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吃人與吃天下人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 作者:第二藝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巡靠科舉入仕,從一個小縣令做起,後來因為政績不錯,被調往京城,但因為不屑於攀附,又主動調任前往了真源縣又當迴了小縣令。
當安祿山造反攻入河南地區時,張巡所在的真源縣距離安祿山的大軍就隻有兩百裏了。
上級太守讓張巡帶上美酒好肉獻城投降,張巡堅決不從。
可他周邊的縣城卻紛紛投了降,其中就有雍丘縣令令狐潮。
雍丘作為進入江淮地區要道,一旦失守江淮地區的千萬百姓將直麵叛軍的鐵蹄。
可即便不降,張巡作為區區縣令,其手中資源和兵馬也和其他縣令沒什麽不同,根本無法阻擋叛軍。
但是張巡還是毅然選擇了拚死抵抗。
江淮地區至關重要,朝廷必然會急派大軍支援,哪怕自己能抵擋叛軍一天,也能給大唐多爭取一天的時間挽救黎民百姓。
於是他帶著從真源縣招攬的一千誌在救國的百姓趕往雍丘城,並決心死守。
因為來得及時,投降的雍丘城縣令還在敵營,叛軍還沒來得及進入雍丘城。
張巡搶先一步進入雍丘,殺死了令狐潮的妻子兒女。
令狐潮聞訊悲憤不已,做起帶路黨,引領四萬叛軍大舉進攻雍丘。
而此時張巡除了原本的一千人手和雍丘城兩千心中仍有大唐的兵卒,除此三千之外再無其它兵馬。
但張巡身先士卒,帶領將士們積極籌備守城事宜。
用熬煮的金汁(就是燒開的糞水,燒熱之後奇臭無比,且一旦被燙傷,傷口必定感染。)、火油(即石油)、滾木雷石(帶釘子的圓木,雷石即大小合用的石塊。)等一係列守城利器堅決抵禦敵軍。
沒有羽箭了就趁夜用繩子懸掛數百稻草假人到城外,吸引敵人放箭。
這便是曆史上真實記載的草人借箭。
要是敵軍攻城乏累鬆懈了,張巡還敢出城夜襲敵營。
就這樣,三千對四萬原本毫無懸念的攻守之戰,硬生生被張巡堅持了兩個月之久,城下堆滿了叛軍的屍骸。
但其中的艱辛也是絕對的,叛軍見進攻這麽一座小城付出了如此大的傷亡,自知必須調動更多兵馬和攻城器械才可,於是選擇暫時退兵。
張巡暫時保住了雍丘和身後的江淮百姓。
但足足兩個月的時間過去,大唐援軍卻還是沒有如預料的趕來。
那是因為在他堅守的這兩個月中,正麵戰場上因為李隆基的一係列錯誤幹預,導致潼關被破,長安也落入了敵手。
連皇帝都逃跑了,自然沒人顧得上他這麽一支自發抗敵的小小孤軍。
後續叛軍調來更多兵馬,並帶來了李隆基竄逃的消息。
雍丘城中頓時軍心大亂,張巡直接斬殺了勸說他叛國的投降派,繼續選擇死守。
但就算張巡再頑強,兵馬糧草總是有消耗殆盡的一天。
待城中糧草耗盡之後,張巡不得不帶兵退出了雍丘城,前往江淮的最後一道門戶睢陽繼續堅守。
而下一場睢陽之戰,將會是一場殘酷到糧草消耗殆盡,守城將士不得不吃人堅守的地獄之戰。
張巡抵達睢陽後,睢陽太守也早就知道了張巡在雍丘城的大義之舉,心中尤為佩服,於是將睢陽城的三千餘守軍全部交給了張巡。
篡權成功的安慶緒派大將尹子奇率領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向睢陽開進。
反觀張巡從雍丘帶出的三千兵馬和睢陽城的三千餘士兵,攏共一起也仍然隻有不到七千人。
張巡率領著七千守軍抵擋著敵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極高強度的守城戰下,張巡一天甚至要擊退敵軍二十次進攻。
這樣高強度的大戰持續了十六天。
攻城的叛軍死傷兩萬餘人,睢陽城下屍骸堆積如同小山。
