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家家主戴著沉重的鐐銬,像一頭被激怒的雄獅般闖進公堂時,葉明正悠然自得地端詳著手中新製的“糧票”。
這張“糧票”可不一般,它是用糯米紙精心製成的,質地柔韌,宛如蟬翼。更令人驚奇的是,當它與碘酒接觸時,會瞬間變成神秘的紫色,仿佛擁有某種魔力。
而在燭火的映照下,那原本隱藏的安陽府飛虎暗紋便會若隱若現,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繁星,引人遐想。
“哈哈哈哈!”王老爺突然發出一陣癲狂的大笑,笑聲在公堂上迴蕩,讓人毛骨悚然。他的目光如炬,死死地盯著葉明,咬牙切齒地說道:“你鬥不過我的!漕運衙門的糧船已經抵達燕子磯,船上裝載著整整五萬石糧食……”
然而,他的話還未說完,就像被人突然扼住了喉嚨一般,戛然而止。因為就在此時,葉明不緊不慢地從懷中掏出了一塊船牌,那船牌上赫然刻著王家的徽記。
王老爺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那塊船牌,仿佛見到了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這塊船牌,正是昨夜從沉船殘骸中打撈出來的關鍵證物,它的出現,無疑給了王老爺致命的一擊。
午時三刻,陽光正好。二十艘嶄新的官船如同一支威武的艦隊,緩緩駛入碼頭。這些船是安溪船廠新造的鐵皮漕船,堅固無比,船身閃耀著金屬的光澤,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它們的不凡。
而在這些漕船的艙底,還隱藏著一個葉明精心設計的“防潮艙”。這個艙門采用了九宮鎖的設計,需要知府、商會和百姓代表三把鑰匙同時開啟,才能打開。這樣的設計,不僅保證了糧食的安全,更體現了葉明對公平和透明的堅持。
當第一袋米被卸下時,糧商們驚訝地發現,每一粒米上都打著一個微不可察的“葉”字鋼印。這個小小的鋼印,雖然不引人注目,但卻如同葉明的印記一般,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粒糧食上。
";報——!";驛卒撞開衙門時舉著八百裏加急,";江州八縣聯名狀告新糧政,說您用妖術...";
葉明不慌不忙展開狀紙,對著日頭一照便笑出聲。桑皮紙紋裏浮出王家紙坊的槐葉暗紋,墨跡裏摻的銀粉更是安陽官衙特供。
他當即揮毫寫了《告天下糧書》,命人抄成五千份撒向各州——每張紙背麵都印著王家在鄰省私設的二十三處黑倉地址。
次日黎明,天剛蒙蒙亮,安陽城的城門便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擠破。這股力量來自於八百名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江州饑民。他們像洶湧的潮水一般,衝破了城門的阻攔,湧入城中。
走在最前麵的是一位麵容滄桑的老漢,他手中高舉著一本帶血的賬本,那賬本的紙張已經泛黃,上麵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賬目。
老漢的聲音在人群中格外響亮:“青天大老爺啊!王家在我們村子裏放貸,二鬥穀子竟然要還一石啊!這不是要我們的命嗎?”
葉明坐在大堂之上,他麵色凝重地看著眼前這一幕。他深知這些饑民的苦難,也明白王家的高利貸對他們造成了多大的傷害。他決定當場審理此案,給這些饑民一個公道。
葉明下令讓武明堂將新製的“利息算盤”抬上來。這是一種專門用於計算利息的工具,上麵的算珠代表著不同的利息比例。
當武明堂將算珠撥動到相應的位置時,算珠停在了“九百八十石”的位置上。
這個數字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震驚了,滿堂百姓的哭聲如雷,震得梁上的積灰紛紛落下。這哭聲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也包含著對葉明的期望。
葉明看著眼前的情景,心中一陣酸楚。他深吸一口氣,抓起驚堂木,卻又輕輕地放在了案上。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威嚴:“即日起,設立‘平糶局’。凡有糧商借據者,可到‘平糶局’換取官倉新糧,利息按新政減半。”
葉明的這一決定猶如一道曙光,照亮了這些饑民黑暗的生活。他們原本以為自己已經走投無路,沒想到葉明竟然給了他們一線生機。
他故意頓了頓,";但要用勞力抵債——修水渠者每日抵三升,識字者再加一升。";
王老爺此刻正坐在陰暗潮濕的死牢裏,艱難地咀嚼著那摻雜著沙子的牢飯。這牢飯不僅口感極差,而且還難以填飽肚子,但他別無選擇,隻能默默地忍受著。
突然,一陣輕微的響動打破了牢房裏的沉寂。王老爺抬起頭,隻見獄卒不知何時出現在牢門前,手中還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那白花花的米飯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王老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然而,當他定睛一看時,卻驚愕地發現,每一粒米飯上都清晰地印著一個“葉”字鋼印。這個“葉”字如同閃電一般,瞬間刺痛了他的眼睛,也讓他的心跳陡然加速。
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那碗米飯,腦海中飛快地閃過一個念頭——這分明就是他去年貪汙的官糧啊!那些被他昧下的糧食,如今竟然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他的麵前,這難道是一種報應嗎?
