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沉沉,星月無蹤。
陸炳麵帶倦容,負手踱至院中,長長吐出一口濁氣,化成一團霧氣。
輕且疾的腳步聲抵近身畔,沉穩的說話聲隨之響起:“大人,今日入刀俠莊一夥人的身份已查證清楚,分別是雲南沐家莊沐炑、蕭棟傑之子蕭正陽、公冶忠義之子公冶世英、東方明日之女東方燕、梁靖之女梁筠竹、少林弟子慧癡。這夥人同刀俠莊留心言、留彥清、留遠相談許久;之後到東直門外郊野沈煉住所,約逗留了半個時辰;入夜後暗中監視郭敬。”
陸炳濃眉微皺,稍作沉吟,輕輕擺手。
“卑職告退!”
過不多時,又有一人前來作稟:“大人,刀俠莊留心言求見。”
陸炳揉按太陽穴,道:“請她進來吧。”
“是!”
陸炳目光柔和,嘴角帶笑,含情脈脈地望著留心言,輕聲喚道:“心言……”
留心言卻不敢正視他的目光,罕見地表露出了幾分女兒家的氣態。
陸炳柔聲說道:“自陽春三月匆匆一晤,你我竟有半年多未……”
留心言打斷道:“見了又能如何?不過徒增煩惱罷了,還不如不見!”
言者苦澀,聞者無奈,相顧無言。
“你應該猜到我的來意了吧?”
“嗯。”
留心言抬眼正視,坦露期望之情。
“宮變後的大動蕩方才開始,別人尚且避之不及,你卻要反其道而行!”
留心言瞳孔微縮,抿唇不語。
“刀俠莊配享成祖皇帝榮寵,又有我暗中斡旋,隻要不是真當犯了聖上的忌諱,再大的風浪也濺不著刀俠莊,你又何苦冒這個風險!”
“你既知道我的來意,又何必再說這種沒用的話?”留心言的眉頭已擰到了一處,期望變作了失望,“別人或許不知道,說這話還情有可原,難道你也不知道?”
“我……唉——!”
“看來我今夜是來錯了!”
“心言!”
留心言並腿駐足,以背對人,眼泛晶瑩。
“你守你的祖訓,我有我的使命,我能尊重你的祖訓,你為何就不能理解我的使命?”
“嗬嗬嗬嗬……!”
留心言頭也不迴地走了,隻留下一串久久不散、比寒風還冷的冷笑聲。
翌日清晨,留彥清於院中勤練刀法,冬月嚴寒,汗如雨下,頭頂隱有熱氣冒出。瞥見一人自外歸來,身形一動,從兵器架上挑起一柄鋼刀,同時喊道:“蕭賢侄!”喊聲未落,鋼刀已遄飛至來人麵前。
蕭正陽甫一握刀,未及開口,勁風籠身逼來,急急避讓。留彥清步步緊逼,於電光火石間攻出十數招,蕭正陽隻守不攻,迫得連連後退,眼看著就到長廊的盡頭了。
“蕭賢侄,還不還手?”留彥清催加攻勢,嘴角微揚,戰意濃烈。蕭正陽退無可退,無奈攻出一刀,抽得間隙從廊下越到院中。留彥清如影隨形,鐵了心要同蕭正陽酣暢淋漓地鬥上一場。
留家刀法淬煉自沙場,每招每式無不精練狠辣,不帶半分花哨,攻勢一旦展開,便如疾風驟雨,狂放滂沱。
蕭正陽憑借“刀劍訣”中的守字訣,嚴守門戶,水潑不進。
一個以狠疾攻,一個取穩嚴守,以快打快,連綿不絕的叮當聲,響徹整座刀俠莊。闔莊上下當是出了什麽變故,紛紛著急忙慌地趕來,到了才知是蕭、留二人在切磋武藝,不過怎麽看都有一股不同尋常的味道摻雜其中,議論四起。
公冶世英抄手含胸,依柱靜觀;東方燕兩眼放光,滿麵興奮,一大清早起來就有熱鬧看,自是樂在其中;沐炑、留心言會心一笑,齊齊望向梁筠竹;後者很是焦急,打得這般激烈,聲勢驚人,可不像是尋常的武藝切磋,場中二人任誰有所閃失,都不是她願意見到的。
留彥清對梁筠竹愛慕已久,若非礙於輩分之別,早就明目張膽地展開熱烈追求。而蕭、梁之間,每一個眼神、舉動都隱透著一股親密感,這股感覺自然是逃不過留彥清這個有心人的眼睛。
另一方麵,拋開輩分之別,蕭、留是同齡人,正是意氣風發的年歲,尤其是二人在多個方麵都頗為相近相似,更容易產生競爭性。蕭正陽當然也有這樣的想法,隻是他的性子更穩,心態更好,對待的方式更為溫和。
