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燃燒的篝火,上下撲騰,左右搖擺,劈啪聲聲,星火點點,映紅了眾人的麵龐,驅散了刺骨的寒氣。
蕭正陽迴來了,公冶世英找到了,時隔多年,四個曾經攜手嬉戲、親密無間、天真爛漫的童男童女,在飽曆塵世酸甜百味後,終於聚首。沐炑、慧癡、譚綸等人共同見證了這一美好且重要的時刻。
蕭正陽麵帶滿滿敬意,問道:“炑姨,你們可認識那兩位仗義出手的義士?太也厲害了,簡直就是武功通神呐!”
東方燕搶著答話還不忘嘲諷:“小白你真是太孤陋寡聞了,居然連大名鼎鼎的‘南文北風’和‘鐵拳’都不知道!”
“南文北風、鐵拳?”蕭正陽饒有興致,“那你快給我講講!”
東方燕螓首微揚,想了想,道:“我講不好,還是讓炑姨來講吧。”
沐炑莞爾一笑,低咳兩聲,道:“英兒你嘴皮子溜,你來講吧。”
“好!”公冶世英當仁不讓,端正坐姿,擺出一副說書人的架勢,“小白你豎起耳朵聽好了,且待小爺娓娓道來!”
未曾聽聞過這些名號的不僅僅是蕭正陽,還有譚綸和他帶來的三名兵士。他們雖然身處軍中,對江湖上的人和事知道的也不多,但這絲毫不能影響他們對精彩江湖的濃濃興趣,更何況梁竦本就出身江湖。慧癡也僅是略有耳聞,不甚了然,見有故事聽,興致勃勃地豎起耳朵。
公冶世英環視眾人,見一個個翹首以盼,滿意點頭,雙掌一拍,以作醒木,吊了吊嗓子,道:“先來說說‘鐵拳’,正是那位鐵塔一般的大漢,此人姓王名環,既是‘力神’高足,又不是‘力神’高足!”此言一出,沐炑、東方燕和梁筠竹相顧一笑,其餘人茫然不解。
一切盡在公冶世英的意料中,不答反問:“這是為什麽呢?”
東方燕跟著配合道:“對呀,這是為什麽呢?”見公冶世英衝她豎起大拇指,得意一笑。
胃口吊足了,就該揭曉答案了,公冶世英對時機的把握很有一套,道:“邢老爺子曾親傳了王鐵拳一個月時間的功夫,但他老人家從未親承師徒之名,故而由此一說。而這位王鐵拳也當真是不凡,憑著堅如磐石的毅力,堅持不懈的刻苦鑽研,硬是悟透了邢老爺子的武學精髓,就此武功大進、聲名大噪!一年多前,他還跟羅雲羅老爺子交過手,大戰兩百多招,不分勝負……”他用演義式的表現手法活靈活現的還原了有關王環的幾個小故事,聽得蕭正陽、譚綸等人連連讚歎。
“那‘南文北風’呢?”
“對啊,鐵塔大漢是‘鐵拳’王環,那個書生打扮的人就一定是‘南文北風’嘍,他們倆誰的武功更高些?”
“這個外號聽著有點怪怪的,可有什麽說法嗎?”
“非也非也!”麵對三名兵士輪番提問,公冶世英搖頭晃腦,予以否定,卻不直接作答,顧自慢悠悠飲水潤嗓,再輕輕放下水囊,最後才不疾不徐地說道:“所謂‘南文北風’指的是兩個人,並非那文士一人。”
兵士問道:“兩個人?哪兩個人?”
公冶世英道:“那位文士是‘南文’,至於‘北風’則另有其人。”
“‘南文’姓甚名誰?‘北風’又是何方神聖?”
“‘南文’姓徐名渭,字文長,號陰山布衣,書詩文畫四絕,雄冠當世,古往今來以文致武第一人!”
“古往今來以文致武第一人?”蕭正陽震撼不已,“難道連那位有‘聖賢’之稱的陽明先生也比之不及?”
