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附錄二:中略:區分德行,明察權變
六韜·鬼穀子謀略全本 作者:薑尚 鬼穀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臣深曉“中略”,則能全功保身。夫高鳥死,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
夫三皇無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無所歸功。帝者,體天則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讓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禮賞有功,美而無害。王者,製人以道,降心服誌,設矩1備衰,四海會同,王職不廢。雖有甲兵之備,而無鬥戰之患。君無疑於臣,臣無疑於主,國定主安,臣以義退,亦能美而無害。霸者,製士以權,結士以信,使士以賞;信衰則士疏,賞虧則士不用命。
《軍勢》曰:“出軍行師,將在自專;進退內禦,則功難成。”
《軍勢》曰:“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誌,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顧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軍之微權也。”
《軍勢》曰:“無2使辯士談說敵美,為其惑眾;無使仁者主財,為其多施而附於下。”
《軍勢》曰:“禁巫祝,不得為吏士卜問軍之吉兇。”
《軍勢》曰:“使義士不以財。故義者,不為不仁者死;智者,不為暗主謀。”
主不可以無德,無德則臣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失權。臣不可以無德,無德則無以事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國弱,威多則身蹶3。
故聖王禦世,觀盛衰,度得失,而為之製;故諸侯二師,方伯三師,天子六師。世亂則叛逆生;王澤竭,則盟誓相誅伐。德同勢敵,無以相傾,乃攬英雄之心,與眾同好惡,然後加之以權變。故非計策,無以決嫌定疑;非譎奇,無以破奸息寇;非陰謀,無以成功。
聖人體天,賢者法地,智者師古4。是故《三略》為衰世作:“上略”設禮賞,別奸雄,著成敗;“中略”差5德行,審權變;“下略”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故人主深曉“上略”,則能任賢擒敵;深曉“中略”,則能禦將統眾;深曉“下略”,則能明盛衰之源,審治國之紀。
人臣深曉“中略”,則能全功保身。夫高鳥死,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亡者,非喪其身也,謂奪其威,廢其權也。封之於朝,極人臣之位,以顯其功;中州善國,以富其家;美色珍玩,以說其心。
夫人眾一合而不可卒離,威權一與而不可卒移。還師罷軍,存亡之階。故弱之以位,奪之以國,是謂霸者之略。故霸者之作,其論駁也。存社稷羅英雄者,“中略”之勢也;故世主秘焉。
1矩:規矩,法製。
2無:通“毋”。
3蹶(jué):跌倒,摔倒。
4師古:以古為師。
5差:比較。
