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竅自從聽了三緘崇儒的話之後,下定決心放棄道門,開始崇尚儒道。
當又看見道士奇妙的法術之後,又想學道而放棄儒道。
所以自從迴到漢陽,一會道一會儒,就一直盤旋在心中,舉棋不定。
紫霞得知後,又命複禮子降臨凡塵,幫七竅樹立從道的信心。
如果能夠得到七竅從道,那麽三緘就有來自外界的幫助。
如果七竅進入儒門,必定會破壞道的倡盛。
從而會有許多野道山妖出來攻擊,那麽三緘到時候一定勢單力薄,而支撐不了多久,闡道就會受到阻礙。
複禮子領到師父的命令,乘上雲車,從空際閃閃而來。
靈宅子也心裏明白,七竅被紫霞真人略顯仙法,道心又開始蠢蠢欲動。
想到七竅一旦認真入道,必定帶給三緘的是他山之助,闡道資本也越來越厚,而自己的仇恨就無從報起。
趁現在七竅還在猶豫不決,再命令總真童子下凡到塵世,引導他堅定從儒的誌向。
等他名登甲科進士及第,手握專政權柄時,就有能力全麵禁止道的獨行。
三緘即使習道成功,在沒有人的幫助,不過隻是得到歸還仙位而已。
從此讓紫霞空費精力,無顏麵對諸位群仙。
到時候在八卦台開會相遇,諸真人共議闡道時。紫霞接任闡道的事情,肯定會成為諸真人的笑柄。
那種羞辱紫霞的場麵,才能泄我心頭之恨。
總真童兒奉命後,乘起雲車向東而去。
複禮子在半空中四周顧盼,遠遠看見東麵墜下了彩雲。
心想不知是什麽仙子閑遊到此,急忙將祥光升騰到高處觀察。
原來是一道童,他按下雲頭降落到地麵,然後迅速化為一老人,手持竹杖,向北緩緩而行。
複禮子在雲頭裏暗思:“這童子竟然能化成老人,一定有他的陰謀。
然而想遍了群仙宮中,童子雖然有很多,但是沒有一個能有如此變化的本事。
這童子能掌握這些法術,要麽是山精水怪出來嬉弄男女,也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他又是精又是怪呢,我必須追蹤到底,將他收去,也是為民除害。”
於是用祥光啟動,向北而去,一直將雲頭罩著這個老人。
老人大約走了數裏路,站在楊柳樹枝下,念起真言,把土地神叫了出來。
土地神馬上出來,聽老人說了幾句話,駕起雲車又迴去了。
大約去了不到一刻鍾,又迴來轉告老人。
老人當即將手訣向四方揮動,楊柳樹下頃刻間化出一座酒樓。
酒樓化成後,又布下羅網用來遮蓋。
然後又撥來一些茅草,抽掉草莖,拿在手中念起了咒語。
頃刻間這些草迅速化作一些童子,有的在燒爐熱酒,有的假裝客人在喝酒。
一時間爐煙嫋嫋,賣酒聲聲,酒樓被經營的熱火朝天。
複禮子觀察了解到這些之後,大為驚詫說道:
“小小童子竟然有如此法力,我們都自愧不如。
但是還不知道,為什麽要大費周章化出這酒樓來,有什麽意圖必須這樣做,才能用來障人眼目。
我暫時在雲頭上穩穩坐著,看看他究竟要幹什麽。”
坐了許久,從前村的北麵走來一少年,一邊走著,一邊吟詩。不斷向四周望望,猶豫不決。好像在閑遊,又好像在尋找伴侶。
複禮子觀察了片刻時,才恍然大悟說:
“吟詩找伴的人就是七竅了。剛才童子化作酒樓,就是在等他的到來,一定是靈宅子的門徒宗真童子。
我們的這些道門仙伴,常常誇讚這童子。雖然是妙齡少年,但是道法很高。
說明七竅的心還沒有深信到,想徹底放棄從道的地步。今天一見,果然不假。
總真童子化作酒樓以招待他人,而目的是想要單獨等待七竅,肯定有什麽事情要告訴他。
等我化成一年老道士,走到酒樓內,再見機行事。”
將老道形象化成後,轉而又一想。如果這總真童子仙眼厲害,能看透我,還是將師父傳授的晦目法真言快念起來。
然後按下雲頭,悄悄從西角降落在塵世。
這時七竅走走停停,登上高高的土丘,拉長頭頸向四周望了望。
隻見楊柳樹枝下,有幾扇窗子露出,還高插著酒簾,心裏大喜說道:
“走進村中就發現有這酒樓,正是我消閑的好地方。”
於是逐漸走下土丘,向酒樓走去。越走離酒樓越近,聽到了燒爐童子高聲吆喝賣酒,飲酒的賓客不斷誇讚這酒如此美味。
七竅從楊柳發芽時節,就常常思念起良友,這會兒聞到酒氣飄香,又掀起思念之情,可惜啊沒有一同飲酒的伴侶,隻好獨自酌酒為懷。
七竅剛走進酒樓,主人就笑容可掬地問道:“歡迎嘉賓光臨,是想喝酒嗎?”
