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鐵血帝王,漢武帝劉徹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 作者:第二藝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徹繼位後,竇氏家族已經成勢,諸多重要官職和權力都掌握在他們手中。
太皇太後竇漪房,和皇太後王娡一同把持朝政,劉徹要處理的任何朝政都被迫要奏請東宮,經得竇漪房批奏。
之後竇漪房為了將大漢丞相之位交由竇氏把持,操控劉徹罷免了劉啟在位時,托孤給劉徹的丞相衛綰,以及禦史大夫直不疑。
並改由竇氏外戚竇嬰為丞相,王氏外戚田蚡為太尉,執掌大漢最高軍權。
另一方麵,劉徹也將父皇劉啟托孤給他的太子少傅王臧任命為郎中令,將儒者趙綰任命為禦史大夫。
劉徹欲意推行儒家治國理念來加強中央集權,但是被外戚代表的太皇太後竇漪房阻撓。
之後趙綰和王臧請求劉徹身為皇帝,不要助長外戚幹政,不能事事奏請東宮。
此事被竇漪房眼線得知,癡迷權力的竇漪房大怒。
立即羅織罪狀將趙綰和王臧下獄,並在獄中將他們殺害。
劉徹的權力被進一步架空。
劉徹知曉自己想要獲得收迴權力,隻有依靠自己母後和大長公主館陶,靠外戚的力量去對付外戚。
大長公主館陶曾經幫助過劉徹登上太子位。
少時劉徹許下過諾言,如果能娶館陶的女兒陳阿嬌為妻,將來一定建造一棟金屋與她廝守。
正是劉徹當初的這一諾言,使得身為劉啟姐姐的館陶,全力勸說劉徹成為太子。
劉徹繼位後便履行諾言,立陳阿嬌為皇後,也為她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宮殿,實現了年少時的諾言。
劉徹便有了館陶的幫助。
而劉徹的母親及外戚勢力,又天然會幫助劉徹。
於是劉徹在此期間韜光養晦,並借微行和狩獵,與軍隊中有能力者建立聯係,漸漸積蓄力量,為日後進攻匈奴開疆拓土做準備。
同時始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西域勢力共同對付匈奴,並搜集匈奴情報。
但是張騫在途中被匈奴扣押,設法逃脫後還是沒能聯合西域攻打匈奴,討伐匈奴的計劃暫時被擱置。
一年後,閩越進攻大漢附屬國東甌,身為太尉掌管最高軍權的田蚡本不想理會。
但劉徹一力主張征討閩越。
曰:“大漢為天下宗,操生殺之權柄,以製海內之王命,危者望安,亂者卬治。”
如若大漢的附屬國相互攻伐,大漢作為宗主卻不扶危平亂,大漢便難以得到附屬國們的信服。
於是劉徹任嚴助為大將,出兵伐閩越。
此舉亦或是劉徹嚐試借機收迴兵權的努力。
經曆前後兩次討伐,最終閩越被滅國,閩越王餘善被殺,遷閩越民眾入江淮以服教化。
劉徹在位第六年,竇漪房去世,劉徹終於擁有了一定的權力。
為此劉徹甚至改年號建元為元光,以示屬於他親政的時代到來。
但是這時的劉徹母親還掌握有相當的權力,劉徹必須要借田蚡和母親的外戚力量行事。
掌權之後的劉徹,對竇氏進行了疏遠收權,又在之後對竇氏家族實行了清算,如同滅呂氏全族一樣,夷滅竇氏三族。
為冤死的趙綰和王臧報了仇,也為自己被壓製多年泄了恨。
而劉徹將竇家一百七十三口全部腰斬於市的鐵血手段,也讓田蚡和王家人極為恐懼,自覺若如再不交出權力,下一個被滅族的就是他們。
此後田蚡稱病再不敢上朝。
竇嬰死後僅僅一年,田蚡便在對劉徹的恐懼中死去。
自此劉徹的皇權再不受牽製。】
“滅族!?”
