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諸將同心,此戰定能無往而不利。各部南遷牧民數十萬已經進駐河套三月有餘,後方的穩定相信各位都有了穩妥的安排。除去留守的兵力,我們目前可用騎兵足足五萬騎。
先分路襲擾,讓對手分兵守城,這一路上千裏,有無數的城池,既然南軍喜歡守城,本王倒要看看他們能有多少兵力一一據守。而我們隻需選擇一路突破,則南軍防線就會全線崩潰。到時候南朝空有十數萬步卒也不可能抵擋得住勇士們的馬蹄和彎刀。
命令各部探馬加強襲擾力度,既然對手的騎兵全部在西部,那麽我軍就先加強西部的襲擾,將對手騎兵全部吸住,然後集中四萬騎兵一舉突破涇川,然後沿涇水南下,沿途繞過所有城池,直逼京兆府。”
年過三旬的阿拉格,如今無論是氣度還是眼界都不再是當年隨父親南下助力王庭兄弟爭位時的那般的容易衝動和隻顧眼前了。這數年的漠北風雪已經將這些桀驁打磨的幹幹淨淨。
此時雖然明白這些表麵忠心的屬下們心裏難免有各自的小算盤,也隻是用握慣了彎刀的大手指著巨大的戰場地圖,口中似乎對於即將到來的由自己一手挑起的戰局已經成竹在胸一般。但是在臉上那裏看得見有半點的不滿部屬各有心思的波動痕跡。
其實也不是這位兩入中原腹地的草原豺狼盲目自信。而是因為他麾下的三千探馬已經將對麵的兵力分布探查的八九不離十了。打算趁著大戰之後尚在消化巨大戰果的對手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在他們的鼻子底下再次掀起一場足以震驚雍涼雙方的波瀾來。
此戰在腦中已經推演過無數遍,最好的結局即在於一路南下進入涇渭之間的八百裏沃野的騎兵們,一鼓作氣的敲開那道大河與高山之間的雄關。若是一擊得手,自己定是不會放過機會,身後的五萬看家護院的騎兵最多兩日就能抵達。
還有那駐守中原腹地,支撐王庭殘軍膽氣的十萬騎兵也會如疾風驟雨一般的一路向東。
二十萬草原勇士,二十萬柄彎刀和騎弓,隻要得了潼關,自己立足關中隴右,又何懼南朝與北涼王庭。
但是剛剛得到關中的大雍,雖然沒有再次增兵關中,隻是就地擴軍,但是關中十萬步卒,半數駐紮潼關,再加上三萬朱雀大部也在關內,想要奪取恐怕也不是一件易事。
好在自己還有另外的打算。下令探馬加強襲擾隴右,當可讓對麵那位雖是年輕,但是戰績卻是不俗的大雍軍中驟然升起的騎將心中生疑。若是那位年輕將軍聰明過頭,以為自己是故布疑兵,而將麾下如今算是南朝戰力第一的西軍騎兵東移,準備救援京兆府等關中腹地。
那自己就隻有勉為其難的席卷隴右,將南朝夢寐以求的牧馬場重新掌控在手中了。至於隴右十三州的備軍,都是些成軍不過數月的新卒,自是不被自己放在眼中的。
但事後隻要雍涼與自己三方僵持,自己倒是不介意用手中多餘的戰馬來換取錦繡中原的豐饒物產的。那是王庭自是不會輕易的放下身段來,但是自己就不一樣了,南朝缺馬,而自己卻是什麽都缺!
