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蘇銘的算計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 作者:雲夢逸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深的算計。
此刻,李嗣源才明悟為什麽當初蘇銘要派張子凡出使契丹的原因,有這層關係,耶律阿保機怎麽也得給個麵子,這樣一來,一切都說得通了。
此時,群臣也無法反駁,救命之恩大於天,契丹國主給張子凡這個麵子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孔賢文不愧是老油條,很快就調整了情緒,“既然晉王殿下承認此事屬實,那老臣在此向你賠罪,希望你能原諒則個,畢竟大家都是為國分憂,有分歧在所難免。”
張子凡眼裏閃過一絲厭惡,他最討厭這種占據大義,倚老賣老的家夥,雖然他很不想給麵子,但這是在朝堂眾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翻臉,隻能捏著鼻子原諒他。
他掃視一圈,繼續道,“既然大家都無異議,那這份國書沒有其他問題了吧?”
李嗣源沒有開口,因為他之前承認了這件事,現在自然也不能對這份國書提出異議,否則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麽。
無人開口,張子凡又把矛頭對準了禮部的官員,“孔大人,顏大人,不知您二位,有何指教?”
······
與此同時,大唐與契丹將要和談結盟的消息在洛陽城不脛而走,八卦是人的天性,更何況嘴皮子議論朝政,指點江山是底層泥腿子最喜歡做的事。
街邊的一處酒肆,一群穿著短麻衣的粗漢子正在吃酒,他們搖著蒲扇,大口喝著兌酒的水,聲音吵嚷,“你們說,咱們要跟契丹蠻子結盟,這事到底能不能成啊?”
一個絡腮胡漢子眼睛一瞪,拍著酒桌道,“哼,契丹蠻子根本不可信,你們忘記幾年前,咱們還跟他們打過嗎?現在和談,肯定是在騙我們。”
“陛下幾個月前就派出使團出使契丹,聽說還帶迴了契丹國主的國書,這難道還有假。”旁邊一個背著刀的壯漢不服氣的說道。
“你怎麽知道使團帶迴了國書,難道你親眼見過了?”
背刀的壯漢得意地說道,“咱上個月可是從草原迴來,剛宰了幾個沙盜,這事在契丹都傳遍了。”
“對,這事我也聽說了,聽說上個月契丹還派人護送咱們的使團,我叔叔在那邊行商,也在契丹人那裏聽說了。”隔壁桌一個酒客醉醺醺的插了一句。
似是被他們的話語感染,一個年老的酒客感慨地說道,“要是咱們真的跟契丹和談了,那可是大好事啊,這些年契丹經常過來打草穀,每年都要死不少人。”
類似的場景在洛陽城各處發生,大街小巷,書院茶樓,就連青樓楚館當中也有恩客在談論此事,仿佛他們此刻就是朝堂上的大人,可以一言決定朝堂之事。
這當然是蘇銘安排玄冥教的人做的,輿論的高點,你不去占據自然有別人占據,比起勢力,他自然不如李嗣源,但他可以占據先機,快人一步。
······
大殿之上,孔賢文和顏素臣眼睛微眯,“我們沒意見,你可以繼續了。”
豈不料,張子凡微微一笑,“出使契丹之事,在下已經替禮部做了,具體的條文商討以及政策製定,難道禮部也要我代勞?”
這一句話,在他們兩人心上又狠狠地紮上一刀,他們怒視著張子凡,“你!黃口小兒,真是放肆!”
張子凡麵色如常,絲毫不把他放在眼裏。
百官們看完國書之後,卷軸再次迴到了蘇銘手上,“諸位愛卿對此再無異議了吧?”
這時候,想再反對已經無用了,“啟稟陛下,我等無異議。”
李嗣源籠在袖子裏的手握的泛白,想到了一個可能:耶律阿保機出賣了他,這麽多年來,他在李存勖手下壯大勢力,肯定少不了和契丹人打交道。
一來二去,雙方有交易是再正常不過。
察覺蘇銘的異動,李嗣源警覺的沒有下場,他以為蘇銘手上握有他的把柄,所以才失了此局。
事實上,蘇銘手上確實有他的把柄,不過不是耶律阿保機給他的,而是玄冥教的教眾發現,隻不過,這種把柄一旦用了,就會讓大唐邊軍發生震動,所以,能不用則不用,現在還不是收拾他們的時候。
蘇銘從龍椅上刪起來,俯視群臣,“既然爾等無異議,那便由禮部官員參與接下來的事宜,張子凡等下你去禮部交接任務,繼續迴宮中當值。”
“孔愛卿,顏愛卿,此事朕交給你們來辦,如何?”
