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韓巒的一係列方針政策及時起到了作用,但之前造成的損失還是不小,大多數老百姓都不是什麽富貴人家,就算淮都百姓的生活質量比較好,那也就是吃穿不用發愁,手頭還算寬裕,每年都能有存糧,可也算不得大戶,比不得那些富商官員。老百姓經曆一次蝗災那就是傷筋動骨的事,隻是程度不同罷了。
尤其是晉州和蘄州,這兩年幹旱,本來就需要淮都接濟,現在又鬧了蝗災,若不是朝廷的安撫及時,有多少百姓就要活活餓死,稍微還有點力氣的年輕人都要落草為寇了。現在是還沒有進行具體統計,不然就會發現死在這場災情中的百姓已經不算個小數目。
所以這兩州一都的百姓對三皇子可謂十分痛恨,哪怕是遷怒,也覺得如果不是三皇子來巡視,可能就不會發生這種事。
特別是三皇子剛到淮都那兩日,百姓們可是親眼瞧見那些富商還有官員抬著箱子去驛館拜訪三皇子,這都不用說,箱子裏麵放著的肯定是金銀珠寶各種孝敬!對比受災中的兩州一都的慘狀,再想到那些富商官員給三皇子送的一箱一箱的金銀財帛,而蝗災發生之後三皇子不但沒有第一時間有效處理,甚至還想隱瞞上報,百姓們焉能不恨?
兩州一都的民怨幾乎成鼎沸之勢,不然京城那邊也不會這麽快知曉。
惠承帝大發雷霆,直接將三皇子也給關了禁閉。
如果三皇子隻是被無辜牽累,惠承帝也不會這樣生氣,關鍵是三皇子自己不爭氣,剛到淮都什麽都沒做就先急著收地方孝敬斂財,災情發生之後還企圖欺上瞞下,光是這兩點被捅出來就已經足夠讓惠承帝將其重罰。
惠承帝大概想著:你老子是為了補償你才給你派了這麽個肥差,你自己卻不好好珍惜,弄成現在這樣,還得你老子給你擦屁股!
三皇子十分憋屈,他肯定不相信自己是什麽災星,不然過去這麽些年怎麽一點事沒有?但他也不明白自己怎麽就這麽倒黴,淮都百年難得一遇的蝗災都讓他給趕上了!這頂“災星”的帽子扣得那叫一個結實!
太子剛出禁閉就聽說三皇子被父皇關了禁閉,頓時得意忘形起來!在得知了前因後果之後還直接說老三就是晦氣加福薄,得了本不該屬於他的好處連老天都看不過去,這才用這種方式來懲治他。往後老三要是本本分分的就算了,再敢肖想些有的沒的,老天還得有更大的懲罰在後頭等著!
這一番話傳到惠承帝耳中,又把惠承帝給氣得飯都吃不下!
這蝗災還不夠,還要怎樣更大的懲罰?太子說話還真是一點都不過腦子!
於是太子前腳剛剛出禁閉,後腳就又被惠承帝給罰了禁閉一個月。
四皇子在自己宮中聽著這些事情,頓時覺得最近這半年自己真是所有皇子中表現最好的了,多麽安分!這下父皇應該能看到他了吧?反正他沒被關禁閉,不如趁著這段時間多到父皇麵前晃晃找找存在感,可能父皇就發現他的好了呢?
抱著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四皇子就開始經常和惠承帝“偶遇”,那個頻率簡直堪比惠承帝後宮中那些爭寵的妃嬪。
惠承帝瞧著三天兩頭在自己麵前晃悠的四兒子,一氣之下也關了四皇子的禁閉,要他趁著關禁閉的這段時間好好修身養性。
被關禁閉的四皇子還遭受到了自家皇子妃趙芊羽無情的嘲諷叫你瑟,就知道你蹦不了幾天!
