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讖》上說:“鉤上掛香餌,一定有願意上鉤的魚;軍隊中懸重賞,一定有樂於效死的人。”因此,重禮,是人才前來歸附的原因;重賞,是士卒拚死效命的原因。如果真誠以禮相待招人歸附,如果懸以重賞招人效死,想得到的人自然會前來歸附或者拚死效命。因此,待之以禮而又反悔,就不能留住歸附的勇士;給以重賞又反悔,招來的勇士就不會受驅使。堅持以禮相待、有功必賞,勇士就會競相拚死效命。


    《軍讖》上說:“打算打仗的國家,在打仗之前一定要施以恩惠;打算攻打其他的國家,一定要先休養生息。”能以少勝多的,一定是施以很多恩惠的結果;能以弱勝強的,一定是人民先休養生息的結果。所以說,良將安定人心,對待兵士,就像愛護自己一樣;可以使軍隊上下一心,在戰爭中一定會所向披靡。


    《軍讖》上說:“用兵的要訣是,務必先偵察敵方的情況:探明其儲藏物資的虛實,估算其糧食儲存的多少,預測其兵力的強弱,察明其天時地利的優劣,摸清其兵力薄弱的地方。”所以,國家沒有戰事,卻在忙於運糧,肯定是內部空虛;老百姓麵有饑色,肯定是國家窮困。從千裏之外轉運糧食,老百姓一定會挨餓;打柴割草之後再做飯,一定不能使軍隊頓頓吃飽。一千裏以外運糧,說明國家缺少一年的糧食;兩千裏之外運糧,說明國家缺少兩年的糧食;三千裏之外運糧,說明國家缺少三年的糧食。這是國家空虛的表現。國內空虛,百姓就會貧窮;百姓貧窮,全國上下就不會和睦。敵人在外麵虎視眈眈,內亂又不斷,必然會使國家崩潰。


    《軍讖》上說:“君主如果施行暴政,就會使下級官吏跟著施行苛政;賦稅沉重,苛捐繁複,嚴刑酷罰濫用無止,因而民眾就會相互殘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亡國之兆。”


    《軍讖》上說:“內心貪婪而外表裝得廉潔,用欺騙的手段獲得名聲;假公濟私,使得君臣上下是非不分;喬裝打扮,假作正經,以獵取高官,獲得重用。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竊國之始。”


    《軍讖》上說:“官吏結黨營私,各自引進自己的親信,把奸邪之人網羅進來,壓製仁人誌士;背棄公德,謀取私利,同僚之間,相互攻擊。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禍亂之源。”


    《軍讖》上說:“豪門大族如果拉幫結夥,雖無官位卻妄自尊大,擅立威勢,人人都會怕他;培植的黨羽像藤纏葛繞一樣盤根錯節,積蓄私德,給人以小恩小惠,意圖奪取當政者的大權;欺壓侵害平民百姓,必會引起一國之內議論紛紛,做臣子的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禍亂之根。”


    《軍讖》上說:“世代相沿,作惡為奸,欺騙官員,凡事隻求為自己謀取便利,變換花招,玩弄法令,危害君主。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國之奸賊。”


    《軍讖》上說:“官多民少,尊卑不分,恃強淩弱;沒有辦法製止,君子也受到牽連,國家一定會蒙難。”


    《軍讖》上說:“喜歡好人卻不任用,憎恨壞人卻不將他予以清退;有才德的人隱居而不出,無能的人在位當權,國家將會遭受禍害。”


    《軍讖》上說:“宗族勢力龐大,互相勾結,竊取要位,欺上瞞下,日益壯大,君主又不忍心鏟除,國家必定受到敗壞。”