“非也非也!”公冶沐英和東方燕異口同聲,默契又有趣,引得眾人會心發笑。公冶世英道:“陽明先生以學正心,其功不在武而在心,二者不可概而論之。以道而論,陰山布衣較之陽明先生相去甚遠;以術而論,陰山布衣當略勝一籌。”
蕭正陽搖頭不解,公冶世英自己也是一知半解,不知該如何解釋。一直默默聆聽的慧癡開口道:“若把陽明先生比作孔聖人,那徐先生就是李詩仙了,公冶師兄小僧說得對嗎?”公冶世英撫掌讚道:“好、好、好!這個比方打得好!你說得非常對!”
慧癡得人誇讚,不好意思地撓首憨笑。這時小光頭上忽有巴掌落下,自然是東方燕,笑罵道:“看不出來你這傻和尚也有不傻的時候!”
話題進到了一個比較深奧的範疇,譚綸能文能武一點即明,但其餘人均是各中外行,氣氛遠沒先前活躍。公冶世英當即轉移話題,道:“說了‘南文’,接下來就該說‘北風’了,小白你可聽過‘巍巍天山,睥睨一世’這句話?”
“聽過。”蕭正陽點頭道,“無雙狂刀開天門,唯有天山能爭鋒。這位天山前輩以山為名,武功奇高,性格古怪,不知為何自禁於深山,數十年來未曾出山一步。‘北風’莫不是與這位老前輩有關?”
“正是天山唯一傳人,本名酆於,頗有俠名。我未曾見過其人,據說生得很是威武,猶如燕趙慷慨悲歌之士。最關鍵的是尚不足三十年歲,武功竟直追乃師,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公冶世英抬眼遠視,麵露神往,“他日若能與這等奇人相識相交,也不枉小爺我來人世走上這一遭!”
蕭正陽心旌激蕩,深以為然,不由自主地重重點頭。
夜深人靜,寒風唿唿,黑影綽綽,一行人圍著篝火入睡。
蕭正陽小心翼翼地添著幹柴,聽到有東西落地之聲,側目望去是梁筠竹手中編製的東西掉在了地上,撿起一看好似是頂鬥笠,會心一笑,攏了攏蓋在梁筠竹身上的皮襖。又見公冶世英正衝他使眼色,會意點頭,放下鬥笠躡手躡腳地跟了上去。
沐炑微微睜眼,望著這對少年人的背影,輕輕一歎。
二人並肩緩步許久,沉默無言。
公冶世英一改往日的嬉笑散漫,神情頗為嚴肅,勁急寒風忽如其來,吹得他身子發顫。蕭正陽趕忙脫下皮襖,披上其肩,他也不客氣,順手緊了緊。
蕭正陽道:“今年二月,恆叔走了。”平淡語調下,是陣陣刺痛。
公冶世英無言。
“臨終前恆叔把他的畢生功力都傳給了我。”
公冶世英依舊沉默。
“恆叔還把……”
“我相信恆叔!”公冶世英突然打斷了蕭正陽的話,“事情的經過我都知道,去年我還碰到了當年傳話的那位少年大夫,如今已是名聲在外的名醫了。”頓了頓,又道:“今後你有何打算?”
蕭正陽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道:“血海深仇,萬不可忘;複仇雪恨,此生意義!”
公冶世英雙眸一亮,隱現波瀾,很快又複歸晦暗,側身歎息,盡顯無奈。
蕭正陽輕拍其肩,道:“恆叔不僅傳了我畢生功力和血舞刀,還有一本‘無為真經’。”
“無為真經?就是那個……呃……什麽的真經?”公冶世英震驚到說不清想說的話。
“對,就是無爭道人巧奪天工創出的‘無為真經’。”蕭正陽詳述了得經過程及薛恆臨終叮囑。
公冶世英又驚又喜又激動,顫顫巍巍地接過記載真經的羊皮,心底深處有一道歇斯底裏的呐喊聲:“奶奶的!小爺終於可以習武啦!”蕭正陽麵帶鄭重,道:“真經博大精深,奇妙無比,修習其內所載功法不亞於登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對它趨之若鶩、垂涎三尺。未免無謂禍端,你先將它背下記熟,然後直接燒毀。”
“這個道理我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嘛……燒毀?那你呢?”
