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給朱元璋當義子的那些年 作者:醉酒花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兆先那兒他不擔心, 那小子的爹陳野先已經死了,還是死在地主官兵手上,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官府那兒防備他也防備的厲害,他沒機會重新迴去給官府效力。
朱亮祖不一樣,一個正當壯年的彪悍武將, 就算他接連打了幾次敗仗,隻要他想迴去,朝廷那邊依舊能讓他帶兵。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朱亮祖打敗仗不是因為他太弱, 而是因為起義軍太強, 他打不過這邊的起義軍,不代表打不過其他地方的起義軍。
防著, 必須得防著。
老常說那個朱亮祖本事大的很,那人在他們這兒待久了肯定會摸清楚他們軍中將領的打法,要是等他摸清楚情況再扭頭跑官府那邊去,他們豈不是得虧死?
朱元璋怒目圓睜,“你就不能想點好的?”
徐達敢怒不敢言。
這事兒是他往好處想就能好的嗎?這不得看那些降將是什麽想法?
不管別人怎麽想,反正他就是覺得降將不可信。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冷靜下來,走到門口把門關上,然後拽著徐達開始吼。
今時不同往日,他們要成就大業就不能拘泥於個人恩怨,知道什麽叫英雄不問出處嗎?
什麽降將不降將的,隻要來了他們身邊那就是他們自己人,就算心裏有不滿也不能表露出來,不然怎麽讓他們歸心?
老大不小的人了,就不能長點心!
徐達帶兵好幾年,多長時間沒被擰著耳朵教訓,這會兒也不敢大聲反駁,隻縮著脖子小聲嘟囔,“英雄不問出處是這個意思嗎?我怎麽感覺不太對?”
朱元璋:……
“徐達”
朱大帥的咆哮聲響徹雲霄,不光驚飛了路過的飛鳥,外麵豎起耳朵偷聽動靜的家夥們也被嚇的不輕。
朱文正把趴在牆沿上的小老弟接下來,搓搓胳膊感慨萬千,“完了完了,爹這次真的很生氣。”
他們這次打退了張士誠不假,但是徐達麾下接連出現兩起將領帶兵投敵的事情實在太過顯眼,就算那兩個帶兵投敵的都是元軍降將,徐達也不得不擔起個治軍不嚴的罪。
降將是人家以前的身份,來了他們這兒就是起義軍的將領,要不是主將沒本事,怎麽會讓他們降而複叛?
不管怎麽說,主將難辭其咎。
沐青雙腳落地,也跟著心有戚戚,“徐叔該不會挨打吧?”
雖然現在的戰況已經變成了他看不懂的樣子,但是不耽誤他覺得這次徐達要挨揍。
原因很簡單,聽他們家老爹吼的那麽大聲就知道這事兒肯定沒那麽容易解決。
兄弟倆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又是一聲長歎。
太難了,真是太難了。
朱文正搖搖頭,帶上小老弟離開這個充滿“獅子吼”的兇險之地。
他這次是跟徐達一起迴來的,因為徐達軍中接連出現兩次降將帶兵複叛,每次都帶走了七八千人,徐達官兒雖高,但是手裏卻沒多少兵馬,這幾帶幾不帶的差點把他弄成光杆司令。
第二次那個將領臨陣倒戈反過來把徐達給圍了差點沒把朱元璋給嚇死,徐達自己傳信給周邊的將領求援,朱元璋這邊也立刻派朱文正帶兵三萬趕過去救人,生怕慢一步人就沒了,他這會兒反應那麽大未必沒有後怕的緣故。
兄弟倆左拐右拐拐迴後院,沐青張開手臂接住走路都走不穩就先會跑的小朱標,雙手用力一提就穩穩的把小孩兒提了起來,“文正哥你看。”
朱文正挑了挑眉,“不錯不錯,有長進。”
沐青瑟的不行,“那是,天天兩個時辰的武藝不是白練的。”
朱文正唿嚕唿嚕他的腦袋,“行,以後哥家裏的娃也交給你帶。”
沐青眨眨眼,放下咯咯笑的小朱標抬頭問道,“啊?嫂子有喜了?”
朱文正瞥了他一眼,“這還不是早晚的事兒?”
