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內楗第三:拉近關係,意氣相投 (2)
六韜·鬼穀子謀略全本 作者:薑尚 鬼穀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鞅很快製訂出了變法的新法案。衛鞅怕沒有威信,在老百姓中推行不開,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命人在秦國都城的南門立了一根三丈來長的木杆,在旁邊貼了一張告示,上麵說:“誰能把這根木杆扛到北門去,就賞他十兩黃金。”一會兒工夫,木杆周圍就圍滿了看熱鬧的人。
大家雖然感到好奇,但沒有人上去扛木杆。人們都在想:“這根木杆雖然重,但是青年人扛上幾裏地也沒有問題。給這麽多金子不會是圈套吧?哪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衛鞅看沒人扛,於是把賞金提高到了五十兩黃金。一會兒,人群中走出來一個壯漢,按照告示上麵說的做了。衛鞅立刻賞了他五十兩黃金。大家覺得衛鞅言而有信,在心裏信服了他。
之後,衛鞅開始大刀闊斧地推行變法。公元前356年,新法令公布。主要內容是:
第一,加強社會治安,實行連坐法。把老百姓都組織起來,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監督,互相擔保。如果其中有一家犯了罪,其他監督擔保的家庭要檢舉,否則所有人一起判罪,而且檢舉者有賞。不許窩藏犯罪的人,否則發現了要和犯罪的人一同處置。外出必須攜帶身份憑證,沒有憑證,各地均不可留宿。
第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努力生產,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家可以免去一家的勞役。凡是懶惰的、不務農的、偷奸取巧的,連同其妻子兒女一起充為官奴。一戶人家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兒子,成人以後就要分家,要各自交稅,否則的話,一個人就要交兩份稅。
第三,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製。官位的大小以軍功而立,軍功大的官位就高,賞賜金銀、封地、奴隸;沒有軍功的,就沒有官位,即使有錢也不能過豪華的生活,就算是貴族也隻能享受平民的待遇。
第四,統一度量衡。衛鞅變法前,秦國各地度量衡不統一。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衛鞅製造了標準的度量衡器。此外,他還統一了鬥、桶、權、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國的百姓必須嚴格執行新的標準,不得違反。
新法令頒布以後,秦國很快就強大起來。因為新的法令使老百姓一心務農,生產得到很大發展。又因為實施軍功製度,秦國的軍事力量也變得十分強大。秦孝公看到秦國變化如此之大,非常高興,提拔了衛鞅,以後又陸續實施了衛鞅提出的一些措施,秦國因而變得更加強大。為了嘉獎衛鞅,秦孝公把商、於一帶十五座城鎮封給了衛鞅。從此以後,人們就把衛鞅稱做商鞅了。
商鞅的才華在秦國得到了施展,他的想法也通過秦孝公的推行得以實施。商鞅變法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的想法跟秦孝公的想法有一致的地方。他通過跟秦孝公暢談,將兩人的想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更顯得意氣相投,關係也拉得更近了。商鞅變法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商鞅最終被處以車裂之刑,原因就是他推行的某些政策觸犯了很多貴族的利益,其中還包括太子。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了靠山,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這裏不得不說,人們在做事的時候要注意分寸,在該隱退的時候隱退,不能過度放縱自己,否則就會失去退路,不能在處事的時候來去自如。商鞅是一個例子,為越王勾踐奮鬥了一輩子卻沒有落個好下場的老臣文種是另一個例子。
