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統治著一片繁華的國土。


    他娶了一個美貌的王後,他們盼望得到一個兒子來作為王位的繼承人,鞏固他們既有的一切,並延續世界的繁華。


    終於,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


    但看到兒子的第一眼,國王就失望了。


    因為他的第一個兒子竟然是一個天生的盲人!他的眼皮粘連在一起,根本就不能打開。就算能夠打開,也不知道裏麵的部件都還能不能用。


    在巨大的失望之下,國王認為這是上天降給他的懲罰。


    他不願意每日每夜麵對這樣的一個兒子,同時,他也認為一個沒有眼睛的王子是絕對不合適做一個國王的。


    於是,他就對外宣布王子出生以後就死去了。然後他就把這個兒子一直秘密地囚禁在深宮裏。


    盲王子甚至連正式的名字父母都沒有給他取一個。


    負責喂養和看守他的人,為了便於稱唿,給他隨便取了一個稱唿。他們叫他小紙。意思大概就是,他雖然出身高貴,卻命比紙薄。


    (二)


    這個兒子出生之後,國王和王後又陸續生了一些女兒。但國王所期盼的兒子,一直沒有降生。


    後來,美貌的王後去世了。國王又娶了很多的妻子。她們又生了很多的女兒。


    因為一直沒有生兒子,國王又日漸年老,他越來越多地想起被幽禁於深宮之中的這個盲兒子。


    有一天,他甚至去了從來不涉足的冷宮,想要看望一下自己的這個親生兒子。


    一見之下,父子天性,他不由得落淚了。


    他發現自己的這個兒子雖然從來沒有過過一天王子的生活,也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寵愛,但卻始終保持尊嚴地活著。


    他不僅麵目清秀,身體潔淨,而且態度從容,舉止優雅。


    他十分滿足於粗茶淡飯的生活,滿足於終日待在暗無天日的鬥室當中。


    負責喂養和看守他的侍從們和他關係大都還好。


    而他對於必不可免的欺負和疏慢,也都平靜地接受,沒有怨尤之心。


    有一次,有個心地還好的侍從覺得他每天這樣孤獨寂寞地被關閉著,實在是太可憐了,就給了他一把破舊的琵琶。


    也沒有人教過他,他就這樣自己摸索著,竟然也能彈奏了。


    當他的父王前去看望他的時候,他正在自己的牢籠裏彈奏著一首自動浮現在他心裏的曲子。


    國王站在那裏,聽了很久很久。


    他沒有聽到怨恨,沒有聽到不滿,沒有聽到絕望,沒有聽到自卑,沒有聽到絕望,也沒有聽到瘋狂。他隻聽到許多的音符裏灌滿了孤獨。像這個星球上最後一個生靈獨自奏出的最後一闕哀歌。而它是為所有曾經存在過的生靈而演奏的。


    國王落下了眼淚。他靜悄悄地在門外站了一會兒,沒有讓兒子知道自己曾經來過。他掉頭離開了。


    離開前,他吩咐改善下人,從今天起,要改善王子的夥食,並且每天要陪他出來在庭院裏走走,透透風。


    國王滿臉悲傷地離開之後,侍衛們開始私下裏議論著,認為這些跡象表明國王的心意已經轉變了。也許,王子的好日子終於要來了。


    (三)


    侍衛們當時的猜測的確沒有錯。國王的確開始動搖當初的念頭,他有點迴心轉意,想要承認並好好培養這個兒子。


    他現在覺得天生盲目的人,也未必就不能做一個好的國王。


    但就在這時,他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了。這是一個健康而強壯的兒子。


    隨後,是第三個、第四個。


    盲王子的命運之燈就這樣熄滅了。


    (四)


