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恭參見節帥!”


    李業擎刀肅立在諸葛爽身側


    眼前這個執下官禮,躬身參拜,恭敬有加,四十多歲的中年將領


    絲毫看不出什麽亂世梟雄的氣概


    但越是如此,李業心中越是警惕


    很難想象,現在還隻是在大唐一鎮節度使麾下,仰人鼻息的拓跋平夏部,短短數十年間,居然能發展到那等地步。這個過程,勵誌程度堪比在李成梁府上做雜工的努爾哈赤。


    拓跋思恭個子不高,但體格豐壯,因為常年騎馬,站立時能看出明顯的羅圈腿,明顯是常年習武之人,但神情自然圓滑,仿若長安市上商戶。


    “拓跋刺史久鎮宥州,蕃漢百姓多以為賴,本帥焉能怠慢?”


    諸葛爽扶起拓跋思恭,寒暄幾句


    但他也沒說錯,拓跋氏不同於黨項其他大部,極其善於經營地盤。


    從拓跋思恭父親開始任宥州刺史後,其部很少參與劫掠邊州,整頓清理當地黨項部落,甚至不時給長安進貢,參與平叛。


    在宥州、夏州本地,無論蕃漢,都頗有幾分名聲


    這也是幾十年後,西夏的崛起的基礎


    拓跋思恭隻是自謙


    但當注意到諸葛爽身側肅立的李業時,卻是忽然道


    “這位小兄弟,莫非就是石子嶺大捷,千軍之中,百步穿楊,取費聽多遇首級的李子燁?”


    聽到此言,諸葛爽自然是主動引見


    但李業心中卻是驚駭


    這才幾天,對方獲知石子嶺之戰後,就開始打聽自己的消息了?


    “刺史過譽,末將不過僥幸而已!”


    拓跋思恭本官在夏綏鎮內,隻低於節度使諸葛爽,李業當然不敢失禮。


    “聽說子燁是皇室宗親?”


    “旁支而已,有辱祖先,不敢稱宗親。”


    麵前矮壯將領卻是笑道


    “朔方節度使李帥也是皇室宗親,此番平叛,皆因鹽州受襲,李帥正在鹽州平叛,大軍過去以後,我必當向李帥提及此等宗室英傑才是!”


    李業並非缺乏社會經驗的蠢人,拓跋思恭這話看似親熱,但未免沒有破壞李業和諸葛爽之間關係的打算。


    畢竟真要引薦,到時候朔方節度使在場,你直接提不就完了嗎?有必要在眼下諸葛爽身前說這事嗎?


    此時李業對其人的印象就更差了


    六月初,夏綏軍抵達鹽州,和朔方軍會師


    此時費聽氏的叛亂已經基本平定


    倒不是因為被殺絕了,而是因為人家請降了。


    在慶功宴上,李業見到了拓跋思恭口中,同為宗室之後的朔方節度使李玄禮。


    唐朝的宗室製度不同於明代,倒是有些類似漢朝,也就是近支宗室,和皇位繼承權相關的,管得很緊。李隆基為了防範皇子皇孫們勾連外臣,還專門修建了形同監獄的十王宅、百孫院。直接導致此後幾代天子政治素質直線下降。


    而對如李業這種遠支,則根本不管,愛幹嘛幹嘛,科舉、當官,甚至領兵做節度使、入朝為相也不稀罕。這一點,唐朝皇帝還是很清楚的,近支宗室也許是自己的威脅,但遠支卻反而是皇權有力幫手。