遠古三皇為政的時候,沒有任何言論,他們的教化卻能四海流傳,所以,天下的人也不知道將功勞歸給誰。上古五帝,效法自然,既有說教,又立法令,使天下太平無事。君臣相互謙讓,沒有人爭奪功勞,四海之內教化風行,平民百姓卻不知道為什麽天下會如此統一。所以,在當時驅使臣下不必禮請,也不必賞賜有功之人,君臣相處,完美和諧,沒有絲毫利害關係。到了三王時代,管理天下百姓是用人與人之間相親的常道,人們心悅誠服地受法律的約束,服從統一的管理。建立法規以防止世衰民亂,天下諸侯都來朝見天子,各項政務從不廢弛。所以,雖然軍隊設有武裝,但是並沒有戰爭之患。君主信任大臣,大臣對君主也沒有疑心,國家穩定,君主安全,大臣以國家利益為重,到時候功成身退,這也是一種完美無缺的政治。到了諸侯爭霸的時代,主要以權術來駕馭士人,用信譽來團結士人,用賞賜來驅使士人。君主如果不守信用,士人就會疏遠他;如果缺少了賞賜,士人就不會聽從命令了。
《軍勢》上說:“軍隊出兵作戰,關鍵在於將帥有專斷的指揮能力;軍隊的進退如果都受到君主的幹預,事情就難以成功。”
《軍勢》上說:“任用智者、勇者、貪者、勇者的方法:有智謀的人喜歡建功立業,勇敢的人喜歡實現自己的誌向,貪財的人喜歡追求俸祿,愚鈍的人會不顧惜性命。根據他們的性情來使用,這就是用人的微妙之術。”
《軍勢》上說:“不要讓能說會道的人談論敵方的長處,因為那樣會迷惑軍心;不要讓仁慈的人主管財物,因為他會過多地施予財物而且漸漸靠近下邊的人。”
《軍勢》上說:“要嚴禁巫祝,不能讓他們為官吏、士人卜卦,占問軍事上的禍福吉兇。”
《軍勢》上說:“任用俠義之士不能靠錢財。俠義之士是不會給不仁不義的人賣命的,明智的人也不會為昏庸無道的君主出謀劃策。”
做君主的不能沒有道德,沒有道德,他手下的大臣就會背叛他;不能沒有威嚴,沒有威嚴,就會喪失權力。做臣下的不能沒有道德,沒有道德就無法侍奉君主;不能沒有威嚴,沒有威嚴國家就會衰弱,但太威嚴了自己又會身遭敗亡。
因此,聖明的君主統禦天下,觀察世道人心的盛衰好壞,審度施政用人的得失成敗,從而製定相應的規章。所以,規定諸侯建有二軍,方伯建有三軍,天子建有六軍。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會相繼發生叛離君主、逆行天道的事情;一旦君主的統治衰弱,連訂立了盟約的諸侯國之間也會相互征伐。諸侯之間勢均力敵,沒有辦法戰勝對手,於是就延攬、籠絡英雄豪傑,與民眾同心同德,除此以外,還要運用機謀權變。因此,不精心籌謀策劃,就無法決斷嫌隙、判定猜疑;不運用奸詐出奇的手段,就無法破除奸賊、消滅敵寇;不采取隱秘的謀略,就不能獲得戰爭的勝利。
聖人能夠體察天道,後世賢人能夠效法地道,今世智者能夠以古為師。因此,《三略》這本書是為衰微時代作的:其中“上略”是闡明禮、賞的作用,分析奸詐之人與英雄豪傑的區別,闡述成敗的道理;“中略”是比較德行的好壞,審度權謀的變化;“下略”是陳述道德大義,來詳細察看安危之境,顯示賊臣與賢士各自可能遭受的災禍。所以,如果君主通曉“上略”,就能任用賢人、打敗敵人;如果通曉“中略”,就能駕馭將帥、統率士眾;如果通曉“下略”,就能明白世道盛衰的根源,審察治國的綱紀。
如果大臣通曉了“中略”,就可以明哲保身。高空的鳥被射死了,好的弓箭就會被收藏起來;敵對的國家滅亡了,謀臣也就快消失了。所謂的消失,不是殺掉他,而是奪取他的權威,廢掉他的權力。在朝堂之上給他封賞,讓他位極人臣,從而顯示出他的功勞;在中原之地分封給他肥沃的土地,讓他的家庭富有;把美女珍玩賜給他,讓他心情愉悅。軍隊一旦編成,就不能倉促地解散;兵權一旦授予,就不能馬上收迴來。戰爭結束,將帥班師迴朝,這正是君主權位麵臨危險的時候。所以要削弱他的地位,剝奪他的兵權,這是稱霸的人控製將帥的方略。因此,稱霸的人的行為是眾說不一的。保存社稷,網羅天下英雄,這是“中略”所陳述的內容,曆代君主對此都是秘而不宣的。