還沒等王老爺從震驚中迴過神來,一個低沉的聲音在陰影中響起:“該上路了。”
王老爺渾身一顫,猛地抬起頭,隻見葉明從黑暗中緩緩走出。他的身後,緊跟著二十個麵容陰沉的糧工,每人手中都捧著一個陶罐。
葉明走到王老爺麵前,冷冷地看著他,眼中透露出毫不掩飾的恨意。王老爺的喉嚨幹澀,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自己已經發不出聲音。
葉明慢慢地揭開了其中一個陶罐的蓋子,一股濃烈的黴味撲麵而來。王老爺定睛一看,隻見罐子裏裝滿了已經發黴變質的米粒,而這些米粒,正是他貪汙的官糧。
“這些,都是你逼死的那些百姓們,在臨死前緊攥著的糧食。”葉明的聲音冰冷而無情,“今天,我要讓你也嚐嚐這被你糟蹋的糧食的味道。”
說罷,葉明一揮手,二十個糧工紛紛走上前來,將手中的陶罐打開,把裏麵的黴米傾倒在王老爺的身上。王老爺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得魂飛魄散,他想要掙紮,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完全失去了控製。
就在這時,絞索套上了王老爺的脖頸。他的唿吸變得急促起來,眼前的景象也開始模糊。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看向了驗糧棚的方向。
在那裏,三百個童子正整齊地站成一排,齊聲背誦著新編的《辨糧歌》:
“新米亮,陳米黃,桐油刷米害人亡。官印糧票手中握,黑心糧商無處藏……”
那清脆的童聲,如同天籟一般,穿透了厚厚的牢牆,傳進了王老爺的耳朵裏。他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沒有發出聲音。
隨著絞索的收緊,王老爺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隨後葉明讓武明堂開始對王家進行抄家。
武明堂踹開王家祠堂大門時,三十二盞長明燈同時熄滅。
供桌上攤開的《王氏宗譜》被穿堂風掀到最後一頁,朱砂寫的";葉明";二字正在滲血。
";搜!";武明堂揮刀劈開祖宗牌位後的暗格,二十卷賬冊嘩啦啦傾瀉而出。最上麵那本用金線裝訂的《漕運密錄》裏,夾著半張燒焦的官倉地圖——正是去年洪災時失蹤的安陽河堤防圖。
葉明蹲在王家祠堂天井裏。他的指尖輕輕地摩挲著青磚上的車轍印,仿佛能透過這痕跡感受到昨夜子時三刻那十六輛馬車的離去。
“有人稟告昨夜子時三刻,有十六輛馬車從後門出城。”他的聲音低沉而平靜,卻在這寂靜的天井中迴蕩,讓人不禁心生寒意。
突然,葉明用力敲碎了一塊磚石,磚石破碎的聲音在這靜謐的夜晚格外刺耳。磚石下,露出了一些新鮮的麥粒,顯然是車輪縫隙中遺漏下來的。
“車輪縫裏漏的糧,倒是幫我們指了路。”葉明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而在三百裏外的黑風峽,二十輛蒙著油布的糧車正在棧道上緩緩前行。糧車的車輪在木板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伴隨著車夫的吆喝聲,在這靜謐的峽穀中顯得格外清晰。
王家長子王崇文坐在其中一輛糧車的車轅上,他掀起車簾,月光如水般灑在他的臉上,照亮了他那年輕而英俊的麵容。他的目光落在崖底那粼粼波光上,那是葉明三個月前命人拓寬的運糧河。
然而,此刻這條河卻成了催命符。
“少東家,前麵有火光!”車夫突然勒住韁繩,驚恐地喊道。
王崇文心中一緊,他急忙探出頭,隻見前方不遠處的山路上,竟然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衝天,照亮了整個山崖,也讓他們的糧車無所遁形。
“王公子好雅興啊!”突然間,顧慎的聲音如同幽靈一般從山壁中傳出,仿佛是從幽冥地府傳來的一般,令人毛骨悚然。這突如其來的聲音,猶如一道晴天霹靂,驚得馱馬受驚嘶鳴,仿佛整個山穀都在顫抖。
就在這時,隻見岩縫中緩緩伸出了二十根銅製的傳聲筒,這些傳聲筒在月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光,顯得格外詭異。
緊接著,少年將軍那充滿冷笑的聲音在山穀間層層迴蕩:“這新鋪的運糧道,用著可還順手啊?”
