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者,天地之象也。獅子掌者,拳之式也;乾者健者也,陽之性也,三畫卦之名也,乾以形體方謂之天,以性情方謂之乾。其於物也,則為獅形,其物最嚴烈,其性最勇猛,能食虎豹之獸,有抖毛之威。以拳式之用言,則有金龍合口之式,有獅子張口之形,有白猿拖刀之法。在腹內則為氣,能資萬物;在拳中,則為獅子掌,能萬法開端。此式以兩手極力伸出,內外上下一氣,有乾三連之象,又有起首三點之式,故取象為乾卦 ,其拳順,則同身血脈舒暢,氣力倍增;其拳謬,則乾遇震,而拳中不能無妄;乾臨坤,而心竅亦不能開通矣。學者於此尤加謹焉。
(一) 青龍轉身:起點以兩儀左式,先將右足走在前邊(見青龍轉身圖)
(二) 青龍縮尾:隨後即將左足再邁至前邊,將足尖往裏扣勁,落下與右足順相齊,兩足尖相離遠近亦二三寸許,兩足後根均往外扭勁,兩胯裏根均往裏抽勁,腰塌住勁。
(三) 青龍返首:再將右手伸直往外擰勁,擰至手心往外,右足亦隨右手往外擰時,一齊往外擺去,足尖要直著,與右手上下相齊,兩肩微有往迴縮勁之意。
(四) 黑虎出洞:再邁左足時,兩手腕均往裏裹勁,裹至兩手心朝上,左手仍靠著右肋,左足落至與右足尖相齊。兩足扭勁,塌腰,兩胯裏根抽勁,兩肩裏根縮勁均如前,兩足遠近相離亦如前。
(五) 獅子張嘴:再走仍先走左足,左手在左足走時同時往右胳膊下邊往平直穿去,與右胳膊成一丁字形。右手仍往裏裹著勁在麵前二三寸許,手直往上穿去,兩足如同走路相似走去,左手心朝上隨著往外如畫平圓圈之意,畫至食指直對圓圈空虛中處為度,右手與左手亦一齊手腕往外極力擰勁[沿著右耳往上舉過頭],擰至手心朝上,右胳膊靠著右耳處,如單手往上舉物之意,兩手虎口上下相對,兩手如托一長杆形。兩肩往下垂勁,又往外開勁,兩足隨走左手連往外畫,右手代往上托腰隨著左手往外扭勁,兩眼仍看前手食指稍。
(六) 獅子張嘴:再換右式步法,諸處之勁法無不與左式相同。
自此以下諸掌式,每逢起點時,均以兩儀單換掌左式起點,但左右式皆能起點,惟因初學習之人不明其理,故不能不有一定之規模,俟習熟之後無論何式,皆能互相聯絡,貫通而練之者也。習者要知之。
(一) 青龍轉身:起點以兩儀左式,先將右足走在前邊(見青龍轉身圖)
(二) 青龍縮尾:隨後即將左足再邁至前邊,將足尖往裏扣勁,落下與右足順相齊,兩足尖相離遠近亦二三寸許,兩足後根均往外扭勁,兩胯裏根均往裏抽勁,腰塌住勁。
(三) 青龍返首:再將右手伸直往外擰勁,擰至手心往外,右足亦隨右手往外擰時,一齊往外擺去,足尖要直著,與右手上下相齊,兩肩微有往迴縮勁之意。
(四) 黑虎出洞:再邁左足時,兩手腕均往裏裹勁,裹至兩手心朝上,左手仍靠著右肋,左足落至與右足尖相齊。兩足扭勁,塌腰,兩胯裏根抽勁,兩肩裏根縮勁均如前,兩足遠近相離亦如前。
(五) 獅子張嘴:再走仍先走左足,左手在左足走時同時往右胳膊下邊往平直穿去,與右胳膊成一丁字形。右手仍往裏裹著勁在麵前二三寸許,手直往上穿去,兩足如同走路相似走去,左手心朝上隨著往外如畫平圓圈之意,畫至食指直對圓圈空虛中處為度,右手與左手亦一齊手腕往外極力擰勁[沿著右耳往上舉過頭],擰至手心朝上,右胳膊靠著右耳處,如單手往上舉物之意,兩手虎口上下相對,兩手如托一長杆形。兩肩往下垂勁,又往外開勁,兩足隨走左手連往外畫,右手代往上托腰隨著左手往外扭勁,兩眼仍看前手食指稍。
(六) 獅子張嘴:再換右式步法,諸處之勁法無不與左式相同。
自此以下諸掌式,每逢起點時,均以兩儀單換掌左式起點,但左右式皆能起點,惟因初學習之人不明其理,故不能不有一定之規模,俟習熟之後無論何式,皆能互相聯絡,貫通而練之者也。習者要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