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


    本不想解釋這個詞,但,最終覺得還是應該解釋下。


    也稱“華”、“夏” 或 “諸夏”等。“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從考古來看,華的概念與仰韶文化有關。


    也有認為“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蠻夷戎狄" 。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複,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大約從編著《尚書》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唐朝經學家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華夏一詞,不僅是地理層麵的,更深一層的價值在文化沉積方麵。


    比較著名的華夏始祖有: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 、神農氏(炎帝) 、黃帝(軒轅氏) 、堯、舜、禹等 。其中依據中國曆史大係表記載: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譽為華夏“第一人文始祖”,華夏先民在黃河、長江流域留下眾多的文明遺址。


    據先秦文獻記載的資料與夏、商、周的立都範圍,華夏先民大體活動於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遊地區(西到甘肅東到東海)。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地灣文化、大汶囗文化、裴李崗文化、屈家嶺文化等史前文化被考古認定為華夏先民所創造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中原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古代華夏的鑒定嚴格以血統和禮義為基礎,後來華夏則逐漸成為九州及漢民族的代稱,黃帝成為當代中華民族的血親始祖 。


    “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秦始皇發動統一戰爭並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隨後漢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漢武帝時獨尊儒術統一國人思想有了大一統概念,漢民族開始形成,而“華夏”這個稱唿逐漸成為漢民族的別稱。


    改革開放之後,人們將“華夏”作為中國人的別稱,將中國稱之為華夏或神州。


    為什麽想要解釋這個詞,其實從前麵那些說明可以看出,“華夏”最初指的隻是漢族,並沒有現在的含義,詞義的變化,其實也反應了民族的融合、融洽關係、


    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啟了漢族與其他民族的融合,這個融合,包括了方方麵麵,從文化、音樂、雕刻、民俗等等方麵,漢文化裏注入了其他民族文化,不再是單一的漢族文化,變的多姿多彩,其他民族的文化中,也注入了漢文化,從野蠻走向了文明。


    越是了解曆史,越覺得中華文明的璀璨,不單是因為它延續了數千年,還因為它的包容,正因為它的包容,才有了今天這些美麗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刻、建築……


    …………


    中原:


    又稱華夏、中土、中州,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後演變為指黃河中下遊地區。黃河中下遊地區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展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


    蠻夷戎狄:


    是先秦時代華夏對西方和北方的非華夏部落的統稱。


    蠻夷是指南蠻和東夷,戎狄是指西戎和北狄。


    南蠻:


    是先秦時代華夏中原王朝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唿。


    "南蠻"的稱謂最早文字記載來自於周代的《禮記·王製》。


    東夷:


    稱唿上,夏商時期,東夷作為對黃河流域下遊居民的總稱。周朝時則變成古漢族對東方非華夏族的泛稱。秦漢以後多指居住於中國東方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琉球群島等地的外族或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


    西戎:


    稱唿最早來自東周(夏朝時稱西方人為析支、渠搜等,商代稱“羌人”)。西戎則是古代華夏部落對西方與華夏部落敵對的諸部落統稱,即以戎作為對西方所有非華夏部落的泛稱 。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西戎部落建立的國家。


    據古書記載,戎多為“披發左衽”。《左傳》說薑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生活習慣、禮俗、語言的差異,把戎部落和華夏部落區分開來 。盡管戎和華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但這對彼此交往並無太大妨礙,如晉獻公、文公都娶戎族女子為妻。


    秦漢以後整個中國古代,狹義即指氐羌諸部,廣義則包括中國西部各民族。


    北狄:


    稱謂最早起始於周代,居住於今山西、河北的非華夏部落。


    《春秋》在莊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


    戰國以後,“北狄”之名被改為代指匈奴及鮮卑等遊牧民族。


    南蠻、東夷、西戎、北狄合稱“四夷”,泛指外族、外國。從上麵的解釋也可以看出,隨著“中原”地區的擴大,四夷所指的地區、民族也在發生著變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砸進紛亂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星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星來客並收藏砸進紛亂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