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知臣,臣知君。”這七個字,深深地打動了秦王蕩。
秦王蕩深沉地雙眸注視著竹簡上‘息壤’二字。就好像甘茂站在他麵前,詢問道,“王上,你忘了那日息壤之盟嗎?”
“寡人莫敢忘。”
“王上可還記得,息壤之盟說了什麽。”
“不破宜陽,不定三川,不通周室,以觀九鼎。寡人絕不撤兵。”秦王蕩迴想起那日的豪情壯語,精神抖擻。臣,不負君;君,豈能負臣。
‘息壤’二字,也讓秦王蕩重新找迴了自己。
翌日,秦王蕩在朝堂上宣布,不破宜陽,絕不退兵。
眾大臣聞言,大驚道:“王上…”
秦王蕩截斷道:“諸位,休要多說。寡人心意已定,不破宜陽,不通周室,不觀九鼎,絕不罷兵。”
贏疾也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麽變故,才會讓王上更改了撤軍的主張,但他也不能強行勸諫,旁敲側擊地問道:“王上是否已經有了離間韓楚的計策。”
“韓楚因利,勉強走到一塊。寡人就用更大的利,誘惑楚王。”秦王蕩平靜地雙眸迎了過去,“先王兩次欺楚,寡人也打算欺騙一下楚王。”
“王上打算如何欺楚。”
“楚王不是覬覦漢中之地嗎?”
“王上是打算以漢中為餌。”
“不錯。寡人以漢中為餌,離間楚韓。不僅如此,寡人還要楚國幫我們攻韓。”
“楚國會上當嗎?”
“楚王的性子,諸侯皆知。”秦王蕩指著殿中一老將道:“馮章老將軍,你辛苦一趟,出使楚國。”
馮章拱手道:“喏。”
秦王蕩又道:“烏獲。你率十萬大軍支援甘茂,繼續攻打韓國。”
“喏。”
贏疾道:“王上,臣願意領軍攻韓。”
秦王蕩知他話中深意,忙道:“叔父,秦國的事情太多,寡人還需要你輔佐。秦國離不開你,寡人也離不開你。”
贏疾聞言,內心一怔。他心裏明白,王上是不想讓他領兵,才故意說了這些話。
烏獲拍著身上的戰甲,笑道:“右相放心,臣不破韓國,絕不歸來。”
贏疾聽到右相兩個字,感覺有點紮耳,輕哼一聲道:“我就是太相信了,才導致不歸穀慘敗,伐趙大業落空的。”
烏獲是個粗魯的漢子,被贏疾話語一激。蹭的一下,火氣上湧。
秦王蕩壓製烏獲,忙道:“過去的事情就不要說了。烏獲,你可不要讓寡人失望。”
烏獲眼神瞥了一眼贏疾,有意提高聲調道:“喏。”
贏疾見王上寧可任用一個粗魯的漢子為將,也不願意啟用他。內心是無比的酸痛和失望。也許,秦王蕩真的認為他老了,不能總理朝政,領軍攻伐。
秦王蕩也瞧出了贏疾心中的不痛快,軟語道:“叔父,攻伐之事,就讓他們去做。我們就在鹹陽靜候佳音。”
......
馮章攜帶財寶前往楚國,來到郢都麵見楚王。
楚王問道:“秦王可好。”
馮章答道,“吾王甚好。”
“秦使這次來我楚國是為何事。”
“結盟而來。”
“寡人記得秦國答應歸還楚國土地,這件事,好像還沒有實現吧!”
麵對楚王問責,馮章也不慌亂,神色平靜地應答,“先王甍逝,秦國內外交困,一團亂局。先有韓、魏、齊、楚、越五國會葬;後有巴蜀叛亂,義渠寇邊。隨後,張儀等魏臣亂國。吾王忙於處理國事,不能交割土地,歸還楚國。”
昭陽冷笑道:“秦國破了五國,平定巴蜀,橫掃義渠,驅逐張儀等魏臣。楚國也不見秦王有意歸還土地之意。”
“我不是奉吾王之命來了嗎?”
