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莽”是當世開天辟地的傳說之源,與盤古開天辟地有的一拚。


    天文台建立後,基本揭穿了日月是塊餅的傳說,而且經過觀察,兩顆月球的自轉與地球無法同步,這意味著月球並沒有被星球引力所捕獲,背麵並非始終不被看見,由此月球正麵每天做自轉變化可被清楚觀察並做記錄。


    通過對月球表變自轉的變化,確立了月亮是球體的事實,同時結合其他相關的觀察手段,推出人們所處的星球也是圓的。


    就此一事,已被砡工派和司天鑒所承認,還做了星球儀,保存在永興大學堂。


    公良修數年間多次往返鹹國,早知百裏燕修建天文台,他一直未當迴事,百裏燕相信即便是現在,公良修仍不把天體觀測當成正兒八經的事,畢竟這種既無經濟利益,也沒有政治利益的投資,可有可無。


    說話之際,穆尼與隨行金雪狄人發生了爭執,起因是上山與不上山,顯然一睹“月神醜態”並不在此次行程之中,負責監視的隨行祭司並不讚同。


    爭執足有一刻時間,百裏燕著實看不下去,立身前去:


    “穆尼閣下,上山沒這麽大困難吧。”


    “這與你無關!”


    穆尼置之不理,繼續與祭司爭執。百裏燕打斷他們說話,繼續道:


    “不看也罷,那就走吧。”


    這時古達帕沮喪道:


    “唉……真可惜。”


    “沒什麽可惜的。”百裏燕接過話說,然後又道:“人活於世,有所為有所不為,穆尼閣下如何做想,自有他的道理,我們走吧。”


    百裏燕轉身要走,穆尼大聲將其喊住:


    “慢著!我要你答應我一個條件。”


    “就為上山看一眼月亮,你要本侯答應你一個條件,未免不合適吧。不過看在兩國通商的份上,閣下先說來聽聽。”


    “山上有兩台最大的遠目鏡,你要將其中的一台給我們帶迴去。”


    穆尼一言既出百裏燕愣是嚇了一跳,變色頓時變了不少,脫口說道:


    “閣下知不知道山上兩台遠目鏡值多少錢。”


    穆尼猛給問住,忙問道:


    “多少?”


    “不計錢糧,僅一台所需耗費八個月時間才能製成,三年間隻造兩台,閣下張嘴就是一台,當真我鹹國貨多人傻呢。”


    山上兩台一百倍大口徑望遠鏡加工極為不易,受製於玻璃加工工藝製約,直徑越大尺寸越厚,單純的傳統模具鑄造已無法滿足玻璃品質。


    前後共計加工凹凸透鏡共計四十五副,因為變形、受熱、受力不均、應力和氣泡、雜質等原因報廢的多達五十二塊。


    為滿足透明度,仍需要後期使用火山石人工研磨鏡麵,使之通透如水,工期極長。


    最後合格下線的僅有四副,其中一副在運往山頂之後日夜溫差過大,過厚的鏡片應力開裂報廢。另外一副凹透鏡意外脫落損壞,隻兩副成功裝上山頂投入使用。


    合計模具、人工、損耗和加工,前後花費達六十餘萬新幣,折合到兩台望遠鏡上,每台單價三十餘萬,其中一半以上還是百裏燕自己掏的腰包。


    而今穆尼張嘴就是一台,且不說他掏不掏錢,能完好無損搬下山頂就老天保佑了,哪裏能千裏迢迢運迴南方。


    “穆尼閣下,非是本侯詐你,這一台成本便要三十多萬新幣,我可不保你能完好無損的運迴南方,這錢你舍得嗎。”


    “你既不答應,那就走吧!”


    穆尼黑著老臉,心裏其實並不相信百裏燕的鬼話。於是轉身便是要走,這時百裏燕話鋒一轉又是說道:


    “不過嘛,山上還有略小的望遠鏡,同樣也能看月亮,本侯倒是可以考慮送幾副給閣下。怎樣,閣下要不考慮考慮?”


    “略小有多小?”穆尼警惕問道。


    “貴國當年繳獲的是四倍望遠鏡,本侯可以做主給閣下二十倍望遠鏡。”


    “但山上最大的不是一百倍嗎!”


    “嗬嗬,你倒是知道的清楚。不過別以為一百倍、二十倍隻是數字之差,其生產之法有天壤之別,奉勸閣下不要太貪心了。”


    “就沒有更大的嗎?”


    “沒有。一百倍之下就二十倍鏡,要不要隨你。”


    穆尼猶豫不決,其身旁祭司絮絮叨叨說個不停。公良修上前將百裏燕拉到一旁:


    “你有二十倍鏡不售,現在卻返送給他們,不怕日後禍害中原嗎?”


