陣陣劇烈震蕩,令曆史迷霧翻滾得越發洶湧。
除了燕狂徒之外,出手次數最多,變化最為多端也最難以琢磨的,便是劍魔獨孤求敗。
這位劍魔曾經留下利劍、軟劍、重劍、木劍四重劍境,仿佛是要後來者按照順序,次第修行,最終成就“無劍”之至境。
可是到了他自己手中,這所謂的四重劍境卻全然顛倒、混淆了過來。
他手中雖是握著木劍,攻勢卻並非全由木劍而出,反倒是來自四方八極。
獨孤求敗的劍法堪稱無所不包、無所不化,演繹出動靜、快慢、巧拙、剛柔、虛實……等一係列武學中常見的核心對比,可謂是十八般兵刃皆在其中。
如此劍法,完全可以說是已經用劍術演化出天地自然的陰陽變化之道,堪稱逼近此界武道的技之極點,與徐行先前所見的那種“大招流”打法,更是截然相反的思路。
若說有什麽武功與之類似,徐行也隻能想到逍遙派的“天山折梅手”,不過思路雖相同,“獨孤九劍”的完成度比之“天山折梅手”還要更強上一個檔次。
這兩種武功都是徐行不曾見過的絕學,是以,一拚之下,他雖是以一敵眾,也忍不住喜上眉梢,更是在戰鬥中,饒有興致地品味起來其中精妙處。
比起這兩人的一簡一繁的神功絕學,慕容龍城的鬥轉星移、段思平的六脈神劍,就不免有些無趣,甚至是乏味了。
雖然,這兩大創功者都已將之演繹出自己獨有的意境,譬如慕容龍城的“鬥轉星移”乃是以絕強力量斡旋北鬥、注生定死。
段思平的“六脈神劍”則是從根植於內力體係的六大脈絡,衍生成劍氣、劍芒、劍意、劍罡、劍煞、劍靈六種獨特存在。
但在徐行眼中,這兩門自己早已見過,甚至是頗有研究的武功,終究稱不上麻煩,自然也算不上威脅。
更何況,參與圍攻的強者中,還有一位曾經力壓這兩人,“一條杆棒等身齊,打天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的宋太祖!
徐行雖是在趙烈手中,見識過“宋揮玉斧”的絕式,也通過和五大神兵中殘留的意念,體會過這位宋太祖的氣魄。
但此時麵對這具投影,他仍是感受到驚喜。
趙匡胤雖是腰挎玉斧,真正打起來,仍是一手衍生自“太祖長拳三十二勢”的棍術。
這種棍術已不能用繁簡對比來形容,而是一種與趙匡胤本人性情、特質完全契合的霸道武學,一舉一動間,都有一種席卷天下、包舉宇內的大氣魄。
這樣的棍法,與徐行自己的棍術更是不謀而合。
眾人在曆史迷霧中激戰正酣,徐行更是頂著這些強者的圍攻,繼續前進,探索更久遠的記錄。
徐行越是向前走,曆史迷霧中凝聚出來的虛影就更多,饒是以他這尊“虛相”的凝實程度,也多次被這些青史留名的武道巔峰們聯手轟碎,最終又憑借一股堅決至極的誌氣,硬生生重組。
一旁隨行的逍遙子,更是看得心神搖曳,幾乎不能自持。
他知道,就算是關七闖關之時,也不曾用過這般蠻橫的手段。
徐行如今的做法,簡直是要以一己之力,壓服千古以來的一切武道天驕、蓋世奇才!