七竅說:“不知道這裏還有如此好的酒樓,忽然想著來貴酒店喝一壺佳釀。”
主人說:“是與朋友一起喝酒呢,還是一個人獨自酌酒呢?”
七竅說:“隻恨在這麽好的酒樓裏喝酒,卻沒有朋友,隻有我自己一人。”
主人說:“看你說的話,剛認識也是朋友,要不要我來奉陪。”
七竅暗暗觀察主人,年紀大約六十歲,溫文爾雅,落落大方,看起來是一個真正的儒門人士。
互相作揖見過禮後,順著樓梯緩緩而上,在酒樓的東邊坐了下來。
放眼從窗外望去,嫩柳飛揚,綠影差落有致,時而被太陽照進了酒樓之內。
七竅讚歎不已,說:“這酒樓真是清雅幽靜,黃鶴樓也無法比擬。”
主人說:“老翁一直呆在家裏很是寂寞無聊,難以度日。因此就在這裏開設起酒樓,以打發夏日的炎熱。”
七竅說:“我見主人甚是儒雅可敬,能不能將姓氏告訴我。還有你的所行所學也都一一詳細講給我聽,我想跟著你好好學習。”
主人說:“我族是葛氏,從太祖那時起就喬居在這裏,離世數年。
太祖酷愛詩書,我祖所乘坐的是駕著四匹馬的高車,是地位顯赫的大家族。
我父接過太祖的家業。到了我這裏,還是進入了翰林院,兒孫又接著在翰林院。
世世代代都是翰林院一員,有幸翰林院在我的家族中從來沒有斷過,整個家族榮耀鼎盛啊。都是尚儒家,從苦苦努力而得來的。”
其實在這本地就有這麽一個貴族家族,然而被總真童子用來冒充了身份,七竅聽了可是一點都沒有懷疑過。
於是七竅很有禮貌地說:“我二十多歲了,一項技藝都沒有達成,心想入道以求長生,又想從儒以求顯貴。
兩種選擇一直在互相糾結,到現在都沒有決定下來,祈求主人能不能幫我作出一個決定。”
主人說:“你的朋友是怎麽說的!”
七竅說:“有的勸我習道,有的勸我習儒。”
剛說到這裏,複禮子也叫了一瓶酒,坐到了七竅的左側。
七竅說:“應該是習道呢,還是習儒呢?”
當又看見道士奇妙的法術之後,又想學道而放棄儒道。
所以自從迴到漢陽,一會道一會儒,就一直盤旋在心中,舉棋不定。
紫霞得知後,又命複禮子降臨凡塵,幫七竅樹立從道的信心。
如果能夠得到七竅從道,那麽三緘就有來自外界的幫助。
如果七竅進入儒門,必定會破壞道的倡盛。
從而會有許多野道山妖出來攻擊,那麽三緘到時候一定勢單力薄,而支撐不了多久,闡道就會受到阻礙。
複禮子領到師父的命令,乘上雲車,從空際閃閃而來。
靈宅子也心裏明白,七竅被紫霞真人略顯仙法,道心又開始蠢蠢欲動。
想到七竅一旦認真入道,必定帶給三緘的是他山之助,闡道資本也越來越厚,而自己的仇恨就無從報起。
趁現在七竅還在猶豫不決,再命令總真童子下凡到塵世,引導他堅定從儒的誌向。
等他名登甲科進士及第,手握專政權柄時,就有能力全麵禁止道的獨行。
三緘即使習道成功,在沒有人的幫助,不過隻是得到歸還仙位而已。
從此讓紫霞空費精力,無顏麵對諸位群仙。
到時候在八卦台開會相遇,諸真人共議闡道時。紫霞接任闡道的事情,肯定會成為諸真人的笑柄。
那種羞辱紫霞的場麵,才能泄我心頭之恨。
總真童兒奉命後,乘起雲車向東而去。
複禮子在半空中四周顧盼,遠遠看見東麵墜下了彩雲。
心想不知是什麽仙子閑遊到此,急忙將祥光升騰到高處觀察。
原來是一道童,他按下雲頭降落到地麵,然後迅速化為一老人,手持竹杖,向北緩緩而行。
複禮子在雲頭裏暗思:“這童子竟然能化成老人,一定有他的陰謀。
然而想遍了群仙宮中,童子雖然有很多,但是沒有一個能有如此變化的本事。
這童子能掌握這些法術,要麽是山精水怪出來嬉弄男女,也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他又是精又是怪呢,我必須追蹤到底,將他收去,也是為民除害。”
於是用祥光啟動,向北而去,一直將雲頭罩著這個老人。
老人大約走了數裏路,站在楊柳樹枝下,念起真言,把土地神叫了出來。
土地神馬上出來,聽老人說了幾句話,駕起雲車又迴去了。
大約去了不到一刻鍾,又迴來轉告老人。