    當國王的第五個健康的兒子出生之後,王後位置上的人又換掉了。


    第二任王後生育太多,年老色衰,不再吸引國王。國王另有新歡。


    第二任王後在廢黜後,被遷居別院,很快就病故了。


    於是,大王子可憐的宮中幽禁生活也就到此結束了。


    在第三任王後的不斷遊說之下,國王決定徹底擺脫他一生這個惡夢,除掉他的這個盲人王長子,以免他留在世界上讓未來的國王感到威脅。


    國王雖然冷酷無情,但心裏到底記得那僅有的一次父子相見。


    他數度猶豫,到底不忍心親自下令殺害兒子。他決定把這個兒子交給老天爺來處置,他派心腹去冷宮,把盲王子帶出宮,悄悄把他拋棄於荒野,任其自生自滅。


    盲目的王子被扔在了一處名叫逢板的山上。


    被派去執行這個任務的侍從名叫一貫。一貫做完這件事情之後,在往迴走的路上,一路都覺得心似油烹。罪惡感壓得他抬不起頭,也無法再騎馬前進一步。


    於是,他中途又折返了迴來。他跪在已經在摸索探路中摔得鼻青臉腫的大王子麵前,懇請王子饒恕他不得不執行命令的罪過。


    他滿懷同情地對王子表示撫慰,說國王決定這樣做,也實在太殘忍了。畢竟是親生的父子啊,怎麽能這樣做呢!


    但出乎他的意料,盲目的王子並沒有隨聲附和或者淚如雨下。


    盲王子對他說:“我天生沒有眼睛,沒有看過世界,也沒有讀過書。但我聽侍從們講過因果的事情。”


    他說:“我之所以以盲目之身而降生,必定是因為前生品性低劣,屢有作惡,是前生的惡報。”


    他說:“現在父王把我扔在荒野,是幫助上天完成對我的懲罰,也是幫助我消除前生的業障。父親這樣做,不僅順應上天,而且也顧念了我,同時還讓我的母親和弟弟們心裏好過。:父親這樣做,才是真正的慈悲和真正的智慧啊。它不像看起來的那樣殘忍。”


    (五)


    一貫被王子善良純淨的心靈所深深感動,對比王子的善良,他覺得自己過去在宮廷裏小心翼翼、謀求名利的生活是如此的黑暗。他深深感覺到,其實那個真正盲目的人是自己,是那些有眼睛的人。


    於是,一貫把王子載到了馬上,把他帶到一個遠離京城的地方,把他放在一處有人煙的大村落和大城鎮之間的官道旁。


    一貫拿出隨身帶出來準備丟棄的王子的破舊琵琶,把它歸還給王子。


    一貫說:“王子放心,我迴去就複命說已經把你帶到深山,推落懸崖,你的屍體也被野獸吃掉了。對國王和新王後,你這個人,從此就不在人世了。他們不會再想要加害你了。你自由了。”


    他說:“從這裏,向前再走一小段路就有很多人家了,道路都是平坦的,也沒有盜賊,總有慈悲的人家能夠體恤你的困苦,並施舍給你,讓你能夠生活下去。”


    一貫說:“迴去複命之後,我也辭官不做了。我會帶領家人遠遠地離開京城,逃避可能有的禍患。等我安頓好一切,也許我還會迴到這附近來找你的。希望那時候你還能夠活著。”


    (五)


    一貫和王子就在這裏分手了。


    當一貫的馬蹄聲消失在遠方時,隻剩下王子一個人麵對黑暗的宇宙。


    雖然剛剛那麽說了許多寬慰自己,也寬慰一貫的話,但王子的內心,畢竟感覺到徹骨的孤單。他抱著琵琶,拄著一貫走前給他削好的一根拐杖,跌倒在地,失聲痛哭。


    他就這樣開始了自己孤獨的被流放的命運。


    他從此再也沒有遇到過一貫。


    因為一貫迴到京城的當天夜裏,就被用毒酒殺害滅口了。從此,再也沒有人知道王子的下落。


    盲王子,就這樣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沒有人知道,他獨自去了哪裏,過著怎樣的生活,有著怎樣的歸宿。


    (六)


    這個故事是我在《小春》之前寫的。


    後來被逸晨先生編輯後發表了。


    我寫的這些故事,你都從來沒有讀到過。


    在這個故事的末尾,我是這樣寫的:“無處可去的孤獨者的命運就是這樣。他雖然可能一時遇到一兩人可以互相安慰,但不久之後,卻仍舊不得不複歸於自己的孤獨。”


    我寫道:“這是所有精神上的流浪者的共同命運。”


    “它是不能打破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吉諾彎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法唯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法唯心並收藏吉諾彎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