徐行這一生經曆了太多的戰鬥,卻從來沒有一次像今日這般兇險。
這樣的戰鬥,已不足以用九死一生來形容,簡直可以說是要從萬死中,求得一線微不可查,甚至是可說是虛無縹緲的生機。
不知打出一條延綿多長的“血路”後,徐行眸光一震,神魂再次重聚,眉心再次浮現出一輪燦金烈日,遍照四方,光明無量。
徐行眉心烈日旋轉,仰天長嘯一聲,嘯聲響徹九空無界,震蕩黑暗虛空,令一切曆史烙印都止住步伐,最終潰散於無形。
此時,他手中的蟠龍棒已然折斷,披掛的重甲鐵衣也是破破爛爛,凝實如雕塑的神魂虛相,更滿是傷痕。
但盡管傷勢如此沉重,徐行臉上仍是洋溢著發自真心的笑容。
在他看來,這條路不僅是對武學的考驗,也是一種對神魂的磨礪。
兩件神兵縱然碎裂,但是在獲得足夠感悟後,徐行卻有自信,等從九空無界出去後,他便能將之重鑄成更加堅實也更具威力的形態。
隻不過,喜悅之後,徐行臉上卻浮現出失望神色。
隻因他發現,雖然九空無界所保留的曆史投影,都會以畢生最強的狀態,施展出最得意的絕學,但烙印終究隻是烙印,缺少應敵的機變與靈動。
在戰鬥中,最強的一手,往往不一定是能夠克敵製勝的一手。
真正的強者之爭,最重要的永遠是出其不意的應變。
是以,對徐行來說,他們與其說是敵人,倒不如說是一本又一本活秘籍。
他真正的對手,還是那些來自現實世界,擁有自主靈性,能夠隨機應變的同代強者們。
也正因領悟到這一點,徐行才會停止和烙印的戰鬥,選擇將之擊潰。
他把手中斷折長棍收迴袖中,遠眺迷霧前方,歎道:
“這樣的戰鬥,雖然兇險,久了也未免乏味,少了一點驚喜的刺激,不夠有趣……”
言語聲中,手提古劍“長歌”,周身異相環繞的蕭秋水,從前方走出,他舉目看了眼徐行,眉頭一挑,不由得笑道:
“我輩後來人,果真如此多嬌?”
麵容憂鬱,目光深邃的韋青青青,出現在徐行側麵,他雙手空空,上下打量了下徐行,忽然道:
“你身上有‘它’的氣息,年輕人,你在現世中,也曾接觸過‘它’?”
逍遙子拂動略顯狼狽的袖袍,出現在徐行身後,他看了看蕭秋水、韋青青青,哈哈大笑道:
“看什麽看,這是我逍遙派的……傳人!”
說到逍遙派三個字時,逍遙子忽然想到徐行剛剛驅使北冥真意的蠻橫姿態,不由得頓了頓。
從本心來說,逍遙子實在是很不想承認,那是逍遙派的絕學。
但是一想到徐行展現出來的超凡戰力,以及他為逍遙派做出的卓越貢獻,逍遙子斬滅了這一點點的逆反心。
他更是不由得加大了音量,吐出最後兩個字,算是坐實了徐行的逍遙派身份。
蕭秋水和韋青青青聽到逍遙子這麽說,也不禁上下打量了一番徐行,總算從他身上感受到些許北冥神功的氣息,卻各自愕然。
很顯然,他們也沒想到,一向仙風道骨,與世無爭的逍遙子,居然有這樣一個行事霸道,甚至可以說是蠻橫的後輩弟子。
不多時,天絕也踏出曆史迷霧,來到此處。
看著徐行的身軀,老和尚也不禁震了震。
隻不過蕭秋水等老資格,是驚訝於徐行居然能從眾多曆史烙印中殺出重圍。
天絕則是震撼於九空無界的危險。
——這些能在武道長河留下烙印的強者果然不凡,竟能讓這位天下無敵的徐掌門,也受到如此嚴重的傷勢。
麵對眾人的奇怪目光,徐行麵不改色,隻是伸出手,一左一右按住自己的臉,再用力往裏一擠,才將這具瀕臨破碎的身軀,重新彌合得更緊。
做完這個動作,徐行抬起頭,活動了下脖頸和身子,看向前方的深邃黑暗,眼中閃現出令人琢磨不定的光彩,微笑道:
“好一個關七聖,竟然已經迴溯到如此地步。”
徐行言語間,一條雄壯身影出現在曆史迷霧盡頭,龍行虎步、氣勢恢宏,神態卻是似癲若狂,可他從迷霧那一頭投過來的目光,卻是極為清澈。
那是一種和他臉上所刻之風霜,決然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清澈,也可說是伶俐、明亮,仿若一位未經世事的純然赤子。
灰黑色的曆史迷霧,在他身旁翻湧如浪,卻沒有凝聚出一具烙印投影,反倒是聚成一條洪流,令這人看上去,好似腳踏曆史長河,順流而下。
他看到徐行,神情微微一怔,立定原地,竟然淌下了兩行清淚,兀自喃喃道:
“小白……小白,你身上,有很像小白的氣息,但你不是她。
你、你,你也不是這方天地的人,你是誰……?你可認識溫小白嗎?”
