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就是要補上製造業的曆史欠賬,不僅僅是製造資產方麵的欠賬,更重要的是製造思想認識的欠賬,兩個方麵都要做工作,都不容易!”李瞻海斬釘截鐵地說。


    老項和老波都點了點頭。


    這時,李瞻海轉過頭,看著雲棲說:“雲棲,你來說說這家公司的小勢。”


    雲棲一愣,他參加項目這麽長時間,很少發表意見,突然被李瞻海一說,有些發愣。


    “老波已經把經濟大勢很詳細地闡述了,大家也都對這家企業的主要幹部進行了訪談,對企業的重要事件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理出一個大概的發展脈絡和現狀了。你試試吧。”李瞻海繼續鼓勵雲棲。


    雲棲聽了這話,覺得自己在項目組時間也很久了,也該發揮點作用了。


    他想了一想,簡單理了理思路,然後說:“這家企業的發展脈絡是這樣的:在全球產業鏈大轉移的大背景下,吳總屬於先知先覺的一群人,抓住全球產業鏈轉移的契機,利用本地的勞動力優勢、資源優勢組織生產,獲得了第一桶金;然後,在周斌總這樣的國際銷售人才的幫助下,提升銷售層次,擴大銷售規模,獲得了第二桶金。”


    李瞻海很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對於雲棲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能梳理出這樣的思路很滿意。


    “但是,吳總的公司也出現了短板。第一塊短板就是生產製造,曆史欠賬太多,基礎設備的投入嚴重不足,雖然努力從5s、iso質量體係、品質改善等方麵著手改進,但是治標不治本;第二塊短板就是核心競爭力不足,缺少核心技術,沒有品牌,很容易被複製,以至於市場受到同行的嚴重擠壓,銷售價格急劇下滑,利潤迅速降低,整個企業岌岌可危。”


    老波和老項都點了點頭。


    李瞻海笑著說:“小勢講的不錯!以你的看法,這家製造業企業該怎麽戰略變革?”


    “從短期來講,進行生產設備的不足投入,完善製造係統,補齊曆史欠賬,”雲棲來不及細想,說:“從長遠來說,進行品牌建設,進行技術開發,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力,保持獨特競爭優勢,提高利潤。”


    李瞻海點點頭,又問:“現在市場競爭這麽厲害,利潤率這麽低,企業再投入這麽大資金,進行生產係統的大改造,你覺得可能性有多大?”


    聽到李瞻海的這個問題,雲棲一下子愣住了。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雲棲含含糊糊地說,“從邏輯上說,需要進行徹底的生產係統改造,以支撐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從具體的實際來說……”


    說到這裏,雲棲不知道該說什麽,他不知道吳總會不會真的下決心去做這麽大的生產改造投入。


    李瞻海並不是來看雲棲的笑話的,他接過話,說:“是的!這就是現在的困境!製造企業要戰略變革,進行巨額的生產製造係統的徹底改造,但是市場競爭極其激烈,利潤率極低,這個外部環境怎麽辦?”


    老波、老項和雲棲都看著李瞻海。


    “水這麽淺,船這麽大,怎麽過去?難道就這麽困在這裏?”李瞻海說。


    老波、老項和雲棲都陷入了思考。


    “從大勢的角度來說,產業升級;從小勢的角度來說,企業升級。”老波小心地說。


    李瞻海點點頭,然後繼續了安排:“大勢,產業升級,老波負責;小勢,企業升級,老項負責,雲棲輔助。”


    大家都點了點頭。雖然大家都點了點頭,但是大家都知道在這樣險惡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下,實現產業升級和企業升級將會多麽不容易。


    在雲棲看來,就仿佛是一艘並不牢固的大船本來是行駛在大海上,突然發現海水快速退潮,自己隻是行走在淺水裏,而這時已經起風了,巨大的風在使勁搖晃著桅杆,似乎要把這艘並不牢固、拚湊出來的船吹倒,吹散。


    極速吹過的巨大風聲,船的部件搖晃、碰撞的聲音已經很緊急,扣人心弦!


    他也在擔心:這艘並不牢固的大船,未來怎麽樣?


    大的戰略變革思路雖然定下來了,但是實施落地的難度還是很大。為了更加穩妥,李瞻海又安排老項與生產係統的製造專家高工再交流一下,老波與研發部柴大途再交流一下,雲棲再與人力資源部蔡經理交流一下。


    生產係統的製造專家高工來自於世界五百強,與同樣是製造專家的老項一交流就有很多共同語言。


    這位製造專家高工對於吳總企業的製造能力不太看好,說:“這其實不是製造係統,就是訂單生產線,製造能力、計劃能力、維護能力都很弱。”


    “產成品合格率訂得太高,原材料的質量又支撐不了,設備更新不夠,光靠5s、品質改善解決不了深層次問題。”製造專家高工表示了自己的無奈。


    老項也把顧問組的意見說了,製造專家高工很認同。


    當老項說到產業升級的時候,製造專家高工沉默了一會,然後說:“如果能實現產業升級,當然是好事。但是,企業目前的經營狀態不太好,曆史欠賬又多,不知道能不能撐起來?”


    老項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


    兩位製造專家又聊了些其他各自感興趣的話題,就結束這次的交流。


    老波、雲棲與研發部柴大途的交流並不順暢。


    柴大途到企業的時間並不長,在企業裏的話語權不大,不太受重視;柴大途本身又是從事研發工作,跟技術打交道,本身就不太愛交流,因此,他與老波、雲棲的交流時斷時續。


    這家企業的研發主要是仿製和按客戶的訂單開發,算是比較初級的。


    對於仿製,柴大途打心眼裏就不願意,既有知識產權糾紛,又傷了自己開發人員的自尊心,但是老板和銷售部門堅持,不得不違心做;按照客戶的訂單開發,就是把材料、結構的定製,控製質量和成本,也沒有太多技術含量。


    即使是仿製和按照客戶訂單開發,還有與生產部門無數扯皮的事情發生,材料性能問題、結構的加工問題、生產的工藝問題……


    柴大途自嘲說:“我?也算是半個生產部經理了,所有生產的事,我們都要懂,生產出現任何問題,都會過來問我。研發呢?我最多也就半個腦袋在這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驚雲飛渡萬裏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未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未遠並收藏驚雲飛渡萬裏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