王崇文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臉色煞白,他下意識地想要拔刀自衛,但就在他的手剛剛碰到刀柄的一刹那,隻聽“哢嚓”一聲脆響,車轅竟然突然崩裂開來!
原來,這特製的鐵皮車底竟然暗藏玄機,裏麵藏著一個精巧的彈簧機關。就在車轅崩裂的瞬間,車板猛地彈起,三千石黴米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傾瀉而出,混著桐油潑灑得滿山都是。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黴米之中竟然還藏匿著大量私鑄的銅錢。隨著黴米的滾動,這些銅錢也叮叮當當滾落懸崖,在月光的映照下,宛如一條閃爍的銀河,美不勝收。
隨後在王崇文驚詫的眼神中,顧慎帶著一隊騎兵把他們圍了起來。
";該收網了。";葉明望著烽火台傳來的信號煙,指尖在《物價律》上輕輕一劃。他身後三百衙役正給囚車安裝新刑具——包鐵木枷上刻著";貪";字,內置的銅鈴會隨囚犯移動響個不停。
寅時的安陽城炸起二十處火光。陳柏年帶著死士衝擊官倉,卻撞見倉門大開。
月光下,三千石官糧堆成";贓";字,每袋米都插著帶倒刺的鋼簽——這是葉明設計的";證物陣";,強搶者必被鋼簽所傷。
";中計了!";陳柏年剛要撤退,地麵突然塌陷。三個月前葉明借口修下水道挖的陷坑裏,豎著削尖的竹樁——樁頭綁著陳家私放高利貸的借據,在夜風裏嘩嘩作響。
陳柏年隨後也被武明堂帶人給抓了起來。
這張“糧票”可不一般,它是用糯米紙精心製成的,質地柔韌,宛如蟬翼。更令人驚奇的是,當它與碘酒接觸時,會瞬間變成神秘的紫色,仿佛擁有某種魔力。
而在燭火的映照下,那原本隱藏的安陽府飛虎暗紋便會若隱若現,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繁星,引人遐想。
“哈哈哈哈!”王老爺突然發出一陣癲狂的大笑,笑聲在公堂上迴蕩,讓人毛骨悚然。他的目光如炬,死死地盯著葉明,咬牙切齒地說道:“你鬥不過我的!漕運衙門的糧船已經抵達燕子磯,船上裝載著整整五萬石糧食……”
然而,他的話還未說完,就像被人突然扼住了喉嚨一般,戛然而止。因為就在此時,葉明不緊不慢地從懷中掏出了一塊船牌,那船牌上赫然刻著王家的徽記。
王老爺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那塊船牌,仿佛見到了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這塊船牌,正是昨夜從沉船殘骸中打撈出來的關鍵證物,它的出現,無疑給了王老爺致命的一擊。
午時三刻,陽光正好。二十艘嶄新的官船如同一支威武的艦隊,緩緩駛入碼頭。這些船是安溪船廠新造的鐵皮漕船,堅固無比,船身閃耀著金屬的光澤,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它們的不凡。
而在這些漕船的艙底,還隱藏著一個葉明精心設計的“防潮艙”。這個艙門采用了九宮鎖的設計,需要知府、商會和百姓代表三把鑰匙同時開啟,才能打開。這樣的設計,不僅保證了糧食的安全,更體現了葉明對公平和透明的堅持。
當第一袋米被卸下時,糧商們驚訝地發現,每一粒米上都打著一個微不可察的“葉”字鋼印。這個小小的鋼印,雖然不引人注目,但卻如同葉明的印記一般,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粒糧食上。
";報——!";驛卒撞開衙門時舉著八百裏加急,";江州八縣聯名狀告新糧政,說您用妖術...";
葉明不慌不忙展開狀紙,對著日頭一照便笑出聲。桑皮紙紋裏浮出王家紙坊的槐葉暗紋,墨跡裏摻的銀粉更是安陽官衙特供。
他當即揮毫寫了《告天下糧書》,命人抄成五千份撒向各州——每張紙背麵都印著王家在鄰省私設的二十三處黑倉地址。
次日黎明,天剛蒙蒙亮,安陽城的城門便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擠破。這股力量來自於八百名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江州饑民。他們像洶湧的潮水一般,衝破了城門的阻攔,湧入城中。
走在最前麵的是一位麵容滄桑的老漢,他手中高舉著一本帶血的賬本,那賬本的紙張已經泛黃,上麵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賬目。
老漢的聲音在人群中格外響亮:“青天大老爺啊!王家在我們村子裏放貸,二鬥穀子竟然要還一石啊!這不是要我們的命嗎?”
