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州北麵,黃河之側,一條條溝壑縱橫的人工水渠,延綿百餘裏。


    在兩三萬吐蕃俘虜,以及近萬民工,一年努力下,唐徠渠、漢渠,兩個幾百年前遺留下的水利工程,初步完成了一期恢複的工程。


    “就現在這幾十裏,能澆灌多少田畝?”


    李業撚起一株粟米稻,向身側的靈州刺史李愚問道。


    這是北方百姓此時的主要糧食,可能是農業技術尚不成熟,唐代的糧食畝產並不高,哪怕是南方江南魚米之鄉,一般畝產也就是三四百斤。


    如北方,大多畝產能有兩石,兩百斤上下,就謝天謝地了。


    作物品種的改良,是百年之計,不可能短期見效


    所以擴大耕種麵積,推廣農業技術,才是增產關鍵


    他一身圓領常服,並未專門穿著親王的大紅袍,頭上隨意梳了個髻,顯然是不想驚動太多人。


    身後,也隻有百餘名外罩袍服,內裏卻襯著鎖子甲的按刀親衛。


    封涼王以後,李業的親兵也就不叫什麽“親兵都”的俗套名字了,而是專門有叫法的,喚作親事府和帳內府,親事府三百人,負責守衛王府,帳內府六百人,負責扈從外出。


    都是專門挑選輪替的軍中精銳,由李業的親信趙密任典軍,統帶兩府。


    水渠重新疏通以後,黃河西側的土地,變成了產量倍增的水澆田,年初春耕開始,一眼望不見邊,鬱鬱蔥蔥的小麥和粟米,代替了原本隻是荒漠草原,勉強能放牧的地方。


    李愚將自己所知的數據,向涼王一一詳細匯報


    他雖然才學遠不如號稱“涼國第一筆杆子”的韋莊遠矣,但論實務,尤其是工農之事,卻自問為十二州刺史之冠。


    凡經手數字,幾乎都是過目不忘


    “此前專門請了長安來的營造大匠觀摩過,臣也參與了,若想恢複唐徠渠、漢渠至開元舊觀,灌溉千萬畝,要將整個渠道分為三期,眼下第一期才剛剛完成。”


    “不過也已經有近五十裏,至年初完全通水,大致能灌溉四十萬畝上田,六十萬畝中田,原先兩側土地,不過草場而已,如今若是能完全應用,每年讓靈州增產三百萬斛糧以上,不成問題。”


    李業聞言微微頷首,表示對他的工作滿意


    三百萬斛糧可不是個小數字,換算成軍資,可以供給十萬大軍,連續作戰一年。


    當然,官府是不可能全部征收的,甚至按照李業定下的標準,第一年,隻收半成租賦,也就是其中十五萬斛而已。


    但這並不意味著剩下的糧食就消失了,相反,隨著糧食增產,百姓日子改善,就能為李業提供更多的優質兵源。他們多餘的農產品,可以前往城鎮和集市買賣,換取新的農具、牛馬牲畜,然後進一步增加糧食產量,同時還帶動了冶鐵工匠的規模。


    而百姓們有了餘力,李業才能推廣棉花種植,改良紡織技術等等


    經濟這種東西,最忌諱的,就是隻盯著財政收入算賬。


    對於一個政權而言,很多資產,是看不見的,無形的。兵馬錢帛、軍械資糧雖然重要,但那是對於尋常軍閥而言。


    想更進一步,如此時同樣在河南,督促春耕,恢複生產,施行屯田,打擊貪腐的朱全忠,或者是後來的李存勖、李嗣源,能夠在亂世之中,真正開創一番偉業之人,都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李業又專門視察了已經修了三分之一的唐徠渠


    後世的銀川平原,作為名副其實的“塞上江南”,足足有十四條大渠。


    而唐徠渠,這個貞觀年間開始修建,武則天時期完成的偉大工程,便是十四渠之首,直到一千多年後,經過曆朝曆代多次整修,都還在滋潤著銀川大地(至今還在發揮作用,現寧夏水利廳下屬專門有一個唐徠渠管理處)


    李愚指著一處,上百名民工正在清空淤泥之地,笑著對李業道


    “大王看,那些田地是打算引渠水直接入內灌溉的,過一兩年,我們靈州,便能種上水稻了!”


