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之位落下帷幕後,正熙帝便對其他幾位皇子做出了一係列安排。
五王爺依舊被安排進了禁軍。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他已沒了曾經的禁軍管轄之權,就像一隻被拔去了利爪的雄鷹,雖仍身處禁軍之地,卻往昔的威風不再。
七王爺因身體欠佳,正熙帝心懷憐憫念其行動不便,特將他安置於禮部。
禮部乃掌管禮儀、外交等諸多事宜的重要衙門,事務繁雜卻也需心思細膩之人操持。
七王爺雖身子骨弱,但倒是很適合待在禮部。
今年十四歲的十皇子,到了可以開始曆練、在朝堂之上一試身手的年紀。正熙帝這次竟破格將他送往吏部學習。
此決定一出,瞬間在群臣中激起千層浪,吏部,那可是掌管官員任免、考核、升降等重要事務的關鍵所在,堪稱權力的中樞要地。
十皇子生母早逝,向來無依無靠,無權無勢,猶如無根之萍。陛下這般安排,著實出乎眾人意料。
太子聽聞這一安排後,心中那根敏感的弦瞬間被撥動,不禁對十皇子多打量了幾眼。
隻見十皇子依舊是那副惶恐怯懦的模樣,眼神中透著不安與敬畏,身姿微微顫抖,這般柔弱之態,讓太子剛剛燃起的一絲鬥誌瞬間消散,隻覺眼前之人不足為懼,不過是隻溫順的羔羊罷了,激不起他心中絲毫的爭勝欲望。
而在那一瞬間,他豁然開朗,仿佛洞悉了父皇此番安排背後的良苦用心。
就像晉元王那樣,展現他出對兄弟的友愛與包容,不讓群臣誤認自己是那等心胸狹隘、為保地位而不擇手段打壓兄弟的淺薄之人。
兒剩下的十一皇子尚年幼,稚氣未脫,還未到涉足朝堂大事,便依舊被安排在學業之中。
待一切安排妥當,正熙帝神色威嚴,目光掃視群臣。
他大手一揮,示意朝臣上奏,甚至直接點名讓太子對諸多事務發表自己的見解。
終於,冗長的早朝終於結束。
群臣們魚貫而出,然而他們的臉上依舊殘留著未散盡的震驚之色迴不過神來。
反觀太子一黨,卻是一片喜氣洋洋之景,仿若春日裏繁花盛開的盛景。那些原本就追隨太子的官員們,此刻更是挺直了腰杆,誌得意滿。
而周圍那些善於見風使舵的官員們,猶如嗅到了花蜜的蜂群,一窩蜂地朝著太子黨湧去。
他們的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口中盡是阿諛奉承之詞,將太子黨羽圍得水泄不通。
崔老爺、崔彥和溫老爺看著太子一黨被眾人簇擁的場景,不禁相視搖頭,他們不欲與之有染,遂加快腳步想要遠離。
剛行幾步,便聽到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原來是彭閣老。
彭閣老神色匆匆,他目光急切地示意三人先莫言語,待出了宮門再說。
三人心中不解,但見此情形,也都心領神會,默默無言地隨著彭閣老。
直至踏出宮門,溫老爺才輕聲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壓抑不住的擔憂:“彭閣老,陛下近日可曾與你們內閣有過商議?”
彭閣老麵容凝重,猶如被陰雲籠罩,他緩緩地搖了搖頭,重重地歎了口氣,說道:“正是因為毫無商議,我才特意叫住你們。”
崔彥一聽這話,神色緊張地說道:“莫不是太子要開始插手內閣之事了?”
彭閣老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憂慮與無奈:“我向來遠離黨爭,隻一心遵循陛下旨意行事。但如今太子既已確立,局勢便大不相同了。我自是會聽從陛下安排,可…太子似乎卻有自己的盤算。”
溫老爺一聽,眉頭瞬間皺成一個“川”字,“彭閣老,你是說太子在內閣已有自己的心腹之人?”
