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到了年底,一進入臘月,無論高門大戶,還是蓬門小戶,都忙碌了起來。容妍倒是個閑的,隻除了打理嫁妝之外,府裏的事情倒半點不用她操心,由楚夫人一手操辦。
沈家等了半個月,見慧福郡主那邊毫無動靜,沈唯攜重禮帶著沈嘉玉親自去了林家致歉,何氏先是不知道他因何而來,隻覺疑惑,言語之間倒也極為客氣。畢竟林家這點產業,在皇商沈家來瞧,也就算日子略過得去,沈家掌家親自上門,她這個當家人還是很客氣的。
豈料,待得沈唯一道明來意,何氏便霍然起身,端茶送客。
「當年之事,是沈掌家之子無心之失,可是你們既然知道,卻為何事隔這麽多年才上門來求原諒?若我所記不錯,七年前你家大郎還來過我家鋪子,當時想來你家就知道吧?今日上門,不過是怕我家借國公府之勢來壓人!若是我家勢弱,是不是此事你們沈家便準備永不言明?沈掌家還請迴吧!」
沈唯一原本是想著,向林家道歉之後,央得何氏向慧福郡主多說幾句好話,萬一能躲過這劫,也算是沈家的造化。豈料何氏根本不給他再開口的機會,喚了家中青壯小廝,將沈家父子連人帶東西都推搡了出去,關上了大門。
這個年沈家過的十分的低沉壓抑,往宮中送的東西倒是沒少,可惜銀子還沒收迴來。沈嘉玉被沈唯一下令不許出門,他便整日在房裏胡混,紅姨娘覺得這不是個法子,還跟沈唯一提起來,他年紀也不小了,過了年便一十六歲了,是該說門親事了。
況且大過年的,與沈家有生意來往的人家裏,但有太太們攜女前來拜會,紅姨娘便忍不住往沈嘉玉身上聯係,總想著給他瞧一門得力的嶽家,說一門好親事。
這事她指望不上薑氏,總覺得薑氏多年對沈嘉玉的態度費盡心機,若是此事再交給薑氏去辦,也不知道她會給沈嘉玉尋什麽樣的嶽家,風險太大,但隻有不住催促沈唯一。
沈唯一這個年本來就提著心,哪怕有不少本家同族來拜年,也隻能勉強應酬,無時無刻不擔心慧福郡主或者容國公府發難,哪裏奈煩這等事,催的急了反將紅姨娘一頓臭罵。
「你生出來的孽障,現下家中大難臨頭,還有閑心去操心他的婚事?這家都是讓他給敗了的……」
紅姨娘多年得寵,這是頭一次當著下人的麵被罵,更覺沒臉,哭哭啼啼跑迴去便哭鬧著要上吊,隻道:「我活著還不如死了呢……」
服侍她的丫頭慌裏慌張跑去給沈唯一報信:「姨娘說……不活了,鬧著要上吊……」倒被沈唯一踹了個窩心腳:「滾!不想活了就去死!」
平日閑暇,婦人家拈酸吃醋鬧鬧別扭,沈唯一買個釵啊釧啊的去哄上一哄,也算是一項閨閣樂趣,這當口,他哪裏有哄婦人的閑心?
紅姨娘聽得丫頭來報,沈唯一毫無表示,便默默收起哭鬧的把戲,靜坐流淚。
兒子隻會胡天胡地,丈夫丈夫不憐惜,連娘家也無,紅姨娘兩頭無靠,忽爾羨慕起了薑氏。
薑氏哪怕丈夫靠不住,可還有娘家跟精明能幹的兒子。
過完了十五,上麵忽有旨意,將沈家皇商名號奪去,以後也不必往宮中供奉了,又聽聞原來與沈家交好的宮中采買宦官高大齊業已被拘,連宮中六局也有不少宦官被牽連,一時動蕩。
沈唯一懷著僥幸心理,不曾聽從沈嘉元的建議,給宮中采買奇珍古玩的商隊過完了初五就上了路,如今將將離開上京城十來日,想要追上去卻已經有些難了。
族中各房聞聽此事,齊來祖宅質問沈唯一。
沈家曆任皇商數代,哪怕朝局更迭,都屹立不倒,怎的說被撤就被撤了呢?
作為沈家掌家,沈唯一總要給族中一個說法。
今上是個節儉的皇帝,這跟他的生長環境不無關係。
他從小生活條件艱苦,來到上京城之後,生活條件乍然變好,很長一段時間他內心非常不適應。甚至當太子之時,便有意削減東宮開支。先帝蕭慎本著打好叔侄關係的想法,對他在各方麵都非常大方。可是生活越優渥,越容易教他想起以前在四合的辛苦日子,以及底層百姓的民生問題。
這是先帝蕭慎完全不能體會的。
不過身為太子,他不能跑去告訴蕭慎:聖上,您這樣生活有點不體諒民生之艱呐!
