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男?”賈詡一愕,然後撫掌大笑道:“辰偉你這詞用得實在精妙!”
辰偉一笑了之,問道:“衛家是否把這事告訴蔡邕呢?”
賈詡則臉上露出感歎之色,說道:“世人敬佩蔡昭姬的原因所在便在此,衛家確實有把此事告訴蔡邕,當時蔡邕也感到為難,因為蔡昭姬是他唯一的女兒,而且還是天下聞名的才女,把蔡昭姬嫁給衛仲道等同把女兒推入火爐,所以蔡邕一度打算拒絕衛家,不過蔡昭姬卻說既然父親當年答應了這樁婚事,便不能失信於人,她願意嫁給衛仲道。”
“此事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蔡昭姬嫁到衛家後,盡守婦道,對病夫照顧無微不至,奈何衛仲道已經病入膏肓,結婚不到一年便病逝,兩人由始至終未行過房事,蔡昭姬也一直不辭勞苦地守貞戴孝了兩年,此事讓蔡昭姬名聲更大,受到了天下人的稱譽。”
辰偉聽完,也是暗歎不已,如此女子實在世間罕有,難怪後世兩千年一直對蔡文姬稱頌。
“女兒品德高尚,有其父必有其女,恐怕這蔡邕也是德高望重的人物,他到底和董卓是何關係,為何董卓暗使人推薦他為左中郎將呢?”辰偉問道。
賈詡說道:“辰偉說得沒錯,有其父必有其女,蔡邕此人性篤孝,老母親有病三年,他守護身邊,寒暑不分,三年未嚐解衣服;而且生性耿直剛正,所以朝廷百官私營結派,互相勾結,唯獨他正直不阿。在這年頭,朝廷大臣要不投靠董卓,要不就投奔王允,隻有他既不對董卓諂媚,也不屑於和王允之流打交道,終日沉醉在詩賦寫字。”
“左中郎將是塊肥肉,那董卓為何會看中他呢?”辰偉問道。
賈詡捋須笑道:“因為董旻升任禦林軍總統領,董卓隻好把左中郎將的空缺讓出去,可又不想白白送給王允,所以故意把蔡邕推上來,蔡邕有盛名,名望很高,重要的是他處於中間派,他就是董卓心中最適當的人選。”
辰偉眼睛一亮,想到了點上,笑道:“我明白了,既然左中郎將這位置董卓的人得不到,他也不希望讓王允的人得到。”
“所以說董卓老謀深算,日後我們也絕然不能掉以輕心。”賈詡說道,“不過對於左中郎將的人選,辰偉你身為大將軍,在朝會上肯定會征詢你的意見。而且目前王允和董卓兩派因為人選而爭得不可開交,所以你的選擇很有可能是一錘定音的。”
辰偉苦笑:“這差事可是吃力不討好啊。”
“沒錯,無論你選擇誰,都會得罪另外一方。”賈詡說道。
“除了蔡邕,王允等人推薦的這位文康泰又是怎樣的一個人?”辰偉問道。
賈詡答道:“蔡邕已經六十有餘,而他隻不過剛進五十,但是文康泰為禦史中丞,論品銜,和蔡邕一樣都是四品,可蔡邕升到這個位置是靠才能,而文康泰則靠裙帶關係走上來的。他的媳婦是京北尹袁洪的女兒,倚靠袁洪的提攜而上來的,此人也確實有些才幹,很得王允的賞識,當初文康泰能夠從六品從事中郎一躍成為四品的禦史中丞,王允皇甫嵩兩人是出了大力的。”
“京北尹……”辰偉看了看竹簡,明白這京北尹屬於京師官員,放在後世就大概等於北京市長,後台很硬,又得到三公王允皇甫嵩的保舉,難怪平步青雲,升得如此之快。
“若對手換做別人,恐怕文康泰當上左中郎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蔡邕名望很高,得到林存推薦,林存是禦史大夫,和王允皇甫嵩位列三公,背後又有董卓在背後搞鬼,所以左中郎將的最終人選還沒有定下來。”
辰偉沉思了片刻,突然抬起頭問道,“文和,以你之見,這左中郎將我們有沒有可能拿下來?”