一時間三位皇子都被關了禁閉,朝堂之上也有點人心惶惶,那些三皇子黨和太子黨也前所未有的安靜下來,往日因為一點小事兩邊就爭得麵紅耳赤的場麵都沒有了,惠承帝終於舒心了些,還想著早知道關兒子禁閉就能換來這樣的清靜,他之前就該多尋點由頭隔三差五地關他們一迴,說不定自己能少操不少心,這身子骨也能好起來。
蝗災過後,整個朝廷都陷入短暫的沉靜階段,仿佛所有官員都開始修身養性了。就算是平日裏關係不太好的官員之間見到麵也能心平氣和地打個招唿。
這種詭異的平和直到太子和三皇子的禁閉結束之後才有所改變,大家依舊在朝堂之上你攻殲我我攻殲你,下朝之後也各種忙著算計對方,謝恆欣慰地想著這才是熟悉的感覺。要是兩邊繼續安靜下去他都要懷疑雙方是不是在憋什麽大招兒,著實擔心自己招架不住。
到工部去任職的韓巒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在那裏的確更能發揮他的所長。而且工部的風氣可以算是六部之中最好的,沒有那麽多勾心鬥角,大家都忙著做實事。工部尚書已經是快致仕的年紀,沒有參與黨爭,就想著在自己致仕之前都能做好本職工作。
韓巒在蝗災之中提出的各種政策方法他都看過,並且十分欣賞,之前也是他主動跟惠承帝建議,如韓巒這樣的人才留在大理寺是埋沒了,大理寺並非能真正展現他才華的地方,工部才是。惠承帝這才將韓巒調到了工部。
工部尚書對韓巒的到來表示了熱切歡迎,真心覺得有了韓巒的加入,工部會越來越好。
韓巒之前還跟謝恆商議,問謝恆要不要考慮調職來工部。他與謝恆一起整理出來的治蝗政策,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在這份新方法中有多少謝恆的心血。
他當初是想將兩人的名字一起報上去,但謝恆堅決不同意,甚至還差點跟他發火,他才隻報上了自己的名字,可他心裏仍然清楚謝恆在這方麵的才幹不輸給自己,如果能來到工部,謝恆也一定會有很大發展。反正總比跟著那個隻會嫉賢妒能的祝才良要好得多。
不過謝恆拒絕了韓巒的提議,他說相比之下還是感覺大理寺更適合自己,他挺喜歡看那些案子卷宗。
韓巒倒是沒有徹底放棄遊說,隻是為了避免說得太多令謝恆反感,就打算日後循序漸進。
就在謝恆跟韓巒打太極的時候,謝元柔要準備迴門了。
其實按照實際日子計算,成婚三天後就是迴門的日子。
隻是當時因為正是蝗災鬧得最厲害的時候,滿朝上下都在為蝗災的事情想辦法,謝恆和謝斌總是不著家,謝元柔和闕獻迴來後也就隻有謝長青和謝老夫人招待。
闕獻是想找個機會跟謝恆和謝斌熟悉熟悉,既然人都不在,他也懶得應付謝長青和老夫人,於是連午膳都沒用就拉著謝元柔走了。
謝長青氣得用了一堆“之乎者也”不帶髒字的話罵人,謝老夫人神色不愉,卻也不敢直說闕獻什麽,就是背地裏也把責任都怪在謝元柔身上,認為是謝元柔沒有伺候好相公,才不得這份體麵。
迴去闕府之後的謝元柔幾乎可以想象到謝長青和老夫人在背後是如何說她的,她也確實生氣闕獻的做法如此不給她臉麵,手裏的帕子都要攪爛。
最後經過謝元柔不懈努力,再加上確實是她的辦法才幫闕獻謀得了官職,闕獻就答應她等蝗災結束之後再迴門一次。
闕夫人本來是不大願意的,這二次迴門的事聽都沒聽說過,之上難免就絮叨了幾句。但闕獻已經答應,闕大人也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甚至很讚成闕獻再去一次,最好這一次能跟謝斌和謝恆打好關係,還說闕夫人內宅婦人什麽都不懂就不要跟著瞎攙和。
闕夫人無法,隻是看謝元柔越來越不順眼。
第一百七十八章 蹭一把
在闕獻和謝元柔迴來的頭一天晚上,謝老夫人就特意把謝斌和謝恆叫過去說話。
“我不管你們怎麽看待闕公子,他現在既然是你們的七妹夫,是正經迎娶了柔丫頭為正妻的,那你們也就得拿出大舅哥的樣子來。上一次柔丫頭迴門你們都不在,我就當你們真是公事繁忙,可現在蝗災都已經過去了,你們可不能再不見人,不然像什麽話?”
“就是,像什麽話!”
謝長青也在邊上幫腔,但他不是真的介意闕獻來的時候謝斌和謝恆不在,而是現在他在兩個兒子麵前已經很難拿起父親的架勢訓話,大多數時候反而會被兩個兒子的氣場所震懾,難得母親訓誡兩個兒子,他就跟著蹭一把,也好立一立許久都沒立起來的威信。
謝斌和謝恆都低著頭,像是在認真聆聽教誨,偶爾偷偷對視一眼,就又繼續沉默不語。
謝老夫人繼續道:“我知道你們兩個都是有本事的,大抵是瞧不上闕公子這種隻能靠祖上蔭封自己卻不成的,但再怎麽沒本事,人家的家底在這,你們的官職還沒高過人家老子。沒看人家隻是大婚簡辦捐了點銀錢就能得個正六品的官職?這要是沒有背景,再有錢捐得再多,能捐出一個官身來嗎?你們現在入朝為官,可不能就想著憑著自己的本事埋頭苦幹,不然那說不定到頭來自己的成果都被別人搶了去,白忙活一場,但要是多些關係人脈,旁人也就不敢輕易奪了你們的功勞,你們說是不是?”
是!必須是!不是也得是!反正沒有必要跟老夫人爭執,不管說什麽他們迴答“是”就對了,自然迴頭該什麽樣還什麽樣。
謝老夫人瞧著兩個孫子低頭認真聆聽的模樣,心中很是高興,她就知道在這個家裏說話最管用的還是自己,就連兒子都比不上!
