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儀式感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挑選完“自定義春晚”,她沒忍住當下就打開一個綜藝看了起來。
是個外國的節目,有固定的一群主持人,每期節目有設定好的主題,在主題之下按照製定好的規則進行遊戲競賽。
節目的定義就是偏向搞笑的綜藝,所以不管是固定主持團隊還是請來的藝人嘉賓,都努力展現或製造搞笑場麵。
當然,也絕對離不開節目組的製作、主題的設定和遊戲的安排,這些都為搞笑搭建好平台,更方便主持和嘉賓發揮。
看上癮了,連著看了幾期,真是笑得喉嚨疼,喝水也不管用。
鬧鍾響起,是定好的年夜飯時間。她興奮地搓搓手,開始張羅。
先不急擺飯桌,她起身去把牆上掛滿的小串燈打開,映照著燈芯外的透明燈罩和上方的亮紙彩條,果然很漂亮。
現在才下午兩點鍾,雖說外麵在下暴雨,但天光還是有的,屋子裏不算暗,但光靠串燈光線還是太弱。
年夜飯這種一大桌子的盛宴,得要好的燈光加成,才更能體現出美味呢。
於是她又去把“路燈”打開了,把燈板的角度掰掰高,讓整個臥室都沐浴在光亮卻不晃眼的燈光中。
然後,就可以擺飯桌了!
她把床挪走,在白牆對麵清空出一大片地方,先把投影儀調試好,選擇一檔素人音樂選拔競演節目當做下飯菜。
打開第一季第一集,先暫停,然後擺出早就挑好的飯桌——
木色的圓桌,上麵架著可旋轉的電熱板,十個菜也能輕鬆夾到,且不用擔心放久了會晾涼以致風味不佳。
桌子大小是她用盤子比劃過的,完全能放得下。
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從空間流水般送出,被她好好地擺在桌子上,最中間是最大盆的水煮魚,第二大的盤子是醬燒豬肘。
這兩份最大的菜都是用金手指點的外賣。
其它的餐盤雖然大大小小,但也都屬於比較正常的範疇,其中的四喜丸子和粉絲娃娃菜同樣是由金手指外賣員送達。
被視作飯後甜點的拔絲紅薯還在製作中,隻等著吃完飯再配送到手上。
其餘的菜肴,香菇燒雞翅根、蠔油生菜、油燜大蝦,這三道熱菜,還有三個冷盤,涼拌拉皮、涼拌西紅柿、鹵肉拚盤,這都是出自她自己之手。
——也不能全算,鹵肉拚盤裏的雞爪和豬蹄是她自己鹵的,醬牛肉和豬頭肉都是在外麵市場複製來的,算是一個二比二平。
不過都是她自己切的片、擺的盤,就算又勝一局,所以整份菜都歸入自己動手的陣營。
嗯,反正她自己比賽自己當評委,自然隨便她怎麽高興怎麽來。
一大桌子菜,熱熱鬧鬧地擠在一起,色澤豐富又鮮亮,香氣更是鹹甜香辣俱全,她調整好光線,舉起相機拍了幾張留念。
嗨,末世的日子以後還不知道會過得怎樣,避免太過渾渾噩噩,又因為她知道自己記性不是特別好,所以很樂意經常拍照留念。
配著一大桌子菜,她選擇的飲料是冰冰涼的葡萄果汁,剔透的玻璃杯裏堆著圓溜溜的紫色葡萄味冰球,再有透明的紫色果汁撞入杯中。
一瞬間就淹過了冰球們,在同樣的紫色中不明顯地浮浮沉沉。
一根透明玻璃吸管插進去,攪一攪就不小心磕碰出聲音,冰球的涼意逐漸蔓延到整杯飲料,先小小的吸入一口,很是清甜爽口。
