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天龍八部同人]西北望 作者:洪堡魷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至平日攀熟之處,郭靖一抬頭,望見一根繩索果然如往常一般,由崖頂垂了下來。順手扯住,將繩子在腰裏繞了兩圈,打一個死結,拉動繩索。隻覺腰間一緊,身子騰雲般向上騰起,落將下來,雙腳已踏在實地上。
他低著頭,專心致誌解著繩結,口中笑道:「趕明兒不用再放繩索下來,我可以試試……」
「你想自己上來?」一個清朗的聲音打斷他。吐字略帶軟糯江南語調,極為動聽。
郭靖毫無提防,猛吃了一驚,繩索不由自主地一鬆,脫手落下地來。
抬頭瞧時,麵前站的不是馬鈺,而是慕容復,雙手負於背後,靜靜地望著他。
他今天不復作漢人打扮,換了一身蒙古青年慣穿的騎裝,如玉樹臨風,頭髮束起,露出頎長脖頸,月光將他的臉映得像大理石塑成的雕像。
「依我看,你的輕身功夫還不到火候。」慕容復道。「不過若是真有把握,那也不妨一試。」
他不甚耐煩地揮一揮手,示意郭靖不用行禮。「……繁文縟節就免了罷。你我在這裏,原不是為了這個。」
「道……道長他人呢?」郭靖突然有一些口吃。
「馬道長已於今日一大早動身。」慕容復道。
郭靖吃了一驚。呆呆地立著,一時說不出話來,半晌方喃喃道:「他……他為何不告訴我?」
慕容復淡淡地道:「你能猜到他是什麽用意罷?之所以不告而別,自然是怕你傷心難過。倘若你真的傷心難過起來,那反倒是辜負了他一片良苦用心了。」
郭靖低聲道:「是。」低頭不語,眼圈兒微紅。
慕容復深深地瞧他一眼,並未多作勸解。
「他平時都教你一些什麽功夫?」他問。
郭靖照實說了。原來馬鈺每夜前來,果然隻傳他一些唿吸打坐之法,隻偶爾指點他白天學的武功。說罷,遲疑片刻,還是問了出口:「馬道長初會我時,曾提到我的六位師父同誰有一場賭賽。……那是甚麽?」
慕容復恍若不聞,隻點一點頭,道:「很好。你平時打坐是在那邊大石上麽?去罷。」
郭靖略感奇怪,仍然乖乖走過,依言如平時般盤腿坐於大石上,唿吸運氣,靜坐斂慮。初時隻覺雜念叢生,然而隨著唿吸調勻,心境逐漸空明,不多時沉靜下來。
打坐一個時辰,手足漸覺酸麻,睜開眼來,瞧了瞧慕容復。他坐於對麵,雙目微闔,眼觀鼻,鼻觀心,已然入定。
瞧著他,郭靖忽而想起每逢清明寒食,同父親忌日生辰,母親必然提著香燭供品,帶著他走上很遠的路,到漢人廟中為亡父燒香還願。他那時還小,不懂磕頭,在寺廟院落間奔跑玩耍,瞧見偏院中供著觀音菩薩塑像,結跏趺坐,秀目低垂,寶相莊嚴。記憶當中,竟同眼前人仿佛一二。
想至此處,忽聞慕容復淡淡地道:「睡罷。」他並未睜眼,不知是怎麽察知郭靖動靜的。
郭靖遂依言閉目沉沉睡去,一睜眼東方既白。下得山來,白天再跟隨六位師父學習武功、功課、琴棋書畫,少不得又挨幾通責罵,到了中夜時分,再往崖上行去。
這一夜上到最難處,果然不見有繩索吊下。郭靖等了一會,自行往上攀登。