謝老夫人放緩語氣,話家常一般地說:“就算不談這些,你們也要為柔丫頭在闕府的處境著想。她好不容易迴門一次,但家裏最有出息的兩個兄長卻不在,這讓人家闕公子怎麽想?還得以為是咱們謝家兄妹關係不和,也會讓柔丫頭在闕府難做!你們兩個大男人心思不夠細,之前想不到這些也就罷了,但現在我跟你們說了,你們就得放在心上。”
說了這麽多,謝老夫人也終於說得口渴了,邊上劉媽媽很有眼力地不等老夫人開口就主動將泡好的茶端上來。
趁著這個空檔,謝斌和謝恆連連表示他們明日一定會在家等著闕獻他們,說完就以還有公事沒有處理完為由走了。
謝老夫人本來也已經說夠了,就沒再挽留兩人,轉頭又對著謝長青開始數落起來,說謝長青之前迴門的時候表現的也不好,端著嶽父的架子一點也不和善,定是沒有給闕家姑爺留下好印象。
謝長青叫苦不迭,隻恨自己剛剛反應太慢了,沒跟著兩個兒子一起出去,現在被單獨留下來訓話,想走也走不了!
第二天上午,謝元柔跟闕獻二次迴門。
這“二次迴門”的說法終歸不那麽好聽,麵上就隻是說趁著閑暇過來串串門。
一進屋看到謝斌和謝恆都在,謝元柔臉上的神色可見更好看了些。
眾人紛紛相互見禮,明明是在家,客氣得卻好像是在朝堂上碰見了一樣。
謝老夫人看著一屋子青年才俊,覺得自己都年輕了不少,笑著招唿眾人坐下。
謝元柔就坐在謝老夫人身邊。
謝老夫人拉著謝元柔的手說道:“好孩子,瞧著好像豐腴了不少。”
謝元柔垂眸嬌羞一笑,“最近是吃得多了些,夫君待我極好,每次用膳都說我吃得太少,碗裏的菜總要給我滿上幾迴,吃得我肚子都圓了。”
聽到不是懷孕了,謝老夫人有些失望,但又從謝元柔的言語中聽出來她很得闕獻看重,複又滿意起來。孩子的事情不著急,反正才成婚沒多久,夫妻恩愛現在才是最重要的,如此才能快些懷上。
闕獻也順著謝元柔的話往下說:“是。我就見不得她每次吃飯都像小貓一樣,就吃那麽一點點,看她瘦心疼的自然還是我這個做丈夫的。寧可自己少吃一口也得多給她夾一筷子。”
謝恆快要被這種虛偽的秀恩愛給惡心吐了,忍不住插了一句,“那你們夫妻可真是夠恩愛的。”
闕獻下意識地點點頭,可點完又舉得好像不太對勁兒,明明是好話,但聽起來總覺得哪裏怪怪的。
謝斌忍笑,又怕闕獻發現謝恆言語中的諷刺鬧事,立即接話道:“現在妹夫在朝為官,比不得從前清閑,這督促七妹妹用膳的事交給下人去去做就是了,何必妹夫親力親為?”
這話讓闕獻聽著舒坦不少,“算不得什麽麻煩事,自己的娘子總要自己寵著。大舅哥還未成家,自然是體會不到其中的夫妻之樂。話說迴來,大舅哥也年歲不輕了,打算何時娶得一位賢內助?”
謝斌:……有種引火燒身的感覺!他好心不讓闕獻太尷尬,對方卻上來就是一道送命題,也忒不地道了!
本來祖母就一直催促他,每次都被他耗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擋迴去,現在好不容易祖母還沒提起這一茬,就被闕獻給提醒了。他剛剛就不該主動說話,就該讓阿恆狠狠懟死他!
謝恆來看著謝斌臉上的神色調色盤似的變來變去,很不厚道地笑了,但最後還是顧念著那麽點可憐的兄弟情,替謝斌解圍道:“你大舅哥是覺得現在談這些事情還早,好男兒當先立業後成家,他還不滿意自己現在的官職,所以打算繼續向上拚搏,等什麽時候自己滿意了也就可以考慮終身大事了。”
闕獻的臉色一下變得不太好看。
謝斌是從五品,比自己的正六品還高,卻還說什麽先立業後成家,這便是覺得從五品的官職算不了什麽,既然如此那自己的正六品在對方眼中不更是什麽都不是?且當初他娶謝元柔的時候還隻是一個秀才,都沒有官職在身。要是按照謝斌那先立業後成家的標準,自己那算是什麽?
謝元柔也發現這番言語的問題,眼神有些陰沉地看著謝恆。
謝恆就好像沒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似的,繼續笑著說:“當然了,人各有誌,情況不同,有些人就是要先成家,沒有後顧之憂,又有了賢內助的幫襯,之後才能扶搖直上。我看妹夫應該就是這種情況,這不娶了七妹妹之後就官途亨通,甚至連科舉都不用參加就能直接做官了?多少人就算參加了科舉取得了名次,那起步都遠遠及不上妹夫!”
聽了這一番話,闕獻心中的那點不快消失了,心道自己剛剛是想多了,瞧瞧人家多會說!人各有誌,情況不同嘛!有些人可以先立業後成家,但有些人就要先成家後立業,沒毛病!