很多人都知道春秋時期的吳越之爭。越王勾踐平定吳國以後,在江淮一帶縱橫馳騁,號稱霸王。勾踐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叫範蠡,此人能文能武,足智多謀,還精通外交,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越王成就霸業少不了他的功勞。
平定吳國後,範蠡又率軍北上,立下大功,被拜為上將軍。
然而,範蠡並沒有貪戀權位,他寫了一封信給越王,表達自己想隱退的心意。越王勾踐不肯,說要分給範蠡半壁江山。範蠡沒有接受,在半夜的時候悄悄地去了齊國。
範蠡到達齊國後,給自己的老朋友文種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是:“我曾經聽說,天空中的飛鳥如果被射殺幹淨,良弓就會被收藏起來;兔子被抓盡了,獵狗沒有用就會被煮著吃。現在也是這個情況。越王完成大業,不需要我們了,我勸你還是早點離開,不然就會大禍臨頭。”文種也是勾踐手下的一位大臣,當初勾踐在吳國受辱的時候,就把越國的政事托付給了文種。在文種的帶領下,越國的農業生產和軍事力量漸漸發展起來,他也是一個大功臣。
文種收到範蠡的信後,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就天天稱病不上朝。這樣過了幾天,有人在勾踐麵前進讒言,說文種意圖謀反,他稱病不上朝就是在暗地裏準備集結兵力。
勾踐覺得這些話有道理,而且現在越國霸業已成,留著文種也是禍患。為了防止夜長夢多,勾踐就假裝去看望文種。他問文種:“你交給我消滅吳國的計策有七條,我隻用了三條就消滅了吳國,不知道其他四條是什麽?”文種說:“我不知道其他四條是什麽。”勾踐冷笑:“那你就去地下問問夫差,看他願不願意用你剩下的四條計謀。”說完就賜給了文種一把劍,讓他自裁。可憐這位功勳卓著的老臣就這樣死了。範蠡悄悄卸甲歸田反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成為一代富商“陶朱公”,他的後半生也過得很不錯。
人與人的關係是很微妙的,親近和疏遠之間是有度的,進獻說辭的時候要記得固守謀略,而《鬼穀子》第三章說的就是進獻說辭和固守謀略的方法。做臣子的,既要讓君王采納他的建議,又要進退有度,掌握分寸。
遊說君王的謀士們大多靈活機警,毫不自傲,避免危言、直言,注重以情動人,以理動人,以義動人,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發生在戰國時期的著名的觸龍說趙太後的故事,就是對“內楗”之術最好的應用之一。
戰國時,趙國的國君趙惠文王去世,趙太後臨時管理國政。第二年,秦國派兵大舉進攻趙國,形勢很危急。趙國派人向齊國請求救兵。齊國同意了,但提出“必須讓趙太後的幼子長安君到我國來當人質”的條件。趙太後心疼自己的小兒子,不答應這個條件。大臣們紛紛勸諫,但趙太後就是不聽,她還下令說:“如果有誰再來勸諫,我就朝他臉上吐唾沫。”這樣一來,誰都不敢去勸諫了。
左師觸龍見國情緊急,想到了一個計策,便前去見趙太後。趙太後見了觸龍,顯得很生氣。觸龍故意走得很慢,說自己腿腳不好。他先東拉西扯地和趙太後說了些閑話,使趙太後的怒氣稍微消了一些。接著,觸龍又說起自己的兒子,意思是想為兒子謀個差事。趙太後高興地答應了,觸龍以此為契機,談起了長輩該如何愛護孩子的道理。趙太後因為已經消了氣,所以對這些道理也聽得入耳了。觸龍說,為兒子著想,不能光看眼前,還應當考慮他的將來,讓他建功,他才能立業。趙太後終於被觸龍說服了,同意派長安君到齊國去做人質。長安君到了齊國後,齊國果然出兵,解除了趙國的危機。
這一故事很好地體現了進獻計謀的方法,主張要拉近與遊說對象的關係,從而得自己的意見更容易被采納。與此同時,需要掌握被遊說者的想法,不能草率行動。隻有完全掌握情況以後,才能很好地控製對方。
楚漢爭霸時期,劉邦曾封張敖為趙王。西漢建立後,丞相趙午、貫高攛掇趙王謀殺漢高祖,篡漢登基。漢高祖驚聞此訊後,馬上下令搜捕趙王及其黨羽,並頒下詔書:“追隨趙王反叛者,罪及三族”趙王一看勢頭不對,攜大臣田叔、孟舒至長安請罪。劉邦一見趙王,氣得七竅生煙,把趙王罵了個狗血噴頭,最後廢趙王為宣平侯。接下來是審訊田叔、孟舒。經過一番“審訊”,劉邦驚歎於他們二人的才幹。他萬萬沒想到,小小的趙國還藏有這樣的人才!於是,擢田叔為漢中守,孟舒為雲中守。
漢文帝即位後,曾問田叔:“你可知道當今天下德高望重的長者是誰嗎?”“愚臣以為雲中守孟舒是德高望重的長者。”文帝搖搖頭:“匈奴進攻雲中,孟舒不能堅守,損兵折將數百人,這也算得上德高望重的長者嗎?”