之前在和州的時候說親被戰事給耽誤了,被耽誤了卻不代表給忘了,他們的大本營搬到應天府後沒多久就把婚事給他牽的圓圓滿滿。
他媳婦是謝再興的大女兒謝翠英,謝再興是他們家老爹身邊的老將,身家背景非常信得過。
老丈人不隻他媳婦一個女兒,還有一個小女兒同時嫁了徐達,這關係也是夠亂的。
跟他爹這邊的關係走,他得管徐達叫叔,跟媳婦那邊的關係走,徐達得管他叫姐夫,嘿,反正就各論各的。
娶妻生子娶妻生子,媳婦都娶到家了,離生孩子還遠嗎?
沐青白了他一眼,他大侄子還沒影兒的,現在說是不是太早了點,沒準兒到時候他也被分配到其他地方幹活去了。
話說迴來,他記得朱老爹家前幾個孩子年齡相仿,怎麽現在小朱標都兩歲多了還不見有其他小崽崽降生?
難不成朱老爹見了神跡危機感太強把兒女私情給拋到腦後了?
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不生也好,雖然有點對不起後麵的小娃們,但是少生孩子對他們家娘親的身體有好處,連著生孩子太傷身體,多隔幾年沒壞處。
這邊正說著,馬秀英便活動著肩膀從外麵迴來。
朱文正立刻站起來迎上去,看看能不能提前知道他們家老爹打算怎麽處置他那倒黴催的連襟。
沐青捏著小朱標的胖爪爪坐在板凳上,忽然想起來他們家文正哥那老丈人也不是什麽好人。
朱老爹現在因為徐達帳下接連出現兩次降軍複叛的事情大發雷霆,但是要不了幾年,他麾下和他一起渡江南下的老人謝再興也會叛變。
還有文正哥這倒黴孩子,唉,簡直沒法說。
這麽一想,最悲催的還得是他們家朱老爹。
謝再興怎麽沾親帶故的都沒關係,要命的是他當兒子養的親侄子也想搞事兒,不氣到吐血都算他身體好。
看文正哥現在這樣子,誰能想到他將來能幹出那麽叛逆的事情。
別搞事別搞事,老老實實才能長命百歲,好好活著不好嗎?
小朱標歪著腦袋,不明白剛才還陪他玩的哥哥為什麽忽然歎氣,“哥哥?”
“沒事。”沐青抹了把臉,指著院子裏獻殷勤的朱文正說道,“看到了嗎,那是文正哥。”
小孩子忘性大,家裏幾個哥哥來到應天府後都沒怎麽在城裏待過,別說小朱標記不得其他幾個兄長,他都快忘了他親哥長什麽樣。
朱文正東拉西扯試圖打探消息,結果當天晚上,對徐達的處置就傳遍了全軍。
這次罰的不隻徐達一個人,還有徐達帳下所有將領。
別管有功沒功,這次迴來全部貶官一級。
降將的身份的確不光彩,但是並不是被勒索財物的理由,若是沒有軍中將領勒索財物,那些人或許不會臨陣倒戈。
徐達身為主將治軍不嚴導致帳下出現這等事情,罪加一等貶官兩級。
得,打了個大勝仗迴來,功勞記滿了功勞簿,迴來不光挨揍還貶官,徐達真是撞牆的心都有了。
但是他還沒法說什麽,誰讓他真犯錯了。
接連好幾天,老徐家裏的客人都沒斷過,全是過來安慰他的,就是一群人都不怎麽會說話,安慰人的話說的跟火上澆油似的,氣的老徐差點把他們打出去。
朱文正腳步飛快往外跑,非常篤定的告訴大家夥兒,“沒事沒事,都迴吧,徐叔還能和我們對罵,可見這次沒啥大問題。”
徐達:磨牙.jpg
總之就是,這事兒暫時就這麽過去了,在朱大帥的雷霆手段之下,軍中那些戰戰兢兢的元軍降將心裏都踏實了不少。
朱大帥連他最信重的徐達都罰了,可見是真的覺得降將和其他將領一般無二,朱大帥真是太好了。
張士誠退迴他的隆平府,這事兒還沒有完全結束,因為他最能幹的弟弟張士德被徐達給生擒了。
老張家兄弟多,但是能打的卻沒幾個,張士誠為了保全弟弟隻能寫信求和。
議事廳裏,朱元璋拿出張士誠的信給大家夥兒看,“老張說了,隻要把張士德還迴去,他願意每年送給咱二十萬石糧食,還有黃金五百兩、白銀三百斤,嘖,這手筆可真不小。”
“張士誠有那麽多糧食?”將領們都瞪大眼睛,不敢相信他們看到的內容。
黃金白銀不重要,重要的是糧食。
他們都是帶兵打仗的將領,不會不明白糧食有多重要。
老張要養活幾十萬大軍,還能騰出來二十萬石糧食贖他弟,隆平府的田是一年四季都能收糧食嗎?
