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兩成?”
崔耕聞聽此言,不禁心頭劇震!
現在嶺南道的人口大概是兩百萬,增加兩成人口是什麽概念?四十萬人!
崔耕剛從大食發了一筆橫財,根本就不缺錢。嶺南道引進了占城稻,也不缺糧食。這四十萬人,起碼能動員出十萬大軍,經過一年的脫產訓練,那就是十萬精兵啊!
還有比這更快的增強實力的法子嗎?
不過,很快地,崔耕就冷靜下來,道:“豈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周興你指的那個法子,恐怕是招安僚人吧?咱們嶺南道是有不少僚人,不在官府的統計之內。但是,即便他們願意改土歸流,十年內也排不上什麽用場。”
“當然不是僚人,微臣說得是漢人,而且是嶺南道的漢人。”
“那怎麽可能?”崔耕質疑道:“四十萬漢人,本王看不到,我手下的官員看不到,偏偏你周興看到了?”
周興微微搖頭道:“不是隻有微臣看到了,而是隻有微臣注意到了,其他人包括您都是燈下黑,下意識地忽略了。”
“這些人究竟在哪?他們是誰?”
“他們是……奴婢。”
“奴婢?”
崔耕重複了一句,若有所思。
大唐年間,當然有奴婢。這些人是作為主人財產存在的,社會地位跟大牲口差不多,不用繳納賦稅,也不算國家的臣民。
不過,在這個時代,正是奴婢製度迅速瓦解的時代。
一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等級沒那麽嚴格了。很多奴婢出身的人,也能飛黃騰達。比如崔耕的便宜老哥哥侯思止就做過奴婢,李隆基的手下愛將王毛仲也是奴婢出身。相應地,主人也不能再向以前那樣,對奴婢任意生殺予奪了。
二是,武則天繼位以來,鼓勵告密之風。不少奴婢靠著告主人的秘,飛黃騰達了。好吧,崔耕的便宜老哥哥侯思止仍是其中之一。所以,很多人釋放了奴婢,免得給自己帶來家破人亡。
人們不願意蓄養奴婢第三個原因,是因為奴婢可以逃跑。然後,幾年後,在朝廷大赦天下的時候,奴婢可以趁機洗白。你對奴婢不好,人家就跑了。對奴婢好呢?自己的錢包受不了啊!
所以,中原地區的奴婢是越來越少,不成氣候。
崔耕沉吟道:“咱們嶺南道的奴婢很多?本王沒聽說過什麽人,大量地蓄養奴婢啊!”
周興道:“嶺南王您執政以來,總盯著廣州和泉州,以海貿為立國之基,當然沒聽說過蓄奴大戶了。這事兒您得往內陸看,比如說,柳州、桂州等地,簡直蓄奴成風。”
“那裏為什麽那麽多蓄奴之人?”
“主要是交通不便,那些奴婢根本就逃跑不得。就算有主人虐殺奴婢之事,官府也不知情。所以,那些蓄奴大戶,多則有奴近萬,少則數百,自給自足。他們對奴婢生殺予奪,簡直跟土皇帝相仿。若把這些奴婢盡皆釋為良民,少說能為咱們嶺南道增加四十萬人口。”
說著話,周興跪倒在地,道:“微臣不才,願意總領此事。”
“這樣啊……”
崔耕眉頭微皺,卻是沒有直接答應周興。
他倒不是他懷疑周興的才幹,而是,蓄養奴婢,在大唐律中是合法的。
周興會怎麽解決此事?用腳指頭都能想得出來,羅織罪名,敲詐勒索,逼其就範唄。
雖然目的是好的,但崔耕覺得,以嶺南道如今的態勢,自己的吃相不必如此難看。
周興似乎明白崔耕的想法,道:“您莫於心不忍,這幫子蓄奴之輩,根本就沒什麽好人。除了對奴婢極其苛酷之外,微臣還聽說……聽說……”
“聽說什麽?”
“聽說,他們和人販子有勾結。那人販子經常在他地擄掠小兒、婦女,賣給那些蓄奴大戶。他們幹了如此多喪盡天良之事,即便全殺了,也沒那麽可惜的。”
“哦?是嗎?”崔耕盯著周興的眼睛,道:“你的這些指控,可有什麽證據?”
