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船載重往往能超過十五噸,一船的糧食需要五六十輛牛車轉運。而且轉運途中還需要供應牲畜草料,支付大致相同數量趕車人的費用。所以從洛陽到陝州這一段300裏的陸路花費了全部交通費的一大半,這部分花費遠遠超過了糧食的價值。為了降低為都城提供糧食的成本,唐朝皇帝隻能不定期的帶著文武百官和宮女來到洛陽“散心”。


    雖然朝野爭論激烈,長洛公路的修建方案最終得到通過,不過唐家鎮到長安的水泥路被排除在外,這一段的好處你們興業公司得了大頭,還想收費?


    於是興業銀行再次麵向全社會定向發行債券,準備修建長洛公司。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施工期太長,隻能分段修築,第一期工程就是修築三門峽兩側的公路和港口。這樣運糧船可以在三門峽東邊卸貨,然後通過公路運輸到西邊港口,再裝船到長安。


    唐玄宗時期,通過在三門峽兩側建立港口倉庫,轉運的陸路距離縮短到了18裏。唐誌就是想把這段路和港口先修建好,然後大賺其錢,減輕物流公司的財務壓力。


    吐穀渾的王室貴族是鮮卑族,但是這是一個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國家,裏麵有很多其他民族。這次王室被朝廷送進長安,建設兵團主導一切,工作組開展土地改革,原來的秩序全部打亂,那些族群的頭領現在不知道將來會怎樣,所以都乘著湟源交易市場開張,約好一起來探聽禦林軍的章程。


    在湟源市場最大的酒樓得月樓,唐誌和薛仁貴接見了這些部族長老,這些人在宗族中德高望重,對於青海的穩定非常重要,兩人非常重視。他們的麵部都有團塊狀的紅色斑塊,這就是所謂的高原紅了。


    大長老紮西帶領大家向兩人敬酒,“尊敬的薛將軍,我在青海湖這麽偏僻的地方也聽過您的威名,還有唐誌將軍,少年英雄,你們的威名將在雪域高原傳頌。”


    薛仁貴迴敬道,“尊敬的紮西和各位長老,你們的英明和睿智讓族人在這裏繁衍生息,願你們的部族人丁興旺。”


    紮西感慨道。“養不活多少人啊,一個雪災過來,牲畜沒有草料,大都要餓死,也養活不了多少人。”這是事實,草原上就是自然災害多,雪災、旱災、瘟疫、戰爭,隨便來一個就有可能是滅頂之災。


    唐誌笑道:“人定勝天嘛。其實你們在夏天的時候可以把草原上的青草割下來曬幹,到了冬天牲畜就有草料了。”


    嗯?這倒是一個好辦法,大家都露出笑容。


    大家閑聊了一會兒,紮西直切主題,“請問你們為什麽你們要搞土地改革?領頭羊都沒有了,羊群就會四處奔散。”


    “我們有新的領頭羊,而且這個領頭羊更能幹,能把羊群帶入豐美的草原。”唐誌道,“這樣跟你們說吧,其實誰來作領頭羊都無所謂,可是雪山上有一個強大的惡狼,我們就要換人了。”


    紮西和長老們麵麵相覷,“唐將軍,這話怎麽說?”


    唐誌正色道:“吐蕃的強悍你們都知道吧。現在鬆讚幹布已經死了,掌權的是大論祿東讚,這是個野心勃勃的家夥,他對青海的牧場早就垂涎三尺。將來吐蕃大軍衝下雪域,誰能擋得住?”


    紮西皺起眉頭問道,“現在唐蕃和親,他們不至於入侵我們吧?”


    唐誌譏笑道:“大長老不至於把族人的安危係於女人的褲腰帶上吧,草原上部族征戰,哪個不是血親?”


    紮西問道:“大唐天可汗也不允許吧?他們不怕天可汗發怒?”


