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縣城一處宅院內,劉卓與酒桌上的幾人不斷推杯換盞,不知道喝了多少酒。
看幾人已經喝的差不多了,劉卓才緩緩起身給酒桌上的幾人倒上酒。
“三位師父、還有眾護衛皆是從小看著我長大,授我武藝,習練各種兵器。眾位對我的恩情,劉卓無以為報,在此敬諸位一杯。”
“各位師父坐著,不用起身,不用起身。”劉卓頗為嚴肅,伸手示意眾人坐下。
“我也知曉,三位師父對我近日的動作有些疑惑,怕我年輕氣盛,惹出禍事出事連累了身邊之人。今日,我趁著這酒宴,與各位師父聊一聊心裏話。”
“徐、王二位師父,你們二位都從過軍,也知曉邊關近些年的局勢。自從俺答汗換迴把漢那吉、與我朝互市以來(與蒙古土默特部落達成和議),蒙古人對我朝各處的襲擾已經減少了。雖時不時還會有一些人劫掠,倒也不足為患。”
“如若朝廷的北疆出現一個比蒙古人更為強勢的部落,你們說察哈爾部落、及其他部落的蒙古人還會像以前那樣老實?”劉卓看向眾人問道。
三人麵露困惑,徐長庚轉而詢問:“公子,你說的那個部落是?”
“遼東女真。”劉卓一臉嚴肅地說道。
聽到劉卓說到女真部落後,徐長庚震驚道:“這不太可能吧。女真人雖說個人勇武,擅長弓箭,但是女真人滿打滿算也不到二十萬,應該不至於吧。”
劉卓飲下杯中酒,笑著說:“你們能拉開多重的弓箭?遼東的成年女子男子基本上都可以拉開我們平常習練的弓。如此,你們還會覺得女真弱小嗎?”
“公子去山東做生意,在山東造船也是為了抗擊女真所做的準備?”王北風充滿疑惑的問。
“算是吧,女真人不造船,也不擅長使用火器。我所做的基本都是為了抗擊女真。”劉卓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公子對朝廷大軍是不抱一絲希望嗎?”李寒陽問道。
“我們這位萬曆皇帝登基之初,在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下,推行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是有了很大的發展,朝廷也有了中興之象。”
“但自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便對張居正進行清算,廢除了張居正的改革措施。因國本之爭,萬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怠於執政,導致黨爭不斷,整個朝廷自上而下幾乎停滯。”
“雖然萬曆皇帝主持了在位期間的萬曆三大征,維護明朝的疆土,但是耗費了大量錢財。現如今的朝廷就像是一個日薄西山的老人,垂垂老矣。”劉卓停下喝了口酒,而後繼續說道。
“接下來是女真這邊,女真內部這些年是爭戰不休,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統一。女真統一以後,你們說女真會閑著嗎?如果女真繼續擴張,隻能南下遼東或者與蒙古人交鋒。”
“如果察哈爾部擋不住後金八旗軍,你們說說,蒙古人會不會南下劫掠。如果不早些準備,亂世來臨,我們商行基本上就在山西難以發展了。”劉卓一臉無奈。
此時劉卓內心確實很複雜,一方麵源於自己拉著一票人造反的不安,另一方麵源於自己對明史、明朝的喜歡。
“你們是如何看待如今的大明朝,都說說。徐師父,你先來。”劉卓說道。
徐長庚道:“公子,自我來到商行,我就不再是明軍一員了。我們當兵的對朝廷談不上有什麽好感啥的,基本上就是給糧餉就好好打仗,不給糧餉,有時候上司來了也沒用。”
“我是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是東家、劉家給了我新的生活。我是個大老粗,沒說的,公子指哪就打哪。”
王北風道:“公子早已考取了功名,而且家中富裕,還依然願意冒著殺頭的風險去做那事。公子都不怕,我也沒什麽可怕的。”
李寒陽道:“我自小父母雙亡,離開少林寺來到劉家後,我才娶妻生子。老李能夠逍遙多年,全賴公子與東家的關照。就算我現在死了也沒有什麽遺憾,以後公子需要咱老李幹啥,一句吩咐就成。”
“我隻是讓你們談談對明朝的看法,不是讓你們表態的,你們一個個比我還激動。”
“既然大家都這麽痛快,我也就不墨跡了。”劉卓臉上洋溢著笑容道。
“李寒陽,既然你擅長手腳功夫,那以後就由你負責護衛的我的周全了。”
“李寒陽遵命。”
“徐長庚、王北風,你二人雖善騎射,但是沒有帶領過騎兵部隊,從明日起,你二人即刻率人前往土默特部落、察哈爾部落或其他小型部落招募蒙古弓手。”劉卓吩咐道。
“徐長庚、王北風遵命。”
劉卓雖然自小跟著護衛練習武藝,但是從未練習、學習軍陣之道。隨著薩爾滸之戰的臨近,還有不足兩年的時間可以訓練兵丁。
山西自北向南基本上都是分封的藩王與郡王,隻在遼州的山區練兵了。
此外,遼州多山,距離太原府也不是很遠。