終於把這個桃子摘下來了,真不容易啊!
兩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互相對視一眼,欣喜不已,“微臣定不負陛下期望,努力辦好此事。”
都是古稀年歲之人了,他們已經很少能遇到讓他們
蘇銘點點頭,“好,既然你們答應了,那就要辦好,如果你們辦好了,之前那件事,朕可以一筆勾銷,既往不咎。”
“可如果,這次的差事辦的不好,你們禮部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圖窮匕見,真正的圖窮匕見!
他的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什麽要何談,而是針對禮部官員,他之所以不在朝堂上把耶律阿保機要跟他聯姻的事說出來,就是為了把他們埋進坑裏。
但是,如果沒有上好的誘餌,這些人絕不會上鉤,所以,這份條件寬鬆的國書,就是他的誘餌,一旦何談成功,孔賢文和顏素臣不僅在官場上更進一步,士林中的號召力也會更強,甚至史書上也會記下濃重的一筆。
青史留名,對於一個儒家子弟而言,是何等的誘惑!
這時,李嗣源眼皮一跳,心中暗叫不妙,剛想說話,孔賢文和顏素臣就直接跳坑了,一開始,要挑刺的是他們,後來想摘桃子的也是他們,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們已經無法拒絕了。
“陛下放心,此事若不能完成,臣等願意聽從陛下發落!”
此話一落,李嗣源內心便沉了下來,而孔賢文和顏素臣還沉浸在喜悅之中,絲毫沒有注意到李嗣源陰沉的神色。
昨天,他跟這兩人說的是盡管破壞皇帝的行動,有自己給他們背書,可現在事情的發展已經超出他的預料。
作為一個老硬幣,李嗣源可以非常肯定的說,他們完了!
此刻,李嗣源才明悟為什麽當初蘇銘要派張子凡出使契丹的原因,有這層關係,耶律阿保機怎麽也得給個麵子,這樣一來,一切都說得通了。
此時,群臣也無法反駁,救命之恩大於天,契丹國主給張子凡這個麵子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孔賢文不愧是老油條,很快就調整了情緒,“既然晉王殿下承認此事屬實,那老臣在此向你賠罪,希望你能原諒則個,畢竟大家都是為國分憂,有分歧在所難免。”
張子凡眼裏閃過一絲厭惡,他最討厭這種占據大義,倚老賣老的家夥,雖然他很不想給麵子,但這是在朝堂眾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翻臉,隻能捏著鼻子原諒他。
他掃視一圈,繼續道,“既然大家都無異議,那這份國書沒有其他問題了吧?”
李嗣源沒有開口,因為他之前承認了這件事,現在自然也不能對這份國書提出異議,否則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麽。
無人開口,張子凡又把矛頭對準了禮部的官員,“孔大人,顏大人,不知您二位,有何指教?”
······
與此同時,大唐與契丹將要和談結盟的消息在洛陽城不脛而走,八卦是人的天性,更何況嘴皮子議論朝政,指點江山是底層泥腿子最喜歡做的事。
街邊的一處酒肆,一群穿著短麻衣的粗漢子正在吃酒,他們搖著蒲扇,大口喝著兌酒的水,聲音吵嚷,“你們說,咱們要跟契丹蠻子結盟,這事到底能不能成啊?”
一個絡腮胡漢子眼睛一瞪,拍著酒桌道,“哼,契丹蠻子根本不可信,你們忘記幾年前,咱們還跟他們打過嗎?現在和談,肯定是在騙我們。”
“陛下幾個月前就派出使團出使契丹,聽說還帶迴了契丹國主的國書,這難道還有假。”旁邊一個背著刀的壯漢不服氣的說道。
“你怎麽知道使團帶迴了國書,難道你親眼見過了?”