還不是一次的二十萬石,而是每年都送二十萬石,這是什麽財大氣粗的散糧財神啊?
朱元璋搓搓下巴,想著想著竟然把自己給逗笑了,“沒想到咱這大宋還有能收歲幣的一天,真稀奇哈哈哈哈哈哈。”
老張會不會反悔他不知道,反正這年年送糧送錢的架勢和送歲幣一模一樣。
第62章
朱元璋越想越樂, 連帶著發現張士誠那麽富裕都沒那麽羨慕嫉妒恨了。
錢再多糧再多,還不是得給他送上來?
這飯呐,還得是搶來的才好吃。
張士誠的求和信在一群親信手裏傳了個遍兒, 所有人的表情都跟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
大家夥兒:(ΩДΩ)
財神啊財神, 這得好好供著才行。
徐達殷勤的把信遞迴去, 眼睛亮晶晶的問道,“大哥,你什麽想法?”
朱元璋笑笑,“你們什麽想法?”
所有人異口同聲,“他給咱就要!”
沒有人嫌棄自家糧食多!沒有人!
他們不是張士誠,沒有那麽大的地盤那麽多的良田,所有的糧食都得算著吃, 別人上趕著來送糧他們斷沒有把人趕出去的道理。
張士德是個不可多得的猛將怎麽了, 他們比張士德還猛。
將領們七嘴八舌的討論, 說來說起就一個意思, 要是張士誠換迴弟弟就不再給他們送糧,他們就想辦法再把張士德抓過來,啥時候缺糧了啥時候抓,反正張士德打不過他們。
朱元璋笑罵道,“你們缺不缺德?”
“缺啊,這不正好把張士德抓來漲漲‘德’。”一群人點頭點的利索, 為了糧食連臉都不要了。
朱大帥:……
這臉皮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
朱元璋嫌棄的擺擺手,懶得和他們說那麽多,迴歸正題繼續說, “張士誠在信上說了隻要把張士德放迴去他年年往應天府送糧送錢, 但是咱覺得那家夥不太坦誠,十有八九隻會送這一次錢糧, 二十萬石太少,咱準備多要點。”
朱亮祖不一樣,一個正當壯年的彪悍武將, 就算他接連打了幾次敗仗,隻要他想迴去,朝廷那邊依舊能讓他帶兵。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朱亮祖打敗仗不是因為他太弱, 而是因為起義軍太強, 他打不過這邊的起義軍,不代表打不過其他地方的起義軍。
防著, 必須得防著。
老常說那個朱亮祖本事大的很,那人在他們這兒待久了肯定會摸清楚他們軍中將領的打法,要是等他摸清楚情況再扭頭跑官府那邊去,他們豈不是得虧死?
朱元璋怒目圓睜,“你就不能想點好的?”
徐達敢怒不敢言。
這事兒是他往好處想就能好的嗎?這不得看那些降將是什麽想法?
不管別人怎麽想,反正他就是覺得降將不可信。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冷靜下來,走到門口把門關上,然後拽著徐達開始吼。
今時不同往日,他們要成就大業就不能拘泥於個人恩怨,知道什麽叫英雄不問出處嗎?
什麽降將不降將的,隻要來了他們身邊那就是他們自己人,就算心裏有不滿也不能表露出來,不然怎麽讓他們歸心?
老大不小的人了,就不能長點心!
徐達帶兵好幾年,多長時間沒被擰著耳朵教訓,這會兒也不敢大聲反駁,隻縮著脖子小聲嘟囔,“英雄不問出處是這個意思嗎?我怎麽感覺不太對?”
朱元璋:……
“徐達”
朱大帥的咆哮聲響徹雲霄,不光驚飛了路過的飛鳥,外麵豎起耳朵偷聽動靜的家夥們也被嚇的不輕。
朱文正把趴在牆沿上的小老弟接下來,搓搓胳膊感慨萬千,“完了完了,爹這次真的很生氣。”
他們這次打退了張士誠不假,但是徐達麾下接連出現兩起將領帶兵投敵的事情實在太過顯眼,就算那兩個帶兵投敵的都是元軍降將,徐達也不得不擔起個治軍不嚴的罪。
降將是人家以前的身份,來了他們這兒就是起義軍的將領,要不是主將沒本事,怎麽會讓他們降而複叛?