竇漪房看到未來的竇氏家族將會被劉徹滿門抄斬,一時間接受不能,身子一軟便坐在了地上。
竇氏的官員們趕緊扶著竇漪房,為她撫背順氣,同時咬牙道:
“劉徹居然如此心狠手辣,將我竇氏三族屠戮殆盡!
太皇太後,臣現在就去調集兵馬,將劉徹抓迴來砍了!咱們另立新帝!”
這人說完剛跑出去幾步,竇漪房便驚恐地連忙將那莽撞無腦之人叫了迴來,並狠狠扇了他一巴掌,罵道:
“你們這群蠢才也不想想!上蒼已經將我竇氏幹政操控皇權的罪行昭告了天下,要不了多久所有劉家人和諸侯王們,就得像當年誅殺呂氏全族一樣,來誅殺我們竇氏了!!
我們根本抵擋不了,手下的將士們也不會再聽我們調遣!”
竇氏的族人們聽明白他們即將麵臨的絕境後,一個個無比驚慌,萬般害怕會被劉家人屠戮全族。
帶著哭腔,慌忙詢問太皇太後他們該如何是好。
竇漪房也傷心地落淚道:
“這天下,終究是劉家人的天下。
讓權吧,將所有官職、兵權、封地,還有你們這些年謀取的錢財,一並全部還給徹兒,哀家我也退位,還政於徹兒。
哀家試著求一求徹兒,看徹兒能否看在血親的情麵上,留我竇氏一條活路。”
麵對失去原本擁有的一切權力和財富,而且性命仍然不能得到保證,竇氏的族人們一個個痛哭不已。
而一旁的王氏外戚田蚡,此時也和竇氏一樣絕望。
不過他怎麽說也是劉徹的舅舅,而且曆史上也沒有明確告知是劉徹殺的他。
那想來隻要他交出兵權,以後應該還是可以安享晚年的。
或許吧……
自天幕將呂氏和竇氏這兩個外戚幹政,卻都被滅族的結果昭告天下後,或許曆朝曆代企圖篡權的臣子會收斂不少。
不過如果是已經篡權,或者說大勢已成的話,那曆史進程可能還是不會改變。
比如同樣以外戚身份篡奪大漢,並建立新朝的王莽……
【劉徹收迴大權後,也開始任用外戚之外的人才委以重任。
如中大夫主父偃,丞相公孫弘,禦史大夫張湯等。
並提高了禦史大夫的權力,以避免丞相權力過大,掣肘皇權。
有了這些親信大臣的幫助,劉徹終於可以開始實施自己的政治抱負。
劉徹采納主父偃的建議,對諸侯國們頒布推恩令。
規定諸侯王的嫡長子可以繼承王位,但也必須要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其他子嗣。
此舉使得原本沒有繼承資格的王侯子嗣們可以獲得極大利益,所以諸侯子弟們感念劉徹的恩澤,推恩令施行並無太多阻力。
而推恩令的本質使諸侯王的封地在一代又一代子嗣中無限分割。
諸侯王們再沒有實力威脅皇權了,也徹底使得漢朝的分封製向郡縣製轉變。
推恩令兵不血刃就徹底解決困擾中原王朝數千年的分封製弊病,也被譽為千古第一陽謀。】
周朝、商朝、夏朝。
這些受分封製影響最大的朝代,對推恩令的出現欣喜異常。
商天子武丁看著天幕,與兒子祖己笑道:
