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們的盒子真是很多啊。
它們鋪天蓋地地充滿了日常生活的每一條縫隙,每一個角落。它們簡直就像天羅地網一樣地無法逃脫。
它們的名字也同樣花樣繁多。有的盒子名叫正義,有的盒子名叫道德,有的盒子名叫國家,有的盒子名叫民族,有的盒子名叫性別,有的盒子名叫宗派,有的名字名叫家族,有的盒子名叫身份,有的盒子名叫愛好,有的盒子名叫性格,有的盒子名叫文化,有的盒子名叫傳統,有的盒子名叫技術,有的盒子名叫理論,有的盒子名叫情感,有的盒子名叫貧窮,有的盒子名叫責任,有的盒子名叫年齡,有的盒子名叫家庭,有的盒子名叫活著。
它們簡直是無窮多的。我們就被這許多的盒子所定義著。我們也就被這許多的盒子所切割著。我們同時也就被這許多的盒子所遮蔽著,所囚禁著。
我們和這些盒子糾纏得如此之緊密,以致於我們覺得自己就是這些盒子,以致於這些盒子就變成了我們,以致於我們覺得失去了這些盒子,我們就什麽也不是了,以致於我們都對此感到無比的驚恐了。
我們緊緊摟著這一堆盒子,我們掉落在盒子的陷阱當中。我們根本都忘記自己為什麽會進入這些盒子了。
我們都根本忘記裏麵的禮物這件事情了。
(二)
所以,我們何嚐看過世界的真實麵目?我們就連一張大一點的照片也從來沒有看到過吧。
我們不能看見,不是因為它沒有存在於我們的身邊,而是在於我們沒有看它。
我們一直全身心地聚焦在這些盒子上麵,我們就像對每天經過自己身邊的龐大人潮和無數電視節目細節一樣,對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所以說,真實一直都是存在並且敞開的。但它隻有對專注於看它的人才會顯現。
隻有當你聚焦於最核心的那個禮物的時候,它才在你的視野裏顯身。
為什麽有人能夠看到上帝,如此真切,如此激動,而其他的人就看不見?
為什麽?
是古往今來一直都有人在用不同的語言不厭其煩地說著同一個陳舊無趣的謊言嗎?
人隻能看到他所注意的。
(三)
我們真的生活於同一個的世界嗎?我不那麽確定。
每一個人每一時刻也許都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的,而每一個人每一時刻的世界麵貌也許都取決於當時他在幾層的盒子裏。
世界在每一個人的眼裏也許是不一樣的,世界在同一個人的不同時刻或許也是不一樣的。
因為每一個人的盒子不同,每一個人的盒子排列組合不同,所以它的大小、它的善惡、它的美醜,它的冷暖,它的一切形狀和一切屬性可能全都是時刻不同的。
存在一個可以共有的世界嗎?存在一個牢固不變的世界嗎?存在嗎?無論對於什麽來說?
不會有多少種存在,多少顆微塵,多少點滴的時刻,就有多少個世界嗎?
不會我們就生活在數量超過恆河河岸的沙子那麽多的世界當中嗎?
(四)
我們在層層疊疊的盒子的最深處,向我們所看到的一個焦點、一個轉瞬即逝的影子伸出雙手,想要抓住什麽,就像我們向池塘的水中伸出雙手,想要撈起水中的明月,我們能拿到什麽嗎?
能嗎?
(五)
我們不想放棄。但我們曾經擁有過嗎?
我們離開丈夫去上班的時候,我們擁有丈夫嗎?
我們離開房子的時候,我們擁有房子嗎?有多少沒有人居住的房子,是歸保姆、門衛和守門的狗狗所擁有的?是歸居住在房間裏的螞蟻、蟑螂、各種小生物所擁有的?
我們把錢存在銀行裏的時候,我們擁有錢嗎?
我們把衣服留在衣櫥中的時候,我們擁有那些衣服嗎?
我們隻是以為曾經擁有過,如此罷了。
(六)
就如同這部小說,既然一切皆為虛構,那麽,便可以隨時虛構,揮灑自由。
有什麽阻止我們在虛構當中讓時光倒流嗎?
有什麽阻止我們在虛構當中重新聚首嗎?
有什麽阻止我們在虛構當中跨越生死嗎?
有限製嗎?沒有吧。
這和我們的累生邂逅,有不同嗎?有嗎?
