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帝都,氣象恢弘,盛世繁華冠絕當今。
朱雀大街如一條標準的中軸線縱貫長安城南北,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將偌大的長安城分割成了東西兩部分。故長安城的東部又被稱為萬年縣,西部則稱為長安縣。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為東市和西市。城內南北十一條大街,東西十四條大街,將城中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一百一十坊,其形狀近似一個縱橫交錯、方方正正的圍棋盤。
升平坊所屬長安城東部的萬年縣,在長安百餘坊中不顯山不露水更不算出名,屬於小坊。當年高祖皇帝李淵開國立朝剛定都長安那會兒,常有歌姬舞坊居於此坊之中,有阿諛奉承的官員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拍馬屁機會,屁顛屁顛跑到李淵跟前大讚,陛下啊,這就是歌舞升平之象啊!李淵聞言自然龍顏大悅,大筆一揮便有了“升平坊”之名。
……
董彥一番輾轉一路打聽之下,終於找到了升平坊的坊口。
坊口處有兩名手執水火棍的坊丁把守著,一瞅董彥衣衫襤褸風塵仆仆,還牽著滿滿一車酒壇子的騾車,尤其是操著一口濃濃的閩南口音,疑似外地人口進京入坊,自是將他攔住盤查。
入鄉隨俗,饒是董彥貴為清源縣丞,到了長安也得守著長安的規矩。坊丁有守坊盤查之責,董彥也得依著規矩章程來。不到長安不知道自個兒官小,誰曉得這兩個坊丁又是哪個當朝大臣家的門下護院?
好在董彥隨身攜帶著清源縣丞的官符文書,又聲稱進坊乃是拜會當朝禦史台監察禦史張柬之的府邸。既自證了身份,又道明了來意,坊丁很快便將他放行進坊。
剛一進坊,他正要向坊丁打聽一下恩師張柬之的府邸怎麽走,耳中卻傳來一陣馬車疾馳的的盧之聲,甚是急促……
董彥聞之心驚,下意識地牽著騾馬側身避過。
噅
噠噠噠~~
馬嘶鳴叫,的盧飛踏!
“喂,兀那牽騾車的漢子,快快閃一邊去,別擋了索大人的車駕!”
喝叱過後,一駕馬車已經風馳電掣地從董彥的身邊飛奔而過,險些將他撞翻,卻不見馬車停駐致歉,而是徑直出了升平坊。
囂張,簡直是飛揚跋扈的囂張之徒!
董彥迴過頭嫌惡地瞪了一眼早已離去的馬車,氣得直唿:“長安之地,天子腳下,怎會有這般罔顧人命,縱馬飛奔之輩?”
坊口的一名坊丁見狀,善意提醒道:“這位外地來的縣丞大人,你可要慎言呐,你知道那駕車馬裏坐得是誰?那可是索元禮索大人呐,小心讓他聽見,平白丟了自家性命!”
另外一名坊丁也接口說道:“是極,死在索大人手中鐵籠子的大官還少呐?你這小小縣丞可莫要逞一時口舌之利,給自己招來禍事!快些走快些走,順著這條坊巷走到底便是監察禦史張大人的府邸。”
索元禮?
居然是他!
一聽這名字,董彥臉上的厭惡之色愈顯濃重。他跟這索元禮並不相熟,但對這人的名頭卻是如雷灌耳,想不知道都難啊!
索元禮,並非唐人,而是深目高鼻,滿臉胡須的胡人!