說到這裏,這滄桑漢子的眸子好似在瞳孔中轉了幾個圈,泛出幾種絢麗的顏色,卻隻讓人感到一陣難以言喻的激蕩情懷。
此言一出,蕭秋水等人皆是神情一怔,天絕則是想到曾經在徐行身上感受到的疏離之氣,以及他剛剛所說的天地之別的言語,似有所悟。
徐行微微一笑,坦然道:
“我的確非是生於這方天地,可也不曾與小白姑娘相識。
關兄,看來,你已能借助九空無界洞徹時空,窺探未來一角,卻始終是可望而不可及,對嗎?”
聽到這番話,關七抬起頭,愣了一愣,癡狂迷惘的目光中,驟然現出一抹截然不同的神采,麵容沉凝端肅。
他眯起眼,掃視戰場眾人,以及徐行:
“朋友,你到底是誰?”
徐行昂首挺胸,負手卓立:
“逍遙派第三代掌門,徐行徐踏法,也是一名爭渡大千、遊走諸世的旅人,見過關七聖。”
他微微一笑,拱手道:
“我雖然不知道小白姑娘的去處,卻有一個猜想,或許,小白姑娘並非是去了未來,而是通過這處奇異世界,去了另一片天地。”
徐行在這個世界,雖未見過關七,但對這位溫係世界觀中的第一奇人,卻有著足夠認識,也知道他究竟是為何癡狂。
原著中,這位關七聖一入京城,便著手連結正邪雙方、黑白兩道的力量,組建迷天盟,成為京城中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勢力。
就連雷損的六分半堂,都難以與之相抗,不得不避其鋒芒,甚至要求娶關七的妹妹,才能得到喘息之機,得以蟄伏壯大。
關七組建幫會勢力,隻不過是為了在朝廷積弱難返之時率眾出擊,扭轉乾坤,驅逐韃虜。
他真正想做的事是把所有的武學、武功都找出根源,取其精華,得其神髓,成為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甚至是千古第一!
正因對武道癡狂如此,他甚至選擇在愛侶溫小白懷孕之時閉關,卻最終走火入魔,傷了腦子,時常見到一些莫名的幻覺。
他曾經在金陵,見到一群奇裝異服,手持長鐵管的倭奴人正在燒殺搶掠,幾乎將這座古都變作死城。
關七因此大怒,憤而出手,可他就算自己的“先天破體無形劍氣”施展到最盡處,也無法觸及那些倭奴人的身體。
親眼目睹這般慘絕人寰的景象,關七走火入魔的跡象越發嚴重,瘋癲的狀況越發加重,又見到更多光怪陸離、不明所以的幻象。
原著這情況是如何產生,徐行並不清楚,但在這個世界,應該是因為關七此人實在是天賦異稟,時常神遊太虛,所以早早就接觸到了“九空無界”的存在。
他真是借助這個奇異世界,窺探到了未來一角,亦或者說是看到了平行時空中,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因此,他的愛侶溫小白因備受冷落,便離他而去,故意跟對手六分半堂的雷損交往日頻,有意使關七生妒。
可小白一去六分半堂,就從此失了蹤跡、斷了音訊,再不出現於人間。
此事令關七更受打擊,已不隻是瘋癲,簡直是瘋魔,就連迷天盟的事也無暇去管,甚至在神智混亂之時,親手格殺了幾位迷天盟元老。
由此,這曾經的京師第一大幫派,也逐漸衰落下去,關七卻已無心思考關注這些。
因為直到此時他才發現,對他來說,無論是武學修為還是幫派事業,都比不上小白萬分之一的重要。
自此之後,這位曾經威震武林的武道奇才,絕世豪雄,也拋棄了世俗中的一切,致力於尋找溫小白的下落,就此絕跡江湖。
若是按原著,溫小白應當是被方歌吟、桑小娥夫婦帶走,三人把臂同遊歲月江山。
但是在這個世界,方歌吟的身份也是模糊不清。
自從獲得“天羽奇劍”後,徐行也曾打探過這位天羽門掌門人的消息,可收獲卻是寥寥。
並且,對方歌吟和方巨俠,似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印象。
