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無休止的死循環,高忠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毛伯溫其中一段話的後半段——到那時,雖說外圍戰事不利,但好歹也是情有可原,處罰是無可避免的,保命總還是成的。
按照毛伯溫的分析,保住性命已是最好的結果。
既是最好的結果,那便是最難實現的結果。
既是最難實現的結果,必然要曆經千難萬險。
曆經千難萬險,卻僅僅是為了保命。
活著,是一切的根本。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活著,都會有無數種可能。
有的活著,生不如死。
高忠早就過了所有的努力都隻是為了活下去的階段,久到他自己都快記不清了,如今他所追求的是活得好。
可現在卻有人告訴他,將重迴所有的努力都隻是為了活下去的日子。
他本能的否定了此論斷,想要尋找到有力的依據予以反駁,當他絞盡腦汁地苦思一圈後發現,並沒有可以擺到明麵上來說的依據。
他承認事情確實很棘手,清楚毛伯溫肩負的擔子很沉重,知道他與毛伯溫是榮辱與共的同船人。
同船,並非同命。
在他的認知中:毛伯溫已是花甲之年,正經的科舉入仕,宦海沉浮數十載,有過失意,也立下過不少功勳,還獲得過朱厚熜專門為他寫就的詩作,憑借這些榮耀,當事件落幕時還是以活命收場,仍舊能獲得一個晚年的安享,基本的體麵不失,他人的尊敬不缺,此樣人生,實屬上乘。
他認為自己跟毛伯溫是截然不同的:有年齡的不同,他還不滿四十歲;有功績的不同,縱使無過,前半生的功績,不足以支撐起他的餘生安泰,何況還是犯錯後的黯然退場;而最大的不同,在於世俗禮法約束下的身份不同,毛伯溫是一個完整的男人,而他不是。
基於以上種種,他認同毛伯溫的艱辛與不易,更堅信自己的處境比毛伯溫更難。
既然生出了困境有輕重之分的認知,想當然的會延衍生出相應的決心也會有大小之分的想法。
高忠相信毛伯溫已經使出了全部的十分力,但他希望毛伯溫能使出十二分力,那樣或許結果能夠變得更好些,比“最好”、“最難”,再好些。
他的念想從未熄滅,他仍想立功,再憑借功勞更進一步。
抬望星空,漫天繁星爭相閃耀,倍感孤寂。
某個瞬間,高忠的思緒恍惚了。
正常情況下,不會有哪個男人的誌向,是成為一名閹人,大多是身不由己、迫於無奈。
男人被閹割之後,身體上缺失了極重要的一個部分,不再是一個完整的人。
隨著這個重要部分的缺失,連帶著精神上也出現了重大缺失,他們變成了另外一類特殊的群體。對於這種特殊,不光是旁人這麽認為,他們自己也是這麽認為。一個正常男人擁有的願景與抱負、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基本上都在那一刀後,斷去了瓜葛,可悲可歎。
他們一麵依附於某個有著卓越地位的人,一麵做著隻關乎己身今生的盤算,他們隻剩下己身和今生了。對於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而言,平平安安地過好這一輩子,是最高的人生追求。隻有極少數的人,才能擁有那可望而不可及的風風光光,而風光背後的心酸,隻有他們自己清楚。
平安也好,風光也罷,往深裏想想,似乎與那些正常人的追求,並無本質上的差別。他們當中的佼佼者,同樣也有供他們展示的舞台。
司禮監與內閣對柄機要,堪稱“內相”,乃內廷二十四衙門之首,權力不可謂不大,曾出過多位權勢滔天的宦官,令滿朝文武卑躬屈膝。
禦馬監既與兵部共執兵柄,堪比“內廷樞府”,又與戶部分理內外財政,實打實的“內管家”,較之司禮監不遑多讓,亦不乏專權宦官。
早在成化和正德年間,兩度設置的西廠,正是由禦馬監提督,與司禮監提督的東廠分庭抗禮,甚至還一度壓人一頭。
由此可見,但凡能在禦馬監擔任要職,即便不是掌印太監,也算風光無限了。如果最後還能從這些實權位置上順利告老,簡直就是宦官界的完美榜樣了。
朱厚熜沉迷於修玄,投入了大量的心力與時間,消耗了大把的聰明才智。作為君王,並不比他的先輩們出色,但在抑製宦官方麵,吸取前人教訓,可比他的先輩們做得好太多了。可即便如此,隻要製度不被廢除,相應宦官作為貼身近侍的天然優勢依然存在,必須有所依附的致命局限不會消失,手裏仍舊會握有驚人的大權。
高忠自幼入宮,通過多年的努力,從眾多同類中脫穎而出,成為現如今的禦馬監二把手,躋身為數不多的佼佼者行列,在內廷中占據了一個舉足輕重的位置。平心而論,身為一名太監,到了他的份上,稱得上了不起。
但他並不滿足於此,在欲望地驅使下,還想更進一步。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何其不易,稍有不慎,粉身碎骨。
他深諳不進則退的道理,盡管時刻保持進取心,也不一定真能更進一步,卻能在最大限度上防止後退。倘若缺了進取心,最好的選擇是激流勇退。