這個不遠萬裏來到大唐的胡人性情殘暴,以陷害他人為能事。由他的義子,當今武後的男寵薛懷義舉薦入宮,以刑訊逼供誣陷忠良和發明各式各樣的刑具而深得武後的賞識,數年間死在索元禮手上的冤魂多大數千條,上至百官下至百姓,其中不乏赤膽忠心的大唐名臣。
索元禮手中的兩大刑訊法寶,名為宿囚和獄持。宿囚便是白天禁食,夜裏禁睡,當犯人昏昏欲睡之時便拿鈍器不斷敲打身子,讓犯人劇痛難睡,折磨著犯人的精神,直至將犯人活活折磨死。而獄持則更加喪心病狂,索元禮找匠人製作了一個可以堪堪套進腦袋的鐵籠子,鐵籠子能夠恰到好處的露出腦袋上的各個部位,然後又鑄了一根上頭粗下麵尖銳鋒利無比的小木橛,一旦犯人不招供,便用小木橛硬生生插進犯人的頭部的各個部位,或耳朵,或眼睛,或鼻子,或喉嚨,直至犯人招供為止。
所以索元禮每當刑訊逼供時,便有句口頭禪“來呀,取我的鐵籠子!”
這句口頭禪和他的刑具一樣,讓人為之聞風喪膽,屈打成招者比比皆是。為官者見其都紛紛繞道而行,唯恐避之不及,為民者更是將索元禮三字作為夜裏威嚇啼哭嬰孩的法寶。到了夜裏哪家頑童若是還不睡,常有父母威嚇孩童:“你若再不睡,索元禮便要來索命了!”一言既出,再頑劣的孩童也會乖乖上床睡覺。
不過無論朝中還是民間如何輿論索元禮殘暴,都無法撼動索元禮在武後跟前的寵信,以至於一時間,酷吏們紛紛效仿索元禮,以刑訊逼供和發明新奇刑具為晉身之本,和他齊名的來俊臣更是變本加厲,發明了十種慘絕人寰的新式刑具。兩人臭味相投,狼狽為奸,更是聯手合編了一本刑訊逼供的教材,交給手下酷吏們效仿行事,這就是在後世都極為有名的《羅織經》。
故此,索元禮和來俊臣在武後執政期間並稱當朝兩大酷吏,冤死之魂成千上萬,二人自詡合稱“來索”,即來逮捕之意。
來索二人無論在朝在野都不得人心,臭名昭彰,欲啖其肉,飲其血,抽其筋,挫其骨者,不計其數。
所以,董彥這個官場中人想要不知道索元禮是誰,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
“索元禮!”
董彥默念著這個官場酷吏的名字,不僅沒有驚懼,反而露出幾分不屑之色,哼道:“一個投機鑽營,以陷害忠良為能的番邦胡人,居然堂而皇之的成了我大唐官員,真是可笑至極!此豬獠之輩卻入得廟堂,讓我等十年寒窗苦讀之人情何以堪?終有一日,我董彥會替朝中百官,天下黎民鏟了你這番邦胡狗,鎮我大唐朗朗乾坤!”
不消一會兒,董彥便牽著騾車順著坊巷走到了底,來到了一座府邸前。
府門並不大,門口的兩座石獅子略顯瘦小,且飽經風雨之下,長了幾縷淺綠的青苔。府門緊閉,門上的銅環業已有了幾分鏽跡,若不是府匾上寫著嶄新的“張府”二字,董彥都有些懷疑這到底是不是自家恩師張柬之的府上了。
看著眼前這一幕,董彥略有感慨:“看來到了長安,縱是擢升了監察禦史一職,恩師還是一如既往的貧寒啊。八成這座殘破不堪陳舊的府邸又是哪個被查抄的犯官家的,不然以恩師的俸祿還真買不起長安的坊間府邸。”
官場不僅有官場的規矩,也有官場的忌諱。比如官員購置房產也有說頭。
通常,古代官員遷往異地之前都會為自己打算一番,吃相好點在離任之前收點下屬和轄下鄉紳的孝敬,作為遷往他地之後的用度。吃相難看的就會趁機大肆斂財,反正以後也不會再迴來主政了,不撈白不撈。遷往他地之後,若是成為主政官員,自然是住進新任之地的衙門。要是像張柬之一樣遷進了長安的小官,朝廷是不會給你撥發住所的,要麽是購置一處新的房產,要麽是購置一塊地基自行修建。像張柬之這樣,買一處破破爛爛的房產,還是某個犯官被查抄的房產作為府邸,是絕無僅有的。
原因很簡單,任誰高升都圖個吉利,這房子的前任主人既然被貶職被革職甚至被殺了頭,那就說明這房子的風水不夠好。如果圖便宜還買這種房產,不是自己觸自己的眉頭,自尋倒黴嗎?
