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說:“聖人天子首先出現在萬物前,所以平治天下,都是需要靠儒道。哪有道士可以靠法術去治理天下的呢?


    凡人是天子的人民,應該尋找一條正確的出路。要麽耕種,要麽讀書,這才有正確的人生前途。


    如果不喜歡讀書的,那麽可以辛勤地去耕種。以求糧食有餘,穀倉豐滿,生活無憂。


    如果不喜歡耕種,那麽可以去苦讀聖書,期望能考取功名,顯達榮耀,上下族人均享受封爵。


    大家都能這樣做的話,才能使人問心無愧活在世上。


    每次看見年少的子弟,不是懶得耕種農田,就是懶得寫字讀書。不耕種又不讀書,就沒有生活的資本。


    連妻子都養不活,而轉嫁給他人,父母也推給其他兄弟。自稱是看破紅塵,而學道出家。


    但是等入了道門,又塵心不絕,裝作是道的引領者,搞得一派風騷。然後用惑言傳授給徒弟,徒弟再以訛傳訛,道不成道,學不成學。


    看相公此時的年紀和才華,正適合讀書求功名,讓父母揚眉吐氣。為什麽一定要誦讀《黃庭》呢,而浪費時間,玩物喪誌呢?”


    七竅聽了這一席談話後,又重新燃起重儒而輕道的心。


    複禮子在旁邊坐著聽不下去了,心裏暗暗計策著:


    “一定是靈宅子派遣過來的門人所化,巧言令色,想牽著七竅的鼻子走。”


    然後說道:“你剛才的話說的不對了,人是生在天地之間,所作所為,看起來都是在思考自己的誌向。


    其實誌向如果在道上,那麽就從道而學道。如果誌向在儒上,那麽就從儒而學儒。為什麽要區別對待呢,你這是不是在敗壞道的名聲呢?


    即使拿儒門來說,所有的儒家立說都是如何去教育弟子,幫助弟子去解決疑難問題。而不是拿道來說事,為什麽要針對道呢。


    自然我認為,習道就是從儒,習儒就從道。特別不要有患得患失這種想法,不學最終就是什麽都不可能會成功。


    拿你剛才所說的話,全部都是習道不好,見識為什麽會有這麽淺呢。我聽你所言,現在就可以舉一個例子給你佐證。”


    主人很是詫異,暗暗用慧眼窺視。可是什麽都看不清楚,他究竟是人是妖還是怪。


    複禮子早使用了師父的晦目法,不能讓他辨清是仙是妖。


    因此,主人怒目而視說:“我聽你所言,又是一種迷惑人的說辭。就把你的佐證,說出來聽聽。如果有道理的話,那麽我可以接受。如果一點道理都沒有,我必定會認為是一個大笑話。”


    複禮子接口說道:“從前有一位農夫養了一頭小牛犢子,馴良可教,每年春耕犁田,無不稱心如意。


    農夫將牛養了數十年,家裏也由耕田致富。所以羨慕的人人都爭著搶著,要買這頭牛。農夫如獲珍寶,很不忍心賣掉。


    沒過多久,春秋已去,這頭牛也頹然老去。但是農夫不管它是否已經很老,還是讓它拉著千斤犁耙耕作。


    老牛不堪重負,口吐人話,說道:‘我已老弱力微,不能與少年時期比了。’


    農夫聽都不要聽,更是揮鞭驅趕。


    老牛又說:‘我已老弱力微,如果是你會不會痛恨這種對待?’


    農夫說:‘以前你能任重耕作,我非常心痛愛惜,現如今你就不好好幹了?


    你如果今天能竭盡全力耕作,像以前一樣這麽努力。等到明天,我就減少你犁田的重任。’


    老牛一聽,果然打起精神,竭盡全力,完成了一天的耕作。


    誰知道,到了明天,農夫還是讓老牛負重耕作,絲毫沒有減輕老牛的工作量。


    老牛實在很無奈,就在晚上托夢給農夫的妻子。


    農夫的妻子把做的夢告訴了丈夫,勸他要減輕老牛犁田的任務。


    農夫說:‘老牛就是一頭畜生,畜生的話都是不合人情,你為什麽要聽。’”說完哈哈大笑。


    主人一聽就知道這是在譏誚他,但還是從容說道:


    “你的佐證,證得很巧妙。我也有例子可以佐證,你願意聽嗎?”