闕獻哈哈笑起來,瞧著與謝恆、謝斌之間的關係還更親厚了些。
而謝元柔麵上笑著,私下裏那緊攥著手帕的手卻幾乎要把指甲都掰斷!
闕獻這個草包,難道就沒有聽出來這謝恆是在貶低他靠著女人的計謀才能謀得一官半職嗎?她不知道謝恆是如何知曉是自己在背後給闕獻出主意的,但明顯他剛剛話中就是這個意思。
謝元柔承認並接受自己是嫁了個草包,但是她不能接受別人這樣直白地說出來,這是臉麵問題!
從前謝元柔以為等自己成親之後就再不會在謝家人麵前丟臉,可現在明顯證明她錯了,她不僅丟臉,還是主動湊到人家麵前丟的這個臉!
偏偏謝元柔還不能點醒闕獻,不然以闕獻的性子肯定要遷怒於她,那她給闕獻出謀劃策謀得官職的那點好感也就保不住了!
吃了這樣一個啞巴虧,別提心裏有多慪!
實在不願意繼續留在這裏,也擔心謝恆和謝斌會不會接著說出什麽讓她沒臉的話,謝元柔便主動提議帶著闕獻在府中四處走走轉轉。
闕獻還不大樂意,還覺得自己現在正跟大舅哥和四舅哥聊得愉快,可難得看到妻子這樣堅持,又想著妻子應該是太想家了,便還是同意跟謝元柔出去走走。
聽出了謝恆言外之意的除了謝元柔外還有謝老夫人,故而剛剛老夫人也幫了兩句腔,才讓闕獻跟謝元柔一起出去走。
待兩人一走,謝老夫人就對劉媽媽使了個顏色,劉媽媽便出去在門口守著。
謝老夫人沉著臉看著謝恆:“昨晚怎麽跟你說的,你是怎麽答應的?這都忘了?”
謝恆很無辜地想著,他不是忘了,而是當時就壓根沒聽進去。
謝斌見謝恆被祖母責怪,立即幫謝恆說話,“阿恆沒別的意思,他隻是性情坦率,覺得闕獻過於做作。”說著謝斌又轉頭看向謝恆,“不過你後麵那話是何意?難道闕獻的官職還跟七妹妹有關?”
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能善後的
“是啊!”謝恆十分理所當然地說,“我之前也不知道,還是有一次跟寇越他們去錦屏館,正巧碰到了闕獻,不過闕獻沒看見我,他當時正跟朋友喝酒,酒醉後透漏出他能得到這官職多虧娶了咱們七妹妹這位賢內助!大婚簡辦可不是他的意思,是他父親的上峰要求,說是在蝗災敏感期間,不宜大肆操辦酒宴。婚禮那日的情形幾乎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據說喜宴上也沒多少人,闕獻當晚還發了好大的脾氣。是我們七妹妹秀外慧中,在洞房花燭夜不但安撫了闕獻,還讓闕獻把握住這次機會,往兩州一都隨便捐點東西,就說是故意大婚簡辦省下來的,就為了支援受災地區,之後還找人大肆宣揚,最後被陛下知曉,這才有了那六品官職的賞賜。”
“竟是這樣!”謝斌氣得拍案而起,“虧我還以為雖然春獵之時闕獻是有些舉止不當,但既然這人能主動簡辦婚事並向災區捐獻物資,那至少說明尚有為人底線,卻沒想到一切都是事後算計!七妹妹也當真是非不分,怎能幫闕獻出這種糊塗主意!”
“我看糊塗的是你們!”謝老夫人沉著臉,這還是她頭一迴因為別人而說謝斌和謝恆的不是,“你們兩個真是讀書讀傻了!柔丫頭幫自己的夫君謀得官職那是她有本事,有何不對?出嫁從夫,本來就該一切都為夫君著想!再說自家姑爺有個好前途,你們不也跟著沾光?現在是你們的官職高,但以後誰說得準呢!別忘了闕家姑爺還有個正三品的爹!甭管什麽方法,能當官能得利就是好方法!其他什麽都不用說!就算隻是做戲,至少人家闕家姑爺也是實際捐了東西出去的!”
謝恆:“那倒也沒有,出城之後沒多久闕府就安排自家護院假扮劫匪把那些東西給劫了,即便東西不多他們也舍不得就這麽白白捐給災區。”
謝斌氣得臉上的肌肉都在鼓動。
謝老夫人一噎,瞪了一眼謝恆後繼續說:“說穿了那些受災的百姓跟我們有什麽關係?又不是我們讓他們受災的,沒必要非得誠心惦記著他們!就算不捐那也不是錯。”
謝斌神色沉冷:“不捐不是錯,但詐捐就是錯!以此謀利,真是畜生不如!”
謝老夫人臉都漲紅了,“你、你們倆這是要氣死我啊!”