好似根本就是出自同一源頭的兩個存在,可除了徐行之外,似乎根本沒有人意識到這個異常。
那溫小白的去向,極其值得深思。
想到剛剛平行時空的設想,再聯係到這個奇特世界的存在形式,徐行心中又有了猜測,隻不過還需要借助關七等人之手,驗證一番。
關七足踏曆史迷霧聚成的浪頭,居高臨下地俯瞰徐行,嗓音也變得沉穩起來。
“唔……朋友,你的說法就很有趣,我的確已迴溯了夠遠的時光,也曾多次進出此界,卻依舊不曾發現小白的蹤跡……”
說到這裏,他麵露沉思之色。
正如關七自己所說,這些年來,他不僅迴溯時光到了極遠處,也曾多次進出九空無界,尋找小白的蹤跡,並在外界留下諸多傳說。
譬如,無情曾經就得他之助,被灌頂了一道“先天無上無形罡氣”,能聚神發出具有無邊威力的暗器,最終練成“破氣神功”。
可即便關七已可說是走遍天下,卻依舊沒有發現溫小白的蹤跡,所以,他此時也覺得,徐行的說法或許頗有道理。
畢竟,眼前之人,赫然就是一位天外來客。
其實,關七經過這些年在九空無界中的跋涉,也明白了自己瘋癲的根源。
原來那些幻象根本就不是幻象,而是曾經在某時某地發生過,或者將要發生的事。
這個世界的人在關七眼中,都是無數虛影凝成的整體。
可他從徐行身上,卻隻能看見一截極其短暫的虛影,仿佛這是一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隻有現在的人。
所以,關七才做出徐行非是此界中人的判斷。
徐行又是一笑:
“在講述猜測之前,倒不如——”
說到這裏,他舉目四顧,目光如炬,掃過在場眾人,微笑提議道:
“咱們先來試一試手?”
蕭秋水等人聞言,看著徐行那瀕臨破碎的神魂本相,俱是一怔,他們沒想到,徐行在這種狀態下,竟然還要繼續戰下去。
唯有與徐行性情相近的關七,以及一個與他相交甚密的天絕,能夠理解他的想法。
聽到徐行的邀戰,關七也意識到什麽,瞳仁睜得渾圓且大,目光也變得熱切起來。
自從小白離去後,關七便把精神都集中於武學一處,世上亦隻有戰鬥能讓他心動、血熱、發狂。
這種興奮激動,與徐行頗為類似,隻不過徐行把強者之戰當做挑戰,享受這種向上不斷攀登,超越自我的大喜悅。
而關七則是純粹將戰鬥視為樂趣,或者說是一種玩耍。
他沒有目的,也不求結果,隻是全心全意、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地去玩,並且玩得近癡,玩得發狂。
因此,聽到徐行的邀戰後,關七沒有絲毫遲疑,往前踏出一步,右手一揚,徐行眼前便浮現出一條凝實的劍光。
其實說是“劍光”也並不準確,因為這一劍無比凝練,甚至比起千錘百煉的神兵利器,都更為堅硬,甚至給人一種無堅不摧之感。
甚至都不能說是劍,那隻不過是一條氣而已,一條從無形到有形,並無物成有無,仿佛截取了九空無界的一部分存在,才形成的氣。
這正是關七的絕學,“先天破體無形劍氣”。
隻不過經過這些年的曆練後,這門神功已經不局限於先天之氣,也無需通過肢體發出,更非是無形,甚至都脫離了“劍”的形體。
在關七手中,這就是一條切實存在的“氣”!
並且,這樣的氣不僅在徐行眼前浮現,亦在逍遙子、韋青青青、蕭秋水,以及天絕這位後來人身前出現。
很顯然,關七再會眾人,亦是見獵心喜,要用自己的手段,一試這些同道者近些年來的進步。
徐行嘿笑一聲,竟是不閃不避,雙拳緊握,遍布全身的傷痕中,都綻放出七彩繽紛的光色,整個人亦隨之產生了一種奇異的變化。
光芒中,隻聽有人朗聲道:
“早就想試一試,進入這純粹的精神世界,與肉身徹底切斷聯係後,我的神魂究竟能否再起變化,關兄,你便來試一試罷!”