當他還是少年的時候,得前輩賞識指點,他就明白,要想步步高升,必須做好三點:得到頂頭上司的信重、同周圍人處理好人際關係、具體的事務上有一定的執行能力。三者各有不同,又息息相關。
頂頭上司是不固定的,會隨著自身職位的改變而改變,就像底層小太監幾乎是不可能直接接觸到朱厚熜的,小小管事就是他們的天。到了高忠現在這個位份,頭頂的那片天才會是朱厚熜。
高忠當然算是一個得寵的太監,但得寵的太監並不止他一個,在所有得寵的太監中,他幾乎毫無優勢。有幾個人是他注定越不過去的,有幾個人與他相當,又有幾個人在將來是大概率會超過他的。
他與絕大多數接觸過的人,都能保持良好的關係,但在進取的道路上,從來不會缺少對手,誰都無法避免。
二把手距一把手雖隻差了一個位次,三把手距二把手也隻差了一個位次,同為一個位次之差,個中差別卻天差地別。光是一個一把手,已然令二把手舉步維艱;光是一個三把手,足以讓二把手忌憚三分;二、三把手穿一條褲子,一把手的日子未必能過穩當;一、三把手一旦聯手,夾在中間的二把手就真是夾縫求生了。很不幸,高忠就是那位夾縫求生的二把手。
禦馬監的權柄和職責,主要體現在兵事和財政兩個方麵,但真正懂兵事和財政的宦官沒有幾個,高忠也不能例外。這原本並非是不可彌補的問題,知管理會用人,依然不妨礙擔任要職。可若是別有用心之人,不時施以針對性的掣肘,那便另當別論了。自打他坐上禦馬監監督太監的位置後,明槍暗箭,防不勝防,麵對的競爭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度。縱使他付出了倍之以往的心力,依然入過套、犯過錯,不精兵事和財政的短板頻頻被暴露和放大。所幸沒出過致命的紕漏,最嚴重的一次也隻是受了朱厚熜幾句申飭及不傷根本的處罰。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之前沒有,並不能代表以後不會有。
紕漏,可以是自己釀成的,也可以是他人造就的。他深刻的意識到,被動應對絕非長久之計,以牙還牙不過下策,設法破局方為上策。如履薄冰、舉步維艱的數年中,他從來沒有一天停止過思考打破僵局的辦法,從來沒有一天停止過尋找打破僵局的機會。夾縫求生,自保尚且勉為其難,破局而出,更是難如登天,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瓶頸。
此種現狀下,他接到了現在的這個任務。初時內心是極為抵觸的,狠狠替自己捏了把汗,怎麽看都是份吃力不討好、有害無益的苦差。
按照毛伯溫的分析,保住性命已是最好的結果。
既是最好的結果,那便是最難實現的結果。
既是最難實現的結果,必然要曆經千難萬險。
曆經千難萬險,卻僅僅是為了保命。
活著,是一切的根本。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活著,都會有無數種可能。
有的活著,生不如死。
高忠早就過了所有的努力都隻是為了活下去的階段,久到他自己都快記不清了,如今他所追求的是活得好。
可現在卻有人告訴他,將重迴所有的努力都隻是為了活下去的日子。
他本能的否定了此論斷,想要尋找到有力的依據予以反駁,當他絞盡腦汁地苦思一圈後發現,並沒有可以擺到明麵上來說的依據。
他承認事情確實很棘手,清楚毛伯溫肩負的擔子很沉重,知道他與毛伯溫是榮辱與共的同船人。
同船,並非同命。
在他的認知中:毛伯溫已是花甲之年,正經的科舉入仕,宦海沉浮數十載,有過失意,也立下過不少功勳,還獲得過朱厚熜專門為他寫就的詩作,憑借這些榮耀,當事件落幕時還是以活命收場,仍舊能獲得一個晚年的安享,基本的體麵不失,他人的尊敬不缺,此樣人生,實屬上乘。
他認為自己跟毛伯溫是截然不同的:有年齡的不同,他還不滿四十歲;有功績的不同,縱使無過,前半生的功績,不足以支撐起他的餘生安泰,何況還是犯錯後的黯然退場;而最大的不同,在於世俗禮法約束下的身份不同,毛伯溫是一個完整的男人,而他不是。
基於以上種種,他認同毛伯溫的艱辛與不易,更堅信自己的處境比毛伯溫更難。
既然生出了困境有輕重之分的認知,想當然的會延衍生出相應的決心也會有大小之分的想法。
高忠相信毛伯溫已經使出了全部的十分力,但他希望毛伯溫能使出十二分力,那樣或許結果能夠變得更好些,比“最好”、“最難”,再好些。
他的念想從未熄滅,他仍想立功,再憑借功勞更進一步。
抬望星空,漫天繁星爭相閃耀,倍感孤寂。
某個瞬間,高忠的思緒恍惚了。
正常情況下,不會有哪個男人的誌向,是成為一名閹人,大多是身不由己、迫於無奈。
男人被閹割之後,身體上缺失了極重要的一個部分,不再是一個完整的人。
隨著這個重要部分的缺失,連帶著精神上也出現了重大缺失,他們變成了另外一類特殊的群體。對於這種特殊,不光是旁人這麽認為,他們自己也是這麽認為。一個正常男人擁有的願景與抱負、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基本上都在那一刀後,斷去了瓜葛,可悲可歎。