田叔跪下叩頭辯解道:“貫高謀反時,高祖曾詔諭全國,凡追隨趙王者罪及三族,孟舒自知罪過難免,便追隨趙王到長安請罪,本來抱著必死的決心,他也不知道日後要去雲中,更不會料到戰事失利。”他又說:“做了雲中守以後,孟舒能盡心盡責。他愛兵如子,兵也敬他為父,上下擰成一股繩。匈奴每次進攻,孟舒都身先士卒,士兵們也爭先恐後地猛打猛衝,覺得為郡守而戰,死也值得,這難道是孟舒瞎指揮、逼士兵去送死嗎?事實上,他心裏很清楚,將士們連日征戰,疲憊不堪,但望著奮力爭殺的士卒,他能說什麽呢?”文帝聽了田叔這一番辯解,恍然大悟,心想:“孟舒果真是一位賢臣。”此時,孟舒因戰事失利,已被撤職查辦,聽候處理。不久,漢文帝發了一道詔書,又把孟舒召迴雲中,繼續做太守。
田叔在文帝麵前直抒己見解救孟舒,使漢文帝茅塞頓開,重新任用孟舒,不可謂不智。
其實,這個故事中蘊涵了本篇的核心內容,那就是遊說者用言辭、智謀與國君說話前,要作好充分準備,正確處理好“投其所好”和政治道德標準之間的關係。
今天,處理人際關係也是一樣的方法。一定要記得:在拉近關係的同時使自己的行為得體,讓自己的策略跟決策者的想法統一。這樣不但能施展自己的謀略,而且還可以使自己可進可退,可攻可守。
大家雖然感到好奇,但沒有人上去扛木杆。人們都在想:“這根木杆雖然重,但是青年人扛上幾裏地也沒有問題。給這麽多金子不會是圈套吧?哪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衛鞅看沒人扛,於是把賞金提高到了五十兩黃金。一會兒,人群中走出來一個壯漢,按照告示上麵說的做了。衛鞅立刻賞了他五十兩黃金。大家覺得衛鞅言而有信,在心裏信服了他。
之後,衛鞅開始大刀闊斧地推行變法。公元前356年,新法令公布。主要內容是:
第一,加強社會治安,實行連坐法。把老百姓都組織起來,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監督,互相擔保。如果其中有一家犯了罪,其他監督擔保的家庭要檢舉,否則所有人一起判罪,而且檢舉者有賞。不許窩藏犯罪的人,否則發現了要和犯罪的人一同處置。外出必須攜帶身份憑證,沒有憑證,各地均不可留宿。
第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努力生產,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家可以免去一家的勞役。凡是懶惰的、不務農的、偷奸取巧的,連同其妻子兒女一起充為官奴。一戶人家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兒子,成人以後就要分家,要各自交稅,否則的話,一個人就要交兩份稅。
第三,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製。官位的大小以軍功而立,軍功大的官位就高,賞賜金銀、封地、奴隸;沒有軍功的,就沒有官位,即使有錢也不能過豪華的生活,就算是貴族也隻能享受平民的待遇。
第四,統一度量衡。衛鞅變法前,秦國各地度量衡不統一。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衛鞅製造了標準的度量衡器。此外,他還統一了鬥、桶、權、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國的百姓必須嚴格執行新的標準,不得違反。
新法令頒布以後,秦國很快就強大起來。因為新的法令使老百姓一心務農,生產得到很大發展。又因為實施軍功製度,秦國的軍事力量也變得十分強大。秦孝公看到秦國變化如此之大,非常高興,提拔了衛鞅,以後又陸續實施了衛鞅提出的一些措施,秦國因而變得更加強大。為了嘉獎衛鞅,秦孝公把商、於一帶十五座城鎮封給了衛鞅。從此以後,人們就把衛鞅稱做商鞅了。