受到圍觀,激發出了留彥清更為強烈的求勝欲,出手再無保留,狂風暴雨,殺氣蒸騰。
沐炑、留心言不由變色,暗做準備,以防萬一。
梁筠竹忽地嬌軀一震,捧心張口。
蕭正陽手持半截斷刀,麵色平和,笑意得體,抱拳道:“彥清師叔武藝高超,正陽甘拜下風!”說著,將半截斷刀放迴兵器架。
留彥清麵色鐵青,一改往日作風,毫無獲勝後該有的誌得意滿。右臂下垂,刀尖觸地,右手按在刀把之上,隱於袖口之中,虎口迸裂,不住顫抖,他已無力握刀,亦無力抬臂還禮,隻好點頭示意,道:“承讓!”
隆冬臘月,三九至寒。
不知不覺間蕭正陽、公冶世英一行人已在京中盤桓大半月。
在此期間,一名在京侍郎,一名地方布政使,數名五到七品官員,被抄家滅族,罪狀不清不楚,多有非議,引得人心進一步動蕩不安。
郭敬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府衙內,除了吃喝拉撒睡,主要做兩件事情:耐心訓導新近招募的差役,對著一大堆公文撾耳撓腮、焦頭爛額。偶有外出,隻為公事,來去匆匆,稱得上盡心盡責。留心言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關係,也沒能找出更多有用的線索。處處碰壁,屢屢受挫,不免對信心滿滿的少年人們造成了頗大的打擊。沐炑鼓勵道:“明日師兄他們多年來耗費無數精力心血也沒能獲得突破性的進展,你們就應該知道這事有多難,切不可為了區區大半月的辛勞無果而灰心!”
與此同時,被限佛令約束多年的僧人,成群結隊地出現在京師及周遭各地,以萬祿寺為例,原本是門可羅雀,現在是門庭若市,時不時有別處僧人前來拜訪或留宿。
限佛令的頒布及實施,不僅對廣大僧人形成了約束,還嚴重阻礙了佛學的發展。早在兩三年前,多位崇信佛學的朝臣,以整飭佛門、抑製蕪濫流弊、弘揚正宗佛學之名,聯名上疏,奏請召開佛門大會,匯聚天下有德高僧,同堂論佛,開壇講法。朱厚熜當場駁迴,他很清楚如此大規模的佛會意味著什麽,會帶來怎樣的結果。此後,每隔三五個月,這群朝臣就聯名上疏一次,他們堅信總有一天朱厚熜會被他們的誠意和決心打動。皇天不負有心人,今年年初,終於得到了朱厚熜的同意,一個個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歡喜的跟個孩子似的。至於朱厚熜同意的原因,當然不是朝臣們想得那樣是被他們的誠意和決心所打動,也不是經不住朝臣們的軟磨硬泡。
缺乏定性、酷愛熱鬧的東方燕隻在初時的幾天興致勃勃、積極熱切,過了這些天,新鮮感早已消磨殆盡,實在受不住眼下單調無趣的日子,對即將到來的佛門大會產生了濃烈的興趣。不想蕭正陽、梁筠竹均無此意,連從來都跟她同進同退的公冶世英都表現的模棱兩可。
困境時常能激發出受困者的無窮智慧,東方燕的困境就是玩樂受到了阻礙的時候,這個時候才是她體現智慧的時候,經過好一番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後,鎖定了佛門弟子慧癡為突破口。
陸炳麵帶倦容,負手踱至院中,長長吐出一口濁氣,化成一團霧氣。
輕且疾的腳步聲抵近身畔,沉穩的說話聲隨之響起:“大人,今日入刀俠莊一夥人的身份已查證清楚,分別是雲南沐家莊沐炑、蕭棟傑之子蕭正陽、公冶忠義之子公冶世英、東方明日之女東方燕、梁靖之女梁筠竹、少林弟子慧癡。這夥人同刀俠莊留心言、留彥清、留遠相談許久;之後到東直門外郊野沈煉住所,約逗留了半個時辰;入夜後暗中監視郭敬。”
陸炳濃眉微皺,稍作沉吟,輕輕擺手。
“卑職告退!”