文中說《三略》中的“上略”是闡明禮、賞的作用,分析奸佞之人與英雄豪傑的區別,闡述成敗的道理;“下略”是陳述道德大義,來詳細察看安危之境,顯示賊臣與賢士各自可能遭受的災禍。而本篇所解析的“中略”則是分別闡述德行的好壞,審度權謀的變化,簡而言之就是“區分德行,明察權變”八個字。這八個字對君、對臣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為人君主通曉“中略”,可以管理好江山社稷;為人臣者通曉“中略”,可以明哲保身,不遭到君主的殘害。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士亡。”就是提醒身為人臣者要明察權變,在身居要職的時候適時隱退,不要貪戀權位。古時候很多名臣良將就是因為隱退不及時,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劉禹錫有詩雲:“將略兵機命世雄,蒼皇鍾室歎良弓。遂令後代登壇者,每一尋思怕立功。”說的就是上麵的意思。臣子可以身居要職,但是千萬不要觸動君主的利益,功高蓋主往往會給自己帶來無妄之災。
作為君主,在統治江山的時候要注意適當地放權,也要適當地收權。“中略”中說,戰爭結束,將帥班師迴朝,這正是君主權位麵臨危險的時候。所以要找個恰當的時機削弱主帥的地位,逐漸奪取他的兵權,這是稱霸的人控製將帥的方略。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局麵,宋太祖趙匡胤便采取這種策略加強中央集權,以高官厚祿為條件解除了將領們的兵權,這就是曆史上的“杯酒釋兵權”。通過此計,趙匡胤很好地集中了自己手中的權力,將士們也得到了高官厚祿。在此之前,類似的事情還發生過很多起,漢景帝削藩便是其中一件。
漢景帝即位後,繼續推行漢初“與民生息”的政策,改田賦十五稅一為三十稅一。此外,他在位期間還做了一件大事,便是“削藩”,平定了吳楚“七國之亂”。
漢景帝身邊有一個叫晁錯的大臣,為人剛正,敢於直言進諫,為漢朝政權的鞏固和經濟的發展製定並且主持實施了許多積極的政策,很受景帝的寵信,被景帝稱為“智囊”。景帝前元三年,晁錯為了鞏固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向漢景帝上書《削藩策》,極力主張削弱地方王國的勢力,以此來維護漢王朝的統一。
晃錯之所以提出這一建議,是有曆史淵源的。這還要從西漢王朝的曆史說起。
楚漢相爭期間,劉邦為了能夠盡快實現統一,分封了許多異姓王。後來,劉邦稱帝,即漢高祖。他想方設法鏟除了這些異姓王,又在這些異姓王的土地上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等為王。劉邦認為,秦朝之所以速亡是因為秦始皇沒有分封土地給他的子弟,所以他吸取教訓,大封劉氏宗親為藩王。漢高祖還立誓:非劉氏子弟不王。
漢初的時候,土地遼闊,人口眾多,而且分封的同姓王跟劉邦的血緣關係很近,所以他們都能效忠朝廷。此時,諸侯王的分封確實起到了拱衛中央的作用。
高祖去世後,他的妻子呂後開始獨霸朝政。她違背高祖當初的誓言,封呂家的子弟為諸侯王,而對於劉姓諸侯則控製甚嚴,甚至殺掉了其中某些諸侯王。
劉氏子弟對呂後的專權嚴重不滿,他們覺得漢朝天下是劉家的,不是呂家的,容不得這個女人胡來。呂後死後,呂氏諸侯怕失去地位,於是聚兵準備發動政變。此時,劉家子弟對呂後多年專製統治的不滿開始爆發。當時劉肥(劉邦長子)的二兒子朱虛侯劉章、三兒子劉興居宿衛長安,他們暗約兄長劉襄起兵,滅掉呂氏子弟,事成之後,由劉襄繼承皇帝之位。劉襄答應起兵。同時,大將軍灌嬰負責出擊呂氏子弟。他們認為這樣裏應外合,時機一到肯定能將呂氏一舉剿滅。後來形勢發生了變化,劉章與太尉周勃、大將軍陳平協力消滅了呂氏勢力。
