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除夕安排
天災末世,她有萬能APP 作者:淩晨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夕夜晚上吃餃子,因為有“更歲交子”的含義在裏麵,“子”就是子時,“交子”又正好和“餃子”諧音,有著辭舊迎新的寓意。
這是傳統的說法,在她家那邊,又添加了額外的祝福——餃子裏包進硬幣,吃到硬幣的人在新的一年就能財源滾滾來。
選擇對聯時就已經知道,她的財源是肯定滾滾來的,但是又不隻是為了這個美好的祝願,光是開盲盒式吃餃子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思啊。
而由此,就是她發現的關於菜單的巨大缺漏了——
她在末世前包餃子時,完全沒想到過春節這一茬,所以沒包過有硬幣的餃子。
但是她又想吃,那怎麽辦?
現在包唄。
她算了算今天除夕這一天的時間安排,現在是早上剛起床,既然打算晚上熬過零點再去睡,那中間的幾個飯點可以適當地挪一挪。
餃子因為取“交子”之意,要在子時,也就是晚上十一點到淩晨一點這個區間吃。既然她不打算熬大夜,那這頓餃子就頂著十一點鍾吃比較合適。
過了零點就要睡覺,十一點這頓餃子自然不能多吃,吃幾個意思一下就行,她估摸著湊個吉利數,六八十這樣的數量就差不多。
那再往前推,她打算在晚上看節目的時候吃水煮魚和油燜大蝦來代替零食,這兩樣也不算特別飽腹的食物,主要是吃那個滋味。
尤其是水煮魚,就是吃那種又辣又油的香氣,魚肉基本是一抿即化,不占肚子的。
但再怎麽說量也很大,就算慢慢吃著消遣,也還是進了胃裏,這樣,和前麵一餐的時間可以適當拉長。
按時間來看,應該是吃著魚蝦、看著節目,然後就到了十一點,直接無縫接著吃餃子。
而她安排的那一大桌子年夜飯肯定是奔著大吃特吃去的,得留出充分的消食時間,既然如此……
她決定了,把中午飯和晚飯揉吧到一起,放到下午兩點鍾開始吃年夜飯。
——哎,就主打一個叛逆。
飯點確定了,其它的安排也就可以插空改一改。
像現在,因為午飯時間延遲,就可以去吃頓豐盛的早飯頂一頂,然後寫寫字帖看看書,再看點視頻打打遊戲。
下午兩點吃大餐,因為菜多,所以打算走慢吃多食的路線,吃完飯等消化得差不多了就去鍛煉。
消化時間和鍛煉之後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包餃子。
餃子裏包硬幣的習俗不隻是在除夕晚上,大年初一吃的那頓餃子裏也有,甚至有時因為餃子包太多沒吃完,在後續消滅剩餃子的幾天裏,也可能會吃到硬幣。
她今天就準備包兩種餡的,除夕晚上吃韭菜雞蛋,大年初一吃酸菜豬肉。
還要托她養成的好習慣的福,每次用空間裏直接存進去的東西時,都會下意識先複製一個留備份,所以像餃子皮和餡還都有現成的可用。
不止這些,末世前她處理的那些食材,像醃好的肉類、洗淨切好的蔬菜還有揉好發好的麵團,包括一些調製的料汁,這些都還囤著不少。
還有後來處理過的一些半成品,比如焯過水的蔬菜、煮熟的肉類等,也是可以直接拿去下鍋的。
既然餃子皮和餡料具備,那現在就隻欠一起包進去的硬幣了。
硬幣,她有,都不用說銀行,好歹也複製了那麽多超市,雖說如今用現金支付的越來越少了,但收銀台裏的鋼鏰可不少。
不過外麵複製來的她不敢用,畢竟是要包進餃子、吃到嘴裏的,誰知道那些硬幣幹不幹淨,再怎麽消毒洗刷,她心裏也不舒服。
自己家裏也有,有個不知道多少年、從她小時候就有的粉紅小豬存錢罐,抱起來還沉甸甸的呢。
不過……現在既然有金手指,當然是直接描述要來幹淨的硬幣最方便。
不急,等準備開始包的時候再兌換出來就行,現在還是先吃早飯吧。
