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覺醒》之2 努力扮演和睦的"家人"
注定好的路:拉我入局也沒用 作者:麻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末八歲了,歲月流轉間,嬌蘭和元正對阿末的態度悄然有了些許緩和,偶爾,一家人也會呈現出其樂融融的溫馨模樣。
然而,對於弟弟妹妹,阿末卻覺得他們與自己之間仿佛隔著一層無形的紗,遙遠而陌生。
從來沒有人告訴過她,該如何與弟弟妹妹相處,甚至沒有人正式地向她介紹過,這是她的弟弟,那是她的妹妹。
於是,三個小孩在一起的畫麵常常是:弟弟妹妹嬉笑玩鬧,親密無間,而阿末隻是靜靜地在一旁沉默著,眼神中偶爾流露出一絲渴望與迷茫。
農忙的喧囂漸漸平息,生活迴歸到一種相對平靜的節奏。
這天清晨,陽光如絲縷般輕柔地灑在小院裏,元正早早地起了床,依次叫醒了阿末、妹妹小蘭和弟弟壯壯。
孩子們睡眼惺忪,揉著眼睛,在元正的催促下,不情不願地從溫暖的被窩裏爬了出來。
元正帶著孩子們來到了老莊子。
這裏,一邊的斜坡下是取土的地方。
阿末抬起頭,望向東方,早晨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耀眼得讓人有些睜不開眼。
太陽旁邊的雲彩像是被大自然這位神奇的畫家精心暈染過,一片片紅色與黃色交織在一起,宛如輕柔的紗巾,在天空中肆意舞動,美得如夢如幻。
阿末一下子就被這美景吸引住了,以至於完全忘記了自己來這裏的目的。
小蘭和壯壯站在一旁,兩人交頭接耳,不知道在專注地看著什麽。
這時,元正洪亮的聲音打破了這份寧靜:“快點,都過來!”
聽到父親的唿喊,三個小孩像受驚的小鹿,急忙朝著元正的方向跑去。
元正手裏握著鋤頭,額頭上滿是細密的汗珠,他騰出一隻手,從褲兜裏掏出一條汗巾,隨意地擦了擦汗,然後說道:“來,推車,都使點勁!”
三個小孩加上元正,大家齊心協力,拉的拉,推的推。
孩子們的小臉漲得通紅,稚嫩的小手緊緊地握住推車的把手,雙腳在地上用力地蹬著,每一步都邁得艱難而堅定。
終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車土被拉到了平坦的位置。
元正停下腳步,擦了擦汗,對著三個小孩說道:“走,咱們去把那些大的土疙瘩抱上來,一會兒放在車上麵拉迴去。”
三個小孩乖乖地跟著元正來到斜坡處。
元正指了指地上的土疙瘩,說道:“你們三個一人選一個土疙瘩抱上去。”
他又特意指著一個格外大的土疙瘩,對阿末說道:“你抱這個吧。”
阿末看了看那個大土疙瘩,心中有些犯難,但還是順從地俯身去抱。
土疙瘩又大又沉,阿末使出渾身力氣,卻怎麽也抱不起來。
她抬起頭,用求助的眼神看著元正。
元正皺了皺眉頭,說道:“使勁呀,再使勁!”
阿末咬了咬牙,再次俯身,用盡全身的力氣,緊緊地抱住土疙瘩。
她的小臉憋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嘴裏發出“吭哧吭哧”的聲音。
終於,在一番努力後,阿末把這個大土疙瘩抱了起來。
元正看到阿末真的抱起了這麽大的一個土疙瘩,眼中滿是興奮,大聲說道:“抱上去,走呀!”
阿末抱著沉重的土疙瘩,彎著腰,一步一步艱難地朝著斜坡上挪去。
每走一步,她都感覺自己的雙腿在顫抖,仿佛隨時都會支撐不住。
但阿末沒有放棄,她咬著牙,堅持著,終於走到了平坦的地方。
從這天之後,元正嘴裏常常給別人念叨著阿末力大如牛。
日子一天天過去,阿末漸漸長大了。
雖然元正依舊天天罵人,那暴躁的聲音就像一把尖銳的刀,刺痛著阿末的心。
每次聽到元正的聲音,阿末就隻想遠遠地躲開,可在這個小小的家裏,又能躲到哪裏去呢?