按功勞,本來該立劉章為皇帝,但因為他的妻子是呂後的侄女呂魚,群臣怕再次出現呂氏專權的情況,便立代王劉恆為王。劉恆家的外戚是薄氏,大家覺得比較安全。於是劉恆即位,就是以後的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的時候,地位並不穩定,因為劉氏諸王跟他的血緣關係很遠,很容易發生叛亂。後來景帝即位,也存在著同樣的隱患。所以,晁錯在給景帝上書的時候寫道:“漢高祖一統天下的時候,兄弟不多,幾個兒子也比較年輕,分封的異姓王,血緣關係都是比較近的。他的大兒子齊肥王分到了七十二座城池;他的弟弟楚王劉交分封到四十座城池;他的侄子吳王劉濞(bi),擁有吳地五十多座城池。這三個王所擁有的土地就是天下的一半。算上後來分封的其他諸侯王,天下的土地就被占去了一大半。如今吳王劉濞因為他的兒子被陛下誤殺一直稱病不上朝,按法律這是要被處死的。您沒有處死他,反而允許他可以不上朝。他不但沒有悔過,反而更加驕橫,甚至私自煮鹽鑄幣,招兵買馬陰謀叛亂。現在的局勢是,削他的地,他要反;不削,他還是反。”
景帝采納了晃錯的建議,開始推行削藩政策。此事嚴重影響了諸侯王的利益,諸侯王強烈不滿,於是爆發了曆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景帝隻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七國之亂”,使劉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嚴重打擊。景帝還乘機收迴各個諸侯國的支郡,規定這些支郡最終都歸朝廷所有。同時,他又取消了一些王國的特權,比如自行任命官吏、自行征收賦稅等。自景帝之後,中央設立國相,國相可以監察諸侯王,諸侯王隻享有“衣食租稅”的權力,就是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不得治理民政。從此以後,藩國的勢力被嚴重削弱。景帝的削藩政策鞏固了中央集權,維護了國家的和平統一。
要治國平天下,懂得收權和放權是很有必要的。隻有自如地收放權力,才能穩坐統治者的地位。“中略”詳細解說了關於權力的施放與收迴的問題。作為統治者,做到“區分德行,明察權變”極為重要。君主要有道德,有品行,有威嚴,要根據形勢拿捏手中的權力,對“功高蓋主”的人要“消滅”,奪取他的威嚴,廢掉他的權力,並且賜予他豐厚的東西,讓他心情愉快地接受這樣的安排,這就是身為人君控製將帥的方略。當然,《三略》中也說到身為人臣要記得“明哲保身”這四個字,及時隱退才是上策,免得招來殺身之禍。
夫三皇無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無所歸功。帝者,體天則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讓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禮賞有功,美而無害。王者,製人以道,降心服誌,設矩1備衰,四海會同,王職不廢。雖有甲兵之備,而無鬥戰之患。君無疑於臣,臣無疑於主,國定主安,臣以義退,亦能美而無害。霸者,製士以權,結士以信,使士以賞;信衰則士疏,賞虧則士不用命。
《軍勢》曰:“出軍行師,將在自專;進退內禦,則功難成。”
《軍勢》曰:“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誌,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顧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軍之微權也。”
《軍勢》曰:“無2使辯士談說敵美,為其惑眾;無使仁者主財,為其多施而附於下。”
《軍勢》曰:“禁巫祝,不得為吏士卜問軍之吉兇。”
《軍勢》曰:“使義士不以財。故義者,不為不仁者死;智者,不為暗主謀。”
主不可以無德,無德則臣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失權。臣不可以無德,無德則無以事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國弱,威多則身蹶3。
