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對辰偉而言,還是件新鮮事。當年初入長安,辰偉那時候還沒有資格參加,如今為大將軍後,辰偉這天還是首次參加朝會。


    辰偉的馬車在宮門剛停下,其餘準備入宮上朝的官員都紛紛放緩了腳步,等辰偉下馬車,不少官員都向辰偉攀話,都十分客氣尊重。雖然這些大臣們都有些難以接受一個年齡能當他們兒子的年輕人成為他們的上司,但辰偉實力和勢力擺在這裏,也容不得他們敢造次。


    倒是他們對待辰偉身便的賈詡就沒那般好臉色,所謂文人相輕,這些道貌岸然的大臣們骨子裏還是透著一股腐儒自矜的味道。


    既然同是一朝臣,和王允皇甫嵩等人相遇自然在所難免。在入大殿前,辰偉不出意料地和王允麵照麵走到一起。其餘大臣也識趣地退後三丈。


    王允對辰偉和顏悅色,言語大都是一些客套話,辰偉雖然最不喜歡這種虛情假意的表演,可人在官場,很多事情就身不由己。幸虧辰偉巧辭令色,虛以委蛇這一套還是有著很深的造詣,敷衍了迴去,而且他也知道這隻不過是開場白。


    果然,王允在踏上大殿階梯的時候,便不露痕跡地把身後的文康泰介紹給辰偉認識。


    文康泰比實際歲數年輕不少,看上去隻有四十許間。顯然文康泰的仕途也算通坦,常年養身處優的人,往往會比同齡人更加年輕。而且此君樣貌清瞿,一對長目閃動著光芒,身量高頎,隻比辰偉矮上兩寸許,外貌和氣質都確實有不凡之處。


    兩人寒暄幾句,辰偉就不得不暗歎這些在官場混了十數年的老油條個個都是成精的,短短幾句話,文康泰便不露痕跡地連誇帶讚了辰偉一番,古代人說話往往都是言簡意賅,辰偉心中細細忖摸了一番,發現文康泰隻不過說了二十來個字,翻譯白話文過來,直白地就是說辰偉英俊不凡,年輕有為,打仗很厲害,聽說還很有文采,皇帝有這樣的臣子,是國家之福;大臣有這樣的同僚,是社稷之幸,漢朝有像辰偉這樣的國家棟梁何愁天下不安定,黎民百姓何愁不安居樂業……”


    一番話聽得辰偉也忍不住飄飄然,差點就以為自己真的就是司馬飛雪說的拯救蒼生的聖人。


    文康泰和辰偉聊得甚歡,旁邊的王允看在眼裏,喜在心裏,然後開始試探辰偉的口風,顯然想從辰偉口中試探口風,對左中郎將人選的看法,奈何辰偉看似雖然年輕,可比自己這些沉浸官場多年的老油條更加的狡猾,表麵一副直言不諱,暢所欲言的意思,句句都冠冕堂皇,十分客氣得體,可認真一聽卻發現對於人選的事情卻密不透風,滴水不漏,聽不出任何實質有用的信息。


    在辰偉和王允不遠處,大臣中響起了另外一陣客喧聲,辰偉不由轉頭望去,來人卻是禦史大夫林存和太常蔡邕。


    林存和蔡邕也看見了辰偉和王允,林存立即示意蔡邕跟隨他過來見禮,可蔡邕似乎不屑於這種討好拉關係,隻是朝辰偉和王允遠遠地拱手行禮,然後獨自走入大殿。


    林存卻氣得埋怨蔡邕不懂禮數,因為辰偉對左中郎將人選的選擇有著很大的決定性。


    王允和文康泰都在觀察辰偉的神色,顯然希望從辰偉神態看出點忿怒或者不滿意,可讓他們失望的是,辰偉隻是淡淡地笑了笑,便和身邊的賈詡竊竊私語起來。


    眾百官大臣相繼入殿堂,這朝殿中央有一座水池,水池中間則雕刻著一條白玉石龍龍口含珠,有水流出,整座龍雕栩栩如生,就像真騰雲駕霧一般,十分有威勢。


    百官跪拜行禮中,年幼的漢獻帝坐在皇座上,其餘大臣則站在龍庭左右兩邊,唯獨董卓坐在漢獻帝的左側處。


    大殿皇座的台階共分兩層,台階兩邊都有董卓的刀斧禁衛,由皇座下的台階直排至殿門處,氣氛莊嚴肅穆。


    除了這些禁衛外,入殿者均不準攜帶兵刃。


    八十多個文臣武將,穿上整齊官服,雁列兩旁。有資格參加“朝會”的都是相當於今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級別的“三公”、“九卿”,最低也得是副廳級的正五品官員。


