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簡曆悟空自言,隻半響三藏五餐。
譏唐僧門第觀念,黑熊羆異道成仙。
且說悟空急縱筋鬥,徑上黑風山,把那三藏留在觀音寺院。這三藏又在外人麵前露出了虛偽:列位請起,不須恨了。而對悟空則是緊箍咒兒常念,真是一個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是上賓的人兒。
悟空來到了黑風山黑風洞,麵對熊羆不免暗笑:這廝真個如燒窯的一般,築煤的無二!想必是在此處刷炭為生,怎麽這等一身烏黑?但他具有高尚的品德情操,不拿對方的生理缺陷開玩笑,倒是對方問起自己時,一點都不隱瞞自己,向對方透了家底:
自小神通手段高,隨風變化逞英豪。養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輪迴把命逃。
一點誠心曾訪道,靈台山上采藥苗。那山有個老仙長,壽年十萬八千高。
老孫拜他為師父,指我長生路一條。他說身內有丹藥,外邊采取枉徒勞。
得傳大品天仙訣,若無根本實難熬。迴光內照寧心坐,身中日月坎離交。
萬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淨體堅牢。返老還童容易得,超凡入聖路非遙。
三年無漏成仙體,不同俗輩受煎熬。十洲三島還遊戲,海角天涯轉一遭。
活該三百多餘歲,不得飛升上九霄。下海降龍真寶貝,才有金箍棒一條。
花果山前為帥首,水簾洞裏聚群妖。玉皇大帝傳宣詔,封我齊天極品高。
幾番大鬧靈霄殿,數次曾偷王母桃。天兵十萬來降我,層層密密布槍刀。
戰退天王歸上界,哪吒負痛領兵逃。顯聖真君能變化,老孫硬賭跌平交。
道祖觀音同玉帝,南天門上看降妖。卻被老君助一陣,二郎擒我到天曹。
將身綁在降妖柱,即命神兵把首梟。刀砍錘敲不得壞,又教雷打火來燒。
老孫其實有手段,全然不怕半分毫。送在老君爐裏煉,六丁神火慢煎熬。
日滿開爐我跳出,手持鐵棒繞天跑。縱橫到處無遮擋,三十三天鬧一遭。
我佛如來施法力,五行山壓老孫腰。整整壓該五百載,幸逢三藏出唐朝。
吾今皈正西方去,轉上雷音見玉毫。你去乾坤四海問一問,我是曆代馳名第一妖!
這悟空平生第一次向外人介紹自己,可謂是言簡意賅,評價得體,不但表現了悟空革命的樂觀主義和他的個人英雄主義,同時也對江流之類的人物進行了極大的諷刺:三年無漏成仙體,不同俗輩受煎熬。剛走出國門的唐僧就這番不順,以後還不知道遇到多少艱難呢。和熊羆的交手幾個迴合下來就讓他透支了體力,迴家吃飯補充能量。悟空也不趁人之危,迴到了寺院,這三藏也不管是不是紅日墜西,隻問:悟空你來了,袈裟如何?不去關心自己的徒弟,因為此時在三藏的眼裏,除了袈裟還是袈裟這件東西,根本不可能有別的。他自己除了飯飽菜足的,還又是添湯又是換水的,根本不管悟空渴不渴餓不餓的,一個勁地向悟空炫耀:自你去了這半日,我已吃過了三次茶湯,兩餐齋供了,他俱不曾敢慢我。這個視己如寶玉視他人如草芥的大唐人子,不容悟空喘一口氣:但隻是你還盡心竭力去尋取袈裟迴來。多虧那上房院主,又整治素供,請孫老爺吃齋,指望三藏十個悟空也的餓死。悟空卻吃了些須,複駕祥雲,馬不停蹄又去找尋。看來三藏給悟空起行者這個名字雖然不太好聽,但還算符合合實際。