(七)
我們就是自己的造物主。
我們就是造物主。
(八)
我失去你了嗎?
如果我不曾真的擁有過你,我怎麽能失去從未得到的東西呢?
(九)
在雜誌社,有位哲學博士和我談論過這個問題。
這位博士的筆名叫做馬勒,因為他最崇拜的音樂家就是馬勒,馬勒以悲壯雄偉的交響曲和出色的指揮演繹而著稱。
這位馬勒博士對我說:“你這是夢想擁有上帝的力量。可你不是上帝。你也不可能是上帝的。”
不可能嗎?這像嶗山道士的牆壁一樣,是不可以穿越的嗎?
誰判決我們隻能像目前這樣地生活?
做出這個判決的,就是我們自己吧。
(十)
不過,馬勒說的,在某一方麵也並沒有說錯。
我不是上帝。一個糾纏於過去愛情的死亡當中不能自拔的女人怎麽會和上帝扯得上什麽關係呢?
但我確實看到一線抵達無限的可能性。
那就是我想為你追尋的。
(十一)
我深知自己的瘋狂。
我的瘋狂並不在於一路追隨在你的死亡後麵哭泣。
我的瘋狂在於我想要戰勝死亡。
我想要終結死亡。
我想要讓死亡消失。
我想要看清楚它的真相。
我始終認為,如果你真的深愛一個人,你怎能坐視死亡吞沒他,而束手無策,不能為他抵擋?
(十二)
我知道,我已經離開了凡俗的社會,我已經走得很遠了。
絕大多數人都假裝自己下一秒鍾不會死,他們把每天的生活都建立在這個假裝的基礎之上。
但是,你的離去,一次又一次地搖撼了我。
我無法再做到這樣自欺欺人。
我真的體會到了無常人生的脆弱可怕。
我們認為的一切堅牢的東西,隨時都會分崩離析。
不解決生死困厄的問題,人生中的一切,都顯得那麽荒誕可笑。
我不能再那樣渾渾噩噩地生活,糊裏糊塗地被死亡抓住。
(十三)
如果你不曾那麽愛過我,如果你不曾離開過我,我都不會到達這裏。
兩者缺一不可。
我們的盒子真是很多啊。
它們鋪天蓋地地充滿了日常生活的每一條縫隙,每一個角落。它們簡直就像天羅地網一樣地無法逃脫。
它們的名字也同樣花樣繁多。有的盒子名叫正義,有的盒子名叫道德,有的盒子名叫國家,有的盒子名叫民族,有的盒子名叫性別,有的盒子名叫宗派,有的名字名叫家族,有的盒子名叫身份,有的盒子名叫愛好,有的盒子名叫性格,有的盒子名叫文化,有的盒子名叫傳統,有的盒子名叫技術,有的盒子名叫理論,有的盒子名叫情感,有的盒子名叫貧窮,有的盒子名叫責任,有的盒子名叫年齡,有的盒子名叫家庭,有的盒子名叫活著。
它們簡直是無窮多的。我們就被這許多的盒子所定義著。我們也就被這許多的盒子所切割著。我們同時也就被這許多的盒子所遮蔽著,所囚禁著。
我們和這些盒子糾纏得如此之緊密,以致於我們覺得自己就是這些盒子,以致於這些盒子就變成了我們,以致於我們覺得失去了這些盒子,我們就什麽也不是了,以致於我們都對此感到無比的驚恐了。
我們緊緊摟著這一堆盒子,我們掉落在盒子的陷阱當中。我們根本都忘記自己為什麽會進入這些盒子了。
我們都根本忘記裏麵的禮物這件事情了。
(二)
所以,我們何嚐看過世界的真實麵目?我們就連一張大一點的照片也從來沒有看到過吧。
我們不能看見,不是因為它沒有存在於我們的身邊,而是在於我們沒有看它。
我們一直全身心地聚焦在這些盒子上麵,我們就像對每天經過自己身邊的龐大人潮和無數電視節目細節一樣,對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所以說,真實一直都是存在並且敞開的。但它隻有對專注於看它的人才會顯現。
隻有當你聚焦於最核心的那個禮物的時候,它才在你的視野裏顯身。
為什麽有人能夠看到上帝,如此真切,如此激動,而其他的人就看不見?
為什麽?
是古往今來一直都有人在用不同的語言不厭其煩地說著同一個陳舊無趣的謊言嗎?