可是張柬之就是這麽一個百無禁忌的任性小老頭,別人不敢買不敢住,可他就買了!
別人不知道,董彥還能不知道恩師的無奈嗎?說來說去,還不是一個錢字在作怪。恩師在清源縣任上本就清廉如水,平日裏又不收敬孝,縱是離任前往長安,也是趁著夜色悄不留聲地離開的。到了長安還要平日的吃穿用度,哪裏還有什麽閑錢來購置一套像樣的住所?
監察禦史,有糾察百官之職,可說破大天去也就是個正八品的京官,靠著那點微薄俸祿,再加上恩師的性子,想要在長安買上一座高大上的府邸?難喲!
董彥頗為心酸地搖了搖頭,走到府門前拉起鏽跡斑斑的銅環準備拍門。
突然,府門突然吱呀一聲自行打開,走出一名瘦骨嶙峋,滿頭銀發,粗布麻衣的矮瘦老頭,肩上還挑著一個擔子,十足鄉間田地裏的老頭。
老頭低頭出門,狠狠地衝撞了一下董彥,險些趔趄摔地,
董彥今天先是險些被索元禮的馬車撞翻,現在又差點被這小老頭撞倒,心裏不由來氣,大唿一聲:”你這老頭好生無禮,怎地走路不看前邊?“
可當他看清眼前這鄉間老頭的廬山真麵目之後,卻是趕忙躬身,雙手抱起鞠了一禮,激動道:“恩…恩師?怎得是你?你這堂堂禦史台監察禦史,朝廷命官,怎…怎麽這身打扮?”
敢情兒眼前這個看似混得有點慘的鄉間小老頭,竟然是他的恩師,他自恃在朝廷中的跟腳監察禦史張柬之!
看著恩師的穿著打扮,此時董彥的心裏突然升騰起一絲懷疑,此番他進長安前對崔二郎的拍胸脯打包票,會不會有點冒失?
朱雀大街如一條標準的中軸線縱貫長安城南北,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將偌大的長安城分割成了東西兩部分。故長安城的東部又被稱為萬年縣,西部則稱為長安縣。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為東市和西市。城內南北十一條大街,東西十四條大街,將城中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一百一十坊,其形狀近似一個縱橫交錯、方方正正的圍棋盤。
升平坊所屬長安城東部的萬年縣,在長安百餘坊中不顯山不露水更不算出名,屬於小坊。當年高祖皇帝李淵開國立朝剛定都長安那會兒,常有歌姬舞坊居於此坊之中,有阿諛奉承的官員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拍馬屁機會,屁顛屁顛跑到李淵跟前大讚,陛下啊,這就是歌舞升平之象啊!李淵聞言自然龍顏大悅,大筆一揮便有了“升平坊”之名。
……
董彥一番輾轉一路打聽之下,終於找到了升平坊的坊口。
坊口處有兩名手執水火棍的坊丁把守著,一瞅董彥衣衫襤褸風塵仆仆,還牽著滿滿一車酒壇子的騾車,尤其是操著一口濃濃的閩南口音,疑似外地人口進京入坊,自是將他攔住盤查。
入鄉隨俗,饒是董彥貴為清源縣丞,到了長安也得守著長安的規矩。坊丁有守坊盤查之責,董彥也得依著規矩章程來。不到長安不知道自個兒官小,誰曉得這兩個坊丁又是哪個當朝大臣家的門下護院?
好在董彥隨身攜帶著清源縣丞的官符文書,又聲稱進坊乃是拜會當朝禦史台監察禦史張柬之的府邸。既自證了身份,又道明了來意,坊丁很快便將他放行進坊。
剛一進坊,他正要向坊丁打聽一下恩師張柬之的府邸怎麽走,耳中卻傳來一陣馬車疾馳的的盧之聲,甚是急促……
董彥聞之心驚,下意識地牽著騾馬側身避過。
噅
噠噠噠~~
馬嘶鳴叫,的盧飛踏!
