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王府,偏殿中。
一張幾案前,嶺南王崔耕和楊思勖相對而坐,封常清、太平公主、郭元振、林知祥等人側座相陪。
按說以如今楊思勖的地位,遠不能和崔耕平起平坐。但是,他作為李隆基的特使,受到如此禮遇,大家也不是不能接受。
略微寒暄幾句後,崔耕輕咳一聲,道:“不知楊公公今日前來,帶來了陛下什麽旨意呢?”
“呃……陛下想讓奴婢告訴嶺南王,當初發那個討逆詔,實在是一時衝動。如今仔細想來,先皇絕不是嶺南王害死的。他又如何忍心,讓黎民百姓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陷入無邊戰火中呢?所以,陛下想和嶺南王簽一個和約:永不相攻,崔氏為嶺南王,世襲罔替,永鎮嶺南道。”
這麽好?
盡管心中早有預料,嶺南道諸人還是滿臉喜色。
唯獨周興鬼臉猙獰,道:“李隆……呃,陛下既然想求和,總得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吧?我就不信,他是什麽以百姓為重的人!說吧,朝廷到底出什麽事兒了?是不是突厥突然出兵了?”
“當然不是。”楊思勖搖頭道:“聽說如今闕特勤與他在宰相梅錄貴爭權,人腦子都快打出狗腦子出來了,哪顧得著找咱們大唐的麻煩?”
周興沉吟,道:“突厥老實,吐蕃受了重創也暫時無力找大唐的麻煩。難道是……李隆基身染重病了?”
“比這個強不了多少……”楊思勖深吸一口氣,道:“事到如今,奴婢也不瞞大夥了:就在一個月前,太子李瑛總、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一起遊隆慶池時,不慎失足落水而亡。”
“失足落水?哈哈,報應啊!”宋根海直高興地手舞足蹈,道:“當初李隆基幾個哥哥弟弟,就是死在了隆慶池。這次他的三個兒子又死在了隆慶池,能說不是個報應?”
“閉嘴!”
楊思勖還在這兒呢,崔耕必須給人家這個麵子。再說了,這事兒的意義,絕不像是宋根海想的那麽簡單。
現在的李隆基,總共就三個兒子。這三位一死,李隆基就算暫時上的無後了。
怪不得李隆基要對嶺南道求和呢,這仗根本就沒法打。
原來,他有三個兒子在,大唐江山穩固。當然可以號令天下,圍攻嶺南道。
然而現在,大唐皇室的男丁,隻剩下了他老哥一個。天有不測風雲,萬一他哪天得個急病,一命嗚唿了怎麽辦?
崔耕找一個男的,自稱李重福的後人,那就是帝位當然的繼承人啊。
就算崔耕沒那麽無恥,這不還有李裹兒給崔耕生的兒子嗎?此人為帝,從血緣上來講,天下人也不是不能接受啊!
就算這次李隆基僥幸勝了崔耕。他隻要不死,這天下落到誰手裏還不一定呢。
所以,但凡得知此事的官員,都在給自己留後路。至少在李隆基有新的皇子降生前,是別想如臂指使的號令天下官員了。
那麽,李隆基能有新的皇子降生嗎?
崔耕可不看好,要知道,隻要連續服用幾個月的低質棉籽油,就能讓人完全失去生育能力。別說皇子了,皇女他都生不出來啊!
問題是,李隆基到底吃了多久的棉籽油呢?
崔耕正色道:“本王相信,三位王爺的不幸,絕對和什麽天譴無關。此事,應該是人為吧?”
楊思勖如坐針氈,扭著屁股道:“嶺南王,咱們都這麽久的交情了,您就莫難為奴婢了。”
崔耕也理解他的苦衷,說是意外那不等於說李隆基遭了天譴嗎?說是人為,楊思勖也得罪不起那位貴人啊。
當即,他吩咐道:“取紙筆來!”
“喏!”
功夫不大,小丫鬟送來了文房四寶,崔耕在手心上寫了一個字,道:“楊公公,可是此人?”
“你怎麽知道的?”楊思勖先是一愣,隨即苦澀道:“其實這也不難猜,這天下除了那位,誰還有此等實力殺三王,並且不受追究?”
崔耕所寫的那個字,是個“武”字。所指之人,當然是武惠妃了。
在曆史記載中,武惠妃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李瑁爭太子之位,派人向太子李瑛總、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傳旨,說是內宮出現了盜匪,讓他們趕緊帶兵進宮護駕。
三人領旨入宮,武慧妃當即向李隆基哭訴三王謀反。李隆基馬上下旨,將三王處死,這就是李隆基最為人詬病的“一日殺三子”!