吃了頓風格混搭的早飯,一碗紫薯燕麥巴旦木米糊,一個薄片火腿煎蛋生菜黃瓜番茄美乃滋三明治,一個開放式培根奶油奶酪黑芝麻貝果,又吃了一個糖三角。
甚至這一頓裏,隻有糖三角是從超市複製來直接上蒸鍋熱好的,其它都是她自己跟著美食博主動手做出來的。
最奇妙的就是黑芝麻貝果,貝果本身烤過,外皮微微的脆,麵團很韌,黑芝麻香氣搭配奶油奶酪更顯醇厚,但上麵偏偏放了煎培根。
吃起來絲毫不覺得怪,相反的兩種口味在一起並不矛盾,反而有種微妙的和諧的融合感,有種鹹甜永動機的感覺。
今天是除夕,她感覺自己有點躁,耐著性子描完了字帖,就有點不想看書了,隻想玩個痛快。
那就算了,她興衝衝地拋開書,坐到電腦麵前,手癢地打開之前下載的一個單機遊戲。
是個很古早的大魚吃小魚的遊戲,玩家代表的小魚通過吃掉層級比自己低的魚進行成長,一步步吃掉更高層級的魚。
遊戲整體結構簡單,雖然有一些創新,但也萬變不離其宗,無非是吃積分累積升級。
但是這種簡單的小遊戲就是偶爾會勾著人,真開始玩呢,玩上幾局就有點膩了,但撒開手幹點別的,就總忍不住一會兒迴來玩幾局。
她就是這樣,先玩過癮了,再去一邊挑選今天晚上要看的節目,一邊插空去玩兩局解悶。
先是小品和相聲,她目標明確,去自媒體博主區找了一圈,找到了那個專門分享往年春晚語言類節目的賬號。
她簡單篩了篩,把她自己還是小孩時候的節目找出來。
那會兒的視頻從畫質、音質,到服裝、妝容、發型包括布景都很有年代感,裏麵的演員還是年輕時的樣子,很多人直到現在都還活躍在喜劇領域中。
作為習慣了這些演員現在的樣子的衛嬌,乍一看還覺得挺新鮮。
她單獨建了個文件夾作為除夕特供,把一些古早小品和相聲拖進去,又去搜索了幾檔口碑不錯的喜劇節目,把作品純享版也拖進去。
除了這些搞笑逗樂的,她還搜了些往屆各台春晚裏唯美的舞蹈表演也加進去。除此之外,有專門分享魔術表演的自媒體賬號,她也選了不少。
雖然不知道能看多少,但多些選擇肯定是好的,所以她又挑了幾個音樂類節目,還有外國一檔搞笑綜藝節目,都拖入文件夾。
這是傳統的說法,在她家那邊,又添加了額外的祝福——餃子裏包進硬幣,吃到硬幣的人在新的一年就能財源滾滾來。
選擇對聯時就已經知道,她的財源是肯定滾滾來的,但是又不隻是為了這個美好的祝願,光是開盲盒式吃餃子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思啊。
而由此,就是她發現的關於菜單的巨大缺漏了——
她在末世前包餃子時,完全沒想到過春節這一茬,所以沒包過有硬幣的餃子。
但是她又想吃,那怎麽辦?
現在包唄。
她算了算今天除夕這一天的時間安排,現在是早上剛起床,既然打算晚上熬過零點再去睡,那中間的幾個飯點可以適當地挪一挪。
餃子因為取“交子”之意,要在子時,也就是晚上十一點到淩晨一點這個區間吃。既然她不打算熬大夜,那這頓餃子就頂著十一點鍾吃比較合適。
過了零點就要睡覺,十一點這頓餃子自然不能多吃,吃幾個意思一下就行,她估摸著湊個吉利數,六八十這樣的數量就差不多。
那再往前推,她打算在晚上看節目的時候吃水煮魚和油燜大蝦來代替零食,這兩樣也不算特別飽腹的食物,主要是吃那個滋味。
尤其是水煮魚,就是吃那種又辣又油的香氣,魚肉基本是一抿即化,不占肚子的。
但再怎麽說量也很大,就算慢慢吃著消遣,也還是進了胃裏,這樣,和前麵一餐的時間可以適當拉長。
按時間來看,應該是吃著魚蝦、看著節目,然後就到了十一點,直接無縫接著吃餃子。
而她安排的那一大桌子年夜飯肯定是奔著大吃特吃去的,得留出充分的消食時間,既然如此……
她決定了,把中午飯和晚飯揉吧到一起,放到下午兩點鍾開始吃年夜飯。
——哎,就主打一個叛逆。
飯點確定了,其它的安排也就可以插空改一改。