    李業見狀也是啞然,前世他雖然沒有去過銀川,但中學時,在地理課本上也有了解,至今對那些戈壁草原的背景映襯之下,水渠旁大片可以淹沒腳踝的水稻田照片而感到驚奇。


    如今親眼所見,確實對當時老師那句“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有了更多認識。


    李業縱目望向無數鬱鬱蔥蔥的田畝,向李愚問道


    “如果工程都如期完成,整個徠渠修繕了,能灌溉多少田畝?”


    李愚稍稍遲疑,而後斬釘截鐵道


    “若再配合上漢延渠,必不下千萬畝,屆時,臣敢保證,隻是這靈州一地,便能成為整個西北的糧倉!”


    李業聞言,相當滿意,豪爽大笑


    “國家大事,首在民生、農桑,這渠道若是修繕完成,你我君臣,便是千秋萬代的功業!”


    “我聽說你們打算從徠渠到漢渠間,修一道四十裏長的新渠道勾連,可有此時?”


    “確在規劃,須是二期工程完成後,方才實施。”


    李愚恭敬答道,但他聽到李業的讚譽,心中也不免激動,正如司馬遷所言“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自古以來,那些王侯將相,如過江之鯽,但真正讓老百姓銘記的,卻是那些真正對民生國計,有大建樹之人。


    君不見,龍首原上多少帝王塚,無不荒廢,可都江堰旁二王廟(李冰祠),卻是香火永盛。


    李業伸手指向遠處還在延伸的工地,春耕剛剛結束,修繕河渠的勞務又開始了。唐代百姓是有服徭役任務的,所謂“租庸調”裏的庸便是勞役。


    但到了晚唐,租庸調製度早已被打破,藩鎮、朝廷屢屢毫無限度的強征民力,往往會造成農業生產紊亂,最後釀成饑荒。


    李業當政的首要任務,就是重新規範了稅收和徭役,恢複到開元時期,治下青壯,每年二十天力役的標準。


    而且效仿貞觀舊政,針對不同經濟水平的家庭,采取不同方式,對於窮困百姓,可以免征,或者給與適當補貼。


    並且隻要是征發的民夫,雖然報酬不多,卻包兩頓飯,就隻以此項,便令許多百姓趨之若鶩了。


    “若此渠完工,便喚作李愚渠吧!”


    身側眾人,包括隨行的韋莊等人,聞言都不免羨慕


    這可是名留青史,千秋萬代都受香火的事情啊。


    李愚連忙推辭


    “若非大王一力支持,臣焉有今日?就算得一二成果,也俱是大王之德啊!臣請命為‘涼王渠’,以示大王撫民之恩。”


    李業卻是搖頭道


    “該是誰的功勞,便是誰的功勞,我是君,你是臣,不一樣的。我若無德,也不是一個什麽‘涼王渠’便能挽救,若是有德,天下士民自然不會忘卻。當年太宗文皇帝下旨始建徠渠,至今百姓受惠,為何不改叫‘貞觀渠’、‘唐皇渠’?祖宗之德,業不敢違也。”


    就此結束了這個話題


    至於數年後靈州平原渠道完工,李愚還是不敢命名此渠,當地人便將之喚作“李渠”,有一語雙關之意,便是後話了。


    從靈州出發,李業又在兩月間,先後巡視了涼州、鄯州、會州、秦州等地,與分別數月的符楊三兄弟好好聚了聚。


    各地民政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李業在年初正式頒布了授田令,對境內百姓進行有償授田,同時對立功軍士,進行軍功授田。


    西北地廣人稀,土地矛盾不突出,倒沒有什麽大地主問題,唯一要重視的,還是勞動力的解放,即限製蓄奴,拆分部落。


    涼王府詔命規定,每戶按照男丁和健婦數量,可以從當地官府得到授田,每人根據當地具體田畝質量,分配三十畝到八十畝不等。


    第一年隻用繳半成租,不收稅,第二年全租免稅,第三年全租半稅,直到第四年開始,才用全租全稅。


    租繳滿十五年後,便歸農戶本人了。


    至於軍功授田,直接歸軍士本人或家屬,不用繳租,隻用繳稅,同樣前兩年免稅,後一年半稅。


    按照這個比例,全租全稅,大概農戶每年要上繳兩成,這個數字並不低,相較於貞觀、開元時“十五稅一”的製度,若是李業在李世民時期為官,怕是要被砍頭。


    但貨比貨得扔,相較於此時內地,那根本沒個定數,全靠軍爺心情的捐稅,李業治下簡直是天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振並收藏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