不管怎麽說,主將難辭其咎。
沐青雙腳落地,也跟著心有戚戚,“徐叔該不會挨打吧?”
雖然現在的戰況已經變成了他看不懂的樣子,但是不耽誤他覺得這次徐達要挨揍。
原因很簡單,聽他們家老爹吼的那麽大聲就知道這事兒肯定沒那麽容易解決。
兄弟倆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又是一聲長歎。
太難了,真是太難了。
朱文正搖搖頭,帶上小老弟離開這個充滿“獅子吼”的兇險之地。
他這次是跟徐達一起迴來的,因為徐達軍中接連出現兩次降將帶兵複叛,每次都帶走了七八千人,徐達官兒雖高,但是手裏卻沒多少兵馬,這幾帶幾不帶的差點把他弄成光杆司令。
第二次那個將領臨陣倒戈反過來把徐達給圍了差點沒把朱元璋給嚇死,徐達自己傳信給周邊的將領求援,朱元璋這邊也立刻派朱文正帶兵三萬趕過去救人,生怕慢一步人就沒了,他這會兒反應那麽大未必沒有後怕的緣故。
兄弟倆左拐右拐拐迴後院,沐青張開手臂接住走路都走不穩就先會跑的小朱標,雙手用力一提就穩穩的把小孩兒提了起來,“文正哥你看。”
朱文正挑了挑眉,“不錯不錯,有長進。”
沐青瑟的不行,“那是,天天兩個時辰的武藝不是白練的。”
朱文正唿嚕唿嚕他的腦袋,“行,以後哥家裏的娃也交給你帶。”
沐青眨眨眼,放下咯咯笑的小朱標抬頭問道,“啊?嫂子有喜了?”
朱文正瞥了他一眼,“這還不是早晚的事兒?”
之前在和州的時候說親被戰事給耽誤了,被耽誤了卻不代表給忘了,他們的大本營搬到應天府後沒多久就把婚事給他牽的圓圓滿滿。
他媳婦是謝再興的大女兒謝翠英,謝再興是他們家老爹身邊的老將,身家背景非常信得過。
老丈人不隻他媳婦一個女兒,還有一個小女兒同時嫁了徐達,這關係也是夠亂的。
跟他爹這邊的關係走,他得管徐達叫叔,跟媳婦那邊的關係走,徐達得管他叫姐夫,嘿,反正就各論各的。
娶妻生子娶妻生子,媳婦都娶到家了,離生孩子還遠嗎?
沐青白了他一眼,他大侄子還沒影兒的,現在說是不是太早了點,沒準兒到時候他也被分配到其他地方幹活去了。
話說迴來,他記得朱老爹家前幾個孩子年齡相仿,怎麽現在小朱標都兩歲多了還不見有其他小崽崽降生?
難不成朱老爹見了神跡危機感太強把兒女私情給拋到腦後了?
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不生也好,雖然有點對不起後麵的小娃們,但是少生孩子對他們家娘親的身體有好處,連著生孩子太傷身體,多隔幾年沒壞處。
這邊正說著,馬秀英便活動著肩膀從外麵迴來。
朱文正立刻站起來迎上去,看看能不能提前知道他們家老爹打算怎麽處置他那倒黴催的連襟。
沐青捏著小朱標的胖爪爪坐在板凳上,忽然想起來他們家文正哥那老丈人也不是什麽好人。
朱老爹現在因為徐達帳下接連出現兩次降軍複叛的事情大發雷霆,但是要不了幾年,他麾下和他一起渡江南下的老人謝再興也會叛變。
還有文正哥這倒黴孩子,唉,簡直沒法說。
這麽一想,最悲催的還得是他們家朱老爹。
謝再興怎麽沾親帶故的都沒關係,要命的是他當兒子養的親侄子也想搞事兒,不氣到吐血都算他身體好。
看文正哥現在這樣子,誰能想到他將來能幹出那麽叛逆的事情。
別搞事別搞事,老老實實才能長命百歲,好好活著不好嗎?
小朱標歪著腦袋,不明白剛才還陪他玩的哥哥為什麽忽然歎氣,“哥哥?”