    《軍讖》上說:“巧言諂媚之臣如果當權,全軍就會憤憤不平;倚仗權勢,自誇其能,行動就會違背眾人的意誌;不選用賢人,不去除庸人,苟且為政,隻求取悅君主;態度專橫,隻相信自己,凡事都炫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以惡言去傷害品德高尚的人,以虛妄去誣蔑有功的人;不區分善惡,與自己的意見隻求相合;遇事拖延,不能及時使政令得到推行;任意發布不合常規的政令,完全變更了古製,改易了常道。如果君主任用了這樣的奸佞之臣,國家一定會遭受災禍。”


    《軍讖》上說:“奸雄之間相互吹捧,使君主受到蒙蔽,導致其是非不分;誹謗和吹捧同時興起,阻塞君主的視聽,使其善惡難辨;臣下各人庇護各人的手下,導致君主身邊的忠誠之臣日益流失。”


    所以君主能夠明察不同的說法,就可以看到事物的萌芽;君主任用仁人賢才,作奸稱雄的人就會離開;君主任用德高望重的人,紛繁的政事就能得到有條不紊的處理;君主能招請隱士出山從政,隱士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才幹,而不是徒有虛名;在處理軍國大事時,能征詢平民百姓的意見,君主的功績才能被稱道;君主的舉動不失去民心,他的恩德才能在天下傳播。


    《三略》是一部專講戰略的兵書,原名是《黃石公三略》,側重於從政治策略上闡明治國用兵的道理,與《六韜》齊名。宋人戴少望在《將鑒論斷》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兵法傳於今世者七家,唯《三略》最通於道而適於用,可以立功而保身。”這個“道”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人生的智慧與成功之道。《三略》中糅合了諸子百家的智慧。該書自問世以來,受到了曆代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的重視。


    本篇是《三略》中的最上篇,簡稱“上略”,詳細闡述了身為將領應該做的事情,還有其用兵打仗的關鍵和一些方法。文中多次引用《軍讖》上的話來增強行文的說服性,表明作者的觀點和立場。文中提到最多的莫過於“禮”“賞”二字,從這兩個方麵來激勵士兵作戰和任用人才,體現了古人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


    將帥統率的士卒也是人,而不僅僅是一個與敵人作戰的工具,要給予良好的待遇才能使其勇於殺敵,拚死效力。


    古代用兵打仗的時候很多,如何對待手下的士卒對於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影響非常大。將領帶兵打仗時,誠心對待自己的下屬,才能使得軍心一致,共同抗敵。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北宋朝廷內部混亂,在內憂外患下,北宋王朝最終滅亡。宋徽宗、宋欽宗父子都被金人俘虜。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在杭州建立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史稱宋高宗。一代名將嶽飛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他幼年喪父,母親含辛茹苦地將他拉扯大,他對母親非常孝順,對母親的話言聽計從。嶽飛的母親從小教育嶽飛要精忠報國,最後幹脆將這四個字刺在了他的背上。


    長大後,嶽飛始終不忘背上刺的四個字,自參軍以後就不斷立下赫赫戰功,為南宋王朝立下汗馬功勞。


    有一次,嶽飛帶了一百多名士兵在黃河邊練兵,突然,上遊的岸邊出現了一隊金兵,而且來勢洶洶。士兵們立刻慌亂起來,此時,嶽飛鎮定如常,對大家說:“敵人雖然多,但是不清楚我們有多少兵馬,大家一定要振作,不要在士氣上輸給金兵。”說完,他就帶頭勇敢地衝向敵軍,斬殺了一名金軍將領。士兵們都受到了鼓舞,紛紛衝上去廝殺,把金軍殺得片甲不留。這件事奠定了嶽飛在士兵心中的威望,大家此後更加信服他。


    麵對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慘狀,從小就受母親熏陶的嶽飛一心想收複失地,所以他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高宗曾經想為他建造一座豪宅,但卻被他婉言謝絕。他對高宗說:“敵人未滅,怎麽可以先建設我的小家呢?天下太平的時候再說吧。”有人問他天下什麽時候才會太平,他迴答說:“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天下才會有太平的希望。”