張巡因守衛睢陽有功,被唐肅宗李亨下詔加任禦史中丞。
但是大唐援軍遲遲不到,睢陽城的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城中的糧食撐不了多久了。
睢陽也算是一座大城,軍備糧草原本還算充裕,但是河南節度使虢王李巨以討伐叛賊為由,在叛軍到來前強行調走了一半。
可是李巨調走了軍糧,卻又忌憚於叛軍實力強大,遲遲不肯支援睢陽。
一方麵擔心自己的兵力被消耗後,無法守衛自己的轄區。
一方麵李亨大為讚譽並加封了張巡,卻無視了他李巨這個皇親,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他對張巡產生了嫉妒情緒,不願意幫助張巡進一步建立戰功,進而威脅到自己這個河南節度使。
孤立無援又缺乏糧食的張巡,隻能極盡所能繼續堅守。
強攻不下的叛軍,這時忽然從睢陽投降派口中得知睢陽城存糧不足的消息。
於是尹子奇決定長期圍困睢陽。
張巡得知消息走漏後,將告密的投降派李滔、田秀榮斬首示眾。
時間到了五月,正是麥熟時節。
叛軍收割睢陽城外的麥子以充軍糧,張巡在城上看到後,集結士兵,擂鼓作出欲戰的樣子。
叛軍見狀立刻停止收麥待戰。
這時,張巡止住擂鼓,讓軍士作出休息的樣子,如此反複後叛軍漸漸放鬆了警惕,精力萎靡。
張巡趁機率軍夜闖敵營,殺死眾多並搶奪到了一大批糧食。
但是這些糧食仍然解決不了睢陽城所有軍民的長期需要。
時間到了七月,這時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饑了隻好吃樹皮和紙。
守軍也隻剩千餘人,饑瘦的拉不開弓,而且外無救兵。
在這樣下去城破就成注定了,張巡隻好派手下將領南霽雲冒險突圍求援。
南霽雲突圍後前往新任的河南節度使賀蘭進明駐地求援。
賀蘭進明倒是設宴款待了南霽雲,但就是沒有出兵救援睢陽的意思,並勸說南霽雲留在自己軍中。
南霽雲悲憤表示睢陽守軍已經一個月沒有裹腹之食了,他不能苟活吃獨食,而賀蘭進明坐擁重兵卻見死不救,這豈能算忠義之士?
南霽雲憤怒地當場咬下自己的一根手指明誌,然後又重新突圍迴到了絕地睢陽,與守城將士們一同堅守直到死亡。
睢陽守軍們餓到沒辦法就殺馬,馬吃完了就抓耗子、麻雀,甚至連鎧甲和弓箭上的皮革都被剝下來吃了。
但還是沒能等來援軍,敵軍也沒有放棄進取江淮的戰略目標。
最後的辦法隻剩下一個。
在城破還是吃人的選擇中,張巡選擇了吃人。
張巡將自己的愛妾殺了,烹煮分給眾人,眾人不願,張巡隻能帶頭開吃,並告知眾將士守城的意義已經遠超他們的生死。
睢陽太守許遠也緊隨其後,將自己的仆役殺了給將士們裹腹。
局勢已經慘烈到了這種程度,睢陽城中的百姓們也早就開始了人相食。
之後就是開始找沒有作戰能力的老弱婦孺……
再之後就輪到了徹底失去戰鬥能力的男人。
最後城中的一切都吃光了,守城的將士也隻剩了四百人。
尹子奇也終於攻破了睢陽城。
張巡和剩餘守城將士們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被俘卻仍然不肯降賊。
當日,張巡等三十六人全部被殺。
可令人唏噓的是,張巡死後僅三天唐軍就到了睢陽,一個月後收複河南全境。
可張巡卻已經堅守睢陽十個月了,最後就差了這三天。
大亂之後,唐肅宗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鄧國公,並授其子官職。
張巡堅守睢陽,為江淮地區免於陷入敵手不擇手段地犧牲了一切。
最後得到的結果是大亂如他所願得到平定,但天下人對他吃人的行為非議不休。
甚至有言其死守睢陽,實為愚蠢。
但真正造成這一慘狀的是張巡嗎?