過不多時,又有一人前來作稟:“大人,刀俠莊留心言求見。”
陸炳揉按太陽穴,道:“請她進來吧。”
“是!”
陸炳目光柔和,嘴角帶笑,含情脈脈地望著留心言,輕聲喚道:“心言……”
留心言卻不敢正視他的目光,罕見地表露出了幾分女兒家的氣態。
陸炳柔聲說道:“自陽春三月匆匆一晤,你我竟有半年多未……”
留心言打斷道:“見了又能如何?不過徒增煩惱罷了,還不如不見!”
言者苦澀,聞者無奈,相顧無言。
“你應該猜到我的來意了吧?”
“嗯。”
留心言抬眼正視,坦露期望之情。
“宮變後的大動蕩方才開始,別人尚且避之不及,你卻要反其道而行!”
留心言瞳孔微縮,抿唇不語。
“刀俠莊配享成祖皇帝榮寵,又有我暗中斡旋,隻要不是真當犯了聖上的忌諱,再大的風浪也濺不著刀俠莊,你又何苦冒這個風險!”
“你既知道我的來意,又何必再說這種沒用的話?”留心言的眉頭已擰到了一處,期望變作了失望,“別人或許不知道,說這話還情有可原,難道你也不知道?”
“我……唉——!”
“看來我今夜是來錯了!”
“心言!”
留心言並腿駐足,以背對人,眼泛晶瑩。
“你守你的祖訓,我有我的使命,我能尊重你的祖訓,你為何就不能理解我的使命?”
“嗬嗬嗬嗬……!”
留心言頭也不迴地走了,隻留下一串久久不散、比寒風還冷的冷笑聲。
翌日清晨,留彥清於院中勤練刀法,冬月嚴寒,汗如雨下,頭頂隱有熱氣冒出。瞥見一人自外歸來,身形一動,從兵器架上挑起一柄鋼刀,同時喊道:“蕭賢侄!”喊聲未落,鋼刀已遄飛至來人麵前。
蕭正陽甫一握刀,未及開口,勁風籠身逼來,急急避讓。留彥清步步緊逼,於電光火石間攻出十數招,蕭正陽隻守不攻,迫得連連後退,眼看著就到長廊的盡頭了。
“蕭賢侄,還不還手?”留彥清催加攻勢,嘴角微揚,戰意濃烈。蕭正陽退無可退,無奈攻出一刀,抽得間隙從廊下越到院中。留彥清如影隨形,鐵了心要同蕭正陽酣暢淋漓地鬥上一場。
留家刀法淬煉自沙場,每招每式無不精練狠辣,不帶半分花哨,攻勢一旦展開,便如疾風驟雨,狂放滂沱。
蕭正陽憑借“刀劍訣”中的守字訣,嚴守門戶,水潑不進。
一個以狠疾攻,一個取穩嚴守,以快打快,連綿不絕的叮當聲,響徹整座刀俠莊。闔莊上下當是出了什麽變故,紛紛著急忙慌地趕來,到了才知是蕭、留二人在切磋武藝,不過怎麽看都有一股不同尋常的味道摻雜其中,議論四起。
公冶世英抄手含胸,依柱靜觀;東方燕兩眼放光,滿麵興奮,一大清早起來就有熱鬧看,自是樂在其中;沐炑、留心言會心一笑,齊齊望向梁筠竹;後者很是焦急,打得這般激烈,聲勢驚人,可不像是尋常的武藝切磋,場中二人任誰有所閃失,都不是她願意見到的。
留彥清對梁筠竹愛慕已久,若非礙於輩分之別,早就明目張膽地展開熱烈追求。而蕭、梁之間,每一個眼神、舉動都隱透著一股親密感,這股感覺自然是逃不過留彥清這個有心人的眼睛。
另一方麵,拋開輩分之別,蕭、留是同齡人,正是意氣風發的年歲,尤其是二人在多個方麵都頗為相近相似,更容易產生競爭性。蕭正陽當然也有這樣的想法,隻是他的性子更穩,心態更好,對待的方式更為溫和。
受到圍觀,激發出了留彥清更為強烈的求勝欲,出手再無保留,狂風暴雨,殺氣蒸騰。