彭閣老再次點頭,神色愈發凝重,他抬頭望著遠方,緩緩說道:“如今首輔年事已高,待太子繼任,內閣人事變動怕是在所難免。一朝天子一朝臣,隻是我萬萬沒想到,馮閣老竟已暗中與太子有所牽連,一旦太子根基穩固,內閣之首怕是非馮閣老莫屬。而太子對我等態度曖昧不明,想來也不會有太多善意。”
崔老爺眼神閃爍,瞬間捕捉到其中微妙關鍵,臉上滿是無奈與苦澀,長歎一聲後說道:“彭閣老,此事怕是因我們而起,讓您遭受牽連,實在愧疚。”
溫老爺也迴過味,神色凝重地接話道:“親家,如今安哥兒媳婦既已嫁入溫家,咱們溫家與彭家便是姻親。七公主又素日裏與我們溫家情誼深厚。
太子若想借促成和親之事來彰顯自己威嚴,完成繼位後的首要大事,必定不會對我們手下留情,定會有所刁難。如此一來,您怕是會因我們陷入困境啊。”
溫老爺言辭懇切,眼中滿是歉意。
彭閣老輕輕擺了擺手,臉上泛起一絲自嘲的笑意,緩緩說道:“這也算不得什麽麻煩事,我今日特意攔下你們,隻是想給個提醒,讓大家提前有所籌謀。即便沒有這檔子事,以我如今的處境,在內閣怕也難有更大的作為。畢竟我是陛下一手提拔,在這權力交替之際,本就處境微妙。”
說到此處,彭閣老微微頓了頓,抬頭望向天邊,似在整理思緒,旋即又憂心忡忡地開口:“我現在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緹丫頭那邊…”
溫以緹與七公主交好,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
若她知曉七公主和親,乃是太子為鞏固自身地位一手策劃,以她的性子,定會與太子結下仇怨。
這絕非大家所期望看到的局麵,可又難以避免。
一旦太子有所察覺,定會對他們幾家進行打壓。
五王爺依舊被安排進了禁軍。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他已沒了曾經的禁軍管轄之權,就像一隻被拔去了利爪的雄鷹,雖仍身處禁軍之地,卻往昔的威風不再。
七王爺因身體欠佳,正熙帝心懷憐憫念其行動不便,特將他安置於禮部。
禮部乃掌管禮儀、外交等諸多事宜的重要衙門,事務繁雜卻也需心思細膩之人操持。
七王爺雖身子骨弱,但倒是很適合待在禮部。
今年十四歲的十皇子,到了可以開始曆練、在朝堂之上一試身手的年紀。正熙帝這次竟破格將他送往吏部學習。
此決定一出,瞬間在群臣中激起千層浪,吏部,那可是掌管官員任免、考核、升降等重要事務的關鍵所在,堪稱權力的中樞要地。
十皇子生母早逝,向來無依無靠,無權無勢,猶如無根之萍。陛下這般安排,著實出乎眾人意料。
太子聽聞這一安排後,心中那根敏感的弦瞬間被撥動,不禁對十皇子多打量了幾眼。
隻見十皇子依舊是那副惶恐怯懦的模樣,眼神中透著不安與敬畏,身姿微微顫抖,這般柔弱之態,讓太子剛剛燃起的一絲鬥誌瞬間消散,隻覺眼前之人不足為懼,不過是隻溫順的羔羊罷了,激不起他心中絲毫的爭勝欲望。
而在那一瞬間,他豁然開朗,仿佛洞悉了父皇此番安排背後的良苦用心。
就像晉元王那樣,展現他出對兄弟的友愛與包容,不讓群臣誤認自己是那等心胸狹隘、為保地位而不擇手段打壓兄弟的淺薄之人。
兒剩下的十一皇子尚年幼,稚氣未脫,還未到涉足朝堂大事,便依舊被安排在學業之中。
待一切安排妥當,正熙帝神色威嚴,目光掃視群臣。
他大手一揮,示意朝臣上奏,甚至直接點名讓太子對諸多事務發表自己的見解。
終於,冗長的早朝終於結束。
群臣們魚貫而出,然而他們的臉上依舊殘留著未散盡的震驚之色迴不過神來。