葉明坐在大堂之上,他麵色凝重地看著眼前這一幕。他深知這些饑民的苦難,也明白王家的高利貸對他們造成了多大的傷害。他決定當場審理此案,給這些饑民一個公道。
葉明下令讓武明堂將新製的“利息算盤”抬上來。這是一種專門用於計算利息的工具,上麵的算珠代表著不同的利息比例。
當武明堂將算珠撥動到相應的位置時,算珠停在了“九百八十石”的位置上。
這個數字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震驚了,滿堂百姓的哭聲如雷,震得梁上的積灰紛紛落下。這哭聲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也包含著對葉明的期望。
葉明看著眼前的情景,心中一陣酸楚。他深吸一口氣,抓起驚堂木,卻又輕輕地放在了案上。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威嚴:“即日起,設立‘平糶局’。凡有糧商借據者,可到‘平糶局’換取官倉新糧,利息按新政減半。”
葉明的這一決定猶如一道曙光,照亮了這些饑民黑暗的生活。他們原本以為自己已經走投無路,沒想到葉明竟然給了他們一線生機。
他故意頓了頓,";但要用勞力抵債——修水渠者每日抵三升,識字者再加一升。";
王老爺此刻正坐在陰暗潮濕的死牢裏,艱難地咀嚼著那摻雜著沙子的牢飯。這牢飯不僅口感極差,而且還難以填飽肚子,但他別無選擇,隻能默默地忍受著。
突然,一陣輕微的響動打破了牢房裏的沉寂。王老爺抬起頭,隻見獄卒不知何時出現在牢門前,手中還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那白花花的米飯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王老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然而,當他定睛一看時,卻驚愕地發現,每一粒米飯上都清晰地印著一個“葉”字鋼印。這個“葉”字如同閃電一般,瞬間刺痛了他的眼睛,也讓他的心跳陡然加速。
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那碗米飯,腦海中飛快地閃過一個念頭——這分明就是他去年貪汙的官糧啊!那些被他昧下的糧食,如今竟然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他的麵前,這難道是一種報應嗎?
還沒等王老爺從震驚中迴過神來,一個低沉的聲音在陰影中響起:“該上路了。”
王老爺渾身一顫,猛地抬起頭,隻見葉明從黑暗中緩緩走出。他的身後,緊跟著二十個麵容陰沉的糧工,每人手中都捧著一個陶罐。
葉明走到王老爺麵前,冷冷地看著他,眼中透露出毫不掩飾的恨意。王老爺的喉嚨幹澀,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自己已經發不出聲音。
葉明慢慢地揭開了其中一個陶罐的蓋子,一股濃烈的黴味撲麵而來。王老爺定睛一看,隻見罐子裏裝滿了已經發黴變質的米粒,而這些米粒,正是他貪汙的官糧。
“這些,都是你逼死的那些百姓們,在臨死前緊攥著的糧食。”葉明的聲音冰冷而無情,“今天,我要讓你也嚐嚐這被你糟蹋的糧食的味道。”
說罷,葉明一揮手,二十個糧工紛紛走上前來,將手中的陶罐打開,把裏麵的黴米傾倒在王老爺的身上。王老爺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得魂飛魄散,他想要掙紮,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完全失去了控製。
就在這時,絞索套上了王老爺的脖頸。他的唿吸變得急促起來,眼前的景象也開始模糊。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看向了驗糧棚的方向。
在那裏,三百個童子正整齊地站成一排,齊聲背誦著新編的《辨糧歌》:
“新米亮,陳米黃,桐油刷米害人亡。官印糧票手中握,黑心糧商無處藏……”
那清脆的童聲,如同天籟一般,穿透了厚厚的牢牆,傳進了王老爺的耳朵裏。他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沒有發出聲音。