“你為何而來,我豈能不知。”
“令尹,你可不要誤會。”馮章謙恭地說道:“吾王是帶有誠意的。”
楚王問道:“什麽誠意。”
“吾王讓我攜帶財寶前來就是為了彌補楚國。”
“你的意思是寡人理解錯了。”
“楚王英明神武,天縱之姿,豈會錯。吾王常常在朝堂說王上的豐功偉績。”
“秦王是在取笑寡人還差不多。”
“我以國祚起誓,吾王絕沒有嘲笑楚王。更沒有半分對楚王不敬之心。”馮章見楚王臉色柔和,續道:“吾王說,楚王繼位後,穩定朝局,以令尹昭陽為將,攻魏襄城,一洗徑山之恥。魏國被楚國打得潰不成軍,一躍成為大國。中原諸侯懼楚,以王上為尊,參加合縱,兵發函穀。秦國建國至今,從來沒有遇到如此大的危機。楚國在王上的治理下,疆域之闊,甲士之多。誰要是得罪了楚國,就會有亡國之憂。”
楚*以為真,喜道:“秦王真的是這樣說。”
“外臣怎敢欺瞞王上。”馮章喟然長歎,話鋒一轉道:“韓國不知天高地厚,先欺楚,後辱秦。吾王為了教訓韓國,為王上南陽之辱出氣。怎知,王上以景翠將軍為將,領兵助韓攻我。吾王因為王上助韓,雷霆震怒,打算不歸還漢中。”
昭陽喝道:“秦王不歸還漢中。秦楚兵戈相見。”
“為了秦楚和睦,為了減少兩國兵戈之患,百姓傷亡。吾王派我入楚,締結盟約。”馮章苦道:“吾王說楚王肯定是誤會了他,才會有助韓攻秦之事。吾王不願意和王上間隙越拉越大。故而,派我攜帶財寶入楚告罪。”
“秦王是打算臣服楚國。”
“正是。”
“王上,秦人狡詐。我們上了秦國兩次當。”昭陽冷聲道:“秦國臣服齊國,豈會臣服楚國。”
“吾王說秦國和楚國有二十八世聯誼。數百年來,秦楚和睦,相扶相持,共同應對中原亂局。楚王胸懷寬廣,仁義之君。絕不會記著過去發生不愉快之事。”馮章有意停頓一下,又道:“楚國之大,諸侯無人能比。齊國之君,豈能比得上王上。楚強齊弱,秦國怎會臣服弱齊,而絕交強楚。”
“好。”楚王大喜道:“寡人和秦國有點誤會。誤會說開了,過去的事情,寡人也不計較。寡人不知秦王心意,助韓攻秦,犯下大錯。大使,寡人應該怎麽做才能彌補對秦國的虧欠。”
“王上不虧欠秦國。是秦國得罪了楚國。”
“過去的事不要說了。”楚王頓了頓,又道:“秦國新王繼位,寡人還沒有送賀禮。秦王卻將漢中郡歸還寡人。中原諸侯說禮尚往來。寡人也送一份禮給秦王。秦王想要教訓韓國,寡人幫他就是。寡人聽說,秦王攻韓宜陽是為了定三川,車通周室,問鼎中原。”
“秦國豈能與諸侯為敵。”馮章大驚失色道:“吾王生於鹹陽,長於鹹陽。吾王聽聞,洛邑繁華,又是天子居住。吾王打算去鞏、洛之地,看一看周天子居住的地方。怎麽傳到王上耳裏,竟然成了問鼎中原。”
“也許是寡人誤聽了。”楚王長歎一聲,“寡人先祖曾問鼎中原,遭至中原諸侯抵製。楚國和秦國是兄弟之邦,寡人不想秦王步楚國的後塵。”
馮章謙恭道:“外臣迴去會把王上善意之言,傳給王上。”
楚王見了,心情大樂。連忙命人安排歌舞酒宴,為秦使接風洗塵。
......