蕭慎的生活自然符合從小在皇宮之中長大的帝王應有的標準,無論是從膳食生活用具,乃之賜給各宮妃們的各種節慶首飾禮物古玩之類,無不貴重精巧之極。
等到他自己登基之後,前三年這個國家的所有大事的決定權還不完全在他手中,唯有與朝中重朝玩權衡之術,一步步奪迴朝局的控製權。表麵上君臣相得,可是實質上許多時候他還是不得不聽從朝臣的諫言,以至事件的發展並非朝著他所期望的方向走。
這時候正在籠絡人心之時,自然不能做個摳門的皇帝,隻能忍痛動用先帝的小私庫。
如今朝局穩定,他又坐穩了帝位,掌著兵權的皆是心腹重臣,哪怕文官諫言的唿聲再高,他心中亦有了底氣,偶爾可以強橫一下,顯露下帝王的霸氣。
裁減後宮用度是他年前就製訂的計劃,隻不過考慮了一下從哪裏下刀合適,他正在考慮之時,容妍替他找到了下第一刀的地方。
新年宮宴,容妍隨公婆夫婿進宮宴飲,見到宮中菜色,她倒是沒什麽感覺,可楚夫人年年參加宮宴,小聲指點她兩句:「興許是聖上有意整頓內宮,今年宮宴的菜色比往年可縮減不少。」
容妍心中一動,再去瞧婆婆那張端莊的臉,頓時暗歎她見微知著,連這等小事也瞞不過她的耳目。
迴府之後,楚氏便命府裏仆人將家中擺著的貴重物品收拾起來,家中用度開支也酌情削減,竟然是先從府裏節儉了起來。帶著她迴娘家拜年之時,又提醒娘家諸人,行事莫太過張揚奢靡,加節儉些總不會有錯。
楚夫人娘家姓宋,家中人口比之楚家不知興旺多少倍,四兄三妹,又有各族中堂房兄弟姐妹,不然當初給楚君鉞求親,也不會有那麽多侄女前來將軍府小住。
反是容妍跟著婆母認親,到了最後隻覺得頭昏腦漲,差不多年紀的索性都叫妹妹,上年紀的瞧著麵相上有宋氏基因的便叫姑母,沒有的便是舅母。這種叫法大致不差,又忽略了她不記得人家排行的尷尬,隻不過姐姐或者妹妹偶爾會出錯,還將個舅母叫成了姑母,引的當時廳中之人皆笑了起來。
沈家等了半個月,見慧福郡主那邊毫無動靜,沈唯攜重禮帶著沈嘉玉親自去了林家致歉,何氏先是不知道他因何而來,隻覺疑惑,言語之間倒也極為客氣。畢竟林家這點產業,在皇商沈家來瞧,也就算日子略過得去,沈家掌家親自上門,她這個當家人還是很客氣的。
豈料,待得沈唯一道明來意,何氏便霍然起身,端茶送客。
「當年之事,是沈掌家之子無心之失,可是你們既然知道,卻為何事隔這麽多年才上門來求原諒?若我所記不錯,七年前你家大郎還來過我家鋪子,當時想來你家就知道吧?今日上門,不過是怕我家借國公府之勢來壓人!若是我家勢弱,是不是此事你們沈家便準備永不言明?沈掌家還請迴吧!」
沈唯一原本是想著,向林家道歉之後,央得何氏向慧福郡主多說幾句好話,萬一能躲過這劫,也算是沈家的造化。豈料何氏根本不給他再開口的機會,喚了家中青壯小廝,將沈家父子連人帶東西都推搡了出去,關上了大門。
這個年沈家過的十分的低沉壓抑,往宮中送的東西倒是沒少,可惜銀子還沒收迴來。沈嘉玉被沈唯一下令不許出門,他便整日在房裏胡混,紅姨娘覺得這不是個法子,還跟沈唯一提起來,他年紀也不小了,過了年便一十六歲了,是該說門親事了。
況且大過年的,與沈家有生意來往的人家裏,但有太太們攜女前來拜會,紅姨娘便忍不住往沈嘉玉身上聯係,總想著給他瞧一門得力的嶽家,說一門好親事。
這事她指望不上薑氏,總覺得薑氏多年對沈嘉玉的態度費盡心機,若是此事再交給薑氏去辦,也不知道她會給沈嘉玉尋什麽樣的嶽家,風險太大,但隻有不住催促沈唯一。
沈唯一這個年本來就提著心,哪怕有不少本家同族來拜年,也隻能勉強應酬,無時無刻不擔心慧福郡主或者容國公府發難,哪裏奈煩這等事,催的急了反將紅姨娘一頓臭罵。
「你生出來的孽障,現下家中大難臨頭,還有閑心去操心他的婚事?這家都是讓他給敗了的……」
紅姨娘多年得寵,這是頭一次當著下人的麵被罵,更覺沒臉,哭哭啼啼跑迴去便哭鬧著要上吊,隻道:「我活著還不如死了呢……」
服侍她的丫頭慌裏慌張跑去給沈唯一報信:「姨娘說……不活了,鬧著要上吊……」倒被沈唯一踹了個窩心腳:「滾!不想活了就去死!」
平日閑暇,婦人家拈酸吃醋鬧鬧別扭,沈唯一買個釵啊釧啊的去哄上一哄,也算是一項閨閣樂趣,這當口,他哪裏有哄婦人的閑心?