故聖王禦世,觀盛衰,度得失,而為之製;故諸侯二師,方伯三師,天子六師。世亂則叛逆生;王澤竭,則盟誓相誅伐。德同勢敵,無以相傾,乃攬英雄之心,與眾同好惡,然後加之以權變。故非計策,無以決嫌定疑;非譎奇,無以破奸息寇;非陰謀,無以成功。
聖人體天,賢者法地,智者師古4。是故《三略》為衰世作:“上略”設禮賞,別奸雄,著成敗;“中略”差5德行,審權變;“下略”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故人主深曉“上略”,則能任賢擒敵;深曉“中略”,則能禦將統眾;深曉“下略”,則能明盛衰之源,審治國之紀。
人臣深曉“中略”,則能全功保身。夫高鳥死,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亡者,非喪其身也,謂奪其威,廢其權也。封之於朝,極人臣之位,以顯其功;中州善國,以富其家;美色珍玩,以說其心。
夫人眾一合而不可卒離,威權一與而不可卒移。還師罷軍,存亡之階。故弱之以位,奪之以國,是謂霸者之略。故霸者之作,其論駁也。存社稷羅英雄者,“中略”之勢也;故世主秘焉。
1矩:規矩,法製。
2無:通“毋”。
3蹶(jué):跌倒,摔倒。
4師古:以古為師。
5差:比較。
遠古三皇為政的時候,沒有任何言論,他們的教化卻能四海流傳,所以,天下的人也不知道將功勞歸給誰。上古五帝,效法自然,既有說教,又立法令,使天下太平無事。君臣相互謙讓,沒有人爭奪功勞,四海之內教化風行,平民百姓卻不知道為什麽天下會如此統一。所以,在當時驅使臣下不必禮請,也不必賞賜有功之人,君臣相處,完美和諧,沒有絲毫利害關係。到了三王時代,管理天下百姓是用人與人之間相親的常道,人們心悅誠服地受法律的約束,服從統一的管理。建立法規以防止世衰民亂,天下諸侯都來朝見天子,各項政務從不廢弛。所以,雖然軍隊設有武裝,但是並沒有戰爭之患。君主信任大臣,大臣對君主也沒有疑心,國家穩定,君主安全,大臣以國家利益為重,到時候功成身退,這也是一種完美無缺的政治。到了諸侯爭霸的時代,主要以權術來駕馭士人,用信譽來團結士人,用賞賜來驅使士人。君主如果不守信用,士人就會疏遠他;如果缺少了賞賜,士人就不會聽從命令了。
《軍勢》上說:“軍隊出兵作戰,關鍵在於將帥有專斷的指揮能力;軍隊的進退如果都受到君主的幹預,事情就難以成功。”
《軍勢》上說:“任用智者、勇者、貪者、勇者的方法:有智謀的人喜歡建功立業,勇敢的人喜歡實現自己的誌向,貪財的人喜歡追求俸祿,愚鈍的人會不顧惜性命。根據他們的性情來使用,這就是用人的微妙之術。”
《軍勢》上說:“不要讓能說會道的人談論敵方的長處,因為那樣會迷惑軍心;不要讓仁慈的人主管財物,因為他會過多地施予財物而且漸漸靠近下邊的人。”
《軍勢》上說:“要嚴禁巫祝,不能讓他們為官吏、士人卜卦,占問軍事上的禍福吉兇。”
《軍勢》上說:“任用俠義之士不能靠錢財。俠義之士是不會給不仁不義的人賣命的,明智的人也不會為昏庸無道的君主出謀劃策。”
做君主的不能沒有道德,沒有道德,他手下的大臣就會背叛他;不能沒有威嚴,沒有威嚴,就會喪失權力。做臣下的不能沒有道德,沒有道德就無法侍奉君主;不能沒有威嚴,沒有威嚴國家就會衰弱,但太威嚴了自己又會身遭敗亡。
因此,聖明的君主統禦天下,觀察世道人心的盛衰好壞,審度施政用人的得失成敗,從而製定相應的規章。所以,規定諸侯建有二軍,方伯建有三軍,天子建有六軍。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會相繼發生叛離君主、逆行天道的事情;一旦君主的統治衰弱,連訂立了盟約的諸侯國之間也會相互征伐。諸侯之間勢均力敵,沒有辦法戰勝對手,於是就延攬、籠絡英雄豪傑,與民眾同心同德,除此以外,還要運用機謀權變。因此,不精心籌謀策劃,就無法決斷嫌隙、判定猜疑;不運用奸詐出奇的手段,就無法破除奸賊、消滅敵寇;不采取隱秘的謀略,就不能獲得戰爭的勝利。