話說,甘茂攻韓宜陽無果,在眾武將的勸說下,隻好背水一戰。
甘茂散盡家財,招募勇士,振奮秦軍士氣。甘茂向秦軍將承諾,隻要攻下宜陽,允許將士搶奪城內的財寶。隨後,烏獲領著十萬精兵,秘密來到宜陽。甘茂有了烏獲十萬援兵,攻韓宜陽的信心大增。一條示弱的計策,便在他腦海深處萌發。
甘茂組織秦軍,猛攻宜陽,三次皆敗。
秦軍大營,士氣低落,對主將不滿的情緒,也被潛藏在韓國斥候探聽得知。公叔嬰聞言,登上城樓看了看城外的秦軍陣型,便信以為真。
公孫嬰指著散亂的秦軍,大笑道:“大司馬,秦軍攻我,五月不克。如今士氣低落,正是我們反擊最佳的時候。”
“不可。”韓鵬道:“甘茂善於用兵,這是他有意示弱。”
“甘茂攻我五月,不克。損兵折將,士氣低落,秦軍士卒多有怨言。今日,秦軍已有逃兵跡象。還有人,準備投誠。”公叔嬰道:“城外的秦軍,不足三萬。我們城內有八萬將士,還有七萬楚國援軍。此時不攻秦,收迴失地,更待何時。”
“楚人是靠不住的。”
“大司馬不願意出城攻秦。我願意帶領本部四萬人馬出城試探秦人虛弱。”
韓鵬壓製不住公孫嬰,叮囑道:“將軍一切小心。”
公叔嬰領著四萬將士,前去迎戰秦軍。韓軍一擊,秦軍潰不成軍,四下逃竄。公叔嬰見秦軍大亂,指揮將士,一鼓作氣驅逐秦軍,收複失地,欲獨建大功。
副將公孫穎見秦人亡命,進言道:“將軍,情況不對。”
公叔嬰問道:“有何不對。”
“大秦銳士是在嚴刑峻法下,錘煉出來的虎狼之師。秦軍寧可戰死,也不敢逃離戰場。”
“秦軍自知敗局已定,逃命要緊,怎會記得秦法。”
“秦人連坐之法,毫無人道可言。一人逃離戰場,全體處斬。也會牽連到自己的族人。秦軍寧可死在戰場,也不會逃命。”公孫穎看了看四周,神色不安道:“秦軍集體潰敗,感覺是有人故意給我們看的。將軍,兵法有雲,窮寇莫追。”
公叔嬰也冷靜下來,製止將士追敵。然而,韓軍已經走進甘茂設下好的圈套。烏獲率領將士,從左翼殺了過來。甘茂率領將士,從右翼殺出。潰敗的秦軍將士也重新結陣,嚴陣以待。楚將景翠切斷韓軍退路。一番血戰,韓軍傷亡慘重。
公叔嬰也被秦、楚聯軍圍困在中央,突圍不得。
甘茂擠開將士,驅車上前,“公叔將軍,你敗局已定,不如降了秦國。秦國會善待你。”
公叔嬰大罵道:“老夫乃韓國之臣,世代受韓氏之恩,豈能降了戎狄。”
景翠也道:“公叔將軍,你還是降了吧!此戰,你是贏不了的。”
公叔嬰咒罵道:“楚國無義,滅楚國者,定會是我韓氏子孫。”
甘茂不想戰局拖下去,以免被宜陽城內的韓鵬得知,揮手向前道:“殺。”
公孫穎殺出一條血路,喊道:“將軍快走。”
公叔嬰迴過頭來,卻見楚國的長戈刺穿了公孫穎的身體。公叔嬰憤怒地持著長劍,往景翠而去。景翠向前一揮手,公叔嬰被楚軍萬箭穿心。