賈詡略微一愕,苦笑道:“雖然左中郎將一職很重要,可如今恐怕也容不得我們插手,文康泰蔡邕兩人都是名望很高的人,我們手頭確實沒有什麽人拿得出手去抗衡,若硬著頭皮上,容易弄巧成拙,反而同時得罪王允董卓雙方。”
辰偉也是苦笑道:“經你這麽一說,這趟渾水我們還是別插一腳。”
“雖然我們不能參與,不過卻可以選擇對我們最有利的人選。”賈詡說道。
“那蔡邕或者文康泰,誰當上左中郎將對我們更有利?”辰偉問道。
賈詡說道:“如今董卓自封相國,權傾朝野,雖然蔡邕品行更佳,不過左中郎將一職落在王允這方,保皇派也多一分抗衡之力,可以防止董卓一家獨大。”
辰偉卻搖了搖頭微笑道:“我則不是這樣看。”
賈詡不由一愕,笑道:“想必辰偉也有自己的看法。”
辰偉站起來,背負雙手來迴走了幾步後停下對賈詡微笑道:“讓文康泰當選固然能夠增加王允一派實力,以抗衡董卓,但這是短暫的,我覺得我們需要看得更長遠一些。因為無論王允還是董卓哪方勢大,對我們日後都無利,就算我們把這票投給文康泰,你說他當選後最感激的是誰?自然是推舉他的王允等人,又怎麽會念我們的好?況且他本身就是保皇派的。可是蔡邕卻是中立派的,為人剛正,自然不會和董卓鼠輩同流,若我們保薦他為左中郎將……”
賈詡臉上露出讚賞之色,說道:“辰偉想得果然更加長遠,你是打算把蔡邕拉入我們的陣營,到頭來左中郎將一職還是落在我們手中。”
辰偉笑道:“聽你說這蔡邕性情耿直,應該是有著準則的人,恐怕也不會因此而感激涕零,二話不說投奔我們,不過能夠得到他的好感,日後也是好事。”
“沒錯,就算他要感激,我們也要扮得別無他求,隻是秉直辦事,這樣反而會更好。”賈詡笑道。
“唯一擔心的是,王允等人會更加以為我們和董卓同一個鼻孔出氣,誤會更深。”辰偉說道。
賈詡也是沉吟點頭,然後說道:“我們初迴長安,根基未穩,況且董卓勢大,先向董卓一方偏頗也是權宜之策。況且沒有什麽事可以做得十全十美,兩頭兼顧,左右逢源的話,反而容易雙方都不討好。”
辰偉臉上也慢慢露出凝重之色,說道:“文和說得對,我們對他們的立場模糊雖然有好處,不過長期下去弊端就會出來。”
“沒錯,前期我們不表立場,對董卓稍有偏頗,穩住董卓,讓王允董卓相爭,注意力不在我們這裏,可以方便我們暗中策劃措施,可時間一長他們便會看出我們坐山觀虎鬥的意圖。”賈詡說道。
“如今皇宮城防大權已經落在董卓手中,就等同皇帝掌握在他的手中,我們要扳翻董卓,就必須把皇宮的禦林軍奪到手中。”辰偉說道。
賈詡沉思道:“皇帝是董卓的命脈,否則他也不會那麽焦急廢黜少帝,另立新帝。皇城的城防董卓肯定不會輕易放出來,不過……我們還有一個辦法。”
“什麽辦法?”
“把長安城的城防掌控在手中。”賈詡說道。
辰偉雙眼猛地鋒芒畢露,說道:“沒錯,隻要掌控了長安城的城防,董卓就隻能成為甕中之鱉。”
“不過要拿下長安城的城防,卻要比皇城城防更加難。”賈詡說道。
“為什麽?”
