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嫪毐身死,造紙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 作者:雲夢逸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銘坐在王座上,手指在扶手上敲擊,目送呂不韋離去。
呂不韋是聰明人,他知道自己話裏麵的意思,蘇銘隻希望他能識趣點,早點把嫪毐這個不安分的家夥除掉。
他刻意容忍趙姬玩男寵,把持王權,但並不能趙姬給別人生孩子,宣太後也就算了,好歹她弄死了義渠王,使得大秦平定了義渠之患。
可嫪毐是個什麽玩意,你給他生孩子,妥妥的給大秦王室蒙羞,甚至她給呂不韋生孩子,蘇銘都能理解。
三十多歲的女人正值寂寞空虛,夫君又死了,不想守活寡,玩歸玩,但不能釀成政治事件,否則損害的就是大秦的威嚴。
至於蘇銘為什麽敢敲打呂不韋,原因也很簡單,大秦的王位傳承十分平穩,一代代王位傳承,很少見血,隻要秦王登基,就一定會拿迴王權,時間不過早晚得問題。
現在距離他親政隻剩三年,這三年裏呂不韋固然可以興風作浪,但三年之後呢,難道他不怕嗎?
迴到秦王宮,蘇銘沒有再理朝政,而是繼續進行日常讀書,韜光養晦,有些東西,急是急不來的,時間站在他這一邊。
……
太後寢宮。
依舊是嬌聲軟語,被翻紅浪。
然而,時間沒過多久,聲音便停息。
呂不韋一臉疲憊的從榻上走下來,不徐不疾的穿好衣衫,係好腰帶,他正準備離開,身後一道嬌柔嫵媚的聲音響起。
“老鬼,不留下嗎?”
呂不韋微微皺眉,“夜已深了,老臣告退。還請娘娘早日歇息,保重鳳體。”
片刻後,一聲冷哼響起。“你滾吧,滾得越遠越好!”話音中帶著惱羞成怒和幾分埋怨。
為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呂不韋幽幽一歎,“太後娘娘,嫪毐我便帶走了,老臣左思右想,此人實在不宜放在王宮之中,過幾日,我會親自挑選合適之人進獻。”
床榻上,趙姬瞪大鳳眸,臉上浮現著誘人的風情,“呂不韋,你敢!”話音冷厲,但仍能聽出幾分色厲內荏。
“此事事關重大,之前是我安排失當,下一個保準不會再出意外。”然而,迴答她的卻是呂不韋毫不留情的話語。
直到呂不韋走出寢宮,她才有餘力從榻上起身,望著遠去的身影,眸子裏浮現出一絲恨意。
太後宮中,嫪毐正享受著宮女的伺候,自從跟趙姬上床之後,嫪毐的野心徹底被激發,天下身份最尊貴的女人都伏在他身下,他還有什麽做不到的?
所謂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說的就是這種人,在嫪毐心裏,隻要他把趙姬哄好,抓在手裏,他以後要什麽有什麽。
曆史上,他成功的做到了,趙姬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女人,更沒有宣太後那樣的狠辣智慧,甚至看上去就是個戀愛腦,嫪毐的一些手段把她哄得找不著北,給他生了孩子不說,甚至還幫助他謀反。
但凡她有點政治敏感性,也不會做出這種蠢事,強如把持王權數年的宣太後都被昭襄先王收拾了,更何況是她。
正當嫪毐誌得意滿時,他眼前突然出現了一道身影,隻見此人背著一把造型奇特的寶劍,戴著麵罩,眸光冰冷,“嫪毐,相邦要見你,跟我走一趟吧。”
嫪毐當即爬起來,老老實實的跟著他走了。
相府。
呂不韋坐在大廳當中,相府下人來報,“相邦,人已經帶到了。”
“帶他進來。”
“小人見過相邦。”一進門,嫪毐就恭敬地行禮,把姿態放的很低。
然而,當他進門的那一刻,呂不韋就察覺到他不對了,進宮之前的嫪毐很卑賤,就像是個市井地痞一樣。
剛剛那一瞬,他雖然恭敬,但呂不韋仍感覺他似乎很有底氣,“嫪毐,你是不是在好奇老夫為什麽找你?”
