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紅石山裏麵的仙浴溝再往西走,有一座與之相鄰的岱安山,大山深處隱藏著一個叫做青溪岩的山穀,這裏有清澈的山泉和茂密的樹林,氣候與仙浴溝極為相近。
顧硯初與曼舟陸陸續續去找尋了好多次,才找到山穀的入口,兩個人都十分喜歡這個地方。
顧硯初把搭建房屋的事交給了木易負責,從遠離京城的州縣雇了泥瓦木匠。
曼舟許了豐厚的工錢,唯一的要求是出入青溪穀的時候,要蒙住雙眼,一直吃住在山穀裏,直到房子修完。
許多有錢的主,都有一些特殊的癖好,隻要主家給銀子多,工匠們才不在乎是睜著眼還是閉著眼。
曼舟翻閱了許多書,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畫了圖紙,每隔幾天就交由木澤送到青溪穀。
顧錦辰越長大,眉眼就越像曼舟,隻是性子不像她那樣活潑,小小年紀就十分沉穩。
每天中午,元容都要喂他吃一碗蛋羹,吃完了曼舟就哄著他午睡,他最喜歡躺在曼舟的身邊,聞著他娘身上香香的味道。
每天晚上也要在爹娘的床上磨蹭很久,會跟著丫鬟去喬氏那邊。
就在皇後又誕下一位公主不久,蘇賢妃便一舉得男,為聖上生下了第一位皇子。
皇後娘娘表麵上作出十分歡喜的樣子,親自去了她的宮中探望祝賀,迴去以後就砸了自己的整個寢宮。
自從上次皇帝遇刺,雖然知道是曾經的二皇子所為,但到底刺客是皇後身邊的宮女,聖上心裏一直就存著膈應,不願意再去皇後宮中。
蘇賢妃以高齡冒險生下皇子,皇帝在小皇子百日宴的當日,冊封其為皇貴妃,成為了在後宮當中,唯一能與皇後平分秋色的人。
可能是吃了上次莫名其妙小產的教訓,蘇皇貴妃把小皇子護的死死的,幾乎是寸步不離,皇後謀劃了很久,一直也沒尋到適合下手的機會。
在小皇子學會走路以後,太後娘娘就把他接到了自己宮裏養著,養在太後的身邊,皇後就更難下手了。
後來,建國公府的世子夫人給她出了個主意,皇上隻有這麽一個兒子,太後娘娘自然是要嚴防死守,動不了孩子,可以動他娘。
隻要他親娘沒了,孩子最終也是要放到皇後娘娘這個嫡母的身邊教養,雖然不是自己親生的,但好歹也算是有了兒子不是。
太後娘娘也曾將皇後叫到身邊敲打過幾次,不料她卻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一心就想要皇貴妃死。
她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對付蘇皇貴妃的身上,對自己的兩個女兒全然不管不顧,以至於端陽大公主就養成了暴虐尖刻的性子。
伺候她的宮女太監,幾乎全都被她打罵折磨過,有幾個近身伺候的,還被她用指甲撓花了臉,留下了長長的傷疤。
下人們每天都是戰戰兢兢小心的伺候著,可折磨下人卻是端陽最喜歡做的事情。
後來,有太監大著膽子在端陽的飯菜裏放了迷藥,讓她多睡一會總好過醒了折騰人。
日子久了,端陽宮裏的所有奴才幾乎都知道了這件事情,可是卻沒有一個人去告訴皇後娘娘。
顧硯初從宮裏迴來的時候,母子兩個已經午睡起來了,見兒子這麽大了,還摟著他娘的脖子撒嬌,他轉頭出去問元冬,給小少爺的院子收拾出來了沒有。
顧錦辰年歲漸長,不能讓他整天纏著曼舟,得給他單獨收拾出一個院子來。
元冬早就得了他的吩咐,哪敢怠慢,隻一個上午的時間,就讓人把小少爺的院子收拾的一塵不染。
除了喬氏身邊的阿月,顧硯初將燕九也指到了兒子的身邊服侍,眼見著到了開蒙的年紀,應該識字學禮,可不能每天什麽都不做,像隻跟屁蟲一樣圍著他娘。
曼舟有些不舍得:“他才幾歲就開蒙,我瞧著別人家的孩子到了七歲才開始讀書識字呢。”
顧硯初板了臉:“每天由我親自教他讀書,男孩子怎麽能成天圍在女人的身邊打轉,以後又哪會有男子之氣。”
看著兒子這麽大了,還賴在他娘懷裏,顧硯初沉著臉,又接著說道:“以後每日都要學習兩個時辰。”
顧錦辰的嘴噘的老高:“爹,我可以和娘學習識字的,我娘也可以教我。”