背刀的壯漢得意地說道,“咱上個月可是從草原迴來,剛宰了幾個沙盜,這事在契丹都傳遍了。”
“對,這事我也聽說了,聽說上個月契丹還派人護送咱們的使團,我叔叔在那邊行商,也在契丹人那裏聽說了。”隔壁桌一個酒客醉醺醺的插了一句。
似是被他們的話語感染,一個年老的酒客感慨地說道,“要是咱們真的跟契丹和談了,那可是大好事啊,這些年契丹經常過來打草穀,每年都要死不少人。”
類似的場景在洛陽城各處發生,大街小巷,書院茶樓,就連青樓楚館當中也有恩客在談論此事,仿佛他們此刻就是朝堂上的大人,可以一言決定朝堂之事。
這當然是蘇銘安排玄冥教的人做的,輿論的高點,你不去占據自然有別人占據,比起勢力,他自然不如李嗣源,但他可以占據先機,快人一步。
······
大殿之上,孔賢文和顏素臣眼睛微眯,“我們沒意見,你可以繼續了。”
豈不料,張子凡微微一笑,“出使契丹之事,在下已經替禮部做了,具體的條文商討以及政策製定,難道禮部也要我代勞?”
這一句話,在他們兩人心上又狠狠地紮上一刀,他們怒視著張子凡,“你!黃口小兒,真是放肆!”
張子凡麵色如常,絲毫不把他放在眼裏。
百官們看完國書之後,卷軸再次迴到了蘇銘手上,“諸位愛卿對此再無異議了吧?”
這時候,想再反對已經無用了,“啟稟陛下,我等無異議。”
李嗣源籠在袖子裏的手握的泛白,想到了一個可能:耶律阿保機出賣了他,這麽多年來,他在李存勖手下壯大勢力,肯定少不了和契丹人打交道。
一來二去,雙方有交易是再正常不過。
察覺蘇銘的異動,李嗣源警覺的沒有下場,他以為蘇銘手上握有他的把柄,所以才失了此局。
事實上,蘇銘手上確實有他的把柄,不過不是耶律阿保機給他的,而是玄冥教的教眾發現,隻不過,這種把柄一旦用了,就會讓大唐邊軍發生震動,所以,能不用則不用,現在還不是收拾他們的時候。
蘇銘從龍椅上刪起來,俯視群臣,“既然爾等無異議,那便由禮部官員參與接下來的事宜,張子凡等下你去禮部交接任務,繼續迴宮中當值。”
“孔愛卿,顏愛卿,此事朕交給你們來辦,如何?”
終於把這個桃子摘下來了,真不容易啊!
兩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互相對視一眼,欣喜不已,“微臣定不負陛下期望,努力辦好此事。”
都是古稀年歲之人了,他們已經很少能遇到讓他們
蘇銘點點頭,“好,既然你們答應了,那就要辦好,如果你們辦好了,之前那件事,朕可以一筆勾銷,既往不咎。”
“可如果,這次的差事辦的不好,你們禮部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圖窮匕見,真正的圖窮匕見!
他的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什麽要何談,而是針對禮部官員,他之所以不在朝堂上把耶律阿保機要跟他聯姻的事說出來,就是為了把他們埋進坑裏。
但是,如果沒有上好的誘餌,這些人絕不會上鉤,所以,這份條件寬鬆的國書,就是他的誘餌,一旦何談成功,孔賢文和顏素臣不僅在官場上更進一步,士林中的號召力也會更強,甚至史書上也會記下濃重的一筆。
青史留名,對於一個儒家子弟而言,是何等的誘惑!
這時,李嗣源眼皮一跳,心中暗叫不妙,剛想說話,孔賢文和顏素臣就直接跳坑了,一開始,要挑刺的是他們,後來想摘桃子的也是他們,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們已經無法拒絕了。
“陛下放心,此事若不能完成,臣等願意聽從陛下發落!”
此話一落,李嗣源內心便沉了下來,而孔賢文和顏素臣還沉浸在喜悅之中,絲毫沒有注意到李嗣源陰沉的神色。
昨天,他跟這兩人說的是盡管破壞皇帝的行動,有自己給他們背書,可現在事情的發展已經超出他的預料。
作為一個老硬幣,李嗣源可以非常肯定的說,他們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