再說這黑風洞的熊羆雖然為妖,卻也有極高的內在素質和文化修養,不比的那些身穿佛袍卻飽食終日的家夥。熊羆把環境整理得頗像一番樣子:那天井中,鬆篁交翠,桃李爭妍,叢叢花發,簇簇蘭香,卻也是個洞天之處。那二門上有一聯對子,寫著:靜隱深山無俗慮,幽居仙洞樂天真,簡直就是旅遊勝地。難怪悟空也暗暗地稱讚道:這廝也是個脫垢離塵、知命的怪物。其實這樣的人即使做了妖精也壞不到哪裏去的,就像有些人做了和尚也好不到哪裏去是一個道理。果然妖怪在自家門口不占悟空的半點便宜,看看天黑,戰爭終止。
三藏一定想抓個妖怪相當容易,眼巴巴地瞅著二番迴來的悟空,以為他得了袈裟,見悟空兩手空空的,又埋怨起來:怎麽這番還不曾有袈裟來?等悟空將請金池長老的簡帖遞給自己,高幹子弟的門第觀念又表現地赤裸裸的,這唐僧先是懷疑金池長老:你師父敢莫也是妖精麽?那院主慌忙跪下道:老爺,我師父是人。此話也得到了悟空的證實。繼而又懷疑起熊羆:我聞得古人雲,熊與猩猩相類,都是獸類,他卻怎麽成精?在他的眼裏,隻有他這種出身高貴的人才是有資格成為神仙的,可他偏偏忘了在他的麵前的人,個個都比他有資格成為神仙的,何況他自己的身世到現在都說不清楚的。難怪悟空嘲笑道:老孫是獸類,見做了齊天大聖,與他何異?大抵世間之物,凡有九竅者,皆可以修行成仙。把個三藏堵得閉口無言。三藏也隻能轉移話題,拿袈裟說事:你才說他本事與你手平,你卻怎生得勝,取我袈裟迴來?雖說住了口,還是不依不饒的。
夜裏,三藏在禪堂歇宿,想著袈裟,一晚上都跟個烙餅似的,那裏得穩睡?忽翻身見窗外透白,也不管是不是初一還是十五,急起叫道:悟空,天明了,快尋袈裟去。活生生一個高玉寶筆下的周扒皮。催促之下的悟空一骨魯跳將起來,臉未洗,飯沒吃,就去找觀音菩薩。此時的三藏又開始懷疑自己的徒弟:你往那裏去?聽說悟空要到菩薩那裏,這三藏還是要悟空打包票:你這去,幾時迴來?悟空道:時少隻在飯罷,時多隻在晌午就成功了。看來三藏比那周扒皮都要狠心的,人家周扒皮隻要長工早起,至於活幹多幹少那完全是長工們自己的事。
來到南海的悟空見了觀音,先就佛教界管理機製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當然這完全是本著對此負責的態度和他的主人翁意識:我師父路遇你的禪院,你受了人間香火,容一個黑熊精在那裏鄰住,著他偷了我師父袈裟,屢次取討不與,今特來問你要的。這悟空明顯的還帶有上訪性質,受一方恩澤,保一方平安雖然社會治安提倡綜合治理,但第一責任人士難辭其咎的。菩薩道:這猴子說話,這等無狀!先是把悟空這孩子訓了一頓,當然直接上訪這類事情也更不宜提倡的,隨便拿悟空個不是:都是你這個孽猴大膽,將寶貝賣弄,拿與小人看見,你卻又行兇,喚風發火,燒了我的留雲下院,反來我處放刁!不過這菩薩也自覺理虧,真正是沒有破梯子,彎棍也可以,找個台階就下:也罷,我看唐僧麵上,和你去走一遭。事情雖然錯了,但也不能說是悟空的理,不然還不淨上訪的。
悟空與菩薩第一次真正協同,用計捉了熊羆,讓他去落伽山做了守山大神,完成了從怪到仙的升級。悟空見菩薩又是用箍兒將熊羆套起,不免想著自己有朝一日有那個東西:若是老孫有這樣咒語,就念上他娘千遍!這迴兒就有許多黑熊,都教他了帳!隻是不知道他要把它戴到誰的頭上,菩薩一定是不會的,估計他怎麽也會送給唐僧一個的。熊羆因為盜取袈裟反成大神,而唐僧卻因袈裟遭殃,因為熊羆取了袈裟要開佛衣大會,弘揚佛光,而三藏隻把它作為私家收藏。欲知後事,且看下迴。
