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疑惑道:


    “無煙火藥?比之尋常火藥不會有煙嗎?威力又如何嗎?


    朕已經撥付大筆錢糧用於開采和煉製火藥了,上蒼既有更好的火藥,為何不一開始傳授給我等?”


    魏征指著無煙火藥的學名硝化棉,道:


    “從名字來看,這無煙火藥也是要用到硝來製取的,若是我等沒有提純硝的技藝,那上蒼就是提前告知我們也造不出來啊。


    或許上蒼就是這個意思,科學不能一蹴而就,得由簡單的,漸漸進步到複雜的,再由這些複雜的延伸出更多科技。


    而且我大唐雖有棉花,可種的實在太少。


    我大唐子民以麻布和絲綢為服飾衣料為主,棉花多是豪門大家的庭院裏種來觀賞所用。


    上蒼就是提前告知我們硝化棉製作法子,我們也沒有足數的棉花可用啊。”


    李世民思索一番道:


    “既然連後世都是以棉布做衣裳布料,說明棉布定然是要優於麻布的。


    而且棉花用途頗多,既能造火藥,又能榨油,今後將種植苧麻改為種植棉花便是必要。


    與六部官員商議一番吧,遷民屯墾西域,種棉花。


    還有征收各地已有棉花,上蒼現在傳授給我等的紡紗機和織機也得盡快監造出來,不要等到棉花種出來了再去鑽研工具。”


    ……


    棉花雖然較早就進入了中國,但因為產量很低,種植環境受限,棉花的進一步利用與紡織技術也長期處在摸索階段。


    要到宋朝時,棉花的種植才進入初步發展階段,到元朝和明朝時才開始大規模種植,麻布才漸漸被取代。


    所以在明朝以前,棉花的種植和紡織技術,其它朝代的確很需要。


    紡織行業尤為發達的嘉靖時期,用水力驅動紡車的技術已經存在。


    織造局每年靠絲綢和棉布賺取的財政收入尤為龐大,身為大明事實上的戶部尚書,嘉靖帝對這行業的內情自然有所了解。


    “我大明朝也不是沒有更好的紡紗機,而是因為土地產出不多,必須重農抑商。


    我大明人口數以千萬計,要讓如此多的百姓都吃上飯,就決不能讓太多人口去經商荒廢了農耕,必須要對商賈征以重稅。


    再加之百姓大多都是自給自足,缺點什麽都是能自己解決就解決,輕易不會花錢去買。


    缺了衣物就自己拾搗塊地來種些棉花,自己紡紗自己織布,百姓買不了多少,商人織多了布匹賣不出去,貨就砸手裏了虧錢,自然不願再花大價錢研造更好的紡車。


    而且江南一地家家都有婦人紡紗補貼家用,直接從百姓手裏采買,遠比造織機更省事,擔著的風險也更小。


    商稅當然好收,不需要那麽多的吏員挨家挨戶征稅,朝廷開支就能縮減一大筆,又不會得罪農戶。


    可種地的人一旦少了,糧食價錢一旦上去了,那糧價漲起來可就不是徐徐抬高。


    商人最是懂得囤貨居奇,一旦給他們抓到個我大明朝補不上的小窟窿,他們立馬就能心照不宣地全都開始狠狠地擴寬那個窟窿,使之變成一個用多少銀子都補不上的深淵!


    糧食是命根子,一旦出了缺口往上漲,那就不是一倍兩倍地往上翻,而是十倍百倍!漲到能把百姓的血都吸幹為止!


    曆朝曆代的皇帝大臣都不是傻子,這裏麵的牽扯看得比誰都清楚。


    隻要糧食富足了,百姓們手裏有餘糧自然就會拿出去賣了換錢買東西。


    東西賣得出去,供不應求,商人能賺到錢自然就會開始擴大經營。


    布匹、茶葉、海貨、牲畜、鐵器,隻要賣得出去能產多少產多少。


    屆時種地賣糧賣不上價,糧價便宜不必擔心吃喝,百姓們為了多賺錢自然就會開始經商務工。


    市麵上東西多了就得貨比三家,商人要想自家貨賣得出去賣得好,就得想方設法造出比別家更好的貨。


    要想成本比別家低,賣得比別家好,就得開始花錢花心思研造器具減少用工開支。


    如此一切就都能被盤活,國家也會變得越來越富強。


    後世必然就是如此發展起來的。


    牽動這一切的根源就在糧食,在畝產,在提高畝產的糧種、肥料,還有減少耕種用人的器具。


    如今肥料在開采,糧種在培育,器械還得等上蒼傳授。


    我大明朝隻要將這條路走對了,要不了多久一切都能順其自然地繁榮起來。


    所要的不過是時間而已。”