甘茂留下兩千將士打理戰場,驅車來到景翠身邊拱手道:“多謝景翠將軍相助。”
景翠拱手迴道:“甘茂將軍勿要謝我,我也是奉命行事。”
甘茂注視著躺在地上的屍首,又道:“宜陽城內的韓軍,不知道我們全殲了公叔嬰這支軍隊。若要攻破宜陽城,還請景翠將軍助我一臂之力。”
景翠問道:“甘茂將軍有什麽地方需要我效力的地方,盡管說。”
甘茂有意壓低聲音,說出了自己的計謀。
景翠笑道:“甘茂將軍,好計策。”
甘茂躬身行了一禮,命令一萬將士身穿韓軍的戰甲。秦軍將士雖然不知主將的用意,但也依令而行。
韓鵬站在城樓上,眼角跳動異常,似乎象征著會有大事發生。忽見,大隊人馬出現在他的眼前。等到大隊人馬走近,韓鵬方才看清,來者是韓楚兩國聯軍。
韓鵬問道:“景翠將軍,此戰效果如何。”
景翠揚聲道:“此戰,我們收獲頗豐。殲滅秦軍兩萬人,活捉秦將甘茂。”
韓鵬和甘茂對戰五月,自然認識甘茂。韓鵬見景翠身邊被被捆綁之人,正是甘茂。但卻不見公叔將軍等人,忙道:“公孫將軍何在。”
“公叔將軍命我帶迴受傷的將士,自己正在追殲秦軍殘餘,收複疆土,獨建大功。”
韓鵬了解公叔嬰這個人,當下也不在懷疑。連忙命人打開宜陽城。
韓鵬往‘韓、楚聯軍看去’,頓時覺得不對。等到韓鵬反應過來,大批敵人已經進入城內。一番血戰,韓鵬雖不甘心,但敗局已定,隻好領著將士逃命。
甘茂趁勢,一鼓作氣,破宜陽,定三川,掃清通往周室的障礙。並命人將戰果,送迴鹹陽,邀請秦王下三川,通周室。以觀九鼎。
秦王蕩深沉地雙眸注視著竹簡上‘息壤’二字。就好像甘茂站在他麵前,詢問道,“王上,你忘了那日息壤之盟嗎?”
“寡人莫敢忘。”
“王上可還記得,息壤之盟說了什麽。”
“不破宜陽,不定三川,不通周室,以觀九鼎。寡人絕不撤兵。”秦王蕩迴想起那日的豪情壯語,精神抖擻。臣,不負君;君,豈能負臣。
‘息壤’二字,也讓秦王蕩重新找迴了自己。
翌日,秦王蕩在朝堂上宣布,不破宜陽,絕不退兵。
眾大臣聞言,大驚道:“王上…”
秦王蕩截斷道:“諸位,休要多說。寡人心意已定,不破宜陽,不通周室,不觀九鼎,絕不罷兵。”
贏疾也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麽變故,才會讓王上更改了撤軍的主張,但他也不能強行勸諫,旁敲側擊地問道:“王上是否已經有了離間韓楚的計策。”
“韓楚因利,勉強走到一塊。寡人就用更大的利,誘惑楚王。”秦王蕩平靜地雙眸迎了過去,“先王兩次欺楚,寡人也打算欺騙一下楚王。”
“王上打算如何欺楚。”
“楚王不是覬覦漢中之地嗎?”
“王上是打算以漢中為餌。”
“不錯。寡人以漢中為餌,離間楚韓。不僅如此,寡人還要楚國幫我們攻韓。”
“楚國會上當嗎?”