“我就不用了,做人還是要知足的。”
“好個小白!年紀不大,氣度倒是不小!”
“本門‘天元功’、‘刀劍訣’比之‘無為真經’有所不如,但也是當世一等一的奇功,又得了恆叔數十年功力,我一人身兼三奇,這等機緣我若還不滿足,那也太過貪得無厭了!所以說我這不叫氣度大,我這叫得了便宜還賣乖。”
“哈哈哈……!”想到不遠處還有人在睡覺,這對少年人急忙止笑。
沐炑聽到笑聲,結果遠比預想中要好,便也踏實入睡養傷。
真經不僅奧義精深,措詞用句同樣拗口生澀,且夾帶不少生字,縱使公冶世英記性上佳,仍是用了整整三天時間才將通本真經背下,不禁感歎道:“唉——小爺的功夫夢怕是又要破滅了,從頭到尾沒一句看得懂的!”
蕭正陽寬慰道:“尋常功法尚不能一蹴而就,需經曆許多個三九三伏才能有所成就,更何況是這等精深奇功。”
公冶世英聳肩攤手,搖頭苦笑。
大雪日,天降大雪。
盟主塚,位於天元城以北十裏,乃曆代武林盟主埋身之地。
蕭正陽、公冶世英等人以樹枝清掃諸先輩墳頭積雪,並一一跪拜叩首。最後,蕭正陽來到父母墳前,恭恭敬敬重磕三個響頭,含淚顫聲道:“爹、娘,陽兒迴來了!”
寥寥數字,直搗人心,教人動容。東方燕埋首於公冶世英胸前,梁筠竹低聲抽泣,慧癡閉目合十,默誦經文,沐炑雙眼蒙霧,搖頭悵歎,譚綸四人亦是唏噓不已。
急促的踩雪聲打破了沉悶的氣氛,聞聲望去,一人快步而來。
“信義叔叔!”東方燕、梁筠竹喜出望外,不由四下張望,殷切盼望別的身影出現。沐炑並不意外,她早猜到了神秘高手的身份,也暗中見過麵。
羅信義持槍梗脖,滿麵肅容,徑自走到蕭正陽麵前,丟下長槍,道:“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管出於什麽原因,嫂子命喪我手是不爭的事實,我無話可說,你來吧!”說著,閉目昂首,靜待那等了多年的時刻地來臨。
事出突然,猝不及防。蕭正陽作為當事人,承載了所有人齊刷刷投來的目光,一時間心亂如麻,神情複雜。直視羅信義,那痛心一幕再次清晰地浮現在腦海中。凝視許久,複雜褪去,心率平穩,血舞刀慢慢擎起,猛的高高躍起,激起大片積雪……
“陽兒……”
“小白……”
“正陽哥哥……”
誰都沒想到他會真的出手。
雪已停,風未歇。
蕭正陽、公冶世英一行人由北門入城,抬眼望去,皚皚白雪覆蓋了寬闊的主街,行人寥寥,腳印零散,兩邊房舍大多門窗緊閉。偶有三兩狗吠,引出陣陣迴音,更顯靜謐蕭索。
一行人納悶對視,帶著滿腹疑惑穿街過巷,來到英雄酒家。入眼冷清,偌大的一樓大廳,僅坐著三桌客人,聽到有人進門,漠然地瞥了眼,又顧自吃喝閑談。
公冶世英環視一圈,除了那三桌食客,還有一名縮在角落裏打盹的跑堂小二,喊道:“小鄭、小鄭!”連叫兩聲不見迴應,正想上前,東方燕先他一步衝了過去,二話不說直接拍開支著麵頰的手臂。咚一聲響,跑堂小二前額直接磕在桌麵上,驚痛交加,困意消散,跳將而起,正欲發火,看清二人,急忙變換嘴臉,滿麵堆歡,點頭哈腰道:“呀!是公子、小姐呐!小的見過公子、小姐!”