謝恆笑著安慰:“祖母也不必太過生氣,就算我們心中對闕獻有不滿,不也看在七妹妹的份上沒有明著表現出來嘛!至於那些暗示的話,您看以闕獻的那點腦子根本就聽不出來,七妹妹是個聰明的,自然也知道這些話不能讓闕獻聽明白,會幫著遮掩,祖母不必擔心。”
尤其是晉州和蘄州,這兩年幹旱,本來就需要淮都接濟,現在又鬧了蝗災,若不是朝廷的安撫及時,有多少百姓就要活活餓死,稍微還有點力氣的年輕人都要落草為寇了。現在是還沒有進行具體統計,不然就會發現死在這場災情中的百姓已經不算個小數目。
所以這兩州一都的百姓對三皇子可謂十分痛恨,哪怕是遷怒,也覺得如果不是三皇子來巡視,可能就不會發生這種事。
特別是三皇子剛到淮都那兩日,百姓們可是親眼瞧見那些富商還有官員抬著箱子去驛館拜訪三皇子,這都不用說,箱子裏麵放著的肯定是金銀珠寶各種孝敬!對比受災中的兩州一都的慘狀,再想到那些富商官員給三皇子送的一箱一箱的金銀財帛,而蝗災發生之後三皇子不但沒有第一時間有效處理,甚至還想隱瞞上報,百姓們焉能不恨?
兩州一都的民怨幾乎成鼎沸之勢,不然京城那邊也不會這麽快知曉。
惠承帝大發雷霆,直接將三皇子也給關了禁閉。
如果三皇子隻是被無辜牽累,惠承帝也不會這樣生氣,關鍵是三皇子自己不爭氣,剛到淮都什麽都沒做就先急著收地方孝敬斂財,災情發生之後還企圖欺上瞞下,光是這兩點被捅出來就已經足夠讓惠承帝將其重罰。
惠承帝大概想著:你老子是為了補償你才給你派了這麽個肥差,你自己卻不好好珍惜,弄成現在這樣,還得你老子給你擦屁股!
三皇子十分憋屈,他肯定不相信自己是什麽災星,不然過去這麽些年怎麽一點事沒有?但他也不明白自己怎麽就這麽倒黴,淮都百年難得一遇的蝗災都讓他給趕上了!這頂“災星”的帽子扣得那叫一個結實!
太子剛出禁閉就聽說三皇子被父皇關了禁閉,頓時得意忘形起來!在得知了前因後果之後還直接說老三就是晦氣加福薄,得了本不該屬於他的好處連老天都看不過去,這才用這種方式來懲治他。往後老三要是本本分分的就算了,再敢肖想些有的沒的,老天還得有更大的懲罰在後頭等著!
這一番話傳到惠承帝耳中,又把惠承帝給氣得飯都吃不下!
這蝗災還不夠,還要怎樣更大的懲罰?太子說話還真是一點都不過腦子!
於是太子前腳剛剛出禁閉,後腳就又被惠承帝給罰了禁閉一個月。
四皇子在自己宮中聽著這些事情,頓時覺得最近這半年自己真是所有皇子中表現最好的了,多麽安分!這下父皇應該能看到他了吧?反正他沒被關禁閉,不如趁著這段時間多到父皇麵前晃晃找找存在感,可能父皇就發現他的好了呢?
抱著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四皇子就開始經常和惠承帝“偶遇”,那個頻率簡直堪比惠承帝後宮中那些爭寵的妃嬪。
惠承帝瞧著三天兩頭在自己麵前晃悠的四兒子,一氣之下也關了四皇子的禁閉,要他趁著關禁閉的這段時間好好修身養性。
被關禁閉的四皇子還遭受到了自家皇子妃趙芊羽無情的嘲諷叫你瑟,就知道你蹦不了幾天!