他第一次上得崖來去尋馬鈺,心無旁騖,懷抱了一股狠勁衝勁,似同自己較勁,現在卻變成了一種隱隱約約的期待,混雜著恐懼和興奮,似乎崖頂有著一個極美麗、而又極難解的謎題等待他去開解。這整整一天,他期待著傍晚,卻又懼怕傍晚。
上到極陡峭處,手腳幾乎都無處放置,整個人如同吊在崖壁上一般,進退兩難。郭靖咬一咬牙,心想:「我昨日誇下海口,倘若今天不能踐約,豈不是教他好生失望?」一橫心,努力迴憶馬鈺教授的唿吸運氣的法門,手腳並用,一寸一寸地爬了上去。
上得崖頂,幾乎力竭。躺於地上大口喘息。
慕容復已經等在那裏,道:「來了?去打坐罷。」語氣尋常,好似不曾看見郭靖精疲力盡模樣。
郭靖道:「是。」喘息稍定,爬起身來,自行走過盤坐。直至天色微明,方動身下山。如是過得一段時日。
慕容復極少同郭靖說話,也不傳授武功,隻偶爾糾正他吐納唿吸法門。郭靖攀援山崖之時,也不再有繩索縋下,然而過得十天半月,他也已經不再需要了。他隻覺身子一天輕似一天,以前難於攀越之處,現在輕鬆飛身越過,以前上不去的地方,如今也可攀上,隻不過略微吃力而已。
轉眼間到了深秋。
這日清晨起床,星星點點,天空中落下幾點雪來。出帳一瞧,整個草原覆滿薄薄一層白霜,極為美麗。
郭靖心忖:「不知崖頂上該有多冷?」
小雪零零星星落了一天。到得深夜,照舊前去。冰雪覆蓋了山石,濕滑頗難攀登,然而他現在已經駕輕就熟,不費甚麽力氣,不多時上得崖頂。
慕容復早已等在那裏,背對他負手而立,眺望山下雪景,頭也不迴,淡淡地招唿了一聲:「來了?」
郭靖道:「是。」瞧見慕容復肩頭披了一件厚厚的黑氈鬥篷,垂墜至腳邊,將他整個人罩得嚴嚴實實,衣料似極溫暖而極沉重,下擺隨他走動微微飄拂。
他愣了一愣,將背上負著的包裹卸下,擱於地上,自行走去盤坐。
他低著頭,專心致誌解著繩結,口中笑道:「趕明兒不用再放繩索下來,我可以試試……」
「你想自己上來?」一個清朗的聲音打斷他。吐字略帶軟糯江南語調,極為動聽。
郭靖毫無提防,猛吃了一驚,繩索不由自主地一鬆,脫手落下地來。
抬頭瞧時,麵前站的不是馬鈺,而是慕容復,雙手負於背後,靜靜地望著他。
他今天不復作漢人打扮,換了一身蒙古青年慣穿的騎裝,如玉樹臨風,頭髮束起,露出頎長脖頸,月光將他的臉映得像大理石塑成的雕像。
「依我看,你的輕身功夫還不到火候。」慕容復道。「不過若是真有把握,那也不妨一試。」
他不甚耐煩地揮一揮手,示意郭靖不用行禮。「……繁文縟節就免了罷。你我在這裏,原不是為了這個。」
「道……道長他人呢?」郭靖突然有一些口吃。
「馬道長已於今日一大早動身。」慕容復道。
郭靖吃了一驚。呆呆地立著,一時說不出話來,半晌方喃喃道:「他……他為何不告訴我?」
慕容復淡淡地道:「你能猜到他是什麽用意罷?之所以不告而別,自然是怕你傷心難過。倘若你真的傷心難過起來,那反倒是辜負了他一片良苦用心了。」
郭靖低聲道:「是。」低頭不語,眼圈兒微紅。
慕容復深深地瞧他一眼,並未多作勸解。
「他平時都教你一些什麽功夫?」他問。