    右邊以王允為首的一眾文臣,在王允之後便是林存。王允為司徒,林存為禦史大夫,同是三公,地位自然屬於文官之中最高的,賈詡為大將軍長史,地位一下子躍至第五,讓排在後麵的眾多文臣都臉露不甘之色。像文康泰和蔡邕兩人都是四品高官,可也隻能排在第二十位左右。


    左邊則以辰偉為首的武將,跟著便是董旻等人,呂布為羽林中郎將,官居三品,又有保護朝會之責,在武將排在第五位置。


    漢獻帝劉協年幼,而且對董卓十分畏懼,朝會隻能乖乖看董卓的眼色行事,不過小小年紀,麵對百官時從容自若,倒有幾分皇帝的氣概,若非奸臣弄權,好好調教,說不定未來是個能幹的皇帝,隻可惜劉家國勢已衰,大漢皇朝也快到壽終正寢的境地。


    劉協宣布朝會開始後,百官參拜萬歲,唯獨董卓傲立龍台。


    眾臣依次稟奏,最後終於輪到左中郎將人選的重頭戲來。董卓俯視眾臣,說道:“皇上明鑒,我大漢現今正值多事之秋,內憂外患,誠宜立即重整朝政,填補空缺,勵精圖治,再張威德。”


    眾臣紛紛附和,聲勢浩蕩。


    董卓冷冷審視眾人的反應,冷淡道:“左中郎將,主右署郎,十分重要,咱家和王司徒商量過後,認為文康泰和蔡邕兩人都適合擔任此職,今天讓大夥前來,就是想眾誌成城,挑出一個最佳人選來。”


    王允和皇甫嵩等人都是臉露忿色,顯然本來左中郎將人選理應由他們推薦,沒想到這董卓卑鄙,竟然暗地裏推出個蔡邕來。


    “本來咱家答應這職讓王司徒和皇甫太尉商議決定,可左中郎將之位,事關重大,若非德高望重之人,必不能教人傾服,為了大漢社稷著想,自然是唯賢是舉,既然林大人推薦蔡邕,咱家也不得不考慮一下。當然,這事情咱家就不參合,至於蔡邕,咱家也隻是僅僅提個意見,王司徒和皇甫太尉不會介意吧?”董卓表麵是徵詢王允和皇甫嵩的意見,實則暗地裏對朝廷百官施壓。


    王允和皇甫嵩都保持緘默,隻是臉帶忿色。


    禦史大夫林存欣然道:“臣認為蔡邕德高望重,確實最佳人選。”


    辰偉聞言,望向站在對麵的蔡邕,開始細細打量這位傳名千年的文學家,他身量高頎,相格清奇,兩眼深邃,閃動著智者的光芒,看去有若神仙中人。禦史大夫林存推薦他的時候,他眼簾微垂,紋絲不動,顯然不為權位之所動。


    反倒是他身後的文康泰則垂頭不語,漲紅著臉,顯是心中驚慌。


    而這時候,王允挺身而出,說道:“蔡邕雖然才名頗佳,可終究是文臣出身,這些年都是主管禮儀、祭祀。而文康泰是從事中郎出身,而且這些年表現都得到眾多大臣的認可,所以臣認為文康泰更加適合擔任此職。”


    皇甫嵩也說道:“沒錯,左中郎將一職,轄下大部份均為軍政統屬,故此人必須有過軍資經驗,且為了穩定軍心,此人雖然說要身經百戰,不過起碼也能擅騎能射,如此才能讓部下心悅誠服。蔡邕從來沒有戎馬經曆,反而文康泰當年曾任皇帝的侍衛和隨從,此條件至關緊要,絕不可草率視之。”