想到如此,劉卓令衛道騎馬前往遼州所屬山區找一偏僻寂靜之所,用以訓練兵丁之用。與此同時,劉卓令身邊的商行管事出高價買下了山腳下的田地,掩護兵丁訓練。
劉家所購的大部莊園,基本上都都是交原來的農戶代為打理,每年收取的租子也不高,所以莊園大部分百姓對於劉氏商行的行為基本上沒有什麽抵觸。
這次,劉卓借以訓練團練的由頭,莊園眾人也紛紛表示認可。因為劉卓根據團練的訓練成績,會選百人進山西商會護衛隊。
劉卓也在臨近山區的幾個莊園內裝設了大量的簡易上下床鋪,以供團練人員休息時使用。
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在劉卓的各種利誘之下,已經有兩千多人報名參加,這還是不斷重複篩選的結果。劉卓對這批訓練的團練基本要求,就是年齡必須在十六歲至二十五歲間。
訓練開始的第一天,可把劉卓折騰壞了。因為這些人基本上不分左右,不懂隊列,還有不少人還不聽命令。劉卓沒有慣著那些刺頭,直接令人趕走。
在隨行商行管事的協同下,每百人列為一隊,從左到右,從高到低依次排列。
用了大半天的時間,方才將所有人按照高低次序分成了二十幾個隊列,然後就是讓眾人相互的熟悉。
第二天,經過將近半個時辰的整隊,終於將所有的隊形排列好。
在各隊中挑選機敏靈活之人後,劉卓將之任命為隊長與副隊長。
每天早上,由隊長負責清點隊伍人數與隊列整齊,副隊長輔助隊長開展訓練工作。
訓練之餘,劉卓找來所有的隊長與副隊長,將“立正”、“稍息”、“前後左右對齊”、“左右轉”、“前後轉”等教給所有的隊長、副隊長。
隨後,隊長、副隊長訓練隊列,劉卓則在隊伍一旁進行指點與糾正,也會時不時的解散、集合隊伍。針對表現好的隊伍,劉卓絲毫不吝嗇誇獎。
整整十餘日,眾人都在練習幾個枯燥的動作。如若不是顧忌劉卓的身份與進入商行的待遇的誘惑,早就有人想離開或者不聽從命令。即便是如此,劉卓依舊堅持讓眾人練習隊列。
直至一月後,劉卓才吩咐衛道帶人將訓練場地外的一眾木製訓練道具搬進場地,開始教授最基礎的動作。
劉卓也利用係統隨時觀察眾人,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會有冷淡的關係轉化為友善,當然也有一部分的關係一直是冷淡。
可能接觸時間還是不夠,劉卓對此也沒辦法,要將所有人的關係程度都達標確實是一件高難度事情。
隨著訓練力度的不斷加大,場地內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輔助道具(單、雙杠、舉重器材、負重道具等)與訓練項目(俯臥撐、仰臥起坐、體能鍛煉)。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眾人也逐漸熟練的掌握了所教授的動作,也可以運用場地內的器材鍛煉。然後,劉卓則根據與自己的親疏關係、擅長的科目、學習的速度分成不同的隊伍。
在劉卓設想的隊列中,主要以火器、火炮克敵製勝,輔以長槍兵、盾兵。雖然該戰法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但是劉卓對改善後的火器、以及後來研發的火器充滿了信心。
日後的時代,是火器的天下。如若不是明朝內部出現的各種災害,導致各地農民起義到處都是,明朝擋住後金女真還是沒啥問題的,劉卓這般想著。
因為即便是崇禎年間,九邊重鎮依然有著近六十萬的兵力。每每想到於此,劉卓就挺苦惱的,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突然,劉卓想到,莊園的庫房中,還存放著一些鳥銃(火繩槍),可以先讓部分人練練手。
明朝的優質兵源有山東兵,作風彪悍、服從管理、踏實肯幹、重義輕利;河北兵與四川兵相差不大。還有就是南方的一些地區兵源也不差。
雖然山西兵比不上一些地區,但是山西的士兵擅長騎射與結寨,與蒙古人打的有來有迴。總的來說,山西的兵源也沒那麽差。
目前的形勢,發展騎兵部隊太容易引來各方的目光,訓練些團練還可以隱藏一下。況且騎兵耗費太大,步兵運用的好,一樣可以克製騎兵。
看幾人已經喝的差不多了,劉卓才緩緩起身給酒桌上的幾人倒上酒。
“三位師父、還有眾護衛皆是從小看著我長大,授我武藝,習練各種兵器。眾位對我的恩情,劉卓無以為報,在此敬諸位一杯。”
“各位師父坐著,不用起身,不用起身。”劉卓頗為嚴肅,伸手示意眾人坐下。
“我也知曉,三位師父對我近日的動作有些疑惑,怕我年輕氣盛,惹出禍事出事連累了身邊之人。今日,我趁著這酒宴,與各位師父聊一聊心裏話。”
“徐、王二位師父,你們二位都從過軍,也知曉邊關近些年的局勢。自從俺答汗換迴把漢那吉、與我朝互市以來(與蒙古土默特部落達成和議),蒙古人對我朝各處的襲擾已經減少了。雖時不時還會有一些人劫掠,倒也不足為患。”
“如若朝廷的北疆出現一個比蒙古人更為強勢的部落,你們說察哈爾部落、及其他部落的蒙古人還會像以前那樣老實?”劉卓看向眾人問道。
三人麵露困惑,徐長庚轉而詢問:“公子,你說的那個部落是?”