“小人能有今天,全賴相邦照顧,小人肝腦塗地也報答不了相邦的恩德。”
“放心,老夫不需要你肝腦塗地,隻需要你獻出小命就可以了。”
“相邦大人,為何?”嫪毐瞪大眼睛,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呂不韋大袖一甩,不打算迴答他這個問題,“多說無益,送他上路吧。”
嫪毐還想說什麽,卻冷不防被一隻大手扼住了咽喉,拖到房間外。
嫪毐瞪大眼睛,眸子裏滿是不甘,他不明白,為什麽呂不韋突然要殺自己,隻是,呂不韋不想迴答,他注定要做個糊塗鬼。
片刻後,一道沙啞的聲音響起,“相邦大人,已經解決了。”
“能在臨死之前登上鳳榻,你死也該瞑目了。”呂不韋幽幽一歎,壓在心頭的大石也終於落下。
“過幾日,你再通過羅網搜集合適之人,送到太後身邊,記得要廢掉他的生育能力,太後是個蠢女人,老夫要避免她做出格之事。”
呂不韋之所以要找人替代自己,除了要避嫌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趙姬欲求不滿,他年紀大了,身體吃不消。
翌日,蘇銘起床,剛在用早飯,寺人前來稟告,“啟稟大王,相邦大人來了。”
“宣。”
“老臣參見大王。”
蘇銘放下筷子,“無需多禮,起來吧。相邦吃過早飯了嗎?一起吃點?”
“謝大王賞賜。”呂不韋其實吃過了,但他有事稟告,總不能直白的拒絕。
隨後,一旁的侍者遞上筷子。
吃了一會兒,氣氛變得和諧,呂不韋開口道,“大王,那件事我已經處置好,以後再不會生出意外。”
“相邦辦事,孤很放心。”
聽到這句話,呂不韋知道,這件事算是揭過了。
用罷早飯,他起身告辭。
左右侍者撤去飯桌,蘇銘走到宮殿前的平台上,俯視下麵的台階,呂不韋能從一介商人爬到如今的高度,嗅覺果然敏銳,行事更是果斷,不枉費他提前出麵,給以後留下台階。
少了嫪毐叛亂,趙姬和呂不韋兩人都能保全。
他們的存在,可以給蘇銘托底,安撫朝中老臣,其次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壓製楚國外戚,曆史上,扶蘇之所以沒被立為太子,就身懷楚國王室血脈也有一部分原因。
前幾年,華陽太後仙逝,楚國外戚最大的靠山就倒了,聲勢一落千丈,等到日後,呂不韋和趙姬倒台,他們扶持了昌平君。
然而,滅楚之戰,昌平君造反,二十萬秦軍全軍覆沒,再加上青龍計劃遺禍深遠,能用一個嫪毐換呂不韋,太值了。
未來攻打楚國,朝堂上的楚國外戚將不會再是助力,反而會變成定時炸彈,而現在,蘇銘已經開始拆彈了。
至於能不能壓服呂不韋,在大唐當了幾十年皇帝,要是連這點自信都沒有,他還不如拿塊豆腐撞死。
嫪毐這件事處理完,蘇銘就不打算再把目光投向朝外,即便是他現在親政,他也不打算發動一統六國的戰爭。
大秦現在的實力還不夠,還需要積累,事實上,若沒有呂不韋執政,進行休養生息,嬴政親政之後也不可能那麽快發動戰爭。
“去少府。”
少府作為服侍王權的機構,有許多官署,在大秦占據重要地位,蘇銘無法幹涉政務,但在少府弄出點小玩意還是可以的。
“臣參見大王!”
得知大王到來,少府當中諸多官員前來迎駕。
蘇銘掃視眾人,來到主座坐下,“起來吧,東園主章令留下,其他人散了吧。”
“諾!”
很快,諸多官員散去,隻留下東園主章令在大堂上,神色很是不安。
“你叫什麽?”
東園主章令是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人,麵相老實,有兩撇小胡子,“臣公冶全參見大王。”
“走,去你的官署瞧瞧。”
“諾。”
東園主章令執掌木工,主修建之事,官署當中有許多木匠,他們有的在製作車輪,有的在製作案幾和漆器。
蘇銘看著空地上的流水線製作,問道,“這裏有多少匠人?”