譏唐僧門第觀念,黑熊羆異道成仙。
且說悟空急縱筋鬥,徑上黑風山,把那三藏留在觀音寺院。這三藏又在外人麵前露出了虛偽:列位請起,不須恨了。而對悟空則是緊箍咒兒常念,真是一個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是上賓的人兒。
悟空來到了黑風山黑風洞,麵對熊羆不免暗笑:這廝真個如燒窯的一般,築煤的無二!想必是在此處刷炭為生,怎麽這等一身烏黑?但他具有高尚的品德情操,不拿對方的生理缺陷開玩笑,倒是對方問起自己時,一點都不隱瞞自己,向對方透了家底:
自小神通手段高,隨風變化逞英豪。養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輪迴把命逃。
一點誠心曾訪道,靈台山上采藥苗。那山有個老仙長,壽年十萬八千高。
老孫拜他為師父,指我長生路一條。他說身內有丹藥,外邊采取枉徒勞。
得傳大品天仙訣,若無根本實難熬。迴光內照寧心坐,身中日月坎離交。
萬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淨體堅牢。返老還童容易得,超凡入聖路非遙。
三年無漏成仙體,不同俗輩受煎熬。十洲三島還遊戲,海角天涯轉一遭。
活該三百多餘歲,不得飛升上九霄。下海降龍真寶貝,才有金箍棒一條。
花果山前為帥首,水簾洞裏聚群妖。玉皇大帝傳宣詔,封我齊天極品高。
幾番大鬧靈霄殿,數次曾偷王母桃。天兵十萬來降我,層層密密布槍刀。
戰退天王歸上界,哪吒負痛領兵逃。顯聖真君能變化,老孫硬賭跌平交。
道祖觀音同玉帝,南天門上看降妖。卻被老君助一陣,二郎擒我到天曹。
將身綁在降妖柱,即命神兵把首梟。刀砍錘敲不得壞,又教雷打火來燒。
老孫其實有手段,全然不怕半分毫。送在老君爐裏煉,六丁神火慢煎熬。
日滿開爐我跳出,手持鐵棒繞天跑。縱橫到處無遮擋,三十三天鬧一遭。
我佛如來施法力,五行山壓老孫腰。整整壓該五百載,幸逢三藏出唐朝。
吾今皈正西方去,轉上雷音見玉毫。你去乾坤四海問一問,我是曆代馳名第一妖!
這悟空平生第一次向外人介紹自己,可謂是言簡意賅,評價得體,不但表現了悟空革命的樂觀主義和他的個人英雄主義,同時也對江流之類的人物進行了極大的諷刺:三年無漏成仙體,不同俗輩受煎熬。剛走出國門的唐僧就這番不順,以後還不知道遇到多少艱難呢。和熊羆的交手幾個迴合下來就讓他透支了體力,迴家吃飯補充能量。悟空也不趁人之危,迴到了寺院,這三藏也不管是不是紅日墜西,隻問:悟空你來了,袈裟如何?不去關心自己的徒弟,因為此時在三藏的眼裏,除了袈裟還是袈裟這件東西,根本不可能有別的。他自己除了飯飽菜足的,還又是添湯又是換水的,根本不管悟空渴不渴餓不餓的,一個勁地向悟空炫耀:自你去了這半日,我已吃過了三次茶湯,兩餐齋供了,他俱不曾敢慢我。這個視己如寶玉視他人如草芥的大唐人子,不容悟空喘一口氣:但隻是你還盡心竭力去尋取袈裟迴來。多虧那上房院主,又整治素供,請孫老爺吃齋,指望三藏十個悟空也的餓死。悟空卻吃了些須,複駕祥雲,馬不停蹄又去找尋。看來三藏給悟空起行者這個名字雖然不太好聽,但還算符合合實際。