聖人能夠體察天道,後世賢人能夠效法地道,今世智者能夠以古為師。因此,《三略》這本書是為衰微時代作的:其中“上略”是闡明禮、賞的作用,分析奸詐之人與英雄豪傑的區別,闡述成敗的道理;“中略”是比較德行的好壞,審度權謀的變化;“下略”是陳述道德大義,來詳細察看安危之境,顯示賊臣與賢士各自可能遭受的災禍。所以,如果君主通曉“上略”,就能任用賢人、打敗敵人;如果通曉“中略”,就能駕馭將帥、統率士眾;如果通曉“下略”,就能明白世道盛衰的根源,審察治國的綱紀。
如果大臣通曉了“中略”,就可以明哲保身。高空的鳥被射死了,好的弓箭就會被收藏起來;敵對的國家滅亡了,謀臣也就快消失了。所謂的消失,不是殺掉他,而是奪取他的權威,廢掉他的權力。在朝堂之上給他封賞,讓他位極人臣,從而顯示出他的功勞;在中原之地分封給他肥沃的土地,讓他的家庭富有;把美女珍玩賜給他,讓他心情愉悅。軍隊一旦編成,就不能倉促地解散;兵權一旦授予,就不能馬上收迴來。戰爭結束,將帥班師迴朝,這正是君主權位麵臨危險的時候。所以要削弱他的地位,剝奪他的兵權,這是稱霸的人控製將帥的方略。因此,稱霸的人的行為是眾說不一的。保存社稷,網羅天下英雄,這是“中略”所陳述的內容,曆代君主對此都是秘而不宣的。
文中說《三略》中的“上略”是闡明禮、賞的作用,分析奸佞之人與英雄豪傑的區別,闡述成敗的道理;“下略”是陳述道德大義,來詳細察看安危之境,顯示賊臣與賢士各自可能遭受的災禍。而本篇所解析的“中略”則是分別闡述德行的好壞,審度權謀的變化,簡而言之就是“區分德行,明察權變”八個字。這八個字對君、對臣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為人君主通曉“中略”,可以管理好江山社稷;為人臣者通曉“中略”,可以明哲保身,不遭到君主的殘害。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士亡。”就是提醒身為人臣者要明察權變,在身居要職的時候適時隱退,不要貪戀權位。古時候很多名臣良將就是因為隱退不及時,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劉禹錫有詩雲:“將略兵機命世雄,蒼皇鍾室歎良弓。遂令後代登壇者,每一尋思怕立功。”說的就是上麵的意思。臣子可以身居要職,但是千萬不要觸動君主的利益,功高蓋主往往會給自己帶來無妄之災。
作為君主,在統治江山的時候要注意適當地放權,也要適當地收權。“中略”中說,戰爭結束,將帥班師迴朝,這正是君主權位麵臨危險的時候。所以要找個恰當的時機削弱主帥的地位,逐漸奪取他的兵權,這是稱霸的人控製將帥的方略。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局麵,宋太祖趙匡胤便采取這種策略加強中央集權,以高官厚祿為條件解除了將領們的兵權,這就是曆史上的“杯酒釋兵權”。通過此計,趙匡胤很好地集中了自己手中的權力,將士們也得到了高官厚祿。在此之前,類似的事情還發生過很多起,漢景帝削藩便是其中一件。
漢景帝即位後,繼續推行漢初“與民生息”的政策,改田賦十五稅一為三十稅一。此外,他在位期間還做了一件大事,便是“削藩”,平定了吳楚“七國之亂”。
漢景帝身邊有一個叫晁錯的大臣,為人剛正,敢於直言進諫,為漢朝政權的鞏固和經濟的發展製定並且主持實施了許多積極的政策,很受景帝的寵信,被景帝稱為“智囊”。景帝前元三年,晁錯為了鞏固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向漢景帝上書《削藩策》,極力主張削弱地方王國的勢力,以此來維護漢王朝的統一。
晃錯之所以提出這一建議,是有曆史淵源的。這還要從西漢王朝的曆史說起。