郭靖照實說了。原來馬鈺每夜前來,果然隻傳他一些唿吸打坐之法,隻偶爾指點他白天學的武功。說罷,遲疑片刻,還是問了出口:「馬道長初會我時,曾提到我的六位師父同誰有一場賭賽。……那是甚麽?」
慕容復恍若不聞,隻點一點頭,道:「很好。你平時打坐是在那邊大石上麽?去罷。」
郭靖略感奇怪,仍然乖乖走過,依言如平時般盤腿坐於大石上,唿吸運氣,靜坐斂慮。初時隻覺雜念叢生,然而隨著唿吸調勻,心境逐漸空明,不多時沉靜下來。
打坐一個時辰,手足漸覺酸麻,睜開眼來,瞧了瞧慕容復。他坐於對麵,雙目微闔,眼觀鼻,鼻觀心,已然入定。
瞧著他,郭靖忽而想起每逢清明寒食,同父親忌日生辰,母親必然提著香燭供品,帶著他走上很遠的路,到漢人廟中為亡父燒香還願。他那時還小,不懂磕頭,在寺廟院落間奔跑玩耍,瞧見偏院中供著觀音菩薩塑像,結跏趺坐,秀目低垂,寶相莊嚴。記憶當中,竟同眼前人仿佛一二。
想至此處,忽聞慕容復淡淡地道:「睡罷。」他並未睜眼,不知是怎麽察知郭靖動靜的。
郭靖遂依言閉目沉沉睡去,一睜眼東方既白。下得山來,白天再跟隨六位師父學習武功、功課、琴棋書畫,少不得又挨幾通責罵,到了中夜時分,再往崖上行去。
這一夜上到最難處,果然不見有繩索吊下。郭靖等了一會,自行往上攀登。
他第一次上得崖來去尋馬鈺,心無旁騖,懷抱了一股狠勁衝勁,似同自己較勁,現在卻變成了一種隱隱約約的期待,混雜著恐懼和興奮,似乎崖頂有著一個極美麗、而又極難解的謎題等待他去開解。這整整一天,他期待著傍晚,卻又懼怕傍晚。
上到極陡峭處,手腳幾乎都無處放置,整個人如同吊在崖壁上一般,進退兩難。郭靖咬一咬牙,心想:「我昨日誇下海口,倘若今天不能踐約,豈不是教他好生失望?」一橫心,努力迴憶馬鈺教授的唿吸運氣的法門,手腳並用,一寸一寸地爬了上去。
上得崖頂,幾乎力竭。躺於地上大口喘息。
慕容復已經等在那裏,道:「來了?去打坐罷。」語氣尋常,好似不曾看見郭靖精疲力盡模樣。
郭靖道:「是。」喘息稍定,爬起身來,自行走過盤坐。直至天色微明,方動身下山。如是過得一段時日。
慕容復極少同郭靖說話,也不傳授武功,隻偶爾糾正他吐納唿吸法門。郭靖攀援山崖之時,也不再有繩索縋下,然而過得十天半月,他也已經不再需要了。他隻覺身子一天輕似一天,以前難於攀越之處,現在輕鬆飛身越過,以前上不去的地方,如今也可攀上,隻不過略微吃力而已。
轉眼間到了深秋。
這日清晨起床,星星點點,天空中落下幾點雪來。出帳一瞧,整個草原覆滿薄薄一層白霜,極為美麗。
郭靖心忖:「不知崖頂上該有多冷?」
小雪零零星星落了一天。到得深夜,照舊前去。冰雪覆蓋了山石,濕滑頗難攀登,然而他現在已經駕輕就熟,不費甚麽力氣,不多時上得崖頂。
慕容復早已等在那裏,背對他負手而立,眺望山下雪景,頭也不迴,淡淡地招唿了一聲:「來了?」
郭靖道:「是。」瞧見慕容復肩頭披了一件厚厚的黑氈鬥篷,垂墜至腳邊,將他整個人罩得嚴嚴實實,衣料似極溫暖而極沉重,下擺隨他走動微微飄拂。
他愣了一愣,將背上負著的包裹卸下,擱於地上,自行走去盤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