    “天可汗發怒又怎麽樣?朝廷也是鞭長莫及。”唐誌打掉紮西的幻想,“我們來之前天可汗就對我們說,朝廷準備遠征高麗,對於我們這裏顧不上了,所以要我們好好練兵以防萬一,要不然我們搞這個土地改革幹什麽,我們又沒有好處。主要就是準備戰爭,把土地上的所有產出集中起來,編練一支大軍,準備對抗吐蕃入侵。


    大家可要想清楚啊,現在你們都分了田地,原來草原上最豐美的牧場都給了你們,翻身作了主人。將來吐蕃人來了會怎麽樣你們也知道,把你們的牛羊全都搶光,人口都做了奴隸,你們的娃娃一出生就是小奴隸。所以這場戰爭我們隻能勝利不能失敗,要為我們的子孫打下一個太平盛世。”


    嗯?有這麽嚴重?大家對視一眼,心往下沉。13年前,鬆讚幹布發兵進擊吐穀渾,占據青海以南地區,把部族的牛羊和人口都掠奪走了。吐蕃統治勢力漸強,日圖向周鄰擴張,地處吐蕃之北的12州首當其衝。


    這些道理他們都懂,隻是把希望都寄托在大唐身上,唐誌就是要讓他們認清現實,“即使朝廷會出兵,大軍從長安到這裏至少要兩個月時間,到時候吐蕃把你們的牛羊和族人全部掠走了,大軍對他們也毫無辦法。軍隊也不能老呆在這裏呀,大軍一走,他們又來了,那怎麽辦?大家都別過日子了,或者遷徙到其他地方。我告訴你們,鬆讚幹布死了,祿東讚作攝政王,不能服眾,現在他需要一場大勝來鞏固自己的攝政王位,向哪裏開刀?你們是最好的搶劫對象!”


    長老們這一下才明白形勢的嚴峻,這個時候隻有自救,打垮吐蕃才有出路。工作組也對大家講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成立自己的武裝,為將來的戰爭作準備。


    紮西和幾個長老一起商量之後,同意配合建設兵團的工作,召集部族裏的青壯參加禦林軍和民兵。


    一塊心病放下了,大家開始討論興業公司的茶葉和武器,這兩樣是他們急切希望得到的。茶葉這東西跟咖啡和煙草差不多,你從來沒有吃過也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你吃上癮了,沒有吃就難受。


    茶葉好說,唐誌希望大家組成商隊把湟源的商品賣到青海各地,武器就不行了,隻能民兵預備隊才能擁有。不過為了加強和各族的友誼,唐誌同意賣給他們小牛角刀,那是用來割肉吃飯用的,同時交換最好的戰馬。


    民族關係理順之後,青海開始大生產和大練兵運動。現在建設兵團的總部設在伏俟城,這是吐穀渾的王城,距離青海湖西15裏,菜濟河繞行城北,周圍是一片地域開闊、水草豐美的大草原。王城分內外兩部分,外城南北長1400米,東西長700米,用礫砂泥土堆積而成。赤水城建成之後,和伏俟城互為犄角,可以阻擋吐蕃的南侵。


    薛仁貴和唐誌的密奏終於等來朝廷的迴複,同意禦林軍準備在結古鎮抵禦吐蕃的進攻,同時派左衛5000人進駐鄯州都督府,加入禦林軍序列,歸薛仁貴指揮。左衛由中郎將韓健率領,左衛大將軍李貞轉任蔡州刺史,隨同左衛一起出發的還有一大批糧食和鎧甲。


    安西都護府那邊傳來消息,今年年初,弓月道總管梁建方、契苾何力大**月朱邪孤注於牢山,斬首九千級,虜渠帥六千,俘生口萬餘,獲牛馬雜畜七萬。但不久梁建方就撤軍了,沒有完成徹底擊垮賀魯的重任。原因還是在氣候、補給,這裏補給難度很大,加上正值隆冬,故軍隊戰鬥力有限。


    西突厥沒有平定,將來還要用兵,也許鄯善州的禦林軍將來要先對付賀魯,不過在這之前先把吐蕃滅了最好。


    左衛加入禦林軍之後需要整編,同時成立政治部,政委和指導員都由禦林軍派出。最後師部決定成立禦林軍第二旅,旅長韓健,政委薛鬆,下轄3個團。第二旅的戰鬥力都是不錯的,缺少的是政治思想工作,為了讓第二旅的幹部戰士盡快融入禦林軍這個大家庭,師部決定進行幹部互換,原禦林軍的幹部大多在政治部任職。整編完了之後,第二旅也沒有閑著,開始拉到烏海訓練。