“喂,兀那牽騾車的漢子,快快閃一邊去,別擋了索大人的車駕!”
喝叱過後,一駕馬車已經風馳電掣地從董彥的身邊飛奔而過,險些將他撞翻,卻不見馬車停駐致歉,而是徑直出了升平坊。
囂張,簡直是飛揚跋扈的囂張之徒!
董彥迴過頭嫌惡地瞪了一眼早已離去的馬車,氣得直唿:“長安之地,天子腳下,怎會有這般罔顧人命,縱馬飛奔之輩?”
坊口的一名坊丁見狀,善意提醒道:“這位外地來的縣丞大人,你可要慎言呐,你知道那駕車馬裏坐得是誰?那可是索元禮索大人呐,小心讓他聽見,平白丟了自家性命!”
另外一名坊丁也接口說道:“是極,死在索大人手中鐵籠子的大官還少呐?你這小小縣丞可莫要逞一時口舌之利,給自己招來禍事!快些走快些走,順著這條坊巷走到底便是監察禦史張大人的府邸。”
索元禮?
居然是他!
一聽這名字,董彥臉上的厭惡之色愈顯濃重。他跟這索元禮並不相熟,但對這人的名頭卻是如雷灌耳,想不知道都難啊!
索元禮,並非唐人,而是深目高鼻,滿臉胡須的胡人!
這個不遠萬裏來到大唐的胡人性情殘暴,以陷害他人為能事。由他的義子,當今武後的男寵薛懷義舉薦入宮,以刑訊逼供誣陷忠良和發明各式各樣的刑具而深得武後的賞識,數年間死在索元禮手上的冤魂多大數千條,上至百官下至百姓,其中不乏赤膽忠心的大唐名臣。
索元禮手中的兩大刑訊法寶,名為宿囚和獄持。宿囚便是白天禁食,夜裏禁睡,當犯人昏昏欲睡之時便拿鈍器不斷敲打身子,讓犯人劇痛難睡,折磨著犯人的精神,直至將犯人活活折磨死。而獄持則更加喪心病狂,索元禮找匠人製作了一個可以堪堪套進腦袋的鐵籠子,鐵籠子能夠恰到好處的露出腦袋上的各個部位,然後又鑄了一根上頭粗下麵尖銳鋒利無比的小木橛,一旦犯人不招供,便用小木橛硬生生插進犯人的頭部的各個部位,或耳朵,或眼睛,或鼻子,或喉嚨,直至犯人招供為止。
所以索元禮每當刑訊逼供時,便有句口頭禪“來呀,取我的鐵籠子!”
這句口頭禪和他的刑具一樣,讓人為之聞風喪膽,屈打成招者比比皆是。為官者見其都紛紛繞道而行,唯恐避之不及,為民者更是將索元禮三字作為夜裏威嚇啼哭嬰孩的法寶。到了夜裏哪家頑童若是還不睡,常有父母威嚇孩童:“你若再不睡,索元禮便要來索命了!”一言既出,再頑劣的孩童也會乖乖上床睡覺。
不過無論朝中還是民間如何輿論索元禮殘暴,都無法撼動索元禮在武後跟前的寵信,以至於一時間,酷吏們紛紛效仿索元禮,以刑訊逼供和發明新奇刑具為晉身之本,和他齊名的來俊臣更是變本加厲,發明了十種慘絕人寰的新式刑具。兩人臭味相投,狼狽為奸,更是聯手合編了一本刑訊逼供的教材,交給手下酷吏們效仿行事,這就是在後世都極為有名的《羅織經》。
故此,索元禮和來俊臣在武後執政期間並稱當朝兩大酷吏,冤死之魂成千上萬,二人自詡合稱“來索”,即來逮捕之意。
來索二人無論在朝在野都不得人心,臭名昭彰,欲啖其肉,飲其血,抽其筋,挫其骨者,不計其數。
所以,董彥這個官場中人想要不知道索元禮是誰,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
“索元禮!”