——這種要放開肚子大吃特吃的場合,她就不喝汽水了。碳酸雖好喝,卻太和食物搶占胃裏的空間,不好。
取出一碗飯,晾得溫度正好,量也正好。她沒特意加減飯量,就用平時正常的一碗,就吃這些。
她是個鍾愛一口菜配一口飯的人,但米飯還是飽腹感太強,如果想把桌子上的菜都嚐個過癮,那再配上米飯,就不一定能吃得下了。
所以麵對這桌子大餐,她選擇拋棄碳酸、縮減米飯,隻為了吃菜吃個爽。
一切就緒,她按下播放鍵,投影在牆上的音樂綜藝開始播放。
——選電子榨菜也是個很有技術含量的活,吃飯時就不好選太細節、太過複雜化的影像,因為注意力是會在食物和視頻上一分為二的。
電子榨菜是為了下飯、讓這頓飯吃得更痛快,如果因為進食導致錯過了劇情,又要老是快退迴放,那既沒能好好吃,也沒能好好看,本末倒置,哪邊都不痛快。
她準備的這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主要重點落在吃上,她要享受夾菜的過程,多過於視頻消遣,所以選擇了比起眼睛耳朵更重要的音樂節目。
再加上這檔節目她看過,就更可以專注在吃上了。
節目開始播放,第一位選手登場,她也開始享受大餐了。
飲料先隻喝一小口,潤潤口腔,吹響準備向美食進攻的號角;然後先吃素菜,算是清口開胃,就像發出信號的第一支箭。
筷子尖在蠔油生菜和粉絲娃娃菜中徘徊了一下,決定由小到大,先從娃娃菜開吃。
粉絲娃娃菜是由某大飯店製作,擺盤精致,一片片淺黃色的娃娃菜花瓣一樣散開,上麵托著細細的粉絲,點綴著鮮亮的紅辣椒段。
夾起一片,連帶著上麵的粉絲,翻轉手腕,在盤子底部的湯汁裏輕輕一涮,順勢把辣椒段抖落,再遞過飯碗承接從粉絲上滴滴答答滴落的湯汁,護送到嘴邊。
鮮!娃娃菜本身的鮮甜、粉絲裹住湯汁的鹹鮮,一齊湧入口腔,隨著咀嚼爆發出湯汁裏蘊藏的美妙滋味。
與這一道初入口時清淡、越品嚐滋味越濃的娃娃菜不同,蠔油生菜正好相反。
一大片翠綠的生菜上掛著棕褐色的蠔油醬汁,要用筷子折一下才能更方便地食用。
剛剛送入口中,舌頭上的味蕾接受到耗油濃重的鹹味,會讓人誤以為這是道重口味的菜肴。
可隨著第一下牙齒的咬合,那股清脆又鮮嫩的口感與生菜葉水靈翠綠的外觀完全相匹配,一股驚人的甜味從菜葉而非調味料中爆發出來。
吃到最後,口腔裏那股耗油的重鹹味蕩然無存,隻剩下一股甜美的清香,讓人飄飄欲仙。
是個外國的節目,有固定的一群主持人,每期節目有設定好的主題,在主題之下按照製定好的規則進行遊戲競賽。
節目的定義就是偏向搞笑的綜藝,所以不管是固定主持團隊還是請來的藝人嘉賓,都努力展現或製造搞笑場麵。
當然,也絕對離不開節目組的製作、主題的設定和遊戲的安排,這些都為搞笑搭建好平台,更方便主持和嘉賓發揮。
看上癮了,連著看了幾期,真是笑得喉嚨疼,喝水也不管用。
鬧鍾響起,是定好的年夜飯時間。她興奮地搓搓手,開始張羅。
先不急擺飯桌,她起身去把牆上掛滿的小串燈打開,映照著燈芯外的透明燈罩和上方的亮紙彩條,果然很漂亮。
現在才下午兩點鍾,雖說外麵在下暴雨,但天光還是有的,屋子裏不算暗,但光靠串燈光線還是太弱。
年夜飯這種一大桌子的盛宴,得要好的燈光加成,才更能體現出美味呢。
於是她又去把“路燈”打開了,把燈板的角度掰掰高,讓整個臥室都沐浴在光亮卻不晃眼的燈光中。
然後,就可以擺飯桌了!