東方燕喝罵道:“你小子膽子是越來越肥了,大白天的不好好招唿客人,公然睡覺偷懶!是不想幹了,還是不想活了?”
“是是是,小姐教訓的是,小的知錯了!”
公冶世英問道:“柳大哥呢?”
“迴公子的話,從昨日清晨起,小的就未見過掌櫃的。”
“那你可知道柳大哥去哪裏了?做什麽事情去了?”
“小的不知。”
“在柳大哥出門前可有什麽人來找過他?”
“沒有……噢,大概是在三天前,差不多也是這個時辰,掌櫃的接到了一封信,然後就一直心不在焉,隔天就匆匆出門了。”
“什麽信?”
“這個小的就不得而知了。”
“送信的是什麽人?”
“容貌沒看清,戴著鬥笠,遮住了大半張臉,從聲音和身形上看,應該是位壯年男子,把信交到掌櫃的手中後,沒作一絲停留,來去都很匆匆。”
“除了鬥笠,還有別的什麽特征麽?”
“呃……不高不瘦不胖不矮,跟掌櫃的差不多,穿著的是一件很普通的灰色粗布棉襖,沒有攜帶兵器……別的就想不起來了。”
“近期可曾見過四爺、五爺?”
“小的未曾見過?”
“那姑爺呢?”
“小的也未曾見過?”
公冶世英眉頭微皺,自打進城,所見所聞無不有異,處處透奇,滿腹疑雲,稍作沉吟,道:“吩咐廚房,給我們做些吃的來,再燒些熱水。”
“是,小的這就去安排!”
“等等!”
“小姐還有何吩咐?”
“熱水多燒些!”
跑堂小二見一行人風塵仆仆,即明話中之意,道:“小的明白,小姐放心,小的這就去安排!”說著,逃也似的跑開了。
公冶世英招唿道:“飯菜沒這快,大家先坐下來歇一會兒吧。”蕭正陽上前問道:“出什麽事了?”公冶世英搖頭道:“說不上來,總感覺怪怪的……”
這時,一名食客開口道:“你們聽說了嗎?”旁邊人問道:“什麽我們聽說了嗎?”
“發生這麽大的事你們都沒聽說?”
“真滑稽,都不知道你在說什麽,我們怎麽知道聽沒聽說?”
“皇帝老兒忽然下旨,昭告天下,稱西河莊莊主係武林盟主林複,心懷不軌,假借武林盟主之名恣意煽動二十餘萬江湖武人大動兵戈,以至釀成不可挽迴之惡果。依律對首惡林複處以淩遲之刑,幫兇古長青處以腰斬之刑,西河莊一幹人等男丁充軍、女子流放,西河莊名下所有產業悉數充公。另外還撤銷了武林盟主之職,原隸屬武林盟主的網羅、揚道、鍛武三大堂成員按個人意願並入錦衣衛,不願加入者,一律發放紋銀十兩,就地解散。”
“原來你說的是這事啊,這事發生都兩個多月了,我們早就知道了。說來也真是奇怪,皇帝老兒派了兩千錦衣衛外加五千精兵去圍剿西河莊,結果卻撲了個空。偌大一個西河莊一夜之間人去樓空,不僅上千人音信全無、不知去向,連莊內的所有物件都跟著消失了,隻剩下一個空殼。”
獨坐一桌的食客輕蔑一笑,道:“都這麽老掉牙的事情了,你們還說得這麽津津有味!”此話一出,引來在場所有人側目。
最先挑起話頭之人一臉不服,道:“聽閣下這言外之意,似乎還知道更為新鮮的趣事,不妨說來聽聽!”嘴上這麽說著,心裏則想的是等下如何嘲諷對方。
“不僅新鮮,還更大。”
“更大?再大還能大過屹立江湖一百七十餘年的武林盟主之位被撤銷?”