人隻能看到他所注意的。
(三)
我們真的生活於同一個的世界嗎?我不那麽確定。
每一個人每一時刻也許都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的,而每一個人每一時刻的世界麵貌也許都取決於當時他在幾層的盒子裏。
世界在每一個人的眼裏也許是不一樣的,世界在同一個人的不同時刻或許也是不一樣的。
因為每一個人的盒子不同,每一個人的盒子排列組合不同,所以它的大小、它的善惡、它的美醜,它的冷暖,它的一切形狀和一切屬性可能全都是時刻不同的。
存在一個可以共有的世界嗎?存在一個牢固不變的世界嗎?存在嗎?無論對於什麽來說?
不會有多少種存在,多少顆微塵,多少點滴的時刻,就有多少個世界嗎?
不會我們就生活在數量超過恆河河岸的沙子那麽多的世界當中嗎?
(四)
我們在層層疊疊的盒子的最深處,向我們所看到的一個焦點、一個轉瞬即逝的影子伸出雙手,想要抓住什麽,就像我們向池塘的水中伸出雙手,想要撈起水中的明月,我們能拿到什麽嗎?
能嗎?
(五)
我們不想放棄。但我們曾經擁有過嗎?
我們離開丈夫去上班的時候,我們擁有丈夫嗎?
我們離開房子的時候,我們擁有房子嗎?有多少沒有人居住的房子,是歸保姆、門衛和守門的狗狗所擁有的?是歸居住在房間裏的螞蟻、蟑螂、各種小生物所擁有的?
我們把錢存在銀行裏的時候,我們擁有錢嗎?
我們把衣服留在衣櫥中的時候,我們擁有那些衣服嗎?
我們隻是以為曾經擁有過,如此罷了。
(六)
就如同這部小說,既然一切皆為虛構,那麽,便可以隨時虛構,揮灑自由。
有什麽阻止我們在虛構當中讓時光倒流嗎?
有什麽阻止我們在虛構當中重新聚首嗎?
有什麽阻止我們在虛構當中跨越生死嗎?
有限製嗎?沒有吧。
這和我們的累生邂逅,有不同嗎?有嗎?
(七)
我們就是自己的造物主。
我們就是造物主。
(八)
我失去你了嗎?
如果我不曾真的擁有過你,我怎麽能失去從未得到的東西呢?
(九)
在雜誌社,有位哲學博士和我談論過這個問題。
這位博士的筆名叫做馬勒,因為他最崇拜的音樂家就是馬勒,馬勒以悲壯雄偉的交響曲和出色的指揮演繹而著稱。
這位馬勒博士對我說:“你這是夢想擁有上帝的力量。可你不是上帝。你也不可能是上帝的。”
不可能嗎?這像嶗山道士的牆壁一樣,是不可以穿越的嗎?
誰判決我們隻能像目前這樣地生活?
做出這個判決的,就是我們自己吧。
(十)
不過,馬勒說的,在某一方麵也並沒有說錯。
我不是上帝。一個糾纏於過去愛情的死亡當中不能自拔的女人怎麽會和上帝扯得上什麽關係呢?
但我確實看到一線抵達無限的可能性。
那就是我想為你追尋的。
(十一)
我深知自己的瘋狂。
我的瘋狂並不在於一路追隨在你的死亡後麵哭泣。
我的瘋狂在於我想要戰勝死亡。
我想要終結死亡。
我想要讓死亡消失。
我想要看清楚它的真相。
我始終認為,如果你真的深愛一個人,你怎能坐視死亡吞沒他,而束手無策,不能為他抵擋?
(十二)
我知道,我已經離開了凡俗的社會,我已經走得很遠了。
絕大多數人都假裝自己下一秒鍾不會死,他們把每天的生活都建立在這個假裝的基礎之上。
但是,你的離去,一次又一次地搖撼了我。
我無法再做到這樣自欺欺人。
我真的體會到了無常人生的脆弱可怕。
我們認為的一切堅牢的東西,隨時都會分崩離析。
不解決生死困厄的問題,人生中的一切,都顯得那麽荒誕可笑。
我不能再那樣渾渾噩噩地生活,糊裏糊塗地被死亡抓住。
(十三)
如果你不曾那麽愛過我,如果你不曾離開過我,我都不會到達這裏。
兩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