楚漢相爭期間,劉邦為了能夠盡快實現統一,分封了許多異姓王。後來,劉邦稱帝,即漢高祖。他想方設法鏟除了這些異姓王,又在這些異姓王的土地上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等為王。劉邦認為,秦朝之所以速亡是因為秦始皇沒有分封土地給他的子弟,所以他吸取教訓,大封劉氏宗親為藩王。漢高祖還立誓:非劉氏子弟不王。
漢初的時候,土地遼闊,人口眾多,而且分封的同姓王跟劉邦的血緣關係很近,所以他們都能效忠朝廷。此時,諸侯王的分封確實起到了拱衛中央的作用。
高祖去世後,他的妻子呂後開始獨霸朝政。她違背高祖當初的誓言,封呂家的子弟為諸侯王,而對於劉姓諸侯則控製甚嚴,甚至殺掉了其中某些諸侯王。
劉氏子弟對呂後的專權嚴重不滿,他們覺得漢朝天下是劉家的,不是呂家的,容不得這個女人胡來。呂後死後,呂氏諸侯怕失去地位,於是聚兵準備發動政變。此時,劉家子弟對呂後多年專製統治的不滿開始爆發。當時劉肥(劉邦長子)的二兒子朱虛侯劉章、三兒子劉興居宿衛長安,他們暗約兄長劉襄起兵,滅掉呂氏子弟,事成之後,由劉襄繼承皇帝之位。劉襄答應起兵。同時,大將軍灌嬰負責出擊呂氏子弟。他們認為這樣裏應外合,時機一到肯定能將呂氏一舉剿滅。後來形勢發生了變化,劉章與太尉周勃、大將軍陳平協力消滅了呂氏勢力。
按功勞,本來該立劉章為皇帝,但因為他的妻子是呂後的侄女呂魚,群臣怕再次出現呂氏專權的情況,便立代王劉恆為王。劉恆家的外戚是薄氏,大家覺得比較安全。於是劉恆即位,就是以後的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的時候,地位並不穩定,因為劉氏諸王跟他的血緣關係很遠,很容易發生叛亂。後來景帝即位,也存在著同樣的隱患。所以,晁錯在給景帝上書的時候寫道:“漢高祖一統天下的時候,兄弟不多,幾個兒子也比較年輕,分封的異姓王,血緣關係都是比較近的。他的大兒子齊肥王分到了七十二座城池;他的弟弟楚王劉交分封到四十座城池;他的侄子吳王劉濞(bi),擁有吳地五十多座城池。這三個王所擁有的土地就是天下的一半。算上後來分封的其他諸侯王,天下的土地就被占去了一大半。如今吳王劉濞因為他的兒子被陛下誤殺一直稱病不上朝,按法律這是要被處死的。您沒有處死他,反而允許他可以不上朝。他不但沒有悔過,反而更加驕橫,甚至私自煮鹽鑄幣,招兵買馬陰謀叛亂。現在的局勢是,削他的地,他要反;不削,他還是反。”
景帝采納了晃錯的建議,開始推行削藩政策。此事嚴重影響了諸侯王的利益,諸侯王強烈不滿,於是爆發了曆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景帝隻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七國之亂”,使劉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嚴重打擊。景帝還乘機收迴各個諸侯國的支郡,規定這些支郡最終都歸朝廷所有。同時,他又取消了一些王國的特權,比如自行任命官吏、自行征收賦稅等。自景帝之後,中央設立國相,國相可以監察諸侯王,諸侯王隻享有“衣食租稅”的權力,就是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不得治理民政。從此以後,藩國的勢力被嚴重削弱。景帝的削藩政策鞏固了中央集權,維護了國家的和平統一。
要治國平天下,懂得收權和放權是很有必要的。隻有自如地收放權力,才能穩坐統治者的地位。“中略”詳細解說了關於權力的施放與收迴的問題。作為統治者,做到“區分德行,明察權變”極為重要。君主要有道德,有品行,有威嚴,要根據形勢拿捏手中的權力,對“功高蓋主”的人要“消滅”,奪取他的威嚴,廢掉他的權力,並且賜予他豐厚的東西,讓他心情愉快地接受這樣的安排,這就是身為人君控製將帥的方略。當然,《三略》中也說到身為人臣要記得“明哲保身”這四個字,及時隱退才是上策,免得招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