“後世果然是賢人輩出,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諸侯國這麽一個千古難題。
我大商也一定要效仿推恩令和郡縣製,決不能再重蹈大商被諸侯國聯合起來覆滅的命運了。”
祖己說道:
“推恩令雖妙,卻也有一個問題。
諸侯王們也從天幕看到了推恩令的結果對他們不利,自然不會情願實施的。”
武丁堅定地道:
“何謂陽謀?陽謀就是他們明知是計卻也無法避免。
推恩令一出,所有諸侯王除嫡長子外的子嗣們,都將成為我大商統一天下的助力。
我們隻需要針對敢叫反推恩令的諸侯王,資助這些諸侯王的子嗣錢糧和兵馬,讓他們自行內鬥。
即便這些子嗣打不過,我大商也有名義對這些諸侯挨個用兵。
無需擔心這些諸侯會聯合起來,與我大商直接用兵他們得考慮後果。
執行推恩令,他們失去的隻是將來抗衡我大商的能力,但是該享有的王侯待遇不會失去。
而且他們本身就會任命子嗣們為官,隻是不會任命眾多子嗣都為官,也不會給予他們封地和更多權力。
可如果起兵與我大商開戰,那就得考慮戰敗後的身死族滅。
並且所有的諸侯王們,今後都得提防哪一天會不會被自己的親兒子割去了頭顱。
隻要有這個顧慮在,諸侯們就根本聯合不起來,即便仍會有幾個大諸侯膽敢叫反,我大商也能憑借現在的國力,以及眾多的諸侯子弟們作為內應幫助,定然可以擊潰他們。”
……
相對於武丁一朝宗主國的國力還比較強盛,的確有基礎可以實施推恩令和郡縣製。
而相較宗主國實力較弱,甚至沒有實力可言的東周,這些個周天子就根本沒有靠一個計謀就統一天下的基礎。
像周幽王之後的春秋爭霸,周天子就已經沒有指揮諸侯國的能力了。
到了戰國時期更是一個擺設。
甚至於秦國直接滅了周朝的國祚。
諸侯國們雖也會因此聯合起來伐秦,可即便秦國沒有沒滅周朝,諸侯國們本來也會聯合起來針對最強大的秦國。
而且在此之前就已經聯合過幾次伐秦了。
所以即便看到了推恩令,東周的天子們也隻是短暫的興奮過後,就陷入了深深的無奈。
太皇太後竇漪房,和皇太後王娡一同把持朝政,劉徹要處理的任何朝政都被迫要奏請東宮,經得竇漪房批奏。
之後竇漪房為了將大漢丞相之位交由竇氏把持,操控劉徹罷免了劉啟在位時,托孤給劉徹的丞相衛綰,以及禦史大夫直不疑。
並改由竇氏外戚竇嬰為丞相,王氏外戚田蚡為太尉,執掌大漢最高軍權。
另一方麵,劉徹也將父皇劉啟托孤給他的太子少傅王臧任命為郎中令,將儒者趙綰任命為禦史大夫。
劉徹欲意推行儒家治國理念來加強中央集權,但是被外戚代表的太皇太後竇漪房阻撓。
之後趙綰和王臧請求劉徹身為皇帝,不要助長外戚幹政,不能事事奏請東宮。
此事被竇漪房眼線得知,癡迷權力的竇漪房大怒。
立即羅織罪狀將趙綰和王臧下獄,並在獄中將他們殺害。
劉徹的權力被進一步架空。
劉徹知曉自己想要獲得收迴權力,隻有依靠自己母後和大長公主館陶,靠外戚的力量去對付外戚。