那人以一種看待無知稚子的眼神瞥了眼問話之人,搖頭輕歎,稍稍呡了口酒,帶著一臉不以為然,緩緩吐出四字:“深廷宮變。”
蕭正陽迴來了,公冶世英找到了,時隔多年,四個曾經攜手嬉戲、親密無間、天真爛漫的童男童女,在飽曆塵世酸甜百味後,終於聚首。沐炑、慧癡、譚綸等人共同見證了這一美好且重要的時刻。
蕭正陽麵帶滿滿敬意,問道:“炑姨,你們可認識那兩位仗義出手的義士?太也厲害了,簡直就是武功通神呐!”
東方燕搶著答話還不忘嘲諷:“小白你真是太孤陋寡聞了,居然連大名鼎鼎的‘南文北風’和‘鐵拳’都不知道!”
“南文北風、鐵拳?”蕭正陽饒有興致,“那你快給我講講!”
東方燕螓首微揚,想了想,道:“我講不好,還是讓炑姨來講吧。”
沐炑莞爾一笑,低咳兩聲,道:“英兒你嘴皮子溜,你來講吧。”
“好!”公冶世英當仁不讓,端正坐姿,擺出一副說書人的架勢,“小白你豎起耳朵聽好了,且待小爺娓娓道來!”
未曾聽聞過這些名號的不僅僅是蕭正陽,還有譚綸和他帶來的三名兵士。他們雖然身處軍中,對江湖上的人和事知道的也不多,但這絲毫不能影響他們對精彩江湖的濃濃興趣,更何況梁竦本就出身江湖。慧癡也僅是略有耳聞,不甚了然,見有故事聽,興致勃勃地豎起耳朵。
公冶世英環視眾人,見一個個翹首以盼,滿意點頭,雙掌一拍,以作醒木,吊了吊嗓子,道:“先來說說‘鐵拳’,正是那位鐵塔一般的大漢,此人姓王名環,既是‘力神’高足,又不是‘力神’高足!”此言一出,沐炑、東方燕和梁筠竹相顧一笑,其餘人茫然不解。
一切盡在公冶世英的意料中,不答反問:“這是為什麽呢?”
東方燕跟著配合道:“對呀,這是為什麽呢?”見公冶世英衝她豎起大拇指,得意一笑。
胃口吊足了,就該揭曉答案了,公冶世英對時機的把握很有一套,道:“邢老爺子曾親傳了王鐵拳一個月時間的功夫,但他老人家從未親承師徒之名,故而由此一說。而這位王鐵拳也當真是不凡,憑著堅如磐石的毅力,堅持不懈的刻苦鑽研,硬是悟透了邢老爺子的武學精髓,就此武功大進、聲名大噪!一年多前,他還跟羅雲羅老爺子交過手,大戰兩百多招,不分勝負……”他用演義式的表現手法活靈活現的還原了有關王環的幾個小故事,聽得蕭正陽、譚綸等人連連讚歎。
“那‘南文北風’呢?”
“對啊,鐵塔大漢是‘鐵拳’王環,那個書生打扮的人就一定是‘南文北風’嘍,他們倆誰的武功更高些?”
“這個外號聽著有點怪怪的,可有什麽說法嗎?”
“非也非也!”麵對三名兵士輪番提問,公冶世英搖頭晃腦,予以否定,卻不直接作答,顧自慢悠悠飲水潤嗓,再輕輕放下水囊,最後才不疾不徐地說道:“所謂‘南文北風’指的是兩個人,並非那文士一人。”
兵士問道:“兩個人?哪兩個人?”
公冶世英道:“那位文士是‘南文’,至於‘北風’則另有其人。”
“‘南文’姓甚名誰?‘北風’又是何方神聖?”
“‘南文’姓徐名渭,字文長,號陰山布衣,書詩文畫四絕,雄冠當世,古往今來以文致武第一人!”
“古往今來以文致武第一人?”蕭正陽震撼不已,“難道連那位有‘聖賢’之稱的陽明先生也比之不及?”