反觀太子一黨,卻是一片喜氣洋洋之景,仿若春日裏繁花盛開的盛景。那些原本就追隨太子的官員們,此刻更是挺直了腰杆,誌得意滿。
而周圍那些善於見風使舵的官員們,猶如嗅到了花蜜的蜂群,一窩蜂地朝著太子黨湧去。
他們的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口中盡是阿諛奉承之詞,將太子黨羽圍得水泄不通。
崔老爺、崔彥和溫老爺看著太子一黨被眾人簇擁的場景,不禁相視搖頭,他們不欲與之有染,遂加快腳步想要遠離。
剛行幾步,便聽到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原來是彭閣老。
彭閣老神色匆匆,他目光急切地示意三人先莫言語,待出了宮門再說。
三人心中不解,但見此情形,也都心領神會,默默無言地隨著彭閣老。
直至踏出宮門,溫老爺才輕聲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壓抑不住的擔憂:“彭閣老,陛下近日可曾與你們內閣有過商議?”
彭閣老麵容凝重,猶如被陰雲籠罩,他緩緩地搖了搖頭,重重地歎了口氣,說道:“正是因為毫無商議,我才特意叫住你們。”
崔彥一聽這話,神色緊張地說道:“莫不是太子要開始插手內閣之事了?”
彭閣老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憂慮與無奈:“我向來遠離黨爭,隻一心遵循陛下旨意行事。但如今太子既已確立,局勢便大不相同了。我自是會聽從陛下安排,可…太子似乎卻有自己的盤算。”
溫老爺一聽,眉頭瞬間皺成一個“川”字,“彭閣老,你是說太子在內閣已有自己的心腹之人?”
彭閣老再次點頭,神色愈發凝重,他抬頭望著遠方,緩緩說道:“如今首輔年事已高,待太子繼任,內閣人事變動怕是在所難免。一朝天子一朝臣,隻是我萬萬沒想到,馮閣老竟已暗中與太子有所牽連,一旦太子根基穩固,內閣之首怕是非馮閣老莫屬。而太子對我等態度曖昧不明,想來也不會有太多善意。”
崔老爺眼神閃爍,瞬間捕捉到其中微妙關鍵,臉上滿是無奈與苦澀,長歎一聲後說道:“彭閣老,此事怕是因我們而起,讓您遭受牽連,實在愧疚。”
溫老爺也迴過味,神色凝重地接話道:“親家,如今安哥兒媳婦既已嫁入溫家,咱們溫家與彭家便是姻親。七公主又素日裏與我們溫家情誼深厚。
太子若想借促成和親之事來彰顯自己威嚴,完成繼位後的首要大事,必定不會對我們手下留情,定會有所刁難。如此一來,您怕是會因我們陷入困境啊。”
溫老爺言辭懇切,眼中滿是歉意。
彭閣老輕輕擺了擺手,臉上泛起一絲自嘲的笑意,緩緩說道:“這也算不得什麽麻煩事,我今日特意攔下你們,隻是想給個提醒,讓大家提前有所籌謀。即便沒有這檔子事,以我如今的處境,在內閣怕也難有更大的作為。畢竟我是陛下一手提拔,在這權力交替之際,本就處境微妙。”
說到此處,彭閣老微微頓了頓,抬頭望向天邊,似在整理思緒,旋即又憂心忡忡地開口:“我現在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緹丫頭那邊…”
溫以緹與七公主交好,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
若她知曉七公主和親,乃是太子為鞏固自身地位一手策劃,以她的性子,定會與太子結下仇怨。
這絕非大家所期望看到的局麵,可又難以避免。
一旦太子有所察覺,定會對他們幾家進行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