商鞅的才華在秦國得到了施展,他的想法也通過秦孝公的推行得以實施。商鞅變法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的想法跟秦孝公的想法有一致的地方。他通過跟秦孝公暢談,將兩人的想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更顯得意氣相投,關係也拉得更近了。商鞅變法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商鞅最終被處以車裂之刑,原因就是他推行的某些政策觸犯了很多貴族的利益,其中還包括太子。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了靠山,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這裏不得不說,人們在做事的時候要注意分寸,在該隱退的時候隱退,不能過度放縱自己,否則就會失去退路,不能在處事的時候來去自如。商鞅是一個例子,為越王勾踐奮鬥了一輩子卻沒有落個好下場的老臣文種是另一個例子。
很多人都知道春秋時期的吳越之爭。越王勾踐平定吳國以後,在江淮一帶縱橫馳騁,號稱霸王。勾踐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叫範蠡,此人能文能武,足智多謀,還精通外交,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越王成就霸業少不了他的功勞。
平定吳國後,範蠡又率軍北上,立下大功,被拜為上將軍。
然而,範蠡並沒有貪戀權位,他寫了一封信給越王,表達自己想隱退的心意。越王勾踐不肯,說要分給範蠡半壁江山。範蠡沒有接受,在半夜的時候悄悄地去了齊國。
範蠡到達齊國後,給自己的老朋友文種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是:“我曾經聽說,天空中的飛鳥如果被射殺幹淨,良弓就會被收藏起來;兔子被抓盡了,獵狗沒有用就會被煮著吃。現在也是這個情況。越王完成大業,不需要我們了,我勸你還是早點離開,不然就會大禍臨頭。”文種也是勾踐手下的一位大臣,當初勾踐在吳國受辱的時候,就把越國的政事托付給了文種。在文種的帶領下,越國的農業生產和軍事力量漸漸發展起來,他也是一個大功臣。
文種收到範蠡的信後,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就天天稱病不上朝。這樣過了幾天,有人在勾踐麵前進讒言,說文種意圖謀反,他稱病不上朝就是在暗地裏準備集結兵力。
勾踐覺得這些話有道理,而且現在越國霸業已成,留著文種也是禍患。為了防止夜長夢多,勾踐就假裝去看望文種。他問文種:“你交給我消滅吳國的計策有七條,我隻用了三條就消滅了吳國,不知道其他四條是什麽?”文種說:“我不知道其他四條是什麽。”勾踐冷笑:“那你就去地下問問夫差,看他願不願意用你剩下的四條計謀。”說完就賜給了文種一把劍,讓他自裁。可憐這位功勳卓著的老臣就這樣死了。範蠡悄悄卸甲歸田反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成為一代富商“陶朱公”,他的後半生也過得很不錯。
人與人的關係是很微妙的,親近和疏遠之間是有度的,進獻說辭的時候要記得固守謀略,而《鬼穀子》第三章說的就是進獻說辭和固守謀略的方法。做臣子的,既要讓君王采納他的建議,又要進退有度,掌握分寸。
