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之後,李業部五隊將士,傷亡數十人,李業組織人把陣亡遺體埋葬在石子嶺,並舉辦軍葬。而難以行動的傷員,則被安置在後方由馱馬組裝的板車上。


    至於賞賜,李業和軍士立法三章,此後無論有多少人,但凡發放賞賜財貨,都必須在全都至少一半,數百人眾目睽睽下,把其人功績宣讀,而後當場清點發放。若有異議,可以當場質詢,隊正、副將等軍官但有貪墨,值一貫以上,梟首懸頭於門!


    但同樣的,若是宣讀公示,清點查收以後,就不得再無端生事,擅自鼓動鬧餉,違者,和軍官貪墨一樣,梟首懸於軍門。


    事實上,李業為了堅持自己的諸多規矩和原則,也導致了很多反麵後果。


    比如從德靜時,就有不止一個受不了管束的老兵,離隊轉投其他軍頭。


    這也導致李業部在諸軍當中,顯得格格不入。之前諸葛爽在眾將麵前,讚賞李業,就引起了不少人嫉妒抨擊。而李業本人,在夏綏軍中,也的確比較孤立。


    但李業並不後悔


    一支軍隊的靈魂,在於紀律,法紀這種東西,如果一開始不嚴肅對待。那之後,再想樹立起來,就難如登天了。


    否則,就算自己有百萬大軍,能橫行天下,一朝出事,馬上有人“黃袍加身”,或者落個李存勖那般下場,再大的功業,又有何用?


    處理完軍中事務,李業並沒有閑下來,而是立馬去拜訪之前分發各部賞賜的節度判官,鄭洵。


    鄭洵是名門之後,滎陽鄭氏,從幾百年前就是世家豪族,五姓七望之一,當過宰相的族人,得上兩位數。


    縱然不是嫡係,但就這出身,就屬於統治階層上層行列。


    雖然到了唐末,世家大族的地位今非昔比,地方軍閥和朝中太監,早已越來不把他們當迴事。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些人在本地和朝廷的影響力還是很強的。


    尤其是關中,各個富庶州縣的主官,都還是這些大家族掌控。


    而李業拜訪的目的,就是想要打聽一下朝中消息。


    不同於這時代大多數武夫,李業知道,還有不到一年,黃巢就會攻破長安,雖然由於不清楚曆史細節,他無法獲知黃巢是怎麽打到長安的,畢竟直到現在,黃巢都還在江南活動,距離長安幾千裏呢。


    但他清晰的明白,黃巢之亂,是一次至關重要的機會。自己想要就此登上曆史舞台,成為未來可以和李克用、朱溫、楊行密、耶律阿保機等亂世梟雄博弈的大佬的話,就必須盡可能利用這一時機,發展壯大自己。


    “子燁多禮了!”


    節帥大帳之側,是諸多幕府屬官和幕僚的駐地


    鄭洵見到李業拜訪,還帶著禮物,倒是沒有太吃驚


    這位年輕的將佐行事風格不同於一般軍頭,彬彬有禮,頗有讀書人士風,他之前在夏州時就有見識。


    若是尋常武夫,倒也驚奇,但考慮到聽聞其人乃宗室之後,倒也理所應當。


    鄭洵今年已三十有六,四年前考中進士,在尚書省為郎一年後,分派到關中藩鎮。


    其實也是帶著家族任務,希望和藩鎮武夫打好關係,以備不時。畢竟世家大族們也知道,這時代有刀把子才是爺,故而唐末以來,他們也積極尋求和兵頭軍閥們合作。


    “末將參見判官!”


    節度判官理論上是藩鎮三號人物,相當於朝廷裏的宰相,隻是不掌兵權,沒人當迴事罷了。


    但李業還是一板一眼的表示尊重,執下官禮


    鄭洵十分滿意,連忙扶起對方


    “誒,子燁宗室之後,血脈尊崇,又是功臣,我焉能受禮啊?”


    “子燁舉止文雅,有士子之風,日後稱一聲表字便是”


    從其人言語便能看出,在這些世家子眼裏,評判人高低的首位因素,還是出身家族。


    二人坐在馬紮上寒暄幾句,李業便切入主題


    “美江兄,我開拔後,在銀州那邊同僚聽聞,說黃逆已經攻破江南,可有其事?”