一時間三位皇子都被關了禁閉,朝堂之上也有點人心惶惶,那些三皇子黨和太子黨也前所未有的安靜下來,往日因為一點小事兩邊就爭得麵紅耳赤的場麵都沒有了,惠承帝終於舒心了些,還想著早知道關兒子禁閉就能換來這樣的清靜,他之前就該多尋點由頭隔三差五地關他們一迴,說不定自己能少操不少心,這身子骨也能好起來。
蝗災過後,整個朝廷都陷入短暫的沉靜階段,仿佛所有官員都開始修身養性了。就算是平日裏關係不太好的官員之間見到麵也能心平氣和地打個招唿。
這種詭異的平和直到太子和三皇子的禁閉結束之後才有所改變,大家依舊在朝堂之上你攻殲我我攻殲你,下朝之後也各種忙著算計對方,謝恆欣慰地想著這才是熟悉的感覺。要是兩邊繼續安靜下去他都要懷疑雙方是不是在憋什麽大招兒,著實擔心自己招架不住。
到工部去任職的韓巒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在那裏的確更能發揮他的所長。而且工部的風氣可以算是六部之中最好的,沒有那麽多勾心鬥角,大家都忙著做實事。工部尚書已經是快致仕的年紀,沒有參與黨爭,就想著在自己致仕之前都能做好本職工作。
韓巒在蝗災之中提出的各種政策方法他都看過,並且十分欣賞,之前也是他主動跟惠承帝建議,如韓巒這樣的人才留在大理寺是埋沒了,大理寺並非能真正展現他才華的地方,工部才是。惠承帝這才將韓巒調到了工部。
工部尚書對韓巒的到來表示了熱切歡迎,真心覺得有了韓巒的加入,工部會越來越好。
韓巒之前還跟謝恆商議,問謝恆要不要考慮調職來工部。他與謝恆一起整理出來的治蝗政策,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在這份新方法中有多少謝恆的心血。
他當初是想將兩人的名字一起報上去,但謝恆堅決不同意,甚至還差點跟他發火,他才隻報上了自己的名字,可他心裏仍然清楚謝恆在這方麵的才幹不輸給自己,如果能來到工部,謝恆也一定會有很大發展。反正總比跟著那個隻會嫉賢妒能的祝才良要好得多。
不過謝恆拒絕了韓巒的提議,他說相比之下還是感覺大理寺更適合自己,他挺喜歡看那些案子卷宗。
韓巒倒是沒有徹底放棄遊說,隻是為了避免說得太多令謝恆反感,就打算日後循序漸進。
就在謝恆跟韓巒打太極的時候,謝元柔要準備迴門了。
其實按照實際日子計算,成婚三天後就是迴門的日子。
隻是當時因為正是蝗災鬧得最厲害的時候,滿朝上下都在為蝗災的事情想辦法,謝恆和謝斌總是不著家,謝元柔和闕獻迴來後也就隻有謝長青和謝老夫人招待。
闕獻是想找個機會跟謝恆和謝斌熟悉熟悉,既然人都不在,他也懶得應付謝長青和老夫人,於是連午膳都沒用就拉著謝元柔走了。
謝長青氣得用了一堆“之乎者也”不帶髒字的話罵人,謝老夫人神色不愉,卻也不敢直說闕獻什麽,就是背地裏也把責任都怪在謝元柔身上,認為是謝元柔沒有伺候好相公,才不得這份體麵。
迴去闕府之後的謝元柔幾乎可以想象到謝長青和老夫人在背後是如何說她的,她也確實生氣闕獻的做法如此不給她臉麵,手裏的帕子都要攪爛。
最後經過謝元柔不懈努力,再加上確實是她的辦法才幫闕獻謀得了官職,闕獻就答應她等蝗災結束之後再迴門一次。
闕夫人本來是不大願意的,這二次迴門的事聽都沒聽說過,之上難免就絮叨了幾句。但闕獻已經答應,闕大人也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甚至很讚成闕獻再去一次,最好這一次能跟謝斌和謝恆打好關係,還說闕夫人內宅婦人什麽都不懂就不要跟著瞎攙和。
闕夫人無法,隻是看謝元柔越來越不順眼。
第一百七十八章 蹭一把
在闕獻和謝元柔迴來的頭一天晚上,謝老夫人就特意把謝斌和謝恆叫過去說話。
“我不管你們怎麽看待闕公子,他現在既然是你們的七妹夫,是正經迎娶了柔丫頭為正妻的,那你們也就得拿出大舅哥的樣子來。上一次柔丫頭迴門你們都不在,我就當你們真是公事繁忙,可現在蝗災都已經過去了,你們可不能再不見人,不然像什麽話?”
“就是,像什麽話!”
謝長青也在邊上幫腔,但他不是真的介意闕獻來的時候謝斌和謝恆不在,而是現在他在兩個兒子麵前已經很難拿起父親的架勢訓話,大多數時候反而會被兩個兒子的氣場所震懾,難得母親訓誡兩個兒子,他就跟著蹭一把,也好立一立許久都沒立起來的威信。
謝斌和謝恆都低著頭,像是在認真聆聽教誨,偶爾偷偷對視一眼,就又繼續沉默不語。
謝老夫人繼續道:“我知道你們兩個都是有本事的,大抵是瞧不上闕公子這種隻能靠祖上蔭封自己卻不成的,但再怎麽沒本事,人家的家底在這,你們的官職還沒高過人家老子。沒看人家隻是大婚簡辦捐了點銀錢就能得個正六品的官職?這要是沒有背景,再有錢捐得再多,能捐出一個官身來嗎?你們現在入朝為官,可不能就想著憑著自己的本事埋頭苦幹,不然那說不定到頭來自己的成果都被別人搶了去,白忙活一場,但要是多些關係人脈,旁人也就不敢輕易奪了你們的功勞,你們說是不是?”
是!必須是!不是也得是!反正沒有必要跟老夫人爭執,不管說什麽他們迴答“是”就對了,自然迴頭該什麽樣還什麽樣。
謝老夫人瞧著兩個孫子低頭認真聆聽的模樣,心中很是高興,她就知道在這個家裏說話最管用的還是自己,就連兒子都比不上!