“遼東女真。”劉卓一臉嚴肅地說道。
聽到劉卓說到女真部落後,徐長庚震驚道:“這不太可能吧。女真人雖說個人勇武,擅長弓箭,但是女真人滿打滿算也不到二十萬,應該不至於吧。”
劉卓飲下杯中酒,笑著說:“你們能拉開多重的弓箭?遼東的成年女子男子基本上都可以拉開我們平常習練的弓。如此,你們還會覺得女真弱小嗎?”
“公子去山東做生意,在山東造船也是為了抗擊女真所做的準備?”王北風充滿疑惑的問。
“算是吧,女真人不造船,也不擅長使用火器。我所做的基本都是為了抗擊女真。”劉卓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公子對朝廷大軍是不抱一絲希望嗎?”李寒陽問道。
“我們這位萬曆皇帝登基之初,在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下,推行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是有了很大的發展,朝廷也有了中興之象。”
“但自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便對張居正進行清算,廢除了張居正的改革措施。因國本之爭,萬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怠於執政,導致黨爭不斷,整個朝廷自上而下幾乎停滯。”
“雖然萬曆皇帝主持了在位期間的萬曆三大征,維護明朝的疆土,但是耗費了大量錢財。現如今的朝廷就像是一個日薄西山的老人,垂垂老矣。”劉卓停下喝了口酒,而後繼續說道。
“接下來是女真這邊,女真內部這些年是爭戰不休,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統一。女真統一以後,你們說女真會閑著嗎?如果女真繼續擴張,隻能南下遼東或者與蒙古人交鋒。”
“如果察哈爾部擋不住後金八旗軍,你們說說,蒙古人會不會南下劫掠。如果不早些準備,亂世來臨,我們商行基本上就在山西難以發展了。”劉卓一臉無奈。
此時劉卓內心確實很複雜,一方麵源於自己拉著一票人造反的不安,另一方麵源於自己對明史、明朝的喜歡。
“你們是如何看待如今的大明朝,都說說。徐師父,你先來。”劉卓說道。
徐長庚道:“公子,自我來到商行,我就不再是明軍一員了。我們當兵的對朝廷談不上有什麽好感啥的,基本上就是給糧餉就好好打仗,不給糧餉,有時候上司來了也沒用。”
“我是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是東家、劉家給了我新的生活。我是個大老粗,沒說的,公子指哪就打哪。”
王北風道:“公子早已考取了功名,而且家中富裕,還依然願意冒著殺頭的風險去做那事。公子都不怕,我也沒什麽可怕的。”
李寒陽道:“我自小父母雙亡,離開少林寺來到劉家後,我才娶妻生子。老李能夠逍遙多年,全賴公子與東家的關照。就算我現在死了也沒有什麽遺憾,以後公子需要咱老李幹啥,一句吩咐就成。”
“我隻是讓你們談談對明朝的看法,不是讓你們表態的,你們一個個比我還激動。”
“既然大家都這麽痛快,我也就不墨跡了。”劉卓臉上洋溢著笑容道。
“李寒陽,既然你擅長手腳功夫,那以後就由你負責護衛的我的周全了。”
“李寒陽遵命。”
“徐長庚、王北風,你二人雖善騎射,但是沒有帶領過騎兵部隊,從明日起,你二人即刻率人前往土默特部落、察哈爾部落或其他小型部落招募蒙古弓手。”劉卓吩咐道。
“徐長庚、王北風遵命。”
劉卓雖然自小跟著護衛練習武藝,但是從未練習、學習軍陣之道。隨著薩爾滸之戰的臨近,還有不足兩年的時間可以訓練兵丁。
山西自北向南基本上都是分封的藩王與郡王,隻在遼州的山區練兵了。
此外,遼州多山,距離太原府也不是很遠。
想到如此,劉卓令衛道騎馬前往遼州所屬山區找一偏僻寂靜之所,用以訓練兵丁之用。與此同時,劉卓令身邊的商行管事出高價買下了山腳下的田地,掩護兵丁訓練。