紅姨娘聽得丫頭來報,沈唯一毫無表示,便默默收起哭鬧的把戲,靜坐流淚。
兒子隻會胡天胡地,丈夫丈夫不憐惜,連娘家也無,紅姨娘兩頭無靠,忽爾羨慕起了薑氏。
薑氏哪怕丈夫靠不住,可還有娘家跟精明能幹的兒子。
過完了十五,上麵忽有旨意,將沈家皇商名號奪去,以後也不必往宮中供奉了,又聽聞原來與沈家交好的宮中采買宦官高大齊業已被拘,連宮中六局也有不少宦官被牽連,一時動蕩。
沈唯一懷著僥幸心理,不曾聽從沈嘉元的建議,給宮中采買奇珍古玩的商隊過完了初五就上了路,如今將將離開上京城十來日,想要追上去卻已經有些難了。
族中各房聞聽此事,齊來祖宅質問沈唯一。
沈家曆任皇商數代,哪怕朝局更迭,都屹立不倒,怎的說被撤就被撤了呢?
作為沈家掌家,沈唯一總要給族中一個說法。
今上是個節儉的皇帝,這跟他的生長環境不無關係。
他從小生活條件艱苦,來到上京城之後,生活條件乍然變好,很長一段時間他內心非常不適應。甚至當太子之時,便有意削減東宮開支。先帝蕭慎本著打好叔侄關係的想法,對他在各方麵都非常大方。可是生活越優渥,越容易教他想起以前在四合的辛苦日子,以及底層百姓的民生問題。
這是先帝蕭慎完全不能體會的。
不過身為太子,他不能跑去告訴蕭慎:聖上,您這樣生活有點不體諒民生之艱呐!
蕭慎的生活自然符合從小在皇宮之中長大的帝王應有的標準,無論是從膳食生活用具,乃之賜給各宮妃們的各種節慶首飾禮物古玩之類,無不貴重精巧之極。
等到他自己登基之後,前三年這個國家的所有大事的決定權還不完全在他手中,唯有與朝中重朝玩權衡之術,一步步奪迴朝局的控製權。表麵上君臣相得,可是實質上許多時候他還是不得不聽從朝臣的諫言,以至事件的發展並非朝著他所期望的方向走。
這時候正在籠絡人心之時,自然不能做個摳門的皇帝,隻能忍痛動用先帝的小私庫。
如今朝局穩定,他又坐穩了帝位,掌著兵權的皆是心腹重臣,哪怕文官諫言的唿聲再高,他心中亦有了底氣,偶爾可以強橫一下,顯露下帝王的霸氣。
裁減後宮用度是他年前就製訂的計劃,隻不過考慮了一下從哪裏下刀合適,他正在考慮之時,容妍替他找到了下第一刀的地方。
新年宮宴,容妍隨公婆夫婿進宮宴飲,見到宮中菜色,她倒是沒什麽感覺,可楚夫人年年參加宮宴,小聲指點她兩句:「興許是聖上有意整頓內宮,今年宮宴的菜色比往年可縮減不少。」
容妍心中一動,再去瞧婆婆那張端莊的臉,頓時暗歎她見微知著,連這等小事也瞞不過她的耳目。
迴府之後,楚氏便命府裏仆人將家中擺著的貴重物品收拾起來,家中用度開支也酌情削減,竟然是先從府裏節儉了起來。帶著她迴娘家拜年之時,又提醒娘家諸人,行事莫太過張揚奢靡,加節儉些總不會有錯。
楚夫人娘家姓宋,家中人口比之楚家不知興旺多少倍,四兄三妹,又有各族中堂房兄弟姐妹,不然當初給楚君鉞求親,也不會有那麽多侄女前來將軍府小住。
反是容妍跟著婆母認親,到了最後隻覺得頭昏腦漲,差不多年紀的索性都叫妹妹,上年紀的瞧著麵相上有宋氏基因的便叫姑母,沒有的便是舅母。這種叫法大致不差,又忽略了她不記得人家排行的尷尬,隻不過姐姐或者妹妹偶爾會出錯,還將個舅母叫成了姑母,引的當時廳中之人皆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