顧硯初坐在椅子上,也不說話,就這麽拿眼直直的盯著他,臉上看不出喜怒。
過了好半天,顧錦辰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說道:“還是爹教我吧,爹的學識比娘淵博。”
見他口中雖然服軟,麵上仍舊一副老大不願意的樣子,顧硯初想了想決定看看他的反應和悟性,於是說道:“你仔細聽,聽完了看看能記住幾個字,如果記的好,爹就同意你每日隻學一個時辰,如果記的不好,那每日就要學上兩個時辰。”
顧錦辰眨著眼睛想了一會,又看了看他娘,這才點頭。
顧硯初從《天工開物》當中選取了一段,語速極慢:“天覆地載,物數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豈人力也哉?事物而既萬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後識之,其與幾何?萬事萬物之中,其無益生人與有益者,各載其半;世有聰明博物者,稠人推焉。”
說完他就端起一旁的茶碗,揭開蓋子吹了吹,又慢慢的呷了一口。
他心裏想著,我若是收學生,指不定會有多少人求著我去教,自己兒子倒是十分不情願。
曼舟見顧錦辰眨巴著眼睛,半天沒擠出一個字,還以為是孩子太小,反應不行,看來是聽他爹說完,一個字也沒記住。
就在她正想要說幾句好話時,顧錦辰張開嘴,竟然一字不差的全都背了出來。
這下不止曼舟了,顧硯初端著茶碗的手,不受控製的哆嗦了一下,險些弄灑了茶水。
他強自鎮定,慢慢的將茶碗放到身旁的桌子上,才問道“你知道剛才背的是什麽意思?”
顧錦辰搖頭:“不知道,爹,我可以每天隻學一個時辰嗎?”
夫妻兩個心裏都是震驚不小,顧硯初扔下一句:“問你娘。”便背著手出了房門。
他仍然心潮澎湃,一直沒有從顧錦辰郎朗的背誦當中緩過神來。
一個人施施而行,沒過一會就到了給顧錦辰準備的院子,院子讓丫鬟打掃的幹幹淨淨,屋裏的桌椅也都擦的油光發亮。
裏裏外外都看了一遍,這才覺得十分滿意,又吩咐阿月,以後每天晚上都要哄著小少爺入睡,不許他到處亂跑。
顧硯初與曼舟陸陸續續去找尋了好多次,才找到山穀的入口,兩個人都十分喜歡這個地方。
顧硯初把搭建房屋的事交給了木易負責,從遠離京城的州縣雇了泥瓦木匠。
曼舟許了豐厚的工錢,唯一的要求是出入青溪穀的時候,要蒙住雙眼,一直吃住在山穀裏,直到房子修完。
許多有錢的主,都有一些特殊的癖好,隻要主家給銀子多,工匠們才不在乎是睜著眼還是閉著眼。
曼舟翻閱了許多書,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畫了圖紙,每隔幾天就交由木澤送到青溪穀。
顧錦辰越長大,眉眼就越像曼舟,隻是性子不像她那樣活潑,小小年紀就十分沉穩。
每天中午,元容都要喂他吃一碗蛋羹,吃完了曼舟就哄著他午睡,他最喜歡躺在曼舟的身邊,聞著他娘身上香香的味道。
每天晚上也要在爹娘的床上磨蹭很久,會跟著丫鬟去喬氏那邊。
就在皇後又誕下一位公主不久,蘇賢妃便一舉得男,為聖上生下了第一位皇子。
皇後娘娘表麵上作出十分歡喜的樣子,親自去了她的宮中探望祝賀,迴去以後就砸了自己的整個寢宮。
自從上次皇帝遇刺,雖然知道是曾經的二皇子所為,但到底刺客是皇後身邊的宮女,聖上心裏一直就存著膈應,不願意再去皇後宮中。
蘇賢妃以高齡冒險生下皇子,皇帝在小皇子百日宴的當日,冊封其為皇貴妃,成為了在後宮當中,唯一能與皇後平分秋色的人。
可能是吃了上次莫名其妙小產的教訓,蘇皇貴妃把小皇子護的死死的,幾乎是寸步不離,皇後謀劃了很久,一直也沒尋到適合下手的機會。
在小皇子學會走路以後,太後娘娘就把他接到了自己宮裏養著,養在太後的身邊,皇後就更難下手了。
後來,建國公府的世子夫人給她出了個主意,皇上隻有這麽一個兒子,太後娘娘自然是要嚴防死守,動不了孩子,可以動他娘。
隻要他親娘沒了,孩子最終也是要放到皇後娘娘這個嫡母的身邊教養,雖然不是自己親生的,但好歹也算是有了兒子不是。