    土地改革之後,各部落的青壯陸陸續續送過來,他們都是部族最好的戰士,軍隊訓練由薛仁貴主持,在廣袤的青海草原,幾乎人人都會騎馬,人人都是好騎手,但是不一定人人都能成為合格的軍人。第一步很簡單,還是隊列訓練,要先把他們的野性磨光了。


    步騎團的戰士首先也是隊列訓練,接下來就是要學會騎馬,還好青海的馬多,夠大家挑選的。還有就是犛牛和駱駝,唐誌要打造一支後勤部隊,犛牛和駱駝必不可少。四輪馬車載貨量大,但是對於路況要求高,需要拓寬、有些低窪地帶還要填平,這些都要花費大力氣建設。


    唐誌還組織了龐大的馬隊開始往結古鎮運送戰略物資,當然都是秘密進行,混雜在一般商品之中,還好從湟源到結古的路都是草原,路比較好走。部隊的官兵都是化妝成商人和護衛,然後秘密轉移至可可西裏,因為新戰士大多是本地招收的牧民,所以基本上沒有露餡。


    現在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都有開到三江源訓練,就是為了適應高原缺氧。薛仁貴來到這裏也感覺胸悶,四肢乏力,這才知道自己小看了高原對於人身體的壓抑。高原缺氧沒有好辦法,就是在這裏呆一段時間慢慢適應。


    在青海的山與山之間有一些比較平緩的山坡,當地人稱之為埡口,海拔高度從3000米到5000米不等,這是連接山區的重要通道,唐蕃古道就是這樣形成的。這條道路在夏天還能行走,冬天大雪封山,道路完全斷絕。


    現在青海的軍隊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鄯州的守備軍,由禦林軍的柳凱整訓;第二部分就是禦林軍,這是作為戰略機動部隊培養,要求戰鬥素質最高,裝備最好;第三就是建設兵團的武裝部和民兵組織,由肖鋒負責。


    這三支部隊的武器裝備讓唐誌傷透了腦筋,現在是優先把軍事工業搞起來。民兵組織起來之後進行輪訓,每個民兵訓練15天,掌握最基本的戰鬥技巧,基幹民兵訓練30天。不過這裏都是遊牧民族區域,民風彪悍,以前打戰都是全民皆兵,有很好的底子。


    軍隊由薛仁貴主持,唐誌的主要精力還是在農牧工商業的布局上,這是禦林軍的糧草來源,還有就是興業高級中學,這是禦林軍的未來。這時幸好有婁師德為他分擔大部分政務,讓他不至於陷入具體的事物中。


    婁師德器量寬厚,喜怒不形於色,恭勤政務,孜孜不怠,麵麵俱到,如萬頃之波,渾而不濁,百練之質,磨而不磷,有君子之風、宰相之才。隋朝末年巴蜀傳繳而定,幾乎沒有發生大的戰爭,人口密集,這次青海屯田從巴蜀遷徙過來不少的農戶,還有各地送來的囚犯。他們的住房、農具、種子等等,都是婁師德一手安排。在後世婁師德也確實在河源主持屯田,在湟源抵禦吐蕃入侵,八戰八捷,也是個知兵之人。


    唐誌除了在上政治課的時候會給大家講一講自己的政治理念,平時都是很好說話的,他的理念都寫進《政工幹部培訓教材》,也為婁師德等人熟知。有時候婁師德等人會對唐誌提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都遠遠超出《教材》的範圍,唐誌也很耐心地給他們講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們的思想。


    婁師德外愚而內敏,表晦而裏明,對唐誌說過的話都記在心裏,迴去抄錄下來慢慢體會,認真思考,有疑惑的時候再向唐誌提問,有時候也和其他人一起討論,這樣談論的話題越來越深,幾乎涉及到道釋儒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


    後世有人喜歡說人家三觀不正,其實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人類的思維和行動最終都會歸結到世界觀和方法論上麵。世界觀如果不清楚,或者出現了混亂,那麽這個民族和社會就沒有凝聚力,在外力的重壓之下很快就會分崩離析。這就是為什麽華夏民族傳承5000年而不倒的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閑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花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花王子並收藏初唐閑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