言畢,但見一頭神駿鵬鳥,自光芒中顯出身形,翎羽色澤純青,泛著凜冽寒光,兩隻利爪更是虯結有力,剛強且堅實,宛如熔煉了一整條鐵礦才最終鑄成。
隻一爪,關七的“劍氣”便被徹底捏碎,鵬鳥再振翅一揮,便有萬千劍芒攢簇,齊射而去,好似要斬碎這狹小的天地囚籠,自俗世洪流中掙脫出去!
“嘿,這一劍就算不俗矣。”
縱然是關七這種縱橫古今的奇人,也不曾見過如此有趣的武學,俊偉麵容上浮現出豪邁笑容,誠心實意地讚歎道:
“天羽奇劍老子也算熟手,倒還沒見過你這般淩絕俗世的傲然劍意,那你也來看一看老子的劍!”
關七目中神光大放,哈哈大笑,雙手一揮一揚,凝練出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的氣劍大潮,寸步不讓地同徐行對拚。
笑聲未盡,兩人激烈對決產生的連環爆破聲,已將關七的言語都壓低。
徐行的“天羽奇劍”亦將蕭秋水等人籠罩在內,是以四大強者剛剛應付完關七的“氣劍”,又要麵對徐行的“羽劍”。
縱然脾氣再好,他們也被勾出了心頭火氣,隻覺這兩人實在是太過目中無人,同時也被這兩種劍法中所含的精妙手法、壯闊意境所震撼。
其實,與其說是火氣,倒不如說是一種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甚至是蠢蠢欲動的戰意。
畢竟,無論再怎麽說,他們也是曾經橫絕一世的強者,見關七和徐行戰得如此激烈且盡興,又如何能忍住胸中戰意。
是以,四人相視一笑,皆拿出自己的成名絕式,朝戰圈中心轟去。
蕭秋水手提古劍“長歌”,深吸一口氣,渾身氣息丕變,仿佛與冥冥之中的遼闊蒼天相連,釋放出一種渺遠氣息,劍鋒一劃,漫吟道:
“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
言語聲中,一劍橫空,劍光分化,忘情天書十五訣盡在其中,最終混融成最後也是最高渺的一式——天意!
蕭秋水自進入九空無界以來,便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自己的親朋好友,情緒沒有一日平息,甚至是因時間而變得越發濃烈、澎湃。
此時一招天意使來,便是將自身之情融於無情天地中,令遼闊天地都染上愁苦思念之情,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正是如此。
這已不隻是“天意”訣,而是蕭秋水自創的“驚天一劍”!
人要如何才能驚天地、泣鬼神?
蕭秋水的答案正是情之一字。
韋青青青眉目中憂色大盛,亦隨之踏出一步,握拳一擊,此拳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內裏有總計成百上千種氣勁相互激蕩、消磨,最終才形成這仿佛萬象俱全、無所不包羅的一式。
韋青青青自從進入九空無界以來,不知道見識了多少高手的神功奇技,他卻並不是直接去學習,而是用自己的“千一”秘式將之拆解,最終截取其中精華。
其實,“千一”本就是一個籠統的稱唿,最開始乃是韋青青青根據“斬經堂”的絕學“風刀霜劍一千零一式”匯總、精煉得來的秘式。
隻是隨著他的武功越學越多,“千一”中所囊括的奧義,已遠不止“一千零一”,到了現在“千一”已經成為韋青青青這一生所學的純粹結晶。
正如五大神兵之於趙烈,隻不過在韋青青青手中,“千一”還要更加純粹,也更為強大。
見兩位同道都使出了真功夫,逍遙子也沒有藏拙的意思,大袖一掃,竟是直接從人形抽離了出去。
化作一團好似無所不在的氣,彌散周遭,又像是成為了遼闊無邊的北海玄冥,內中孕育著豐沛靈機,更能以歸墟海眼承載一切。
這正是無崖子畢生所求的“乘天地,逍遙遊”之境,如今在遠離物質世界的九空無界中施展出來,沒了諸多阻礙,更顯玄妙無方。
見三位前輩都出了全力,深知徐行手段的天絕,自也沒有保留的意思。