“楚王的性子,諸侯皆知。”秦王蕩指著殿中一老將道:“馮章老將軍,你辛苦一趟,出使楚國。”
馮章拱手道:“喏。”
秦王蕩又道:“烏獲。你率十萬大軍支援甘茂,繼續攻打韓國。”
“喏。”
贏疾道:“王上,臣願意領軍攻韓。”
秦王蕩知他話中深意,忙道:“叔父,秦國的事情太多,寡人還需要你輔佐。秦國離不開你,寡人也離不開你。”
贏疾聞言,內心一怔。他心裏明白,王上是不想讓他領兵,才故意說了這些話。
烏獲拍著身上的戰甲,笑道:“右相放心,臣不破韓國,絕不歸來。”
贏疾聽到右相兩個字,感覺有點紮耳,輕哼一聲道:“我就是太相信了,才導致不歸穀慘敗,伐趙大業落空的。”
烏獲是個粗魯的漢子,被贏疾話語一激。蹭的一下,火氣上湧。
秦王蕩壓製烏獲,忙道:“過去的事情就不要說了。烏獲,你可不要讓寡人失望。”
烏獲眼神瞥了一眼贏疾,有意提高聲調道:“喏。”
贏疾見王上寧可任用一個粗魯的漢子為將,也不願意啟用他。內心是無比的酸痛和失望。也許,秦王蕩真的認為他老了,不能總理朝政,領軍攻伐。
秦王蕩也瞧出了贏疾心中的不痛快,軟語道:“叔父,攻伐之事,就讓他們去做。我們就在鹹陽靜候佳音。”
......
馮章攜帶財寶前往楚國,來到郢都麵見楚王。
楚王問道:“秦王可好。”
馮章答道,“吾王甚好。”
“秦使這次來我楚國是為何事。”
“結盟而來。”
“寡人記得秦國答應歸還楚國土地,這件事,好像還沒有實現吧!”
麵對楚王問責,馮章也不慌亂,神色平靜地應答,“先王甍逝,秦國內外交困,一團亂局。先有韓、魏、齊、楚、越五國會葬;後有巴蜀叛亂,義渠寇邊。隨後,張儀等魏臣亂國。吾王忙於處理國事,不能交割土地,歸還楚國。”
昭陽冷笑道:“秦國破了五國,平定巴蜀,橫掃義渠,驅逐張儀等魏臣。楚國也不見秦王有意歸還土地之意。”
“我不是奉吾王之命來了嗎?”
“你為何而來,我豈能不知。”
“令尹,你可不要誤會。”馮章謙恭地說道:“吾王是帶有誠意的。”
楚王問道:“什麽誠意。”
“吾王讓我攜帶財寶前來就是為了彌補楚國。”
“你的意思是寡人理解錯了。”
“楚王英明神武,天縱之姿,豈會錯。吾王常常在朝堂說王上的豐功偉績。”
“秦王是在取笑寡人還差不多。”
“我以國祚起誓,吾王絕沒有嘲笑楚王。更沒有半分對楚王不敬之心。”馮章見楚王臉色柔和,續道:“吾王說,楚王繼位後,穩定朝局,以令尹昭陽為將,攻魏襄城,一洗徑山之恥。魏國被楚國打得潰不成軍,一躍成為大國。中原諸侯懼楚,以王上為尊,參加合縱,兵發函穀。秦國建國至今,從來沒有遇到如此大的危機。楚國在王上的治理下,疆域之闊,甲士之多。誰要是得罪了楚國,就會有亡國之憂。”
楚*以為真,喜道:“秦王真的是這樣說。”
“外臣怎敢欺瞞王上。”馮章喟然長歎,話鋒一轉道:“韓國不知天高地厚,先欺楚,後辱秦。吾王為了教訓韓國,為王上南陽之辱出氣。怎知,王上以景翠將軍為將,領兵助韓攻我。吾王因為王上助韓,雷霆震怒,打算不歸還漢中。”
昭陽喝道:“秦王不歸還漢中。秦楚兵戈相見。”
