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著一本《道藏》一番通讀下來,外麵天色已暗,雨也停了,空氣變得格外清新。


    張玄清放下書籍,隻覺心中疑惑解開了許多,但又填了許多新的疑惑。


    果然如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世間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人要懂得適可而止。


    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


    隨便對付了幾口晚飯,張玄清便盤坐在地上,下邊墊了個沙發墊,開始按照孫思邈傳授的方法打坐,修煉先天一炁。


    先天一炁,佛家、道家、醫家、儒家盡皆推崇,是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的原始之炁,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素質,更道家是元神金丹的基礎。


    在醫家看來,人的出生,便伴隨著一口先天之氣,隨著人越長越大,這口先天氣越來越少、越來越雜,直至人死亡,這口先天氣才會散去,道家亦然。


    故此炁不在體內,不在體外,隨生而始,隨死而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玄之又玄。


    張玄清盤膝在地上坐下後,便定心止念,冥心凝神,致虛守靜,努力追尋那種太虛太無、太空太玄、杳杳冥冥、惟恍惟惚的境界。


    其實真正的道家靜坐並不是他這種形體端然,瞑目合眼,這充其量隻能算是“假坐”而已。


    真坐者,須十二時辰,住行坐臥,一切動靜中間,都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把斷眼耳口鼻四門,不令外景入內,但有絲毫動靜思念,即不名靜坐。


    不過到了那種地步的,都是功行深厚者,最不濟也要像孫思邈那樣。


    張玄清如今入道日前,修不得這般功夫,隻能嚴苛恪守打坐姿態,以期達到由外入內的效用。


    開始時,心中雖無甚雜念,然枯坐片刻,一個個想法便都躍入腦海,雖大都是求道之念,卻亦讓念頭駁雜。直至想到道經中“不怕念起,隻怕覺遲。”“念起是病,不續是藥。”等語,頓時福至心靈,心知妄念起時,即予覺破,令不續起,便自可至無念之境。即刻貫注全神,集中一點,苦死琢磨,勘破迷念。


    自己為什麽要修道?


    修道之後到底能不能長生?


    自己修煉多久才能真的顯出效用?


    如此種種,張玄清對其餘念頭不管不顧,隻集中在自己為什麽要修道上,細細思尋。


    如是這般,雖然不能真個心中無物,空寂湛然,但貫注全神,集中一點,卻可消磨其餘雜念。最後隻剩下這一個念頭,此又謂之“一靈獨耀”。在一靈獨耀境中,不必動心思量,念起即覺之,心動即止之。妄念欲動時,即伏之不動;妄心欲起時,即伏之不起。


    每當一心散亂,幻想與雜念紛起,破了這“一靈獨耀”時,便以斬截法,截斷諸心,打殺萬緣。使心住心位,境住境位,心不外緣而內寂,境不內擾而外靜。


    正所謂無念便無心,無心便近道,及至心神一塵不染、一念不生時,則自身虛靈不昧,澄澄自知,這靜坐功夫亦可稱之為登堂入室矣。


    詩曰:


    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當張玄清真正達到定心止念,一靈獨耀後,隻覺自己來到一個一片虛無的世界,四周黑暗混沌,一無所有,唯有在世界的中心,有一粒白光,宛似明珠一顆,大放光華,使之虛室生白。


    刹那間,在光芒爆射後,隻感覺山河大地、十方虛空,盡皆消殞,歸於寂滅。不知不覺中,黑暗不在,光芒不在,感知中無實無虛,無色無空,無為正定。卻有一股氣流緩緩匯集,非寒非暖,若有若無,似真似幻,但他心裏又知道,這便是那“先天一炁”。


    不知過了多久,當張玄清意識清醒,睜開雙眼之時,恰好旭日初升,紫氣東來,轉眼時間已經過了一夜。


    看著窗外朝陽,體悟著感知中的那一股氣感,張玄清隻覺一陣奇妙。


    這先天一炁確實不在體內,亦不在體外,很玄妙的感覺,仿佛在身體裏,又仿佛不在,完全不是他預想的那種武俠小說中盤踞丹田的真氣,既不是暖流,也不覺得清涼,總之給人一種似有非有,似無非無的感覺。


    就好像道家說的玄關一竅,有的說在丹田,有的說在眉心,有的說在鼻尖外三寸處,根本沒有具體的位置。


    先天一炁也一樣,仿佛無處不在,又仿佛無處能在,你要讓它在體內,它就可以出現在體內;你要讓它去體外,它就可以保存在體外。但你要具體指出它在哪裏,它又完全沒有個具體安歇處、沒有個具體收攏處、沒有個具體歸置處。隻感覺它風吹不散,日曬不消,實實在在的“有”,亦虛虛幻幻的“無”。