他們一麵依附於某個有著卓越地位的人,一麵做著隻關乎己身今生的盤算,他們隻剩下己身和今生了。對於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而言,平平安安地過好這一輩子,是最高的人生追求。隻有極少數的人,才能擁有那可望而不可及的風風光光,而風光背後的心酸,隻有他們自己清楚。
平安也好,風光也罷,往深裏想想,似乎與那些正常人的追求,並無本質上的差別。他們當中的佼佼者,同樣也有供他們展示的舞台。
司禮監與內閣對柄機要,堪稱“內相”,乃內廷二十四衙門之首,權力不可謂不大,曾出過多位權勢滔天的宦官,令滿朝文武卑躬屈膝。
禦馬監既與兵部共執兵柄,堪比“內廷樞府”,又與戶部分理內外財政,實打實的“內管家”,較之司禮監不遑多讓,亦不乏專權宦官。
早在成化和正德年間,兩度設置的西廠,正是由禦馬監提督,與司禮監提督的東廠分庭抗禮,甚至還一度壓人一頭。
由此可見,但凡能在禦馬監擔任要職,即便不是掌印太監,也算風光無限了。如果最後還能從這些實權位置上順利告老,簡直就是宦官界的完美榜樣了。
朱厚熜沉迷於修玄,投入了大量的心力與時間,消耗了大把的聰明才智。作為君王,並不比他的先輩們出色,但在抑製宦官方麵,吸取前人教訓,可比他的先輩們做得好太多了。可即便如此,隻要製度不被廢除,相應宦官作為貼身近侍的天然優勢依然存在,必須有所依附的致命局限不會消失,手裏仍舊會握有驚人的大權。
高忠自幼入宮,通過多年的努力,從眾多同類中脫穎而出,成為現如今的禦馬監二把手,躋身為數不多的佼佼者行列,在內廷中占據了一個舉足輕重的位置。平心而論,身為一名太監,到了他的份上,稱得上了不起。
但他並不滿足於此,在欲望地驅使下,還想更進一步。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何其不易,稍有不慎,粉身碎骨。
他深諳不進則退的道理,盡管時刻保持進取心,也不一定真能更進一步,卻能在最大限度上防止後退。倘若缺了進取心,最好的選擇是激流勇退。
當他還是少年的時候,得前輩賞識指點,他就明白,要想步步高升,必須做好三點:得到頂頭上司的信重、同周圍人處理好人際關係、具體的事務上有一定的執行能力。三者各有不同,又息息相關。
頂頭上司是不固定的,會隨著自身職位的改變而改變,就像底層小太監幾乎是不可能直接接觸到朱厚熜的,小小管事就是他們的天。到了高忠現在這個位份,頭頂的那片天才會是朱厚熜。
高忠當然算是一個得寵的太監,但得寵的太監並不止他一個,在所有得寵的太監中,他幾乎毫無優勢。有幾個人是他注定越不過去的,有幾個人與他相當,又有幾個人在將來是大概率會超過他的。
他與絕大多數接觸過的人,都能保持良好的關係,但在進取的道路上,從來不會缺少對手,誰都無法避免。
二把手距一把手雖隻差了一個位次,三把手距二把手也隻差了一個位次,同為一個位次之差,個中差別卻天差地別。光是一個一把手,已然令二把手舉步維艱;光是一個三把手,足以讓二把手忌憚三分;二、三把手穿一條褲子,一把手的日子未必能過穩當;一、三把手一旦聯手,夾在中間的二把手就真是夾縫求生了。很不幸,高忠就是那位夾縫求生的二把手。
禦馬監的權柄和職責,主要體現在兵事和財政兩個方麵,但真正懂兵事和財政的宦官沒有幾個,高忠也不能例外。這原本並非是不可彌補的問題,知管理會用人,依然不妨礙擔任要職。可若是別有用心之人,不時施以針對性的掣肘,那便另當別論了。自打他坐上禦馬監監督太監的位置後,明槍暗箭,防不勝防,麵對的競爭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度。縱使他付出了倍之以往的心力,依然入過套、犯過錯,不精兵事和財政的短板頻頻被暴露和放大。所幸沒出過致命的紕漏,最嚴重的一次也隻是受了朱厚熜幾句申飭及不傷根本的處罰。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之前沒有,並不能代表以後不會有。
紕漏,可以是自己釀成的,也可以是他人造就的。他深刻的意識到,被動應對絕非長久之計,以牙還牙不過下策,設法破局方為上策。如履薄冰、舉步維艱的數年中,他從來沒有一天停止過思考打破僵局的辦法,從來沒有一天停止過尋找打破僵局的機會。夾縫求生,自保尚且勉為其難,破局而出,更是難如登天,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瓶頸。
此種現狀下,他接到了現在的這個任務。初時內心是極為抵觸的,狠狠替自己捏了把汗,怎麽看都是份吃力不討好、有害無益的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