此事當然是純屬栽贓陷害,也很容易查清,恐怕李隆基是揣著明白當糊塗,為了心愛的女人高興,不要兒子了。
但是,武惠妃的心理素質不過硬。做了這個虧心事之後,經常夢到三王來索命,時間不久,就一命嗚唿了。
她的兒子李瑁也沒討著好,母親死了,自然失去了李隆基的寵愛。不但沒當上太子,還被李隆基搶走了老婆楊玉環。
不過,按說是二十年後,才放生了李隆基一日殺三子之事,怎麽又提前了呢?
關於這點,崔耕也可以勉強解釋。
原本的武惠妃甚為得寵,死了一個兒子,沒多久就懷上了,對新生活充滿著希望。
但是現在,李隆基吃多了“棉籽油”,盡管勤耕不輟,武惠妃的肚子還是沒動靜。
這就讓她分外憤恨謀殺了自己兒子的人。
這個人可能是王皇後,也可能是宮中其他有子的嬪妃。於是乎,她為了報仇,策劃了這次行動。
之所以說勉強解釋,是因為崔耕有件事想不通。
李隆基對武惠妃極為寵愛,這是一定的。與此同時,武惠妃能對李隆基沒感情?
她是怎麽下定決心,冒著心愛夫君絕後的風險,做下了此事?依曆史上武惠妃的性格,不像啊?
難道……這事兒另有幕後黑手,武惠妃隻是受人挑撥利用?
但是,不管崔耕怎麽想的吧,事實已經形成。李隆基根基不穩,無力對付嶺南道,至少幾年內,雙方依舊能保持平衡。
消息傳出,嶺南道乃是全天下的百姓,都是一陣陣歡聲雷動。
當然了,嶺南道的諸官員,目光沒那麽短淺。他們明白,眼前的平衡,隻是暫時的,隻有雙方實力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平衡。
這一日,周興找到了崔耕,道:“請問王爺,您以為,我嶺南道欲快速增長實力,最缺的是什麽呢?”
崔耕歎了口氣,道:“當然是人口了。然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事兒急不來。至於從其他地方移民,咱們唐人安土重遷,也非易事。”
“王爺不必心急。”周興眉毛一挑,道:“微臣不才,想出一計,至少能使咱們嶺南道的人口增加兩成。”
一張幾案前,嶺南王崔耕和楊思勖相對而坐,封常清、太平公主、郭元振、林知祥等人側座相陪。
按說以如今楊思勖的地位,遠不能和崔耕平起平坐。但是,他作為李隆基的特使,受到如此禮遇,大家也不是不能接受。
略微寒暄幾句後,崔耕輕咳一聲,道:“不知楊公公今日前來,帶來了陛下什麽旨意呢?”
“呃……陛下想讓奴婢告訴嶺南王,當初發那個討逆詔,實在是一時衝動。如今仔細想來,先皇絕不是嶺南王害死的。他又如何忍心,讓黎民百姓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陷入無邊戰火中呢?所以,陛下想和嶺南王簽一個和約:永不相攻,崔氏為嶺南王,世襲罔替,永鎮嶺南道。”
這麽好?
盡管心中早有預料,嶺南道諸人還是滿臉喜色。
唯獨周興鬼臉猙獰,道:“李隆……呃,陛下既然想求和,總得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吧?我就不信,他是什麽以百姓為重的人!說吧,朝廷到底出什麽事兒了?是不是突厥突然出兵了?”
“當然不是。”楊思勖搖頭道:“聽說如今闕特勤與他在宰相梅錄貴爭權,人腦子都快打出狗腦子出來了,哪顧得著找咱們大唐的麻煩?”
周興沉吟,道:“突厥老實,吐蕃受了重創也暫時無力找大唐的麻煩。難道是……李隆基身染重病了?”
“比這個強不了多少……”楊思勖深吸一口氣,道:“事到如今,奴婢也不瞞大夥了:就在一個月前,太子李瑛總、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一起遊隆慶池時,不慎失足落水而亡。”
“失足落水?哈哈,報應啊!”宋根海直高興地手舞足蹈,道:“當初李隆基幾個哥哥弟弟,就是死在了隆慶池。這次他的三個兒子又死在了隆慶池,能說不是個報應?”
“閉嘴!”
楊思勖還在這兒呢,崔耕必須給人家這個麵子。再說了,這事兒的意義,絕不像是宋根海想的那麽簡單。
現在的李隆基,總共就三個兒子。這三位一死,李隆基就算暫時上的無後了。
怪不得李隆基要對嶺南道求和呢,這仗根本就沒法打。
原來,他有三個兒子在,大唐江山穩固。當然可以號令天下,圍攻嶺南道。
然而現在,大唐皇室的男丁,隻剩下了他老哥一個。天有不測風雲,萬一他哪天得個急病,一命嗚唿了怎麽辦?