董彥默念著這個官場酷吏的名字,不僅沒有驚懼,反而露出幾分不屑之色,哼道:“一個投機鑽營,以陷害忠良為能的番邦胡人,居然堂而皇之的成了我大唐官員,真是可笑至極!此豬獠之輩卻入得廟堂,讓我等十年寒窗苦讀之人情何以堪?終有一日,我董彥會替朝中百官,天下黎民鏟了你這番邦胡狗,鎮我大唐朗朗乾坤!”
不消一會兒,董彥便牽著騾車順著坊巷走到了底,來到了一座府邸前。
府門並不大,門口的兩座石獅子略顯瘦小,且飽經風雨之下,長了幾縷淺綠的青苔。府門緊閉,門上的銅環業已有了幾分鏽跡,若不是府匾上寫著嶄新的“張府”二字,董彥都有些懷疑這到底是不是自家恩師張柬之的府上了。
看著眼前這一幕,董彥略有感慨:“看來到了長安,縱是擢升了監察禦史一職,恩師還是一如既往的貧寒啊。八成這座殘破不堪陳舊的府邸又是哪個被查抄的犯官家的,不然以恩師的俸祿還真買不起長安的坊間府邸。”
官場不僅有官場的規矩,也有官場的忌諱。比如官員購置房產也有說頭。
通常,古代官員遷往異地之前都會為自己打算一番,吃相好點在離任之前收點下屬和轄下鄉紳的孝敬,作為遷往他地之後的用度。吃相難看的就會趁機大肆斂財,反正以後也不會再迴來主政了,不撈白不撈。遷往他地之後,若是成為主政官員,自然是住進新任之地的衙門。要是像張柬之一樣遷進了長安的小官,朝廷是不會給你撥發住所的,要麽是購置一處新的房產,要麽是購置一塊地基自行修建。像張柬之這樣,買一處破破爛爛的房產,還是某個犯官被查抄的房產作為府邸,是絕無僅有的。
原因很簡單,任誰高升都圖個吉利,這房子的前任主人既然被貶職被革職甚至被殺了頭,那就說明這房子的風水不夠好。如果圖便宜還買這種房產,不是自己觸自己的眉頭,自尋倒黴嗎?
可是張柬之就是這麽一個百無禁忌的任性小老頭,別人不敢買不敢住,可他就買了!
別人不知道,董彥還能不知道恩師的無奈嗎?說來說去,還不是一個錢字在作怪。恩師在清源縣任上本就清廉如水,平日裏又不收敬孝,縱是離任前往長安,也是趁著夜色悄不留聲地離開的。到了長安還要平日的吃穿用度,哪裏還有什麽閑錢來購置一套像樣的住所?
監察禦史,有糾察百官之職,可說破大天去也就是個正八品的京官,靠著那點微薄俸祿,再加上恩師的性子,想要在長安買上一座高大上的府邸?難喲!
董彥頗為心酸地搖了搖頭,走到府門前拉起鏽跡斑斑的銅環準備拍門。
突然,府門突然吱呀一聲自行打開,走出一名瘦骨嶙峋,滿頭銀發,粗布麻衣的矮瘦老頭,肩上還挑著一個擔子,十足鄉間田地裏的老頭。
老頭低頭出門,狠狠地衝撞了一下董彥,險些趔趄摔地,
董彥今天先是險些被索元禮的馬車撞翻,現在又差點被這小老頭撞倒,心裏不由來氣,大唿一聲:”你這老頭好生無禮,怎地走路不看前邊?“
可當他看清眼前這鄉間老頭的廬山真麵目之後,卻是趕忙躬身,雙手抱起鞠了一禮,激動道:“恩…恩師?怎得是你?你這堂堂禦史台監察禦史,朝廷命官,怎…怎麽這身打扮?”
敢情兒眼前這個看似混得有點慘的鄉間小老頭,竟然是他的恩師,他自恃在朝廷中的跟腳監察禦史張柬之!
看著恩師的穿著打扮,此時董彥的心裏突然升騰起一絲懷疑,此番他進長安前對崔二郎的拍胸脯打包票,會不會有點冒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