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天龍八部同人]西北望 作者:洪堡魷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平日他入定極快,今日不知為何,垂目坐了半日,心念卻始終不能集中,雜念紛呈,呈心猿意馬之態。郭靖略覺煩躁,正想起身換一個姿勢,忽覺一隻溫暖的手掌覆於自己頸後「大椎穴」上。
郭靖吃了一驚。耳邊響起慕容復的聲音,徐徐地道:「思定則情忘,體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消。」正是馬鈺第一天晚上便傳授給他的幾句話。
郭靖隻覺一隻修長有力的男子手掌覆於自己後頸要穴之上,掌心一股熱氣透入,又是溫暖,又是熨貼,心境頓時為之一定。不多時雜念全消,很快入定。待得真氣於全身運轉過兩個大周天,隻覺周身舒泰,四肢百骸,無不輕靈。
欣然睜開眼來,卻見慕容復立於麵前,眉心微蹙。
「這是怎麽迴事?」他向自己臉上指一指示意。
見郭靖一臉茫然,他抬起手來,以指尖輕輕觸一觸少年左頰。
郭靖左頰上果然有一道紅腫傷口,高高隆起,尚未結痂,邊緣頗不整齊,顯然非利器所傷。
郭靖眼神頓時黯淡下來,口中卻道:「是我自己不小心摔的。沒什麽事。」
慕容復置若罔聞,托起他下巴仔細察看,忽而輕輕「咦」了一聲,伸手出去。
郭靖微微一驚,下意識抬手阻攔,被慕容復瞧也不瞧地格開,徑直撩開他鬢邊碎發,露出太陽穴上橫陳的一道新鮮傷口,尚帶血跡。這迴可看得清楚了:是一道極為清楚的鞭痕。
「怎麽迴事?」慕容復丟開手道。瞧不出喜怒。
郭靖心知無可隱瞞,遂將原委講出。
原來這日下午韓寶駒教他金龍鞭法,這軟兵刃非比別樣,巧勁不到,不但傷不到敵人,反而損了自己。驀然間郭靖勁力一個用錯,軟鞭反過來刷的一聲,在自己腦袋上砸起了老大一個疙瘩。韓寶駒脾氣暴躁,反手就是一記耳光。郭靖不敢作聲,提鞭又練,然而練這鞭法苦頭可就大啦,隻練了十數趟,手臂、大腿上已到處都是烏青,臉上也盡是鞭痕。他又痛又倦,又是灰心,迴家睡了一覺,方起身向山崖上來。
郭靖吞吞吐吐講完,道:「不怪三師父,隻怪我太笨,惹得他老人家生氣。」還是不免有一些灰心喪氣。
慕容復不答。適才郭靖講述時,他已然緩步踱了開去,若有所思地負手兜了兩個圈子,忽抬頭問:「你現在是甚麽感覺?」
郭靖一愣,不知他問什麽,試探著道:「師父指的是……?」
「我是說內功。」慕容復道。「丹陽子在你身上用心,也足足有大半年時間了。你如今自己覺得學得怎麽樣?」
郭靖恍然,道:「他教我坐著慢慢透氣,心裏別想甚麽東西,隻想著肚子裏一股氣怎樣上下行走。從前是不行,但近來身體裏頭真的好像有一隻熱烘烘的小耗子鑽來鑽去,好玩得很。」
慕容復專注傾聽,聽完了,並無表示,隻點了點頭,道:「很好。」竟爾帶了讚許意味。
郭靖大感意外,又覺驚奇,小心翼翼地道:「這……這便是內功?」
慕容復嘆道:「看來你是真的甚麽都不懂。心地純潔,毫無雜念,猶如奼女嬰兒,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你曉得旁人練到你這樣的境地,需要多長時間麽?」
郭靖低頭不敢作聲。
「丹陽子把你的內功根基打得很好,省了我不少事。」慕容復道。
「這些天來,我刻意不教你甚麽,那是因為我會的太多太雜,你現在所學也太多太雜。我想先試試你的深淺,瞧瞧你的路子是什麽,你又值不值得我花這個精力。」