大長公主館陶曾經幫助過劉徹登上太子位。
少時劉徹許下過諾言,如果能娶館陶的女兒陳阿嬌為妻,將來一定建造一棟金屋與她廝守。
正是劉徹當初的這一諾言,使得身為劉啟姐姐的館陶,全力勸說劉徹成為太子。
劉徹繼位後便履行諾言,立陳阿嬌為皇後,也為她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宮殿,實現了年少時的諾言。
劉徹便有了館陶的幫助。
而劉徹的母親及外戚勢力,又天然會幫助劉徹。
於是劉徹在此期間韜光養晦,並借微行和狩獵,與軍隊中有能力者建立聯係,漸漸積蓄力量,為日後進攻匈奴開疆拓土做準備。
同時始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西域勢力共同對付匈奴,並搜集匈奴情報。
但是張騫在途中被匈奴扣押,設法逃脫後還是沒能聯合西域攻打匈奴,討伐匈奴的計劃暫時被擱置。
一年後,閩越進攻大漢附屬國東甌,身為太尉掌管最高軍權的田蚡本不想理會。
但劉徹一力主張征討閩越。
曰:“大漢為天下宗,操生殺之權柄,以製海內之王命,危者望安,亂者卬治。”
如若大漢的附屬國相互攻伐,大漢作為宗主卻不扶危平亂,大漢便難以得到附屬國們的信服。
於是劉徹任嚴助為大將,出兵伐閩越。
此舉亦或是劉徹嚐試借機收迴兵權的努力。
經曆前後兩次討伐,最終閩越被滅國,閩越王餘善被殺,遷閩越民眾入江淮以服教化。
劉徹在位第六年,竇漪房去世,劉徹終於擁有了一定的權力。
為此劉徹甚至改年號建元為元光,以示屬於他親政的時代到來。
但是這時的劉徹母親還掌握有相當的權力,劉徹必須要借田蚡和母親的外戚力量行事。
掌權之後的劉徹,對竇氏進行了疏遠收權,又在之後對竇氏家族實行了清算,如同滅呂氏全族一樣,夷滅竇氏三族。
為冤死的趙綰和王臧報了仇,也為自己被壓製多年泄了恨。
而劉徹將竇家一百七十三口全部腰斬於市的鐵血手段,也讓田蚡和王家人極為恐懼,自覺若如再不交出權力,下一個被滅族的就是他們。
此後田蚡稱病再不敢上朝。
竇嬰死後僅僅一年,田蚡便在對劉徹的恐懼中死去。
自此劉徹的皇權再不受牽製。】
“滅族!?”
竇漪房看到未來的竇氏家族將會被劉徹滿門抄斬,一時間接受不能,身子一軟便坐在了地上。
竇氏的官員們趕緊扶著竇漪房,為她撫背順氣,同時咬牙道:
“劉徹居然如此心狠手辣,將我竇氏三族屠戮殆盡!
太皇太後,臣現在就去調集兵馬,將劉徹抓迴來砍了!咱們另立新帝!”
這人說完剛跑出去幾步,竇漪房便驚恐地連忙將那莽撞無腦之人叫了迴來,並狠狠扇了他一巴掌,罵道:
“你們這群蠢才也不想想!上蒼已經將我竇氏幹政操控皇權的罪行昭告了天下,要不了多久所有劉家人和諸侯王們,就得像當年誅殺呂氏全族一樣,來誅殺我們竇氏了!!
我們根本抵擋不了,手下的將士們也不會再聽我們調遣!”