“證據?暫時沒有,可是……”
“行了,沒什麽可是的。”崔耕道:“蓄奴的又不是一個兩個人,即便有人與人販子勾結,那也不能代表全部。嗯,蓄奴之事關係重大,到底如何解決,且容本王細思之。”
還有句話,崔耕沒說出來:你周興是誰?查案的行家啊。若真有此事,你能查不到半點蛛絲馬跡?恐怕,這人販子之事,就是你羅織的罪名之一吧?
當然了,周興的本心是好的,崔耕也不想把話挑明了,讓他麵子上過不去。
……
……
大規模地蓄奴,肯定是不對的,必須加以解決。但是,要想找一個既有霹靂手段,又心懷菩薩心腸的人談何容易?
周興的“酷吏”之名太重,崔耕不想用。那別人呢?崔耕一劃拉自己的夾袋,名將多,名臣……一個也沒有。至於其他人,還不如周興呢。所以,他把此事暫時擱置起來。
可這一日,秦雨兒急急忙忙地找到了他,道:“王爺,大事不好,瑚兒不見了?”
崔瑚是秦雨兒的二兒子,今年八歲了,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基因,長得跟個銀娃娃相仿,非常可愛。秦雨兒對他視若掌上明珠,崔耕也甚是喜歡。
“啊?瑚兒不見了?”崔耕也心中陡然一驚,道:“怎麽丟的?”
“今日吳媽帶他出去玩兒,有個穿的挺齊整得後生,逗著孩子玩兒。稍微一沒留神,孩子就不見了!”
“那後生呢?”
“也不見了!”
“大膽!”
崔耕麵色鐵青,猛地一拍幾案。
雖然秦雨兒說得是吳媽,但是,崔耕明白,自己的兒子出去,豈能就吳媽一個人?丫鬟婆子五六個總是有的。這麽多人,難道還看不住一個孩子?不用問,這是有人刻意為之。
到底是有江洋大盜綁票?還是李隆基又想出什麽幺蛾子了?難不成,他沒兒子了,就想動我的兒子?
但不管怎麽說吧,此舉無疑是觸了崔耕的逆鱗。
崔耕高聲道:“來人!傳孤王的旨意,關泉州城的四門,封鎖刺桐港!挖地三尺,也得把瑚兒找出來!我倒要看看,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崔耕聞聽此言,不禁心頭劇震!
現在嶺南道的人口大概是兩百萬,增加兩成人口是什麽概念?四十萬人!
崔耕剛從大食發了一筆橫財,根本就不缺錢。嶺南道引進了占城稻,也不缺糧食。這四十萬人,起碼能動員出十萬大軍,經過一年的脫產訓練,那就是十萬精兵啊!
還有比這更快的增強實力的法子嗎?
不過,很快地,崔耕就冷靜下來,道:“豈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周興你指的那個法子,恐怕是招安僚人吧?咱們嶺南道是有不少僚人,不在官府的統計之內。但是,即便他們願意改土歸流,十年內也排不上什麽用場。”
“當然不是僚人,微臣說得是漢人,而且是嶺南道的漢人。”
“那怎麽可能?”崔耕質疑道:“四十萬漢人,本王看不到,我手下的官員看不到,偏偏你周興看到了?”
周興微微搖頭道:“不是隻有微臣看到了,而是隻有微臣注意到了,其他人包括您都是燈下黑,下意識地忽略了。”
“這些人究竟在哪?他們是誰?”
“他們是……奴婢。”
“奴婢?”
崔耕重複了一句,若有所思。
大唐年間,當然有奴婢。這些人是作為主人財產存在的,社會地位跟大牲口差不多,不用繳納賦稅,也不算國家的臣民。
不過,在這個時代,正是奴婢製度迅速瓦解的時代。
一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等級沒那麽嚴格了。很多奴婢出身的人,也能飛黃騰達。比如崔耕的便宜老哥哥侯思止就做過奴婢,李隆基的手下愛將王毛仲也是奴婢出身。相應地,主人也不能再向以前那樣,對奴婢任意生殺予奪了。
二是,武則天繼位以來,鼓勵告密之風。不少奴婢靠著告主人的秘,飛黃騰達了。好吧,崔耕的便宜老哥哥侯思止仍是其中之一。所以,很多人釋放了奴婢,免得給自己帶來家破人亡。
人們不願意蓄養奴婢第三個原因,是因為奴婢可以逃跑。然後,幾年後,在朝廷大赦天下的時候,奴婢可以趁機洗白。你對奴婢不好,人家就跑了。對奴婢好呢?自己的錢包受不了啊!