公冶全答道,“迴王上,這裏的工匠有一萬三千五百二十一人,為曆代先王修建宮殿,手藝精湛。”
“你召集幾個匠人,孤要你做一件東西。”
“大王請講。”
當即,蘇銘就將造紙的一係列流程告知公冶全,雖然他聽的雲裏霧裏,但他還是命手下記下來了。
不管有沒有用,聽命就是。
說完,蘇銘凝重的看著他,“你們按照孤說的去做,有成品立即呈上,孤大大有賞。”
公冶全心中一凜,神色也很嚴肅,“臣一定不會讓大王失望。”
這件事辦完,蘇銘在少府的機構轉了一圈就迴去了。
當然,在這,他看到了很多東西,比如流水線,比如標準化的製造,大秦的後勤體係冠絕七國,有些黑科技,放到後世都令人驚歎。
比如公差很小的箭頭,比如剫了鉻的秦劍,千年不腐,隻可惜,這些優良的技術在戰亂的時候失傳。
到了後世,還需要外國技術輸入,實在是讓人扼腕。
蘇銘離開後,公冶全立即展開行動,召集手下工匠安排工作,大秦的流水線製度已經深入人心,公冶全直接將造紙的一個個流程剝離,分別製作,齊頭並進。
另一邊,蘇銘迴到王宮,繼續讀書。
之所以要造紙,實在是因為竹簡太重了,一卷竹簡,隻能刻一百多個字,他想起來,嬴政一統天下之後,每天要處理的政務極多,竹簡上百斤,要全都換成紙,那可輕鬆太多了。
深夜降臨。
蘇銘坐在榻上練功,一股股元氣從他外界不斷湧入身軀,壯大體內的真氣。
秦時明月的世界比不良人要高級,天地精氣濃鬱,他體內的功力直到現在還沒有轉化完全。
在不良人當了幾十年皇帝,什麽泣血錄,什麽九幽玄天神功,五雷天心訣以及至聖乾坤功他都研究了個遍。
得出的結論是,不如天罡訣,也不如先天罡氣,於他無用,隻能用來開拓眼界。
各門各派的功法都有各自的弊端,限製頗大,而到了這個世界,蘇銘發現,他的天罡訣用不了。
因為他體內的經脈發生變化,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他已經不是童子之身,無法把體內的真氣轉化為至剛至陽的真氣。
好在,作為大秦的王,別的他可能缺,但唯獨不會缺功法,隨著他一聲令下,羅網便奉上了道家天宗的功法萬川秋水和心若止水,此功法中正平和,沒有走火入魔的禍患,與後世道家的功法一脈相承。
羅網傳承數百年,根基龐大,區區道家功法簡直不要太容易,當然,蘇銘問過了,更高級的天地失色羅網搞不到,因為隻有天宗掌門指定的繼承人才能學。
作為秦時明月當中領域類的武功,蘇銘還挺好奇的,這部功法可以釋放出至純內力覆蓋四周,可使區域內物體失去生機,被此區域覆蓋者,五感變得遲緩,內力不精者失去感知以及行動力,連天罡訣都沒有這個功效,天地失色居然做到了。
排除心中雜念,蘇銘靜心凝神,運轉功法煉化體內的真氣。
一時間,他體內精純的純陽真氣源源不斷的被煉化成心若止水和萬川秋水的真氣,心若止水和萬川秋水雖然都是道家天宗的絕技,但一個放,一個收,內功心法截然相反。
蘇銘現在隻打算用來過渡,等以後有更高級功法,再換也不遲。
陽剛的真氣化作至柔的真氣,至陽化作至陰,令蘇銘又生出了感悟,一時間,他陷入陰陽轉化的感悟當中,體內真氣的轉化速度不斷加快。
與此同時,少府內,空地上,紙漿在匠人不斷漂洗之下,再撈出,放在院子裏晾曬,工匠們動作快捷,井然有序。
一天後,蘇銘正在看書,忽然有寺人來報,“王上,少府令求見。”
“讓他進來吧。”
“參見大王。”
“起來吧,孤讓你們做的東西,做好了?”