“非也非也!”公冶沐英和東方燕異口同聲,默契又有趣,引得眾人會心發笑。公冶世英道:“陽明先生以學正心,其功不在武而在心,二者不可概而論之。以道而論,陰山布衣較之陽明先生相去甚遠;以術而論,陰山布衣當略勝一籌。”
蕭正陽搖頭不解,公冶世英自己也是一知半解,不知該如何解釋。一直默默聆聽的慧癡開口道:“若把陽明先生比作孔聖人,那徐先生就是李詩仙了,公冶師兄小僧說得對嗎?”公冶世英撫掌讚道:“好、好、好!這個比方打得好!你說得非常對!”
慧癡得人誇讚,不好意思地撓首憨笑。這時小光頭上忽有巴掌落下,自然是東方燕,笑罵道:“看不出來你這傻和尚也有不傻的時候!”
話題進到了一個比較深奧的範疇,譚綸能文能武一點即明,但其餘人均是各中外行,氣氛遠沒先前活躍。公冶世英當即轉移話題,道:“說了‘南文’,接下來就該說‘北風’了,小白你可聽過‘巍巍天山,睥睨一世’這句話?”
“聽過。”蕭正陽點頭道,“無雙狂刀開天門,唯有天山能爭鋒。這位天山前輩以山為名,武功奇高,性格古怪,不知為何自禁於深山,數十年來未曾出山一步。‘北風’莫不是與這位老前輩有關?”
“正是天山唯一傳人,本名酆於,頗有俠名。我未曾見過其人,據說生得很是威武,猶如燕趙慷慨悲歌之士。最關鍵的是尚不足三十年歲,武功竟直追乃師,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公冶世英抬眼遠視,麵露神往,“他日若能與這等奇人相識相交,也不枉小爺我來人世走上這一遭!”
蕭正陽心旌激蕩,深以為然,不由自主地重重點頭。
夜深人靜,寒風唿唿,黑影綽綽,一行人圍著篝火入睡。
蕭正陽小心翼翼地添著幹柴,聽到有東西落地之聲,側目望去是梁筠竹手中編製的東西掉在了地上,撿起一看好似是頂鬥笠,會心一笑,攏了攏蓋在梁筠竹身上的皮襖。又見公冶世英正衝他使眼色,會意點頭,放下鬥笠躡手躡腳地跟了上去。
沐炑微微睜眼,望著這對少年人的背影,輕輕一歎。
二人並肩緩步許久,沉默無言。
公冶世英一改往日的嬉笑散漫,神情頗為嚴肅,勁急寒風忽如其來,吹得他身子發顫。蕭正陽趕忙脫下皮襖,披上其肩,他也不客氣,順手緊了緊。
蕭正陽道:“今年二月,恆叔走了。”平淡語調下,是陣陣刺痛。
公冶世英無言。
“臨終前恆叔把他的畢生功力都傳給了我。”
公冶世英依舊沉默。
“恆叔還把……”
“我相信恆叔!”公冶世英突然打斷了蕭正陽的話,“事情的經過我都知道,去年我還碰到了當年傳話的那位少年大夫,如今已是名聲在外的名醫了。”頓了頓,又道:“今後你有何打算?”
蕭正陽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道:“血海深仇,萬不可忘;複仇雪恨,此生意義!”
公冶世英雙眸一亮,隱現波瀾,很快又複歸晦暗,側身歎息,盡顯無奈。
蕭正陽輕拍其肩,道:“恆叔不僅傳了我畢生功力和血舞刀,還有一本‘無為真經’。”
“無為真經?就是那個……呃……什麽的真經?”公冶世英震驚到說不清想說的話。
“對,就是無爭道人巧奪天工創出的‘無為真經’。”蕭正陽詳述了得經過程及薛恆臨終叮囑。
公冶世英又驚又喜又激動,顫顫巍巍地接過記載真經的羊皮,心底深處有一道歇斯底裏的呐喊聲:“奶奶的!小爺終於可以習武啦!”蕭正陽麵帶鄭重,道:“真經博大精深,奇妙無比,修習其內所載功法不亞於登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對它趨之若鶩、垂涎三尺。未免無謂禍端,你先將它背下記熟,然後直接燒毀。”
“這個道理我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嘛……燒毀?那你呢?”