沐炑、留心言不由變色,暗做準備,以防萬一。
梁筠竹忽地嬌軀一震,捧心張口。
蕭正陽手持半截斷刀,麵色平和,笑意得體,抱拳道:“彥清師叔武藝高超,正陽甘拜下風!”說著,將半截斷刀放迴兵器架。
留彥清麵色鐵青,一改往日作風,毫無獲勝後該有的誌得意滿。右臂下垂,刀尖觸地,右手按在刀把之上,隱於袖口之中,虎口迸裂,不住顫抖,他已無力握刀,亦無力抬臂還禮,隻好點頭示意,道:“承讓!”
隆冬臘月,三九至寒。
不知不覺間蕭正陽、公冶世英一行人已在京中盤桓大半月。
在此期間,一名在京侍郎,一名地方布政使,數名五到七品官員,被抄家滅族,罪狀不清不楚,多有非議,引得人心進一步動蕩不安。
郭敬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府衙內,除了吃喝拉撒睡,主要做兩件事情:耐心訓導新近招募的差役,對著一大堆公文撾耳撓腮、焦頭爛額。偶有外出,隻為公事,來去匆匆,稱得上盡心盡責。留心言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關係,也沒能找出更多有用的線索。處處碰壁,屢屢受挫,不免對信心滿滿的少年人們造成了頗大的打擊。沐炑鼓勵道:“明日師兄他們多年來耗費無數精力心血也沒能獲得突破性的進展,你們就應該知道這事有多難,切不可為了區區大半月的辛勞無果而灰心!”
與此同時,被限佛令約束多年的僧人,成群結隊地出現在京師及周遭各地,以萬祿寺為例,原本是門可羅雀,現在是門庭若市,時不時有別處僧人前來拜訪或留宿。
限佛令的頒布及實施,不僅對廣大僧人形成了約束,還嚴重阻礙了佛學的發展。早在兩三年前,多位崇信佛學的朝臣,以整飭佛門、抑製蕪濫流弊、弘揚正宗佛學之名,聯名上疏,奏請召開佛門大會,匯聚天下有德高僧,同堂論佛,開壇講法。朱厚熜當場駁迴,他很清楚如此大規模的佛會意味著什麽,會帶來怎樣的結果。此後,每隔三五個月,這群朝臣就聯名上疏一次,他們堅信總有一天朱厚熜會被他們的誠意和決心打動。皇天不負有心人,今年年初,終於得到了朱厚熜的同意,一個個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歡喜的跟個孩子似的。至於朱厚熜同意的原因,當然不是朝臣們想得那樣是被他們的誠意和決心所打動,也不是經不住朝臣們的軟磨硬泡。
缺乏定性、酷愛熱鬧的東方燕隻在初時的幾天興致勃勃、積極熱切,過了這些天,新鮮感早已消磨殆盡,實在受不住眼下單調無趣的日子,對即將到來的佛門大會產生了濃烈的興趣。不想蕭正陽、梁筠竹均無此意,連從來都跟她同進同退的公冶世英都表現的模棱兩可。
困境時常能激發出受困者的無窮智慧,東方燕的困境就是玩樂受到了阻礙的時候,這個時候才是她體現智慧的時候,經過好一番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後,鎖定了佛門弟子慧癡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