劉家所購的大部莊園,基本上都都是交原來的農戶代為打理,每年收取的租子也不高,所以莊園大部分百姓對於劉氏商行的行為基本上沒有什麽抵觸。
這次,劉卓借以訓練團練的由頭,莊園眾人也紛紛表示認可。因為劉卓根據團練的訓練成績,會選百人進山西商會護衛隊。
劉卓也在臨近山區的幾個莊園內裝設了大量的簡易上下床鋪,以供團練人員休息時使用。
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在劉卓的各種利誘之下,已經有兩千多人報名參加,這還是不斷重複篩選的結果。劉卓對這批訓練的團練基本要求,就是年齡必須在十六歲至二十五歲間。
訓練開始的第一天,可把劉卓折騰壞了。因為這些人基本上不分左右,不懂隊列,還有不少人還不聽命令。劉卓沒有慣著那些刺頭,直接令人趕走。
在隨行商行管事的協同下,每百人列為一隊,從左到右,從高到低依次排列。
用了大半天的時間,方才將所有人按照高低次序分成了二十幾個隊列,然後就是讓眾人相互的熟悉。
第二天,經過將近半個時辰的整隊,終於將所有的隊形排列好。
在各隊中挑選機敏靈活之人後,劉卓將之任命為隊長與副隊長。
每天早上,由隊長負責清點隊伍人數與隊列整齊,副隊長輔助隊長開展訓練工作。
訓練之餘,劉卓找來所有的隊長與副隊長,將“立正”、“稍息”、“前後左右對齊”、“左右轉”、“前後轉”等教給所有的隊長、副隊長。
隨後,隊長、副隊長訓練隊列,劉卓則在隊伍一旁進行指點與糾正,也會時不時的解散、集合隊伍。針對表現好的隊伍,劉卓絲毫不吝嗇誇獎。
整整十餘日,眾人都在練習幾個枯燥的動作。如若不是顧忌劉卓的身份與進入商行的待遇的誘惑,早就有人想離開或者不聽從命令。即便是如此,劉卓依舊堅持讓眾人練習隊列。
直至一月後,劉卓才吩咐衛道帶人將訓練場地外的一眾木製訓練道具搬進場地,開始教授最基礎的動作。
劉卓也利用係統隨時觀察眾人,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會有冷淡的關係轉化為友善,當然也有一部分的關係一直是冷淡。
可能接觸時間還是不夠,劉卓對此也沒辦法,要將所有人的關係程度都達標確實是一件高難度事情。
隨著訓練力度的不斷加大,場地內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輔助道具(單、雙杠、舉重器材、負重道具等)與訓練項目(俯臥撐、仰臥起坐、體能鍛煉)。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眾人也逐漸熟練的掌握了所教授的動作,也可以運用場地內的器材鍛煉。然後,劉卓則根據與自己的親疏關係、擅長的科目、學習的速度分成不同的隊伍。
在劉卓設想的隊列中,主要以火器、火炮克敵製勝,輔以長槍兵、盾兵。雖然該戰法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但是劉卓對改善後的火器、以及後來研發的火器充滿了信心。
日後的時代,是火器的天下。如若不是明朝內部出現的各種災害,導致各地農民起義到處都是,明朝擋住後金女真還是沒啥問題的,劉卓這般想著。
因為即便是崇禎年間,九邊重鎮依然有著近六十萬的兵力。每每想到於此,劉卓就挺苦惱的,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突然,劉卓想到,莊園的庫房中,還存放著一些鳥銃(火繩槍),可以先讓部分人練練手。
明朝的優質兵源有山東兵,作風彪悍、服從管理、踏實肯幹、重義輕利;河北兵與四川兵相差不大。還有就是南方的一些地區兵源也不差。
雖然山西兵比不上一些地區,但是山西的士兵擅長騎射與結寨,與蒙古人打的有來有迴。總的來說,山西的兵源也沒那麽差。
目前的形勢,發展騎兵部隊太容易引來各方的目光,訓練些團練還可以隱藏一下。況且騎兵耗費太大,步兵運用的好,一樣可以克製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