“因為長安城的城防分配十分複雜,幾乎說是全長安城勢力混雜最多的地方。長安城有十二座城門,每座城門都分派一個門侯管轄,雖然名麵上有個城門司馬,不過卻沒有實權,隻能主管兵器,卻不能掌兵。而這些十二位門候其中有五個屬於董卓的人,四個屬於皇甫嵩的人,剩下三個表麵上屬於衛尉管轄,可負責城防的衛尉隻是虛設,完全被架空,沒有實權,所以這三座城門則掌握在長安本地最大的世家袁家手中。”
“袁家?”辰偉對又突然冒出來個袁家感到頭痛。
“這袁家是世家大族,四代人有五人位列三公,有“四世三公”之稱,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實力之大連漢靈帝也忌憚,不過漢靈帝也很倚重袁家,當初洛陽為京都,把作為陪都的長安賜給袁家為屬地,袁家紮根長安已經盡一百年,勢力幾乎染指長安城每一個角落。董卓當年遷都長安,也曾想過把袁家連根拔起,可是袁家根深蒂固,袁家可以拔,不過肯定會牽動整座長安,甚至附近的大小城地,牽涉太廣,內憂外患,最後董卓也不得暫擱這個想法,選擇和袁家合作。”
“方才你說的京北尹袁洪恐怕和這個袁家有很大關係?”辰偉問道。
賈詡點頭道:“沒錯,這袁洪就是袁家第四輩的子弟,聽說在袁家嫡傳子弟中排行第二。”
辰偉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難道袁紹也是袁家子弟?”
賈詡露出欣賞之色,“辰偉你果然聰明,能舉一反三,沒錯,袁紹是袁家的子弟,可並非嫡傳,而是庶子,因為袁逢的哥哥袁成早逝,袁逢便把袁紹過繼給袁成。雖然袁紹不是嫡出,不過如今看來在袁家的子弟中,成就確是最大的。”
“成就大又如何,最後在官渡之戰,還不是敗在曹操手中。”辰偉自言自語道。
“你說什麽?”賈詡疑惑問道。
辰偉搖頭笑道:“沒什麽。”
官渡之戰還是一年後的事情,辰偉若現在告訴賈詡,恐怕賈詡也隻會以為辰偉胡說。
生怕賈詡追問,辰偉扯開話題道:“如今十二座城門,事實上落在董卓手中的有五座,皇甫嵩手中有四座,世家袁氏則掌握三座。看來這事情果然夠棘手。”
“其中勢力糾葛之複雜,連董卓也無法完全掌控長安城,這也是為什麽董卓還不敢自立為帝的原因,否則以董卓的狼子野心,早已經廢帝篡位,哪裏還要搞什麽立漢獻帝。”賈詡說道。
“不過漢獻帝還年幼,隻是董卓的傀儡,有名無實,董卓卻是真正的皇帝。”辰偉歎道。
“他也有很多東西要忌憚,所以他才會希望拉攏你,隻要除掉王允皇甫嵩一黨,朝廷之上就再無人敢逆背他的意,然後掉頭對付辰偉你,到時候就真是為所欲為了!”賈詡說道。
“董卓篡位自立之日永遠都不會到來。”辰偉嘴角挑起一絲笑容。
“看見辰偉如此有信心,我也沉穩些。”賈詡笑道。
辰偉總不能把曆史上董卓最後被呂布殺死的結果告訴賈詡,而且曆史也不知道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到來而改變,到底結果如何辰偉也不可知。
“雖然要從他們手中拿下城門的掌控權很難,不過我們必須知難而上,就算不能完全掌控長安城的城防,但也得掌控三分之一,這樣我們才能處在不敗之地。”辰偉說道。
賈詡點頭道:“沒錯,掌控了城門,就可以將城內外的軍隊連接起來,外唿內應,否則就算我們在潼關駐軍,能夠一日抵達長安,若不能進入長安,我們也難有作為。”
“可怎麽樣才能拿下這些城門,真讓人頭大啊。”辰偉歎道。
辰偉一笑了之,問道:“衛家是否把這事告訴蔡邕呢?”
