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梨這才將事情經過告訴眾人。
“說起來,這事兒還牽扯到楊家,楊郭氏你們都曉得吧。”
另三人點頭,木久承又問:“這麽說,是楊郭氏給你通風報信的?你怎麽就很肯定她說的是真的?”
木梨想,木久承是個書生,對於女人們心裏的那點彎彎繞繞並不清楚。
“我也不過是賭一把,我記得哥哥曾說過,楊家也是沒有分家的。”
“的確如此,我這一年去外婆家的次數多點,我聽大喜表哥他們說,外婆很偏心,有好吃的隻給小舅舅一人吃,大喜三表兄弟分不到半口,而且,大舅媽同外婆,時常會發生口角,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就是為了些雞毛蒜皮的事,成日爭吵不休。”
木梨這才道:“想來,她是積怨已久,無意中偷聽到你外婆跟小舅舅商量著,要做這傷天害理的事,她這才偷偷將這事告訴了我。”
於是,這才有了木梨的強力反擊。
蛇打七寸,這一迴,打得楊來貴見到木梨都不敢抬頭。
其實,有很多法子可避開這事。
可她要將木久承和木永為徹底站到自己和張玉娘這邊,隻有使出這一招才能逼得兩人看清事實。
木久承沉默不語,他以為自己早看清了楊家人的本性。
然而,無恥無下限!
木梨沒有告訴木家父子。
楊郭氏之所以這麽幫她,不過是不希望木梨嫁過去罷了。
她曉得木家如今家境殷實了,木梨有極有可能帶著豐厚嫁妝入門。
到時,肯定會被這弟媳給壓住一頭,說不得,她會徹底淪落為楊家的灑掃婆子。
楊郭氏又怎會甘心?
再說了,楊迎貴一年尋得幾兩銀子,又盡數都落到楊李氏的手中,這又叫她怎地不恨?
楊郭氏毫不猶豫的把楊李氏和楊來貴賣了。
木梨很開心的笑訥了她給的消息。
設了這麽個局,誰曉得木久承這迴是真的發了狠心,竟然讓人叫來了捕快們。
楊來貴入了大牢,不死也要脫層皮的。
楊老木匠到底舍不得嬌養的小兒子楊來貴。
楊來貴被帶去鎮上關起來,楊李氏醒來後,急得水都喝不下,總跟楊老木匠吵,要他去找木久承求情,讓他去給趙捕快說一聲,將楊來貴給放了。
楊李氏是有底氣的,那就是木永為是她外孫。
“老頭子,我不管,反正你要給我把來貴救迴來。”
楊老木匠氣得不行,指著她的鼻子說道:“你還有臉提這事,平日裏的你辦事糊塗,我瞧著也不過是些小打小鬧的事,從來沒說過你,是誰給你的膽子,竟然曉得教來貴翻牆進木家,還給我鬧出這樣的妖娥子,你眼瞎啊,先前沒瞧見木久承和永為的臉色有多難看?”
“如今捅出大簍子了,哦,想起我這個老頭子了?開始使喚我了?之前我怎麽跟你說的,我讓你跟永為和久承搞好關係,你又是怎麽做的?上迴,他親自來我家說,不會把木梨嫁進我家,那就擺明了,叫我楊家死了這條賊心,你到好,還竄拙著來貴幹下這等丟臉的事,你是要斷了我楊家的活路啊,你!”
楊李氏表示不服氣,懟迴去:“我哪曉得永為跟那死丫頭換了廂房住?再說了,咋就斷了我家的活路呢,我有那麽傻嗎?”
楊老木匠氣得渾身直哆嗦。
“不曉得那些有錢人家請木匠打家具,除了要看日子,還要看木匠們的口碑,你給老子鬧出這麽個妖娥子,就等著新東家退人吧,人家成親用的家具呢,我家發生這樣的事,東家若曉得,必會不喜,蠢貨。”
楊李氏不吱聲了,她並不懂這裏頭的道道。
但又信,自家老頭不會無緣無故說這樣的話。
“那現在,也得把來貴撈出來啊,這真要是坐了大牢,他這輩子不就完了?”