    ……


    大明科研院中,幾位剛剛研製出可實用雷酸汞的組員們,在一起討論著天幕新出的無煙火藥。


    一位組員將一朵棉花放在桌上點燃。


    蓬鬆的棉花快速燃燒殆盡,產生的煙霧非常少,殘留的灰燼也幾乎少到可以忽略不計。


    稍後又點燃了一撮顆粒火藥。


    爆燃過後產生了一大團煙霧,且殘留的粉末殘渣不少。


    “後世既然將無煙火藥如此命名,突出的就在於無煙二字,但以我之見,另外一個突出的,想來是殘留極少。


    我們的顆粒火藥在槍管中爆炸後會有灰燼殘留,這些灰燼附著在槍管的膛線凹槽之中,如果連續發射,要不了幾發子彈必然會造成膛線失效,甚至堵塞槍管導致子彈無法上膛。


    如果我們要做出向後世一樣可以不斷連發的槍械,就不可能在發射幾發子彈後用通條清理槍膛,況且有膛線也清理不幹淨。


    那麽就隻有想辦法減少子彈發射藥的爆炸殘留,甚至要做到壓根沒有殘留。


    如此槍械才能完成擊發、上膛、擊發再上膛的連續自動運轉。


    後世應該就是基於這個需要才研製出了無煙火藥。”


    其他組員也說道:“硝化棉,這裏的硝化指的應該是硝酸,因為硝酸鉀燃燒後也有殘留。


    硝酸鉀和棉花混合後,也不會全部變成氣體釋放出去。


    但如果是硝酸的話,那進行反應豈不是又有毒煙?”


    組員們瞬間理解了他的顧慮。


    苦笑道:“這毒煙要是再吸下去,我們就是不咳死,眼睛也得被熏瞎。


    在天幕告知我們無煙火藥的製取法子前,我們還是先想辦法造一個可以持續鼓風的器物來吹散毒煙吧,而且後續製取雷酸汞也得解決這個問題。”


    “現有的風箱不行,鼓風有停頓,而且風力太小,毒煙多了還是會彌漫在周圍。”


    “那就用兩個大風箱,用水力驅動,間隔開鼓風頻率就能一直鼓風。”


    “不行,風箱隻有在相對密封的管道中,風力才能集中不會溢散。


    我們是開闊環境,風箱放遠了沒風,放近了,會在收縮推杆時將毒煙吸迴來。”


    “像扇子一樣扇風?可以用連杆將水車的旋轉運動改為上下運動。”


    “你家水車能轉那麽快?”


    “治理黃河不是有種束水攻沙的窄水道嗎?水道窄了流速變快。


    以此為原型,改良河道與坡度,水車就能轉得更快了,就是不知道用作扇風夠不夠快,而且局限性很大,造價有點高。”


    “不必如此複雜,江南有種利用大小齒輪組提高水車傳動轉速的技藝。


    大齒輪與小齒輪的輪齒交錯,大齒輪的圓徑比小齒輪大一倍,大齒輪轉動一圈,小齒輪就能轉動兩圈,小齒輪在配上一個更小的齒輪,轉速就能提高數倍。


    特點是帶動的齒輪越多,想要帶動起來需要的力道就得更大。


    隻要加大水車的尺寸,最終的轉速就能非常高。”


    隻是一番討論,一個常人難解的問題就被這幾個見多識廣的學子解決了。


    這樣的感覺,讓幾人默契地相視而笑。


    “哎,你們不覺得如此有用的傳動方式用在扇風上實在大材小用了嗎?


    諸位覺得後世的飛機是如何飛起來的?”


    幾人想起了後世大飛機上那高速旋轉的引擎扇葉。


    “是風?是旋轉的扇葉帶起很大的風推著飛機飛起來的!?


    可那扇葉得轉多快才能吹出那麽大的風帶動那麽大的鐵家夥?


    如果是用齒輪組提高轉速的,那得用多大的動力才能驅動那麽快的齒輪組?”


    “火藥爆炸帶起的氣體膨脹?”


    “那就得解決火藥如何持續爆炸了,爆炸的氣體還能帶動扇葉吹出更大的風。”


    “等等,或許可以打開思路,關鍵在於研造出可以攜帶的動力源頭,有了這樣可以攜帶的動力,後世的汽車或許也能造出來。”


    “那船也可以用這樣的動力,就不必依賴時有時無的風了。”


    “哈~有意思了,我們這輩子注定會活得很有意思。”


    幾人大笑著,像是一起征戰沙場得勝的將軍,也像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至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二藝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二藝術並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