他抬眼打量郭靖片刻,忽而微微一笑:「……丹陽子看人,果然不曾走眼。」
他微笑時,令人心醉。緊鎖的眉心鬆動開來,冷峻的眉眼變得柔和,似和熙的春風吹融一池春水,說不出的好看。這是郭靖第一次瞧見他展顏微笑,不由得瞧得呆了。
他一怔失神的當兒,慕容復已然負手踱開去,朗聲道:「丹陽子教你的輕身功夫,是『金雁功』,傳你的內功,則是道家正宗心法。你白天的七八位師父,教你的則又是他們自己的各家武功,路數剛健的也有,偏小巧的一路也有,如此雜糅,也是難為你了。還施水閣,包藏天下,代代慕容家主皆要揀其中最精華的武功修習,一代傳一代,故而慕容複本家武功,亦向來擅長兼收並蓄,博採百家之長。丹陽子固請要我收你為徒,未必也不是顧念及這一層道理。你要知道:慕容家武功一開始本是由戰陣化出,重外輕內。直至隋唐五代,方衍生出內功心法,而這內功心法又是自逍遙派旁支分出。顧名思義,『逍遙派』心法又是自一部《莊子》內外篇中悟出……」
他說到這裏,忽停下來,似想起什麽,搖頭道:「《莊子》你自然不曾學過。也罷,這些淵源你不必全部知道。你隻需知道,慕容家學,講究的是這八個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他沉默一會,似待郭靖咀嚼消化完畢,方緩緩續下去:「這句話究竟是什麽意思,現在即便講了,怕你也不能懂,還是留待日後,等你慢慢體悟罷。……慕容家家傳功夫,除了外家兵器、內功心法、參合指,最著名的便是『鬥轉星移』這一招,說起來武林中無人不識,無人不曉,然而很少人曉得:這一招的關隘,乃在『無招』。若說修習別家武功似修建一座塔,一磚一瓦、逐日積澱,終有一日能夠小成;慕容家的武功則似七寶樓台,看似精巧繁複,卻極難得其門而入。直到哪一日,倘若你能拆碎七寶樓台,返樸歸真,看山還似山,那才算是得了我慕容家的真傳。……你可聽清楚了?」
郭靖吃了一驚。耳邊響起慕容復的聲音,徐徐地道:「思定則情忘,體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消。」正是馬鈺第一天晚上便傳授給他的幾句話。
郭靖隻覺一隻修長有力的男子手掌覆於自己後頸要穴之上,掌心一股熱氣透入,又是溫暖,又是熨貼,心境頓時為之一定。不多時雜念全消,很快入定。待得真氣於全身運轉過兩個大周天,隻覺周身舒泰,四肢百骸,無不輕靈。
欣然睜開眼來,卻見慕容復立於麵前,眉心微蹙。
「這是怎麽迴事?」他向自己臉上指一指示意。
見郭靖一臉茫然,他抬起手來,以指尖輕輕觸一觸少年左頰。
郭靖左頰上果然有一道紅腫傷口,高高隆起,尚未結痂,邊緣頗不整齊,顯然非利器所傷。
郭靖眼神頓時黯淡下來,口中卻道:「是我自己不小心摔的。沒什麽事。」
慕容復置若罔聞,托起他下巴仔細察看,忽而輕輕「咦」了一聲,伸手出去。
郭靖微微一驚,下意識抬手阻攔,被慕容復瞧也不瞧地格開,徑直撩開他鬢邊碎發,露出太陽穴上橫陳的一道新鮮傷口,尚帶血跡。這迴可看得清楚了:是一道極為清楚的鞭痕。
「怎麽迴事?」慕容復丟開手道。瞧不出喜怒。
郭靖心知無可隱瞞,遂將原委講出。
原來這日下午韓寶駒教他金龍鞭法,這軟兵刃非比別樣,巧勁不到,不但傷不到敵人,反而損了自己。驀然間郭靖勁力一個用錯,軟鞭反過來刷的一聲,在自己腦袋上砸起了老大一個疙瘩。韓寶駒脾氣暴躁,反手就是一記耳光。郭靖不敢作聲,提鞭又練,然而練這鞭法苦頭可就大啦,隻練了十數趟,手臂、大腿上已到處都是烏青,臉上也盡是鞭痕。他又痛又倦,又是灰心,迴家睡了一覺,方起身向山崖上來。