老和尚盤膝一坐,周身凝聚出六道輪盤,三善道凝於體內,三惡道聚於體外,頭頂更浮現出四團若隱若現的光暈,其中隻有一團最為凝實,其餘三團則都是虛無縹緲的幻影。
其實,佛門的六道輪迴,本也有另一個說法,喚作“六凡”。
既然有凡也就有超脫凡俗的存在,這種存在又被稱為“聖”,他們所處的世界,也被稱為四聖界,分別是聲聞、緣覺、菩薩、佛。
這六凡四聖加起來,便合稱為十法界。
以天絕如今的修為,雖然隻能將四聖界中第一界的“聲聞界”勉強凝聚出來,但比之以往,亦是有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黑暗虛空中,六大強者毫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最強力量,展開了最直接的對撞。
在擺脫肉身限製後,這種純粹精神的鬥爭,比的無非就是誰的武道更精妙、誰的意誌更堅定,除此以外,一切事物都不足為憑。
這種碰撞和交鋒,比起剛剛徐行與諸多曆史投影的戰鬥,還要來的更加激烈且無可抑製。
一時間,似乎整個九空無界都因這六道意識而顫動,破碎聲更是不絕於耳,就連看似廣袤無邊、濃鬱厚重的曆史迷霧亦震蕩不已,顯出邊界所在。
在這種交鋒中,最先出現頹勢的,便是徐行、關七之外的其餘四大強者。
他們能夠感受到,戰場正中這兩人勢力,實在是強悍到了一種非人的程度。
縱使自己能夠憑借高妙的武學境界,謹守周身不失,卻也在逐漸失去幹涉戰場走向的能力。
而正在激烈交手的徐行和關七,亦是各自震撼,徐行驚訝於關七手段之多之奇,實在是冠絕當世。
自交手以來,這位關七聖至少已經換過數百種不同的辦法,來對抗自己的神意攻伐,就連逍遙子等人的功法手段,他也能用自己的“氣”,展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說剛才那些曆史烙印乃是一本本活秘籍,那關七本人就是一名拓印大師,不僅能將之臨摹得惟妙惟肖,更能推陳出新,演繹出自己的風範與氣象。
關七則是驚訝於徐行的神魂強韌度,在他眼中,此人的神意積累之渾厚、神魂本相之堅韌,簡直是堪稱恐怖。
徐行的武功積累雖是不如關七繁雜,但他卻是將畢生所學都凝練於神魂本相中,一舉一動皆是武道的精髓和真意,根本不必費神施展。
戰鬥至今,他已換過混天大聖、北海巨鯤、移山神猿三種本相,三種本相,便是三種截然不同的武學體係,體係中更是包羅數十種不同作用的武功。
這種思路,更是所學駁雜的關七感到驚豔、震撼。
他能夠感受到,徐行的做法遠比他要更加的規整,也更能把武功組合的威力,發揮到一加一大於二的地步。
再次對拚數十合後,徐行的神魂本相已碎裂得越發明顯,可他自己卻全然不在意。
徐行又是一記“摩月摘星手”打出,震動虛空,擊碎了關七的“三指彈天”指力,左手拍出一掌“將軍令”,打散了逍遙子的“陽歌天鈞”掌勁。
其餘三人或是直取關七,或是互相對拚,顯然已戰至興起,徹底不分敵友。
這時候,徐行的眉心忽然一震,他忽地感受到,那沉寂已久的古鏡,在識海正中顫了一顫。
順應著這種顫動,徐行微微一笑,搖身一變,化作一尊端坐蓮台,膝前橫棍的龐然大佛,佛陀手拈蓮花,微微一笑,宏音遍傳十方虛空:
“最後一招,諸位,小心了!”
言語未落,但見佛陀長身而起,足踏龍象,手持長棍,挾鎮壓地獄群魔之威,以開天辟地之勢打來!
正是徐行先前打死左武王的絕學。
——玉宇澄清萬裏埃!
這一棍剛打出,連同關七在內的五人,皆升起一種立足不穩之感,好似就連存身這片虛空,都要被徐行一棍打得徹底崩解碎裂。
關七眸光越發明亮,長嘯一聲,手中聚“氣”,逐漸凝出一柄長劍。
長劍劍身晶瑩剔透,宛如一塊鏡麵,倒映出整個九空無界的景象,五光十色、光怪陸離,正合非空之理。
他右手持劍,神情肅穆,一劍斬出,正麵迎向徐行的棍法。
其餘四人也屏息凝神,明白此戰已到最後關頭,紛紛拿出畢生所學的絕學。
這一次對拚,已不隻是好似驚天動地,而是真真正正地令整片九空無界天翻地覆!