賈詡則臉上露出感歎之色,說道:“世人敬佩蔡昭姬的原因所在便在此,衛家確實有把此事告訴蔡邕,當時蔡邕也感到為難,因為蔡昭姬是他唯一的女兒,而且還是天下聞名的才女,把蔡昭姬嫁給衛仲道等同把女兒推入火爐,所以蔡邕一度打算拒絕衛家,不過蔡昭姬卻說既然父親當年答應了這樁婚事,便不能失信於人,她願意嫁給衛仲道。”
“此事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蔡昭姬嫁到衛家後,盡守婦道,對病夫照顧無微不至,奈何衛仲道已經病入膏肓,結婚不到一年便病逝,兩人由始至終未行過房事,蔡昭姬也一直不辭勞苦地守貞戴孝了兩年,此事讓蔡昭姬名聲更大,受到了天下人的稱譽。”
辰偉聽完,也是暗歎不已,如此女子實在世間罕有,難怪後世兩千年一直對蔡文姬稱頌。
“女兒品德高尚,有其父必有其女,恐怕這蔡邕也是德高望重的人物,他到底和董卓是何關係,為何董卓暗使人推薦他為左中郎將呢?”辰偉問道。
賈詡說道:“辰偉說得沒錯,有其父必有其女,蔡邕此人性篤孝,老母親有病三年,他守護身邊,寒暑不分,三年未嚐解衣服;而且生性耿直剛正,所以朝廷百官私營結派,互相勾結,唯獨他正直不阿。在這年頭,朝廷大臣要不投靠董卓,要不就投奔王允,隻有他既不對董卓諂媚,也不屑於和王允之流打交道,終日沉醉在詩賦寫字。”
“左中郎將是塊肥肉,那董卓為何會看中他呢?”辰偉問道。
賈詡捋須笑道:“因為董旻升任禦林軍總統領,董卓隻好把左中郎將的空缺讓出去,可又不想白白送給王允,所以故意把蔡邕推上來,蔡邕有盛名,名望很高,重要的是他處於中間派,他就是董卓心中最適當的人選。”
辰偉眼睛一亮,想到了點上,笑道:“我明白了,既然左中郎將這位置董卓的人得不到,他也不希望讓王允的人得到。”
“所以說董卓老謀深算,日後我們也絕然不能掉以輕心。”賈詡說道,“不過對於左中郎將的人選,辰偉你身為大將軍,在朝會上肯定會征詢你的意見。而且目前王允和董卓兩派因為人選而爭得不可開交,所以你的選擇很有可能是一錘定音的。”
辰偉苦笑:“這差事可是吃力不討好啊。”
“沒錯,無論你選擇誰,都會得罪另外一方。”賈詡說道。
“除了蔡邕,王允等人推薦的這位文康泰又是怎樣的一個人?”辰偉問道。
賈詡答道:“蔡邕已經六十有餘,而他隻不過剛進五十,但是文康泰為禦史中丞,論品銜,和蔡邕一樣都是四品,可蔡邕升到這個位置是靠才能,而文康泰則靠裙帶關係走上來的。他的媳婦是京北尹袁洪的女兒,倚靠袁洪的提攜而上來的,此人也確實有些才幹,很得王允的賞識,當初文康泰能夠從六品從事中郎一躍成為四品的禦史中丞,王允皇甫嵩兩人是出了大力的。”
“京北尹……”辰偉看了看竹簡,明白這京北尹屬於京師官員,放在後世就大概等於北京市長,後台很硬,又得到三公王允皇甫嵩的保舉,難怪平步青雲,升得如此之快。
“若對手換做別人,恐怕文康泰當上左中郎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蔡邕名望很高,得到林存推薦,林存是禦史大夫,和王允皇甫嵩位列三公,背後又有董卓在背後搞鬼,所以左中郎將的最終人選還沒有定下來。”
辰偉沉思了片刻,突然抬起頭問道,“文和,以你之見,這左中郎將我們有沒有可能拿下來?”
