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之事,任務量巨大無比。


    既然由大將軍府統籌安排,使張邯和董宣二人為自己的副手,王匡也沒有矯情,即在從大將軍府迴家後的次日,將處理好手上交接任務的張董叫來。


    商討完募兵的具體細節,再詳細分配了三人的任務。


    王匡往西海郡去,主要負責羌騎的招募;張邯去往陳留,負責附近郡縣良家子的募兵;董宣則是留在關中之地安定,嚴格篩選罪囚和死囚,從軍殺賊者,皆可免除一定的刑罰。


    雲中一帶的情報,傳迴常安之時,王匡也得到了消息。


    “新軍但凡有一點戒備,那雲中駐軍將領但凡能團結於一心,何至於多地城池失手,百姓為胡人趕盡殺絕!”王匡眉色間有些氣惱。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已不能形容鄭野等人的作為。


    對胡作戰才剛剛起步,新軍的短板即暴露無遺,尤以鄭野等將領各自為戰,甚至是為了保留本部實力而選擇主動退卻有關。


    皇帝下定誅殺這等“不戰而降”之人,王匡打心底裏覺得很重要。


    “大王,西海郡內各縣寺均已下發文書,募兵適宜亦由各地遊繳協調發展,縣尉者輔助實行,郡內大尉統籌。”


    西海城內,王匡的臨時居所,西海郡大尹郝升一大早就來匯報到。


    昨日中午王匡抵達西海城,向郡寺下達條令後,郝升親自監督,讓門下吏向各鄉邑下發。


    麵前的“劊子手”血斬交州官吏尚不足一載,現在來了西海,郝升不止一次想到是不是自己幾年犯了煞星,導致昨夜一晚沒睡好。


    “劊子手”吩咐下來的事,郝升更是不敢怠慢。有他在西海坐鎮,總感覺頭上懸浮著一把劍。


    “我對羌人開出的條件,反響如何?”王匡坐在屋內的木椅上,正認真聽取西海郡大尹的匯報,待其說完後,既而發問道。


    手頭上,相對於西海普通青年漢人將士的募兵,王匡更注重未央宮的暗示,主要是招募羌騎,與漢人一道守護大新江山。


    羌人作戰勇猛,與新軍相比絲毫不弱,前些年的漢羌之戰已是證明。


    再說戰爭利弊共生,而羌人與漢人一道保衛北地,更能增強彼此的凝聚力。不斷的融合中,隻要是走出群山,走出西羌,融入西海之地者,皆為大新子民。從這方麵看,朝廷招募羌騎,其實有著更加深遠的影響。


    不知道朝堂的決策者,或是皇帝有沒有想到這些,但王匡已看到了“危機中的機遇”。


    融合。


    甚至在趕走胡人,解決了北漠對於大新的威脅後,進而接納他們融入華夏這個大家庭也未嚐不可。


    拳頭才是硬道理,正如他初來這個世界,在牢獄和大秦賊人說一樣。以此類推,北漠的胡人唯有把他們打到服了,才會心甘情願的俯首稱臣,前麵的設想才能成真。


    郝升沒想到這些,也沒朝這些方麵想。


    見王匡問起,他滿臉堆著笑道:“自昨日向各鄉邑下達郡縣的條令後,羌人的反應比生活在西海的漢人們還要劇烈。


    主動參軍,不光每月有新幣領,家中還能免掉田賦稅。家中無田者,官寺為解決其後顧之憂,亦會分配田地。


    連下吏都不得不佩服大王對於這些羌人太過於優待了。”


    “這不是優待不優待的問題,西海郡內,下達的律令可是一視同仁。


    隻是西海之地,近些年作為行商聚集之所,流動百姓增加。與剛走出深山的羌人比較,本地漢人則是多有副業,或是有了根基,生活水平與關中相比,更為富足。


    為這現實所滿足,才使得西海的漢人不需要太過冒險,家中的男子僅需要按照朝廷的律令征兵,而不需要主動參與募兵之中。


    郝大尹當看明白,隻要在郡內,無論是羌人,還是漢人,現在都是大新人,選擇權在他們自己手裏,機會當是自己爭取的……”


    王匡搖頭,並不讚同郝升的看法。


    居安思危,先賢在這方麵總結的很是到位,但普通人到底不是先賢。


    王匡很希望自己的想法是錯誤,那即證明大新人,更準確的說是生活在他的封國內,享受貿易發展帶來豐厚迴報的漢人們,沒有失去血性!


    也不枉他當初建立興武城時的構想,即把興武周邊,西海城在內的廣大西海郡構建成西域與關中之地連接的咽喉。


    “下吏受教了!”郝升躬身道。


    看到王匡後麵言語中的嚴肅之感,郝升的額頭忍不住聚集了幾滴汗珠。


    “接下來的五日之類,各地官寺當嚴格登記應募之士。國朝危難,匹夫有責。隻要能殺了來犯的胡人,換大新邊境一個安寧,那都是英雄!”


    王匡和西海郡大尹的這段對話,“不經意”間傳了出去。


    尤其那一句,“國朝危難,匹夫有責”還被皇帝用以在未央宮訓誡朝臣。太學士子,包括各郡學的士子,亦將之當為人生名句。


    正是這番言論,西海之地的募兵人員,無論漢羌,均大量增加不說,還順道帶動了關中、陳留等地。


    本需要花費數一月才能招募的二十餘萬兵卒,花費了不過半月即提前完成。


    天下百姓的踴躍態勢,大大震撼了常安,皇帝自未央宮中連發三道詔書,以示嘉獎之。


    雲中,遼東之地也陸續傳來好消息,在立國將軍孫建的統帥下,新軍主動出擊,出其不意的襲擊了胡人的糧草。趁著胡人糧草不足之際,又命前一次出盡風頭的騎兵為主力,與胡人展開了拉鋸戰。


    數地被奪的城池,於此陸續收服。


    新軍士氣大振。


    而讓大新騎兵變得如此犀利勇武的原因,也漸漸被世人所知。


    常安郊外就有歇腳的普通百姓在議論。


    “大新的戰馬比之胡人更為精壯,耐力甚是持久。從北地迴來的民夫還說啊,我們大新騎兵的馬蹄上還裝了古怪的飾物,馬背上還固定了坐墊。”


    “切~,我說你老馬不識數,怎麽連那名字也記不住?那叫馬鞍,馬鐙。還有啊!你們沒有感覺到,我們大新的騎兵營的將士們,與前些年相比,有了巨大的變化嗎?”


    “我聽我侄子說起過,他去歲正是在騎兵營待過,聽說是更注重什麽團隊作戰的。老漢我文化有限,還真不清楚裏麵的毛毛道道。”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新並收藏大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