    李玄禮見到李業,還是很欣賞的。


    年紀輕輕,就已經有如此能耐,而且謙遜恭謹,毫無這個時代武夫們普遍的驕橫。


    這樣的部下,簡直是各路節度使培養為牙兵親信的理想人選。


    何況二人同為宗室,李玄禮是高宗之後分出來的,太宗八世孫,剛好比李業長一輩。


    李業也十分上道,二人對了世係祖宗後,他當即改口稱唿世叔。


    中唐安史之亂後,其實湧現出不少宗室名將。


    但到了晚唐,宗室之中,已經罕見軍事人才了,否則曆史上,也不至於病急亂投醫,把李克用記進宗譜,過繼為宗室。


    李玄禮自己能爬到這個位置,也有矮個裏麵拔高個,朝廷樹立宗室榜樣的原因。


    藩鎮崛起後,唐廷一直傾向於培植遠支宗室,雖說人不見得就完全忠誠,但比起那些藩鎮悍將還是可愛多了。反正也管不到,與其給外人,還不如給自家人。


    隨後,在慶功的兩軍宴會上,李玄禮主動舉杯向諸葛爽暗示,希望把李業調到朔方軍。


    他上任朔方節度使不過一年,也需要培養衙兵親信。


    李業主動婉拒,畢竟諸葛爽對他還是有知遇之恩的,雖說此時跳槽,對於藩鎮武將而言不算啥,但李業是個知恩圖報的人。


    諸葛爽對他的反應很滿意,雖然酒宴上沒說什麽


    但時候,就讓節度判官鄭洵私下向李業表明,有意讓他在宥州或者夏州,擔任獨立領兵的十將。


    -------------------------------------


    廣明元年,六月


    朔方鎮,靈州,靈武縣


    這裏是朔方節度使的駐地,也就是後世的銀川地區


    作為黃河幾字灣左麵邊緣,自南北朝開始,到唐朝,廣泛挖掘的水利工程,將此處打造成了真正的“塞上江南”。


    過去鼎盛時,靈州人口最多能達到百萬。


    黃河畔鬆軟的泥土,在人工溝渠的輔助下,變成上千萬畝良田。


    來自長安、河東、隴右、西域、塞北的商隊和旅人絡繹不絕


    天寶年間,朔方軍更是“十節度”之一,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要軍事力量,郭子儀、李光弼、仆固懷恩均擔任過朔方節度使。


    但天寶,既是朔方鎮的頂點,也是最後的輝煌


    至此以後,隨著國內亂局爆發,吐蕃勢力侵吞西域和隴右


    “平時安西萬裏疆,今日邊防在鳳翔。”


    朔方鎮原本在隴右和賀蘭山以北的統轄地區全部丟失,吐蕃人的兵鋒抵達到眼前。


    吐蕃人控製的原州、會州距離長安不過二百裏。


    至於朔方,更是到了眼皮底下,而新崛起的黨項人,也是尾大難掉。


    多次動亂以後,到了唐末,靈州城幾乎近於廢弛,人口不過十萬


    李業、符存審、楊師厚三兄弟,策馬在黃河畔觀望


    數日前,他們跟隨諸葛爽,追擊黨項叛軍餘部後,按照常例,李玄禮要犒賞作為“客軍”的夏綏鎮將士,分發賞賜。


    “再往西,便不複大唐之地了。”


    李業望著黃河西側,長河落日,大漠孤煙,不禁興歎


    安西四鎮以及河西走廊的淪陷,對於大唐以及中華民族而言,不僅僅隻是丟失領土這麽簡單。


    “若有朝一日,能提劍收複安西五十州,必當能名垂青史!”


    符存審迴應道


    楊師厚倒是更關心眼前的事情


    “兄長,節帥那邊的意思,咱們是要分到哪?”


    “宥州,懷德堡”


    李業看向遠處的靈武城答道


    升為十將後,他並沒有選擇迴去給諸葛爽做衙軍都將,而是選擇外放。


    楊師厚不解


    “兄長,為何不留在夏州呢?節帥這麽欣賞兄長,日後不難得個都虞侯或者押衙差遣啊。”


    但李業卻是搖頭


    “在夏州當衙軍,自然待遇更佳,可受的管束也要多。”


    “諸葛大帥雖然對我等不錯,但夏州龍蛇混雜,不是經營之地。”


    作為一個後世人,從小接受的曆史和政治教育,無不告訴他,亂世之中,想要做一番事業,必須要有根據地。


    哪怕是再小的地盤,也比無根之木要好。


    留在夏州衙軍,待遇確實好,但卻是在諸葛爽眼皮底下。


    現在諸葛爽信任重用他,是因為需要他的本領,可這並不意味著人家能容忍一個在自己跟前,發展勢力,勾連僚屬的軍頭。


    “隻是,宥州距離德靜百裏,恐怕軍中一些有家屬的將士,不會輕易跟從啊。”


    符存審擔心道


    李業頷首認同,他的部屬中,大半都是德靜和周邊本地人,安土重遷也是常態。


    “這樣吧,這事三弟負責,把軍中剩餘財貨,尤其是我的那份拿出來。告訴德靜本地將士,有家屬的,如為父母雙親,有兄弟姐妹,賜錢帛安置,如無兄弟姐妹,我不強求,也賜錢帛,權當遣散。”


    “若家屬願隨軍遷移的,我許諾,必定在懷德堡給他們置一份家業。”


    李業口中的家業,當然是土地,還有草場。西北地區,無論胡漢,都是耕種遊牧並舉的,往周圍黨項部落,收點“上貢”,給他們每家每戶分點牛羊,李業還是辦得到的。


    這其實也是他一直在企圖推動的事情。


    唐末亂局,尤其是府兵製解體後,藩鎮武夫的崛起,其問題根源還是在土地上。“有恆產者有恆心”,當每名軍士都有固定的家業和財產後,也就不會輕易倒戈,作亂犯上了。


    當然,這還隻是唐末社會問題的冰山一角,但事情總是一點點開始解決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振並收藏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