“啟稟大王,少府已經做好,請大王查看。”少府令說完就呈上木盒。
寺人接過木盒,放到案幾上,蘇銘打開,裏麵正靜靜躺著紙張,不同於後世潔白的紙張,現在的紙還有些泛黃,不過表麵光滑,也不粗糙,正適合書寫。
蘇銘從案上取過毛筆,蘸上些許墨汁,提筆寫了一個大大的“嬴”字。
呂不韋是聰明人,他知道自己話裏麵的意思,蘇銘隻希望他能識趣點,早點把嫪毐這個不安分的家夥除掉。
他刻意容忍趙姬玩男寵,把持王權,但並不能趙姬給別人生孩子,宣太後也就算了,好歹她弄死了義渠王,使得大秦平定了義渠之患。
可嫪毐是個什麽玩意,你給他生孩子,妥妥的給大秦王室蒙羞,甚至她給呂不韋生孩子,蘇銘都能理解。
三十多歲的女人正值寂寞空虛,夫君又死了,不想守活寡,玩歸玩,但不能釀成政治事件,否則損害的就是大秦的威嚴。
至於蘇銘為什麽敢敲打呂不韋,原因也很簡單,大秦的王位傳承十分平穩,一代代王位傳承,很少見血,隻要秦王登基,就一定會拿迴王權,時間不過早晚得問題。
現在距離他親政隻剩三年,這三年裏呂不韋固然可以興風作浪,但三年之後呢,難道他不怕嗎?
迴到秦王宮,蘇銘沒有再理朝政,而是繼續進行日常讀書,韜光養晦,有些東西,急是急不來的,時間站在他這一邊。
……
太後寢宮。
依舊是嬌聲軟語,被翻紅浪。
然而,時間沒過多久,聲音便停息。
呂不韋一臉疲憊的從榻上走下來,不徐不疾的穿好衣衫,係好腰帶,他正準備離開,身後一道嬌柔嫵媚的聲音響起。
“老鬼,不留下嗎?”
呂不韋微微皺眉,“夜已深了,老臣告退。還請娘娘早日歇息,保重鳳體。”
片刻後,一聲冷哼響起。“你滾吧,滾得越遠越好!”話音中帶著惱羞成怒和幾分埋怨。
為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呂不韋幽幽一歎,“太後娘娘,嫪毐我便帶走了,老臣左思右想,此人實在不宜放在王宮之中,過幾日,我會親自挑選合適之人進獻。”
床榻上,趙姬瞪大鳳眸,臉上浮現著誘人的風情,“呂不韋,你敢!”話音冷厲,但仍能聽出幾分色厲內荏。
“此事事關重大,之前是我安排失當,下一個保準不會再出意外。”然而,迴答她的卻是呂不韋毫不留情的話語。
直到呂不韋走出寢宮,她才有餘力從榻上起身,望著遠去的身影,眸子裏浮現出一絲恨意。
太後宮中,嫪毐正享受著宮女的伺候,自從跟趙姬上床之後,嫪毐的野心徹底被激發,天下身份最尊貴的女人都伏在他身下,他還有什麽做不到的?
所謂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說的就是這種人,在嫪毐心裏,隻要他把趙姬哄好,抓在手裏,他以後要什麽有什麽。
曆史上,他成功的做到了,趙姬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女人,更沒有宣太後那樣的狠辣智慧,甚至看上去就是個戀愛腦,嫪毐的一些手段把她哄得找不著北,給他生了孩子不說,甚至還幫助他謀反。
但凡她有點政治敏感性,也不會做出這種蠢事,強如把持王權數年的宣太後都被昭襄先王收拾了,更何況是她。
正當嫪毐誌得意滿時,他眼前突然出現了一道身影,隻見此人背著一把造型奇特的寶劍,戴著麵罩,眸光冰冷,“嫪毐,相邦要見你,跟我走一趟吧。”
嫪毐當即爬起來,老老實實的跟著他走了。
相府。
呂不韋坐在大廳當中,相府下人來報,“相邦,人已經帶到了。”
“帶他進來。”
“小人見過相邦。”一進門,嫪毐就恭敬地行禮,把姿態放的很低。
然而,當他進門的那一刻,呂不韋就察覺到他不對了,進宮之前的嫪毐很卑賤,就像是個市井地痞一樣。
剛剛那一瞬,他雖然恭敬,但呂不韋仍感覺他似乎很有底氣,“嫪毐,你是不是在好奇老夫為什麽找你?”