賈詡略微一愕,苦笑道:“雖然左中郎將一職很重要,可如今恐怕也容不得我們插手,文康泰蔡邕兩人都是名望很高的人,我們手頭確實沒有什麽人拿得出手去抗衡,若硬著頭皮上,容易弄巧成拙,反而同時得罪王允董卓雙方。”
辰偉也是苦笑道:“經你這麽一說,這趟渾水我們還是別插一腳。”
“雖然我們不能參與,不過卻可以選擇對我們最有利的人選。”賈詡說道。
“那蔡邕或者文康泰,誰當上左中郎將對我們更有利?”辰偉問道。
賈詡說道:“如今董卓自封相國,權傾朝野,雖然蔡邕品行更佳,不過左中郎將一職落在王允這方,保皇派也多一分抗衡之力,可以防止董卓一家獨大。”
辰偉卻搖了搖頭微笑道:“我則不是這樣看。”
賈詡不由一愕,笑道:“想必辰偉也有自己的看法。”
辰偉站起來,背負雙手來迴走了幾步後停下對賈詡微笑道:“讓文康泰當選固然能夠增加王允一派實力,以抗衡董卓,但這是短暫的,我覺得我們需要看得更長遠一些。因為無論王允還是董卓哪方勢大,對我們日後都無利,就算我們把這票投給文康泰,你說他當選後最感激的是誰?自然是推舉他的王允等人,又怎麽會念我們的好?況且他本身就是保皇派的。可是蔡邕卻是中立派的,為人剛正,自然不會和董卓鼠輩同流,若我們保薦他為左中郎將……”
賈詡臉上露出讚賞之色,說道:“辰偉想得果然更加長遠,你是打算把蔡邕拉入我們的陣營,到頭來左中郎將一職還是落在我們手中。”
辰偉笑道:“聽你說這蔡邕性情耿直,應該是有著準則的人,恐怕也不會因此而感激涕零,二話不說投奔我們,不過能夠得到他的好感,日後也是好事。”
“沒錯,就算他要感激,我們也要扮得別無他求,隻是秉直辦事,這樣反而會更好。”賈詡笑道。
“唯一擔心的是,王允等人會更加以為我們和董卓同一個鼻孔出氣,誤會更深。”辰偉說道。
賈詡也是沉吟點頭,然後說道:“我們初迴長安,根基未穩,況且董卓勢大,先向董卓一方偏頗也是權宜之策。況且沒有什麽事可以做得十全十美,兩頭兼顧,左右逢源的話,反而容易雙方都不討好。”
辰偉臉上也慢慢露出凝重之色,說道:“文和說得對,我們對他們的立場模糊雖然有好處,不過長期下去弊端就會出來。”
“沒錯,前期我們不表立場,對董卓稍有偏頗,穩住董卓,讓王允董卓相爭,注意力不在我們這裏,可以方便我們暗中策劃措施,可時間一長他們便會看出我們坐山觀虎鬥的意圖。”賈詡說道。
“如今皇宮城防大權已經落在董卓手中,就等同皇帝掌握在他的手中,我們要扳翻董卓,就必須把皇宮的禦林軍奪到手中。”辰偉說道。
賈詡沉思道:“皇帝是董卓的命脈,否則他也不會那麽焦急廢黜少帝,另立新帝。皇城的城防董卓肯定不會輕易放出來,不過……我們還有一個辦法。”
“什麽辦法?”
“把長安城的城防掌控在手中。”賈詡說道。
辰偉雙眼猛地鋒芒畢露,說道:“沒錯,隻要掌控了長安城的城防,董卓就隻能成為甕中之鱉。”
“不過要拿下長安城的城防,卻要比皇城城防更加難。”賈詡說道。
“為什麽?”