若是對手的騎兵不動,那自己最不濟的也能南下掃蕩一遍關中腹地,一番劫掠之後,相信所得財物也夠自己部族二百萬眾熬過這個不會太寒冷的冬天了。等到明年春來,光是河套和河西的牧場,也能夠自己和部族喘上班一大口氣的了。
三千涼騎探馬,在一道道到軍令下,更加頻繁的越過雍涼雙方對峙的緩衝地帶,在最西邊甚至滲透過了大雍掌控並不嚴密的新會州,逼近到了蘭州城東不遠的東關堡一帶。東部倒是有所克製,隻是零星出現在寧州坊州以及同州的北部地區。
一係列的滲透和襲擾,讓駐守在關中的兩員步卒大將興奮起來。南宮藏司馬英兩人甚至是暗自沿渭水南岸在京兆府城外每隔二十裏下寨,紮下數座大型軍寨,每寨駐軍三五千人不等。
上下遊更是每隔十裏設簡易烽火台,每台駐守一伍軍卒,晝夜監視北岸敵情,一遇一場便能點燃狼煙傳訊給後方的大營。這顯然是放棄了堅稱不守,想要與涼騎決戰於城外了。
“南宮將軍,我軍如此重兵布防城外,且隻防守一麵,未必能守的住這千裏渭水,若是涼騎在上遊過河,則乾州,鳳翔兩地恐怕兵力就捉襟見肘了。涼軍馬快,到那時,部族迴援不急,隻怕京兆府城內的備軍也是難堪一用。”
司馬英憂心忡忡的看著眼前同樣是大雍製式的山川地形圖,對著躊躇滿誌,想要再見識一番北涼兵鋒的南宮藏歎息道。
“司馬將軍,盡管放心,若是涼騎正麵前來,我軍正好可以憑渭水據守,若是涼騎強渡,我軍大可以半渡而擊。以兒郎們手中的神臂弩的射程,足可以將涼騎壓製在河中心,而不能稍動了。
至於上遊,隻要涼軍渡過涇水出現在鳳翔府附近,那虎視眈眈的李文朗能無動於衷?”南宮藏哈哈一笑,對於這位小心謹慎的同僚的擔憂頗有些不以為然。
“報,臨安緊急軍令到。”司馬英正待再要開口,隻聽中軍大帳外一聲洪亮的傳報聲透過布簾,傳了進來。兩人不約而同的對視一眼,雙雙起身,望向緊閉的帳門。
片刻之後,一騎鴻翎信使匆匆奔至帳前十餘步,才堪堪停住馬蹄。翻身下馬後緊步跨進中軍大帳,對著兩人高聲道:“兵部八百裏加急軍令,請司馬將軍接令。”
司馬英聞言上前一步,雙手接過,先是仔細查驗火漆封口,見完整無誤後,揮手讓信使退下後方才打開。眼光一掃之後,臉色頓時凝重起來。
“看來中路也不太平了!”司馬英一眼看完,隨手將軍令遞與了身邊的南宮藏。
先分路襲擾,讓對手分兵守城,這一路上千裏,有無數的城池,既然南軍喜歡守城,本王倒要看看他們能有多少兵力一一據守。而我們隻需選擇一路突破,則南軍防線就會全線崩潰。到時候南朝空有十數萬步卒也不可能抵擋得住勇士們的馬蹄和彎刀。
命令各部探馬加強襲擾力度,既然對手的騎兵全部在西部,那麽我軍就先加強西部的襲擾,將對手騎兵全部吸住,然後集中四萬騎兵一舉突破涇川,然後沿涇水南下,沿途繞過所有城池,直逼京兆府。”
年過三旬的阿拉格,如今無論是氣度還是眼界都不再是當年隨父親南下助力王庭兄弟爭位時的那般的容易衝動和隻顧眼前了。這數年的漠北風雪已經將這些桀驁打磨的幹幹淨淨。
此時雖然明白這些表麵忠心的屬下們心裏難免有各自的小算盤,也隻是用握慣了彎刀的大手指著巨大的戰場地圖,口中似乎對於即將到來的由自己一手挑起的戰局已經成竹在胸一般。但是在臉上那裏看得見有半點的不滿部屬各有心思的波動痕跡。
其實也不是這位兩入中原腹地的草原豺狼盲目自信。而是因為他麾下的三千探馬已經將對麵的兵力分布探查的八九不離十了。打算趁著大戰之後尚在消化巨大戰果的對手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在他們的鼻子底下再次掀起一場足以震驚雍涼雙方的波瀾來。
此戰在腦中已經推演過無數遍,最好的結局即在於一路南下進入涇渭之間的八百裏沃野的騎兵們,一鼓作氣的敲開那道大河與高山之間的雄關。若是一擊得手,自己定是不會放過機會,身後的五萬看家護院的騎兵最多兩日就能抵達。
還有那駐守中原腹地,支撐王庭殘軍膽氣的十萬騎兵也會如疾風驟雨一般的一路向東。
二十萬草原勇士,二十萬柄彎刀和騎弓,隻要得了潼關,自己立足關中隴右,又何懼南朝與北涼王庭。
但是剛剛得到關中的大雍,雖然沒有再次增兵關中,隻是就地擴軍,但是關中十萬步卒,半數駐紮潼關,再加上三萬朱雀大部也在關內,想要奪取恐怕也不是一件易事。
好在自己還有另外的打算。下令探馬加強襲擾隴右,當可讓對麵那位雖是年輕,但是戰績卻是不俗的大雍軍中驟然升起的騎將心中生疑。若是那位年輕將軍聰明過頭,以為自己是故布疑兵,而將麾下如今算是南朝戰力第一的西軍騎兵東移,準備救援京兆府等關中腹地。
那自己就隻有勉為其難的席卷隴右,將南朝夢寐以求的牧馬場重新掌控在手中了。至於隴右十三州的備軍,都是些成軍不過數月的新卒,自是不被自己放在眼中的。
但事後隻要雍涼與自己三方僵持,自己倒是不介意用手中多餘的戰馬來換取錦繡中原的豐饒物產的。那是王庭自是不會輕易的放下身段來,但是自己就不一樣了,南朝缺馬,而自己卻是什麽都缺!