    “放心公良兄,賣給他國那才是禍害中原,送給金雪狄人,他們別無用處。”


    “這是為何?”公良修不解。


    “秘密,不可說也,嗬哈哈……”


    目前鹹國對外出售的望遠鏡僅有四倍和八倍鏡,十二倍、十六倍受到管製,二十倍鏡禁絕出口。


    戰爭中,視野決定了戰略決策和情報信息,誰的視野更廣,誰能獲得更多主動權。


    望遠鏡出現之前,中原諸侯對陣規模充其量隻二十餘萬人對陣,兩方各率十萬人至十二三萬人,再多,受到視野和消息傳遞的製約,無法臨戰有效調動部署。


    望遠鏡出現後,各國雙方對陣總兵力陡增至三十萬至三十萬五萬,南境作戰最多時,聯軍同時調動近四十萬人在一個戰場集中作戰,利用視野優勢,集中兵力以多攻少。


    但話說資本家為了利益,最後出賣的將是絞死自己的繩索,百裏燕當然不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限製更高倍數望遠鏡出口至他國是必然結果。


    至於白送穆尼,根本談不上白送。


    當下鏡片主要材質仍是二氧化矽、鈣鈉玻璃等早期玻璃鏡片,經過高溫融化鑄造後,其物理穩定性還不如自然水晶,使用十數年乃至二三十年後,晶體組織結構開始弱化,平凡的溫差變化和風吹日曬,玻璃表麵會變得很脆變毛,透光率明顯下降,視野變得模糊,是典型的易老化玻璃。


    穆尼拿走二十倍鏡要想投入戰爭,二十年內甚至三十年內都沒有可能,至少在這一代月神王沒有可能。


    這就意味著三十年後二十倍鏡用可以再用,但沒有補充和生產能力,根本經不起戰爭的消耗。


    更何況三十年後,鹹國會是怎樣,穆尼心裏並不清楚,金雪狄人得到二十倍鏡,根本沒有太多軍事用途。


    除了能對付造反的中原亂民,別無其他用處。相反如若落入中原諸侯國,立馬要遭現世報應,所以但凡是要看深層次原因。


    與公良修說話之際,穆尼與隨行祭司似乎做出了某種妥協。由於說的是俚語,百裏燕聽不大清他們間究竟說的什麽。


    “我可以同意你的要求,現在可以上山了嗎?”


    “這麽快就想通了,你們的祭司不會詛咒你吧。”


    百裏燕嘲笑道,穆尼始終黑著臉色:


    “我們的事跟你沒關係,走吧。”


    “好吧,你年紀大了,山上有些冷,爬山多悠著些。”


    “我還沒老到需要你抬得時候。”


    百裏燕已經記不清穆尼今年多大,但肯定有五十歲。當年北征他才四十不到,是金雪狄人四路大軍中最年輕有為的軍團長,一晃十八年過去,他已是老態龍鍾。


    妙天山自山腳算起,山高六百九十五丈,近兩千米左右,累計平原海拔超過兩千兩百米,上下山有人工修造鋪設的石階,盛元636年經過二次拓寬和修整,如今並排可走六個人。


    受氣候和北海大風影響,山上四季皆有霜凍,冬季山頂溫度跌破零度,早年曆代鹹王都曾命人在山上冬季跳水凍冰,然後運迴陔陵。


    由於實在勞命傷財,鹹國國力衰退之後,便很少再跳水凍冰運迴陔陵。但每年酷暑時節妙天山都是避暑聖地,附近村民也會進山打獵或是避暑。


    一行人巳時開始登山,踏上祭天台已是下午申時四刻。


    山頂的地形大致分為兩種,東北麵的山峰石林和西南麵的平地,山峰石林高於平地約二十多米,中間開鑿有作法的道場,麵積不到兩百平米,石階可供上下,道場置青銅鼎一尊,石案一副,用於祭天儀式。


    西南平地麵積一畝半,早年建有木質建築,供休息觀景,後被黑巾軍燒毀,百裏燕接管後,重新平整了土地修葺雲台閣。三年前重新擴建加固,並在山崖周邊增設鋼芯水泥護欄。


    此時兩口巨大的望遠鏡一東一西,坐在預置的穹頂磚混建築之內,隻露出巨大的口徑對準天地南北,見如此驚人口徑,穆尼與公良修為之大一驚:


    “如此巨大,就為了看月亮?”


    公良修不禁問,百裏燕調侃道:


    “還看星星和太陽。”


    這時穆尼說道:


    “這東西就不能做小一些嗎?”


    “可以,同樣一百倍的可以做這麽小。”百裏燕比劃了一下,約八九厘米的樣子,接著又說:“但效果卻會很差,所以隻能做的大一些長一些,用起來更方便。具體的細節古達帕大人和菲戈斯也很清楚,你可以問他們。走吧,先去看看,黃昏後看的更清楚。”


    理論上八厘米口徑的望遠鏡能做到一百六十倍極限,但問題是此時凸透鏡無限接近於與球狀,而凹透鏡中央變薄,因此凸透鏡是可以無限接近與球狀,而凸透鏡卻不可能無限變薄,這種望遠鏡隻能看遠,調焦能力有限,也是折射望遠鏡最大的弊端。


    如果使用反射望遠鏡結構改善情況,反射鏡和反射角的增加將擴張口徑。同時較小的口徑並不利於大範圍觀察天體。因此在調焦、口徑、倍數間做出權衡,最終把望遠鏡做的較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督金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督金衛並收藏帝國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