“因為長安城的城防分配十分複雜,幾乎說是全長安城勢力混雜最多的地方。長安城有十二座城門,每座城門都分派一個門侯管轄,雖然名麵上有個城門司馬,不過卻沒有實權,隻能主管兵器,卻不能掌兵。而這些十二位門候其中有五個屬於董卓的人,四個屬於皇甫嵩的人,剩下三個表麵上屬於衛尉管轄,可負責城防的衛尉隻是虛設,完全被架空,沒有實權,所以這三座城門則掌握在長安本地最大的世家袁家手中。”
“袁家?”辰偉對又突然冒出來個袁家感到頭痛。
“這袁家是世家大族,四代人有五人位列三公,有“四世三公”之稱,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實力之大連漢靈帝也忌憚,不過漢靈帝也很倚重袁家,當初洛陽為京都,把作為陪都的長安賜給袁家為屬地,袁家紮根長安已經盡一百年,勢力幾乎染指長安城每一個角落。董卓當年遷都長安,也曾想過把袁家連根拔起,可是袁家根深蒂固,袁家可以拔,不過肯定會牽動整座長安,甚至附近的大小城地,牽涉太廣,內憂外患,最後董卓也不得暫擱這個想法,選擇和袁家合作。”
“方才你說的京北尹袁洪恐怕和這個袁家有很大關係?”辰偉問道。
賈詡點頭道:“沒錯,這袁洪就是袁家第四輩的子弟,聽說在袁家嫡傳子弟中排行第二。”
辰偉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難道袁紹也是袁家子弟?”
賈詡露出欣賞之色,“辰偉你果然聰明,能舉一反三,沒錯,袁紹是袁家的子弟,可並非嫡傳,而是庶子,因為袁逢的哥哥袁成早逝,袁逢便把袁紹過繼給袁成。雖然袁紹不是嫡出,不過如今看來在袁家的子弟中,成就確是最大的。”
“成就大又如何,最後在官渡之戰,還不是敗在曹操手中。”辰偉自言自語道。
“你說什麽?”賈詡疑惑問道。
辰偉搖頭笑道:“沒什麽。”
官渡之戰還是一年後的事情,辰偉若現在告訴賈詡,恐怕賈詡也隻會以為辰偉胡說。
生怕賈詡追問,辰偉扯開話題道:“如今十二座城門,事實上落在董卓手中的有五座,皇甫嵩手中有四座,世家袁氏則掌握三座。看來這事情果然夠棘手。”
“其中勢力糾葛之複雜,連董卓也無法完全掌控長安城,這也是為什麽董卓還不敢自立為帝的原因,否則以董卓的狼子野心,早已經廢帝篡位,哪裏還要搞什麽立漢獻帝。”賈詡說道。
“不過漢獻帝還年幼,隻是董卓的傀儡,有名無實,董卓卻是真正的皇帝。”辰偉歎道。
“他也有很多東西要忌憚,所以他才會希望拉攏你,隻要除掉王允皇甫嵩一黨,朝廷之上就再無人敢逆背他的意,然後掉頭對付辰偉你,到時候就真是為所欲為了!”賈詡說道。
“董卓篡位自立之日永遠都不會到來。”辰偉嘴角挑起一絲笑容。
“看見辰偉如此有信心,我也沉穩些。”賈詡笑道。
辰偉總不能把曆史上董卓最後被呂布殺死的結果告訴賈詡,而且曆史也不知道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到來而改變,到底結果如何辰偉也不可知。
“雖然要從他們手中拿下城門的掌控權很難,不過我們必須知難而上,就算不能完全掌控長安城的城防,但也得掌控三分之一,這樣我們才能處在不敗之地。”辰偉說道。
賈詡點頭道:“沒錯,掌控了城門,就可以將城內外的軍隊連接起來,外唿內應,否則就算我們在潼關駐軍,能夠一日抵達長安,若不能進入長安,我們也難有作為。”
“可怎麽樣才能拿下這些城門,真讓人頭大啊。”辰偉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