“小人能有今天,全賴相邦照顧,小人肝腦塗地也報答不了相邦的恩德。”
“放心,老夫不需要你肝腦塗地,隻需要你獻出小命就可以了。”
“相邦大人,為何?”嫪毐瞪大眼睛,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呂不韋大袖一甩,不打算迴答他這個問題,“多說無益,送他上路吧。”
嫪毐還想說什麽,卻冷不防被一隻大手扼住了咽喉,拖到房間外。
嫪毐瞪大眼睛,眸子裏滿是不甘,他不明白,為什麽呂不韋突然要殺自己,隻是,呂不韋不想迴答,他注定要做個糊塗鬼。
片刻後,一道沙啞的聲音響起,“相邦大人,已經解決了。”
“能在臨死之前登上鳳榻,你死也該瞑目了。”呂不韋幽幽一歎,壓在心頭的大石也終於落下。
“過幾日,你再通過羅網搜集合適之人,送到太後身邊,記得要廢掉他的生育能力,太後是個蠢女人,老夫要避免她做出格之事。”
呂不韋之所以要找人替代自己,除了要避嫌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趙姬欲求不滿,他年紀大了,身體吃不消。
翌日,蘇銘起床,剛在用早飯,寺人前來稟告,“啟稟大王,相邦大人來了。”
“宣。”
“老臣參見大王。”
蘇銘放下筷子,“無需多禮,起來吧。相邦吃過早飯了嗎?一起吃點?”
“謝大王賞賜。”呂不韋其實吃過了,但他有事稟告,總不能直白的拒絕。
隨後,一旁的侍者遞上筷子。
吃了一會兒,氣氛變得和諧,呂不韋開口道,“大王,那件事我已經處置好,以後再不會生出意外。”
“相邦辦事,孤很放心。”
聽到這句話,呂不韋知道,這件事算是揭過了。
用罷早飯,他起身告辭。
左右侍者撤去飯桌,蘇銘走到宮殿前的平台上,俯視下麵的台階,呂不韋能從一介商人爬到如今的高度,嗅覺果然敏銳,行事更是果斷,不枉費他提前出麵,給以後留下台階。
少了嫪毐叛亂,趙姬和呂不韋兩人都能保全。
他們的存在,可以給蘇銘托底,安撫朝中老臣,其次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壓製楚國外戚,曆史上,扶蘇之所以沒被立為太子,就身懷楚國王室血脈也有一部分原因。
前幾年,華陽太後仙逝,楚國外戚最大的靠山就倒了,聲勢一落千丈,等到日後,呂不韋和趙姬倒台,他們扶持了昌平君。
然而,滅楚之戰,昌平君造反,二十萬秦軍全軍覆沒,再加上青龍計劃遺禍深遠,能用一個嫪毐換呂不韋,太值了。
未來攻打楚國,朝堂上的楚國外戚將不會再是助力,反而會變成定時炸彈,而現在,蘇銘已經開始拆彈了。
至於能不能壓服呂不韋,在大唐當了幾十年皇帝,要是連這點自信都沒有,他還不如拿塊豆腐撞死。
嫪毐這件事處理完,蘇銘就不打算再把目光投向朝外,即便是他現在親政,他也不打算發動一統六國的戰爭。
大秦現在的實力還不夠,還需要積累,事實上,若沒有呂不韋執政,進行休養生息,嬴政親政之後也不可能那麽快發動戰爭。
“去少府。”
少府作為服侍王權的機構,有許多官署,在大秦占據重要地位,蘇銘無法幹涉政務,但在少府弄出點小玩意還是可以的。
“臣參見大王!”
得知大王到來,少府當中諸多官員前來迎駕。
蘇銘掃視眾人,來到主座坐下,“起來吧,東園主章令留下,其他人散了吧。”
“諾!”
很快,諸多官員散去,隻留下東園主章令在大堂上,神色很是不安。
“你叫什麽?”
東園主章令是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人,麵相老實,有兩撇小胡子,“臣公冶全參見大王。”
“走,去你的官署瞧瞧。”
“諾。”
東園主章令執掌木工,主修建之事,官署當中有許多木匠,他們有的在製作車輪,有的在製作案幾和漆器。
蘇銘看著空地上的流水線製作,問道,“這裏有多少匠人?”