所以,中原地區的奴婢是越來越少,不成氣候。
崔耕沉吟道:“咱們嶺南道的奴婢很多?本王沒聽說過什麽人,大量地蓄養奴婢啊!”
周興道:“嶺南王您執政以來,總盯著廣州和泉州,以海貿為立國之基,當然沒聽說過蓄奴大戶了。這事兒您得往內陸看,比如說,柳州、桂州等地,簡直蓄奴成風。”
“那裏為什麽那麽多蓄奴之人?”
“主要是交通不便,那些奴婢根本就逃跑不得。就算有主人虐殺奴婢之事,官府也不知情。所以,那些蓄奴大戶,多則有奴近萬,少則數百,自給自足。他們對奴婢生殺予奪,簡直跟土皇帝相仿。若把這些奴婢盡皆釋為良民,少說能為咱們嶺南道增加四十萬人口。”
說著話,周興跪倒在地,道:“微臣不才,願意總領此事。”
“這樣啊……”
崔耕眉頭微皺,卻是沒有直接答應周興。
他倒不是他懷疑周興的才幹,而是,蓄養奴婢,在大唐律中是合法的。
周興會怎麽解決此事?用腳指頭都能想得出來,羅織罪名,敲詐勒索,逼其就範唄。
雖然目的是好的,但崔耕覺得,以嶺南道如今的態勢,自己的吃相不必如此難看。
周興似乎明白崔耕的想法,道:“您莫於心不忍,這幫子蓄奴之輩,根本就沒什麽好人。除了對奴婢極其苛酷之外,微臣還聽說……聽說……”
“聽說什麽?”
“聽說,他們和人販子有勾結。那人販子經常在他地擄掠小兒、婦女,賣給那些蓄奴大戶。他們幹了如此多喪盡天良之事,即便全殺了,也沒那麽可惜的。”
“哦?是嗎?”崔耕盯著周興的眼睛,道:“你的這些指控,可有什麽證據?”
“證據?暫時沒有,可是……”
“行了,沒什麽可是的。”崔耕道:“蓄奴的又不是一個兩個人,即便有人與人販子勾結,那也不能代表全部。嗯,蓄奴之事關係重大,到底如何解決,且容本王細思之。”
還有句話,崔耕沒說出來:你周興是誰?查案的行家啊。若真有此事,你能查不到半點蛛絲馬跡?恐怕,這人販子之事,就是你羅織的罪名之一吧?
當然了,周興的本心是好的,崔耕也不想把話挑明了,讓他麵子上過不去。
……
……
大規模地蓄奴,肯定是不對的,必須加以解決。但是,要想找一個既有霹靂手段,又心懷菩薩心腸的人談何容易?
周興的“酷吏”之名太重,崔耕不想用。那別人呢?崔耕一劃拉自己的夾袋,名將多,名臣……一個也沒有。至於其他人,還不如周興呢。所以,他把此事暫時擱置起來。
可這一日,秦雨兒急急忙忙地找到了他,道:“王爺,大事不好,瑚兒不見了?”
崔瑚是秦雨兒的二兒子,今年八歲了,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基因,長得跟個銀娃娃相仿,非常可愛。秦雨兒對他視若掌上明珠,崔耕也甚是喜歡。
“啊?瑚兒不見了?”崔耕也心中陡然一驚,道:“怎麽丟的?”
“今日吳媽帶他出去玩兒,有個穿的挺齊整得後生,逗著孩子玩兒。稍微一沒留神,孩子就不見了!”
“那後生呢?”
“也不見了!”
“大膽!”
崔耕麵色鐵青,猛地一拍幾案。
雖然秦雨兒說得是吳媽,但是,崔耕明白,自己的兒子出去,豈能就吳媽一個人?丫鬟婆子五六個總是有的。這麽多人,難道還看不住一個孩子?不用問,這是有人刻意為之。
到底是有江洋大盜綁票?還是李隆基又想出什麽幺蛾子了?難不成,他沒兒子了,就想動我的兒子?
但不管怎麽說吧,此舉無疑是觸了崔耕的逆鱗。
崔耕高聲道:“來人!傳孤王的旨意,關泉州城的四門,封鎖刺桐港!挖地三尺,也得把瑚兒找出來!我倒要看看,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