楊李氏就算分辨不清是是非非,可對付自家男人,她還是很有一手。
“嗚嗚,我也不想,不是你說的,那死丫頭的陪嫁很不錯嘛,咱們老楊家往上數多少輩兒,都是木匠出身,世世代代都隻能頂著匠籍,你不是一直很羨慕人家農籍麽?木家不同意,態度那麽強硬,我就想說,讓來貴同那丫頭生米煮成熟飯,這睡都睡在一起了,還怕木家不同意把閨女嫁過來,說不得,連彩禮都要少出不少。”
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相當重要的。
女子無論何時何地,都須先自愛,方有能力再愛他人。
楊李氏一門心思就是想圖木家的陪嫁,她的話說到了楊老木匠的心坎上。
“算了,算了,你莫要鬧了,我想想法子。”
別看楊李氏潑辣又蠻橫不講理,其實,楊家還是楊老木匠當家的。
鬧了一早上,楊老木匠心裏憋著一口氣。
他看看天色有點遲了,還是讓楊李氏去做了早飯,吃過早飯後,他叫了楊迎貴去屋裏商量救楊來貴的事。
楊迎貴對於自家不爭氣的弟弟,即厭煩又不得不承擔做大哥的責任。
當楊老木匠問他時,楊迎貴還是認真想了一下,最後說道:“這事兒,說來說去,還是來貴自己不爭氣,但凡他爭氣的,人家爹娘瞧他上進,又有本事,能不肯把自己閨女嫁過來嗎?”
楊老木匠歎氣,現在說這些,為時已晚,他隻想先把楊來貴給撈出來。
“待他迴來,不能由著他娘嬌慣了,自該帶著他學做木匠活的。”
楊迎貴並不認為楊來貴是做木匠的料,隻是楊老木匠都表態了,他不好再說什麽。
“這事兒,爹有啥想法嗎?”
楊老木匠再歎氣,答道:“這事兒不好辦,你說,我去找久承,他會樂意幫我嗎?”
“爹,當初是咱家金嬋給他戴了綠帽子,這麽些年,要不是永為這孩子夾在中間,你以為,人家會樂意同我們家有往來?還是醒醒吧。”
楊迎貴說話很直,就這麽啪啪的打了自家老爹的臉。
楊老木匠臉上有點掛不住,他曉得自己大兒子是個什麽性子。
無奈,隻得繼續說道:“這事兒,我跟你娘說過不知多少迴了,偏她就是個瞧不明白的,咱們家這些年能接不少省心工錢又多的活,還不是那些鄉紳們賣了久承一個麵子,這些有錢人,更喜歡相信讀書人呢,唉!”
楊迎貴也曉得這一點,又道:“所以,娘幹啥總對永為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呢?永為不是她親外孫麽?”
“說起來,這事兒還牽扯到楊家,楊郭氏你們都曉得吧。”
另三人點頭,木久承又問:“這麽說,是楊郭氏給你通風報信的?你怎麽就很肯定她說的是真的?”
木梨想,木久承是個書生,對於女人們心裏的那點彎彎繞繞並不清楚。
“我也不過是賭一把,我記得哥哥曾說過,楊家也是沒有分家的。”
“的確如此,我這一年去外婆家的次數多點,我聽大喜表哥他們說,外婆很偏心,有好吃的隻給小舅舅一人吃,大喜三表兄弟分不到半口,而且,大舅媽同外婆,時常會發生口角,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就是為了些雞毛蒜皮的事,成日爭吵不休。”
木梨這才道:“想來,她是積怨已久,無意中偷聽到你外婆跟小舅舅商量著,要做這傷天害理的事,她這才偷偷將這事告訴了我。”
於是,這才有了木梨的強力反擊。
蛇打七寸,這一迴,打得楊來貴見到木梨都不敢抬頭。
其實,有很多法子可避開這事。
可她要將木久承和木永為徹底站到自己和張玉娘這邊,隻有使出這一招才能逼得兩人看清事實。
木久承沉默不語,他以為自己早看清了楊家人的本性。
然而,無恥無下限!
木梨沒有告訴木家父子。
楊郭氏之所以這麽幫她,不過是不希望木梨嫁過去罷了。
她曉得木家如今家境殷實了,木梨有極有可能帶著豐厚嫁妝入門。
到時,肯定會被這弟媳給壓住一頭,說不得,她會徹底淪落為楊家的灑掃婆子。
楊郭氏又怎會甘心?
再說了,楊迎貴一年尋得幾兩銀子,又盡數都落到楊李氏的手中,這又叫她怎地不恨?