“為了秦楚和睦,為了減少兩國兵戈之患,百姓傷亡。吾王派我入楚,締結盟約。”馮章苦道:“吾王說楚王肯定是誤會了他,才會有助韓攻秦之事。吾王不願意和王上間隙越拉越大。故而,派我攜帶財寶入楚告罪。”
“秦王是打算臣服楚國。”
“正是。”
“王上,秦人狡詐。我們上了秦國兩次當。”昭陽冷聲道:“秦國臣服齊國,豈會臣服楚國。”
“吾王說秦國和楚國有二十八世聯誼。數百年來,秦楚和睦,相扶相持,共同應對中原亂局。楚王胸懷寬廣,仁義之君。絕不會記著過去發生不愉快之事。”馮章有意停頓一下,又道:“楚國之大,諸侯無人能比。齊國之君,豈能比得上王上。楚強齊弱,秦國怎會臣服弱齊,而絕交強楚。”
“好。”楚王大喜道:“寡人和秦國有點誤會。誤會說開了,過去的事情,寡人也不計較。寡人不知秦王心意,助韓攻秦,犯下大錯。大使,寡人應該怎麽做才能彌補對秦國的虧欠。”
“王上不虧欠秦國。是秦國得罪了楚國。”
“過去的事不要說了。”楚王頓了頓,又道:“秦國新王繼位,寡人還沒有送賀禮。秦王卻將漢中郡歸還寡人。中原諸侯說禮尚往來。寡人也送一份禮給秦王。秦王想要教訓韓國,寡人幫他就是。寡人聽說,秦王攻韓宜陽是為了定三川,車通周室,問鼎中原。”
“秦國豈能與諸侯為敵。”馮章大驚失色道:“吾王生於鹹陽,長於鹹陽。吾王聽聞,洛邑繁華,又是天子居住。吾王打算去鞏、洛之地,看一看周天子居住的地方。怎麽傳到王上耳裏,竟然成了問鼎中原。”
“也許是寡人誤聽了。”楚王長歎一聲,“寡人先祖曾問鼎中原,遭至中原諸侯抵製。楚國和秦國是兄弟之邦,寡人不想秦王步楚國的後塵。”
馮章謙恭道:“外臣迴去會把王上善意之言,傳給王上。”
楚王見了,心情大樂。連忙命人安排歌舞酒宴,為秦使接風洗塵。
......
話說,甘茂攻韓宜陽無果,在眾武將的勸說下,隻好背水一戰。
甘茂散盡家財,招募勇士,振奮秦軍士氣。甘茂向秦軍將承諾,隻要攻下宜陽,允許將士搶奪城內的財寶。隨後,烏獲領著十萬精兵,秘密來到宜陽。甘茂有了烏獲十萬援兵,攻韓宜陽的信心大增。一條示弱的計策,便在他腦海深處萌發。
甘茂組織秦軍,猛攻宜陽,三次皆敗。
秦軍大營,士氣低落,對主將不滿的情緒,也被潛藏在韓國斥候探聽得知。公叔嬰聞言,登上城樓看了看城外的秦軍陣型,便信以為真。
公孫嬰指著散亂的秦軍,大笑道:“大司馬,秦軍攻我,五月不克。如今士氣低落,正是我們反擊最佳的時候。”
“不可。”韓鵬道:“甘茂善於用兵,這是他有意示弱。”
“甘茂攻我五月,不克。損兵折將,士氣低落,秦軍士卒多有怨言。今日,秦軍已有逃兵跡象。還有人,準備投誠。”公叔嬰道:“城外的秦軍,不足三萬。我們城內有八萬將士,還有七萬楚國援軍。此時不攻秦,收迴失地,更待何時。”
“楚人是靠不住的。”
“大司馬不願意出城攻秦。我願意帶領本部四萬人馬出城試探秦人虛弱。”
韓鵬壓製不住公孫嬰,叮囑道:“將軍一切小心。”
公叔嬰領著四萬將士,前去迎戰秦軍。韓軍一擊,秦軍潰不成軍,四下逃竄。公叔嬰見秦軍大亂,指揮將士,一鼓作氣驅逐秦軍,收複失地,欲獨建大功。