昏庸享樂的李隆基、造反的安祿山,還有見死不救隻顧自保的唐朝將領,他們或許才是真的“吃人不吐骨頭”。】
當安祿山造反攻入河南地區時,張巡所在的真源縣距離安祿山的大軍就隻有兩百裏了。
上級太守讓張巡帶上美酒好肉獻城投降,張巡堅決不從。
可他周邊的縣城卻紛紛投了降,其中就有雍丘縣令令狐潮。
雍丘作為進入江淮地區要道,一旦失守江淮地區的千萬百姓將直麵叛軍的鐵蹄。
可即便不降,張巡作為區區縣令,其手中資源和兵馬也和其他縣令沒什麽不同,根本無法阻擋叛軍。
但是張巡還是毅然選擇了拚死抵抗。
江淮地區至關重要,朝廷必然會急派大軍支援,哪怕自己能抵擋叛軍一天,也能給大唐多爭取一天的時間挽救黎民百姓。
於是他帶著從真源縣招攬的一千誌在救國的百姓趕往雍丘城,並決心死守。
因為來得及時,投降的雍丘城縣令還在敵營,叛軍還沒來得及進入雍丘城。
張巡搶先一步進入雍丘,殺死了令狐潮的妻子兒女。
令狐潮聞訊悲憤不已,做起帶路黨,引領四萬叛軍大舉進攻雍丘。
而此時張巡除了原本的一千人手和雍丘城兩千心中仍有大唐的兵卒,除此三千之外再無其它兵馬。
但張巡身先士卒,帶領將士們積極籌備守城事宜。
用熬煮的金汁(就是燒開的糞水,燒熱之後奇臭無比,且一旦被燙傷,傷口必定感染。)、火油(即石油)、滾木雷石(帶釘子的圓木,雷石即大小合用的石塊。)等一係列守城利器堅決抵禦敵軍。
沒有羽箭了就趁夜用繩子懸掛數百稻草假人到城外,吸引敵人放箭。
這便是曆史上真實記載的草人借箭。
要是敵軍攻城乏累鬆懈了,張巡還敢出城夜襲敵營。
就這樣,三千對四萬原本毫無懸念的攻守之戰,硬生生被張巡堅持了兩個月之久,城下堆滿了叛軍的屍骸。
但其中的艱辛也是絕對的,叛軍見進攻這麽一座小城付出了如此大的傷亡,自知必須調動更多兵馬和攻城器械才可,於是選擇暫時退兵。
張巡暫時保住了雍丘和身後的江淮百姓。
但足足兩個月的時間過去,大唐援軍卻還是沒有如預料的趕來。
那是因為在他堅守的這兩個月中,正麵戰場上因為李隆基的一係列錯誤幹預,導致潼關被破,長安也落入了敵手。
連皇帝都逃跑了,自然沒人顧得上他這麽一支自發抗敵的小小孤軍。
後續叛軍調來更多兵馬,並帶來了李隆基竄逃的消息。
雍丘城中頓時軍心大亂,張巡直接斬殺了勸說他叛國的投降派,繼續選擇死守。
但就算張巡再頑強,兵馬糧草總是有消耗殆盡的一天。
待城中糧草耗盡之後,張巡不得不帶兵退出了雍丘城,前往江淮的最後一道門戶睢陽繼續堅守。
而下一場睢陽之戰,將會是一場殘酷到糧草消耗殆盡,守城將士不得不吃人堅守的地獄之戰。
張巡抵達睢陽後,睢陽太守也早就知道了張巡在雍丘城的大義之舉,心中尤為佩服,於是將睢陽城的三千餘守軍全部交給了張巡。
篡權成功的安慶緒派大將尹子奇率領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向睢陽開進。
反觀張巡從雍丘帶出的三千兵馬和睢陽城的三千餘士兵,攏共一起也仍然隻有不到七千人。
張巡率領著七千守軍抵擋著敵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極高強度的守城戰下,張巡一天甚至要擊退敵軍二十次進攻。
這樣高強度的大戰持續了十六天。
攻城的叛軍死傷兩萬餘人,睢陽城下屍骸堆積如同小山。
張巡因守衛睢陽有功,被唐肅宗李亨下詔加任禦史中丞。
但是大唐援軍遲遲不到,睢陽城的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城中的糧食撐不了多久了。
睢陽也算是一座大城,軍備糧草原本還算充裕,但是河南節度使虢王李巨以討伐叛賊為由,在叛軍到來前強行調走了一半。