“我就不用了,做人還是要知足的。”
“好個小白!年紀不大,氣度倒是不小!”
“本門‘天元功’、‘刀劍訣’比之‘無為真經’有所不如,但也是當世一等一的奇功,又得了恆叔數十年功力,我一人身兼三奇,這等機緣我若還不滿足,那也太過貪得無厭了!所以說我這不叫氣度大,我這叫得了便宜還賣乖。”
“哈哈哈……!”想到不遠處還有人在睡覺,這對少年人急忙止笑。
沐炑聽到笑聲,結果遠比預想中要好,便也踏實入睡養傷。
真經不僅奧義精深,措詞用句同樣拗口生澀,且夾帶不少生字,縱使公冶世英記性上佳,仍是用了整整三天時間才將通本真經背下,不禁感歎道:“唉——小爺的功夫夢怕是又要破滅了,從頭到尾沒一句看得懂的!”
蕭正陽寬慰道:“尋常功法尚不能一蹴而就,需經曆許多個三九三伏才能有所成就,更何況是這等精深奇功。”
公冶世英聳肩攤手,搖頭苦笑。
大雪日,天降大雪。
盟主塚,位於天元城以北十裏,乃曆代武林盟主埋身之地。
蕭正陽、公冶世英等人以樹枝清掃諸先輩墳頭積雪,並一一跪拜叩首。最後,蕭正陽來到父母墳前,恭恭敬敬重磕三個響頭,含淚顫聲道:“爹、娘,陽兒迴來了!”
寥寥數字,直搗人心,教人動容。東方燕埋首於公冶世英胸前,梁筠竹低聲抽泣,慧癡閉目合十,默誦經文,沐炑雙眼蒙霧,搖頭悵歎,譚綸四人亦是唏噓不已。
急促的踩雪聲打破了沉悶的氣氛,聞聲望去,一人快步而來。
“信義叔叔!”東方燕、梁筠竹喜出望外,不由四下張望,殷切盼望別的身影出現。沐炑並不意外,她早猜到了神秘高手的身份,也暗中見過麵。
羅信義持槍梗脖,滿麵肅容,徑自走到蕭正陽麵前,丟下長槍,道:“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管出於什麽原因,嫂子命喪我手是不爭的事實,我無話可說,你來吧!”說著,閉目昂首,靜待那等了多年的時刻地來臨。
事出突然,猝不及防。蕭正陽作為當事人,承載了所有人齊刷刷投來的目光,一時間心亂如麻,神情複雜。直視羅信義,那痛心一幕再次清晰地浮現在腦海中。凝視許久,複雜褪去,心率平穩,血舞刀慢慢擎起,猛的高高躍起,激起大片積雪……
“陽兒……”
“小白……”
“正陽哥哥……”
誰都沒想到他會真的出手。
雪已停,風未歇。
蕭正陽、公冶世英一行人由北門入城,抬眼望去,皚皚白雪覆蓋了寬闊的主街,行人寥寥,腳印零散,兩邊房舍大多門窗緊閉。偶有三兩狗吠,引出陣陣迴音,更顯靜謐蕭索。
一行人納悶對視,帶著滿腹疑惑穿街過巷,來到英雄酒家。入眼冷清,偌大的一樓大廳,僅坐著三桌客人,聽到有人進門,漠然地瞥了眼,又顧自吃喝閑談。
公冶世英環視一圈,除了那三桌食客,還有一名縮在角落裏打盹的跑堂小二,喊道:“小鄭、小鄭!”連叫兩聲不見迴應,正想上前,東方燕先他一步衝了過去,二話不說直接拍開支著麵頰的手臂。咚一聲響,跑堂小二前額直接磕在桌麵上,驚痛交加,困意消散,跳將而起,正欲發火,看清二人,急忙變換嘴臉,滿麵堆歡,點頭哈腰道:“呀!是公子、小姐呐!小的見過公子、小姐!”