隨著絞索的收緊,王老爺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隨後葉明讓武明堂開始對王家進行抄家。
武明堂踹開王家祠堂大門時,三十二盞長明燈同時熄滅。
供桌上攤開的《王氏宗譜》被穿堂風掀到最後一頁,朱砂寫的";葉明";二字正在滲血。
";搜!";武明堂揮刀劈開祖宗牌位後的暗格,二十卷賬冊嘩啦啦傾瀉而出。最上麵那本用金線裝訂的《漕運密錄》裏,夾著半張燒焦的官倉地圖——正是去年洪災時失蹤的安陽河堤防圖。
葉明蹲在王家祠堂天井裏。他的指尖輕輕地摩挲著青磚上的車轍印,仿佛能透過這痕跡感受到昨夜子時三刻那十六輛馬車的離去。
“有人稟告昨夜子時三刻,有十六輛馬車從後門出城。”他的聲音低沉而平靜,卻在這寂靜的天井中迴蕩,讓人不禁心生寒意。
突然,葉明用力敲碎了一塊磚石,磚石破碎的聲音在這靜謐的夜晚格外刺耳。磚石下,露出了一些新鮮的麥粒,顯然是車輪縫隙中遺漏下來的。
“車輪縫裏漏的糧,倒是幫我們指了路。”葉明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而在三百裏外的黑風峽,二十輛蒙著油布的糧車正在棧道上緩緩前行。糧車的車輪在木板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伴隨著車夫的吆喝聲,在這靜謐的峽穀中顯得格外清晰。
王家長子王崇文坐在其中一輛糧車的車轅上,他掀起車簾,月光如水般灑在他的臉上,照亮了他那年輕而英俊的麵容。他的目光落在崖底那粼粼波光上,那是葉明三個月前命人拓寬的運糧河。
然而,此刻這條河卻成了催命符。
“少東家,前麵有火光!”車夫突然勒住韁繩,驚恐地喊道。
王崇文心中一緊,他急忙探出頭,隻見前方不遠處的山路上,竟然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衝天,照亮了整個山崖,也讓他們的糧車無所遁形。
“王公子好雅興啊!”突然間,顧慎的聲音如同幽靈一般從山壁中傳出,仿佛是從幽冥地府傳來的一般,令人毛骨悚然。這突如其來的聲音,猶如一道晴天霹靂,驚得馱馬受驚嘶鳴,仿佛整個山穀都在顫抖。
就在這時,隻見岩縫中緩緩伸出了二十根銅製的傳聲筒,這些傳聲筒在月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光,顯得格外詭異。
緊接著,少年將軍那充滿冷笑的聲音在山穀間層層迴蕩:“這新鋪的運糧道,用著可還順手啊?”
王崇文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臉色煞白,他下意識地想要拔刀自衛,但就在他的手剛剛碰到刀柄的一刹那,隻聽“哢嚓”一聲脆響,車轅竟然突然崩裂開來!
原來,這特製的鐵皮車底竟然暗藏玄機,裏麵藏著一個精巧的彈簧機關。就在車轅崩裂的瞬間,車板猛地彈起,三千石黴米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傾瀉而出,混著桐油潑灑得滿山都是。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黴米之中竟然還藏匿著大量私鑄的銅錢。隨著黴米的滾動,這些銅錢也叮叮當當滾落懸崖,在月光的映照下,宛如一條閃爍的銀河,美不勝收。
隨後在王崇文驚詫的眼神中,顧慎帶著一隊騎兵把他們圍了起來。
";該收網了。";葉明望著烽火台傳來的信號煙,指尖在《物價律》上輕輕一劃。他身後三百衙役正給囚車安裝新刑具——包鐵木枷上刻著";貪";字,內置的銅鈴會隨囚犯移動響個不停。
寅時的安陽城炸起二十處火光。陳柏年帶著死士衝擊官倉,卻撞見倉門大開。
月光下,三千石官糧堆成";贓";字,每袋米都插著帶倒刺的鋼簽——這是葉明設計的";證物陣";,強搶者必被鋼簽所傷。
";中計了!";陳柏年剛要撤退,地麵突然塌陷。三個月前葉明借口修下水道挖的陷坑裏,豎著削尖的竹樁——樁頭綁著陳家私放高利貸的借據,在夜風裏嘩嘩作響。
陳柏年隨後也被武明堂帶人給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