    在練兵的時候,嶽飛對眾將士人人平等,連自己的兒子也一樣。他的兒子嶽雲有一次騎馬衝下山坡的時候,不幸馬失前蹄,摔倒在地,摔得鼻青臉腫。嶽飛得知此事後,不但沒有安慰自己的兒子,反而狠狠地責罰了他。士兵們看到嶽飛對待屬下這樣一視同仁,更是對他從內心產生了敬意,都一心一意地投入了訓練。


    嶽飛對士兵非常關心。有的士兵生病了,他會親自去照顧,告訴他們好好養病;他的部下出征,他會讓夫人去部下的家裏慰問,並且帶去很多慰問品;如果他的軍隊裏有將士不幸陣亡了,有兒女的,他會撫養其兒女,有老人的,他會贍養老人。朝廷因為他的赫赫戰功賞賜給他很多財物,他也全部分給了將士們。


    當然,關心是關心,手下犯了錯誤,他也不會姑息。一次,他看見自己手下的一個士兵擅自用一束麻來捆綁柴草,立刻按軍法懲辦。“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成為每個嶽家軍士兵都必須遵守的訓誡。


    公元1140年,金國撕毀了宋金和約,以金兀術為統帥,向南宋王朝發起全麵進攻。金兀術為了對付宋朝軍隊,研究出了一種叫做“鐵拐馬”的戰術。所謂的“鐵拐馬”戰術,就是用鐵鏈將很多馬連上,在馬的後麵跟著許多用鐵甲包著的車,有些像現代的裝甲部隊,橫衝直撞,令敵難以克製,所以在戰場上屢戰屢勝。


    為了對付金兀術的“鐵拐馬”,嶽飛好幾天沒有睡覺,終於想出了破敵方法。他命令士兵在打仗的時候,用竹竿纏上鐮刀去鉤敵軍馬匹的小腿,這下子“鐵拐馬”就變成了“拐馬”。幾天內,嶽飛的軍隊連連告捷。受挫的金兀術大怒,他率大軍來到郾城,雙方擺開戰場。嶽飛先派兒子嶽雲領著一支精銳騎兵打先鋒,他對嶽雲說:“這次出戰,隻能勝,不能敗。如果敗了,你就提頭來見。”


    嶽雲領命,帶頭衝過去,奮勇殺敵。宋軍在嶽雲的帶領下,把金兵殺得大敗。


    金兀術不甘心就這麽失敗,調整戰略,又運用一種叫“鐵浮屠”的戰術。這是一支他專門訓練過的騎兵,人馬都披上厚厚的鐵甲,以三個騎兵編成一隊,居中者衝鋒,又用兩支騎兵從左右兩翼進行包抄。


    嶽飛又開始研究對付“鐵浮屠”的辦法。他發現了“鐵浮屠”的致命弱點,就是馬膝蓋和馬蹄沒有包裹鐵皮。於是,他命令將士上陣的時候帶著刀斧,一旦“鐵浮屠”衝來,嶽家軍將士就彎著身子,專砍對方馬的馬蹄或者馬膝蓋。馬被砍倒了,金兵跌下馬來,嶽飛就命令兵士出擊,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


    嶽飛一生可謂是功勳卓著,他的嶽家軍也是家喻戶曉,人人都知道嶽家軍軍紀嚴明、驍勇無比。軍隊中的人都心甘情願為他誓死效力。這一切都與嶽飛平時和將士們同甘苦、共患難是分不開的。


    作為將領,對待手下就要視如己出般親厚,這樣軍隊才能上下一致,才能團結一心共同抗敵。另外,要適當給予下屬一定的恩惠,也就是所謂的“禮”“賞”,這樣下屬才有動力。嶽飛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很好,朝廷賞給他的東西,他從來不獨享,而是全部分發給下麵的將士們,這對將士們來說就是一種恩惠。曆史上還有很多名將也是如此,他們和將士們團結一心,打了很多勝仗,因而被人廣為傳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韜·鬼穀子謀略全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薑尚 鬼穀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薑尚 鬼穀子並收藏六韜·鬼穀子謀略全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