崔耕找一個男的,自稱李重福的後人,那就是帝位當然的繼承人啊。
就算崔耕沒那麽無恥,這不還有李裹兒給崔耕生的兒子嗎?此人為帝,從血緣上來講,天下人也不是不能接受啊!
就算這次李隆基僥幸勝了崔耕。他隻要不死,這天下落到誰手裏還不一定呢。
所以,但凡得知此事的官員,都在給自己留後路。至少在李隆基有新的皇子降生前,是別想如臂指使的號令天下官員了。
那麽,李隆基能有新的皇子降生嗎?
崔耕可不看好,要知道,隻要連續服用幾個月的低質棉籽油,就能讓人完全失去生育能力。別說皇子了,皇女他都生不出來啊!
問題是,李隆基到底吃了多久的棉籽油呢?
崔耕正色道:“本王相信,三位王爺的不幸,絕對和什麽天譴無關。此事,應該是人為吧?”
楊思勖如坐針氈,扭著屁股道:“嶺南王,咱們都這麽久的交情了,您就莫難為奴婢了。”
崔耕也理解他的苦衷,說是意外那不等於說李隆基遭了天譴嗎?說是人為,楊思勖也得罪不起那位貴人啊。
當即,他吩咐道:“取紙筆來!”
“喏!”
功夫不大,小丫鬟送來了文房四寶,崔耕在手心上寫了一個字,道:“楊公公,可是此人?”
“你怎麽知道的?”楊思勖先是一愣,隨即苦澀道:“其實這也不難猜,這天下除了那位,誰還有此等實力殺三王,並且不受追究?”
崔耕所寫的那個字,是個“武”字。所指之人,當然是武惠妃了。
在曆史記載中,武惠妃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李瑁爭太子之位,派人向太子李瑛總、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傳旨,說是內宮出現了盜匪,讓他們趕緊帶兵進宮護駕。
三人領旨入宮,武慧妃當即向李隆基哭訴三王謀反。李隆基馬上下旨,將三王處死,這就是李隆基最為人詬病的“一日殺三子”!
此事當然是純屬栽贓陷害,也很容易查清,恐怕李隆基是揣著明白當糊塗,為了心愛的女人高興,不要兒子了。
但是,武惠妃的心理素質不過硬。做了這個虧心事之後,經常夢到三王來索命,時間不久,就一命嗚唿了。
她的兒子李瑁也沒討著好,母親死了,自然失去了李隆基的寵愛。不但沒當上太子,還被李隆基搶走了老婆楊玉環。
不過,按說是二十年後,才放生了李隆基一日殺三子之事,怎麽又提前了呢?
關於這點,崔耕也可以勉強解釋。
原本的武惠妃甚為得寵,死了一個兒子,沒多久就懷上了,對新生活充滿著希望。
但是現在,李隆基吃多了“棉籽油”,盡管勤耕不輟,武惠妃的肚子還是沒動靜。
這就讓她分外憤恨謀殺了自己兒子的人。
這個人可能是王皇後,也可能是宮中其他有子的嬪妃。於是乎,她為了報仇,策劃了這次行動。
之所以說勉強解釋,是因為崔耕有件事想不通。
李隆基對武惠妃極為寵愛,這是一定的。與此同時,武惠妃能對李隆基沒感情?
她是怎麽下定決心,冒著心愛夫君絕後的風險,做下了此事?依曆史上武惠妃的性格,不像啊?
難道……這事兒另有幕後黑手,武惠妃隻是受人挑撥利用?
但是,不管崔耕怎麽想的吧,事實已經形成。李隆基根基不穩,無力對付嶺南道,至少幾年內,雙方依舊能保持平衡。
消息傳出,嶺南道乃是全天下的百姓,都是一陣陣歡聲雷動。
當然了,嶺南道的諸官員,目光沒那麽短淺。他們明白,眼前的平衡,隻是暫時的,隻有雙方實力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平衡。
這一日,周興找到了崔耕,道:“請問王爺,您以為,我嶺南道欲快速增長實力,最缺的是什麽呢?”
崔耕歎了口氣,道:“當然是人口了。然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事兒急不來。至於從其他地方移民,咱們唐人安土重遷,也非易事。”
“王爺不必心急。”周興眉毛一挑,道:“微臣不才,想出一計,至少能使咱們嶺南道的人口增加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