謝老夫人放緩語氣,話家常一般地說:“就算不談這些,你們也要為柔丫頭在闕府的處境著想。她好不容易迴門一次,但家裏最有出息的兩個兄長卻不在,這讓人家闕公子怎麽想?還得以為是咱們謝家兄妹關係不和,也會讓柔丫頭在闕府難做!你們兩個大男人心思不夠細,之前想不到這些也就罷了,但現在我跟你們說了,你們就得放在心上。”
說了這麽多,謝老夫人也終於說得口渴了,邊上劉媽媽很有眼力地不等老夫人開口就主動將泡好的茶端上來。
趁著這個空檔,謝斌和謝恆連連表示他們明日一定會在家等著闕獻他們,說完就以還有公事沒有處理完為由走了。
謝老夫人本來也已經說夠了,就沒再挽留兩人,轉頭又對著謝長青開始數落起來,說謝長青之前迴門的時候表現的也不好,端著嶽父的架子一點也不和善,定是沒有給闕家姑爺留下好印象。
謝長青叫苦不迭,隻恨自己剛剛反應太慢了,沒跟著兩個兒子一起出去,現在被單獨留下來訓話,想走也走不了!
第二天上午,謝元柔跟闕獻二次迴門。
這“二次迴門”的說法終歸不那麽好聽,麵上就隻是說趁著閑暇過來串串門。
一進屋看到謝斌和謝恆都在,謝元柔臉上的神色可見更好看了些。
眾人紛紛相互見禮,明明是在家,客氣得卻好像是在朝堂上碰見了一樣。
謝老夫人看著一屋子青年才俊,覺得自己都年輕了不少,笑著招唿眾人坐下。
謝元柔就坐在謝老夫人身邊。
謝老夫人拉著謝元柔的手說道:“好孩子,瞧著好像豐腴了不少。”
謝元柔垂眸嬌羞一笑,“最近是吃得多了些,夫君待我極好,每次用膳都說我吃得太少,碗裏的菜總要給我滿上幾迴,吃得我肚子都圓了。”
聽到不是懷孕了,謝老夫人有些失望,但又從謝元柔的言語中聽出來她很得闕獻看重,複又滿意起來。孩子的事情不著急,反正才成婚沒多久,夫妻恩愛現在才是最重要的,如此才能快些懷上。
闕獻也順著謝元柔的話往下說:“是。我就見不得她每次吃飯都像小貓一樣,就吃那麽一點點,看她瘦心疼的自然還是我這個做丈夫的。寧可自己少吃一口也得多給她夾一筷子。”
謝恆快要被這種虛偽的秀恩愛給惡心吐了,忍不住插了一句,“那你們夫妻可真是夠恩愛的。”
闕獻下意識地點點頭,可點完又舉得好像不太對勁兒,明明是好話,但聽起來總覺得哪裏怪怪的。
謝斌忍笑,又怕闕獻發現謝恆言語中的諷刺鬧事,立即接話道:“現在妹夫在朝為官,比不得從前清閑,這督促七妹妹用膳的事交給下人去去做就是了,何必妹夫親力親為?”
這話讓闕獻聽著舒坦不少,“算不得什麽麻煩事,自己的娘子總要自己寵著。大舅哥還未成家,自然是體會不到其中的夫妻之樂。話說迴來,大舅哥也年歲不輕了,打算何時娶得一位賢內助?”
謝斌:……有種引火燒身的感覺!他好心不讓闕獻太尷尬,對方卻上來就是一道送命題,也忒不地道了!
本來祖母就一直催促他,每次都被他耗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擋迴去,現在好不容易祖母還沒提起這一茬,就被闕獻給提醒了。他剛剛就不該主動說話,就該讓阿恆狠狠懟死他!
謝恆來看著謝斌臉上的神色調色盤似的變來變去,很不厚道地笑了,但最後還是顧念著那麽點可憐的兄弟情,替謝斌解圍道:“你大舅哥是覺得現在談這些事情還早,好男兒當先立業後成家,他還不滿意自己現在的官職,所以打算繼續向上拚搏,等什麽時候自己滿意了也就可以考慮終身大事了。”
闕獻的臉色一下變得不太好看。
謝斌是從五品,比自己的正六品還高,卻還說什麽先立業後成家,這便是覺得從五品的官職算不了什麽,既然如此那自己的正六品在對方眼中不更是什麽都不是?且當初他娶謝元柔的時候還隻是一個秀才,都沒有官職在身。要是按照謝斌那先立業後成家的標準,自己那算是什麽?
謝元柔也發現這番言語的問題,眼神有些陰沉地看著謝恆。
謝恆就好像沒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似的,繼續笑著說:“當然了,人各有誌,情況不同,有些人就是要先成家,沒有後顧之憂,又有了賢內助的幫襯,之後才能扶搖直上。我看妹夫應該就是這種情況,這不娶了七妹妹之後就官途亨通,甚至連科舉都不用參加就能直接做官了?多少人就算參加了科舉取得了名次,那起步都遠遠及不上妹夫!”
聽了這一番話,闕獻心中的那點不快消失了,心道自己剛剛是想多了,瞧瞧人家多會說!人各有誌,情況不同嘛!有些人可以先立業後成家,但有些人就要先成家後立業,沒毛病!
闕獻哈哈笑起來,瞧著與謝恆、謝斌之間的關係還更親厚了些。
而謝元柔麵上笑著,私下裏那緊攥著手帕的手卻幾乎要把指甲都掰斷!