    這些世家大族,子弟廣布全國為官,消息要靈通得多


    “確有其事。”


    “上旬長安邸報,說是草賊已破揚州,恐怕江東諸道,未能幸免啊”


    鄭洵感歎到,夏綏鎮距離關中不遠,故而時時都能收到長安的消息。


    “不過畢竟還是危及江南,草賊既已破了淮南鎮,想必師老兵疲,難以再興大軍,一兩載內,南圖中原,離我關中西北還遠呢。”


    不僅是鄭洵,事實上此時天下大多數人,雖然都能看出黃巢攻破江南,對唐廷是致命一擊,直接斷絕了朝廷小半財賦供應。


    但卻沒有幾人能夠遇見到,現在還在江南的黃巢,居然會在未來短短半年內,就兵抵長安。


    就連李業本人,隻是知道後世曆史,黃巢的的確確是在廣明元年後殺進了長安,由於黃巢起義是中學曆史必講的,李業記憶尤深。可現在這個樣子,都已經廣明元年了,黃巢離關中還隔著好幾個省呢!


    李業有些疑惑


    但作為後世人,置身事外的看待曆史,總是能比這時候大多數聰明人清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他似乎想到了一些可能


    繼續問道


    “美江兄可知,如今在淮北主持大局,應對草賊的,是何人物?”


    “乃門下侍郎,弘文館大學士,宰相盧攜”


    鄭洵答道


    “不知這位盧侍郎勳紀如何?”


    勳紀就是戰功,意思是盧攜有過啥軍事戰績,李業倒沒有因為人家是文官而看輕,大唐能打的文官很多。


    誰知鄭洵答道


    “盧相公四代名臣,士門之後,家風蔚然,氣節骨梗。”


    嗯,就是沒打過仗的意思。


    李業又問到


    “那眼下江北還有哪些得力藩鎮?”


    “忠武、宣武、天平諸軍尚在淮北,魏博、昭義、平盧亦是強藩,相必不至於讓草賊流毒中原。”


    聽到這裏,李業已經明白黃巢是怎麽從江南一路殺到長安的了。


    鄭洵說的這些藩鎮,不是沒有強軍,有些甚至是天下數一數二的精兵。


    但,都是牆頭草


    以前唐廷有江南財賦在手,還能以財貨誘其賣力。


    現在全天下都知道江南已經完蛋


    那問題來了,人家為啥幫你平叛呢?


    這些人自己沒變成叛軍,就已經很對得起你老李家了!


    淮北中原,真正能用的,其實就隻剩下高駢剩下的三瓜兩棗,和河南東都的神策守軍罷了。


    除非能有個張巡、郭子儀之類人物坐鎮,或者把高駢提溜到北麵來當主帥,或許還有一兩分勝算,而目前主持局勢的盧攜又不通軍事。


    結局已然注定


    對於李業的詢問,鄭洵倒是沒有什麽想法,宗室嘛,關心一下國家大事也正常。


    接著就笑問李業


    “子燁此番立下大功,既已經升了十將,按常例,就可以加授本官了,愚兄在尚書省有些門路,需不需要幫忙活動一番?”


    李業知道對方在示好,隻是他心中真的不把這些虛名當迴事,不如幾十柄陌刀、弓馬管用。


    但人家都主動到這個份上了,自然不能拒絕


    “就有勞美江兄了,事後必有重謝!”


    鄭洵隻覺得這位年輕的宗室小將真是上道,滿意笑了笑


    二人又閑談幾句,李業才告辭離去。


    不同於鄭洵的輕鬆,李業掀開帳幕之後,笑臉就收斂了起來。


    果然,黃巢入長安的曆史潮流必然發生。


    而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現在已經是廣明元年五月,最多隻剩下大半年。


    自己該如何應對?


    一方麵,要火中取栗,趁機撈足政治和軍事資本。另一方麵,又要保全自身,不至於變成藩鎮和黃巢軍傾軋時的犧牲品。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距離關中、長安足夠近,能隨時動作,但又不被戰火波及的地方落腳經營。


    李業把目光投向了西麵


    三日後,大軍與突圍的經略軍陳武韜會合,再次啟程,往鹽州方向而去,途經宥州


    而在這裏,李業第一次見到後世曆史書上,與契丹、趙宋、完顏爭衡,立國西北的西夏李氏


    興業之祖,拓跋思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振並收藏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