東方燕喝罵道:“你小子膽子是越來越肥了,大白天的不好好招唿客人,公然睡覺偷懶!是不想幹了,還是不想活了?”
“是是是,小姐教訓的是,小的知錯了!”
公冶世英問道:“柳大哥呢?”
“迴公子的話,從昨日清晨起,小的就未見過掌櫃的。”
“那你可知道柳大哥去哪裏了?做什麽事情去了?”
“小的不知。”
“在柳大哥出門前可有什麽人來找過他?”
“沒有……噢,大概是在三天前,差不多也是這個時辰,掌櫃的接到了一封信,然後就一直心不在焉,隔天就匆匆出門了。”
“什麽信?”
“這個小的就不得而知了。”
“送信的是什麽人?”
“容貌沒看清,戴著鬥笠,遮住了大半張臉,從聲音和身形上看,應該是位壯年男子,把信交到掌櫃的手中後,沒作一絲停留,來去都很匆匆。”
“除了鬥笠,還有別的什麽特征麽?”
“呃……不高不瘦不胖不矮,跟掌櫃的差不多,穿著的是一件很普通的灰色粗布棉襖,沒有攜帶兵器……別的就想不起來了。”
“近期可曾見過四爺、五爺?”
“小的未曾見過?”
“那姑爺呢?”
“小的也未曾見過?”
公冶世英眉頭微皺,自打進城,所見所聞無不有異,處處透奇,滿腹疑雲,稍作沉吟,道:“吩咐廚房,給我們做些吃的來,再燒些熱水。”
“是,小的這就去安排!”
“等等!”
“小姐還有何吩咐?”
“熱水多燒些!”
跑堂小二見一行人風塵仆仆,即明話中之意,道:“小的明白,小姐放心,小的這就去安排!”說著,逃也似的跑開了。
公冶世英招唿道:“飯菜沒這快,大家先坐下來歇一會兒吧。”蕭正陽上前問道:“出什麽事了?”公冶世英搖頭道:“說不上來,總感覺怪怪的……”
這時,一名食客開口道:“你們聽說了嗎?”旁邊人問道:“什麽我們聽說了嗎?”
“發生這麽大的事你們都沒聽說?”
“真滑稽,都不知道你在說什麽,我們怎麽知道聽沒聽說?”
“皇帝老兒忽然下旨,昭告天下,稱西河莊莊主係武林盟主林複,心懷不軌,假借武林盟主之名恣意煽動二十餘萬江湖武人大動兵戈,以至釀成不可挽迴之惡果。依律對首惡林複處以淩遲之刑,幫兇古長青處以腰斬之刑,西河莊一幹人等男丁充軍、女子流放,西河莊名下所有產業悉數充公。另外還撤銷了武林盟主之職,原隸屬武林盟主的網羅、揚道、鍛武三大堂成員按個人意願並入錦衣衛,不願加入者,一律發放紋銀十兩,就地解散。”
“原來你說的是這事啊,這事發生都兩個多月了,我們早就知道了。說來也真是奇怪,皇帝老兒派了兩千錦衣衛外加五千精兵去圍剿西河莊,結果卻撲了個空。偌大一個西河莊一夜之間人去樓空,不僅上千人音信全無、不知去向,連莊內的所有物件都跟著消失了,隻剩下一個空殼。”
獨坐一桌的食客輕蔑一笑,道:“都這麽老掉牙的事情了,你們還說得這麽津津有味!”此話一出,引來在場所有人側目。
最先挑起話頭之人一臉不服,道:“聽閣下這言外之意,似乎還知道更為新鮮的趣事,不妨說來聽聽!”嘴上這麽說著,心裏則想的是等下如何嘲諷對方。
“不僅新鮮,還更大。”
“更大?再大還能大過屹立江湖一百七十餘年的武林盟主之位被撤銷?”
那人以一種看待無知稚子的眼神瞥了眼問話之人,搖頭輕歎,稍稍呡了口酒,帶著一臉不以為然,緩緩吐出四字:“深廷宮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