郭靖吞吞吐吐講完,道:「不怪三師父,隻怪我太笨,惹得他老人家生氣。」還是不免有一些灰心喪氣。
慕容復不答。適才郭靖講述時,他已然緩步踱了開去,若有所思地負手兜了兩個圈子,忽抬頭問:「你現在是甚麽感覺?」
郭靖一愣,不知他問什麽,試探著道:「師父指的是……?」
「我是說內功。」慕容復道。「丹陽子在你身上用心,也足足有大半年時間了。你如今自己覺得學得怎麽樣?」
郭靖恍然,道:「他教我坐著慢慢透氣,心裏別想甚麽東西,隻想著肚子裏一股氣怎樣上下行走。從前是不行,但近來身體裏頭真的好像有一隻熱烘烘的小耗子鑽來鑽去,好玩得很。」
慕容復專注傾聽,聽完了,並無表示,隻點了點頭,道:「很好。」竟爾帶了讚許意味。
郭靖大感意外,又覺驚奇,小心翼翼地道:「這……這便是內功?」
慕容復嘆道:「看來你是真的甚麽都不懂。心地純潔,毫無雜念,猶如奼女嬰兒,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你曉得旁人練到你這樣的境地,需要多長時間麽?」
郭靖低頭不敢作聲。
「丹陽子把你的內功根基打得很好,省了我不少事。」慕容復道。
「這些天來,我刻意不教你甚麽,那是因為我會的太多太雜,你現在所學也太多太雜。我想先試試你的深淺,瞧瞧你的路子是什麽,你又值不值得我花這個精力。」
他抬眼打量郭靖片刻,忽而微微一笑:「……丹陽子看人,果然不曾走眼。」
他微笑時,令人心醉。緊鎖的眉心鬆動開來,冷峻的眉眼變得柔和,似和熙的春風吹融一池春水,說不出的好看。這是郭靖第一次瞧見他展顏微笑,不由得瞧得呆了。
他一怔失神的當兒,慕容復已然負手踱開去,朗聲道:「丹陽子教你的輕身功夫,是『金雁功』,傳你的內功,則是道家正宗心法。你白天的七八位師父,教你的則又是他們自己的各家武功,路數剛健的也有,偏小巧的一路也有,如此雜糅,也是難為你了。還施水閣,包藏天下,代代慕容家主皆要揀其中最精華的武功修習,一代傳一代,故而慕容複本家武功,亦向來擅長兼收並蓄,博採百家之長。丹陽子固請要我收你為徒,未必也不是顧念及這一層道理。你要知道:慕容家武功一開始本是由戰陣化出,重外輕內。直至隋唐五代,方衍生出內功心法,而這內功心法又是自逍遙派旁支分出。顧名思義,『逍遙派』心法又是自一部《莊子》內外篇中悟出……」
他說到這裏,忽停下來,似想起什麽,搖頭道:「《莊子》你自然不曾學過。也罷,這些淵源你不必全部知道。你隻需知道,慕容家學,講究的是這八個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他沉默一會,似待郭靖咀嚼消化完畢,方緩緩續下去:「這句話究竟是什麽意思,現在即便講了,怕你也不能懂,還是留待日後,等你慢慢體悟罷。……慕容家家傳功夫,除了外家兵器、內功心法、參合指,最著名的便是『鬥轉星移』這一招,說起來武林中無人不識,無人不曉,然而很少人曉得:這一招的關隘,乃在『無招』。若說修習別家武功似修建一座塔,一磚一瓦、逐日積澱,終有一日能夠小成;慕容家的武功則似七寶樓台,看似精巧繁複,卻極難得其門而入。直到哪一日,倘若你能拆碎七寶樓台,返樸歸真,看山還似山,那才算是得了我慕容家的真傳。……你可聽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