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黑字,十分明朗,待墨跡幹後,蘇銘示意寺人上前把這張紙遞給少府令,“此物名為紙,賞你了,東園主章令造物有功,賞千金,爵位進一級。”


    “少府組織人手,建立作坊,務必要將紙張產量提升起來。”


    “謝大王。”


    “退下吧。”


    “諾。”


    有了紙,以後看書就不必再搬動竹簡,紙張代替竹簡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想到這,蘇銘將寺人喊來,“來人,把這些紙給相邦送去,問一下他,此物價值幾何。”


    大殿上,呂不韋正在查看各地呈上來的奏報。


    “相邦,王上派人來了。”


    呂不韋放下手中竹簡,起身迎接。


    “相邦大人,大王我問你,此物價值幾何?”


    呂不韋接過盒子,打開一看,裏麵正躺著一遝薄薄的紙,“此物有何用?”


    “大王曾用毛筆在上麵書寫,相邦可嚐試一二。”寺人答道。


    他心裏有數了,拿起毛筆在上麵書寫,相比於竹簡,白紙黑字更讓人賞心悅目,拿起來薄薄的一張,很是輕盈。


    呂不韋蒼老的麵容上浮現出激動之色,“此物價值千金。”


    作為一國宰相,又是七國最成功的商人,他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紙張當中蘊含的商機,一旦此物出現在市場上,定然會引起無數人追捧,這東西比竹簡可好用多了。


    很快,處理完政務之後,呂不韋便迫不及待的去見蘇銘。


    案牘上,蘇銘正在用毛筆在紙張上書寫,一個個篆字一一呈現,呂不韋站在不遠處靜靜地看著,直到他寫完,方才開口。


    “老臣參見大王。”


    蘇銘抬頭,嘴角浮現出一絲笑容,“相邦,你看我這幾個字寫的如何?”


    呂不韋走近,目光在紙上掃過,讚道,“大王筆力雄厚,線條美麗,假以時日,必是一代書法名家。”


    “相邦說笑了,天下大才何其多也,孤哪能算得上書法名家。”


    呂不韋也不想兜圈子,直接開門見山,“大王,不知這紙張從何而來?”


    蘇銘神色變得嚴肅,“此物乃是少府工匠製作而成,製作之法乃是孤自夢中得來,除了造紙之術,還有一法。”


    “哦?何法?”


    “印刷之法,此法可將文章刻於木質雕版紙上,再用白紙壓印,便能快速印刷文章,比謄抄公文快捷百倍。”


    造紙術,印刷術,沒有這兩樣東西,後世就不會有那麽璀璨的文化。


    在呂不韋眼裏,這兩樣可以讓大秦疆域之內的行政效率快捷十倍以上,他長吐一口氣,壓抑住心中的激動,“祖宗顯靈,天佑我大秦。”


    “大王,有此兩法,足以讓我大秦國力再度提升,山東六國技窮矣。”


    “此次祖宗顯靈,夢中賜我良法,助我大秦,相邦可要好好使用這兩種方法,孤可不想再用這笨重的竹簡了。”蘇銘看著案上的竹簡,開玩笑道。


    “大王放心,此事交由老臣處理。”


    “相邦做事,孤自然放心。”


    ……


    跟蘇銘交流之後,呂不韋來到少府當中,將工匠集中到一起,調動大軍軍管,再從全國各地調動物資,源源不斷地生產紙張。


    短短數日,鹹陽城外又升起了一座座工坊。


    一個月之後,呂不韋看著手上剛用雕版印刷刻錄出的《呂氏春秋》,仰天大笑,“天佑我大秦!”