    複禮子說:“隻要是很合理。”


    主人曰:“你如果願意聽,我就為你詳細說來。


    我的近鄰養了一隻犬,善於護宅管家。


    凡是遇到小偷,必然去報告主人知曉。如果沒有小偷來,就不會亂吠叫。


    一天,來了一道士,這隻犬不僅不吠叫,而且還搖尾乞憐。


    道士可憐這隻犬,向我的鄰翁要走了這隻犬。鄰翁同意送給了道士,道士便帶迴觀內。


    養了數日,這隻犬用牙齒咬斷了繩索,逃迴了鄰翁家。


    正好鄰翁出去喝酒迴來,剛說了一句話,這隻犬就不停地吠叫。


    憐翁罵道:‘瘟犬,主人都不認識了?你跟道士時間又不長,就在這裏亂咬了。如果變成了道家,怕不準人家說話了。一聽人家說話,就要咬斷他的筋骨了。’”說完一邊拍起手掌,一邊哈哈大笑。


    七竅見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各不相讓。笑著說道:


    “二人不必再爭論了,我也有一例子,用來佐證。”


    二人同時說道:“別人的佐證我不想聽,你的佐證我還是願意聽的,你就說說看。”


    七竅說:“我少時就聽我的父親說,我家的一親戚年少而亡。他的妻子相貌很是美麗,人人爭搶著拿來聘禮,婦人都嫌棄這些人全不合她的心意。


    隻有張、李二家,二十歲年紀,家境富裕,而且又帥氣,這婦人都想嫁給這二少年。


    然而嫁給了張家,那麽可惜放棄了李家。嫁給了李家,那麽同樣可以放棄了張家。就這樣猶豫不定,已經過了數月。


    婦人的姑姑催促說:‘想嫁張家就嫁張家,想嫁李家就嫁李家,嫁個丈夫都決定不下來,這麽沒有主見,怎麽還期望得到富貴呢?’


    婦人聽了很不高興,說起了生氣的話:‘想嫁張家由我,想嫁李家也由我,是嫁李家,還是嫁張家,都在我的心中,為什麽一定要旁人多嘴。’”


    說完憤怒地下樓而去。


    主人默默地坐了片刻,暗暗解開拴在腰間的帶子,迅速拋到了樓頂。


    瞬間化為一條巨蟒,張牙舞爪地向複禮子撲了過來。


    複禮子拿起筷子丟了過去,瞬間化作一條蜈蚣。巨蟒見了,馬上恢複了本相。


    主人甚怒,用手一指,酒樓頃刻間就沒有了,吼聲如雷說道:


    “哪裏來的野道,膽敢與仙師鬥法!”


    話還沒有說完,突然被複禮子的降心杵打了下去。


    主人大叫一聲,迅速化為童子,騰空而去。


    複禮子緊緊跟在後麵追逐不放,把他逼到了前麵,盯著說:


    “你是妖呢,還是怪呢?如果不老實交待,一定將你的小命誅殺了!”


    童子憤怒地說:“我不別人,是靈宅子門人的總真童子。”


    複禮子說:“你是總真童子,道祖命你守住胎津,為什麽對這件事情不遵守,來到凡塵施法迷惑於人呢?”


    童子不迴答,與複禮子在雲端大戰特戰。


    打鬥了許久,童子召集來了六丁六甲,將複禮子團團圍住。


    複禮子用降心杵揮了過去,可是一動不動。連忙又取出撐天如意,迅速朝四麵擊了過去,六丁六甲這些天神地神,紛紛逃散。


    童子急忙向口中一指,吐出千頭萬緒,如絲如絮,直接從複禮子的頂上覆蓋下來。


    複禮子不知道是什麽寶物,將他的身子緊緊捆了起來,用盡全身力氣都掙脫不開,倒在陣中,呻吟不絕。


    紫霞得知後,命令正心子拿上頂門鋼針與割腸寶刀急速前來援救。


    誰知到了陣雲的下麵,隻見迷天黑霧,周圍漆黑一團,想從什麽地方進去,都無從下手。


    觀望了許久,也沒有任何計策,隻得在陣外大聲唿叫:“陣內有人嗎?”