    兩位三公都表態了,其餘保皇派的大臣也紛紛附和。


    “可是文康泰隻不過才五十之齡,無論威望還是才幹,和蔡大人相比,還略顯遜色。既然左中郎將之位事關重大,就最宜選擇德高望重之人,臣認為蔡邕最適合不過!”董旻說道。


    董旻一出,也得到其餘黨羽的支持。


    雙方都因此爭論起來。


    董卓因為說過自己不參合,所以也沒有表態,不過董旻等人都是看他眼色辦事,其實也是間接插手此事。


    辰偉一直靜觀其變,見態勢竟然慢慢有些向王允一方傾斜,知道自己不能再等,否則萬一有所失誤,自己的打算便白費。


    就在雙方一直僵持不下之時,辰偉終於站了出來,眾人立即把目光投在辰偉的身上。


    “辰偉,你一直不說話,咱家倒是極想聽聽你的意見。”董卓慢慢走下台階,來到辰偉身前。


    辰偉事前早和賈詡商議好策對,不慌不忙地笑道:“方才董旻大人說得對,不過臣認為僅僅德高望重尚未足夠。”


    王允等人聞言,頓時臉露喜色。反到董卓這邊,臉色便陰沉了幾分。


    “相國剛才說唯賢是舉,那就是首先此人必須有真材實學,足以擔當此職。文大人和蔡大人都是有才能之人,蔡大人比文大人年長,更有德望,可德望這東西也是由無到有,可以培養出來的……”辰偉說道。


    王允越聽越開心,不斷點頭稱是。董卓則臉色不善地盯著辰偉。


    “文大人當年曾為從事中郎,從經驗來看,顯然更適合左中郎將之位……”辰偉掃了眾人一眼,卻話音一轉,微笑道:“不過,我並不同意這一點。有經驗不一定盡是好事,因為容易墨守成規,遵從前人之法而不懂得改變;有時候軍職讓文人擔任,反而會起到死水入活泉的妙用。”


    董卓難看的臉色慢慢輕緩,而王允等人則慢慢皺起眉頭。


    “辰將軍,我們隻想聽聽你對左中郎將人選的看法,而不是讓你陳述雙方的利弊。”禦史大夫林存忍不住說道。


    辰偉冷淡地掃了他一眼,然後自顧說道:“其實我的意思就是想諸位知道,無論文大人還是蔡大人都有他們各自的優劣處,單純從經驗和德望來分個高下,其實都是對他們的不公平。要真正看出他們誰更適合擔任左中郎將之職位,恐怕短時間得不出結果。”


    眾百官都議論紛紛起來,反而是蔡邕臉上露出訝異之色,本來他認為辰偉隻是一介武夫,卻沒想到辰偉雖然年輕,可看法卻有獨到之處,一番話分析得十分透徹。


    皇甫嵩一開始還以為辰偉支持己方,沒想到事實並非如此,臉色不由沉了下來,冷冷道:“說了那麽多,辰將軍還是說不出個結果來。”


    辰偉嘴角微挑,說道:“我的看法就是讓兩人分別兼任半個月的左中郎將,成績如何到時候便能判定誰更適合。”


    其實辰偉的觀念來自後世的【實習】,大學生出來工作之前也會有個試用期,公司看成績如何才定奪招不招聘。


    辰偉這個想法在東漢卻是很為新鮮,所以眾臣聽到,都如蜂窩一般炸開來,議論紛紛。


    董卓和王允兩人也是微蹙眉頭,顯然在思忖辰偉這個辦法對己方的利害。


    賈詡則朝辰偉投來了讚賞之意,想必滿朝大臣之中,唯隻有他才懂辰偉這番的真正意圖。論才能,靠裙帶關係才走到今日地步的文康泰肯定比不上蔡邕,對他們二人【實習期】進行考察,到時候蔡邕一旦勝出,擔任左中郎將便順理成章,王允等人就算怨也無法怪責到辰偉頭上。如此一來,既能達到目標,平衡了董卓這方,又不會因此得罪王允等人。


    辰偉這想法的提出,也很合理合情,最後王允和董卓都認同了下來。


    朝會散後,辰偉和賈詡出了宮,卻沒有馬上離開。等蔡邕出來後,使馬車從背後跟隨。一直遠離皇宮後,辰偉讓文鴦攔下了蔡邕的馬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氓高手在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流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流川並收藏流氓高手在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