公冶全答道,“迴王上,這裏的工匠有一萬三千五百二十一人,為曆代先王修建宮殿,手藝精湛。”
“你召集幾個匠人,孤要你做一件東西。”
“大王請講。”
當即,蘇銘就將造紙的一係列流程告知公冶全,雖然他聽的雲裏霧裏,但他還是命手下記下來了。
不管有沒有用,聽命就是。
說完,蘇銘凝重的看著他,“你們按照孤說的去做,有成品立即呈上,孤大大有賞。”
公冶全心中一凜,神色也很嚴肅,“臣一定不會讓大王失望。”
這件事辦完,蘇銘在少府的機構轉了一圈就迴去了。
當然,在這,他看到了很多東西,比如流水線,比如標準化的製造,大秦的後勤體係冠絕七國,有些黑科技,放到後世都令人驚歎。
比如公差很小的箭頭,比如剫了鉻的秦劍,千年不腐,隻可惜,這些優良的技術在戰亂的時候失傳。
到了後世,還需要外國技術輸入,實在是讓人扼腕。
蘇銘離開後,公冶全立即展開行動,召集手下工匠安排工作,大秦的流水線製度已經深入人心,公冶全直接將造紙的一個個流程剝離,分別製作,齊頭並進。
另一邊,蘇銘迴到王宮,繼續讀書。
之所以要造紙,實在是因為竹簡太重了,一卷竹簡,隻能刻一百多個字,他想起來,嬴政一統天下之後,每天要處理的政務極多,竹簡上百斤,要全都換成紙,那可輕鬆太多了。
深夜降臨。
蘇銘坐在榻上練功,一股股元氣從他外界不斷湧入身軀,壯大體內的真氣。
秦時明月的世界比不良人要高級,天地精氣濃鬱,他體內的功力直到現在還沒有轉化完全。
在不良人當了幾十年皇帝,什麽泣血錄,什麽九幽玄天神功,五雷天心訣以及至聖乾坤功他都研究了個遍。
得出的結論是,不如天罡訣,也不如先天罡氣,於他無用,隻能用來開拓眼界。
各門各派的功法都有各自的弊端,限製頗大,而到了這個世界,蘇銘發現,他的天罡訣用不了。
因為他體內的經脈發生變化,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他已經不是童子之身,無法把體內的真氣轉化為至剛至陽的真氣。
好在,作為大秦的王,別的他可能缺,但唯獨不會缺功法,隨著他一聲令下,羅網便奉上了道家天宗的功法萬川秋水和心若止水,此功法中正平和,沒有走火入魔的禍患,與後世道家的功法一脈相承。
羅網傳承數百年,根基龐大,區區道家功法簡直不要太容易,當然,蘇銘問過了,更高級的天地失色羅網搞不到,因為隻有天宗掌門指定的繼承人才能學。
作為秦時明月當中領域類的武功,蘇銘還挺好奇的,這部功法可以釋放出至純內力覆蓋四周,可使區域內物體失去生機,被此區域覆蓋者,五感變得遲緩,內力不精者失去感知以及行動力,連天罡訣都沒有這個功效,天地失色居然做到了。
排除心中雜念,蘇銘靜心凝神,運轉功法煉化體內的真氣。
一時間,他體內精純的純陽真氣源源不斷的被煉化成心若止水和萬川秋水的真氣,心若止水和萬川秋水雖然都是道家天宗的絕技,但一個放,一個收,內功心法截然相反。
蘇銘現在隻打算用來過渡,等以後有更高級功法,再換也不遲。
陽剛的真氣化作至柔的真氣,至陽化作至陰,令蘇銘又生出了感悟,一時間,他陷入陰陽轉化的感悟當中,體內真氣的轉化速度不斷加快。
與此同時,少府內,空地上,紙漿在匠人不斷漂洗之下,再撈出,放在院子裏晾曬,工匠們動作快捷,井然有序。
一天後,蘇銘正在看書,忽然有寺人來報,“王上,少府令求見。”
“讓他進來吧。”
“參見大王。”
“起來吧,孤讓你們做的東西,做好了?”
“啟稟大王,少府已經做好,請大王查看。”少府令說完就呈上木盒。
寺人接過木盒,放到案幾上,蘇銘打開,裏麵正靜靜躺著紙張,不同於後世潔白的紙張,現在的紙還有些泛黃,不過表麵光滑,也不粗糙,正適合書寫。
蘇銘從案上取過毛筆,蘸上些許墨汁,提筆寫了一個大大的“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