在虛空崩解破碎,迷霧翻滾退散之際,徐行某種閃爍過無數光芒,他悠然一歎:
“原來,這個世界,竟然是這麽一迴事……”
感慨聲中,徐行眉心那一輪袖珍烈日裏,漸漸浮現出一麵破碎不堪的古鏡,鏡麵反射日光,令本就熾盛的光芒無遠弗屆地傳開。
一時間,仿佛整座漆黑昏暗的九空無界,都變得煥然明亮起來,徐行則成了天上地下的唯一光源。
他所在之處,自然也就成了九空無界的最中央。
正感慨間,一股神念從他身上蕩開,令周圍四人也能明白,他究竟看到了什麽。
那正是整個九空無界的起源。
這個世界在還沒有任何一種生命誕生的時候,因為一次極端的巧合,時空發生了一點扭曲。
這一點扭曲時空具備獨特的迴環結構,並沒有被天地自然順勢修複,反倒是成為了整個天地的一部分,並漸漸擴張成了一個時空概念模糊的界域。
在這裏,天地時光、森羅萬象,曾經發生的一切,未來可能發生的一切,都沉浮在迷霧之中,這便是他們所處的“九空無界”。
其實關七見到的未來景象,也並非是此界的未來,而是通過九空無界,捕捉到了來自其他平行時空的信息。
而按徐行的猜測,此界的南宋在北宋之前的混亂記載,以及方歌吟、方巨俠兩人的起源,或許都是來自於九空無界的時空扭曲。
九空無界乃是根植於物質世界,卻又超脫其上的精神世界。
所以,武人戰死後,殘存的一點本源靈性,便經過九空無界的轉化,漸漸形成了彌漫天地的靈力洪流。
而韋青青青曾經遭遇的莫名存在,便是眾生欲念之所凝,正如昔日淩落石吸納天地殺氣而化成的魔頭。
隻不過,淩落石乃是後天轉化而成的魔頭,而這個存在則是由無窮欲念凝聚而成的真正陰魔。
正言語間,徐行的目光掃到虛空某處,眉心處的昊天鏡微微一震,折射出一抹鏡光,當即照亮了一頭行跡詭秘的細長灰影。
韋青青青立馬認出這正是當初自己神遊虛空之時,遇見的莫名存在。
他還沒說話,就見徐行右臂探出,輕輕一抓,便將那頭陰魔攝入掌心,再注入眉心那麵古鏡中。
徐行此時也麵露感慨神色,他本還以為,“昊天鏡”的橫渡大千之效,至少需要自己耗費數十年時光,來慢慢修補其上裂痕,才能重新啟動。
卻不曾想,在九空無界中一場大戰,“昊天鏡”竟然便從此處汲取到足夠的神意,又得了這頭陰魔的積累,現在便可進行兩界穿梭。
隻不過,在離去之前,徐行還打算做最後一件事。
他望向眾人,神念彌散,傳遞出了一個信息。
“諸位,我欲借手中寶物之力,令長春穀成一個固定的入口,以後天下武者隻要功力足夠,便能自由進出。
在此事未完之前,還請諸位暫時離開此地。”
方才六人那驚天動地的一戰,已令九空無界這個純粹的精神世界,產生了某種程度的動搖。
徐行的“昊天鏡”雖然殘破,仍是能夠利用這個世界,將九空無界穩定下來,製造一個固定的入口。
言語未落,逍遙子等人已感受到一股排斥之力,神魂立時脫離了這處瀕臨破碎的黑暗虛空,迴到了自己原本的肉體中。
關七則是留在原地,目視徐行,淡然道:
“等到入口固定之後,是不是武功高強之人,也能借此洞穿時空屏障,去到你所謂的平行時空?”
徐行明白他的意思,頷首道:
“的確如此,隻不過,那或許需要更強大的力量。”
“更強大的力量……”
關七眸光閃爍,並不搭話,隻是一笑:
“等你迴來,你我再戰。”
徐行也笑道:
“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