再說這黑風洞的熊羆雖然為妖,卻也有極高的內在素質和文化修養,不比的那些身穿佛袍卻飽食終日的家夥。熊羆把環境整理得頗像一番樣子:那天井中,鬆篁交翠,桃李爭妍,叢叢花發,簇簇蘭香,卻也是個洞天之處。那二門上有一聯對子,寫著:靜隱深山無俗慮,幽居仙洞樂天真,簡直就是旅遊勝地。難怪悟空也暗暗地稱讚道:這廝也是個脫垢離塵、知命的怪物。其實這樣的人即使做了妖精也壞不到哪裏去的,就像有些人做了和尚也好不到哪裏去是一個道理。果然妖怪在自家門口不占悟空的半點便宜,看看天黑,戰爭終止。
三藏一定想抓個妖怪相當容易,眼巴巴地瞅著二番迴來的悟空,以為他得了袈裟,見悟空兩手空空的,又埋怨起來:怎麽這番還不曾有袈裟來?等悟空將請金池長老的簡帖遞給自己,高幹子弟的門第觀念又表現地赤裸裸的,這唐僧先是懷疑金池長老:你師父敢莫也是妖精麽?那院主慌忙跪下道:老爺,我師父是人。此話也得到了悟空的證實。繼而又懷疑起熊羆:我聞得古人雲,熊與猩猩相類,都是獸類,他卻怎麽成精?在他的眼裏,隻有他這種出身高貴的人才是有資格成為神仙的,可他偏偏忘了在他的麵前的人,個個都比他有資格成為神仙的,何況他自己的身世到現在都說不清楚的。難怪悟空嘲笑道:老孫是獸類,見做了齊天大聖,與他何異?大抵世間之物,凡有九竅者,皆可以修行成仙。把個三藏堵得閉口無言。三藏也隻能轉移話題,拿袈裟說事:你才說他本事與你手平,你卻怎生得勝,取我袈裟迴來?雖說住了口,還是不依不饒的。
夜裏,三藏在禪堂歇宿,想著袈裟,一晚上都跟個烙餅似的,那裏得穩睡?忽翻身見窗外透白,也不管是不是初一還是十五,急起叫道:悟空,天明了,快尋袈裟去。活生生一個高玉寶筆下的周扒皮。催促之下的悟空一骨魯跳將起來,臉未洗,飯沒吃,就去找觀音菩薩。此時的三藏又開始懷疑自己的徒弟:你往那裏去?聽說悟空要到菩薩那裏,這三藏還是要悟空打包票:你這去,幾時迴來?悟空道:時少隻在飯罷,時多隻在晌午就成功了。看來三藏比那周扒皮都要狠心的,人家周扒皮隻要長工早起,至於活幹多幹少那完全是長工們自己的事。
來到南海的悟空見了觀音,先就佛教界管理機製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當然這完全是本著對此負責的態度和他的主人翁意識:我師父路遇你的禪院,你受了人間香火,容一個黑熊精在那裏鄰住,著他偷了我師父袈裟,屢次取討不與,今特來問你要的。這悟空明顯的還帶有上訪性質,受一方恩澤,保一方平安雖然社會治安提倡綜合治理,但第一責任人士難辭其咎的。菩薩道:這猴子說話,這等無狀!先是把悟空這孩子訓了一頓,當然直接上訪這類事情也更不宜提倡的,隨便拿悟空個不是:都是你這個孽猴大膽,將寶貝賣弄,拿與小人看見,你卻又行兇,喚風發火,燒了我的留雲下院,反來我處放刁!不過這菩薩也自覺理虧,真正是沒有破梯子,彎棍也可以,找個台階就下:也罷,我看唐僧麵上,和你去走一遭。事情雖然錯了,但也不能說是悟空的理,不然還不淨上訪的。
悟空與菩薩第一次真正協同,用計捉了熊羆,讓他去落伽山做了守山大神,完成了從怪到仙的升級。悟空見菩薩又是用箍兒將熊羆套起,不免想著自己有朝一日有那個東西:若是老孫有這樣咒語,就念上他娘千遍!這迴兒就有許多黑熊,都教他了帳!隻是不知道他要把它戴到誰的頭上,菩薩一定是不會的,估計他怎麽也會送給唐僧一個的。熊羆因為盜取袈裟反成大神,而唐僧卻因袈裟遭殃,因為熊羆取了袈裟要開佛衣大會,弘揚佛光,而三藏隻把它作為私家收藏。欲知後事,且看下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