    連叫數聲,一老人出來,背馱須短,行動有如犬類。


    老人來到陣外,嗬欠連天,說:“我在陣中,正好在陽台上做夢,忽然聽到外麵叫聲不絕,及時走出陣來看看,連一個人影都沒有,肯定又是蝦兒要與老龍試試道法了吧?”


    正心子不出聲,暗暗用黑霧遮擋住身體,眼看著這老人就要入陣,於是厲聲說道:


    “陣內沒有人,等我打進去,殺得你雞犬不留。”


    這老人聽了,笑笑說:“天上都有雞犬了,真是說的大天話。”


    正心子說:“陣內肯定有人,不要再多說,快出來給我看看。”


    老頭說:“老師爺在此等候你呢,你在什麽地方?”


    正心子說:“在東。”


    老頭說:“東方甲乙木,木能生火,火上燒油,豈不是一走進陣來,就要舉手。”


    說完又問道:“你到底在什麽地方呢?”


    正心子說:“在南。”


    老頭說:“南方丙丁火,火內生風,必是瘋魔。我不與你糾纏了,要向西北方進入陣中去了。”


    正心子隨即轉到了西北方等候著。


    老頭剛到,一手就將他抓住,大聲唿喊道:“膽大的妖精,還敢在雲頭布陣,為什麽與你上仙作梗!”


    老頭說:“你是誰?不要和我玩鬧。”


    正心子說:“不是我要和你玩鬧,我問你究竟是什麽妖精?”


    老頭說:“我不是妖類,歪枉子是我的老仙道號。”


    正心子說:“你師父是誰呢?”


    老頭說:“歪心子。”


    正心子說:“你在陣中做什麽?”


    老頭說:“奉總真童子命,在這裏守護著這個陣。”


    正心子說:“這陣叫什麽名字?”


    老頭說:“亂絲。”


    正心子說:“需要什麽人才能破陣?”


    老頭說:“如果不是正心子,誰都不能破陣。”


    正心子說:“四大陣門,先從哪裏進入?”


    老頭說:“先從財門進入,那麽陣就很容易破了。我已說明白,你就把我放了吧。”


    正心子放了手,歪枉子鑽進陣內,笑著說:“你從財門進入,必死在財帛當中,如果不跟歪心子走,歪枉的法就不能得。明明跟你說了,要從中心白雲直接進入,這陣就破了。”說完進入了陣中。


    正心子偷聽的很清楚,於是向白雲處直接進雲,用割腸寶刀沿著橫麵順時針方向揮舞過去,千萬條絲頭紛紛碎斷。


    總真童子看見陣已被破,慌忙而逃。


    正心子破了這個陣,笑著跟複禮子說:“你也困在千思萬慮中,就不能恢複天理了?”


    連忙將他扶起來,並去奏報道祖,匯報了總真童子的過失。


    道祖於是命令玄津真人從泥丸關收迴總真童子,把他閉禁在胎津的地方。


    正心子、複禮子拜辭道祖,又去迴複師命,然後各自迴宮。


    七竅從酒樓迴來以後,意誌堅決,一心從儒。拜師為明德先生,從此苦讀儒書。


    從開始到現在,已讀了一二年,文理精通,童軍可冠。這一年考試日期已近,先生催促他去應考。


    七竅在樓上向四周望了望,看見由象牙做的書簽有數百卷,拿過就一一閱讀。竟然都是道經,而且書簽上題寫的詩詞也特別有意思。


    首見就是一絕:“讀罷儒書讀道書,為超脫生死出迷途;不信頻將卿相算,如風卷雪一時無。”


    七竅十分喜愛這首詩詞,拿在手中不忍心放下。


    正在吟詩,紫霞捧著茶走了進來。七竅要求送給他,紫霞很爽快答應給他。


    七竅很高興地放進了袖子裏,然後迴到臥室,玩賞迴味了上百次,不知不覺力倦神疲就睡著了。


    晨鼓一聲響,同一輩分的朋友一起,去叩謝老道,然後直接趕赴郡裏。


    等著文章考試的日期,三考三勝,得到了學子的秀士服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繡雲仙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秸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秸秸並收藏繡雲仙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