    怪不得孫思邈說它沒有什麽攻擊力,此“炁”在有無之間,日後或能聚則成形,散則成氣,但在這初生之時,完完全全是一種“太極”的狀態。


    太極不是陰陽,而是陰陽前的狀態,本不分陰陽。世上流傳太極陰陽魚的圖案,隻是方便讓人理解,沒想到世人無知,反鬧了好大誤會。


    就比如某些小說中關於太極的說法,說什麽陰陽二氣某一方強過一方,太極的狀態就會不穩,完全就是扯淡。


    陰盛陽衰、陽盛陰衰,此二言隻說得是陰陽兩極消長。而此時之陰陽,則屬於“兩儀”之列。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在古典哲學中才指“陰陽”。


    天地初開,一切皆為混沌,是為無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


    太極,是指陰陽混合未分,宇畝最初渾然一體的元氣。


    此元氣,便可稱之為先天一炁!


    ……


    閉目體悟著先天一炁,張玄清忽覺身體傷處傳來一股異樣,睜開眼,低頭看向左肩。經過昨天上午一通折騰,此處包紮的紗布已經有幾分鬆落,透過縫隙向肩膀傷處看去,但見傷口已經結痂。張玄清麵上並無驚異,反而閃過一絲了然。


    經過之前幾次用眼疲勞後,身體就有一股清涼運行至眼部緩解疲勞,張玄清已知如今自己身體有些不同尋常。現在看來,那股清涼不僅能緩解疲勞,還能加快自己傷勢愈合速度。


    不過他這一身傷雖然不重,卻也不輕,尤其是左肩,甚至是重度擦傷。如今傷處雖已結痂,但仍不能徹底恢複,張玄清便也沒有理會。


    吃過早飯,再次體悟了一會兒先天一炁,張玄清就又進行接下來的修煉:貫通九竅!


    大道初修通九竅,九竅原在尾閭穴。先從湧泉腳底衝,湧泉衝起漸至膝。人之一身,有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毛孔。後有三關:尾閭、夾脊、玉枕。尾閭在夾脊之下盤頭處,位於尾骨端與****之間,這貫通九竅的關鍵處,就是這尾閭穴。


    此處貫通九竅可不是武俠小說中講的打通經脈,在中醫理論中,人體內經絡天然就是貫通的,正所謂“通則不痛,通則不痛”,可以說是個人就是武俠小說中百脈俱通的奇才。


    如果誰的某一處經脈不通,那就是得病了。如果真的如武俠小說中講的,全身經脈堵塞,需要修煉真氣貫通,那麽對不起,你也不用修煉了,因為這時候你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


    貫通九竅,說白了就是刺激體內穴道,使九竅得到增強,超於凡人。好比是足療,一個腳底的穴道,卻有的管心,有的管肺,中醫理論從來不是哪病治哪,而是找出病因,哪怕你腦袋疼用針灸給你紮腳丫子,在中醫中都不鮮見。而貫通九竅的關鍵穴竅,就是處於尾骨端與****之間尾閭穴。


    尾閭穴屬督脈之絡穴,別走任脈,在中醫理論中,每一處穴道都不是個體存在的,而是與其他某些穴道相互勾連,最後才形成了人體中密集的經絡網。


    刺激尾閭穴,不應該直接從尾閭穴著手,而是從腳底湧泉穴起,過膝蓋,至尾閭,再至頭頂百會泥丸宮,也就是上丹田。然後再從督脈轉任脈,到達鼻部金鎖關,再下咽喉,喉有十二節,故名為十二重樓。經十二重樓下至顫中穴,再至丹田氣海,最後完成一個循環。這個步驟,在道家名為文武小周天,在武俠小說中,就是所謂的打通任督二脈,功至先天,能成為一方大高手了。


    然而道家修煉,最重先天,而忌後天用事,重末形而不重已形,重未然而不重已然。其實這貫通九竅之法,在一些道經之中,已經落了下乘,就如陳泥丸所說的“三品丹訣”,故而張玄清開始才會糾結。


    不過如今張玄清修煉出先天一炁,對於先天一炁有了一個大致的認知,情況又有所不同。


    先天一炁不是人以常理所能認知的東西,每個人身上都有,但不能增,不能減,用之無窮,不用無盡。也就是說,你可以掌握先天一炁,卻不能通過修煉使其增加,使用起來也不會有消耗,至少現在的張玄清是這樣。


    道德經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先天一炁,就是其中的“一”。故而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一正。至於這個“一”如何才能生二、生三,道經中沒有具體步驟,也不是張玄清現在能了解的。


    與其好高騖遠,尋求那虛無縹緲的長生不老,倒不如先博一個身輕體健、百病不生,這就是張玄清現在的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仙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盜非道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盜非道1並收藏遊仙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