遊說君王的謀士們大多靈活機警,毫不自傲,避免危言、直言,注重以情動人,以理動人,以義動人,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發生在戰國時期的著名的觸龍說趙太後的故事,就是對“內楗”之術最好的應用之一。
戰國時,趙國的國君趙惠文王去世,趙太後臨時管理國政。第二年,秦國派兵大舉進攻趙國,形勢很危急。趙國派人向齊國請求救兵。齊國同意了,但提出“必須讓趙太後的幼子長安君到我國來當人質”的條件。趙太後心疼自己的小兒子,不答應這個條件。大臣們紛紛勸諫,但趙太後就是不聽,她還下令說:“如果有誰再來勸諫,我就朝他臉上吐唾沫。”這樣一來,誰都不敢去勸諫了。
左師觸龍見國情緊急,想到了一個計策,便前去見趙太後。趙太後見了觸龍,顯得很生氣。觸龍故意走得很慢,說自己腿腳不好。他先東拉西扯地和趙太後說了些閑話,使趙太後的怒氣稍微消了一些。接著,觸龍又說起自己的兒子,意思是想為兒子謀個差事。趙太後高興地答應了,觸龍以此為契機,談起了長輩該如何愛護孩子的道理。趙太後因為已經消了氣,所以對這些道理也聽得入耳了。觸龍說,為兒子著想,不能光看眼前,還應當考慮他的將來,讓他建功,他才能立業。趙太後終於被觸龍說服了,同意派長安君到齊國去做人質。長安君到了齊國後,齊國果然出兵,解除了趙國的危機。
這一故事很好地體現了進獻計謀的方法,主張要拉近與遊說對象的關係,從而得自己的意見更容易被采納。與此同時,需要掌握被遊說者的想法,不能草率行動。隻有完全掌握情況以後,才能很好地控製對方。
楚漢爭霸時期,劉邦曾封張敖為趙王。西漢建立後,丞相趙午、貫高攛掇趙王謀殺漢高祖,篡漢登基。漢高祖驚聞此訊後,馬上下令搜捕趙王及其黨羽,並頒下詔書:“追隨趙王反叛者,罪及三族”趙王一看勢頭不對,攜大臣田叔、孟舒至長安請罪。劉邦一見趙王,氣得七竅生煙,把趙王罵了個狗血噴頭,最後廢趙王為宣平侯。接下來是審訊田叔、孟舒。經過一番“審訊”,劉邦驚歎於他們二人的才幹。他萬萬沒想到,小小的趙國還藏有這樣的人才!於是,擢田叔為漢中守,孟舒為雲中守。
漢文帝即位後,曾問田叔:“你可知道當今天下德高望重的長者是誰嗎?”“愚臣以為雲中守孟舒是德高望重的長者。”文帝搖搖頭:“匈奴進攻雲中,孟舒不能堅守,損兵折將數百人,這也算得上德高望重的長者嗎?”
田叔跪下叩頭辯解道:“貫高謀反時,高祖曾詔諭全國,凡追隨趙王者罪及三族,孟舒自知罪過難免,便追隨趙王到長安請罪,本來抱著必死的決心,他也不知道日後要去雲中,更不會料到戰事失利。”他又說:“做了雲中守以後,孟舒能盡心盡責。他愛兵如子,兵也敬他為父,上下擰成一股繩。匈奴每次進攻,孟舒都身先士卒,士兵們也爭先恐後地猛打猛衝,覺得為郡守而戰,死也值得,這難道是孟舒瞎指揮、逼士兵去送死嗎?事實上,他心裏很清楚,將士們連日征戰,疲憊不堪,但望著奮力爭殺的士卒,他能說什麽呢?”文帝聽了田叔這一番辯解,恍然大悟,心想:“孟舒果真是一位賢臣。”此時,孟舒因戰事失利,已被撤職查辦,聽候處理。不久,漢文帝發了一道詔書,又把孟舒召迴雲中,繼續做太守。
田叔在文帝麵前直抒己見解救孟舒,使漢文帝茅塞頓開,重新任用孟舒,不可謂不智。
其實,這個故事中蘊涵了本篇的核心內容,那就是遊說者用言辭、智謀與國君說話前,要作好充分準備,正確處理好“投其所好”和政治道德標準之間的關係。
今天,處理人際關係也是一樣的方法。一定要記得:在拉近關係的同時使自己的行為得體,讓自己的策略跟決策者的想法統一。這樣不但能施展自己的謀略,而且還可以使自己可進可退,可攻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