“沒事。”沐青抹了把臉,指著院子裏獻殷勤的朱文正說道,“看到了嗎,那是文正哥。”
小孩子忘性大,家裏幾個哥哥來到應天府後都沒怎麽在城裏待過,別說小朱標記不得其他幾個兄長,他都快忘了他親哥長什麽樣。
朱文正東拉西扯試圖打探消息,結果當天晚上,對徐達的處置就傳遍了全軍。
這次罰的不隻徐達一個人,還有徐達帳下所有將領。
別管有功沒功,這次迴來全部貶官一級。
降將的身份的確不光彩,但是並不是被勒索財物的理由,若是沒有軍中將領勒索財物,那些人或許不會臨陣倒戈。
徐達身為主將治軍不嚴導致帳下出現這等事情,罪加一等貶官兩級。
得,打了個大勝仗迴來,功勞記滿了功勞簿,迴來不光挨揍還貶官,徐達真是撞牆的心都有了。
但是他還沒法說什麽,誰讓他真犯錯了。
接連好幾天,老徐家裏的客人都沒斷過,全是過來安慰他的,就是一群人都不怎麽會說話,安慰人的話說的跟火上澆油似的,氣的老徐差點把他們打出去。
朱文正腳步飛快往外跑,非常篤定的告訴大家夥兒,“沒事沒事,都迴吧,徐叔還能和我們對罵,可見這次沒啥大問題。”
徐達:磨牙.jpg
總之就是,這事兒暫時就這麽過去了,在朱大帥的雷霆手段之下,軍中那些戰戰兢兢的元軍降將心裏都踏實了不少。
朱大帥連他最信重的徐達都罰了,可見是真的覺得降將和其他將領一般無二,朱大帥真是太好了。
張士誠退迴他的隆平府,這事兒還沒有完全結束,因為他最能幹的弟弟張士德被徐達給生擒了。
老張家兄弟多,但是能打的卻沒幾個,張士誠為了保全弟弟隻能寫信求和。
議事廳裏,朱元璋拿出張士誠的信給大家夥兒看,“老張說了,隻要把張士德還迴去,他願意每年送給咱二十萬石糧食,還有黃金五百兩、白銀三百斤,嘖,這手筆可真不小。”
“張士誠有那麽多糧食?”將領們都瞪大眼睛,不敢相信他們看到的內容。
黃金白銀不重要,重要的是糧食。
他們都是帶兵打仗的將領,不會不明白糧食有多重要。
老張要養活幾十萬大軍,還能騰出來二十萬石糧食贖他弟,隆平府的田是一年四季都能收糧食嗎?
還不是一次的二十萬石,而是每年都送二十萬石,這是什麽財大氣粗的散糧財神啊?
朱元璋搓搓下巴,想著想著竟然把自己給逗笑了,“沒想到咱這大宋還有能收歲幣的一天,真稀奇哈哈哈哈哈哈。”
老張會不會反悔他不知道,反正這年年送糧送錢的架勢和送歲幣一模一樣。
第62章
朱元璋越想越樂, 連帶著發現張士誠那麽富裕都沒那麽羨慕嫉妒恨了。
錢再多糧再多,還不是得給他送上來?
這飯呐,還得是搶來的才好吃。
張士誠的求和信在一群親信手裏傳了個遍兒, 所有人的表情都跟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
大家夥兒:(ΩДΩ)
財神啊財神, 這得好好供著才行。
徐達殷勤的把信遞迴去, 眼睛亮晶晶的問道,“大哥,你什麽想法?”
朱元璋笑笑,“你們什麽想法?”
所有人異口同聲,“他給咱就要!”
沒有人嫌棄自家糧食多!沒有人!
他們不是張士誠,沒有那麽大的地盤那麽多的良田,所有的糧食都得算著吃, 別人上趕著來送糧他們斷沒有把人趕出去的道理。
張士德是個不可多得的猛將怎麽了, 他們比張士德還猛。
將領們七嘴八舌的討論, 說來說起就一個意思, 要是張士誠換迴弟弟就不再給他們送糧,他們就想辦法再把張士德抓過來,啥時候缺糧了啥時候抓,反正張士德打不過他們。
朱元璋笑罵道,“你們缺不缺德?”
“缺啊,這不正好把張士德抓來漲漲‘德’。”一群人點頭點的利索, 為了糧食連臉都不要了。
朱大帥:……
這臉皮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
朱元璋嫌棄的擺擺手,懶得和他們說那麽多,迴歸正題繼續說, “張士誠在信上說了隻要把張士德放迴去他年年往應天府送糧送錢, 但是咱覺得那家夥不太坦誠,十有八九隻會送這一次錢糧, 二十萬石太少,咱準備多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