太後娘娘也曾將皇後叫到身邊敲打過幾次,不料她卻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一心就想要皇貴妃死。
她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對付蘇皇貴妃的身上,對自己的兩個女兒全然不管不顧,以至於端陽大公主就養成了暴虐尖刻的性子。
伺候她的宮女太監,幾乎全都被她打罵折磨過,有幾個近身伺候的,還被她用指甲撓花了臉,留下了長長的傷疤。
下人們每天都是戰戰兢兢小心的伺候著,可折磨下人卻是端陽最喜歡做的事情。
後來,有太監大著膽子在端陽的飯菜裏放了迷藥,讓她多睡一會總好過醒了折騰人。
日子久了,端陽宮裏的所有奴才幾乎都知道了這件事情,可是卻沒有一個人去告訴皇後娘娘。
顧硯初從宮裏迴來的時候,母子兩個已經午睡起來了,見兒子這麽大了,還摟著他娘的脖子撒嬌,他轉頭出去問元冬,給小少爺的院子收拾出來了沒有。
顧錦辰年歲漸長,不能讓他整天纏著曼舟,得給他單獨收拾出一個院子來。
元冬早就得了他的吩咐,哪敢怠慢,隻一個上午的時間,就讓人把小少爺的院子收拾的一塵不染。
除了喬氏身邊的阿月,顧硯初將燕九也指到了兒子的身邊服侍,眼見著到了開蒙的年紀,應該識字學禮,可不能每天什麽都不做,像隻跟屁蟲一樣圍著他娘。
曼舟有些不舍得:“他才幾歲就開蒙,我瞧著別人家的孩子到了七歲才開始讀書識字呢。”
顧硯初板了臉:“每天由我親自教他讀書,男孩子怎麽能成天圍在女人的身邊打轉,以後又哪會有男子之氣。”
看著兒子這麽大了,還賴在他娘懷裏,顧硯初沉著臉,又接著說道:“以後每日都要學習兩個時辰。”
顧錦辰的嘴噘的老高:“爹,我可以和娘學習識字的,我娘也可以教我。”
顧硯初坐在椅子上,也不說話,就這麽拿眼直直的盯著他,臉上看不出喜怒。
過了好半天,顧錦辰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說道:“還是爹教我吧,爹的學識比娘淵博。”
見他口中雖然服軟,麵上仍舊一副老大不願意的樣子,顧硯初想了想決定看看他的反應和悟性,於是說道:“你仔細聽,聽完了看看能記住幾個字,如果記的好,爹就同意你每日隻學一個時辰,如果記的不好,那每日就要學上兩個時辰。”
顧錦辰眨著眼睛想了一會,又看了看他娘,這才點頭。
顧硯初從《天工開物》當中選取了一段,語速極慢:“天覆地載,物數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豈人力也哉?事物而既萬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後識之,其與幾何?萬事萬物之中,其無益生人與有益者,各載其半;世有聰明博物者,稠人推焉。”
說完他就端起一旁的茶碗,揭開蓋子吹了吹,又慢慢的呷了一口。
他心裏想著,我若是收學生,指不定會有多少人求著我去教,自己兒子倒是十分不情願。
曼舟見顧錦辰眨巴著眼睛,半天沒擠出一個字,還以為是孩子太小,反應不行,看來是聽他爹說完,一個字也沒記住。
就在她正想要說幾句好話時,顧錦辰張開嘴,竟然一字不差的全都背了出來。
這下不止曼舟了,顧硯初端著茶碗的手,不受控製的哆嗦了一下,險些弄灑了茶水。
他強自鎮定,慢慢的將茶碗放到身旁的桌子上,才問道“你知道剛才背的是什麽意思?”
顧錦辰搖頭:“不知道,爹,我可以每天隻學一個時辰嗎?”
夫妻兩個心裏都是震驚不小,顧硯初扔下一句:“問你娘。”便背著手出了房門。
他仍然心潮澎湃,一直沒有從顧錦辰郎朗的背誦當中緩過神來。
一個人施施而行,沒過一會就到了給顧錦辰準備的院子,院子讓丫鬟打掃的幹幹淨淨,屋裏的桌椅也都擦的油光發亮。
裏裏外外都看了一遍,這才覺得十分滿意,又吩咐阿月,以後每天晚上都要哄著小少爺入睡,不許他到處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