竇氏的族人們聽明白他們即將麵臨的絕境後,一個個無比驚慌,萬般害怕會被劉家人屠戮全族。
帶著哭腔,慌忙詢問太皇太後他們該如何是好。
竇漪房也傷心地落淚道:
“這天下,終究是劉家人的天下。
讓權吧,將所有官職、兵權、封地,還有你們這些年謀取的錢財,一並全部還給徹兒,哀家我也退位,還政於徹兒。
哀家試著求一求徹兒,看徹兒能否看在血親的情麵上,留我竇氏一條活路。”
麵對失去原本擁有的一切權力和財富,而且性命仍然不能得到保證,竇氏的族人們一個個痛哭不已。
而一旁的王氏外戚田蚡,此時也和竇氏一樣絕望。
不過他怎麽說也是劉徹的舅舅,而且曆史上也沒有明確告知是劉徹殺的他。
那想來隻要他交出兵權,以後應該還是可以安享晚年的。
或許吧……
自天幕將呂氏和竇氏這兩個外戚幹政,卻都被滅族的結果昭告天下後,或許曆朝曆代企圖篡權的臣子會收斂不少。
不過如果是已經篡權,或者說大勢已成的話,那曆史進程可能還是不會改變。
比如同樣以外戚身份篡奪大漢,並建立新朝的王莽……
【劉徹收迴大權後,也開始任用外戚之外的人才委以重任。
如中大夫主父偃,丞相公孫弘,禦史大夫張湯等。
並提高了禦史大夫的權力,以避免丞相權力過大,掣肘皇權。
有了這些親信大臣的幫助,劉徹終於可以開始實施自己的政治抱負。
劉徹采納主父偃的建議,對諸侯國們頒布推恩令。
規定諸侯王的嫡長子可以繼承王位,但也必須要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其他子嗣。
此舉使得原本沒有繼承資格的王侯子嗣們可以獲得極大利益,所以諸侯子弟們感念劉徹的恩澤,推恩令施行並無太多阻力。
而推恩令的本質使諸侯王的封地在一代又一代子嗣中無限分割。
諸侯王們再沒有實力威脅皇權了,也徹底使得漢朝的分封製向郡縣製轉變。
推恩令兵不血刃就徹底解決困擾中原王朝數千年的分封製弊病,也被譽為千古第一陽謀。】
周朝、商朝、夏朝。
這些受分封製影響最大的朝代,對推恩令的出現欣喜異常。
商天子武丁看著天幕,與兒子祖己笑道:
“後世果然是賢人輩出,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諸侯國這麽一個千古難題。
我大商也一定要效仿推恩令和郡縣製,決不能再重蹈大商被諸侯國聯合起來覆滅的命運了。”
祖己說道:
“推恩令雖妙,卻也有一個問題。
諸侯王們也從天幕看到了推恩令的結果對他們不利,自然不會情願實施的。”
武丁堅定地道:
“何謂陽謀?陽謀就是他們明知是計卻也無法避免。
推恩令一出,所有諸侯王除嫡長子外的子嗣們,都將成為我大商統一天下的助力。
我們隻需要針對敢叫反推恩令的諸侯王,資助這些諸侯王的子嗣錢糧和兵馬,讓他們自行內鬥。
即便這些子嗣打不過,我大商也有名義對這些諸侯挨個用兵。
無需擔心這些諸侯會聯合起來,與我大商直接用兵他們得考慮後果。
執行推恩令,他們失去的隻是將來抗衡我大商的能力,但是該享有的王侯待遇不會失去。
而且他們本身就會任命子嗣們為官,隻是不會任命眾多子嗣都為官,也不會給予他們封地和更多權力。
可如果起兵與我大商開戰,那就得考慮戰敗後的身死族滅。
並且所有的諸侯王們,今後都得提防哪一天會不會被自己的親兒子割去了頭顱。
隻要有這個顧慮在,諸侯們就根本聯合不起來,即便仍會有幾個大諸侯膽敢叫反,我大商也能憑借現在的國力,以及眾多的諸侯子弟們作為內應幫助,定然可以擊潰他們。”
……
相對於武丁一朝宗主國的國力還比較強盛,的確有基礎可以實施推恩令和郡縣製。
而相較宗主國實力較弱,甚至沒有實力可言的東周,這些個周天子就根本沒有靠一個計謀就統一天下的基礎。
像周幽王之後的春秋爭霸,周天子就已經沒有指揮諸侯國的能力了。
到了戰國時期更是一個擺設。
甚至於秦國直接滅了周朝的國祚。
諸侯國們雖也會因此聯合起來伐秦,可即便秦國沒有沒滅周朝,諸侯國們本來也會聯合起來針對最強大的秦國。
而且在此之前就已經聯合過幾次伐秦了。
所以即便看到了推恩令,東周的天子們也隻是短暫的興奮過後,就陷入了深深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