可是李巨調走了軍糧,卻又忌憚於叛軍實力強大,遲遲不肯支援睢陽。
一方麵擔心自己的兵力被消耗後,無法守衛自己的轄區。
一方麵李亨大為讚譽並加封了張巡,卻無視了他李巨這個皇親,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他對張巡產生了嫉妒情緒,不願意幫助張巡進一步建立戰功,進而威脅到自己這個河南節度使。
孤立無援又缺乏糧食的張巡,隻能極盡所能繼續堅守。
強攻不下的叛軍,這時忽然從睢陽投降派口中得知睢陽城存糧不足的消息。
於是尹子奇決定長期圍困睢陽。
張巡得知消息走漏後,將告密的投降派李滔、田秀榮斬首示眾。
時間到了五月,正是麥熟時節。
叛軍收割睢陽城外的麥子以充軍糧,張巡在城上看到後,集結士兵,擂鼓作出欲戰的樣子。
叛軍見狀立刻停止收麥待戰。
這時,張巡止住擂鼓,讓軍士作出休息的樣子,如此反複後叛軍漸漸放鬆了警惕,精力萎靡。
張巡趁機率軍夜闖敵營,殺死眾多並搶奪到了一大批糧食。
但是這些糧食仍然解決不了睢陽城所有軍民的長期需要。
時間到了七月,這時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饑了隻好吃樹皮和紙。
守軍也隻剩千餘人,饑瘦的拉不開弓,而且外無救兵。
在這樣下去城破就成注定了,張巡隻好派手下將領南霽雲冒險突圍求援。
南霽雲突圍後前往新任的河南節度使賀蘭進明駐地求援。
賀蘭進明倒是設宴款待了南霽雲,但就是沒有出兵救援睢陽的意思,並勸說南霽雲留在自己軍中。
南霽雲悲憤表示睢陽守軍已經一個月沒有裹腹之食了,他不能苟活吃獨食,而賀蘭進明坐擁重兵卻見死不救,這豈能算忠義之士?
南霽雲憤怒地當場咬下自己的一根手指明誌,然後又重新突圍迴到了絕地睢陽,與守城將士們一同堅守直到死亡。
睢陽守軍們餓到沒辦法就殺馬,馬吃完了就抓耗子、麻雀,甚至連鎧甲和弓箭上的皮革都被剝下來吃了。
但還是沒能等來援軍,敵軍也沒有放棄進取江淮的戰略目標。
最後的辦法隻剩下一個。
在城破還是吃人的選擇中,張巡選擇了吃人。
張巡將自己的愛妾殺了,烹煮分給眾人,眾人不願,張巡隻能帶頭開吃,並告知眾將士守城的意義已經遠超他們的生死。
睢陽太守許遠也緊隨其後,將自己的仆役殺了給將士們裹腹。
局勢已經慘烈到了這種程度,睢陽城中的百姓們也早就開始了人相食。
之後就是開始找沒有作戰能力的老弱婦孺……
再之後就輪到了徹底失去戰鬥能力的男人。
最後城中的一切都吃光了,守城的將士也隻剩了四百人。
尹子奇也終於攻破了睢陽城。
張巡和剩餘守城將士們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被俘卻仍然不肯降賊。
當日,張巡等三十六人全部被殺。
可令人唏噓的是,張巡死後僅三天唐軍就到了睢陽,一個月後收複河南全境。
可張巡卻已經堅守睢陽十個月了,最後就差了這三天。
大亂之後,唐肅宗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鄧國公,並授其子官職。
張巡堅守睢陽,為江淮地區免於陷入敵手不擇手段地犧牲了一切。
最後得到的結果是大亂如他所願得到平定,但天下人對他吃人的行為非議不休。
甚至有言其死守睢陽,實為愚蠢。
但真正造成這一慘狀的是張巡嗎?
昏庸享樂的李隆基、造反的安祿山,還有見死不救隻顧自保的唐朝將領,他們或許才是真的“吃人不吐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