闕獻這個草包,難道就沒有聽出來這謝恆是在貶低他靠著女人的計謀才能謀得一官半職嗎?她不知道謝恆是如何知曉是自己在背後給闕獻出主意的,但明顯他剛剛話中就是這個意思。
謝元柔承認並接受自己是嫁了個草包,但是她不能接受別人這樣直白地說出來,這是臉麵問題!
從前謝元柔以為等自己成親之後就再不會在謝家人麵前丟臉,可現在明顯證明她錯了,她不僅丟臉,還是主動湊到人家麵前丟的這個臉!
偏偏謝元柔還不能點醒闕獻,不然以闕獻的性子肯定要遷怒於她,那她給闕獻出謀劃策謀得官職的那點好感也就保不住了!
吃了這樣一個啞巴虧,別提心裏有多慪!
實在不願意繼續留在這裏,也擔心謝恆和謝斌會不會接著說出什麽讓她沒臉的話,謝元柔便主動提議帶著闕獻在府中四處走走轉轉。
闕獻還不大樂意,還覺得自己現在正跟大舅哥和四舅哥聊得愉快,可難得看到妻子這樣堅持,又想著妻子應該是太想家了,便還是同意跟謝元柔出去走走。
聽出了謝恆言外之意的除了謝元柔外還有謝老夫人,故而剛剛老夫人也幫了兩句腔,才讓闕獻跟謝元柔一起出去走。
待兩人一走,謝老夫人就對劉媽媽使了個顏色,劉媽媽便出去在門口守著。
謝老夫人沉著臉看著謝恆:“昨晚怎麽跟你說的,你是怎麽答應的?這都忘了?”
謝恆很無辜地想著,他不是忘了,而是當時就壓根沒聽進去。
謝斌見謝恆被祖母責怪,立即幫謝恆說話,“阿恆沒別的意思,他隻是性情坦率,覺得闕獻過於做作。”說著謝斌又轉頭看向謝恆,“不過你後麵那話是何意?難道闕獻的官職還跟七妹妹有關?”
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能善後的
“是啊!”謝恆十分理所當然地說,“我之前也不知道,還是有一次跟寇越他們去錦屏館,正巧碰到了闕獻,不過闕獻沒看見我,他當時正跟朋友喝酒,酒醉後透漏出他能得到這官職多虧娶了咱們七妹妹這位賢內助!大婚簡辦可不是他的意思,是他父親的上峰要求,說是在蝗災敏感期間,不宜大肆操辦酒宴。婚禮那日的情形幾乎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據說喜宴上也沒多少人,闕獻當晚還發了好大的脾氣。是我們七妹妹秀外慧中,在洞房花燭夜不但安撫了闕獻,還讓闕獻把握住這次機會,往兩州一都隨便捐點東西,就說是故意大婚簡辦省下來的,就為了支援受災地區,之後還找人大肆宣揚,最後被陛下知曉,這才有了那六品官職的賞賜。”
“竟是這樣!”謝斌氣得拍案而起,“虧我還以為雖然春獵之時闕獻是有些舉止不當,但既然這人能主動簡辦婚事並向災區捐獻物資,那至少說明尚有為人底線,卻沒想到一切都是事後算計!七妹妹也當真是非不分,怎能幫闕獻出這種糊塗主意!”
“我看糊塗的是你們!”謝老夫人沉著臉,這還是她頭一迴因為別人而說謝斌和謝恆的不是,“你們兩個真是讀書讀傻了!柔丫頭幫自己的夫君謀得官職那是她有本事,有何不對?出嫁從夫,本來就該一切都為夫君著想!再說自家姑爺有個好前途,你們不也跟著沾光?現在是你們的官職高,但以後誰說得準呢!別忘了闕家姑爺還有個正三品的爹!甭管什麽方法,能當官能得利就是好方法!其他什麽都不用說!就算隻是做戲,至少人家闕家姑爺也是實際捐了東西出去的!”
謝恆:“那倒也沒有,出城之後沒多久闕府就安排自家護院假扮劫匪把那些東西給劫了,即便東西不多他們也舍不得就這麽白白捐給災區。”
謝斌氣得臉上的肌肉都在鼓動。
謝老夫人一噎,瞪了一眼謝恆後繼續說:“說穿了那些受災的百姓跟我們有什麽關係?又不是我們讓他們受災的,沒必要非得誠心惦記著他們!就算不捐那也不是錯。”
謝斌神色沉冷:“不捐不是錯,但詐捐就是錯!以此謀利,真是畜生不如!”
謝老夫人臉都漲紅了,“你、你們倆這是要氣死我啊!”
謝恆笑著安慰:“祖母也不必太過生氣,就算我們心中對闕獻有不滿,不也看在七妹妹的份上沒有明著表現出來嘛!至於那些暗示的話,您看以闕獻的那點腦子根本就聽不出來,七妹妹是個聰明的,自然也知道這些話不能讓闕獻聽明白,會幫著遮掩,祖母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