像現在,因為午飯時間延遲,就可以去吃頓豐盛的早飯頂一頂,然後寫寫字帖看看書,再看點視頻打打遊戲。
下午兩點吃大餐,因為菜多,所以打算走慢吃多食的路線,吃完飯等消化得差不多了就去鍛煉。
消化時間和鍛煉之後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包餃子。
餃子裏包硬幣的習俗不隻是在除夕晚上,大年初一吃的那頓餃子裏也有,甚至有時因為餃子包太多沒吃完,在後續消滅剩餃子的幾天裏,也可能會吃到硬幣。
她今天就準備包兩種餡的,除夕晚上吃韭菜雞蛋,大年初一吃酸菜豬肉。
還要托她養成的好習慣的福,每次用空間裏直接存進去的東西時,都會下意識先複製一個留備份,所以像餃子皮和餡還都有現成的可用。
不止這些,末世前她處理的那些食材,像醃好的肉類、洗淨切好的蔬菜還有揉好發好的麵團,包括一些調製的料汁,這些都還囤著不少。
還有後來處理過的一些半成品,比如焯過水的蔬菜、煮熟的肉類等,也是可以直接拿去下鍋的。
既然餃子皮和餡料具備,那現在就隻欠一起包進去的硬幣了。
硬幣,她有,都不用說銀行,好歹也複製了那麽多超市,雖說如今用現金支付的越來越少了,但收銀台裏的鋼鏰可不少。
不過外麵複製來的她不敢用,畢竟是要包進餃子、吃到嘴裏的,誰知道那些硬幣幹不幹淨,再怎麽消毒洗刷,她心裏也不舒服。
自己家裏也有,有個不知道多少年、從她小時候就有的粉紅小豬存錢罐,抱起來還沉甸甸的呢。
不過……現在既然有金手指,當然是直接描述要來幹淨的硬幣最方便。
不急,等準備開始包的時候再兌換出來就行,現在還是先吃早飯吧。
吃了頓風格混搭的早飯,一碗紫薯燕麥巴旦木米糊,一個薄片火腿煎蛋生菜黃瓜番茄美乃滋三明治,一個開放式培根奶油奶酪黑芝麻貝果,又吃了一個糖三角。
甚至這一頓裏,隻有糖三角是從超市複製來直接上蒸鍋熱好的,其它都是她自己跟著美食博主動手做出來的。
最奇妙的就是黑芝麻貝果,貝果本身烤過,外皮微微的脆,麵團很韌,黑芝麻香氣搭配奶油奶酪更顯醇厚,但上麵偏偏放了煎培根。
吃起來絲毫不覺得怪,相反的兩種口味在一起並不矛盾,反而有種微妙的和諧的融合感,有種鹹甜永動機的感覺。
今天是除夕,她感覺自己有點躁,耐著性子描完了字帖,就有點不想看書了,隻想玩個痛快。
那就算了,她興衝衝地拋開書,坐到電腦麵前,手癢地打開之前下載的一個單機遊戲。
是個很古早的大魚吃小魚的遊戲,玩家代表的小魚通過吃掉層級比自己低的魚進行成長,一步步吃掉更高層級的魚。
遊戲整體結構簡單,雖然有一些創新,但也萬變不離其宗,無非是吃積分累積升級。
但是這種簡單的小遊戲就是偶爾會勾著人,真開始玩呢,玩上幾局就有點膩了,但撒開手幹點別的,就總忍不住一會兒迴來玩幾局。
她就是這樣,先玩過癮了,再去一邊挑選今天晚上要看的節目,一邊插空去玩兩局解悶。
先是小品和相聲,她目標明確,去自媒體博主區找了一圈,找到了那個專門分享往年春晚語言類節目的賬號。
她簡單篩了篩,把她自己還是小孩時候的節目找出來。
那會兒的視頻從畫質、音質,到服裝、妝容、發型包括布景都很有年代感,裏麵的演員還是年輕時的樣子,很多人直到現在都還活躍在喜劇領域中。
作為習慣了這些演員現在的樣子的衛嬌,乍一看還覺得挺新鮮。
她單獨建了個文件夾作為除夕特供,把一些古早小品和相聲拖進去,又去搜索了幾檔口碑不錯的喜劇節目,把作品純享版也拖進去。
除了這些搞笑逗樂的,她還搜了些往屆各台春晚裏唯美的舞蹈表演也加進去。除此之外,有專門分享魔術表演的自媒體賬號,她也選了不少。
雖然不知道能看多少,但多些選擇肯定是好的,所以她又挑了幾個音樂類節目,還有外國一檔搞笑綜藝節目,都拖入文件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