    一個國家的力量發動起來,效率極快,短短一個月,呂不韋就將各種書籍刻錄,送到了王宮當中。


    同樣,呂不韋將刻錄的《呂氏春秋》給朝中大臣送了一部,一時間,鹹陽城內的達官貴人對紙張十分好奇,紛紛打聽來源求購。


    在呂不韋眼裏,這些東西不僅是可以提升大秦行政效率的利器,更是一座座金山,鹹陽城內尚且如此,如果放到關東六國,那該是何等利益。


    很快,官營商鋪上了貨,賣紙,而且紙張有好幾種,從最便宜的草紙,再到用於書寫的黃紙,再到潔白如新的白紙,喊得價格極高。


    達官貴人們紛紛搶購,一時間,鹹陽紙貴,供不應求。


    呂不韋並未將所有的產量都鋪上,而是派出商隊前往關東六國發賣。


    短短幾個月,其餘六國也知道大秦有一種可以用於書寫的紙張,比起笨重的竹簡,紙張輕盈美觀,很快就贏得了世人的追求。


    紙張在呂不韋手上迅速成為了一座源源不斷的金山,在任何時候,壟斷都是最賺錢的,更別說紙張這種剛需品。


    在別人研究出紙張製造技術之前,呂不韋並不打算將紙張完全鋪開,供給各大衙門,因為一旦做了,先不說要白白消耗多少人力物力。


    紙張一到官員手上,他們就倒賣給其他人,官府也查不到,所以,他打算限量供應,除了一小部分官員之外,其他人要用紙,必須花錢買。


    呂不韋怎麽謀劃,暫時不關蘇銘的事,他依舊閉門讀書,等待日後親政,大秦的體製擺在這,他暫時也抵抗不了。


    不過,他也不打算一直留在秦王宮當中。


    大唐的盛世他已經看膩了,現在他想看看曆史上的戰國時代究竟是何種模樣,雄偉的大梁城,齊國的稷下學院,還有諸子百家各路各派,思想的盛世。


    蘇銘想了想,將後世的招賢令改了改寫出來,“來人,命相邦發出此令,孤要效仿大秦先王,求取天下賢才。”


    他是秦王,可還沒有親政,王令下達也要經過呂不韋的允許方能通行。


    大殿上,呂不韋看到招賢令,臉色很是複雜,沉默片刻後揮揮手,“就按王上的意思張貼榜文,不止是鹹陽城,大秦的各地的城池都要張貼,不得有誤。”


    翌日,鹹陽城門就出現了一道招賢令。


    很快,城內的人都知道秦王廣邀天下賢才,為秦國效勞。


    秦王,那可是天下權勢最大之人,如果被秦王看上,那豈不是一步登天,榮華富貴享之不盡,遠有商鞅,範睢,近有呂不韋這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眼前,誰不心動。


    招賢令發出,天下雲集響應,有抱負,有野心的人紛紛收拾行囊,準備去秦國碰碰運氣。


    消息很快抵達了東海之畔的桑海城。


    儒家,小聖賢莊。


    山巔之上,雲海飄揚,一株古鬆屹立在山崖上。


    鬆樹下有一方大青石,三個人正跪坐在此處。


    其中有一位老者,他戴著高高的禮冠,藍色襦袍,麵容蒼老,氣度不凡,臉上的皺紋印刻著歲月滄桑,他坐在這裏,周圍的一切都安靜了下來。


    他便是儒家最後一位聖人,荀子。


    在他左手,有一年輕男子跪坐於此,他穿著素色襦袍,襯出他修長的身軀。豐神如玉,姿容俊秀,一對劍眉,斜飛入鬢。


    飛揚的劍眉加上深邃的桃花眼、純淨清澈,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尤其是乃看似玩世不恭的眼眸,其實深處無時無刻不探究著眼中的一切事物,銳利而邃遠,讓人心折。


    此人,便是在儒家求學的韓非。


    荀子右側也坐著一個年輕人,他穿著深色襦袍,有些地方都洗的漿白了,麵容嚴肅,眉宇間透著剛毅,眸光銳利,目光時不時落在韓非身上,目光深處有一絲嫉妒。


    不知過去了多久,荀子睜開雙眼,黑白分明的眸子十分純淨,仿佛嬰兒一般。


    韓非比李斯更受荀子寵愛,還未等荀子開口,便從懷裏掏出一張紙遞上前去,“老師,學生這裏有一篇文章,請您過目。”


    荀子先是看了他一眼,然後把目光轉移到紙張上麵。


    “這是何物?”


    “老師,此物名為紙,是從秦國傳來的貨物,價格不菲。但此物輕盈,非常適合書寫文字。”


    “有趣。”


    荀子接過紙張,看起了上麵的文字,這篇文章正是在關東六國流傳的招賢令,看完後,他做出了評論,“情深意切,字字珠璣,是一篇不可多得的雄文,這是哪位君子所寫?”