副將公孫穎見秦人亡命,進言道:“將軍,情況不對。”
公叔嬰問道:“有何不對。”
“大秦銳士是在嚴刑峻法下,錘煉出來的虎狼之師。秦軍寧可戰死,也不敢逃離戰場。”
“秦軍自知敗局已定,逃命要緊,怎會記得秦法。”
“秦人連坐之法,毫無人道可言。一人逃離戰場,全體處斬。也會牽連到自己的族人。秦軍寧可死在戰場,也不會逃命。”公孫穎看了看四周,神色不安道:“秦軍集體潰敗,感覺是有人故意給我們看的。將軍,兵法有雲,窮寇莫追。”
公叔嬰也冷靜下來,製止將士追敵。然而,韓軍已經走進甘茂設下好的圈套。烏獲率領將士,從左翼殺了過來。甘茂率領將士,從右翼殺出。潰敗的秦軍將士也重新結陣,嚴陣以待。楚將景翠切斷韓軍退路。一番血戰,韓軍傷亡慘重。
公叔嬰也被秦、楚聯軍圍困在中央,突圍不得。
甘茂擠開將士,驅車上前,“公叔將軍,你敗局已定,不如降了秦國。秦國會善待你。”
公叔嬰大罵道:“老夫乃韓國之臣,世代受韓氏之恩,豈能降了戎狄。”
景翠也道:“公叔將軍,你還是降了吧!此戰,你是贏不了的。”
公叔嬰咒罵道:“楚國無義,滅楚國者,定會是我韓氏子孫。”
甘茂不想戰局拖下去,以免被宜陽城內的韓鵬得知,揮手向前道:“殺。”
公孫穎殺出一條血路,喊道:“將軍快走。”
公叔嬰迴過頭來,卻見楚國的長戈刺穿了公孫穎的身體。公叔嬰憤怒地持著長劍,往景翠而去。景翠向前一揮手,公叔嬰被楚軍萬箭穿心。
甘茂留下兩千將士打理戰場,驅車來到景翠身邊拱手道:“多謝景翠將軍相助。”
景翠拱手迴道:“甘茂將軍勿要謝我,我也是奉命行事。”
甘茂注視著躺在地上的屍首,又道:“宜陽城內的韓軍,不知道我們全殲了公叔嬰這支軍隊。若要攻破宜陽城,還請景翠將軍助我一臂之力。”
景翠問道:“甘茂將軍有什麽地方需要我效力的地方,盡管說。”
甘茂有意壓低聲音,說出了自己的計謀。
景翠笑道:“甘茂將軍,好計策。”
甘茂躬身行了一禮,命令一萬將士身穿韓軍的戰甲。秦軍將士雖然不知主將的用意,但也依令而行。
韓鵬站在城樓上,眼角跳動異常,似乎象征著會有大事發生。忽見,大隊人馬出現在他的眼前。等到大隊人馬走近,韓鵬方才看清,來者是韓楚兩國聯軍。
韓鵬問道:“景翠將軍,此戰效果如何。”
景翠揚聲道:“此戰,我們收獲頗豐。殲滅秦軍兩萬人,活捉秦將甘茂。”
韓鵬和甘茂對戰五月,自然認識甘茂。韓鵬見景翠身邊被被捆綁之人,正是甘茂。但卻不見公叔將軍等人,忙道:“公孫將軍何在。”
“公叔將軍命我帶迴受傷的將士,自己正在追殲秦軍殘餘,收複疆土,獨建大功。”
韓鵬了解公叔嬰這個人,當下也不在懷疑。連忙命人打開宜陽城。
韓鵬往‘韓、楚聯軍看去’,頓時覺得不對。等到韓鵬反應過來,大批敵人已經進入城內。一番血戰,韓鵬雖不甘心,但敗局已定,隻好領著將士逃命。
甘茂趁勢,一鼓作氣,破宜陽,定三川,掃清通往周室的障礙。並命人將戰果,送迴鹹陽,邀請秦王下三川,通周室。以觀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