若是對手的騎兵不動,那自己最不濟的也能南下掃蕩一遍關中腹地,一番劫掠之後,相信所得財物也夠自己部族二百萬眾熬過這個不會太寒冷的冬天了。等到明年春來,光是河套和河西的牧場,也能夠自己和部族喘上班一大口氣的了。
三千涼騎探馬,在一道道到軍令下,更加頻繁的越過雍涼雙方對峙的緩衝地帶,在最西邊甚至滲透過了大雍掌控並不嚴密的新會州,逼近到了蘭州城東不遠的東關堡一帶。東部倒是有所克製,隻是零星出現在寧州坊州以及同州的北部地區。
一係列的滲透和襲擾,讓駐守在關中的兩員步卒大將興奮起來。南宮藏司馬英兩人甚至是暗自沿渭水南岸在京兆府城外每隔二十裏下寨,紮下數座大型軍寨,每寨駐軍三五千人不等。
上下遊更是每隔十裏設簡易烽火台,每台駐守一伍軍卒,晝夜監視北岸敵情,一遇一場便能點燃狼煙傳訊給後方的大營。這顯然是放棄了堅稱不守,想要與涼騎決戰於城外了。
“南宮將軍,我軍如此重兵布防城外,且隻防守一麵,未必能守的住這千裏渭水,若是涼騎在上遊過河,則乾州,鳳翔兩地恐怕兵力就捉襟見肘了。涼軍馬快,到那時,部族迴援不急,隻怕京兆府城內的備軍也是難堪一用。”
司馬英憂心忡忡的看著眼前同樣是大雍製式的山川地形圖,對著躊躇滿誌,想要再見識一番北涼兵鋒的南宮藏歎息道。
“司馬將軍,盡管放心,若是涼騎正麵前來,我軍正好可以憑渭水據守,若是涼騎強渡,我軍大可以半渡而擊。以兒郎們手中的神臂弩的射程,足可以將涼騎壓製在河中心,而不能稍動了。
至於上遊,隻要涼軍渡過涇水出現在鳳翔府附近,那虎視眈眈的李文朗能無動於衷?”南宮藏哈哈一笑,對於這位小心謹慎的同僚的擔憂頗有些不以為然。
“報,臨安緊急軍令到。”司馬英正待再要開口,隻聽中軍大帳外一聲洪亮的傳報聲透過布簾,傳了進來。兩人不約而同的對視一眼,雙雙起身,望向緊閉的帳門。
片刻之後,一騎鴻翎信使匆匆奔至帳前十餘步,才堪堪停住馬蹄。翻身下馬後緊步跨進中軍大帳,對著兩人高聲道:“兵部八百裏加急軍令,請司馬將軍接令。”
司馬英聞言上前一步,雙手接過,先是仔細查驗火漆封口,見完整無誤後,揮手讓信使退下後方才打開。眼光一掃之後,臉色頓時凝重起來。
“看來中路也不太平了!”司馬英一眼看完,隨手將軍令遞與了身邊的南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