    韓非臉上閃過一絲尷尬,旁邊的李斯迴答道,“老師,此文是秦國大王嬴政所寫,已經傳遍了六國。”


    秦國與韓國多次交戰,幾十年前更是因為上黨引發了長平之戰,韓非身為當代韓王之子,麵對這招賢令,自然感到尷尬。


    想到如今六國的情況,再想想國勢蒸蒸日上的秦國,荀子幽幽一歎,“原來是秦國。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看來嬴政也是一個不甘平淡的秦王,看來,這天下又要亂了。”


    “這紙倒是有意思,比竹簡好,便於攜帶,未來將發揮不可思議之用,可惜落在了秦國手裏,成了牟利之物。”荀子眼光深遠,一眼就看出來未來紙張大行其道,傳播文化的效用。


    不過現在天下七雄並列,紙張作為大秦獨有之物,呂不韋自然要為秦國謀取到最大的利益,等到天下歸秦,造紙之法自然不用再隱瞞。


    一紙招賢令,荀子與韓非心生波瀾,旁邊的李斯內心卻燃起了名為野心的火焰,如果有機會,他想去秦國碰碰運氣。


    ……


    楚國,雲夢澤深處。


    兩個青年站在山穀之外,一人著長袍,手持木劍,雙臂異於常人,幾乎過膝,一人身形壯碩,眸光銳利,頭發灰白,戴著抹額。


    這兩人便是當代的鬼穀門徒,蓋聶,衛莊。


    “師哥,你打算去哪?”


    “我打算去秦國。”


    “小莊,你呢?”


    衛莊嘴角露出一絲冷笑,“我自然是迴去做我該做之事,師哥,不要忘了你我的對決。”說完,他便提著劍消失在路上。


    ……


    天下風雲變幻,蘇銘一紙招賢令,驚動了六國的有識之士。


    燕國太子府。


    太子丹跪坐在榻上,手裏握著一張紙,上麵正是蘇銘的招賢令,他陰翳的眸子散發著嫉妒與瘋狂。


    昔日,兩人同為質子,而今,一人貴為天下最強國的大王,一人卻隻是手無大權的燕國太子。


    燕王喜很不喜歡這個太子,於是扶持了弟弟燕春君執掌朝政,與太子丹分庭抗禮。


    同為質子,太子丹深知嬴政的誌向,一旦他親政,勢必會發起攻滅六國的戰爭,留給燕國的時間不多了。


    然而,無論他怎麽勸說,燕王喜都不放在心上,七國戰亂上百年,秦國想要一統天下,怎麽可能?


    有識之士都知道天下會再度走向統一,但誰又能知道,統一就在未來幾十年當中。


    各國君王紛紛擺爛,醉生夢死,六國多次攻秦,均在函穀關下敗退,奈何不了秦國,等到信陵君身亡,六國再沒有如此名聲顯著之人號召六國合力對付秦國。


    前些年,秦國覆滅洛陽周天子的國家,取了九鼎,天下各國理都難得理一下。


    隨著老將一代代凋零,六國攻秦已經成了奢望,而天下間能與秦國相抗的趙國還在舔舐長平之戰的傷口。


    這個時候,沒人願意撩撥秦國虎須。


    事實上,太子丹做夢都想成為信陵君那樣的人,號召六國覆滅秦國,祛除這個禍患。


    然而,他在燕國雖然小有名聲,但畢竟不是君王,調動不了多少人馬,他又沒有信陵君那樣的才能,如何服眾?


    “夫君,怎麽了?我看你這陣子總是皺眉。”房間裏,一道嬌柔的女聲響起。


    太子丹收起剛剛那副麵孔,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起身看向太子妃,“沒事,我隻是有點累了。”


    “國事固然重要,你要保重身體啊。”房間裏,一位雍容華貴的美婦正含情脈脈的看著太子丹,她秀發上戴著黃金鳳冠,綴翡翠,身著赤色錦袍,上繡金線花紋,溫婉而端莊。


    看到眼前的麗人,太子丹心裏莫名的生出煩躁。


    當初,他察覺到緋煙身份不同凡響,與她相愛,借助陰陽家的力量逃迴了燕國,離開秦國代表著緋煙任務失敗,她再也無法借助陰陽家的勢力。


    對於眼前的妻子,他更多時候是利用,而今,區區一個太子妃對他已經沒有太大用處,她不僅要隱姓埋名,更要提防被陰陽家發現。


    這樣一尊高手,卻不能用,實在令他鬱悶,畢竟陰陽家的術法實在太有辨識度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夢逸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夢逸塵並收藏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