兩天一小罵,三天一大罵,成了這個家的常態。
每當阿末聽到元正的叫罵聲,總能看到嬌蘭坐在房子裏默默地哭泣。
不知道為什麽,看到這樣的場景,阿末也覺得心裏很是傷心,眼淚忍不住在眼眶裏打轉。
她常常一個人躲起來,哭著哭著,心裏才會覺得稍微舒服一點。
久而久之,左右鄰居隻要聽見元正家吵鬧,都紛紛避得遠遠的。
用元正的話說:“就是這樣吵吵鬧鬧,湊活過。”他甚至還模仿有的鄰居調侃道:“人家就是吵吵鬧鬧的過日子,我就喜歡聽。”
而上學後的阿末,就如同一條歡快的魚兒遊進了廣闊的池塘,在知識的海洋裏盡情遨遊。
她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年年升級。
這讓元正和嬌蘭驚訝不已,他們怎麽也沒想到,平日裏沉默寡言的阿末,在學習上竟有如此出色的表現。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蘭和壯壯卻總是在學業上遇到困難,年年留級。
眼看又要放假了, 阿末很是高興。
然而,對於弟弟妹妹,阿末卻覺得他們與自己之間仿佛隔著一層無形的紗,遙遠而陌生。
從來沒有人告訴過她,該如何與弟弟妹妹相處,甚至沒有人正式地向她介紹過,這是她的弟弟,那是她的妹妹。
於是,三個小孩在一起的畫麵常常是:弟弟妹妹嬉笑玩鬧,親密無間,而阿末隻是靜靜地在一旁沉默著,眼神中偶爾流露出一絲渴望與迷茫。
農忙的喧囂漸漸平息,生活迴歸到一種相對平靜的節奏。
這天清晨,陽光如絲縷般輕柔地灑在小院裏,元正早早地起了床,依次叫醒了阿末、妹妹小蘭和弟弟壯壯。
孩子們睡眼惺忪,揉著眼睛,在元正的催促下,不情不願地從溫暖的被窩裏爬了出來。
元正帶著孩子們來到了老莊子。
這裏,一邊的斜坡下是取土的地方。
阿末抬起頭,望向東方,早晨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耀眼得讓人有些睜不開眼。
太陽旁邊的雲彩像是被大自然這位神奇的畫家精心暈染過,一片片紅色與黃色交織在一起,宛如輕柔的紗巾,在天空中肆意舞動,美得如夢如幻。
阿末一下子就被這美景吸引住了,以至於完全忘記了自己來這裏的目的。
小蘭和壯壯站在一旁,兩人交頭接耳,不知道在專注地看著什麽。
這時,元正洪亮的聲音打破了這份寧靜:“快點,都過來!”
聽到父親的唿喊,三個小孩像受驚的小鹿,急忙朝著元正的方向跑去。
元正手裏握著鋤頭,額頭上滿是細密的汗珠,他騰出一隻手,從褲兜裏掏出一條汗巾,隨意地擦了擦汗,然後說道:“來,推車,都使點勁!”
三個小孩加上元正,大家齊心協力,拉的拉,推的推。
孩子們的小臉漲得通紅,稚嫩的小手緊緊地握住推車的把手,雙腳在地上用力地蹬著,每一步都邁得艱難而堅定。
終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車土被拉到了平坦的位置。
元正停下腳步,擦了擦汗,對著三個小孩說道:“走,咱們去把那些大的土疙瘩抱上來,一會兒放在車上麵拉迴去。”
三個小孩乖乖地跟著元正來到斜坡處。
元正指了指地上的土疙瘩,說道:“你們三個一人選一個土疙瘩抱上去。”
他又特意指著一個格外大的土疙瘩,對阿末說道:“你抱這個吧。”
阿末看了看那個大土疙瘩,心中有些犯難,但還是順從地俯身去抱。
土疙瘩又大又沉,阿末使出渾身力氣,卻怎麽也抱不起來。
她抬起頭,用求助的眼神看著元正。
元正皺了皺眉頭,說道:“使勁呀,再使勁!”
阿末咬了咬牙,再次俯身,用盡全身的力氣,緊緊地抱住土疙瘩。
她的小臉憋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嘴裏發出“吭哧吭哧”的聲音。
終於,在一番努力後,阿末把這個大土疙瘩抱了起來。
元正看到阿末真的抱起了這麽大的一個土疙瘩,眼中滿是興奮,大聲說道:“抱上去,走呀!”
阿末抱著沉重的土疙瘩,彎著腰,一步一步艱難地朝著斜坡上挪去。
每走一步,她都感覺自己的雙腿在顫抖,仿佛隨時都會支撐不住。
但阿末沒有放棄,她咬著牙,堅持著,終於走到了平坦的地方。
從這天之後,元正嘴裏常常給別人念叨著阿末力大如牛。
日子一天天過去,阿末漸漸長大了。
雖然元正依舊天天罵人,那暴躁的聲音就像一把尖銳的刀,刺痛著阿末的心。
每次聽到元正的聲音,阿末就隻想遠遠地躲開,可在這個小小的家裏,又能躲到哪裏去呢?
兩天一小罵,三天一大罵,成了這個家的常態。
每當阿末聽到元正的叫罵聲,總能看到嬌蘭坐在房子裏默默地哭泣。
不知道為什麽,看到這樣的場景,阿末也覺得心裏很是傷心,眼淚忍不住在眼眶裏打轉。
她常常一個人躲起來,哭著哭著,心裏才會覺得稍微舒服一點。
久而久之,左右鄰居隻要聽見元正家吵鬧,都紛紛避得遠遠的。
用元正的話說:“就是這樣吵吵鬧鬧,湊活過。”他甚至還模仿有的鄰居調侃道:“人家就是吵吵鬧鬧的過日子,我就喜歡聽。”
而上學後的阿末,就如同一條歡快的魚兒遊進了廣闊的池塘,在知識的海洋裏盡情遨遊。
她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年年升級。
這讓元正和嬌蘭驚訝不已,他們怎麽也沒想到,平日裏沉默寡言的阿末,在學習上竟有如此出色的表現。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蘭和壯壯卻總是在學業上遇到困難,年年留級。
眼看又要放假了, 阿末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