楊郭氏毫不猶豫的把楊李氏和楊來貴賣了。
木梨很開心的笑訥了她給的消息。
設了這麽個局,誰曉得木久承這迴是真的發了狠心,竟然讓人叫來了捕快們。
楊來貴入了大牢,不死也要脫層皮的。
楊老木匠到底舍不得嬌養的小兒子楊來貴。
楊來貴被帶去鎮上關起來,楊李氏醒來後,急得水都喝不下,總跟楊老木匠吵,要他去找木久承求情,讓他去給趙捕快說一聲,將楊來貴給放了。
楊李氏是有底氣的,那就是木永為是她外孫。
“老頭子,我不管,反正你要給我把來貴救迴來。”
楊老木匠氣得不行,指著她的鼻子說道:“你還有臉提這事,平日裏的你辦事糊塗,我瞧著也不過是些小打小鬧的事,從來沒說過你,是誰給你的膽子,竟然曉得教來貴翻牆進木家,還給我鬧出這樣的妖娥子,你眼瞎啊,先前沒瞧見木久承和永為的臉色有多難看?”
“如今捅出大簍子了,哦,想起我這個老頭子了?開始使喚我了?之前我怎麽跟你說的,我讓你跟永為和久承搞好關係,你又是怎麽做的?上迴,他親自來我家說,不會把木梨嫁進我家,那就擺明了,叫我楊家死了這條賊心,你到好,還竄拙著來貴幹下這等丟臉的事,你是要斷了我楊家的活路啊,你!”
楊李氏表示不服氣,懟迴去:“我哪曉得永為跟那死丫頭換了廂房住?再說了,咋就斷了我家的活路呢,我有那麽傻嗎?”
楊老木匠氣得渾身直哆嗦。
“不曉得那些有錢人家請木匠打家具,除了要看日子,還要看木匠們的口碑,你給老子鬧出這麽個妖娥子,就等著新東家退人吧,人家成親用的家具呢,我家發生這樣的事,東家若曉得,必會不喜,蠢貨。”
楊李氏不吱聲了,她並不懂這裏頭的道道。
但又信,自家老頭不會無緣無故說這樣的話。
“那現在,也得把來貴撈出來啊,這真要是坐了大牢,他這輩子不就完了?”
楊李氏就算分辨不清是是非非,可對付自家男人,她還是很有一手。
“嗚嗚,我也不想,不是你說的,那死丫頭的陪嫁很不錯嘛,咱們老楊家往上數多少輩兒,都是木匠出身,世世代代都隻能頂著匠籍,你不是一直很羨慕人家農籍麽?木家不同意,態度那麽強硬,我就想說,讓來貴同那丫頭生米煮成熟飯,這睡都睡在一起了,還怕木家不同意把閨女嫁過來,說不得,連彩禮都要少出不少。”
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相當重要的。
女子無論何時何地,都須先自愛,方有能力再愛他人。
楊李氏一門心思就是想圖木家的陪嫁,她的話說到了楊老木匠的心坎上。
“算了,算了,你莫要鬧了,我想想法子。”
別看楊李氏潑辣又蠻橫不講理,其實,楊家還是楊老木匠當家的。
鬧了一早上,楊老木匠心裏憋著一口氣。
他看看天色有點遲了,還是讓楊李氏去做了早飯,吃過早飯後,他叫了楊迎貴去屋裏商量救楊來貴的事。
楊迎貴對於自家不爭氣的弟弟,即厭煩又不得不承擔做大哥的責任。
當楊老木匠問他時,楊迎貴還是認真想了一下,最後說道:“這事兒,說來說去,還是來貴自己不爭氣,但凡他爭氣的,人家爹娘瞧他上進,又有本事,能不肯把自己閨女嫁過來嗎?”
楊老木匠歎氣,現在說這些,為時已晚,他隻想先把楊來貴給撈出來。
“待他迴來,不能由著他娘嬌慣了,自該帶著他學做木匠活的。”
楊迎貴並不認為楊來貴是做木匠的料,隻是楊老木匠都表態了,他不好再說什麽。
“這事兒,爹有啥想法嗎?”
楊老木匠再歎氣,答道:“這事兒不好辦,你說,我去找久承,他會樂意幫我嗎?”
“爹,當初是咱家金嬋給他戴了綠帽子,這麽些年,要不是永為這孩子夾在中間,你以為,人家會樂意同我們家有往來?還是醒醒吧。”
楊迎貴說話很直,就這麽啪啪的打了自家老爹的臉。
楊老木匠臉上有點掛不住,他曉得自己大兒子是個什麽性子。
無奈,隻得繼續說道:“這事兒,我跟你娘說過不知多少迴了,偏她就是個瞧不明白的,咱們家這些年能接不少省心工錢又多的活,還不是那些鄉紳們賣了久承一個麵子,這些有錢人,更喜歡相信讀書人呢,唉!”
楊迎貴也曉得這一點,又道:“所以,娘幹啥總對永為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呢?永為不是她親外孫麽?”