她把床挪走,在白牆對麵清空出一大片地方,先把投影儀調試好,選擇一檔素人音樂選拔競演節目當做下飯菜。
打開第一季第一集,先暫停,然後擺出早就挑好的飯桌——
木色的圓桌,上麵架著可旋轉的電熱板,十個菜也能輕鬆夾到,且不用擔心放久了會晾涼以致風味不佳。
桌子大小是她用盤子比劃過的,完全能放得下。
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從空間流水般送出,被她好好地擺在桌子上,最中間是最大盆的水煮魚,第二大的盤子是醬燒豬肘。
這兩份最大的菜都是用金手指點的外賣。
其它的餐盤雖然大大小小,但也都屬於比較正常的範疇,其中的四喜丸子和粉絲娃娃菜同樣是由金手指外賣員送達。
被視作飯後甜點的拔絲紅薯還在製作中,隻等著吃完飯再配送到手上。
其餘的菜肴,香菇燒雞翅根、蠔油生菜、油燜大蝦,這三道熱菜,還有三個冷盤,涼拌拉皮、涼拌西紅柿、鹵肉拚盤,這都是出自她自己之手。
——也不能全算,鹵肉拚盤裏的雞爪和豬蹄是她自己鹵的,醬牛肉和豬頭肉都是在外麵市場複製來的,算是一個二比二平。
不過都是她自己切的片、擺的盤,就算又勝一局,所以整份菜都歸入自己動手的陣營。
嗯,反正她自己比賽自己當評委,自然隨便她怎麽高興怎麽來。
一大桌子菜,熱熱鬧鬧地擠在一起,色澤豐富又鮮亮,香氣更是鹹甜香辣俱全,她調整好光線,舉起相機拍了幾張留念。
嗨,末世的日子以後還不知道會過得怎樣,避免太過渾渾噩噩,又因為她知道自己記性不是特別好,所以很樂意經常拍照留念。
配著一大桌子菜,她選擇的飲料是冰冰涼的葡萄果汁,剔透的玻璃杯裏堆著圓溜溜的紫色葡萄味冰球,再有透明的紫色果汁撞入杯中。
一瞬間就淹過了冰球們,在同樣的紫色中不明顯地浮浮沉沉。
一根透明玻璃吸管插進去,攪一攪就不小心磕碰出聲音,冰球的涼意逐漸蔓延到整杯飲料,先小小的吸入一口,很是清甜爽口。
——這種要放開肚子大吃特吃的場合,她就不喝汽水了。碳酸雖好喝,卻太和食物搶占胃裏的空間,不好。
取出一碗飯,晾得溫度正好,量也正好。她沒特意加減飯量,就用平時正常的一碗,就吃這些。
她是個鍾愛一口菜配一口飯的人,但米飯還是飽腹感太強,如果想把桌子上的菜都嚐個過癮,那再配上米飯,就不一定能吃得下了。
所以麵對這桌子大餐,她選擇拋棄碳酸、縮減米飯,隻為了吃菜吃個爽。
一切就緒,她按下播放鍵,投影在牆上的音樂綜藝開始播放。
——選電子榨菜也是個很有技術含量的活,吃飯時就不好選太細節、太過複雜化的影像,因為注意力是會在食物和視頻上一分為二的。
電子榨菜是為了下飯、讓這頓飯吃得更痛快,如果因為進食導致錯過了劇情,又要老是快退迴放,那既沒能好好吃,也沒能好好看,本末倒置,哪邊都不痛快。
她準備的這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主要重點落在吃上,她要享受夾菜的過程,多過於視頻消遣,所以選擇了比起眼睛耳朵更重要的音樂節目。
再加上這檔節目她看過,就更可以專注在吃上了。
節目開始播放,第一位選手登場,她也開始享受大餐了。
飲料先隻喝一小口,潤潤口腔,吹響準備向美食進攻的號角;然後先吃素菜,算是清口開胃,就像發出信號的第一支箭。
筷子尖在蠔油生菜和粉絲娃娃菜中徘徊了一下,決定由小到大,先從娃娃菜開吃。
粉絲娃娃菜是由某大飯店製作,擺盤精致,一片片淺黃色的娃娃菜花瓣一樣散開,上麵托著細細的粉絲,點綴著鮮亮的紅辣椒段。
夾起一片,連帶著上麵的粉絲,翻轉手腕,在盤子底部的湯汁裏輕輕一涮,順勢把辣椒段抖落,再遞過飯碗承接從粉絲上滴滴答答滴落的湯汁,護送到嘴邊。
鮮!娃娃菜本身的鮮甜、粉絲裹住湯汁的鹹鮮,一齊湧入口腔,隨著咀嚼爆發出湯汁裏蘊藏的美妙滋味。
與這一道初入口時清淡、越品嚐滋味越濃的娃娃菜不同,蠔油生菜正好相反。
一大片翠綠的生菜上掛著棕褐色的蠔油醬汁,要用筷子折一下才能更方便地食用。
剛剛送入口中,舌頭上的味蕾接受到耗油濃重的鹹味,會讓人誤以為這是道重口味的菜肴。
可隨著第一下牙齒的咬合,那股清脆又鮮嫩的口感與生菜葉水靈翠綠的外觀完全相匹配,一股驚人的甜味從菜葉而非調味料中爆發出來。
吃到最後,口腔裏那股耗油的重鹹味蕩然無存,隻剩下一股甜美的清香,讓人飄飄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