老人當即將手訣向四方揮動,楊柳樹下頃刻間化出一座酒樓。
酒樓化成後,又布下羅網用來遮蓋。
然後又撥來一些茅草,抽掉草莖,拿在手中念起了咒語。
頃刻間這些草迅速化作一些童子,有的在燒爐熱酒,有的假裝客人在喝酒。
一時間爐煙嫋嫋,賣酒聲聲,酒樓被經營的熱火朝天。
複禮子觀察了解到這些之後,大為驚詫說道:
“小小童子竟然有如此法力,我們都自愧不如。
但是還不知道,為什麽要大費周章化出這酒樓來,有什麽意圖必須這樣做,才能用來障人眼目。
我暫時在雲頭上穩穩坐著,看看他究竟要幹什麽。”
坐了許久,從前村的北麵走來一少年,一邊走著,一邊吟詩。不斷向四周望望,猶豫不決。好像在閑遊,又好像在尋找伴侶。
複禮子觀察了片刻時,才恍然大悟說:
“吟詩找伴的人就是七竅了。剛才童子化作酒樓,就是在等他的到來,一定是靈宅子的門徒宗真童子。
我們的這些道門仙伴,常常誇讚這童子。雖然是妙齡少年,但是道法很高。
說明七竅的心還沒有深信到,想徹底放棄從道的地步。今天一見,果然不假。
總真童子化作酒樓以招待他人,而目的是想要單獨等待七竅,肯定有什麽事情要告訴他。
等我化成一年老道士,走到酒樓內,再見機行事。”
將老道形象化成後,轉而又一想。如果這總真童子仙眼厲害,能看透我,還是將師父傳授的晦目法真言快念起來。
然後按下雲頭,悄悄從西角降落在塵世。
這時七竅走走停停,登上高高的土丘,拉長頭頸向四周望了望。
隻見楊柳樹枝下,有幾扇窗子露出,還高插著酒簾,心裏大喜說道:
“走進村中就發現有這酒樓,正是我消閑的好地方。”
於是逐漸走下土丘,向酒樓走去。越走離酒樓越近,聽到了燒爐童子高聲吆喝賣酒,飲酒的賓客不斷誇讚這酒如此美味。
七竅從楊柳發芽時節,就常常思念起良友,這會兒聞到酒氣飄香,又掀起思念之情,可惜啊沒有一同飲酒的伴侶,隻好獨自酌酒為懷。
七竅剛走進酒樓,主人就笑容可掬地問道:“歡迎嘉賓光臨,是想喝酒嗎?”
七竅說:“不知道這裏還有如此好的酒樓,忽然想著來貴酒店喝一壺佳釀。”
主人說:“是與朋友一起喝酒呢,還是一個人獨自酌酒呢?”
七竅說:“隻恨在這麽好的酒樓裏喝酒,卻沒有朋友,隻有我自己一人。”
主人說:“看你說的話,剛認識也是朋友,要不要我來奉陪。”
七竅暗暗觀察主人,年紀大約六十歲,溫文爾雅,落落大方,看起來是一個真正的儒門人士。
互相作揖見過禮後,順著樓梯緩緩而上,在酒樓的東邊坐了下來。
放眼從窗外望去,嫩柳飛揚,綠影差落有致,時而被太陽照進了酒樓之內。
七竅讚歎不已,說:“這酒樓真是清雅幽靜,黃鶴樓也無法比擬。”
主人說:“老翁一直呆在家裏很是寂寞無聊,難以度日。因此就在這裏開設起酒樓,以打發夏日的炎熱。”
七竅說:“我見主人甚是儒雅可敬,能不能將姓氏告訴我。還有你的所行所學也都一一詳細講給我聽,我想跟著你好好學習。”
主人說:“我族是葛氏,從太祖那時起就喬居在這裏,離世數年。
太祖酷愛詩書,我祖所乘坐的是駕著四匹馬的高車,是地位顯赫的大家族。
我父接過太祖的家業。到了我這裏,還是進入了翰林院,兒孫又接著在翰林院。
世世代代都是翰林院一員,有幸翰林院在我的家族中從來沒有斷過,整個家族榮耀鼎盛啊。都是尚儒家,從苦苦努力而得來的。”
其實在這本地就有這麽一個貴族家族,然而被總真童子用來冒充了身份,七竅聽了可是一點都沒有懷疑過。
於是七竅很有禮貌地說:“我二十多歲了,一項技藝都沒有達成,心想入道以求長生,又想從儒以求顯貴。
兩種選擇一直在互相糾結,到現在都沒有決定下來,祈求主人能不能幫我作出一個決定。”
主人說:“你的朋友是怎麽說的!”
七竅說:“有的勸我習道,有的勸我習儒。”
剛說到這裏,複禮子也叫了一瓶酒,坐到了七竅的左側。
七竅說:“應該是習道呢,還是習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